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协作软件可以做出好产品么

远程协作:你需要避免的4个大坑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远程协作:你需要避免的4个大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www.woshipm.com)是...|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远程工作时代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么?
据新泽西理工学院在线MBA项目调查统计的最新数据,近来美国远程办公人数比例进一步提升,现在已占到职工总数的48%,其中5300万为自由职业者,他们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7150亿美元。自由职业者中又有4成为独立合同工,27%为兼职者,18%为多元化工作者,10%为短期临工,5%为自由职业主。
研究指出:
1:前100家企业中,有63家已经开设了远程职位。我们熟悉的Amazon,Kaplan,IBM,SAP都是远程工作的拥趸。
86%的远程工作者已经有了3-4年的远程工作经验,而98%的远程工作者集中于计算机&IT行业。
推荐雇主到大型远程工作平台来雇佣远程工作者:如ODesk,Elance,People per Hour, Freelancer, Guru.
推荐有助于远程协作的优秀应用:Basecamp(国内著名远程协作应用Tower最开始应该就是从Basecamp获得的灵感,这就是一家远程工作的典范公司,有机会我想好好聊聊它),Buffer(定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营销行为),Dropbox(云共享),Evernote(项目管理,文件共享等合作),GoogleDocuments(多次看到推荐,可惜国内似乎不是很好用),Skype(视频音频或者文字即时通讯交流),SQWIGGLE(团队视频协作),Trello(项目管理,看板思路的领军产品)
34%的商业领袖认为,他们的全职员工中,50%的职位在2020年前将可能变成远程职位。
而增长的原因,报告认为主要是:
由于移动设备,应用,以及云端协作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获得需要的信息从而开展工作。
不同设备间通过互联网相连,共享信息,进一步促进了协作以及高效的时间管理。
而远程工作的好处,报告总结了这么4大点:
低人力要求,低成本,尤其适合创业企业。
更高效:一个斯坦福做的调研指出,允许员工在家工作,能够提升13%的工作表现,其中9%来自员工会自动工作更长的时间。
灵活性,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将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让你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掌控自己的未来
有趣的工作
弹性的时间安排
具体图标如下:
那么,国内的远程工作发展得如何?
一、占比远低于美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对客栈上5000+程序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这样一个饼图:
程序员客栈用户结构
可见,目前程序员(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程序员为主)主要分布在创业企业,其次是外包行业。我们的自由工作者目前只占比14%,大部分是从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才独立成为自由职业者。
14%对比上文谈到的,美国48%的数据,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目前国内远程工作的平台有哪些?
我们收集整理了14个类似平台,并对其中发展比较迅速的4家进行过比较:
那么多程序员远程工作平台,哪个更适合你?
国内程序员巨无霸社区:CSDN 以及 开源中国都已经开放了众包业务,不过业务流程还是比较基础的抢单-托管-开发-交付模式。在模式上,已经对远程协作有了更深刻理解的新型程序员垂直平台:程序员客栈,coding则各自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项目管理产品化+项目监理的方式,coding通过云协作平台+全职项目经理的方式,成为了新一代远程平台目前项目量最高,发展也最快的两个平台。
14个平台列表如下:
程序员客栈
http://www.findcto.com findcto
http://www.kuaima.co/ 快码众包
https://mart.coding.net coding码市
http://apk00.com/ 猿团
http://linktion.cn 英选
https://zb.oschina.net/ oschina众包
http://light.starwall.org/ LIGHT平台
http://geekmayi.com/ 码易众包平台
http://www.xyuanzhuo.com/ 小圆桌
http://www.sxsoft.com/
http://rrkf.com/ 人人开发
http://www.looip.cn/ 极客邦SOHO
http://www.kaifabang.com/ 开发邦
三、国内远程工作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1、企业的接受程度:对比程序员对远程工作的接受程度,国内的企业在这一块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敢于尝试直接与远程平台合作远程项目的,大多是创业型互联网企业,项目也偏小和初级,大部分属于尝试心态。在国外,IBM,Amazon这种级别的公司,NASA这种级别的组织,已经完全接受远程工作方式,国内这个市场还需要教育。
2、开发者和企业双方真实信用体系的建立:一位在国内国外都有过远程工作经验的自由开发者告诉我,在upwork,freelancer这类国外的平台上,用户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判断因素。他说:
开发者和发包方都有评价,大家几乎都是看对方的评分和历史成交纪录来了解对方的。他们对评价很看重所有每次都会认真评价对方,从沟通到实施到交付,我看大家写的很详细。
这个到了国内,因为刷单等行为习惯的存在,让评价可信度大打折扣。
3、国内社会对于远程工作身份的认可这是一个隐性的影响,不少从全职专为自由职业的开发者和我聊的时候,都说,一开始是不愿意也不敢告诉家里自己的真实状况的,父母/配偶对于自己自由职业的身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把自由职业直接当成是失业。除非看到通过自由职业,的确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
如同第一点,这也是需要我们的社会逐渐适应,习惯远程工作这种工作形式,需要我们一起来推动远程工作的影响力,让更多企业真的因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让更多远程工作者真的因此提高了产出,改善了生活。
创造了这样的价值,障碍也就被克服,三方都将得到让人满意的回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程序员的经纪人
程序员客栈是远程工作开创者,企业的远程技术中心
今日搜狐热点天涯若比邻--如何用 Tower 远程协作开发产品 - 简书
天涯若比邻--如何用 Tower 远程协作开发产品
Tower 的全职员工分别位于成都,武汉,哈尔滨,杭州,广州和苏州,高校实习生来自广州,武汉,北京,南安普顿,慕尼黑,爱丁堡,合作设计师来自新加坡,Ruby 教练来自台湾。我们通过 Tower 连接在一起,为小企业和小团队提供简单、靠谱的在线协作服务。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利用 Tower 来实现团队成员间高效协作,从而推动产品的开发和迭代。一、定义项目「项目」可以是产品的一个改进目标或者一个大版本,完成周期为两到三个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产品的项目一定要是有完成周期的)。在「项目」中,我们会将改进需求按功能模块拆分成「任务清单」,然后在细分任务各个击破。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利用项目的进度管理功能,产品汪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清单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配人力和精力,保证项目正常的推进。项目完成,即将其归档,本次改进产生的所有文件文档,都会随项目保存下来,方便之后的回顾。二、协作过程1、整理需求我们会在某个固定项目中,用「任务清单」来收集整理关于产品的需求,用 # 加重要级标签的方式排序。需求有来自用户的反馈建议,也有我们内部的讨论。被考虑的需求,产品汪会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安排到开发计划表中。
产品需求清单
2、评估需求我们的团队成员分布全国,在评估需求时,会使用 Tower 已集成的视频会议工具 zoom 进行虚拟面对面交流。会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家的目标和想法一致、评估开发工作量以及技术难点、并确定演示时间。评估完毕后,产品汪会将讨论结果和修改意见整理到文档或评论中,其他成员会在相应清单里自发创建任务,安排处理时间。所有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成员细分任务
3、跟踪任务在任务处理阶段。每天产品汪只需要进入项目,查看清单的剩余任务,便可了解任务进行到哪个阶段了,大致预估是否会延迟或提前完成。
查看任务进度
设计师或工程师在处理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会直接在任务评论中 @产品汪,确定解决方案。任务完成后,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案,会以评论的形式展现,方便回顾和追溯。4、演示测试任务刷完,工程师会在 Tower 上通知产品汪测试。测试把玩过程中,发现需要改进或活捉 bug ,直接在「任务清单」中建任务,指派给相应工程师解决即可。循环往复,直到没有问题。
5、发布上线功能发布,我们有个比较有趣的环节:「收集龙珠」。把待发布的功能记录在 Tower 文档里,让团队成员 review,来获取龙珠。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加强测试,避免当局者迷的情况。
三、处理用户反馈用户反馈,一些是产品里侥幸逃脱的 bug,还有一些是热情洋溢的产品建议。我们会有专门的项目「机械师」来处理 bug。客服同学获得 bug ,首先会去测试确认,无误后在 Tower 上建任务指派给产品汪,然后他会根据紧急及重要程度,安排工程师修复。工程师处理完会 @产品汪再次测试,最终合并上线。所有过程,都有具体人负责该任务,不会出现丢责的情况。
机械师项目
另外,客服同学每周会将产品建议按门别类整理到指定的 Tower 文档中,产品组会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转变为需求,列入需求清单中,从而开始新一轮的改进迭代。我们正是用 Tower 连接在一起开发完善 Tower 的,我们虽然身处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可 Tower 让我们「天涯若比邻」。如果你对远程协作有兴趣,可以和我们的产品经理作进一步交流(微信:bxloved)。
你的网上办公室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 相信有很多...
PMP第五版考点汇总冲刺版 第一章引论 P2:《PMI道德与专业行为规范》详细描述从业者在责任、尊重、公正、诚实方面的基本义务,全球适用。 P3:项目时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还有:渐进明细性) 项目的“临时性”是指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是指项...
术语表(英文排序) 1.术语取舍## 本术语表包括以下术语:## 项目管理专用或几乎专用的术语(如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包、工作分解结构、关键 路径法); 虽非项目管理专用,但与一般日常用法相比,具有不同用法或较狭隘含义的术语(如 最早开始日期)。 本术语表一般不包括:## ...
一个项目管理的流程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和监控——项目收尾 在整个项目的运转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来自领导的战略规划启动了项目,到前期的项目计划、需求转化与中期的项目执行和跟进,以及后期的项目收尾总结会,每一个环节都有产品经理的身影。尤其是在初创公...
今天,听着下雨声,我睡着了。下面的室友在打游戏,打着打着,我感觉我醒来了。我就去和以前的朋友去吃午饭,在吃的过程中,我好像回到了家的二楼,但里面仍然是一个小餐馆。我朋友坐下来正在吃,而他没有和我坐在一起,他好像认识我对面的人,并且不停的交谈。我身体一抖,就醒来了。我发现我对...
学会经常鼓励自己,而非受挫之后才去关心自己,因为那时候的关心不是鼓励,而是安抚。安抚是让负能量和正能量抵消,只是不再消极,并不会更有力量,而鼓励是让你平静时刻可以随时充满激情,让你饱满的能量感染到所有人,这其实是你一直想要的,只是传统的价值观主张谦虚,有时候被过度解读,就成...
だんだん是一个过程的渐变,意思是渐渐的,慢慢的,渐渐变暖了,这个过程一直在变化,所以是用现在进行时,なりました用的过去时是因为:电脑变便宜了,只是变便宜了,并没有一直降价,如果一直在降价就要用现在进行时,パソコン前面还有加个渐变的形容词,而且用安くなります这种说法也不怎么合适。
枕头里藏了个发霉的梦 梦里住着不能拥有的人o 换工作是一件经过深思熟虑的严肃事情
o 频繁换工作是 loser 做的事情
o 公司应该提供给员工尽可能好的条件
o 这里不欢迎苦大仇深的公司
o 原则上这里不欢迎猎头发帖,除非是懂技术的猎头
o 如果你自己从来没有从期权上赚过钱,就不要在招聘时强调期权
o 招聘时请尽量给出薪酬范围
o 求职时请附上自己的薪酬要求
o 说话前经过足够的思考是好习惯
o 上传一个有意义的头像会更体现你们公司的品牌和诚意
o 请不要在 1 天的时间内在酷工作节点发布超过 3 个主题
o 在不同节点下发布内容相同的主题这种行为不科学
[北京/远程] 石墨 做最美产品 - 寻找中国最有才华程序员加入
19:03:00 +08:00 · 5508 次点击
这是一款沉着、冷静的产品。
我们要做一款产品
不想改变任何人
仅仅只是让每一个中国人
能像我们一样 be proud
官方网站:
| 微信服务号:石墨文档
“我们只想做一款安静的美文档”
极客公园:石墨:我们共同写在云上的文档
NEXT Weekly 6月第2周不可错过的10款新产品
虎嗅 “石墨文档:能在微信上协作的文档,能否填上Google Docs留下的市场空白&
我们做什么
最实时的文档,最方便的在线协作文档工具。我们试图改变人们使用文档的交流方式。或许是文档3.0时代?
我们的用户在用石墨文档做什么?
游戏团队QA team用石墨文档讨论产品细节
编辑用来校稿:方便几个人针对稿件提意见、讨论
美发O2O开会:电脑、手机一起写,一起头脑风暴
和女朋友表白:对她一直想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在手她的机上显示出来
异地恋情侣一起学习英语:我们的文档实时写
石墨团队创始人来自硅谷、纽约、北京;产品设计团队来自苹果、百度、人人、穷游、奥美、SAP、海豚浏览器;技术团队来自百度、阿里、360、面包旅行、gitcafe、knewone、海豚浏览器。团队现在有28人,拥有中国最酷的设计师和程序员,分别分布在北京、武汉、深圳、杭州。
远程办公 我们认为集结最优秀的人是最重要的。有一位非常优秀的设计师想加入,家在深圳,我们采用远程办公+出差的方式。目前还有杭州的一位技术大牛远程工作。
以人为本 举个例子:过年提前3天放假,大家回家避开高峰,过年完最后几天在家远程办公。让大家在家里多待一下。爸妈来探望?一定要请个“陪爸妈假”,这个比工作更重要。
追求极致 才华横溢的团队,产品细节,文案逐字,都做到最好。
石墨去年底已获国内知名投资人黄明明、王啸和洪亦修三家共计8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黄明明之前是汽车之家的投资人,做过酷盘、FlashGet ,在互联网界投资过很多成功的公司,并且对云服务的前景非常看好,所以与石墨的创始人一拍即合。王啸是百度七剑客之一,目前是九合创投创始人,他坦言,从百度出来做 VC 后,石墨文档是他投过的最贵的项目。
石墨去年底从近千家的申报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36Kr氪空间第二期,并且打破了当时氪空间的天使融资记录。
关于产品和设计
中文的美学,我们尝试做到最好。
如果有机会去做一款影响广泛的产品的话,我们会试图让这款产品去影响人们,让人们去回望我们曾经辉煌的文化。
前端工程师
- 有2年以上前端开发工作经验,熟悉W3C标准,精通JavaScript
- 熟悉但不依赖 JavaScript 框架
- 了解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差异,熟练跨浏览器、跨终端的开发
- 熟悉团队开发流程,熟练使用git工具进行代码管理 ?
- 对细节有像素级别的高度注意力,对创建优雅、直觉的用户界面富有激情,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后端工程师
- 2年以上后端开发经验,具备大型网站服务器、数据库的架构能力
- 精通Node.js,具备Node.js后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经验
- 精通Redis及Mysql
- 熟悉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技术优先
- 热爱技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折腾的想法和精力,喜欢捣鼓各种应用
全栈工程师
- 2年以上Linux系统web全栈开发经验,负责过大型网站或复杂应用的前端设计和研发,具有极强的编码能力
- 精通Web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等),熟悉主流框架、类库的设计和实现,熟练跨浏览器、跨终端的开发
- 熟练使用NodeJS和其他一门后端语言(Ruby/Python/PHP等)
- 对前后端合作模式有深入理解并有项目经验
- 热爱技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折腾的想法和精力,喜欢捣鼓各种应用
- 2年以上一线互联网企业或优秀创业团队iOS开发经验
- 精通Objective-C编程,扎实的C/C++编程基础,独立开发过iOS项目
- 熟悉MacOS,Xcode及iPhone SDK开发环境及相关开发工具
- 熟悉常用的framework,对内存管理、对象生命周期有清晰的认识,具备较强的开发、调试、性能优化能力
- 热爱互联网,热爱创业,对技术有浓厚兴趣
- 精通Linux系统和网络原理,有高并发server开发经验
- 能熟练应用各种工具完成系统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并给出优化方案
- 对大型网站的分布式系统架构有很深入的理解,在应用架构上丰富经验,能够解决各种系统架构问题
- 具备高可用、高性能、高并发、高扩展系统设计经验,对亿级以上PV的系统架构设计有深刻理解
-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沟通技巧,为技术团队提供可行的、富有成效的、前沿的架构方案
还有其他产品和市场等岗位请具体联系我们
我们提供competitive的薪资和期权,工作地点北京三里屯(公司支付所有搬家费用,鼓励大家住在公司附近)
请用电脑网页登陆:
手机端产品请关注我们的微信服务号,即可使用:石墨文档
联系我们:
43 回复 &| &直到
17:48:36 +08:00
& & 19:10:16 +08:00
你们的产品功能google doc都做的很好了啊
& & 19:15:29 +08:00
一直在寻求一款 google docs 的墙内替代品,就是你了!
& & 10:27:37 +08:00
昨天已用过 很好
& & 13:22:50 +08:00
& & 19:51:56 +08:00
来来来,顶起来!
& & 20:50:39 +08:00 via Android
好产品自然有人顶
& & 20:54:17 +08:00
赞, 帮顶
@ 你人呢233
& & 21:08:57 +08:00
东西很好,但是有个小问题
& & 21:27:36 +08:00
@ 好神奇,怎么弄出来的
& & 22:54:14 +08:00
@ google doc在墙内不是特别方便使用,即使有VPN速度也跟不上。我们的产品和Google Doc的定位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支持轻量的多人实时在线协作,希望能让用户的体验更流畅和轻便。
& & 22:54:48 +08:00
@ 感谢你对我们产品的支持:)
& & 22:55:29 +08:00
@ 谢谢你的反馈,我们会用心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
& & 22:56:22 +08:00
@ 不知道是哪个环节比较慢,我们的产品里面有用户反馈的渠道。或者您也可以在这里简单的描述一下。
& & 23:01:22 +08:00
@ 这么明显的xss都能被试到...
& & 23:04:55 +08:00
@ xss 能快速吸引程序员用户 lol
& & 23:28:18 +08:00
虽然很早就注册了,但一直没有用。刚刚要给人发文件,才应急用了一下,居然很好用。所以,妹子好美。
& & 09:11:38 +08:00
最近试了试,不错,打算最近推荐一下~~虽然我的小博客也没什么人气。
& & 12:18:46 +08:00
妹子好漂亮,求介绍。
& & 11:54:20 +08:00
& & 21:14:23 +08:00
@ 感谢你的支持:)
& & 21:15:47 +08:00
@ 感谢感谢,每一位新用户对于我们都很重要。
& & 21:16:17 +08:00
@ 来入职了,一并介绍给你:)
& & 01:36:52 +08:00 via iPad
遠程好吸引人~
& & 21:13:43 +08:00 via iPad
很cool,我也搞了个实时协同的demo。
不过是面向程序员。后端是tornado webscoket通讯 diff的LCS算法。前端支持emacs vim 键绑定 xx多个语法高亮。
可惜人在武汉
& & 10:14:30 +08:00 via iPad
& & 16:46:05 +08:00
还在招QA吗?
& & 14:44:18 +08:00
为了妹子,我决定投个简历。
& & 16:01:54 +08:00
@ 谢谢支持,有兴趣的话可以投一下简历
& & 16:03:44 +08:00
& & 09:27:33 +08:00
@ 邮件发不过去:
;, 原因是:host unknown[183.57.50.98] said: 450 Service not available (in reply to RCPT TO command).
& & 11:21:46 +08:00
@ 请你再发一遍,并抄送给我们的HR: ; 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 & 21:34:44 +08:00
@ 如果感兴趣,可以投一下简历给我们:)
& & 21:35:18 +08:00
@ 感谢支持
& & 21:36:04 +08:00
@ 对的,我们还在招测试工程师。
& & 21:37:05 +08:00
@ 不知道我们的邮箱是不是还有问题,还没有收到你的简历
& & 09:25:37 +08:00
不错的公司,值得支持。实验楼邀请石墨参与评估课,帮助你们寻找最有才华的程序员。
& & 18:21:26 +08:00 via iPhone
@ 什么要求呢?你们上自动化了吗?
& & 15:06:41 +08:00
@ just forwarded to:
& & 18:21:03 +08:00
@ 你好,感谢你邀请石墨参与评估课,请问你的邮箱是什么,我的邮箱是
我们具体聊一下相关的事宜。
& & 13:37:36 +08:00
大约在几个月前用过你们的产品。感觉很棒。
我们一直使用tower作为团队沟通工具。他们提供的文档工具没有你们方便。
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分享文档再让全团队的童鞋注册一下你们的服务,感觉有点亚历山大。
另外,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很看好你们。
& & 11:01:18 +08:00
@ 感谢您的支持
& & 13:30:19 +08:00
试用了下,相当不错!支持!
& & 17:48:36 +08:00
@ 感谢你对我们产品的支持
& · & 630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0 · 18ms · UTC 19:35 · PVG 03:35 · LAX 12:35 · JFK 15:35?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远程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于 17:37|
来源《程序员》|
作者叶玎玎
摘要:2013年初,Yahoo!宣布取消远程工作方式时,舆论哗然,远程工作是否适合互联网团队一时间在IT圈引起激烈讨论,显然人们对远程工作充满了憧憬。远程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对于个人而言,要开始远程工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我在2007年时觉得每天朝九晚五不是我所期望的工作方式,我需要更大的刺激,所以直接从网易离职,然后在网上寻找远程工作的机会,从个人做自由职业者接项目到参与到一家坚持远程工作的公司,再到现在创业做Pragmatic.ly团队协作工作,整个过程选择哪个工作方式的自主权都在我这儿。说服自己的成本比起说服别人的成本可要小多了。所以要让公司层面接受远程工作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尽管最近半年发现使用远程工作方式的国内IT公司开始慢慢变多,但整体上采用这种工作方式的公司比例还是非常少。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你随便去一家公司,问所有员工想不想远程工作,我想答案多半是
“为什么不”;但你问公司领导要不要远程工作,多半答案会是“为什么要”。对,为什么要?但如果100%知道远程工作能带来更好的工作质量,只是会有一段初期的阵痛期,你会选择尝试一下吗?可能会有部分人的答案是“可能吧”,没有人会拒绝更好。所以最主要的疑虑在于能否带来更好的工作质量、也不知道这个是否适合,而这个不适合是他不确定员工在远程的情况下还能仍然像在办公室里一样很好地完成工作,或者至少看上去很好地在完成工作,尤其是几十年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在办公室工作是“正确”的工作方式。我这里用了“不确定”,而不是“不相信”。如果一家公司不相信员工的话,那只能说明公司找错了人,还有人进错了公司。下面来谈谈公司采用远程会有哪些好处。远程工作的好处更好的团队成员招聘难是目前很多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公司一直在寻找靠谱的人才,靠谱的人却有不同的机会做选择。前不久,有个香港的朋友招人,接受远程工作,一个下午收到二十几封简历,看上去都是很不错的应聘者,而这些是他在香港本地不敢想的。又比如我上一家公司Intridea,公司有三十多个人,分布在华盛顿、加州、马里兰、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常州、阿根廷、巴西、乌克兰等十几个地方,在我看来都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相反在公司所在地华盛顿却几乎招不到合适的人。
所以一旦采用远程工作,你的招聘将不受地域所限,而是直接面向世界各地。同时,远程工作能让团队更稳定,例如程序员都梦想去的公司GitHub,自创立以来没有一名员工离职。我敢说这里面就有远程工作的功劳。更少的运营成本我记得第一次到Intridea在
DC的办公室时,第一感觉是怎么这么小一地方,还不如我自己家大,而这就是一家有三十多号员工的公司,一家已创立四年的公司,年营收将近千万美元,每天都在飞速运转和发展。而对比着如中关村、硅谷这样的地方,你要一间能容纳三四十号员工的场地,至少每年要花几百万元人民币。所以一旦远程的话,公司就不需要在CBD有一个大办公室了,员工也会因此省下一大笔的居住成本,这也意味着公司更有可能以更低的薪资水平招到更好的人。例如我有些朋友,就选择了降薪离开了北京,虽然还是在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事情。更多的工作时间我没在大城市工作过,最主要的是我不愿意在交通上浪费过多时间,那些我原本可以用来更好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很简单的一道算术题。假设一个工程师的一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有效工作时间一般是4到5个小时,然后大城市一个人一天平均花在交通上的时间是2到3小时,有没有发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更不要说人在花了一个半小时后到办公室后是怎样的一个疲劳状态。而远程工作者一般的工作状态是:早上从从容容地醒来,吃完早饭泡上一杯茶,精神饱满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傍晚时,会出去健身跑步等,然后回来洗个澡吃完晚饭继续扫尾。从绝对时间上来说,每天能多做很多事情。当然,更不要提那些无法区分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的远程家伙们,简直个个都是代码狂魔,每天工作10~2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的事儿。更好的工作效率当然,工作不是只拼时间,还要拼效率。但从工作效率上
来说,远程工作者的效率会更高。我去课程格子办公室拜访时发现他们专门有个“高产室(productivity
city)”,据介绍这是专门给一些员工要独处专注做事时提供的,里面有三大规矩:一是不能说话,也就是不需要面对面沟能;二是手机必须静音;三是不能超过三个人,降低人之间的干扰。在我看来这就是在尝试一种变相的远程工作方式。要高效,首先得专注,而专注就需要没有干扰,减少上下文切换。但在办公室里,人会时不时地被走动的同事、被交谈中的同事所干扰,时间被切成很多个碎片,每次都要重新去回顾上个碎片时做到什么程度了,效率必然低下。所以有个做CTO的朋友白天只跟同事交流要做什么事情,并进行指导,所有技术性编码工作都留到下班后晚上独处时完成。更全的用户支持月初跟Basho的Eric
Redmond聊起他们公司的人员情况,介绍到他们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分公司,这样跨时区远程协作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当美国的同事去休息时,日本的同事可以向客户提供用户支持,反之也一样,所以他们能做到工作日7×24的用户支持,这对于做产品的人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事。因此,如果你需要人做更全的用户支持,与其招人三班倒,何不考虑尝试招一个跨时区的员工呢?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凡事都是双面的,有利必有弊,那么远程工作会有什么缺点呢?首当其冲的是沟通效率变差。不可否认,面对面交流永远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沟通除了语言以外,还有肢体和表情,而这些是远程工作的软肋,更不要说现在很多团队沟通基本还是靠吼。所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科技手段来降低沟通成本,有越来越多的人出来分享在远程工作团队解决沟通问题的经验。也正因为沟通成本的提高,会让你人们重新审视每次沟通的必要性,尽可能高效沟通,例如沟通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而沟通,也就是沟通的目地;沟通时如何最好地表达观点、减少误会,也就是沟通的过程;结束后也会去记录沟通的结果,沉淀下来。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全局的掌控;项目如何管理,信息如何同步和更新。因为远程工作的缘故,一些本来在办公室很容易干的事情例如会议、状态查看,都需要换个全新的方式去执行和适应,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现在很多新型的协作工具希望去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沟通交流问题,如何达到或接近面对面沟通效果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来分,我们可以将沟通分成四种。第一种是重要且紧急的沟通,第二种是重要而不紧急的沟通,第三种是不重要而紧急的沟通,第四种是不重要且不紧急的沟通。只有对于第一种沟通,我们才会采用安排时间会议的方式,而其他会用文字异步沟通,甚至审视沟通的必要性。在工具上,我们主要使用Skype、
HipChat和Pragmatic.ly,基本不用E-mail来沟通。1.
Skype,语音会议工具,当需要做方向性的头脑风暴或每周计划安排或站立会议时,一定要选用整个团队向同一个地方使力的沟通方式,直接语音远比文本高效。会议工具其实也不少,如WebEx、GoToMeeting、Join.me,但Skype胜在足够简单并且语音质量足够用。2.
HipChat,群组聊天工具,超好用,可以很方便地跟第三方服务做集成。我们基本上在上面讨论事情和共享信息,当然也会扯扯淡。我最喜欢HipChat的地方是它够纯净,干干净净的一个工作空间,没有一丝干扰,不像QQ一样揉杂了个人空间和工作空间,动不动就收到个人聊天消息的影响。只有给团队提供一个能专注的工具,才能让他们有专注工作的可能性。3.
而具体做的事情或者任务的沟通,大多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沟通,Pragmatic.ly就很适合。如果在某个任务上需要讨论,直接在该任务下留言就可以
了,相关的人在得到通知后会参与进来讨论。这样,也不会出现某两个人之间讨论了,而其他团队成员不知情导致重复沟通的情况。项目管理问题,如何管理让项目朝好的方向发展在项目管理上,务实第一,至于算不算Scrum、Kanban、Scrumban抑或XP这些流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团队的,这也是一个不停迭代改进的过程。我们实践下来,有很多模式,例如类Kanban流程、Git工作流、持续发布、代码审核,都是能很好地促进项目健康良好发展的方式。在项目管理工具上,我们希望有类似HipChat的这种聊天工具,确保能专注高效地工作。这也是我们创造和使用Pragmatic.ly的原因,让工具回归到最初的目的,真正帮助团队工作,让团队尽可能少地浪费时间在工具上,而不是为了用而用。项目管理上也会涉及到文档知识管理,目前来看Dropbox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分享公司内部文档、书籍和一些设计稿再合适不过了。我就喜欢这些只做好一件事情的工具。信息同步问题,如何了解团队每个人的当前状态信息同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你目前个人的状态如何?你接下来有哪些计划?这样整个团队才能保持一样的节奏,才能做出合适的安排,不至于出现因为信息不同步造成计划失控,或者互相等待的情况。了解一个项目的状态是容易的,因为指标是明显的,但了解一个团队的状态就相对难得多,尤其是当团队同时有多项目时,远程时特别容易出现某些人任务过载或者某些人任务过少。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工具,我们也用Pragmatic.ly,来了解团队里所有人的当前状态。对于计划,我们使用公司日历,每个人有事情不在工作时,需要直接在日历里面添加一个事项,这样做计划时就会看到,可以增加一些备份选择。你准备好了吗?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未来人们有权利和有资本选择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工作,不接受远程工作的公司会慢慢落后,尤其是新的一代人成长起来时,所以如果想尝试一下看看这是不是一个更好的方式,可以慢慢改变来看是否能适应,例如“高产室”,例如每周先减至4天在办公室工作,然后3天、2天,每次调整前大家明确下目标。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能做到最好,遇到哪些问题,可以怎么解决,不断地总结和改进,真正的全部远程工作会水到渠成。迈出了这一步,一切将变得容易,
一切将得到改变。回想年初,Yahoo!宣布取消远程工作方式时,舆论哗然,远程工作是否适合互联网团队一时间在IT圈引起激烈讨论,但很显然人们对远程工作充满了憧憬。&作者叶玎玎,Pragmatic.ly联合创始人,RubyConf China组织者,七年远程工作者,系统架构师。开源狂热者,喜欢研究开发流程及方法论,关注如何改善团队协作。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为了更好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国内外最新大数据技术,掌握更多行业大数据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大数据技术创新、行业应用和人才培养,-1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中科天玑科技有限公司及CSDN共同协办的2015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ig Data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5,BDTC 2015)将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办。
相关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程协作开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