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创业项目网,听说跨业联盟可以提出专业的指导,是不是真的?

【图文】创业,你真的准备好了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创业,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这是一篇创业辅导资料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你是如何大跨度转专业申请到国外学校研究生项目的? - 知乎617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分享邀请回答57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从网上听说有个项目叫大学生创业比赛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有详细资料吗或网址发一下好吗_百度知道
我从网上听说有个项目叫大学生创业比赛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有详细资料吗或网址发一下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选择加盟动漫行业,帮你推荐个现在年轻人做小生意小本创业,可以考虑选择达卡国际动漫.1、有力的政策。近几年,国家对国产动漫、游戏、卡通产业的政策非常优惠,注入大量资金,用最短的时间把我们的动漫、游戏、卡通及相关产业发展起来,赶超日本、韩国,尽快进入世界先进领域,因此应抓住这个有力时机,趁别人还没干的情况下,自己率先干,应该是很不错的。2、投资少,见效快。这个项目投资少,在资金上:加盟费很低,总计投资2—3万元。在当年能把本钱挣回来,如果经营的好,还能挣个几万元。3、讲信誉,无风险。第一,这是个刚兴起的项目,谁先干谁就先占领市场,谁就抓住了商机,当别人还没有认识的情况下,你率先干,肯定比跟在别人后面跑要好得多,要率先占领市场。第二这个项目没有任何风险,也很把握,并且也很讲信誉,加盟费是分期返还的,即根据客户进货额分期分批将加盟费返还给加盟客户,到返还完为止。4、市场前景广泛,80年代后出生的人,和以后的青少年对这个产品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是在和将在动漫、游戏、卡通陪伴下他们长大的。地点最好选在初、高中或大中专院校附近,店面有15、25、35平米都可以。 5、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服务、专门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开动漫店加盟店进货很省事,也很方便,那里的服务也很到位,在网上看好货,把配货单打到加盟公司,由他们通过快递把货就给发过来了。并且有加盟机构负责定期培训,负责业务指导,他还有专门的公司业务网站进行业务宣传。 6、经营者压力小,可以心情愉悦的经营。这个项目是个很前卫、很时尚、很热门、也非常适合年轻人干的行业。它让经营者放松心情、没有压力的去打理,为此做这样的老板非常开心,经营者会有一种“既在干中玩,又在玩中干”的感觉。 另外达卡国际动漫这个项目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会上网的人就可以,关键是爱好和兴趣。
查看原帖&&
采纳率:5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结合我校校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中最为核心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标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针对我校作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学校层面以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框架,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成为评价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确立“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修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以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实现这一质量标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协调发展原则。通过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为目标,从制度、载体、方法、服务创新等方面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精简理论教学学时,稳定实践教学学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的具体流程为依据,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本科学生培养全过程。依托全校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载体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实现学术拔尖创新人才与专业精英人才因材施教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每年两周记入学分的“实践教学周”活动,各专业平均开设3门以上的独立实验课,实验实训及科研实验课时达到600学时左右。
  (二)确立“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专业扎实、善于创新、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从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着手,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求贯彻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在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方面,把研究生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紧密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整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学资源,培育学科特色,逐步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群。注重教学、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注重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研究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机结合,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引导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建立完善的产学合作平台与运行机制。
  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结合不同学科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对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主要培养环节及要求、培养计划等模块进行优化调整。课程设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课程结构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比重。
  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方面,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制度建设。一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的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同时加强校际交流,实现教学质量数据信息共享,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价。二是逐步开展研究生学科、专业水平和培养质量评估。鼓励社会专门机构和用人单位参与监督和评价。三是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三)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
  学校各部门将通力合作,建立量化的质量指标体系,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
  1.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扩大教学督导队伍,引入校外同行评议机制,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启发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挑战度。
  2.提高对第二、三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质量管理
  制订教师教学服务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及学生二三课堂管理办法,完善激励机制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最终形成一套以“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快速反馈、调控有力”的运行机制。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突出需求导向和凸显国际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凸显国际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开放的全球经济的需要。最终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
  (一)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
  根据学校年度毕业生就业报告与学生重点就业行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订学科专业(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预警、退出管理办法,实行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会议,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和跟踪研究,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专业改造和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通过末位淘汰机制促进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实行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特征的招生机制,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统一一级学科目录下学术型硕士、博士各专业学科基础课;学术型硕士可以自由选修本校开设的所有硕士课程,专业硕士根据各教指委要求开设课程并开放全校公共选修课,向博士生开放全校硕士课程;完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跨院转专业标准,鼓励符合标准的本科生跨学院转专业,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使我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的合理对接。
  (二)多形式举办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为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各学院、各部门要协调配合,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1.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两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办好“涉外型卓越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和“法律与金融实验班”,完善“1+4”课程体系建设,即“专业主干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国际化特色课程”+“国际经贸与金融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以国际商事仲裁和模拟法庭为核心的实验性教学,不断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
  2.创新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在经贸人才“三语”[中文+英语+1门非英语外语语种(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任选一种)]实验班中强化国际交流过程管理,提高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建设中,做好全校选拔工作,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经贸+法律+法语),提供更多参与国际组织志愿活动的机会,为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培养潜在的复合型人才; 努力办好“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经管人才培养”项目,理顺机制,探索“经管专业+俄语专业”的交叉人才培养机制;做好阿拉伯语系、法语系、意大利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德语系、俄语系、西班牙语系、越南语系、葡萄牙语系和波斯语系等11个系的学生培养的同时,增加希腊语种的人才培养,并进一步加强“非通用语种+辅修专业”的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力度。
  (三)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
  1.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
  积极推进与国外著名高校的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努力探索与国际知名大学相关专业的合作渠道,在保险精算人才培养中,在取得英国精算师协会批准CT1——CT8共8门免考认证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与研究的综合能力、创新的思维意识和研究素质。
  修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管理办法》,研究生可通过导师或个人自行联系国外留学单位派出,亦可利用学院或国际合作交流处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协议或交流访问项目派出,鼓励研究生利用出国交流的机会潜心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健全学生对外交流互换学分制度
  为鼓励学生出国交流或实践实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修订本科生赴境外学校修读课程学分及成绩认定管理办法,扩大替换学分范围,将“迪斯尼实习项目”“海外巡演”、“国际志愿服务”、“国际化海外社会实践”等学生境外交流活动折算为一定的实践学分或英语选修学分。
  3.继续办好暑期国际学校
  暑期国际学校项目是学校“本土国际化”的重大战略项目,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邀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同时,在暑期学校中,邀请海内外享誉盛名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系统讲座,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习班等一系列国际项目,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教育品牌。
  4. “互联网+”为指导原则,创建“创新创业国际联盟”
  结合我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互联网+”为指导原则,加强同世界各国知名大学的创新创业合作。积极开展与德国、以色列、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高校的深入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国际联盟”,建立起一套师生互访、交叉指导、联合组队、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国际联盟”运作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资源,开展定期交流活动,建立起中外学生共同创业的新平台。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力度,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设立通识通修课程平台,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做到“有教无类”,对所有学生均因势利导培养发掘其创新潜能。为此,学校从2015级本科生开始,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程”改为“通识通修课程”模块,打破院系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广深厚的包含多种课程门类的综合课程构架,加强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大空间和自由度。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为了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目前的专业教育更好地衔接和融合,实现课程设置的体系化,学校指导各学院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一是精炼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减少课程重复开设现象,将各学院重复开设的相似课程设为同一模块,学生只需修读其中一门即可。
  二是对学科基础选修课进行模块化再造。构建包含“精英人才”、“通用人才”和“创新创业”三个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职业资格证考试相关知识,将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有机融合。
  三是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设置模式,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探索“课堂学习+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的“2+1”或“1.5+0.5”的学习模式,即3学分(或2学分)的课程可以分为2学分(1.5学分)的课堂学习和1学分(0.5学分)的课外实验、实践活动构成,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校外实践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一部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压缩、均衡安排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两年制硕士的课程学习时间缩减为一学年,三年制硕士、博士的课程学习时间缩减为三学期,鼓励研究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三)设置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系列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1.面向全校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指导课程
  为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指导各学院调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本科生培养中,整合荣誉课程,专门开设研究方法论、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
  研究生各培养单位在各专业新版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新增和充实学科前沿、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鼓励各单位报送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方法公共选修课,建立必修加选修、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学分
  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有至少2学分的该模块学习。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球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风险投资与创业管理》、《创业实践》、《女性创业》、《IT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国际创业》、《责任型创业》等特色创业课程群。
  3.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
  一是开发我校的MOOC 课程,推出名师、打造名课、树立精品,实现优质课程、视频公开课程等资源共享。未来五年计划推出20门学校MOOC课程群。
  二是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充分利用校外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目前已引进多门“好大学”在线、东西部联盟共享课程,如法与社会、设计的力量、生命安全与救援、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艺术与审美等,每门2学分,可替换为培养方案的选修学分。学校计划未来五年引进50门成熟的MOOC课程如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类课程。
  4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
  组织学科带头人以及创新创业行业专家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的创新创业教材,出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创业案例集》,发挥创新创业引领作用。到2020年组织编写10部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教材和经典案例集。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完善考评体系
  学校将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研讨型、互动式教学,推动小班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倡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继续拨出专款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加强专题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扩大小班教学覆盖率,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颁布《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未来五年,学校将推出100门次小班教学改革,扩大课程改革的示范效应,并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
  (二)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进行小论文写作、科研课题研究及商业案例大赛制作等过程中,网络搜集背景资料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流程。现有数据库由三部分构成,即学校图书馆统一采购的数据库、学院图书馆采购的数据库及各研究中心采购或者自建的数据库。为减少学生查阅数据库的盲目性,学校将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数据库整合,统一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三)改革考试方式,强化过程评价
  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提高主观题目考核比例,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降低“死记硬背”题目考试比例。重点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
  基于不同课程性质和要求,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鼓励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小论文、口试、小组项目设计、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小发明、小专利等等,对于有重要学术成果发表或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实行个性成绩单,其课程期末成绩可以降低至50%,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一)整合资源、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训作用,对现有金融理财保险模拟实验中心、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心、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出台实验课程设置、开放程序及考核管理办法,学校各专业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等创新教育资源向全校学生开放,开放情况纳入各类实验室评估标准,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加快建设“求索创客”和“UIBE创业孵化基地”
  在建成“求索创客”空间的基础上,成立“求索创客”俱乐部,为校内优秀创业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空间;学校辟出专门场地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从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完成对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孵化基地的基础服务、咨询服务、融资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已进入实战阶段的创业团队提供孵化空间,每年提供10个创意团队的创业孵化空间。打造“求索印象——求索创客——求索孵化(基地)”系列创业品牌,
  (三)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专题竞赛
  修订并落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学术、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校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这些专题竞赛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美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ELSA-WTO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挑战杯系列赛事、“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市大学生商业创新大赛、“经纬杯”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惠园”创新创业大赛等校级赛事等,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继续做好“京津冀高校创新创业型组织及创业者联盟”建设,逐年提高会员数量,每年举办一届高校创新创业型组织峰会暨创业者沙龙。
  (四)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
  充分发挥现有市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重点利用好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北京海关实践基地。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创业资源。充分利用兄弟高校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校外资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经营场所支持,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重点推进与朝阳区CBD管委会、北京东升科技园、丰台科技园区、深圳虚拟大学城、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商务学院等方面的合作,做好学生创业经营场所的服务保障工作。未来五年,每年新签约高质量校外实践基地至少20家;尝试在天津、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厦门、青岛、威海、乌鲁木齐、纽约、日内瓦、硅谷等地建立京外实践基地,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京外创新创业实践。
  (五)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
  一方面,学校将继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平台、校园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和校外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设置“创业前期准备、创业能力塑造、创立我的企业、经营我的企业”四大创业实训教学模块,采用“教练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开展创业模拟实训。计划每年开展10期创业模拟培训,培训学员超过500人。
  (六)依托创新创业协会,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
  依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坛、对话名企高峰论坛、创新创业者分享沙龙等活动;开发“创新创业+”系列讲座课程,设立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连锁经营、微商经营、医疗健康、影视传媒、社会公益、国际化等八个方向的系统讲座。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一)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制定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实践学分或选修学分的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的一部分,探索“2+1”、“1.5+0.5”课堂学习模式,实现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堂学分的部分互换。
  探索将研究生开展创新实验、自主创业、科研发表、发明专利等情况折算为学分的途径。修订《研究生学分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如何设立创新创业档案、成绩单以及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认定,将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科研创新转换为培养计划内学分。
  (二)创建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机制
  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研究生工作部、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将协调合作,加强信息沟通,联合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同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机制,学校拨出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确定1%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三)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修订和完善《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本科生休学创业的修业年限在原有学制基础上可延长2至5年,学生可根据创业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休学年限,办理相关休学手续。允许研究生在学习过程期间申请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在弹性学制内修满学分即可毕业。研究生在校生表现优秀,可提前毕业,即实行博士3至6年、硕士2至4年的弹性学制。
  七、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一)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培训计划
  明确教师从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者责任,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
  (二)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
  修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办法,增加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工作量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的成果折算成一定科研量,有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三)建立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学校健立健全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形成学校与行业企业间通畅的人员相互交流机制。
  (四)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扩大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为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队伍,学校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请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教授或指导教师,对有高级职称者,聘请为我校兼职教授,其他人员聘请我校校外指导教师。
  (五)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创业导师队伍
  配齐配强校外创业导师队伍,按照创业教育的专业需求制定选聘和考核标准,明确管理机制。学校组建由创业校友、成功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投资人、校内知名学者组成的学生创业导师团,对创业团队和创业者开展指导、咨询、评估和孵化支持,目前导师成员近500人(校内学者61人,校外人士400余人)。2015年计划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创业导师选聘委员会”,将聘任“学生创业导师”工作常态化和制度化。未来五年,学校将扩大导师团人数至千人。
  (六)建立创新创业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避免利益冲突
  建立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创业。明确教师从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责任,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订立利益冲突协议,合法使用公共资源,约束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产生利益冲突的行为;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有重大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同时探索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利益管理机制。
  八、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一)落实“四到位”,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建立专门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内部增设创业指导科室,负责协调全校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实践。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为学生创业做好各种服务。
  按照《北京地区高校示范型创业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增加2名创业工作人员编制。增设一名副主任(副处级)负责创业工作。学校财务部门在年度预算中每年增设20万元大学生创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日常创业工作开展,并视工作需要逐年增加。学校开辟专门场地,对自主创业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做好“贸大创业微信公众号”运营
  充分发挥“贸大创业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校友创业经验分享等信息,通过宣传校园创业团队和成功创业校友,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加强微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与创业学生个体的粘性。同时举办线下培训活动,提高在校学生识别创业机会、发现商机的能力。
  (三)开展创业辅导,培养创业意识
  编制创业培训计划,明确指导学生创业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学校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将颁布学生创业团队筛选、资金支持、财务管理、孵化园进入与退出、外出竞赛、优秀团队申报等具体的服务标准,明确为学生创业服务的流程,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无缝衔接、内外联动、力求实效。
  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进一步提高“创业沙龙”和“创业名人大讲堂”的活动质量,同时贴近创业团队的实际需求,开设“贸大创客营”等实战培训,新创“寻找合伙人”、“贸大创客私人董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辅导交流活动。
  九、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一)设立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金专项
  学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明确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资金支持的主渠道责任,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纳入年度预算,用于支持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大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
  (二)完善财务制度,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深入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将特别资助学生在创新训练、创新性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市场前景和实践意义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进行落地和实践。继续全面推进北京市人才共建大学生示范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计划,探索建立校院二级管理机制,鼓励各学院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设立学院课题,加强与专业的结合。
  (三)利用校友资源设立UIBE大学生创业基金
  发挥学校校友会、基金会、校董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并按基金会相关规定规范管理,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率。
  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校团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务处牵头、以上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定期评估、检查制度。学校常委会每年两次研究讨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重大规划,学校党政联系会议要定期研究讨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体事项,并在全校进行信息公开,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把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指导管理与监督评价,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本文件颁布后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宣讲落实,学院、各部门出台相应的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面深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于淼(实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项目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