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创业管理过程中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关系?

求问一个经济学理论(有可能是创业方面的)_百度知道
求问一个经济学理论(有可能是创业方面的)
图示是一扇大门,中间一扇小门,小门里面有一个人。这个涉及的是哪个理论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认为经济学是一切的基础,简简单单的需求供给理论就能解决社会现象了,当然经济学是有假设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条件约束却是很难辨别,但是学好经济学能帮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背后。鉴于你提到的,我还觉得你要学习营销学和管理学,能帮助你管理好企业。
?答不对题啊
采纳率:11%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元要素之一是企业,而我们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消亡。因此,经济的繁荣是以不断出现新创企业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创业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创业活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和服务,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沃尔玛、麦当劳、微软等创业企业,作为长久以来家喻户晓的成功典范,激励和影响着众多企业与企业家不断进取成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企业(而不是政府机构)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随着社会资本在民间的更多聚集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否创立企业以及创立什么样的企业,正在成为分散的社会决策(而不是政府集中决策)问题。正是受这种宏观形势的推动,中国也逐渐开始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而使得创业学在中国成为一个有待开展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在这种背景下,为及时跟踪学习国外创业研究的新成果,集中探讨转型期中国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的新问题,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南开大学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研究创业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de Cantillon将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并说明创业者的本质特征是“承担风险”。1876年,美国学者Francis Walker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创业者的重要著作《工资问题》。1884年,他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一书,进一步阐释了关于创业者的模型。1934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指出,创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过程的关键驱动引擎。1947年,Myles Mace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从而揭开了现代创业教育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日趋活跃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新一轮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热潮。据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有44种相关英文学术期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277个教授席位。目前管理学会创业分部的会员超过1200名,占管理学会会员总数的12%。一流管理学杂志《管理学会杂志》、《管理学会评论》、《管理杂志》等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创业主题专刊。创业在管理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的创业研究与实践大致在三方面展开:经济、管理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对创业现象的研究、创业理论的研究以及创业教育。这三方面的互动发展,使得“创业”的概念不断演化丰富。创业研究正在成为管理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创业是一种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其表现为新组合、新生产方法、新企业、新产业、新市场、新财富的产生等多种形式。创业过程不仅存在于新建企业与组织中,而且存在于个体与团队、现有公司、家族企业、特许经营等多种研究对象中。同时,创业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创业投资、社会网络、资源投入、战略计划、社会发展规划、团队建设、个体创业行为等。创业现象的这种多重性,吸引着多种管理科学领域和非管理社科领域的专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对创业现象的某个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目前创业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例如,新企业及其创建条件、资源获取与开发、创业定位、创业投资、跨国创业、机会识别,以及特许经营等。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Busenitz等会员,通过对年创业研究重要文献的统计分析,提出其间创业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个体与团队、组织方式、机会和环境四个层面。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理论,其自身必须有一个能够解释和预测一系列经验现象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用其他领域已有的框架来代替。尽管创业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创业理论目前依然处于形成阶段,研究边界尚未明确,缺乏一个得到公认的理论框架。《管理杂志》2003年创业专刊特约编辑David J. Ketchen. Jr.也指出,创业理论目前的研究状况与十余年前战略管理研究类似——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近几年,创业理论的基础研究正在取得进展。2000年,马里兰大学Shane与Venkataraman教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 “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创业研究”的文章,尝试构建统一的创业理论框架。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创业机会是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创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1)创造商品与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2)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3)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这篇文章对创业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2000年后创业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文献。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创业机会,取得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Jnkping 国际商学院创业与成长项目(PEG)负责人Davidsson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在“创业研究的范围:几点建议”一文中,分别从科学理论、社会现象、教学科目三个角度创见性地定义了“创业”概念。他指出,作为科学研究领域,“创业”是识别、开发创业机会的行为;区别于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理论出发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创业理论研究应以创业机会为中心,主要研究创业机会的来源和特征、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互动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的异质性问题;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创业理论框架,有必要进一步定义创业机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等关键概念,并揭示这些概念间的互动关系。他同时认为,从成熟的管理或非管理学科汲取有益的理论营养,对构建创业理论及其发展也是必要的研究途径。经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南开大学MBA中心主办的“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于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教授,围绕创业这一主题,从企业家精神、创业机制、创业融资、创业环境、企业成长、公司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就是这次会议研讨成果的精要。《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涉及的主题比较广泛。这些论文既反映了国际创业研究与实践的最新动态,又体现了立足中国创业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百森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伍健民教授,根据其多年在中国进行创业教育的切身感受,对中国企业家的性格特征及其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创业基础研究”部分的四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创业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创业理论研究边界、公司创业、创业导向以及社会创业等。“企业家成长”部分的六篇文章,就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企业集群创业”部分,主要研究集群环境下的创业现象,其中李新春教授对中国高科技园区创业活动做了实证分析。“创业融资”和“创业机制”部分,讨论的也是创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家族企业是中国创业研究的重要对象,“家族企业”部分的两篇文章,探讨了家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问题。最后一个主题是“创业教育”。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相对较差,提高创业的培训与教育水平是改善环境至关重要的途径,因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适宜中国创业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我们要特别感谢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感谢本次会议的合作单位——天津海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创业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推动,感谢兄弟院校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同时,也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事业部主任黄娟娟女士和该事业部编辑陆浥晨女士,感谢她们在《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的选题和出版方面给予的支持与建议。中国的创业研究与教育刚刚起步,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我们相信,日益活跃的中国创业实践,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创业研究与教育的行列中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与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和参与创业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继续为国际、国内、校际间专家学者提供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与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创业研究与教育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我只想知道一下这个理论的名字,你回答的什么和什么啊。
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元要素之一是企业,而我们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消亡。因此,经济的繁荣是以不断出现新创企业为基本前提的。所以,创业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创业活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和服务,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沃尔玛、麦当劳、微软等创业企业,作为长久以来家喻户晓的成功典范,激励和影响着众多企业与企业家不断进取成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企业(而不是政府机构)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随着社会资本在民间的更多聚集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否创立企业以及创立什么样的企业,正在成为分散的社会决策(而不是政府集中决策)问题。正是受这种宏观形势的推动,中国也逐渐开始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而使得创业学在中国成为一个有待开展而且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在这种背景下,为及时跟踪学习国外创业研究的新成果,集中探讨转型期中国创业与企业成长管理的新问题,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南开大学举办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研究创业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de Cantillon将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并说明创业者的本质特征是“承担风险”。1876年,美国学者Francis Walker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创业者的重要著作《工资问题》。1884年,他又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一书,进一步阐释了关于创业者的模型。1934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指出,创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变革过程的关键驱动引擎。1947年,Myles Mace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业学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从而揭开了现代创业教育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日趋活跃并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新一轮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热潮。据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有44种相关英文学术期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277个教授席位。目前管理学会创业分部的会员超过1200名,占管理学会会员总数的12%。一流管理学杂志《管理学会杂志》、《管理学会评论》、《管理杂志》等近年来也相继推出了创业主题专刊。创业在管理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的创业研究与实践大致在三方面展开:经济、管理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对创业现象的研究、创业理论的研究以及创业教育。这三方面的互动发展,使得“创业”的概念不断演化丰富。创业研究正在成为管理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创业是一种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其表现为新组合、新生产方法、新企业、新产业、新市场、新财富的产生等多种形式。创业过程不仅存在于新建企业与组织中,而且存在于个体与团队、现有公司、家族企业、特许经营等多种研究对象中。同时,创业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创业投资、社会网络、资源投入、战略计划、社会发展规划、团队建设、个体创业行为等。创业现象的这种多重性,吸引着多种管理科学领域和非管理社科领域的专家从自身领域出发,对创业现象的某个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目前创业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例如,新企业及其创建条件、资源获取与开发、创业定位、创业投资、跨国创业、机会识别,以及特许经营等。美国管理学会创业分部Busenitz等会员,通过对年创业研究重要文献的统计分析,提出其间创业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个体与团队、组织方式、机会和环境四个层面。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理论,其自身必须有一个能够解释和预测一系列经验现象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用其他领域已有的框架来代替。尽管创业研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但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创业理论目前依然处于形成阶段,研究边界尚未明确,缺乏一个得到公认的理论框架。《管理杂志》2003年创业专刊特约编辑David J. Ketchen. Jr.也指出,创业理论目前的研究状况与十余年前战略管理研究类似——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近几年,创业理论的基础研究正在取得进展。2000年,马里兰大学Shane与Venkataraman教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 “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创业研究”的文章,尝试构建统一的创业理论框架。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创业机会是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创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1)创造商品与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2)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开发这些机会?(3)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会有不同方式的行为?这篇文章对创业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2000年后创业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的文献。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业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更加关注创业机会,取得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Jnkping 国际商学院创业与成长项目(PEG)负责人Davidsson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在“创业研究的范围:几点建议”一文中,分别从科学理论、社会现象、教学科目三个角度创见性地定义了“创业”概念。他指出,作为科学研究领域,“创业”是识别、开发创业机会的行为;区别于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分别从各自理论出发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创业理论研究应以创业机会为中心,主要研究创业机会的来源和特征、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互动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的异质性问题;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创业理论框架,有必要进一步定义创业机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等关键概念,并揭示这些概念间的互动关系。他同时认为,从成熟的管理或非管理学科汲取有益的理论营养,对构建创业理论及其发展也是必要的研究途径。经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南开大学MBA中心主办的“首届创业学暨企业家精神教育研讨会”于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教授,围绕创业这一主题,从企业家精神、创业机制、创业融资、创业环境、企业成长、公司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就是这次会议研讨成果的精要。《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涉及的主题比较广泛。这些论文既反映了国际创业研究与实践的最新动态,又体现了立足中国创业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百森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伍健民教授,根据其多年在中国进行创业教育的切身感受,对中国企业家的性格特征及其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创业基础研究”部分的四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创业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创业理论研究边界、公司创业、创业导向以及社会创业等。“企业家成长”部分的六篇文章,就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企业集群创业”部分,主要研究集群环境下的创业现象,其中李新春教授对中国高科技园区创业活动做了实证分析。“创业融资”和“创业机制”部分,讨论的也是创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家族企业是中国创业研究的重要对象,“家族企业”部分的两篇文章,探讨了家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问题。最后一个主题是“创业教育”。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相对较差,提高创业的培训与教育水平是改善环境至关重要的途径,因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适宜中国创业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我们要特别感谢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感谢本次会议的合作单位——天津海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创业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推动,感谢兄弟院校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同时,也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管理事业部主任黄娟娟女士和该事业部编辑陆浥晨女士,感谢她们在《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的选题和出版方面给予的支持与建议。中国的创业研究与教育刚刚起步,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我们相信,日益活跃的中国创业实践,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创业研究与教育的行列中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与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和参与创业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继续为国际、国内、校际间专家学者提供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与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创业研究与教育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我只想知道一下这个理论的名字,你回答的什么和什么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经济学理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飞象网 中国通信人必上的网站
itsp3gittop1002007cctime飞象cctime飞象网ceo。
3G&3G&3G&3G3G3G3G3G3G3G&&&
3G3G3G3G3G3G3G3G3G&3G
&&删贴申明&在本人博客中任何人身攻击和脏话将被立即删除,对长篇广告也不欢迎,保留删除权利。&
版权申明&  本人博客内容将会同时在新浪、搜狐、DONEWS、博客网发布。本人拥有著作权和出版权。任何其他媒体转载、引用本博客内容,请在相关博客后跟贴通知本人,或与本人联系,否则会视为非法引用,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QQ: MSN:EMAIL:xiangligang#gmail.com电话:
&&&娟子的新书
老婆的博客代表栏目     &&
部分讲课内容&电信业发展和监管思路的改变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移动信息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重庆通信管理局五一七纪念大会3G时代中国运营商的机会河南移动中国通信业概况及热点分析韩国软件振兴院3G的新生活、新机遇、新职业英泰大讲堂第五媒体的基本特征移动博客高峰论坛通信革命时代通信人的机遇北京邮电大学行业新闻的写作与宣传策划中国铁通电信网的价值理论与3G业务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专家论坛移动信息网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移动网络发展规划发展高级培训暨研讨会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价值理论与商业模式对比分析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TD-SCDMA技术联盟从电话机市场看手机市场的未来局变取消手机牌照市场变化讨论会解读新媒体3G、IPTV电信重组IT龙门阵3G的发展与电信增值业务应用电信增值业务与交易大会第五媒体的特征与未来走向第五媒体高峰论坛IPTV:2008奥运的机遇与挑战韩国信息部政策研究所电信业发展大趋势及行业媒体新变化危机公关培训会第五媒体的新特性和未来机会2008新媒体论坛电信重组后电信业的市场格局内蒙古移动TD-SCDMA中国人的标准中国人的挑战TD校园行 邮电大学站移动终端发展电信运营业影响浙江移动电信重组后的中国3G机会中国计算机协会博客对于企业建设和营销的价值北京移动TD-SCDMA价值与产业前景海南移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模式广东移动全业务背景下移动通信市场大趋势北京邮电大学TD-SCDMA的价值与产业前景广东移动全业务背景下移动通信市场走向江西移动后重组时代通信经济版图变迁保定移动TD-SCDMA中国人的机会清华大学TD-SCDMA的机会与前景IT龙门阵面向3G时代思维的变革中国移动研究院后重组时代通信经济走向问鼎移动峰会电信重组后电信市场格局&北京大学MBA沙龙TD中国的机会中国的希望中国人民大学3G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市场的格局中国通信业经济形势分析会通信信息收集的要求与技巧中国移动设计院通信媒体与行业信息员的素质中国联通设计院电信业的基本架构与发展走向蓝橡资本面向全业务时代电信业走向思考四川移动信息提升产业&通信改变生活<FONT COLOR="#09达州经济高峰论坛TD-SCDMA价值与产业前景辽宁本溪移动3G业务的误区与思考<FONT COLOR="#09电信增值业务与交易大会信息提升产业 通信改变生活四川遂宁城市经济高峰论坛电信业的变革与机遇四川移动全业务运营对中国移动的影响山西移动3G改变生活(系列)攀枝花移动TD-SCDMA价值与产业前景辽阳移动3G: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湖南出版集团3G时代传统行业的机会北京移动大客户部TD-SCDMA的价值下市场前景郑州移动3G时代管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河南移动3G的商业模式建立广东联通3G的时代思维模式转变广东移动&&&
(757)(182)(17)(2)(12)(6)
儿子的博客老婆的博客夏士莲的博客安徽小老乡的博客北京电视台的美女记者完美营销美丽的小学妹的博客
同学的女儿,都是大孩子了家乡的超级美女芜湖网友博客之三芜湖网友博客之四芜湖网友博客之五一路平安的白话人生阳阳的阳台沐浴阳光的孙云的BLOG老同学的博客乡亲
&#8203;这两天媒体都在传这样一条微博:【有了它,“你所拨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将成为历史[赞]】我国将建设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命名“鸿雁”,并在今年发射首颗卫星。星座主体预计在2023年建成。较目前的地面互联网,鸿雁提供的网络不受空间地域限制,可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即手机出现“不在服务区”的状况,将成历史。
很多人把这个作为马克斯的星链的一个证明。我相信,这条微博说到这个愿景事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出现通信死角主要是两个情况:
一个情况是广大沙漠、高山、海洋这样的地区,人烟稀少,覆盖成本高,没有用基站进行覆盖,这如果用卫星进行覆盖,就可以做到成本低,也可以实现覆盖的情况,这如果说解决覆盖死角问题,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也是可能的。
死角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在城市中,在室内、在地下室或是建筑的遮挡,影响了通信,能不能用卫星解决覆盖死角问题呢?这是不可能的,卫星现在采用的Ku和Ka波段的频谱,带宽是宽了,但是穿透能力和绕射能力非常差,不可能穿透建筑。解决室内和地下覆盖问题,只能用直放站,做室内分布式的部署。也就是说必须还是要用小基站,甚至是微基站、微微基站进行覆盖,用卫星根本解决不了覆盖死角问题。
所以说低轨道卫星只能解决广大人烟稀少地区的覆盖死角,解决不了城市的覆盖死角。
对于这条微博我还要再说一句,使用卫星进行通信覆盖,用今天我们大家手里的手机,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低轨卫星使用的是Ka波段,这个频段我们手机并不支持,手机如果要接收或是向卫星发射信号,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手机是需要安装支持Ka波段通信功能的模块,这个目前肯定没有,以后应该有可能。
二是必须要有体积庞大的天线。今天我们手机天线体积已经很小了,原因是基站离我们很近,我们手机不需要很大功率,所以我们的手机的天线体积做得越来越小。但是如果接受卫星信号,即使是低轨道卫星信号,还要向这些卫星发射信号,至少要200公里吧?这就需要把手机的天线体积做得更大,那么我们把手机做小做薄的时尚化就无法实现。而大部分人也不需要一定要接收卫星信号,所以如果需要接受卫星的手机一定是专用的,不可能我们普通手机能接受卫星信号。
三是必须把电池做得很大。既然卫星距离远,要进行通信,必须要高功率,这也带来高功耗,那手机电池必须很大。
最后我要说一点,如果大家手机都是可以接收卫星和向卫星发送信息,可能得癌症的几率会大大上升,我们今天手机辐射很小,因为基站近,频率还低,如果是卫星,离我们200公里,频段又是高频段,那功率一定很大,长时间大功率进行通信,辐射大是肯定的。长时间在大辐射的环境里,是不是得癌症的几率要高一些?
&#8203;发个微博就有朋友评论,说中国没有工匠精神,缺少科技精神。真是这样吗?不由想到前一天吃饭,有一个朋友聊历史文化时,从赤壁之战说起的一件事。
赤壁之战,统帅是谁,是周瑜,诸葛亮是个什么人,是个军师,要调兵谴将,那得统帅决定,军师就是出个主意,看史书,赤壁之战那是诸葛亮打的,没周瑜什么事。为什么,这历史是文人写的。看中国的历史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特点,就是一堆做着幕僚的文人,一般形象都非常正面,很多功绩归在他们身上,而那些真正决策的主帅经常被描绘成庸才,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不知,但是文人写的历史,自然把文人描绘的更高大上一些,这大家都认。
回来说中国缺少工匠精神,缺少科技精神,这件事,如果看中国的史书,看社会上传诵的那些名人,似乎是这样。中国历史主要记载的一件事就是权力变动与杀人,在这方面有影响的事与人一定是要记载的。至于传诵的人,我们知道太多的作家、诗人,我们真是很少听说科学家,发明家和工匠。除了黄道婆、沈括、毕升、张衡等少数人,他们的名声和诗人、作家真是没法比。
但是中国古代真是缺少科学家和科技发明吗?我们不缺少科技发明,但是中国的文人,只会记录权贵的变化和文人墨客,他们不会花笔墨关注科学家、发明家和工匠罢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青铜器铸造的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就是世界最先进的冶金技术,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发明人是谁,没有文人记录他们。
中国人编制了农历这样一个历法,这指导了千年的农耕生产,这天文的研究水平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我们不知道谁发明编制了这个伟大历法。没有史书记载他们。
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就拥有强大的战车,这些也需要各种冶铁技术,需要各种工具制造,才能制作强大的战车。这些没有一本完整的史书去记录,也不知道谁是重要的发明者,文人没有兴趣记录他们。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豆腐,这在食品化学和工艺上是革命性的发明,这项伟大发明,到今天也在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健康和文化,发明人也不太详实,似乎也没有在正史中出现。
中国人烧制了各种各样的瓷器,有很多精品,制陶和制瓷的技术绵延千年,有很多能工巧匠,但是我们很少听到这些能工巧匠的名字,甚至一些精品中,是有款的,但是中国的文人是不会花精力记录和表彰他们。
众多的中国农人培育和种植了水稻、麦和多种菜,还培育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猪、牛、羊品种,养殖的水平在很长时间也是居于世界前列的,也没有中国文人有兴趣关心和记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形成了多个茶的品种,也没有文人来记录这些不同品种的发明人。
中国的建筑水平很长时间是世界一流的,无论是秦始皇的阿房宫到明代的故宫,还有那么庭院建筑,应该说在很长时间代表世界建筑的顶级水平,但是我们基本不知道这些建筑师、设计师的名字。我们在建筑过程中,发明了榫头这样世界有创意的工艺,没有文人来记录这是谁发明的,他们觉得这没有一首五言绝句和香艳的诗重要。
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很长时间是世界登峰造极的水平,三国时就有各种战船,而郑和下西洋是带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船队,船的排水量、结构可以应付远洋航行。我们不知道这些船是谁造的,谁设计的,对文人来说,这没有文人泡个女人重要,值得记录和传扬。
说到郑和下西洋,除了造船,还有天文学、航海学等非常多的学问,这才让郑和能出去,还能回来。这些也基本没有像样的记载。
中国人还极早就有自己的纺织技术,不但采用麻、棉这种纺织材料,还采用了丝这样的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技术,丝绸的纺织、印染,我相信很长时间代表了世界纺织技术高峰。这些也没有人记录。
要列还有很多可以列举的,中国不是没有工匠,也不是没有工艺,更不是没有发明,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的科技水平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中国文人觉得这些没有一首文人狎妓的诗重要,没有人去记录,去研究。而直到今天,我们的课本、社会氛围中,都很少推荐、介绍我们在科技、发明上的成就,介绍那些做出贡献的人,而对于文人并不吝啬笔墨。所以今天我们可以记住几十位、上百位作家、诗人、记住百位中国的皇帝和官员,我们普通人要数出十个对中国科技发展有贡献的人都难。
不是中国人没有科技贡献,而是文人忘记了他们,对文人们来说,喝个酒、嫖个娼、吟个诗远比那些影响了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重要。中国不缺乏科技、不缺发明、不缺工匠,中国缺记录这些发明和发明的史学家,缺少褒扬这些发明的氛围。
所以中国是有科技精神、有发明精神、有工匠精神。文人们没有记录,并不是不存在。
余光中先生逝世,主流官方媒体率领下,纪念者众,我已经远离文学了,并未想凑什么热闹。
但是偶尔在网上看到纪念文章,题目是《乡愁诗人余光中:他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
远眺故乡》,感叹这也是太肉麻了吧?就闲扯了几句,但是这几句话,让不少人觉得不合时宜。坐在地铁里,我就想继续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
&#8203;说实话,我做研究生研究文学时,余还没有太有名,我知道余时,主要是十来年前,我友赵教授发表
《视线之外的余光中》、《是谁将“余光中神话”推到了极端?》等文章,严肃认真的叙述余在文学之争中,却用告密手段,对文学同仁进行迫害。这事不是文学之争了,这是政治迫害。在文学之争中,搞政治迫害,我想这不是看法不同,这是人品和道德问题。
对于这些文章,台湾文学界有很多支持,余本人也未拿出有力的反驳。
余是个和权力、政治牵手共舞的高手。两蒋时代,歌颂两蒋,结交权贵,反共坚决。参与对台湾左翼文学的迫害。
两岸开放,余的《乡愁》被大陆官方看上,用着统战声音,他也顺应时势,成为大陆座上宾。任何时代都和官方勾连,如鱼得水。
作为一个诗人,想必还是有些成就的,但是这人处世之道,也是太老道了。
今天官方都是溢美的声音,甚至溢美到了肉麻,把他罩上许多光环,似乎是一个一心爱国、热爱家乡,想回乡不可得的老人。其实今天想回乡,玩一样,被他告密过的台湾诗人陈映真不是去年在大陆去世?
既然官方都是为了政治,为了统战要求的溢美之声,民间难道还要都跟了官方起舞,也都一味肉麻吹捧?所以有点不一样声音,让大家知道这世界,光鲜之外,也有另一面,我相信这未必是坏事。
另外说一句,这种力捧余光中,其实对统战也没多少好处,独派对他不喜,台湾左翼文学,对此人也很不齿,甚至有人觉得大陆你捧个什么人嘛?
一个有点文学成就的老人去世了,大家纪念一下,也还正常了。但是弄成一个圣洁的圣人的感觉,还真的应该有人来戳穿这个皇帝的新装。
经过爆发式增长后,智能机市场已经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整体进入增长平缓期,在这个期间品牌竞争更为激烈,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Canalys发布的2017年Q3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19亿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中国作为全球手机市场最大的出货量国家,同比的销量萎缩也映射出了国际市场整体状况的萧条。但在众多的手机品牌当中,华为却以2200万台同比增长23%,获取到了19%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自己在中国智能手机第一的位置。
得益于持续的品牌建设投入,在2017年全球知名品牌影响力榜单上,华为位列BrandZ百强榜第49位、在Interbrand第72位,在Brand
500强榜单排名40,在国内成为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唯一手机品牌,接连获得“消费者最满意手机品牌”等一系列殊荣,品牌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升级,品牌价值连年递增。
除了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品牌影响力,华为在产品上也不断发力,占据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华为去年年底发布的旗舰HUAWEI Mate
9系列及今年年初发布的HUAWEI P10系列成为华为手机销量的主要构成,助力华为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市场榜首。其中Mate
9系列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台,而作为华为的摄影全新旗舰,今年上半年推出的HUAWEI P10/P10
Plus在外观设计上不仅延续了P系列纤薄时尚的经典基因,联手权威色彩研究机构PANTONE推出的“草木绿”全新配色版本,更是在手机圈引领了时尚流行色彩。
“以用户为核心”,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华为也在功能和体验上不断创新,比如在摄影方面,HUAWEI
P10系列搭载了全新升级的徕卡双镜头,并融入了3D人脸检测、智能补光、肤质增强等专业人像模式,专业出众的摄影体验帮助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自上市以来,HUAWEI
P10系列智能手机持续热销,在多个畅销机型排行榜单中排名前列。
在人工智能方面,最近正在热销的HUAWEI Mate
10搭载全新麒麟970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首次集成专用NPU神经网络单元,可高效快速地执行AI运算,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让手机变得更加聪明,运行更加畅快轻松,给消费者带来更为高效的使用体验。人工智能芯片的加持使HUAWEI
Mate 10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热销。同时,高端旗舰机型的优异表现也助力华为在高端市场地位愈加稳固。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饱和化倾向越发明显,品牌竞争也更加激烈,华为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有望继续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在2017年实现更大的进步。
&#8203;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全网通”和定制版一直成为业内争议的一个焦点,可能一些用户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手机,不是“全网通”,而是定制版。最近6个月,全网通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市场的70%,9月份超过了76%,说明一件事,用户是需要全网通手机的,这个大趋势无法阻挡,这也是降低社会成本,提升用户体验的举措。
那么什么是智能手机的全网通和定制版呢?
全网通手机即“六模全网通手机”,指手机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六种移动通信制式,包括TD-LTE、FDD-LTE、TD-SCDMA、CDMA(EVDO、2000)、WCDMA、GSM(GPRS)的六模单、双卡手机终端。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全网通手机如果两个卡槽,可支持国内三家运营商卡,主副卡可进行4G
选择。无论是主卡还是副卡都可以用打电话和上网。
那定制版的手机,就是对某些运营商的服务,或是流量等业务进行了限制,使用这样的智能手机可能某些业务无法使用,这大大限制了用户的体验与感受。
我还是坚信,智能手机市场所有的手机应该是一个“全网通”的,如果不是全网通的手机,不算合格的手机。我想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有全网通手机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与感受
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4亿以上,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用户,用户数和人口数持平,这说明很多用户是携带两部手机,这种情况体验感受都是非常不好的,今天除了苹果,绝大部分手机都采用了双卡双待,就是两个卡槽,可以放入两张卡,用户使用两张卡。
用户使用两张卡,一方面可能是通过两个号码,让自己的电话号码进行区隔,保护一定的隐私,同时也有套餐的选择和运营商的选择。因为用户只选择单一的套餐,可能并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搭配两个运营商的套餐,可能把通话和流量进行自由搭配,让自己的通话和流量最为合适,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选择。
同时用户可能选择不同的运营商,也可以始终保持自己通信的畅通,虽然中国的通信网络品质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如某个楼宇或是某个景点,可能运营商的覆盖情况不同,有的地方中国电信品质好,有的地方中国移动品质好,有的地方中国联通品质好,而在某一个号出现网络质量不好的情况下,使用别一个号,保证网络品质。
全网通让用户在任何地方可以自由使用网络,可以尽可能保证网络品质,也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套餐,这是用户体验的基本保证。
二、全网通手机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全网通手机才是成本最低的一种选择。今天全世界的手机,应该说在出厂时都是全网通手机,手机的芯片、通信能力、管理能力,都是天然支持全网通的。如果要让这些手机,从全网通变成不是全网通,不是可以减少零件,减少配置与能力而降低成本。事实上,如果同一型号手机,要从全网通变成定制,就是通过软件把手机的一些能力人为的关闭。
这就是意味了,已经生产出来的手机,还要通过专门性的操作,把已经存在的功能给屏蔽掉,这不但一丁点也没降低成本,还要增加一部分成本。
可以说不做全网通而做定制版手机,是花了钱,做了一件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事。这个意义上,所有的手机如果都是全网通,才是成本较低的一个选择。
三、竞争通过限制用户体验得不偿失
我们都知道,市场竞争可以用多种手段,但是通过限制用户的体验来获得主导地位,这样一方面社会形象不够正面,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用户的体验与感受。
今天社会上,除了定制机,一定同机型都存在全网通手机,用户要选用一个全网通手机并不是难事。对绝大部分用户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的手机就是全网通的,但是他们使用运营商的定制机,发现某些功能被锁定,无法使用时,他们就会失去对运营商的信任,购买定制机会有心理障碍和抵触情绪,这些都会让用户有体验上的负面感受。
而这些是否真的能让用户不使用其它运营商的服务呢,其实完全做不到,用户只要换一部手机即可。用户上了一次当,下次就再也不会上了。这种情况对运营商的评价是不利的。
今天太多的商务人士需要用两张卡,而且手机也提供了两张卡的接入能力,人为的锁卡,全大大伤害用户的感情,影响用户的体验与感受。
我相信总有一天,社会上销售的所有智能手机都是全网通的。我也呼吁各家电信运营商,从善如流,接受全网通的概念,给用户提供一部用起来没有限制的手机。竞争的着力点放在网络建设、服务能力,而不是限制用户体验上。
&#8203;近年来,国产智能手机发展速度极快,以“强势崛起”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世界上10大手机厂商,中国已经占据了7席。随着苹果iphone8发布和相对疲软的市场表现,我们相信华为会巩固世界第二的位置。其实我们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包括华为在内的国产手机为什么强大?国产手机的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国产手机厂商取得硬件 软件的双重突破,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会有人认为,国产手机,做做硬件,做成高性价比,这还可以,做软件这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尤其是操作系统,中国企业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吗?确实因为产业链的原因,中国企业做一个完全自己的系统还有一定难度,但是中国企业在基于Android原生系统基础上研发出Android的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刚刚在德国发布的年度旗舰机型华为Mate10系列,不仅采用了全球首款AI芯片麒麟970,同时也搭载了基于Android8.0开发的EMUI8.0操作系统,首秀之后赢得各方关注。
其实,以我的观察和研究,中国国产手机的崛起,不仅是硬件的突破,其实也是系统的突破,正是国产手机形成强有力超越力量,才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华为Mate10系列的发布,第一次把AI芯片和系统能力结合起来,做到了麒麟970和EMUI8.0系统的软硬结合,保证了系统的持久流畅,做到更快一步。
我们都知道今天全世界手机硬件最为强大的还是三星,在世界上手机销量排名第一的也是三星,在世界各地,三星的销量都不错,只是在中国,三星的市场份额已经被挤出了前五。原因是什么?中国消费者不知道三星硬件的强大吗?
智能手机竞争,软件系统日趋重要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星系统不行,我们经常听人抱怨,就是三星用了大半年,就会很卡,使用起来体验的感觉很不好,虽然硬件强大,还是因为体验不好放弃。
有的人会说,三星和国产手机用的不是一个系统,都是Android手机吗?
确实,这些手机都是用的一个系统,都是Android手机,但是事实上用的却又不是一个操作系统。今天我们因为产业链的问题,还不太可能做一个完全是我们中国企业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还需要使用Android系统,使用它的内核和产业链。
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说,早已经不再是纯粹的Android系统了,数年前,中国手机企业就开始了对于Android系统的改造,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做一些自己的主题和UI,再到后面把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小功能增加到系统中,再到后面重新建立交互机制,以至最后在最底层对Android进行修改,把文件调用机制、文件管理机制都进行了改造。
从这点上来看,华为在系统方面做的相当出色,早在去年推出的EMUI5.0,就内置了机器深度学习功能,能够进行智能感知、智能预测和智能资源分配,使手机获得了久用不卡的新功能,手机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自行进行优化整理,可以做到持久流畅。随着华为Mate10系列的发布,在搭载了AI芯片麒麟970以后,最新推出的EMUI8.0获得了更多的智慧特性。
比如说用户使用最多的拍照功能,得益于麒麟970芯片的AI加成,大大提升了EMUI8.0在拍照方面的表现。EMUI8.0具有的AI智能相机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如美食、人物、动物、绿植、夜景、雪景等13种不同的场景,自动调节参数拍摄出效果更佳的照片;AI精准虚化背景,可以让热衷于自拍的用户获得预期的自拍效果。这让拍照从简单的记录,实现了到智能的定义。
对于手机不离身的商务人士而言,移动办公是现实的需求。EMUI8.0手机投屏功能,可以让手机“变”大屏,可以将手机通过转接线(Type-C
等)连接至大屏显示器(如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等),手机作为主机,使用大屏显示器进行办公和娱乐。同时也支持多窗口、文件管理、快捷搜索、更换壁纸等操作,实现办公生活两不误。
诸如此类实用性很强的功能,也是EMUI8.0最能打动用户的地方。所以对中国用户来说,EMUI8.0等源自于android原生系统的操作系统,其体验感受都完全不同,而用户体验远远超出了原生系统,也越过了绝大部分国外android系统手机的体验与感受。
手机竞争进入下半场,做好系统靠实力
要把系统做好,真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厂商也是用了5-6年时间,一步步走过来。最初对于系统的改造只是做一些主题,让UI更加漂亮。一直到今天在系统底层上做文章,是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与能力积累。华为的EMUI就是数年的积累,组织了数千人的队伍,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不断优化,每一个新版本都要求性能要提升30-40%,数年积累过过来,到了EMUI5.0才大胆的提出了“天生快、一生快”的口号,也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双重检验,从当前国内各家手机厂商对操作系统的宣传方向转向“快”就是明证。
正是这种大投入,长时间积累,才让EMUI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其实,大家都在关注“快”,但想要“快”并不容易,EMUI之所以能够做到“快”,是和华为雄厚实力分不开的。
每一次EMUI版本的推出,背后是华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所做出的各种付出。组织上千人的研发团队针对Android原生版本进行攻坚,从最底层的代码进行修改,形成新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EMUI每个版本的稳定性,EMUI需要针对不同手机对软件版本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和稳定测试,并引入自动化测试手段在软件层面模拟人的操作,以机械手代替人工验证软件在这种状态下的实际表现,一点点磨出最佳的效果。
华为对EMUI的精益求精,也到了业界的认可。德国权威科技媒体Connect花费数月时间全方位的对搭载了EMUI5.0的华为P10、P9多款同类多款旗舰机型手机性能方面进行卡顿测试,结果在长时间运行后,P10的系统响应时延只下降15%左右,而同类旗舰机系统响应时延下降达到195%。
伴随着华为Mate10发布而一同亮相的EMUI8.0,不仅是拥有了EMUI5.0持久流畅的性能,同时在智慧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使得EMUI8.0自亮相之初就备受消费者期待。
经过数年的磨砺,当前的国产手机厂商终于在行业市场发出了最强音,消费者对国产手机也更加青睐。这背后的原因,是国产厂商日趋重视产品品质、聚焦用户体验的提升,用大量的财力、人力投入,在硬件层面追赶与超越,在系统层面进行优化和升级,实现了手机行业市场和国产手机厂商的良性发展,也让消费者从手机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推陈出新中获益。
今天智能手机大战已经从创新之战走向产业链之战,同时也是细节之战。短时间,智能手机会有革命性的创新已经较难,性能的提升,不再是革命性的改变,却要在核心能力上不断提升,逐渐完善,这就是计算、存储、屏幕、续航、摄像头几个最基础领域,通过各种能力,完善能力。
续航对于智能手机来说,这是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重大问题,使用智能手机半天就没有电了,这种感觉非常糟,虽然可以带充电宝,但是这种体验和感觉非常不好。一部好的手机,如果续航很差,是不能想象的。
华为解决手机续航这个问题,就是通过大投入,一个一个细节解决问题,才在这个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首先,华为形成了国际化研发体系,全球12个研发中心专门专注智能手机的研发,瑞典研发中心解决质量问题;美国研发中心解决射频、操作系统、芯片问题;巴黎美学中心进行美学设计,由来自时尚之都巴黎的大师们,刷新了手机高颜值。伦敦设计中心、韩国研发中心也是解决设计;日本研发中心主攻多媒体、材料,在印度软件也有研发中心;华为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五大研发中心。这12个研发中心共同努力,才能从一个个细节,一点点把用户痛点找出来,逐渐解决。
要解决智能手机续航问题,要从三个切入点切入,解决用户的续航问题。这三个方面就是电池更大、充电更快、用电更省。在今天不断听说知名厂商手机爆炸的情况下,还有一条就是安全更强。
电池更大考验手机的设计
要为手机提供更大的电池,同时手机又要轻薄、又要小巧,又要不重,使用还要舒适,还要无边框,这就对手机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在有限的体积里放下更大的电池,这就要求机身更加紧凑,而这种情况下,还要在手机里不仅容纳主板、摄像模组、各种天线,还要保证信号质量。这需要做数千次实验,尝试用各种材料,最后能在有限的空间放入更大的电池,这就为更长的续航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同类很多产品电池在3000mAh以下时,华为的Mate
10提供了4000mAh电池,这就为智能手机增加了1/4的电量。
用速度增加电量提升续航
华为Mate10系列作为首个获得德国T&UV莱茵权威认证的智能手机产品,其安全快充技术覆盖了整个充电环节,从而确保了端到端的充电安全。华为Mate10系列支持的4.5V/5A低压快充技术可以达到充电10分钟,充电量约20%,并且在充电的前30分钟时间内,约能充满58%的电量。
早上起床充电半小时,能充满50%以上,可以用一整天。
采用更为先进的充电技术,用尽快速度完成充电,尤其是早期充电速度惊人。这让早晨忘记了充电的或是找到一个充电处,只能短时间充一分电的用户,都能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足够的电量。这也同样也是解决续航问题一个重要补充。
用电更省有非常大的文章可做
要让智能手机用电更省,就需要从各个细节上下功夫。首先,要选择顶级的配件。在基本面的器材选择上,华为选用质量顶尖的低功耗元器件,使硬件续航提升了20%。高品质的配件选择,大大的保证了功耗降低的可能。
其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使用的要求和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所谓解决千人千面的续航需求。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优化,来提供续航能力。在软件优化层面,Mate
10系列会通过智电系统,对用户使用习惯进行区分,通过分析将用户分为四大类型:游戏达人、商务达人、旅游达人、拍照达人,针对每一个类型又有14个动态场景标签,用于描述用户的日常操作行为。感知用户的习惯,再用EMUI感知智慧引擎中AI增量学习技术计算出每个人的耗电模型,千人千面,根据用户特性定制不同的省电方案。
知道用户怎么“费电”,才能知道怎么为用户“省电”,把电用在刀刃上。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智能节电技术),感知用户使用手机的场景和需求,知道消费者是怎么在用手机,把电用在刀刃上。
电池安全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今天大牌手机厂商出现的手机爆炸,手机开裂,电池的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大问题,而且智能手机,也只有电池会影响人身安全。解决手机续航,必须也要把安全问题考虑进来。
华为对电池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严苛。电池质量标准严格。在耐久测试中,要在55度的温度,95%的湿度环境下,要连续测试240小时。高温高湿度是要加速电池老化,模拟两年多之后的情况。
研发工程师DOE验证不惜代价:做了上千片单体和整机测试,经过数千次的模拟用户跌落、数百次的滚筒、以及极限跌落测试,确保解决架构上的薄弱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耐用、且容纳大电池的全面屏手机;同时在系统测试方面,经过数万小时的稳定性测试、数万小时、上千的内部体验用户测试,根据内部有体验用户意见和大数据分析评估,才同意版本上市发布。为了解决玻璃电池盖易碎裂的问题,验证了多个厂家的结构件、以及多个厂家点胶的搭配,并通过数十轮的挤压/载重验证,确保将玻璃电池盖碎裂优化到业内最佳水平。
今天,智能手机远不仅靠创新唯一致胜点,整合产业链,在细节上下功夫,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这才是给用户良好体验,保证品质的基础。华为上升到全世界手机第二的位置,靠的就是在保持创新力的基础,做好每一个环节。从一个续航可以看到整体的力量。
高通在9月29日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和禁止令,申请苹果在中国禁售iPhone,高通发起这项诉讼基于三项非标准基本专利,并称这些专利覆盖了苹果目前应用于iPhone的电源管理和Force
Touch触摸屏技术。
这一诉讼是苹果、高通专利大战的新一阶段,也是非常有意思,两个美国巨头公司,要通过中国司法和知识产权系统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知道这项判决能否得到支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知识产权的部门进行专业而复杂的分析,同时可能考虑的问题也要远远超出几个专利那么简单。最后的结果,我们只能看相关部门的判决。
不过,从行业观察的角度,我觉得苹果到了应该为知识产权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我们都知道,苹果确实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也为全世界智能手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苹果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今天全世界智能手机的利润,90%都被苹果攫取了。全世界苹果消费者,远远比它对手的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用上苹果手机,而且这手机近年来,提升很少,少有创新。很多同样的能力,都是别人已经使用很久,苹果用户才能用上,价格却非常昂贵。
不仅对于普通消费非常苛刻,苹果也用各种手段压榨整个产业链,苹果手机基本都在中国大陆生产,但是每台手机生产,只能拿到区区十几美元的加工费用。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压榨制造企业。
包括对于合作伙伴,苹果的态度也是极为严苛,甚至到了蛮不讲理,一分钱小钱也不放过的程度。前段时间苹果要对应用内打赏抽成30%就受到广泛垢病。打赏根本不是商品销售,这是用户对作者的嘉许,平台根本得不到收入,这也要雁过拔毛,完全是违反互联网精神,在遭到了中国应用开发者广泛抵制后,苹果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决定。
但是,我们不能不从这事件中,看到苹果的贪婪和傲慢,从来没有合作共赢的心态,为了一点些微收入,引发众怒也在所不辞。
知识产权上也是如此,苹果的态度是我是要主张自己的权力,经常发起知识产权、专利的官司,诉三星,诉HTC,尤其是让HTC因为专利官司受到重大打击。但是对于弱小对手,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它也是肆无忌惮。
为了保证wifi的安全,中国公司西电捷通开发了wapi技术,苹果公司与西电捷通签订了专利许可合同,合同到期了要续约,但是苹果公司拒不续约。双方就此谈了两年,但仍然没有结果。无奈之下,西电捷通起诉了苹果。
在法庭上,苹果的律师极为蛮横,连续在美国两次通过不正当程序获取西电捷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商业秘密。采用拖的办法,意图通过自己强大的市场支配地位、宣传能力,通过各种力量形成压力,以拖死那些小公司。而决不愿意承担应该承担责任。
关于苹果和高通的官司,是一系官司的延续,问题非常复杂,我这里不做展开分析,相信司法机构会有定论。我只是说一下行业的分析。
苹果如同我们所说黑寡妇,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它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从芯片、操作系统到产品的各个方面,对于世界上其它企业而言,只有与它竞争,别无出路,苹果通过自己封闭体系,攫取了全世界智能手机利润的90%,大大压制其它企业的生存空间,也让新技术的研发受到限制。
高通的存在,恰恰是帮助全世界手机制造企业和消费者获益的一种模式,高通不进行手机的研发、生产,但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可以授权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使用,也通过这种授权让一些新兴的企业拥有了一流产品,拥有了新技术的可能,同时大量新兴企业的竞争,才能推陈出新,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新产品。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高通,中国就不会有OPPO、VIVO、小米这样的手机企业,因为如何它们要从底层芯片开始研发,也许再过十年,也没有这样的可能。更不可能会有锤子手机这样小众而缺乏技术能力的品牌。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通与苹果的这次对阵,也可以看作是代表开放的安卓阵营,与代表封闭的苹果iOS
系统的角力,因为高通是安卓阵营背后最大的技术支持力量,中国手机几乎都集中在安卓阵营,其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只有苹果,绝大部分消费者,只能付出更多资金购买低性价比的手机,而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就会挡在手机使用的门槛之外,因为手机太贵了。
高通的出现才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市场有了更多竞争,价格大大降低,消费者从中获益。
长期以来,舆论对高通妖魔化了,高通不收取知识产权费用,就不可能形成进一步研发的能力,就无法构建成今天这样一个商业模式,试想,如果每个企业只能自己开发芯片,那我们市场上还会有这么多的选择,消费者能买得到那么多高性能低价格的产品吗?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是高通而是苹果。今天中国的中兴、OPPO、VIVO、小米这些企业都是要给高通交知识产权费的,如果苹果不交,只有中国这些企业交,更是加大了市场的不平等,极大的压缩了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限制了中国国产手机企业的发展。
判罚的结果我们不知道,但是,从行业观察的角度而言,我希望苹果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而不是永远这样一个傲慢嘴脸面向世界。我也希望这场官司的结果,不是更多打击高通和支持苹果,否则这对中国国产手机发展,对于广大的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2017年双11购物狂欢落下帷幕。
荣耀凭借京东、天猫双平台总销售额40.2亿,斩获2017年双11中国手机品牌冠军。此外,荣耀还夺得京东平台单日全球手机品牌销量冠军,以及京东平台单日全球手机品牌销售额冠军。
这个销售的额度,比苹果的双十一额度还要高,而且这不是销量,是销售额,这在中国手机品牌中还是少有的。
这些年荣耀的进步非常大,应该说荣耀品牌出现,是华为双品牌战略的一次重大决策点。但是从双十一的战绩来看,荣耀却有要力压小米的态势,这件事非常值得我们行业的角度来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背后的力量是什么?
我相信原因一定是综合的,荣耀出自华为,在技术积累、资金、产品研发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在渠道战略的选择,应该是荣耀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支撑。
线上线下融合渠道战略奠定了销量大增的基础
手机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越来越集中的趋势,最强大的几个手机企业一定不是某一方面的实力很强,而要综合实力非常强大,这就是需要品牌、产品、市场、渠道、服务都能够很强大,而渠道是产品能够销售好的一个基础。
在很久以来,荣耀在渠道战略上,已经看清了大势,虽然最早这个品牌出现是因为互联网,线上是它的重要一个支点,要让产品有更大影响力,尤其是产品真实销售,必须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荣耀的新零售就是一个线下线下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一个模式,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荣耀加快了线下渠道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不仅做好传统的线上,也在线下开疆拓荒。一方面荣耀是得到了华为的品牌背书,有这样一个品牌,在发展中可以得到较大的认同,很多事也可以得心应手。同时真正的渠道拓展,还是需要自己做更多工作,做不同华为的新模式,包括华为的展示店,也不能销售荣耀产品,这其实需要荣耀自我开拓,重建一个渠道体系。
做到2017年6月,荣耀已经成为手机行业线上和线下渠道发展最均衡的手机品牌,线上线下渠道分布五五开。这让荣耀的实力大大增强,也是这次双十一取得这么好战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交朋友共同发展是渠道成功的保证
对于线下沟道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自建线下渠道,好处是更加规范,管理较为容易,形象更好,在一定程度上销售毛利也会比较高。
另一个思路就是要广交朋友,形成多种力量的合作,当然对于这种情况,要做好管理与规范,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自然也需要给渠道合作伙伴分一部分利。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小米就是选择了用小米之家,自己开拓市场,这发展速度就会较慢,前期投入也会较大。而荣耀选择了广交朋友的做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支撑自己的渠道,加快渠道的销售,这就大大加快渠道建设速度,提升了渠道的能力,很快让自己的做到了线上线下较为均衡。这在战略思路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也是发展快的一个原因。
抓住了消费升级的机会
此次荣耀在双十一销售有巨大提升,超过了苹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消费升级这个机会。对大势的判断是清楚的。
我们最早的互联网手机,打的方向就是性价比,价格便宜是最核心的力量,这在5、6年前还是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成为一个重要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是主打性价,还是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进行战略的调整。
荣耀及时看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保持性价的前提下,向中高端产品进军,提升产品的性能、配置,品质,做出好的中高端产品,这不仅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也让合作的渠道有了多品类的产品,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群销售产品。获得的利益回报也会更大。
这种效果也是明显的,双十一,荣耀不仅做到了产品销售量超过了苹果,甚至销售额也超过了苹果,这要是大量的低端机,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一个企业做到几百亿上千亿的规模,战略选择是一个大问题,荣耀这些年,从互联网手机发端,以性价比打天下,到今天线上线下均衡,多渠道拓展市场,再到中高端与性价比并举,这是适应市场发展变化,不断形成战略的适应的结果。为些方面值得业内同行学习,不忘初心是重要的,但是随机而动更为重要。
今天智能手机大战已经从创新之战走向产业链之战,同时也是细节之战。短时间,智能手机会有革命性的创新已经较难,性能的提升,不再是革命性的改变,却要在核心能力上不断提升,逐渐完善,这就是计算、存储、屏幕、续航、摄像头几个最基础领域,通过各种能力,完善能力。
续航对于智能手机来说,这是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重大问题,使用智能手机半天就没有电了,这种感觉非常糟,虽然可以带充电宝,但是这种体验和感觉非常不好。一部好的手机,如果续航很差,是不能想象的。
华为解决手机续航这个问题,就是通过大投入,一个一个细节解决问题,才在这个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首先,华为形成了国际化研发体系,全球12个研发中心专门专注智能手机的研发,瑞典研发中心解决质量问题;美国研发中心解决射频、操作系统、芯片问题;巴黎美学中心进行美学设计,由来自时尚之都巴黎的大师们,刷新了手机高颜值。伦敦设计中心、韩国研发中心也是解决设计;日本研发中心主攻多媒体、材料,在印度软件也有研发中心;华为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五大研发中心。这12个研发中心共同努力,才能从一个个细节,一点点把用户痛点找出来,逐渐解决。
要解决智能手机续航问题,要从三个切入点切入,解决用户的续航问题。这三个方面就是电池更大、充电更快、用电更省。在今天不断听说知名厂商手机爆炸的情况下,还有一条就是安全更强。
电池更大考验手机的设计
要为手机提供更大的电池,同时手机又要轻薄、又要小巧,又要不重,使用还要舒适,还要无边框,这就对手机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在有限的体积里放下更大的电池,这就要求机身更加紧凑,而这种情况下,还要在手机里不仅容纳主板、摄像模组、各种天线,还要保证信号质量。这需要做数千次实验,尝试用各种材料,最后能在有限的空间放入更大的电池,这就为更长的续航提供了基本保证。
在同类很多产品电池在3000mAh以下时,华为的Mate
10提供了4000mAh电池,这就为智能手机增加了1/4的电量。
用速度增加电量提升续航
华为Mate10系列作为首个获得德国T&UV莱茵权威认证的智能手机产品,其安全快充技术覆盖了整个充电环节,从而确保了端到端的充电安全。华为Mate10系列支持的4.5V/5A低压快充技术可以达到充电10分钟,充电量约20%,并且在充电的前30分钟时间内,约能充满58%的电量。
早上起床充电半小时,能充满50%以上,可以用一整天。
采用更为先进的充电技术,用尽快速度完成充电,尤其是早期充电速度惊人。这让早晨忘记了充电的或是找到一个充电处,只能短时间充一分电的用户,都能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足够的电量。这也同样也是解决续航问题一个重要补充。
用电更省有非常大的文章可做
要让智能手机用电更省,就需要从各个细节上下功夫。首先,要选择顶级的配件。在基本面的器材选择上,华为选用质量顶尖的低功耗元器件,使硬件续航提升了20%。高品质的配件选择,大大的保证了功耗降低的可能。
其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使用的要求和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所谓解决千人千面的续航需求。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优化,来提供续航能力。在软件优化层面,Mate
10系列会通过智电系统,对用户使用习惯进行区分,通过分析将用户分为四大类型:游戏达人、商务达人、旅游达人、拍照达人,针对每一个类型又有14个动态场景标签,用于描述用户的日常操作行为。感知用户的习惯,再用EMUI感知智慧引擎中AI增量学习技术计算出每个人的耗电模型,千人千面,根据用户特性定制不同的省电方案。
知道用户怎么“费电”,才能知道怎么为用户“省电”,把电用在刀刃上。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智能节电技术),感知用户使用手机的场景和需求,知道消费者是怎么在用手机,把电用在刀刃上。
电池安全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今天大牌手机厂商出现的手机爆炸,手机开裂,电池的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大问题,而且智能手机,也只有电池会影响人身安全。解决手机续航,必须也要把安全问题考虑进来。
华为对电池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严苛。电池质量标准严格。在耐久测试中,要在55度的温度,95%的湿度环境下,要连续测试240小时。高温高湿度是要加速电池老化,模拟两年多之后的情况。
研发工程师DOE验证不惜代价:做了上千片单体和整机测试,经过数千次的模拟用户跌落、数百次的滚筒、以及极限跌落测试,确保解决架构上的薄弱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耐用、且容纳大电池的全面屏手机;同时在系统测试方面,经过数万小时的稳定性测试、数万小时、上千的内部体验用户测试,根据内部有体验用户意见和大数据分析评估,才同意版本上市发布。为了解决玻璃电池盖易碎裂的问题,验证了多个厂家的结构件、以及多个厂家点胶的搭配,并通过数十轮的挤压/载重验证,确保将玻璃电池盖碎裂优化到业内最佳水平。
今天,智能手机远不仅靠创新唯一致胜点,整合产业链,在细节上下功夫,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这才是给用户良好体验,保证品质的基础。华为上升到全世界手机第二的位置,靠的就是在保持创新力的基础,做好每一个环节。从一个续航可以看到整体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述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