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主转让,银行等规矩不愿意公开,透明化 让人一点点摸索

(小小孩纸)
第三方登录: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朱艳丽
  打开微信群,传达上级通知、汇报工作进度已经成了青岛某区市科级干部李宣的日常工作之一。上周五,他到威海出差,临时接到通知需要提交一份推荐材料。他在第一时间就把通知转到单位的3个微信工作群里。很快,下属们就把材料整理好了,“工作一点儿都没有耽误”。
  利用微信群办公,已经成为当前公务员工作的新常态。经过历时3个月的调研,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黄佳圳最近完成的一篇论文发现,92.44%的公务员都有微信工作群。那么,公务员的微信群长啥样?能发挥啥作用?
  哈尔滨路社区组建的邻里群,受到社区居民欢迎。 即墨田横镇北芦村的微信群,比村里的大喇叭好使。
  ■一个管理学学者的调研
  92.44%的公务员
  所在单位有工作群
  在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微信群聊天记录数据分析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黄佳圳得出结论:“微信已成为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必然使用的通讯工具。”
  2016年6月,黄佳圳在某省地级市Z市调研期间观察到,微信成为该市人民政府系统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的工作习惯。他从Z市政府公务员名册随机选择10个职能部门,在选中的职能部门中随机选择1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集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72份,覆盖Z市36个政府职能部门中的21个;男性92名,女性80名。其中,年龄集中于40岁以下:22至30岁年龄段共49人,31至40岁年龄段共123人;行政职务(级别)分布:科员37人,副主任科员61人,副科长12人,主任科员24人,科长25人,副处长6人,处长7人。
  结果显示,在收回的172份有效问卷对象中,159人(92.44%)表示所在单位建立了机构群,其中,单位成员入群比例90%以上的占87.42%。
  “加(单位)群是肯定的,大家庭的感觉嘛,你可以不发言,但进群是必须的。领导都在里面,你不进去合适吗?有些领导喜欢在群里面发通知,你没看到怎么办?虽然这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大家都加你不加,显得很不和谐,对吧?工作群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我都是先被莫名其妙拉进一个工作群后,才接到通知说要开会布置个事情的。一旦发现你被拉进了某一个工作群,你就知道肯定又是领导布置新工作了,现在也习惯了。”在进行深度访谈时,该市教育局一位副主任科员告诉黄佳圳。
  该市发改局的一位处长则表示:“大家私底下都有微信群啊,家里人的,同学朋友的,自然会想到那我们处也建一个吧。现在有一些学习材料、宣传内容我也会往群里面发,大家每天都用微信,又是自己单位的群,肯定会留意的。还有一个情况也比较普遍,就是讨论、协调事情,或者作为主办单位,要和承办、协办方面联系,也会用到微信拉个群。我一般会让联络人建群,大家都在里面发言比电话协调好,有文字记录。政府工作经常涉及多个部门的,虽然有分管市长牵头,有文件、有会议纪要做依据,但是实际操作过程有大量的协调工作,不可能让领导替你(做),微信群这个方面也发挥了不少作用。”
  ■“前卫”的微信工作群
  有的市委书记
  亲自担任群主
  打开微信群,传达上级通知、汇报工作进度已经成了青岛某区市科级干部李宣的日常工作之一。
  上周五,李宣到威海出差,半路上临时接到通知需要提交一份推荐材料。他在第一时间就把通知转到3个微信工作群里。很快,下属们把相关材料发到了他的微信上。“我稍加整理后赶在下班前把材料报上去了。工作一点儿都没有耽误。”
  “虽然不是主要的工作途径和渠道,但微信群办公已经成为传统政务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我们的上级领导也有微信群。”李宣说。
  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宣教科工作人员郭显海加入的微信工作群超过20个。“街道8个社区建起了‘和谐邻里微信群’,我都在其中。另外还有区里、街道里涉及党建、宣传等具体工作的微信群。”
  近两年来,各地党政机关组建微信工作群、进行微信办公的实例越来越多。一些省市领导曾公开鼓励使用微信群,有的还亲自张罗组建微信群。
  今年6月,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调研时表示,要开动脑筋,创新模式,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可以通过建微信群等方式,让大家及时了解有关要求、交流学习心得、谈谈困难问题。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是3个微信群的群主。这3个群分别是“区委书记、区长功能区”微信群、市委常委微信群,以及市委常委加副市长加人大政协的微信群。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俊卿是位“资深网民”。2016年,在担任上饶市委书记期间,陈俊卿建了一个200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微信群,其中市级班子成员联系人100个、处级干部50个、普通干部10个以上。
  日,在温州市政府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时任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不满政府效能低的状况,当场表示要建3个微信群。当晚,温州市府办电子政务中心负责开通微信群,通知相关人员加入。3个群加起来共有群成员88名。
  在这方面,海南省三亚市的探索更为“前卫”。2015年,三亚在全国首创以微信工作群治理管理城市,以工作年会的形式推动工作微信群建设,288个各级各类工作微信群覆盖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现几乎城市全员“指尖办公”。
  ■微信群能干啥?
  有部门将微信群
  汇报工作列入考核
  那么,微信群到底能有啥用处?
  上级开会下通知作出工作部署、下级进行工作情况汇报是微信群常用的一个功能。
  例如,针对统计工作时间紧、报表多、不便集中开会的具体情况,从2015年开始,市南区统计局就利用微信群下发局内通知,让全体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局内各项工作要求及政策动态,同时通过每人在微信群内分享优秀文章、新闻及统计相关专业知识,“切实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我现在的工作方法就是:大事才请书记、区长来参加,一般的事,副书记、分管领导你回去给书记汇报,不轻易叫他来参加会议,让他有更多精力去抓落实。怎么指导他们工作?我运用微信平台来弥补,用现代化手段非常好,而且很及时。”接受媒体采访时,陈一新表示,他每天都会跟各个群的“群友们”交流。
  有的政府部门还专门制定了每日工作微信群汇报制度。今年2月,河北省沧州市黄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局室、各部门每个工作日17:00前,以“部门名称+今日工作总结(可配图片)”的形式,在微信群里汇报当天工作内容。
  “各局办每日至少在群里发布10条每日所做工作的信息(文字加图片),少一条扣一分。办公室对每日工作汇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对执行不力的部门,依据制度进行处罚。一次不报,办公室点名批评,两次不报主任点名批评,三次不报主任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  
  基层群众参与的微信群,大多是起到回应民意的作用。“社区微信群更多的是在线交流、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拍个照片,第一时间就可以在群里迅速反馈。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政务服务更加透明,很多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郭显海说。
  黄佳圳调研中发现,公务员的微信群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所在单位或者部门的“机构群”,还有一类是临时组建的项目群。“机构群在政府工作日常中发挥着情感维系、资讯分享和凝聚力营造的作用。项目群则突破了科层组织结构固有的时空局限,增进了各方行动协同程度。”
  “我们市府办专门办会的秘书科涉及大量的会议协调工作。建(微信)群在这个时候就很好用,我们有一个群就是各市属单位办公室负责办会的秘书们组成的,有什么事情在里面沟通,方便很多。特别是各个单位领导的行程是最难协调的,之前一个一个单位打电话去问,效率很低还容易出错,现在都在里面协调了。还有就是会议通知,你发到群里面‘@所有人’就可以了,大家就知道有这个事情,可以根据最后确定下来的时间地点分别通知到位,不用再像以前发OA、发短信”。Z市市府办的一位副主任科员表示。
  说到临时组建的项目群,Z市市府办的一位科长表示:“拉群是比较常见的,方便又快捷。我们需要综合协调的事很多,有时候会搭错线。通过微信群一是可以给你分类,一个工作一个群,一目了然;另外,群就是交流意见、资料的地方,效率还特别高。我们前段时间编一本书,就拉了一个群,从定调、选题、搭框架到最后的撰写分工都是在里面协调的,很多写作素材也都发在群里面了,这确实是我们现在OA系统不能实现的东西。市长们都很忙,有时候不知道人在哪里,知道也不能随便打扰,现在如果要批个急件,或者不涉密的文件,可以先拍个图片给领导,说明很急,领导批了我们再补办流程,这个领导们也理解,挺好的。”
  ■公务员微信群有啥特点?
  科级人员的微信群
  比处级人员多
  公务员用微信群办公又有怎样的特点?
  经过对172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黄佳圳发现,不同行政层级在微信群的使用上存在差异。科员一级的工作微信群平均有5.1个,科级领导一级的工作微信群平均有5.4个,处级领导的工作微信群有3.8个。另外,按照工作上每天必定发生联系的微信群数量,科级领导也高于其他两个层级的公务员。在黄佳圳看来,“体现了承上启下的层级位置带来的更多沟通需求。”
  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微信群的名称选择上,机构群的语言风格明显活泼生动,如“秘书一科最无敌”、“团市gogogo”等;项目群则明显严肃简洁,通常采用“某工作小组”、“某专项成员群”、“某丛书编纂小组”等模式。
  在成员标签选择上,机构群通常以真实姓名作为群名片,项目群则多采用“单位+姓名”的格式。两类微信群的创建者(群主),均非实际最高领导者,机构群群主多为单位中年轻活跃的公务员,而项目群群主则统一由工作项目主办单位的规定联络人担任。
  另外,机构群的发言活跃高峰集中于上班前、午休和下班后至午夜,而项目群则集中于上班时段,两者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峰谷交替情况。前者与通勤和闲暇时间更同步,后者与工作时间更同步。在24小时周期内,机构群的发言时段更长(14.8小时),平均发言间隔为47.3分钟/条;项目群的发言时段更集中(10.3小时),平均发言间隔24.1分钟/条。
  在两类微信群中,文本信息占绝对主导,是微信群信息互动的主要载体。与项目群相比,机构群更为活泼,会发布动画表情,也有微信红包记录。项目群的信息类型更加集中于文本信息、语音、图片三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工作信息的呈现、交流和共享。
  同样是在群里发布的图片,机构群和项目群也不一样。“机构群的图片多为风景、单位活动、旅游生活照片;项目群的图片信息更多为临时报批的文件照片、项目宣传海报、工作地点照片等,两者内容有明显不同,前者代表群成员的分享意愿,后者则是出于工作需要。”
  ■微信群讲规矩
  群里不准发红包
  严禁编织“关系网” 
  与一般的微信群相比,公务员的工作群更讲规矩。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建群伊始,就立了3条规矩:要讲政治讲大局、不能上传涉及保密的东西、不能对群主进行表扬。
  在担任上饶市委书记时,陈俊卿定的群规有“四大规则”,即:使用微信征求意见不要影响工作,以利用碎片时间为主,可随时随地;不发表涉密、不健康内容,不信谣不传谣;转发好文每人每天不超过两篇为宜,应精选,以免影响工作、休息;提意见和建议不限文体、形式,可活泼多样,文字图表均可。
  有的地区和部门还专门印发微信群管理办法。今年6月,天津市委组织部制定了《机关党员干部使用微信“十严禁”行为规范》,其中明确提出严禁利用微信群编织“关系网”,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拉帮结派、拉票贿选等。
  今年6月20日,南昌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信发布《南昌市纪委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试行)》。这一管理办法是在借鉴《江西省纪委“学思践悟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
  南昌市纪委微信工作群包括“方正苑沙龙(一)”、“方正苑沙龙(二)”、“都察院社区”,成员为委局领导、县区、开发区(新区)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组组长和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纪委书记、机关各室主任及有关工作人员。
  按照这一办法,群成员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得发布和转载违犯党章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的错误言论信息和其他不当言论信息,不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不传播小道消息或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在群里发微信红包。
  另外,南昌市纪委微信工作群要求,“委局领导有明确指示的,责任部门一般应在4小时内回应。”发布信息要正面、务实、有效,不得掺杂负面情绪。“任务反馈要有具体举措,交流回复要有文字内容,有重要信息发布时,群成员尽量少发纯点赞或表情,避免重要信息被淹没。”
  有意思的是,南昌市纪委微信工作群还详尽地对群内发布的信息长度进行了规范:“文字应精炼准确,原则上不超过500字,确有需要超出的,提倡转换为链接、文档、图片等形式,避免占用屏幕资源;语音应洪亮清晰,原则上不超过20秒;图片应真实清楚,同一工作内容的原则上不超过3幅;视频应简短流畅,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
  ■过度依赖不可取
  微信群不能走形变味
  更不能替代现场办公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吴辉认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制定党员干部使用微信的规定,实际上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化措施。
  半岛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由于在微信群内没有守规矩,已经有部分干部被问责。比如,2016年7月,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长美居委副主任、党员邱培楚违反政治纪律、在微信群中发布了有关该市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带走调查的虚假信息,后被大量传播,被党内警告。
  2016年9月,湖北黄冈市四望镇魏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居某某在该镇政府工作微信群,针对惠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发表“这些表面文章有什么意义”等言论,被党内警告。
  2017年4月,广东省河源市仙塘镇古云村党支部书记李某,因在党支部微信群里给41名党员干部发放数万元微信红包涉嫌拉票贿选,被立案调查。
  江苏省泗阳县裴圩镇三和、东南、和平3个村书记被镇纪委“问责”的原因,则是没有按照要求将自己所在位置上传微信工作群。此前,针对部分村书记存在“上午进村”、“下午回城”的“走读”的情况,该镇要求村书记每晚8点在“淮泗名镇、魅力裴圩”微信群上传自己所在位置,利用晚间“走访一批低收入户、化解一批特殊矛盾、整改一批工作问题”。
  微信群在工作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黄佳圳的结论是,“机构群”提升了公务员的部门认同,有助于情感资讯分享。“工作项目”微信群提升了跨部门层级的行动协调,降低了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上级对下级的激励和监督,成为权责再分配的有效机制。
  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包括李宣在内的几名公务员都持肯定态度。“某种程度而言,利用新媒体来提高行政效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微信群办公就是将工作实际与新技术发展的有效结合,在节省行政成本之余,还把干部们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结合自己的实践,李宣说。
  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都在进行微信办公的尝试。即墨市田横镇北芦村书记于敬武是微信群“北芦一家亲”的群主。这个微信群主要为村民提供村务资讯、惠民政策、活动通知等服务。建群半年多来,已经拥有200多位成员,覆盖村庄农户90%以上。
  “村里大多是老人,通过大喇叭或者张贴告示下通知,效果不太好。政府有很多好政策,老百姓却不知道,很可惜。现在把年轻人拉到微信群里,有什么事情在群里一说,时间地点写得很清楚,方便大家伙办事。”值得注意的是,也有评论指出,微信群等新媒体的运用可以提升行政效能,不分线上线下,唯有同样对待,才是真正理解了“群众面前无小事”,才能真正体现行政为民的根本内涵。
  最近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布的一篇评论提醒,微信工作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推动工作,但绝不能代替现场指导、检查督促和调查研究,“包括微信在内的各种新型通信工具和交流方式,都应发挥其长、用好用足,但过度依赖,实不足取。”(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宣为化名)
  制图/徐国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如何做好微信营销?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24,722分享邀请回答t.cn/RqeZWKf ),这样一下子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别人的二维码都不够屌,我的二维码就要够屌够有趣。于是有了下面这个二维码,我在微博里传播,有人神回复:“很屌的二维码,它教会我们,不要只顾着打炮,看好自己的鸟。。。”所以,只要你的东西有趣,具备话题点,就有人帮你传播。我在某BBS论坛贴了这个二维码,起了个“雷人”的标题吸引眼球,结果竟然收到了七百多个回复! (二维码自动识别)2、事件营销比如微信5.0出来时打飞机非常火,我在知乎回答了,几小时就获得了上百的赞同,我就迅速在微信里面组织了微信打飞机的技巧等做成一个专题,并在知乎里面提示关注并回复“八卦”了解更多打飞机背后的八卦、技巧,从而把大量关注这个问题的知乎用户引流到我的微信里。这个时候就考验你对事件是否足够敏感,是否具备好的执行力。3、渠道推广上面的二维码容易吸引眼球,但无法表达我的微信公众号的一些内涵,于是我又设计了如下公众号,同样要求与众不同。你可以看到二维码中写着“好设计,更有爱”,边上还有一个iPhone手机,手机中的笑脸象征着有爱,灯泡象征着创意和灵感,手机标识表明关注移动互联网,右侧画着拿着工具的猿人,隐喻使用工具(思考)让猿从动物进化为人,希望能引发大家对设计、对体验的思考,做出有爱的好设计,一起进化。 (二维码自动识别)明确你的受众群体,比如我的受众群体就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所以我就在产品经理QQ群里面推广,当然方法很重要,那些很生硬的广告即使群主不T你,别人也不会看。我整理了一个产品经理必读书籍系列然后上传到网盘、包括QQ群共享里,甚至群邮件里。发群邮件里措辞很重要,不然会被群主屏蔽掉,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你的东西确实对大家有帮助,第二就是措辞,表达出来这个东西怎么对大家有帮助,而不是一味宣传自己。我在PDF的页脚上加上水印。一开始加的是文字水印,后来发现单纯的文字不能引起视觉上的刺激,就添加了一些小图片。包括措辞也不断修改,最初的版本告诉用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有什么什么好处,然后仔细想想这个完全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希望他关注微信号,应该换位思考,告诉他想要什么什么(这个什么必须是他感兴趣的)只要关注我的微信号即可。虽然只是调整了句子的结构,虽然是一个意思,但却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迭代修改。在极客公园、钛媒体等科技媒体发表文章,还有我自己的微博背景图、个人介绍甚至邮件签名里都会贴上二维码或微信号。文章质量高传播广也能带来一定量的用户。其他渠道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带来大量用户,但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积少成多。(4)把握机会要主动把握各种机会推广,有时候一次卓越的策划或者成功的合作往往可以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大多数公众号合作推广通常选择互推,列出来一堆公众号,然后让你去关注。我觉得这是广告的最低境界,硬生生地晒到用户面前,也不管他当前在干嘛,是不是喜欢,所以转化率极低。我一直深信,好的内容加上适当的营销技巧,可以事半功倍。因此当和「最美应用」合作时,我选择了在内容层面合作,介绍了一款好玩的创意APP,同时在案例介绍时特意选择了苍老师,这样内容传播的时候更容易引爆。这次合作给我带来了比较大的关注。有时候危机利用得好也能转化为机会。一次在工作上出了个小差池,大家误以为是我的错,但很难解释清楚,何况别人还会认为你在推脱责任,大家说要暴打我,我就顺势承认了,然后把暴打神经猫的游戏改成了暴打XX(XX为我的名字),发给同事们玩,同事觉得很好玩,顺便还关注了。既消除了误会,溶蚀还推广了我的公众号,我真机智。二、用户互动吸引了用户只是第一步,是基础,吸引来用户,还要用好的内容和互动把用户真正留住,这个是长期的过程,但也有一些技巧可循。我个人是把微信号当做产品来做,把粉丝当做自己的用户和朋友来对待,我个人更喜欢称他们为我的用户,而非粉丝,因为粉丝的称呼好像感觉他是仰视你的。但用户则是平等的。1、重视每个用户电影寿司之神里面说,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你就会不知疲倦,从里面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每个原材料你都会挑选最好的,每到工序你都会不断思考怎么做得更好,给用户带去更完美的寿司。其实做产品也是相同的,你从用户大段的回复中、从阅读、认可甚至挑战你的观点,你都会获得满足。之前我在某科技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些观点有个用户不认可,半夜12点给我发了四条建议,1000千多个字,措辞也很不友好,一开始我很生气,觉得对方挑衅我,立即逐条反驳。后来仔细想想,自己其实做的不对,别人半夜十二点来给你提建议,无论对与不对,你都应当静下来来想想。何况我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对于用户的消息我会尽量做到每个用户必回,如果粉丝数过多做不到也要都看过,并统一向他们解释意见都看过了。尤其是大段的文字回复,看到的时候很感动。要知道,手机上输入很不方便,但用户输入这么多文字,就是对你的认可,或者对你提出衷心的建议。当发现用户发重复消息时(通常意味着他很无聊),我给他讲笑话。当有些用户升级iOS7丢失了一些微信表情,我找来下载地址发给他。对用户的声音及时反馈。因为微信后台的限制:必须电脑登录,所以他们回复而我又不在电脑旁时,我就设定了自动回复,让他们可以有急事可以私信我的微博,因为微博随时随地用手机就可以上。(2)突出个人风格媒体网站会尽量移除个人风格,但这却恰恰是个人运营的公众号最大的特色:告诉他们你个人的想法、状态等,这样用户感觉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有个性的人。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个时代的用户和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认可。这也是为什么像海底捞、黄太吉、三只松鼠坚果等越来越多商家因为卓越的体验而成功。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大势。大家已经厌倦了诸如“你的意见我们已经记录,谢谢反馈”之类的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套话、官方答复。比如上次杭州暴雨,我在推送的文章末尾提醒大家路上积水很深,回家注意安全。虽然这种提醒不一定有实际用处,但是他们能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们,他随手关注了一个微信号却获得了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温馨的提醒,内心是温暖的。(3)超越预期之前曾设计过一个我曾经引导关注页面,标题使用卖萌的方式,用路飞的形象说:“伦家真的是个好玩的账号啦,关注一下下好不好嘛~”。但用户停留1~2秒就会发现,手机屏幕底部上有颗小虫一直爬进爬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的小虫,实际上是页面上的一个动态图片。用户出于好奇会上滑屏幕,然后会发现原来下方还有文字,竟然是我隐藏的一个彩蛋,被他发现了,他会很开心。因为藏得这么隐蔽还是被他发现了,引导页超越了他的预期,有惊喜。前段时间在微信里搞了个关注送书活动,说给他们送出我个人很喜欢的《简约至上》,讲交互设计的。后来筛选出名单后,另外给每人额外赠送了一套彩色的长尾夹,还有一张明信片,虽然这增加了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却可以给他们带来惊喜。后来活动结束了有个朋友知道了,就关注了我微信来问:“请问,您之前赠阅的《简约至上》还有没有呢?我好感兴趣”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单独买了一本送给她!如果多花几块钱可以让这个朋友对感到很满足,何乐而不为呢?这个和老罗买手机送给热心的朋友刷锤子OS是一个道理,当然我是后来才想到两者异曲同工。(4)用户参与感上面的明信片其实也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微信刮刮卡明信片,我把自己的祝福写在明信片的绿色的微信语音泡泡上(因为是通过微信结识的所以采用微信泡泡明信片的方式),对方只有刮开才能看到,感觉跟买彩票一样带有悬念。我在写祝福的时候就在想,我收到怎么样的明信片才会惊喜呢?然后不断琢磨,想到每个用户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要给他们打造独一无二的体验。明信片的邮编0我都画成了表情符号,在明信片里把写上了来自“你猜多少”公里外的祝福。因为每个人和我的空间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样他们可以感受到我这份明信片是专门写给他的。我在每张明信片的末尾会写上我的名字,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他们公众号后面的我是个有姓有名的人。在寄出后,我会告诉他们,让他们有所期待。这个活动相当成功,收到明信片的不少朋友都热情地回复我:“Wow,挺有趣,此时此刻的心情:小确幸。真的不会想到能收到陌生人这么有心的一份礼物~又相信世界充满爱了。”有个朋友说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收到你的书和明信片真是温暖,甚至还有人不舍得刮开。你看你花时间做了个事,却给别人带来了这么多温暖。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也给我带来了快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制造悬念,是为了调动用户的好奇心,让他们更积极的参与互动,让一切变得好玩。包括利用微信本身的一些彩蛋来互动。利用用户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达到的效果会比一本正经更好。比如你希望用户点击公众号下的菜单可以这样说:“千万不要点击下面的菜单,人类的好奇心已经害死好多只喵星人了”。利用一些现代的词汇消除隔在公众号作者和用户之前的无形的墙,诸如:“你家里人造吗?骚年,强撸灰飞烟灭”之类的词语制造轻松有趣氛围。公众号之前用开发模式做了一个查天气的功能。查天气本身很普通,但我把它包装成算命先生,比如“老夫昨日夜观天象,掐指一算:杭州今日必有小于,东北风,风力三级,气温12-18度。,建议阁下可穿牛仔裤”。一个很普通的东西经过改造可以给用户带来新鲜有趣的体验,当然前提是你得先有这种意识。如果公众号里面有一些新功能体验,也会发到微信和QQ群,征询粉丝的建议,提了建议的会感谢粉丝,让他积极参与其中。(5)体验闭环小游戏(一夜几次郎、约会合体、蛋疼互动)此前有款叫“围住神经猫”的游戏爆红微信朋友圈,上线48小时PV就突破上千万,微信朋友圈就起了推波阻拦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股网络手游的潮流,做了一系列小游戏。同时为了保证游戏的体验和完整度,游戏不要一开始强制用户关注才能玩,而要在他最爽或者需要的时候引导关注(比如青蛙过河这个应用,在用户失败了告诉他有个秘籍,关注后就可以通过,问他要不要关注,这个时候他关注的愿意就非常强烈。因为不能过这个游戏很难受,他放不下),最终形成一个关注闭环。互动链条,比如刚关注的时候给他发什么文字,他回复之后给他发什么,是不是能吸引他互动下去,他不回复那肯定是效果不好,那就不断调整(调整文案,调整互动方式)。另外要模拟用户的行为去关注,去互动,这样你才能完整地获得他的体验。(6)关注细节细节其实很重要,虽然不少细节你做了,但用户并不知道你的考虑或者背后的故事。上面的明信片原本我可以直接夹在书里寄过去,但我特意在给每个明信片套了个信封或者保护袋,为什么?绝大多数粉丝他们不知道,以为我随手为之。其实我是担心刮刮卡外面的涂层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碰撞被挂掉,完全影响了他们收到卡片时的心情。我所有推送的文章,都要先发给自己测试,从标题、措辞、排版、图片的选择等等,每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最好,所有的都会先发到自己手机上预览,有时候一篇文章要发给自己测十多遍。不用过多的图,图片在不影响阅读的体验下尽量压缩,避免加载时间过长用户中途就放弃了。在文章里面发些很酷的配图,要和文章主题有关系,这样粉丝们更愿意看,首先看图就吸引住眼球了,接下来才是文章质量。在文章里面突出重点,文章过长有时候用户会被各种事情打断,也不一定有耐心看,这时候突出重点,把纲领性的话和重要的句子通过字体加粗、变大等方式凸显出来,节省用户的时间。之前那张海贼王路飞的关注引导界面,我给自己发了几十张,调试下面的gif图,下载的gif背景(纯白色)和手机上的背景颜色不一样很难看,就一桢一桢地调整。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自己要能冲到第一线,熬了无数个日夜,去调试、修改代码。-坚持,每天发一篇文章其实要坚持很难,找材料、整理素材、修改文章、调整图片等都要花不少时间,遇到gif多的图片更麻烦,但这个是必须的,没有捷径可言。每天分享就保证了账号是活的,文章分享会带来新粉丝。但真并不意味着可以敷衍了事,虽然耗费精力,但还是要保证质量,一篇好的文章分享量有时候会比一篇一般的文章高出4~5倍。每天八点钟送达用户的手机,大多数时候这类工作长期坚持还是蛮痛苦的,但每每看到用户在后台的鼓励,就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粉丝的人气超乎你的想象,比如有一位粉丝朋友每天早上8点左右都往我卡里打0.5元。三、迭代优化根据数据不断迭代改进产品是不少互联网产品改善自己的重要途径。如果把一个微信号比喻成一个产品,就应当关注每日净增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文章分享数量的变化及原因,对于特殊的情况要及时作出反馈,比如因为国内某互联网公司CEO转发了一篇文章到朋友圈,结果粉丝数量暴涨,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作出反应,多抽出时间在后台及时回复别人,让用户留存下来。从数据中总结受众和受欢迎的文章,比如我就把自己开设以来分享最多的文章按照分享数量仔仔细细一篇篇看下来,为什么这些文章最受欢迎,有什么值得以后写的时候借鉴的。善用已有数据帮助决策,因为实在业余时间维护公众号,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要每天原创一篇文章非常不容易,况且上面的游戏之类也耗费了我大量精力,所以会从网上去筛选文章,有一段时间发现文章的分享数量不高,仔细看了这些文章来源,原文就分享不多。后来去筛选文章的时候,就会尽量挑浏览次数、评论、赞或者喜欢次数最多的文章,后来整体的平均分享人数比之前多出好多。码字不易,转载要保留原文作者和出处哦。最后,公众号做的怎么样,要看你花了多少时间和心思,多动脑筋,不要把他们当做粉丝,把他们当朋友去对待,一切都简单得多,你也能从中获得快乐。好了,哥给你传授了这么多独家秘笈,顺手点个赞关注下吧,微信号:「idesign123」。PS:有朋友说秒杀其他所有答案,真的是受宠若惊。你以为这就送完了?太天真了!最近太忙,还有各种有趣好玩的东东没说,本想自娱自乐的创意玩法没想到获得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反馈(心得颇多,有时间系统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不少朋友回复说这个公众号挺好玩,嗯,这就是我的初衷。886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6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群规矩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