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如分答这样的知识变现 萧秋水手段,如何看待分享经济?

知识变现,10天收入1000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微信公众号:看商界
  问王思聪最火的问题是“你如何分辨女票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钱?”,而分答很火也多是娱乐问题,专业领域的大咖却少有人问津,分答是否走向娱乐路线?
  两周收入1000万的内参
  6月5日,《李翔商业内参》在罗振宇旗下的“得到”APP正式上线,订阅年费为199元,上线48小时后订阅金额超过400万;上线两周就获得了5万+的订阅,吸金超过1000万。
  为什么《李翔商业内参》这么火?李翔是何许人?
  李翔先后担任过《经济观察报》主笔、《彭博商业周刊》副主编、《时尚先生esquire》执行主编及《财经天下》周刊主编兼出版人等,曾采访过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丁磊、曹国伟、王兴、程维等大咖,这次《李翔商业内参》上线,马云、雷军、柳传志、陈可辛等重量级人物都在为李翔站台。
  《李翔商业内参》的快速创收,不仅靠知识,更重要是人脉,如果没有人脉可以往下看哦:
  10天收入1000万的音频
  6月6日,马东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FM上线,第一天销售突破500万,10天之后达到1000万。
  这是马东带领的《奇葩说》团队做的一档付费音频课程,一年推出260期,年订阅价为198元,推出10天订阅用户已破5万大关,这一成绩,无论是马东还是喜马拉雅FM方面都表示是“超出了原来的料想”。
  《好好说话》由《奇葩说》里的专业级辩手诸如黄执中、胡渐彪、马薇薇等几个人共同制作,每段6~8分钟的音频课程,主要内容从沟通、说服、辩论、演说到谈判,教给用户一整套应付生活场景的话术。
  《好好说话》的快速变现,不仅靠知识,更重要是《奇葩说》积累了大量粉丝。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不成罗马,可以往下看哦:
  红遍网络的papi酱
  曾红遍网络的papi酱,凭变声短视频走火,获得逻辑思维等1200万的投资,并以2200万的高价拍出贴片广告,成草根逆袭的代表。
  人人都有机会成为papi酱哦,如果没有papi酱的才华,也可以往下看哦。
  分答上线一个月估值超过1亿美金
  朋友们都看过王思聪20分钟赚17万之类的文章吧?一个叫“分答”的付费问答产品,可以付4999元/问王思聪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不超过60秒,王思聪共回答32个问题赚了25万。
  离分答推出一个月,分答的果壳公司创始人姬十三宣布:在行&分答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一亿美金。
  果壳公司,除了火爆的“分答”产品,还有线上约线下见行家的“在行”、实现一对多授课的MOOC学院的职场沙龙。
  分答火爆之妙:
  一、引入各路大咖,比如网红王思聪、papi酱、逻辑思维,明星张子怡、汪峰,微博大V五岳散人,企业家贾跃亭,学者周国平、巴曙松&
  二、巧妙的四方利益分享机制。
  答主,自己定价,回答问题收入的90%归自己,每天收入自动支付到微信账号;
  提问者,付费就可向任何答主提问,如果其他人对问题也感兴趣,可花1元偷听答案,0.5元归提问者所有;
  偷听者,只需要付1元就可偷听答主的回答;
  平台,答主收入的10%归平台。
  最巧妙之处在于1元偷听,提问者可分得0.5元,这样的偷听机制,激励有人把提问当成投资来研究。
  比如花4999元问王思聪“你如何分辨女票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钱?”已获得22539人偷听,获得11269.5元收入-4999元=6268.5元纯利润,问一个问题获得125%的纯利润,是不是很吸引呢?
  做不出分答这样的产品,没人脉、没积累的潘浚材茉诜执鹕贤ü嵛首丁
  知乎估值已达4亿美元
  与分答一起被关注的,还有知乎推出的“值乎”产品。
  曾经,知乎是中国高质量用户的社区,但优质内容无法变现始终是平台之痛。随着越来越多的营销账号涌入知乎平台,知乎的高质量用户却在逐渐逃离。
  值乎先后推出 1.0 的“文字刮刮乐”、2.0 的“付费问题悬赏”、值乎 3.0 “付费语音问答”,答主有机会通过知识变现。
  可惜,值乎的产品功能与分答差距不小,曾占先机的值乎正在跟随分答的产品,跟随分答推出了偷听功能。
  知乎已获得腾讯入股,目前估值4亿美元,在国内内容平台中已是当仁不让第一位。
  知乎除了有与分答贴身肉博的“值乎”产品,还有李开复等大咖入驻的一对多在线分享“知乎live”产品。
  点滴思考:
  1. papi酱后,视频火爆,各路风投火爆跟进;papi酱的成功,看似娱乐,实质是内容取胜,抓住年青一代心理的内容;《好好说话》、《李翔商业内参》都是做内容,有内容才有未来哦。
  2. 继视频之后,《好好说话》会引爆音频风口吗?
  3. 《李翔商业内参》会加速微信付费阅读的推出吗?如果微信推出付费阅读功能,准备好抓住风口了么?
  4. 视频、音频、文字&,哪个才是风口?
  papi酱在视频火起来,是否娱乐节目更适合视频?
  而《好好说话》的马东说,选择音频而非正火爆的视频,因视频节目观众的注意力容易被主持人的长相、打扮等吸引;音频比视频更能让人集中注意力,更适合这种“纯技巧”、“纯干货”的节目。
  《李翔商业内参》用文字的形式,更适合于有深度、有思想的内容?
  就如曾经的电视、广播、杂志、书籍、网络一样,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各有各的活法。
  5. 大咖带火的分答能持续吗?王思聪最近一次回答问题已是25天前,此后再没回答过问题,20分钟赚20多万也许对普通人很有吸引,可王思职值得为分答花时间吗?
  分答团队很努力,新功能、新机制不断,包括四方共享的偷听机制、赞赏功能、朋友免费听、捐出最后60秒&许多巧妙的机制值得做员工激励、营销推广的企业家、HR、营销人士思考哦。
  原本知名的知乎却造出受冷落的值乎,在值乎推出公众号工具包开放内测时,曾用我们的“婚姻法免费咨询”公众号申请了内测,可值乎内测功能比分答的功能差距不小,还是继续用“分答”了。
  “分答”用大咖吸引人气,内容越来越娱乐化。
  知乎在知识领域耕耘多年,聚集了庞大的草根知识源群体,草根比大咖们更接地气、更亲民。“值乎”可以继续在知识领域深更?挖掘民间高手,将知识的传播主体从意见领袖变成了高手在民间,培养草根知识领袖?想当年余额宝就是抓住草根一招成名的呢。
  现在的“值乎”几乎是“分答”的初级版,“值乎”只能追随“分答”吗? “值乎”1.0版文字版没火,不是因文字之错,因版面既不美观功能也欠缺?
  《李翔商业内参》不追随papi酱,因文字更能清晰、准确的表达知识?“值乎”的路在何方?
  “值乎”的审美、功能、机制、对人性的理解&可以有突破么?
更多的投资赚钱资讯,请关注搜狐理财官方微信号【财技】,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分答回归,知识变现还在路上
没有一点点防备,9月27日,停摆了47天的分答突然回归。和当初突然下线一样,这次的回归,分答依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这样的神秘引发了人们无数的遐想。分答表示“小别胜新婚”,未来产品会有更多的更新慢慢放出来,但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一次,分答能够坚挺多久?
分答可以称得上是一款“命运坎坷”的应用。也许一个半月的停摆不算太久,但要知道从5月份诞生到8月份停摆再到9月回归,分答的实际“年龄”也就一百多天而已。与运营上的磕磕绊绊相应的,是分答停摆前刷爆朋友圈的热度与回归后内容“阉割”遭致质疑的尴尬。没有了王思聪、章子怡、汪峰等大牌明星的加持,回归后的分答内容类目只剩下了可怜的三类:职场、健康和科普。作为一个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回归后的分答在知识变现的道路上似乎开始无力,变得不那么娱乐化,但也不那么吸引人了。
纯粹的知识经济能走多久
不再能“收钱听八卦”的分答,逐渐失去了依靠粉丝经济攒下的人气,开始转而在另一大构成——知识经济上下功夫。但是,现有平台上的“知识分享”却吸引不到多少用户的目光:职场、健康、科普三大类目的内容不仅是分答独有,网络有的是这些领域的大神,还不用付费;另外,60秒的语音解答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所谓的专家,专业水平究竟如何,也让人怀疑。
对于分答而言,现存的三大类目与曾对外出宣称将在专业化领域垂直深入的预期有所相悖;另外一方面,付费语音问答的模式弊端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分答继续坚持这样的模式,那么这个平台实际上能做到的只是对知识变现道路的一种补充,如果坚持将这种模式作为整个平台的支撑,其短时间和碎片化的特征会让分答受到限制,能提供多大的价值有待考量,在这样的情境下,分答的知识经济走得大概会比较艰难,能走多久也实在不好说。
知识变现远在路上
知识变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这和用户的消费观念转变有关。除了物质满足,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更有质量的信息买单,“精神食粮”变得和普通商品一样,值得人们付费得到。
但是,仅仅塑造一个付费语音平台远不能让知识变现时代到来。前有豆瓣变现的困局,后有知乎变现的夹击,分答在回归之后,自身运营的青涩和盈利模式的单一,还有如今内容的欠缺和关注度的下降,都让它的前路愈加艰难。
真正的知识变现时代还在路上,用户的付费习惯才刚开始建成,哪怕是作为知识分享第一大平台的知乎,其开设的知识付费模块“知乎live”,在一开始也几乎是备受质疑的,毕竟,当用户习惯了在网络上就能免费获取相关的信息,面对问题解答需要收费的情况是不大能接受的。
知识变现是分享经济的其中一块,而在我国,分享经济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免费模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互联网,但在未来,付费模式将成为能够满足人们求知欲最有效的方式。人们对知识产权日益重视,知识变现也将逐渐走进人们生活,尽管才起步,这条道路也让人走得小心翼翼,但它正一步步稳稳地向我们走来,尽管知识变现远在路上,但我们有理由坚信,“知识变现”时代正悄然而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安丰网,关注移动各互联网创业及生态
安丰网app提交,免费收录推荐
今日搜狐热点作为知识分享时代
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 滚动_【北京联盟】
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 作者:admin
北京联盟摘要:作为知识分享时代
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作为知识分享时代,内容变现爆品代表的“分答”在长达11天的“消失期”里,各方对其暂停服务背后原因各种揣测,媒体关注度上升,诸如“为什么分答不行了”之类的讨论,以及对知识变现模式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作为知识分享时代,内容变现爆品代表的“分答”在长达11天的“消失期”里,各方对其暂停服务背后原因各种揣测,媒体关注度上升,诸如“为什么分答不行了”之类的讨论,以及对知识变现模式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针对分答为何暂停服务,打算何时回归等问题,记者致电了分答的母体公司在行联合创始人、市场VP 杨璐,对方表示,现在身在藏区,不方便回答。是纯粹的技术升级,还是另有隐情,抑或是一种营销手段?分答在爆红之后的“闪退”,让我们看到一款创新型知识变现产品,在公众眼中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槛。无论何时能跃过去,乃至跃不过去,都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借鉴。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史航:不能玩了就“改戏”著名编剧、微博大V“鹦鹉史航”,从“分答”上线后的第三天就开始回答提问者的各类奇葩问题,曾创下9天收入近4万的纪录。直到这次分答暂停服务的前一天,他还在回答网友关于如何看待本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游泳选手霍顿在赛前“战略性”人生攻击孙杨的看法。但是,第二天,8月10日下午两点多,有用户发现自己的分答账户已经登录不上,系统显示“技术升级,暂时无法访问”。当记者问到史航之前的回答语音是否可以找回来时,他说,“说法不一,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回来。我觉得一切都是印象,一切都是经历,散就散”。对于从来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史航来说,在分答,只是玩,“不能玩了就`改戏`”。诸如史航这样的大V,对于分答平台的依赖度没有这么高,所以,很多来了分答,被“窥私”一番后就离开。而因明星效应而带来的粉丝群也将随其离开而沉寂。与史航不同,有很多用户对分答此次突然“改戏”,并没有那么淡然。分答放假了?在憋什么大招?日前36氪的报道中,一位在行团队的产品经理曾透露:“我们这几天很多人已经处于放假状态”。如此放松的状态,还体现在分答官方微信在5月15日发出的消息:“昨天分答在行团队好几位同事组团去听蝎子乐队(The Scorpions)在工体的演唱会,我们都喜欢这几个老头。”虽然,重点在于分答希望用《The Best Is Yet To Come》这首歌来表达,“好戏在后头。等我们给你一个更好的分答”,但是,越是“憋着”,舆论关注热度越高。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是被监管等“不可抗力”而叫停吗?从8月10日下午宕机后,分答登录页面提示语从“技术升级,暂时无法访问”,到随后的“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到的窦文涛的“合适距离”版,措辞的几经变化。此次所谓的“技术升级”,对用户是毫无征兆的,甚至在前一天,还预告了接下来一周由果壳网主编徐来领头的知名答主“分答直播”活动。但,说停就停,这种“霸道”也引来用户的不满。微博网友@66讲英语在8月18日分答官微下评论:你们有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有重度用户的产品?哪个产品敢这么停摆一周的?app升级微信能不能让我们先用着?敢不敢把进度细化到天?全部推倒重来啊需要全体系停用?就这样顺丰明天都能抢了你们生意,问题快递过来再快递回去时间都够了。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作为在行分答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果壳网创始人和CEO的姬十三曾讲过,“分答团队能保持每日不少于一个版本的迭代频率。”所以,这次全线产品停止来进行技术升级,引发了大家对“不可抗力”作用的猜想。诸如语音比内容更难监管,触犯了某些敏感问题等,也有人提出是否因税收问题被叫停,或者是遭微信封杀。但是,同类的通过语音实现知识变现的值乎还在正常运营中。当大家正一边等分答“大招”,一边暗自揣测背后原因时,8月18日,姬十三公开露面,参加了由国资委中心主办,分答承办的第13届国资微沙龙,活动以“知识新分享,让沟通更专业”为主题,正切中分答未来向更垂直专业领域发展的需求。虽然,在会上面对财新记者“分答怎么了”的提问,姬十三仍是三缄其口,称现在不便回答。但是,有国资委站台,也多少减少了一些被监管部门等“不可抗力”叫停的猜测。国资委新闻中心是在分答入住的机构之一,其官方账号“国资小新”是众部委的一个知名卡通形象,此前微博、微信、客户端已经积累了大量粉丝,入住分答之后非常活跃。除了国资委,还有不少央企诸如南方电网广州供电中心、航天科工已经入住分答。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分答在进行“饥饿营销”?紧接着,有网友认为,这有可能是分答在进行“饥饿营销”。目前从分答的入口(包括微信、网页、客户端等)进入,你都会看到一张“内涵”颇为丰富的图片——窦文涛在分答作答的问题——“你觉得人和人之间什么样的距离是最合适的呢?”从信息看,当时窦文涛的回答引用了习大大的话,“不要搞人身依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这个两个人的距离啊,就到了你不能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你不能保持和而不同,你失去独立性我觉得就不好,就被绑架,最好是咱们友好,又各自高飞。”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目前从各个端口进入分答,你看到都是“窦文涛”跟你讲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难道分答不想被用户太过依赖,造成“绑架”关系,而决定“刻意制造距离”?抑或是“高飞”了?对于这种揣测,是否属于过度引申,还需要等待分答“大招”现身使其“不攻自破”。确实,分答在5月后爆火后,逐渐进入到了关注衰退期。单从搜索热度看,百度指数数据显示,分答的关注度是一直在下降的,在“消失”前的周日8月7日,关注度到达谷底。单从端搜索信息看,8月9日到达谷底。所以,有用户表示,要不是这次分答停了,都不会再关注了。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百度指数:8月9日,以“分答”为关键词在移动端搜索量,在30天内到达谷底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百度指数:8月7日,以“分答”为关键词在PC端搜索量,在从创立之初的5月,两月内到达谷底其实爆红之后,分答暴露的诸如过度依赖头部明星、网红效应,提问者为吸引偷听者而多提问为满足其他人窥私欲望的化、低俗化问题,知识性、价值性不足等问题,都被姬十三团队看在眼里。他曾在7月的公开活动中表示,“我在内部复盘一直说,这样一个产品早期的时候很火,不一定是特别好的事情”,“刚上线的时候,产品的根基还没有做好,发现机制、分发机制都不够完善,但我们还是获得了媒体极大的关注。在最火热的那三个星期里,四五家媒体一共出了十几篇头条文章,这在全年都是罕见的。过去只有体量巨大的公司才有这样的荣耀。”他也承认,“一直要保持这样的媒体关注度也不太可能的”。是否这次意外升级,就是为了再次引起媒体关注呢?但是,营销只是一时,对于爆火之后“遇冷”的滋味,分答正在体验。用这一的套路来吸引关注,尚待商榷。反而对于产品升级的需求却更显紧要,并且姬十三在之前的各类发言中也都有提及,“你所看到的分答才刚刚开始”。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可持续知识变现产品:加强垂直专业、粉丝运营、流量据报道显示,从5月15日上线以来,分答团队从原来只有10人的小团队,扩大至80多人,公司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力进入到项目。在6月27日,分答创立42天时,姬十三召开了“分答”的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以下数据,1000万用户体验分答,超过100万用户为内容买单,产生了50万条问答内容,交易金额超过了1800万。在A轮融资中,元璟资本、红杉中国基金联合投资,王思聪的普思资本与罗辑思维跟投,融资总额2500万美金,估值超过1亿美金。从分答爆火,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切都在成长。从这样一款创新型知识变现产品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槛,我们能有什么收获?1抓住垂直领域,深挖知识红利“分答曾邀请过一批一线明星参与,这也是产品爆发的重要原因。”这是姬十三在7月份中旬分答的数据不那么好看时的发言,“但以目前的产品形态而言,暂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玩法,明星尚难长久、频繁地玩下去。整个平台的中坚力量一定是各个领域里的专业人士。”管理学家、资深互联网商业观察者陈禹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分答“停摆”有可能是在做一个调整。他认为,知识问答类的盈利模式分为隐私红利、社交红利和知识红利。“如果分答只是,基于隐私红利和社交红利,是不可持续。而从知识红利来看,60秒语音解决的问题太泛泛。不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红利的问题,而仅仅是隐私红利,大咖不会再来玩。整体来看,不容乐观。”针对增强分答在垂直领域的专业度,提高知识性也一直是姬十三所关注的。早在6月27日的发布会上,姬十三强调,“我们更关注的是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服务。”当时分答已经积累了33万的答主。据不完全统计,医学领域答主有5028人、领域答主有4366人、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1881人。是否这次所谓“技术升级”将会在针对垂直领域有特殊突破?资深互联网行业从业,《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在采访中表示,分答往垂直专业方向上走一定是大趋势,像曾经的大微博、大微信这样的平台,也都是首先从大众、轻松、娱乐的方向再进入到垂直方向上去,但这不涉及到产品改造。那在技术方面,有哪些提升空间呢?在7月分答组织的投资人关于分答和知识分享经济的讨论中,IDG合伙人李骁军认为,分答从开始就有天然的经济模型,长期的分答就会变成一个我问我答、我分享、我推广的平台。但这是暂时的产品,他建议,下一步希望里面有视频,把语言和文字转化,让知识更加结构化。有各方揣测,这次技术升级,姬十三是希望能打通分答、在行的产品,他曾表示:一个产品很难满足人们在所有领域的需求,60秒语音只是切入市场的第一步而已,这只是一种产品形态,为了还会有更多的形式。同时,他也提出不排除未来推出视频问答的可能。这些也有可能是此次“技术升级”的起因。2加强粉丝运营,调动普通用户积极性在上述讨论中,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提出,分答是在做粉丝经济,对于知名答主吸引来的粉丝需要加强运营的能力,需要反复产生,反复让粉丝提问。除了对明星效应吸引来的粉丝要加强运营,同时,也要让普通答主和用户有参与机会。针对这点,依靠“话题”,而不是仅仅依靠“人”来保持分享热度,分答需要在产品上进行改造。用话题,来帮助不是大V的普通答主,来吸引到更多来提问。比如,7月31日分答开始开启首页限时免费听,并且可以同题讨论,所有分答用户均可参与。这些变化,都有助于调动普通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不仅仅依赖头部明星答主来引爆话题。同时,李骁军也认为,要让好问题、好答案最快的涌现出来,让用户不仅是有问题的时候才想到分答的观点。3流量要实现突破在6月27日发布会之后,分答的关注度再难有之前的关注高峰。因网红而火的分答,会因网红们的离去而灭吗?在进入垂直专业领域后,关注度会走低,如何处理“吸引流量”和“价值沉淀”之间的矛盾关系,陈禹安表示,需要分答有更“智慧”的模式。在谈到,如果分答失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认为是流量。在他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已经过了,流量获取的成本和难度,比以前都高很多。如果分答不能快速聚集起来大的流量,并且取得一些突破的话,可能来自竞争对手模仿和追赶的压力会更大。姬十三也意识到,分答在一开始,发现机制、分发机制的不完善,当时第一版的形态只是让用户在朋友圈里玩,之后做了开放平台,接入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接着开发了独立的APP。后来,可以分享到微博等其它平台,姬十三说,“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我们会做不同的事情,未来会希望是更好的生态。”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对知识变现模式本质的思考对于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个人经验、观点和知识进行变现的方式,会形成可持续的规模效应吗?积极心理学家汪冰认为,“真正的学习无法碎片化。喜欢转知识贴的人,未必能把碎片化知识嵌入自己的系统,收获并不会很大。因为一切信息接收,都是为了建造内在的世界,无论是知识系统还是思维体系,否则,不过是搞了一堆砖头块儿,难成气候,也就无无法有效输出甚至变现。”所以,汪老师也认为,用户在满足好奇心之后,可能就会流失。让每一个人都能随时随地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尊严地获得经济利益,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要建立在大家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之上。要不然,“偷听”或许就是伪需求。截止到发稿,分答还未“复活”,除了官方微信服务号,分答的订阅号“分答时刻”在两天前还在发布消息。在8月18日的微信底部,小编以“一个幕后黑手”之口写道:“这次技术更新尚未完成,但请放心,你的数据和分币都在呢~。”期待分答“憋出大招”,让知识变得更有力量。(原创文章,文/陈茜 转载请注明来自公众号:商学院(ID:BMR2004))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扫一扫]《商学院》订阅号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获取商界新鲜、聆听大佬领导“心经”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这是一座开在你身边的《商学院》《商学院》已经入驻以下平台本文标题: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分答“闪退”,知识变现之路的槛在哪?
北京联盟声明:1、本文由热心网友投稿,文中所阐述的内容与观点,不代表“北京联盟”立场。2、本文由热心网友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3、凡注明来源为“北京联盟”的文章,均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知识变现究竟难在哪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48,646分享邀请回答2.2K1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9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意轩 尚 丹
抽样调查显示,34.9%智能手机用户有过线上内容付费行为
知识变现,怎样实现
  核心阅读
  ●能为用户提供专业化帮助和提升自我的工具
  ●帮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阅读的用户做减法
  ●知识生产分享者能获得变现机会和创作激励
  在报纸和杂志工作了10多年的李翔,去年开始成为网络付费订阅的出品人。
  2016年6月,他在“得到”APP上推出付费订阅的《李翔商业内参》,采用“图文+音频”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商业知识的筛选、解读等服务。“希望做一个小小的试验,看看内容本身是否可以产生付费价值。”这个每周更新6期、每份定价199元的专栏,目前订阅人数已经超过9万。
  知识付费,为啥这么火?
  谁在埋单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交流。”这是“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对其付费订阅用户的描述。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学生、职场人士等年轻群体对内容付费的接纳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只要内容有价值,能提供专业化帮助,用户掏钱就毫不犹豫。
  知乎Live是知乎在2016年5月推出的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答主只要创建一个Live,就出现在关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户点击并支付票价(由答主设定)后,就能进入到沟通群内,答主在群里通过语音分享信息,并与其他用户问答沟通。
  着力打造知识社交平台的知乎,一年内连续推出专栏赞赏、付费授权、知乎一对一、知乎Live等知识变现产品。来自知乎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初,知乎Live已经举办超过2000场,单场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超过12万,人均消费额达39.4元,人均复购率达31.16%。
  “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合理匹配的前提下,人们愿意为有价值的信息付费。”知乎Live产品负责人郑紫阳说。
  实际上,不只年轻群体,越来越多的用户消费习惯正在升级。
  据企鹅智酷的抽样调查,34.9%的智能手机用户有过为线上内容付费的行为,其中付费下载资料占比47.4%,订阅付费资讯占比22.1%,付费听语音分享占比10.6%。企鹅智酷还预测,内容付费将会持续走高。
  “用户需求分两种,一是用户满足自己的欲望,二是用户要做更好的自己。内容产业也面对这两种需求:一种是满足欲望,比如短视频、搞笑段子、标题党文章。另一种是满足用户做更好的自己,比如知识、课程、见识。” 罗振宇说。
  在罗振宇看来,“从简单满足欲望,到给用户提供提升自我的工具——从更大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次消费升级,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类似的机会。”
  谁来生产
  从公众号打赏、直播赞赏、付费授权转载等方式,到“得到”APP、喜马拉雅FM、知乎Live、分答等知识产品或服务,将知识与场景相结合,进行系统化包装,进一步拓宽了内容变现的路径。2016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内容付费产品或功能上线。
  企鹅智酷分析认为,当前,帮助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阅读的读者做减法的机会开始显现,省时精简的内容正在成为新的价值点,垂直领域自媒体更易赢得资本的青睐。
  上线42天后,分答付费用户超100万,交易总额超1800万元;
  喜马拉雅FM上线付费音频《好好说话》,首日销售突破500万,推出的“123知识狂欢节”以日销售5088万的成绩收官;
  上线不足两年的“得到”APP付费订阅专栏迄今已销售130多万份,79万用户购买……
  这些渐成气候的知识付费产品和服务,正是互联网平台开启知识共享经济的缩影。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时间碎片化、学习终身化、知识跨界化是三个基本的演进趋势,需要全新的知识交付解决方案”,罗振宇分析。
  企鹅智酷认为,未来这些新兴的知识平台可能会与现有流量平台争夺高质量内容供给者,或者推动后者在产品中增加新的社交维度,挖掘内容的深层价值。
  这种影响正在发生——腾讯企鹅媒体平台2月28日推出芒种计划,给出6倍于2016年的扶持力度,投入12亿元供给内容创作者。知识生产和分享者获得了更多的变现机会和创作激励,既包括李翔这样的“大咖榜样”,也包括兼职的知识分享者。
  “上线以来,知乎Live已为数百位主讲者创造了近千万收入,知乎Live的主讲人人均时薪过万元,单场收入最高达到19万元。”知乎Live产品负责人郑紫阳说,借助工具和科技的创新,知乎希望帮助知识工作者打造“8小时之外的收益”,提升知识分享者的个人品牌价值,成为知识共享经济的开创者和标杆。
  如何发展
  为知识付费是新兴的热潮吗?
  在罗振宇看来,并不存在知识付费的新浪潮,“在教育和出版这两个行业,知识付费有悠久的传统,消费者也一直是为知识埋单的。”
  36氪媒体公司总裁冯大刚则认为:“最近两年出现了知识付费的风潮,其本质是内容变现方式的又一次轮回。优质内容原本就是有价值的,为特定知识付费符合用户需求,也是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
  那么,这个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相对于2016年知识电商所实现的市场规模,“今年会井喷”,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中说。
  冯大刚说,“过去市场上我们看到的知识付费多数是偏泛人群的,是面向大众读者的知识变现。我们认为专业知识变现在互联网等垂直领域更有价值。”罗振宇认为,这个市场目前是被互联网平台和媒体人主导的。“但从行业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大批的出版业、教育业人士和机构会进入这个市场。”
  在互联网上为知识付费的市场有多大?
  “‘得到’APP整个的销售额虽然破亿,但在教育和出版市场的总量来看,仍然是一家很小的公司。”罗振宇直言,“作为教育和出版业的补充,知识付费会平稳发展。但我们判断,并不会出现想象中的指数级爆发。”
  在业内人士看来,知识付费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更好保证用户体验就是一道坎。“没有优秀的知识服务者,就没有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而优秀知识服务者的出现,是需要时间的。”有业内人士直言。
  除了用户体验,内容版权保护是另一道坎。以“得到”APP为例,记者在淘宝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发现花费十几元钱便能通过入群分享,轻而易举买到价值199元/年不等的付费订阅内容。张毅认为,版权得不到保护,无疑会对辛苦创造的内容提供者泼一盆冷水,对原价付费购买的用户是一种伤害,这显现的是内容付费市场仍缺乏长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如何持续生产供给让用户觉得“值回票价”的优质内容、让知识更有价,是市场发展的关键。
  罗振宇表示,“要出现高收入的专职‘互联网知识服务者’这个新的社会分工,吸引更多后来者。让他们对这个行业从犹豫到进入、从兼职到专职,产业才会打开向上发展的空间。”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知识分享,知识生产,知识共享,付费订阅,新媒体
网站编辑 - 曾嘉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变现 萧秋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