求职创业补贴申请感恩心得

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怎么写_百度知道
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怎么写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毕业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尊敬的XX大学XX学院:
我是一名来自XX大学XX院XX级X班的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自从XX年来到XX大学这一充满人性关怀的著名高等学府,作为一名城镇低保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我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帮助与关怀。大学期间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都让我在大学中的生活显得不那么如想象中困难,我可以安心在大学校园中读书学习,不让父母和自己因为家庭的困苦而忧心我的学业。
四年光阴,恍如隔世,如今,我已是一名大四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以前人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读了书才有出息,先今的我已经开始面临社会激烈的竞争,也即将拥有自己的工作来挑起家庭的重担,得到社会的肯定。但是在求职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现今,四川省针对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提出了一次性求职补贴,对我们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们进行求职补贴,在我的求职道路上再助一臂之力,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与关注。我以后一定会加倍努力奋斗,从而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回报党、回报所有关心过帮助过我和我家庭的同学、老师、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好心人。
在此,我郑重地向XX大学XX学院提出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申请,希望得到学院以及学校的批准。我一定不辜负你们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期望,加倍努力,早日成为一个令学校和社会肯定和骄傲的人。
申请人:XXX
2017年 10 月
采纳率:7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的创业感悟是什么?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075分享邀请回答4061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3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感恩教育心得体会500(共9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500(共9篇)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500(共9篇)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感叹20年创业艰辛 感恩有好心人扶持_今日惠州网
感叹20年创业艰辛 感恩有好心人扶持
欢迎订阅惠州日报手机报 请发送A 到,每月3元,一机在手,惠州大事都知晓[报料热线]& 惠州日报
蒙记海鲜酒楼老板蒙伟雄在接受访谈。
  感叹20年创业艰辛 感恩有好心人扶持
  陈美伶: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惠州骄傲》,说起骄傲,我们可以为现在正在惠州举办的第十三届省运会而骄傲;也可以为我们生活在惠州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而骄傲;更可以为我们惠州这些年来在城市建设上所取得的一块块金牌而骄傲!当然了,我们还会为惠州在各行业中所涌现出来的一些领军人物和代表而骄傲!因为,他们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创业故事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生动。今天,我们来到演播室的嘉宾就是惠州蒙记海鲜酒楼的老板蒙伟雄先生,蒙老板您好!欢迎您的到来,请您先跟网友们打声招呼吧!
  蒙伟雄:各位网友大家好!
  陈美伶:蒙老板,您是惠州人吗?
  蒙伟雄:在惠州出生,在惠州长大。
  陈美伶:我们蒙记海鲜酒楼好像也有不少年的历史了。
  蒙伟雄:应该有20多年了,1983年到现在。
  陈美伶:当初是怎么想到去开这样一家档口的?
  蒙伟雄:因为我在家里是个长子,家里很穷,那时候进单位又不够条件,家里面借了两千多块钱,在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就(开了个档口)经营早餐,当时,连个冰箱都没有,很艰难,一天也就做30元钱的生意,这样做了几年,勉强维持。谁知父亲又病逝,留下了差不多两万多元债务。那时候,自己真不知道怎么来还钱,怎么来帮手养家,在这里我很感谢我父亲的一位工友――林叔,他鼓励我,还借了5000元给我,那个时候肯借我5000元,(他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能力还的,在这里我真的很感激他,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他。有了他这5000元,我就买了冰箱,有了冰箱就好做很多。
  陈美伶:林叔是给你的事业最初的一个支持者。
  蒙伟雄:他是我一辈子感恩的人。买了个冰箱,那就可以经营中餐、午餐了,以前没冰箱,(惠州这里天气热)你不敢进料。
  诚信经营 早餐店拓展为海鲜酒楼
  陈美伶:那最开始是早餐店,怎么现在是海鲜酒楼?
  蒙伟雄:早餐店一直做到1990年,1990年共建市场那里要拆迁,我们那个档口要拆了,就搬到现在的这个地址,就想经营比较大一点的店面,那个时候已经积累了一点点资金了,就经营客家菜。因为我老家是南海的,顺德那边,我每年都回去看一下祖母的,看到人家经营海鲜,我们惠州那个时候经营海鲜店比较少,所以,我们兄弟几个就想了一下,自己买部车,去广州进海鲜,从1992年开始,蒙记就以经营海鲜为主,客家菜为辅,一直做到今天。
  陈美伶:从1983年最初的一家早餐店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海鲜酒楼,我觉得您可以算是一个白手起家创业的典范。我一直觉得,餐饮行业做火起来不容易,这些年,您应该也是经历了一些风浪吧?
  蒙伟雄:确实不容易,我们经历过整个共建市场要拆迁,包括下角中路整条路要翻新,我们前面那个楼搞基建,都对我们档口有影响,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档口的员工的齐心协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下角中路又重新修了,那车进来吃饭都很难。但是我们都是很认真去做,客人在这么困难的时候,都来帮衬我,所以,到今天为止,最大的财富就是有一帮当我是朋友的客人。
  陈美伶:那您是怎么留住这样一帮忠实的客人的?
  蒙伟雄:我的理念就是诚信,绝对不欺骗客人。诚信,包括我们进货的材料是要好的,客人点的海鲜的斤两是足的,我们绝对不会去换客人自选的某一个菜,包括鱼、虾、蟹,都是人家自选到怎样就是怎样,都是很认真对待的。
  陈美伶:还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些例子,比如你们对客人很负责,因为我觉得好像很多的餐饮行业,他们也会做到这一点。
  蒙伟雄:像这个也是很普通,因为作为餐饮来说,大家都知道要这样做,但是要坚持这么多年,因为每天都这么做,是有点难度。做饮食行业来说,你说兴旺两三年,是很容易的事情。
  陈美伶:是啊,有很多餐饮店旺了没多久就关了。蒙记能从1983年走到现在,有一个小档口做到酒楼,规模越来越大,在经营上一定有一些独到的地方。
  蒙伟雄:刚开始的时候做个早餐店是30多平方,现在我们的经营面积,连厨房什么的差不多4000平方左右,自己感觉有点成就感,有一点点吧!跟人家大的酒楼比,那就没得比了,但是自己来说,在很穷的时候,借两千多块钱,开个早餐店,到现在拥有自己一个这样的海鲜酒楼,是自己的物业,我自己也感觉有一点点成就。
(编辑:子平)
相关阅读: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将应届生论坛分享给朋友:
关注应届生:
查看: 27198|回复: 106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发信人: Casey (Casey), 信区: WorkLife
标&&题: 淡定做人,靠谱做事,务实,感恩--记最近的一些心得体会
发信站: 北邮人论坛 (Sun Jan 16 23:13:13 2011), 站内
去年年中的时候写了个贴,《写给想跳出IT圈的北邮人》,前两天偶然间翻出来看了下,觉得那时有些想法还是比较幼稚,或者说还不成型。现在毕业半年,入职3个月了,上项目也有2个月了,有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想跟朋友们一块探讨探讨。
& & 一、关于行业和公司
& & 二、关于圈子和平台
& & 三、关于四大和审计工作
& & 四、我的一些建议和我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行业和公司
& & 对于行业的关注和选择,主要是在我本科最后一年开始认真思考的。找工作前,有过销售方面的实习经历,也在咨询公司打过杂,当时面试的行业和职位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但其实那时候并没有真正想好以后的大方向,只是有一些模糊的概念。看到周围的师兄师姐有在从事咨询和销售工作的,感觉也蛮有意思的,所以就想试试。
& & 后来,接触的朋友多了,思考也多了,就开始在各个行业和公司的朋友中穿梭。最开始觉得咨询很有挑战性,有些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些顶级咨询公司的朋友,后来觉得公务员和央企才是王道,自己也去考了面了公务员,周围也有挺多在有大部委和大央企的朋友,再后来觉得投行券商很厉害,恰好也有机会结识了些顶级投行券商的朋友,接着又认为公募很牛逼,也认识了些公募的研究员,再后来国内的私募风生水起了,周围又多了批做PE、VC和hedge的朋友,前段时间又认识了些律所的律师。
& & 我举这些例子,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毕竟,这些都是朋友的,不是我的。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很多行业,比如咨询基金投行,的确都是大家所向往的,但真的不需要太在意自己是否在这个行业,是否能跳到这个行业,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都是浮云,都是围城外的人吹出来的。我并没有贬低这些行业的意思,我认识的进这些行业和公司的朋友,都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很多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要牢记,big name, big brand终归只是big name, big brand,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独特的地方,说的更直白一点,每个行业,都可以赚大钱,赚快钱,而且不一定需要做到很高的level。我有在互联网的朋友,比我高一届,现在一年收入过百万,我也有在国内一家顶级投行核心部门的朋友,一年税前50w,单从收入看,你说两人谁更牛逼,这些都说不好的。所以,看多了也就明白了,其实,行业、职业,太多时候都是浮云,都是忽悠。
& &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现在很流行说,“神马都是浮云”,但至少得先有能力抓得住那片浮云,不要盲目的天真的以为任何东西都是浮云,不要总是说,“投行那么累,咨询公司那么累,我才不愿意去呢”,要去那里,也是需要很多资本的。能抓住浮云的朋友,必有过人之处,必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 最近对各个行业,尤其是服务型行业和第三方行业,又多了层理解。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个客户,或者说甲方,不同的乙方都在做同一件事,只是通过不同的窗口和工具而已,这件事就是,把这个客户弄明白,讲清楚,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举个实例,我们的一个大客户,国内某能源类垄断央企。我们给他们做审计,埃森哲给他们上SAP。其实埃森哲和毕马威都是在足够了解这家公司及其业务的情况下为它进行流程梳理,只是埃森哲是从ERP的角度来做的,我们是从财务和内控的角度来做的,其实实体是一样的,我们两家看到的很多东西,也是相同的。当足够了解这个行业、这家公司及其业务时,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了。
二、关于圈子和平台
& & 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实践的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的维度,二是年龄的维度,这两条线会有交叉之处。
& & 从行业层次来看,相关行业的朋友肯定是要有的,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要过会上市,投行券商会过来承销,会所会过来审计,律所会过来调查是否合规并出具法律证明,担保公司也可能会被引入,前期还可能有咨询公司过来辅导,还可能有私募风投的介入,所以,我觉着,要掌握一张所谓的whole picture,单在本行业内混是远远不够的,相关行业的圈子也是需要累积的,毕竟,这是一张网,只了解网上的一个节点,无异于井底之蛙。
& & 从年龄层次来看,我认为各个年龄层次的朋友都要结识一些,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做法吧。对于在校生而言,清华北大人大有几个社团挺厉害的,比如清华经管的金融协会,项目管理协会,北大的咨询协会,人大的宝洁俱乐部,都是本科人才辈出的地方(我觉得我们北邮这方面做得欠缺一些,至少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没看到过这类比较有影响力的社团)。对于我这批同龄人而言,CAYE(凯业)这个平台已经做很不错了,我也身在其中(也顺便宣传下CAYE),在这里面,有很多非常有想法的同龄人,遍布各个行业,各大公司,我们时不时会讨论一些新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我也遇到了一些亦师亦友的人。30岁左右的朋友,这个年龄层次在外企,很多都是经理层次的了,属于企业实质工作的操作层,通过跟他们聊天接触,会启发我关于工作和其他方面的事情,同时也会形成一个大局观,明白我现在做的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过怎样的方法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获得我想学的东西。35岁左右的,这个年龄层次在我们这样的公司,顺利的话已经是合伙人或者高级经理了,我身边也有一批做到这个level的师长,跟他们聊天的感觉和跟经理聊天的感觉很不同,会有更宏观的感觉,会略微的体会到高层是怎么玩资本的,他们那个层次看到的客户的东西是啥,怎么去拉单,怎么去对赌,怎么去谈判,怎么去借壳,等等。40岁以上的,这个年龄层次的人都已经混的很厉害了,接触过一些这个年龄层次的长辈,都是大的实业家或者是资本运作高手亦或是官员,跟他们谈论的更多的是人生和大的方向,每次聊天完后,内心都会更加趋于平静,也会学着看淡很多事情,会逐渐理解一些非物质层面的东西。
& &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我怎么能认识这些比我大这么多的师长,我是不是有啥特殊的关系,特殊的背景。其实没有,都是平日里一点一滴积累的,但要明白,跟着比自己大很多的人玩,要么是有利益关系,要么就要让自己被赏识,让师长们认为孺子可教,这两者,我觉得,前者比后者重要很多,或者说,得有了前者,后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三、关于四大和审计工作
& & 我觉得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都一样,所以就由我们公司的一些情况类推到其他三家了。
& & 现在很多人在骂四大,有说它性价比低的,也有说它拿人不当人的,工作太累,加班太多。不可否认,它的确有很多很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同时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明白,一家企业的好坏,与个人发展的好坏,很多时候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我在我们公司同一批进来的新人中遇到过一些非常让我佩服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值得我受用很久的,而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不亚于我的一些顶级基金投行咨询的朋友。所以,关键是看你来四大想干嘛了,是来做一份工作呢,还是来学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亦或是别的什么。
& & 下面我想从我看到的四大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来探讨,主要说说我看过的关于四大的帖子里没提到或者提到比较少的方面。
1、我现阶段认为,对我而言,四大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让我真真正正的沉下来,也就是务实。现在的很多朋友动不动就会浮躁,我亦是如此,尤其是接触了一些人和事之后,而四大这样一种环境会让我从很小的事情做起,虽然我初期的时候认为这些事情太小儿科,太琐碎了,但后来回过头想想,正是这些小事让我从一些很浮躁的东西里抽身而出,从而脚踏实地。
2、平台比较大。我这里指的平台有三个意思,一是指人,二是指机制,三是指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
(1)人的方面,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员工非常多,各式各样的同事都有,各种出路也都有,可以见识到很多不同方向不同想法的朋友;
(2)机制方面,主要是指这里学习机制不错,老员工会带着新员工一起工作,这种知识和体系的传承及发展是很必要的,另外说一句,个人认为,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很不到位,没啥实质作用;
(3)对于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这个就因人而异了,大家来四大的目的都不同,除了平时的审计工作外,看到的想到的也会不同,这个我就不说太多了,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可以自由发挥的东西,是建立在平时的工作都做完做好的前提下,要是连工作都做不好,自主发挥可能还会本末倒置。
3、未来发展的道路比较明确。在四大,不管是留下来还是跳出去,几乎每条路都已经有前人走过了,而且每条路的难易程度和方法途径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也都可以模仿比对,也都可以衡量出自己是否能走某一条路。
4、这里的一套机制会教人成为一个professional。四大的意义决定了它的严谨性,所以,公司在每个层面上的操作都是很规范的,风控做得都是很好的,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比较有意义,对基本功和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锻炼时很有帮助的。
1、我现阶段觉得,最大的缺点是,这里会极大的禁锢人的思维和思路。审计这份工作决定了它的枯燥、单一以及缺乏创新性。我在公司见到过太多太多的老员工的思维方法方式趋同了,试问,四大这么多人,同一个level的员工,在同样没啥特殊关系和特殊背景的前提下,如何区别自己和其他人呢。
& & 这个问题我也跟几个在其他行业的朋友探讨过,大家也都遇到了或者曾经遇到了,所以,希望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开始思考下。
2、涉及的面太窄太专,导致很多同事在公司好多年接触到的东西就那些,跟其他的很多服务型行业隔绝了。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事长期在这个环境下,technical不断在增强,级别也会越来越高,就会越来越活在这个环境中,难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个问题再严重一些就会变成,越来越觉得自己很牛逼,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谁,在这个社会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一点是很可怕的。
3、这份工作出差太多。我并不是反对出差,只是出差太多太频繁会带来一个问题,很少有时间留在北京跟一些老朋友和新朋友交流探讨。比如,我12月初的时候约了好几个朋友吃饭,结果一直出差,几顿饭拖到现在还没吃,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关于审计工作(主要谈谈跟审计相关但又没太大关系的想法)
& & 单单从审计的technical方面来讲,就是一个相对很固定的流程和模式。对于绝大多数项目而言,这些东西前人已经做好了,很多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只是 copy方法,做数,有些时候需要换一些方式来验证、测试,等等。如果做到了这一点(用比较创新的方法重新去验证一些东西),我觉得,可以称为一个合格的或者是好的auditor,但却不能称为一个好的worker。在我看来,一个好的worker,不仅仅是work for the company,更重要的是 work for yourself。
我们去客户那边做内控,做数,是本职的工作,但我觉得却远远不是全部,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可以利用我们看到的东西来为我们的现在或者未来服务的事也太多太多。对我来说,一个得top的员工和一个得average的员工(公司每年对员工会有评级),我可能会选择更关注average中一些朋友,得top的朋友在technical方面自然没话说,但topper很多时候只是好学生,单做一个好学生,在这个社会是没有用的。要有做好学生的能力和潜质,同时要能做到好学生做不到的事情,这才能在各种地方混得开。
& & 就像我之前说的四大的平台,我们能利用这个平台做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审计工作。我现在已经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了很多自己想做想学想了解想研究的东西,而我认为,很多行业都是如此,跳出行业和职业的围城很多时候是必要的,行业、职业、公司都只是平台罢了。
四、我的一些建议和我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
先说说一些建议吧
1、圈子应该是越来越广,越来越大的,而且不要仅局限于本行业或者相关行业,比如,我做审计的,不仅仅需要经常跟资深的老员工请教问题,也不单单需要跟资本市场的朋友探讨交流,很多时候还需要其他行业的朋友交流,只有这样,思维才能活起来,见识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广起来。
& & 周末的时候,最好不要一直宅在家里,多出去见识见识。我一般的做法是,周末抽一天时间来学习,另一天出去跟朋友玩。
2、不要被工作压得趋于平庸了。工作需要做好,但最好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上面,否则很难有精力去思考反思。越陷入一份工作,就会越难出来。面对一份工作,需要站在中立的角度来看,随时保持冷静,知道自己的度在哪里。如果不能肯定现在这份工作时一辈子要从事的,那么最好别爱上这份工作。
3、在technical层面上,要不断的找人带找人教;在公司层面上,不一定需要站队,但需要找人罩;在行业层面、生活层面亦是如此。
4、一个关于跳槽的建议:靠谱的方法是直接找人内推,在职者海投简历的方法不可取;最靠谱的方法是直接搞定目标公司的老大,比如,想去个合伙制企业之类的,应该直接去认识partner,不要觉得partner遥不可及,合伙人也是人,大部分合伙人跟咱们一样,也是打工的。
5、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比如,我们做项目,需要不断的向老员工请教,但同时也需要向客户学习,永远不要觉得我们四大自己的会计或者审计知识是最牛逼的,企业里比我们牛逼的人一大堆。我们之前做的一家企业是在NASDAQ上市的,他家的CFO是个50多岁的美籍华人,他并表用的那些知识,我们高级经理根本都不懂。再比如,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小型的聚会,一家本地会所的合伙人直接把一个投行的保荐人在专业知识上秒杀。我也跟我们这边的合伙人聊过,评心而论,我们这边的很多合伙人在实战方面逊色很多。
6、关于一些考试证书的问题(想在四大长期做审计的朋友可以忽略此条建议)。不要过于看重是否有CPA\CFA \FRM之类的证书,很多人把CPA,CFA等当做跳槽的敲门砖,四大里有CPA、CFA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又有几个能跳出去呢,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不去考,通过考试学点东西还是必要的,但不要把自己往这个围城里面推,更不要觉得有了CPA可以变得怎样,CPA虽然难考,但也已经泛滥了。
7、每个人来四大的目的都不同,来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想要的东西最重要。
8、一个人,尤其对于一个男人,做好本职的工作是必要的,但同时要有自个的一些事儿,工作和这些事儿都是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服务的。
再说说我最近遇到的一些问题吧,希望能跟朋友们探讨探讨。
1、自学时的效率降低。每天下班后或者每周末休息时,虽然会自己学点看点东西,但明显感到效率降低了,没法跟去年早些时候学CPA时的效率相比,学一会儿就想休息或者看看网页啥的了。是自身内心变浮躁了呢,还是意志力下降了呢?
2、缺乏一个较为固定的学习计划,没有做一个长期的计划。比如,每个月看多少本书,学多少新的东西之类的,换句话说,有方向却没没量化,开始变得懒散了。
& & 前段时间很多朋友在做年终总结,我对这种方式并不太感冒,看别人的总结多了,难免浮躁,可能产生攀比心,也可能对自己的一些方向或者想法产生怀疑,但如果真要我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会总结以下八个字,同时也送给朋友们,希望能以此共勉。
& & 淡定、靠谱、务实,感恩。
<p id="rate_318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耳目一新的感觉&应届生币 + 2 枚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584"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应届生币 + 2 枚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3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应届生币 + 4 枚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60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应届生币 + 4 枚
" class="mtn mbn">
<p id="rate_562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写的很实用&应届生币 + 5 枚
" class="mtn mbn">
项目经理,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 积分
项目经理, 积分 2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董事长, 积分 24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7 积分
求职中,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任重道远啊~~~~
职员, 积分 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中层管理, 积分 3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这说出了我很多心声,帮忙顶下
职员,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写得很好,受教了~~
中层管理, 积分 2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 积分
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
项目经理,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 积分
项目经理, 积分 1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谢谢。看书看不下很正常,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再重拾书本,过年了,给自己放个假,别太辛苦。慢慢找回状态吧
中层管理, 积分 3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去把那个《写给想跳出IT圈的北邮人》也看了,还是很强大呀,有高度。
项目经理, 积分 1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项目经理,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 积分
楼主是一个优秀的人,貌似很爱自省,学习~
中层管理, 积分 2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中层管理, 积分 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 积分
适合适合,太适合看了。
职员,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有感而发,值得学习,能保持高效率的自学是不容易的
职员,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走出围城。。。恩!~
地区经理, 积分 7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4 积分
尤其对于一个男人,做好本职的工作是必要的,但同时要有自个的一些事儿,工作和这些事儿都是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服务的。
解答我最近的一些困惑。
项目经理, 积分 2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很受启发,谢谢
站长推荐 /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在校求职创业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