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员工股票 税率多少级员工才能获得股票

&&&&上市后卖需向中美两国纳税&&&&假设你持有阿里巴巴3000股的股票(这样的员工大有人在),按照9月29日的收盘价,这批股票价值26493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2.7万元。&&&&按照美股交易的规定,非美国公民参与美股交易,要缴纳最高30%的个人所得税。但如果你及时填写并提交一个名为W-8BEN的表格,你只需按照10%的税率缴纳即可。&&&&“W-8BEN表格”是美国税务局制定的表格,适用于非美国居民向美国国税局申报美国所得税减免时使用。由于中国是美国的税务减免互惠国,中国公民便可能符合减税或免税的资格,最终税率降为10%。&&&&当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你还需要向中国政府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市值与发行价的差价,不难计算出这3000股的收益为62250美元,约合人民币38.2万元。这部分收益已经超过8万元的上限,需按照45%的最高税率征收。&&&&算上这两个税种,你需要将收益部分的55%作为个税上交。算上委托机构的佣金,以及其他一些税费,总额不到25万元人民币。折现后,你能够获得大约140万元的收入。&&&&这140万元的收入中,还需要减去最初购买股票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收益部分。对于很多阿里的老员工来说,获取股票几乎不需要成本,还有很多员工是以极低的价格购得这些股票,成本可以说很低。因此,他们的纯收益几乎接近140万元。&&&&上市前卖风险小但收益少&&&&有人会觉得,上市后的交易太麻烦了,而且有股价下跌的风险。&&&&这就引出了第二种交易方式,即在公司上市之前,就把持有的股权转让掉。事实上,确实有不少阿里员工是这样操作的。在阿里即将上市的今年7月,其股票已经被炒到80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进行交易,持有3000股的员工可以卖到2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7.4万元。&&&&按照中国现有规定,公司上市之前的股权转让,要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即“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本金”,再减去“合理费用”,再乘以20%。&&&&前面提到过,很多阿里员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这些股票,甚至不需要成本,因此本金几乎接近于零。加上合理费用部分也相对较小,因此,其个税部分最多不会超过交易价格的&&&&20%。&&&&按照147.4万元的收入,个税部分最多约为29.48万元,这笔交易的纯收益最少不会低于117.9万元。这种交易方式虽然赚得少了点,但同样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而且规避了股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相对稳妥。&&&&据《新京报》
,结交更多好友。
已有账号?
每日热门话题
贵州都市报联系电话夜班编辑部:6625181&&&&&&&&&&&&&&&&&&&&&&&&&体育新闻部:6625165&&&&&&&&&&&&&&&财经新闻部:6625174&&&&&&&&&&教育周刊:6625157&&&&&&&&&&&&&&娱乐新闻部:6625164&&&&&&&&&&旅游周刊:6625175
广&&&告&&&部:26333&&&&&&&&&&发行部:6775896&&&&&&&&&&&&&&&&&&&&&新 闻 热 线:96811&&&&&&&&&&&&&理财热线:&&&&&&&总编室:6773939&&
本 报 地 址: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10-11楼&&&&邮编:550001当阿里巴巴上市搅得整个世界都热闹起来的时候,生活在杭州的小夫妻大明和小月(应采访者要求均为化名),时而也会和其他人一样讨论一下,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心情:2年前,他们也曾是阿里的一员。
&价值观考核&
大明是2010年进入阿里的。彼时,阿里的风头还没有这么劲儿。在寻求工作的毕业生心目中,阿里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开的薪资待遇相比其他同类企业还略低。
正在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读硕士研究生的大明,最终选择了到阿里就业。因为此前阿里到浙大有过宣讲会,打动了包括大明在内的很多毕业生的心。
刚进阿里,大明很开心。当时阿里刚刚搬进位于杭州西溪的新大楼,一切都是新的,&满眼的朝气&。新员工入职一周不上班,而是被带到外面进行培训。素质拓展活动,阿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规划,这一切让新员工们迅速熟悉起来,加深了对阿里的理解。
培训结束正式工作,大明的岗位是用户体验设计师,通俗点讲就是设计符合消费者习惯的网页,大学里学的东西并不能直接拿来用。但是不用担心,阿里安排了一对一的&师傅&手把手教新员工,一两个月后,大明的工作上手了。
&阿里的设计工作有一套自己的规范,设计师必须按照规范来。&大明说,这个规矩让新员工比较容易上手,但是也限制了设计师的发挥,为之后大量设计师的出走埋下伏笔。
更让大明苦恼的是阿里的考核制度。阿里对员工的考核分为两部分&&工作量和价值观,后者占比超过五成。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每项都有具体的考核条款,且分5个评分标准。每季度末,员工先进行自评,然后再由主管打分,最后交人力资源部定分。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与个人晋升、奖金直接相关。
&价值观虽好,但是难以量化。&大明认为,这最后就演变成了价值观如何由主管说了算。
曾经,大明的主管拍着他的肩膀说,熬个5年就可以拿到阿里的股权激励了,很大一部分老员工都是有股权的。根据阿里的规定,员工不管是走技术路线还是走管理路线,都有十几个级别,升到7级就可以有股权奖励。但是大明没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口头的,算不得数的。到时候,拿到股权又怎样?这个晋升路走下去也许失去的会更多。&
2年后,碰到猎头挖角,大明离开了阿里。
自主创业的诱惑
阿里IPO路演期间,小月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这一消息,并附上马云那句著名的话:&梦想这个东西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小月对阿里的感受跟丈夫大明不大一样,她当初离开阿里是因为换了新房子,上班变得太远。
小月当时在阿里做的是售后工作。相比之前在国企,小月觉得阿里的工作氛围非常轻松。员工都给自己取个&花名&,大多是武侠小说里的人名。同事之间以花名相称,不认识的同事直接称呼&同学&。有什么难题,团队成员都会帮忙解决。
阿里为员工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公司内配有超市、理发店、健身馆这样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价格也很优惠。晚上加班会有免费的晚餐和甜点。公司定期为单身员工举办相亲大会,以及春游秋游等部门集体活动。
在小月眼里,公司的高层很亲民,有关公司的大事情,马云会给员工群发邮件沟通,还会在员工集体婚礼上唱歌,一般以英文为主。最好玩的是,马云还会微服私访,在公司里溜达。&不过,大部分时间,他走不了多远就被大家认出来了,因为特征太明显了。&之后,马云的私访就变成了明星和粉丝见面合影会。
要不是后来搬家离阿里太远,小月不会辞职。她说,如果以后再择业,会优先考虑回阿里。
除了大明和小月这样离开阿里的员工,现在还有一批人也在跃跃欲试,他们是手里有阿里股权的员工。阿里IPO后,这批员工抛掉股票可以套现变身百万或者千万富翁。他们想的是有钱了,可以自主创业了。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很有远见&地在第一版招股书中提醒,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这些员工可能会在一夜暴富后选择离职。
&不管走还是留,在阿里工作过,就会留下它的痕迹。&小月说。
“好买财富”微信
上千款理财产品任您选择
11-20倍银行活期收益,随存随取,安全保障,免手续费
七日年化收益:4.53%
Expression smHmTjRx is undefined on line 104, column 86 in WEB-INF/view/ftl/newsDetail/cjnews_right.ftl.
The problematic instruction:
----------
==> if smHmTjRx.hbType?default(1) == 1 [on line 104, column 81 in WEB-INF/view/ftl/newsDetail/cjnews_right.ftl]
----------
Java backtrace for programmers:
----------
freemarker.core.InvalidReferenceException: Expression smHmTjRx is undefined on line 104, column 86 in WEB-INF/view/ftl/newsDetail/cjnews_right.ftl.
at freemarker.core.TemplateObject.assertNonNull(TemplateObject.java:125)
at freemarker.core.TemplateObject.invalidTypeException(TemplateObject.java:135)
at freemarker.core.Dot._getAsTemplateModel(Dot.java:78)
at freemarker.core.Expression.getAsTemplateModel(Expression.java:89)
at freemarker.core.BuiltIn$defaultBI._getAsTemplateModel(BuiltIn.java:907)
at freemarker.core.Expression.getAsTemplateModel(Expression.java:89)
at freemarker.core.MethodCall._getAsTemplateModel(MethodCall.java:86)
at freemarker.core.Expression.getAsTemplateModel(Expression.java:89)
at freemarker.core.ComparisonExpression.isTrue(ComparisonExpression.java:111)
at freemarker.core.ConditionalBlock.accept(ConditionalBlock.java:77)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221)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221)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process(Environment.java:199)
at freemarker.template.Template.process(Template.java:259)
at com.howbuy.web.html.FreemarkerTemplate.generateHtml(FreemarkerTemplate.java:82)
at com.howbuy.web.html.HtmlGenerator.generate(HtmlGenerator.java:123)
at com.howbuy.web.html.CommonHtmlGenerator.generate(CommonHtmlGenerator.java:26)
at com.howbuy.cms.task.FundNewsDataTask.run(FundNewsDataTask.java:454)
at sun.reflect.GeneratedMethodAccessor459.invoke(Unknown Source)
at sun.reflect.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invoke(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java:43)
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606)
at org.springframework.util.MethodInvoker.invoke(MethodInvoker.java:276)
at org.springframework.scheduling.quartz.MethodInvokingJobDetailFactoryBean$MethodInvokingJob.executeInternal(MethodInvokingJobDetailFactoryBean.java:260)
at org.springframework.scheduling.quartz.QuartzJobBean.execute(QuartzJobBean.java:86)
at org.quartz.core.JobRunShell.run(JobRunShell.java:202)
at org.quartz.simpl.SimpleThreadPool$WorkerThread.run(SimpleThreadPool.java:525)阿里年终奖揭秘:实领工资并不多 奖励股票价值大
  导读:无论年终奖是百度的50个月工资还是阿里的100个月工资,都是互联网行业员工收入的极致表现。根据北青报记者调查的情况,互联网行业的年终奖整体上确实比传统企业要高一些,但一般来说员工的年终奖为1至4个月的工资。实际拿到手里的年终奖还要看员工入职时与人力资源部谈判的情况。
  葛大爷在《天下无贼》感慨“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得到了极致体现。继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2014年会上曝出,百度拿出了史上最大额度的奖金奖励业绩突出的员工,一位员工拿到相当于5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之后,最近又有阿里员工曝出近10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再次打破此前互联网行业被曝出的最高年终奖纪录。去年被曝出的最高年终奖是腾讯,相当于60多个月工资,但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移动互联网时代,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的合称)都加大了对高精尖人才的争夺,李彦宏此前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变得更加重要。百度的团队,三分之一以上都是优秀的技术工程师。在最困难的时期,百度拿出更多经费,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地扩充美国硅谷研发中心的规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语音、图像识别等领域进行深入布局。技术是百度在巨变的竞争环境中,超越一切对手的决定力量。为此,百度2014年年底拿出了历史上最大额度的奖金,奖励业绩突出的“同学”。“我听说有一位同学,今年拿到的奖金相当于他50个月的工资。我们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未来我们还要拿出更多的钱,对于业绩突出的同学,我们的奖金没有上限。”
  消息传出后,马上有阿里员工曝出:“一个月薪2万的阿里员工表现不错,年底发了15万的年终奖,加上3000股股票。请问,等于发了多少个月的年终奖?”北青报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按照阿里巴巴北京时间昨天13时19分的股价,每股为103.11美元左右,再算上汇率1美元合6.2278元人民币,那相当于这位阿里员工拿到的年终奖为207.6445万元。以此计算,该员工的年终奖相当于其100个月的工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无论年终奖是百度的50个月工资还是阿里的100个月工资,都是互联网行业员工收入的极致表现。根据北青报记者调查的情况,互联网行业的年终奖整体上确实比传统企业要高一些,但一般来说员工的年终奖为1至4个月的工资。实际拿到手里的年终奖还要看员工入职时与人力资源部谈判的情况,以及公司当年的业绩表现和个人考核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因为有了BAT的高标杆,为了吸引到高精尖人才,创业公司现在给钱也很拼。投资者动辄就是几千万美元投入到创业公司,有钱当然可以任性,如今很多创业公司开口都是16薪,相当于4个月的年终奖,其实并不比大公司低,而且还可以拿到公司的大量期权。(吴琳琳)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一慧融财富陪伴你的第1071天今天,一条简单的微信短讯最近刷爆了朋友圈、微博和阿里员工的内部工作群。在这则微信短讯里,一位疑似阿里员工、名为“涂亮”的人士留言称:今年投资港股运气好,赚了20年的收入吧,离职休息一段时间。最后,涂亮饱含深情地进行告别:再见了 阿里。该朋友圈点赞中出现“张一鸣”,不过并不能确定是否为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这则消息一出,让众多吃瓜群众一片哗然:我们还在搬砖呢,人家就借着港股轻轻松松实现了财务自由!新浪财经随后向阿里巴巴求证,阿里巴巴表示对此消息不予回应,阿里亦未透露此人是否为阿里员工。假如涂亮真的是阿里员工,我们可以做一些推测:阿里的薪资结构为12+1+3=16薪,年底奖金为0-6个月薪资,员工采用KPI排名。P4应届生在10k以下、P5应届生在14k以下、P6高级开发在14-24k之间、P7技术专家在22-34k之间、P8高级专家在30-40k之间、而P9资深专家则为40-55k。此外,P7以上级别还能配股权。如果以平均计算,网络上普通认为阿里员工平均年薪50万。那么,赚了20年的收入是什么概念?即1000万元。港股过去一年的涨幅雄冠全球,涂亮到底是如何从中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呢?从基本面来看,今年恒生指数涨幅约30%。据智通财经联合老虎证券近期发布的港股投资者调查报告的数据,港股投资人64.5%都实现盈利,亏损人群占据比例仅有7.45%,绝大部分人从今年的牛市中获益。不过,盈利超过50%的比例仅占总人数的一成,而哪怕是内地基金经理,2017年的第100名也才实现了48.38%的收益。因此,投资高手还是占少数,而这一阿里员工很有可能是这17.35%中的一员,这个成绩也足以跑赢内地100名开外的基金经理了。假设涂亮在今年的港股市场里赚了20年的收入,那么这里存在三种可能:1. 本金较高,譬如数百万起步,能够抓住类似中国恒大、吉利汽车如此的大牛股,迅速实现财务自由;2. 数十万的本金,但是个技术高手,在股性活跃且最终涨幅较大的股票中如丘钛、正通汽车中不停做日内T,高频交易,几乎吃尽每一口肉;3. 玩转牛熊证或窝轮,譬如年初买了腾讯控股0倍的窝轮,10万元都能立马翻身解放做主人。甚至如果买入百万级别的腾讯窝轮,别说20年,50年的收入都赚到了。不过,如果阿里的员工不买自己股票,却买了腾讯的证券产品,这画面太美不敢看。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高达2111.06亿元,而私募就是其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港股蹭蹭蹭上涨时,不少基金开始增加对港股的配置。今年上半年,但斌旗下的东方港湾投资港股市场的产品收益为36%,最近收益已到60%。但斌表示,他们主要投资标的是腾讯(00700)和吉利汽车,这两只股票今年持续攀升,带动产品收益也水涨船高。另一私募和聚投资也在加大配置力度,除部分可投资港股通的老产品增加了港股投资外,还新发了两只规模1亿多元的纯港股产品。此外,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等价值型明星私募,在港股市场也收益颇丰。与大资金为伍,无论是熊市抑或牛市,都是获取更高收益的不二法则。目前南下资金仍在持续流入,在11月开门之际,港股通共流入27.82亿元,带领着港股一举攻破5日和10日均线,连腾讯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内地金融股和地产股今年以来的业绩均十分亮眼,也是南下资金流入最多的板块。港股目前正迎来银行股和保险股的业绩密集披露期,从已披露业绩的公司来看,不少个股业绩大超市场预期,板块的走势也对恒指有明显的支持。接下来,内银、内险、内房等最受大资金青睐的板块,或许仍将是港股上涨的主旋律。来源:财经视点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线微信客服微信①: [慧融]微信②: [慧融。小跟班]戳“阅读原文”查看活动详情《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二网贷安全110() 编者按:港股在经历持续增长以后,正在迎来颠簸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行情的震荡反复正在出现。年中之际,除了A股市场站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之外,港股市场的局面同样复杂。市场普遍认为,港股在经历持续增长以后,正在迎来颠簸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行情的震荡反复正在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机构布局港股市场的节奏正在发生变化。基金机构普遍认为,港股市场仍有相应的投资价值,但是对市场整体行情的预期需要调整,对个股的预期更是需要关注相应的风险。在港股市场发生变化、沪港深基金新规落地的背景下,港股产品正在寻觅“平衡术”。港股“颠簸期”到来去年下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持续上涨行情引来市场热议,一时间南下掘金成为很多内地资金的选择,港股市场也确实走出了与A股截然不同的走势。但是,这样的状况或许正在迎来变化。当前,虽有两地互联互通机制,但是港股市场仍是由海外机构投资者主导,海外市场的调整风险,会影响短期港股行情。港股风险偏好,受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内地经济预期的影响。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港股三季度行情的颠簸风险加大,要寻找性价比好的资产,而不要盲目追高。张忆东指出,首先,牛市初期投资者获利丰厚但信心仍待坚固,获利回吐的压力需要释放,港股已经积累大量获利盘;其次,三季度要提防欧美股市波动、特朗普减税不达预期、中国经济下行等对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港股市场存量上仍由海外机构投资者主导,海外的调整风险会影响短期港股行情;第三,三季度腾讯股价可能受美国科技股龙头调整的带动而面临休整,上半年美国六大科技股超买,带动腾讯持续强势,腾讯对于港股涨幅的贡献度最大。事实上,除了港股大趋势以外,部分港股标的在近期频频出现状况。腾讯、美图、复星医药等日前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阶段性异动。国金证券分析人士表示:“本轮港股行情行至当下,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特别对于个股而言,在获利盘颇有累积的情况下,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市场资金的大动作,这是港股投资需要考虑的一个风险因素。”港股产品寻觅“平衡术”虽然港股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但是港股的投资机会仍然为内地的基金机构所看好。嘉实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张金涛表示,看好未来两到三年的港股投资机会。张金涛认为,这一过程中可能伴随阶段性调整或波动,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现阶段仍可以逢低介入优质个股,决定港股走势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盈利和增量资金,这两点并未发生改变,港股的中长期行情仍值得期待。但是,港股市场正在发生的“颠簸”让港股产品在资产配资、投资操作上正出现微调。华东某沪港深基金产品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大类资产配置上,年中之际A股和港股市场的配置问题,正在经历一个调整过程,当然沪港深基金的新规对大类资产的配置有了新的要求,合规风险也是调整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其次是港股市场本身,在标的选择上,产品考虑的因素正在增加,业绩与估值的匹配性、个股持有资金的构成、个股的做空风险等,都成为产品投资的重要考量。整体感觉,港股市场已经不是此前的单纯环境了,在这一阶段,调整的风险正在酝酿,规避风险、抓取收益需要两手抓”。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1129.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三时至7月,又是对上半年总结盘点的时候了。对于一些私募来说,今年的“上半场”表现或许难以启齿,但“下半场”已然开赛,唯有再鼓斗志,加仓奋进。从近期私募排排网发布的上半年私募业绩榜单看,私募表现呈现两极严重分化,上半年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2.79%,其中1104只产品收益录得10%以上。而负收益产品有2247只,占比为44.61%,其中328只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在上半年亏损达15%以上。对于上半年业绩的黯淡,有私募表示,虽然“上半场”输了,但是下半年整体上较去年情况好很多,有加仓的打算。此外,7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出现环比上涨24.09%的情况,接近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型私募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在3100点至3300点之间箱体震荡整理,机会主要集中在保险、家电、银行等少数板块,因此不少布局白马股的大型私募在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其中典型代表就是上海景林资产,其业绩表现耀眼。而以中小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则遭受市场资金抛弃,不少中小私募只有降低仓位避险,这也影响到不少中小私募的业绩表现,其中328只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在上半年中亏损幅度在15%以上。此外,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成立满6个月且有业绩记录的股票策略对冲基金共有5037只,其中上半年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79%,其中收益率在50%以上的有49只,多达1104只产品收益率在10%以上。整体来看,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2766只,占比54.91%。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副总监杨建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半年A股的行情风格主要集中在以“漂亮50”为代表的大盘价值股,而中小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则遭受市场资金抛弃,这是私募业绩分化背后的原因所在。进入7月后,A股有望迎来新的机会,尤其在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报披露背景下,不少私募“嗅到”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上市公司年中业绩正在分化市场预期。由于部分中小市值个股的价值被错杀,而随着中期业绩的披露,其业绩增长的幅度及持续性正在改变市场资金的感觉,部分业绩持续增长的成长股凸显配置价值。对此上海世诚投资陈家琳曾表示,中小创个股之前调整幅度较大,不排除这一过程中有“泥沙俱下”的状况,从而可能为未来有较强成长性的小市值公司打开股价上涨空间,并在中小创内部出现分化,只是依靠“讲故事”的劣质公司将会继续边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和多位私募人士交流中了解到,不少私募都看好下半年的价值成长股,上半年亏了,希望下半年补回来。下半年倾向加仓打翻身仗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吃亏的中小私募也开始“注重”业绩,随着2017年半年报披露大幕开启,在当前“业绩为王”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无疑将成为近期资金关注的焦点,而近期不少业绩预增的个股表现强势,这也迎来了私募的集中调研。尤其是基本面向好且大部分业绩预增的锂电池板块受到私募调研的热度高居不下,如近期当升科技等公司纷纷获得中小私募机构的调研。而据私募排排网发布的7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显示,指数环比上涨幅度高达24.09%,本期指数值已经接近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整体来看,私募基金经理对7月份A股市场行情以乐观情绪为主,信心指标值为125,较6月上涨30.96%,其中对A股市场行情持极度乐观或乐观态度的基金经理占比为53.45%。私募基金整体看法乐观,持有中性及乐观态度的人数占比超过90%。从仓位布局来看,当前半仓以上私募机构占比已经超过六成,该比例较上月增幅超过20%。其中仓位在八成以上、五成到八成之间的私募机构各占总参与调查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成仓位以下的私募机构占比迅速下滑至不足10%。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刘善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月反弹行情的出现,私募的态度出现反转。7月份的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大涨表明私募是看好7月份行情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私募已经将仓位提高或者倾向于在7月份将仓位提高。所谓“五穷六绝七翻身”,6月份A股整体表现不错,私募机构对未来一个月的情况比较乐观,期望7月可以打一场翻身仗。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7342.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四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代表全球大型股市的35个主要指数中,一半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为2007年以来之最:截至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今年累计上涨26%,年内70次刷新收盘最高纪录,次数之多创历年之最;纳斯达克指数同期涨幅高达29%;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也超过20%。亚洲地区,韩国综合指数的涨幅几乎与标普500指数持平;日经225指数也曾涨至21年高点达19%;台湾证交所加权指数亦位于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4%;A股沪指全年仅上涨6%,在全球重要指数的涨幅榜中垫底,而创业板指则表现萎靡,全年累计下跌11%,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排名倒数第一。而与内地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增强的香港,却在2017年交上了傲人的成绩单:恒生指数曾冲破三万点,全年涨幅达到36%,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拔得头筹;而后的2018年第一个交易日(1月2日),恒指在早盘竞价交易阶段突破3万点,9点35分即大涨1.08%至30243点超过去年11月22日创下的高点30199点,并以30515.31点报收创十年新高(行情来源:富途证券)。港股市场在放眼全球股市下的优异表现,在令不少人感慨“错过港股大时代”的同时,更多了几许在港股开个户的念头。|2017港股个股盘点2017年港股市场最受欢迎股票,首当其冲必然是腾讯控股,其股价曾冲上400港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在富途证券基于用户关注热度统计出的
2017年最受牛友关注“港美股大事榜”前10中也出现4次,可见其“吸金”与“吸睛”程度之高。行情来源:富途证券然而,腾讯控股110%的涨幅竟然并未进入2017年港股涨幅前十名。以基因合成服务、提供与生物研究和新药研发相关的技术服务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录得近500%的最大涨幅,而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吉利汽车等内地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公司也取得强势增长,对于吸引内地投资者进入香港股市成为这些知名公司的“股东”,吸引力不言而喻。当然,如同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任何市场也都有绩优股和垃圾股。2017的香港,也见到了中国集成控股、美捷汇控股、中国农产品交易跌去超过九成股价。2017港股十大“天王”股、港股十大“天坑”股|被偏爱的“有恃无恐”除了个股表现亮眼,2017年股民的行为偏好也值得关注。从富途证券大数据统计的持仓人数的变动、新增关注和最热资讯均可窥得一斑。一只股票的持仓数,尤其是持仓增加减少数,最能反映出这只股票的客户喜爱程度。2017年新增持仓人数前10名的股票中,TMT板块占4席(腾讯控股、美图公司、中芯国际、中兴通讯),超过了老牌热门的房地产板块(融创中国、中国恒大、碧桂园)。TMT板块的“受宠”程度,在2017年新增关注数前10名的榜单中得到了一致的体现更为明显――除了老牌的标配,阅文集团、众安在线两只牢牢打上腾讯烙印的新星,显然是让一众投资者着迷。这一榜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不一定拥有你,但我一定要看你,因为我随时都会买你”的投资者心理。阅文集团、众安在线这两只下半年才上市的明星股,经历了最初几日的热捧,最新股价已经回落到上市初期附近,没准相当多的准股东们,正摩拳擦掌,“该出手时就出手”。行情来源:富途证券另外,在富途证券基于用户关注热度统计出的
2017年最受牛友关注“港美股大事榜”前十名中,内地科技股中的优秀代表――腾讯、阿里、小米――也皆榜上有名。|内地投资者功不可没内地资金正逐步成为港股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香港交易所市场发展科中国客户关系及市场推广部高级副总裁周晓殷曾表示,从11月4日开通到2017年11月中,港股通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33,270亿港元,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金额已达8,088亿港元,较底增长一倍以上。港股通的交易量在港股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占比也从开通时的0.73%增长至超过了7.1%。如果说港股通体现的还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对于香港市场的偏爱(注:现阶段港股通仅限于境内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参与),那么互联网券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则为更多个人投资者消除了进入门槛――仅需内地身份证和内地银行卡,即可三分钟极速开户;加上香港交易所2017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与内地互通互联的改革措施所展现的诚意,相信2018年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香港市场都是值得关注的选择。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342651.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五如果说A股市场在今年走出了“小阳春”行情,那么港股的涨势则牛气尽显。天相数据显示,截至日,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8.07%,几乎是上证指数涨幅的2倍。随着港股市场发力,沪港深主题基金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在基金排行榜中尽显优势。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前50的主动股混型基金中,沪港深主题基金就占了40%。对于主题基金来说,这么多同类基金集体跻身涨幅榜前列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不幸掉队的同类主题基金也不少。对投资者来说,选择一只业绩稳健持久、更能战胜市场的基金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沪港深主题基金出尽风头的背后是港股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目前港股仍处于历史底部,在估值上具备较大吸引力,自去年12月以来,通过港股通的南下资金已超百亿元。随着内地财富向海外配置的趋势延续,此轮港股通资金流入的延续性更强,沪港深主题基金的系统性投资机会也更为凸显。投资者应着重关注具备港股投研实力的沪港深主题基金。据金牛理财网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年4月发行第一只沪港深主题基金至今,已有49只主动配置的同类基金和2只被动跟踪的主题指数型基金。整体看来,沪港深主题基金各期平均净值涨幅都显著超越主动股混型基金整体平均水平。数据显示,沪港深主题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平均涨幅达到5.35%,不仅大幅超越上证指数收益率,也跑赢了同期主动股混型基金平均净值涨幅3.44个百分点。从业绩表现上来看,成立不满1年的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和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短期业绩突出,展现出强劲动力。数据显示,截至日,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和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今年以来净值分别上涨11.62%和10.72%,雄踞冠亚之位。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一直由基金经理张金涛掌管。张金涛在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研究和投资经验丰富。在基金的操作上结合“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和“自下而上”的股票选择策略,从价值、成长和收益三个方向精选估值合理的个股。其2016年四季报显示其在度过建仓期后,股票仓位升至80%的中等水平,行业分布以信息技术为主,占到基金净值的24.8%,消费品和金融业也是其重点配置的领域。前十大重仓股中,舜宇光学科技和赛轮金宇(601058)占比居前。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设立时间较短,不过其基金经理李耀柱同时管理着多只QDII基金,兼顾主动和被动投资类型,股债能力皆可,海外市场配置经验较为丰富。中长期来看,创金合信沪港深精选混合、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以及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的净值涨势更为稳健持久。据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创金合信沪港深精选混合最近半年和最近一年分别获得20.23%和42.17%的净值涨幅,在同类主题基金中均居于首位,在所有主动股混型基金的排名中也分别居于第一位和第17位。该基金成立于日,基金经理在操作时仓位上一直较为保守,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采用大小市值和高、低波动率结合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地区上,境内配置比例较大,行业方面首选周期类,热点关注国企改革。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和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近一年业绩也都很亮眼,分别为31.96%和29.7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偏爱汽车制造、通信以及电力股,如东风集团股份、中国移动、中国电力等。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则更青睐金融和科技股,如腾讯控股和建设银行(601939)。在沪港深主题投资基金中也不乏落后生,投资者在选基时需慎重。宝盈互联网沪港深混合和宝盈国家安全沪港深股票今年以来净值分别取得1.14%和0.9%的负收益,排名垫底。两只基金业绩波动也较大。与其他沪港深主题基金主打大盘蓝筹风格不同,宝盈互联网沪港深混合更侧重互联网主题,因此其收益与“大部队”背离也就不难理解了。《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六原标题:写在恒指突破28000点之际:港股资深投资人系列采访
原文:云锋金融公众号
采访对象:前私募基金合伙人;香港本地交易员;知乎上的美股大V
编辑:云深不知处
转发请注明出处
采访人背景:做过大买方的海外分析师,也当过A股的私募基金合伙人,自诩为重视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者。
股票投资年限:10年,港股投资年限:4年
Q:最初是什么原因进入港股的?
A:因为工作原因,其实我很早就有关注港股市场。
前几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没有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之前,海外资产管理机构想要投资中国,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香港股市。
但当时和这些专业投资者聊,感觉金融危机之后他们一直就不看好中国,最初因为四万亿,后来因为地方债务隐患等等,看空中国在很多投资圈是一种“**正确”。
所以那时候去看主流机构在全球的股票配置比例,会发现对港股的配置比起指数基准来说简直低到不能再低。
因此当时我从反向投资的角度,就觉得港股是不是有机会。不过因为工作性质不允许买卖个股,所以也就是在场外看看。
后来沪港通开了,自己也离开了那份工作,可以自由投资了,就自然而然的开始进入港股市场。
特别是到了15年2、3月份,当时感觉到A股已经进入大牛市中后期,市场没有了明显低估的机会,所以开始把主要的资金都放在了港股。
Q:还记得第一只买的港股是什么?
A:我记得应该是珠江钢管,但这大概也是最失败的投资之一(笑)。
当时买它是因为2014年油价暴跌之后这只主要做输油管道的公司也跟着暴跌,PB跌到了0.3还是0.4,然后公司将广州郊区的厂房搬迁后,又将工业用地转成了商业用地,开始盖楼卖楼,所以觉得会有烟蒂股翻身的机会。而且越跌越买,加了很多仓。
其实这是犯了港股大忌之一,就是试图左侧抄底。因为港股的散户少,逆向投资的人其实很少,而股票低估的时候低到不可思议,跌破净现金值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做左侧投资压力会很大。
后来楼是盖起来了,也赶上了房地产的好时候,销售很火爆,但公司却没有因此特别分红,所以港股投资者根本不买账。而且主业一直都一塌糊涂,盈转亏,亏转大亏,本来负债率就高,净资产很快就亏掉了不少,原来看到的低PB变成了价值陷阱。
但我的止损还是不够利落,一直幻想会有契机可以翻身。直到2016年年报出来,发现业务实在是没有起色,这才割肉,前前后后亏了50%吧。
第一只买的港股就亏这么多,也算是开局不利了。不过也学到了很多,知道港股和A股不一样,跌起来真的没有底,不要幻想会有韭菜帮着撑估值,甚至超跌反弹的机会都很难有。
Q:说说投资港股路上印象最深刻的经历?
A:应该是2015年4月的那次暴涨了吧。因为A股有涨跌停板限制,在牛市里最多也就是几百只股票一起涨停。结果清明假期因为证监会开了公募基金通过沪港通投资的口,于是假期结束的第一个交易日港股集体跳空高开。
我当时还在上班没看盘,结果手机一直在响,拿起来一看发现是交易软件的涨跌幅提醒。再一看,港股自选股平均涨幅在20%以上,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不过那次暴动没持续多久,因为是投机资金和杠杆资金炒作的结果,长线资金都还没来得及动,所以很快就哪儿来回哪儿去了,自己的持仓也基本上都做了一次过山车。但也因此见识到了港股不是没有赚钱的机会,只是需要契机。
Q:分享一下最赚钱的经历吧?
A: 应该是南方航空吧。当时油价暴跌后觉得对航空公司应该特别有利,而且人民币还在升值。既然判断油价一时半会爬不起来,就开始看航空股。
先是买了A股的南方航空,吃到了2014年底的一波。然后回过神来一看,发现港股南航要便宜50%,虽然港股当时也涨了一些,但绝对价格也就是A股没涨之前的水平,于是就卖了A股买了港股。后来大概第一波股灾之后反弹的时候走了,总共赚了三四倍吧。
在这个事儿之后我总结了两条经验,一个是港股因为机构投资者为主,而且之前海外机构又居多,大家的投资决策流程都比较长,所以就算出了什么利好,也要等挺久才会反映在股价上。所以对于这种AH股都有的企业,往往可以一条鱼吃两遍,十分给力。当然现在内地资金越来越多的往香港涌,像这样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另一个是港股其实非常适合做戴维斯双击。因为杀估值的时候会杀到特别狠,跌到小股东怀疑人生,比如0.2、0.3倍PB,又或者是跌破净现金,这种在A股是几乎不会出现的。而且港股经常会很理性给周期性股票一个折扣,认为他们的盈利不可持续,但等周期真正来了之后,这个折扣又会收窄。
所以等到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时,估值回归叠加盈利提升,会让股价上涨时绑了个火箭。这一点今年在内房股,比如恒大、融创乃至我买过的雅居乐身上也体现的特别明显——之前是所有人都唾弃,没有人看好,所以估值可以杀到两三倍市盈率,相比A股的房地产股简直便宜到不行,然后今年就飚了。
Q:想对跃跃欲试的港股小白说点什么?
A:港股真的是个很考验投资能力的市场。像今年这么大的牛市,指数涨了30%多,腾讯舜宇吉利等大白马涨到飞起,但其实股价上涨的公司只占一半,这在A股是不可想象的。
每次A股牛市里,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消灭1元股,然后依次消灭5元股、10元股,但在港股市场里,再大的牛市还是会有很多股票是仙股(指股价低于1港币的股票),还是会有很多股票不涨反跌。所以指望像在A股那样,遇到牛市就闭着眼睛买入然后等轮动补涨,在港股是会吃大亏的。
但港股又是一个散户非常有用武之地的市场。国内的券商基本上完成了对A股公司的全覆盖,而且研究员们比谁都勤快,所以哪个公司有点什么新动作,哪个公司下个季度可能业绩会超预期,基本逃不过研究员的眼睛。
这些券商研究所服务的对象,显然不是散户,而是那些基金啊保险等大金主,所以机构也都会第一时间得知基本面或者消息面的变化,从而完成买卖交易。因此对于散户来说,信息不对称特别明显,能跟在机构身后喝口汤就不错了,还经常会被割韭菜。
而港股不同。我记得有过统计,所有大投行研究员覆盖的港股公司加起来只占市场的30%。剩下70%虽然有很多老千股或者半死不活的烂公司,但也经常会有遗珠的好企业,基本面发生变化了,可是股价却没变化。港股投资者往往“不见兔子不撒鹰”,甚至“见了兔子还要想一想再撒鹰”。
所以个人投资者如果真的能做深入研究,搞清楚投资逻辑,完全可以买入后淡定的等到研究员逐渐开始覆盖,机构慢慢开始买入,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好,最后企业被纳入指数、沪深港通等,形成了正向循环,这时候再把货卖给那些急切要接货的机构们。
一句话形容吧,港股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如果对自己的投资能力特别有信心,就放马过来,就算不是专业投资者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如果是人云亦云或者没有扭转做A股的思路,那港股也绝对会让你体验到生不如死的感觉。
采访人背景:香港土著 资深交易员
股票投资年限:12年,港股投资年限:12年,输嬴一笑间
Q:最初是什么原因进入港股的?
香港人的生活和金融市场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每天电视里财经新闻都是主角,播放连续剧的时候底下经常也会滚动股市动态。到街上,老人家都在研究赛马,年轻人呢就会聊聊上市公司。
股价啊K线啊这些东西,早就渗透到香港这个城市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里了。
我从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也是很早就开始接触到股票市场,久而久之就对那些跳动的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香港,只要你感兴趣,媒体上的财经新闻和大量的相关书籍简直唾手可得,我的大部分基础知识也是从中得来。
上了大学以后,我觉得光纸上谈兵是没意义的,得用真金白银去实盘操作。家人也支持,给我提供了一些资金开始投资港股。
这点可能和内地不一样,在内地让大学生炒股是一种不务正业的体现,而在香港,这是有理财意识的象征,其实很多家庭都是支持的。
Q:还记得第一只买的港股是什么吗?
我记得第一只买的是万威国际(167.HK) ,具体什么原因已经不太记得了,总之是那个年代比较红火的科技概念股,而且也确实见过他的产品,觉得不是完全的老千。研究了一下技术形态和基本面,就下手了。
但这次的投资完全可以说是一场恶梦。才买了不过几天,这家公司便宣布供股*,然后第二天一开盘股价就跳空低开了30%。这也是港股的可怕之处,没有涨跌停板,一旦有超出市场预期的坏消息,第二天跳空下杀的几率很大,会让人措手不及。但同样的,如果有好消息的话,也会让人来不及上车,瞬间股价就会被拉上去。
说回万威国际,当时心情烂透了。因为第一次上手直接就投入了真金白银,心理波动很大。如果之前能多做一些模拟盘交易,特别是如果有现在这样和实盘交易几乎一模一样的模拟交易系统,这样可以对市场有更多了解后再转成实盘交易,相信就能更坦然的面对涨跌了。
Q:说说投资港股路上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吧?
应该是日那个被称为”大奇迹日”的一天吧。
当天恒生指数受外围股市的影响,一度下跌了超过1200 点,而且是下午开市后垂直下跌。我当时入市时间还不久,但也能感觉到周围股民的绝望。
但等到收市前90分钟,突然从内地传来了“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带动恒生指数从低点极速反弹。虽然收盘还是跌了两百多点,但之后的升浪正是从这一次反弹开始。两个多月内,恒生指数涨了60%,一举到了历史高位32000点左右,置身其中的股民深刻的体会到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
我觉得这正是股票最令我着迷的地方,他和赛马、赌博之类的刺激感觉还不太一样,是一种持续的,而且自己掌控感更强的刺激,再加上有外界因素的助力,确实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
Q:分享一下最赚钱的经历?
应该是承兴国际控股(2662.HK) 。去年初买了之后一直持有到现在,大概赚了四倍。
当时买它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刚易手,然后我搜了一下新老板的背景资料后,发现她的人脉极强,很多跨国公司都是她的客户,而且泛娱乐的业务在国内大有可为,所以我用了真金白银投下了信心的一票。
港股的好处就是市场一开始往往是用非常悲观的预期来看待一家公司的业务转型、卖壳、重组之类的举措,只有当公司一步步证明了自己的新业务发展,股价才会水涨船高。这和内地股市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最乐观的预期,N个涨停之后再来消化估值完全不同。
而且内地股市很多时候这种涨停板的钱小散户是赚不到的,消息人士都会提前布局然后直接大单封一字板,而港股则有很多上车的机会。
Q:想对跃跃欲试的港股小白说点什么?
港股有很多自有的交易规则,对港股小白来说肯定需要花一点时间去适应。港股可交易品种挺丰富,除了股票之外也有交易所买卖基金、涡轮和牛熊证等,这些产品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适合他们的交易策略。
刚才也说了很多港股的好处,但最后还是泼一泼冷水,从交易员的角度给想要参与港股的投资者一点建议。
因为港股市场是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参与者除了大部份是机构投资者外,散户也大多是有多年交易经验的,所以不会有那么多“韭菜”和你对赌,再加上市场的交易量相比A股小太多,所以一些市值比较小的公司股价大起大落、一路下跌等等事情都时有发生。
投资者能做到的就是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另外对于新入场的小白,最好从大白马、市场公认的蓝筹股做起,不要看到股价便宜就去碰那些仙股,否则很可能会死的很惨。
采访人背景:小散户一枚,有过短暂的美股分析师经历,知乎粉丝逾两万。以基本面研究为主,也会看看技术指标,信奉“百无禁忌,挣钱就行”。
股票投资年限:5年,港股投资年限:1年
Q:什么原因进入港股?
A:2015年股灾之后,就陆陆续续听到有人把资金转移到港股市场的消息,不过真正下定决心的原因,还是因为大老板在群里吼了一句,“今年港股市场一定会有一波机会,我们要把重心放到这里。”
作为一名敏(gen)感(feng)的投资者,如果对这样的信息还置若罔闻的话,实在愧对我多年的“韭菜成长日记”,何况这还是我们基金经理出身的大老板的判断。
当然,有想法和真正决定做之间还是差了很多功课的。在下定决心投资港股之前,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因为之前对美股比较熟悉,然后港股市场整体来说又和美股有比较大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基本面驱动啦,机构投资者为主啦,所以了解起来还比较快。另外我也特别研究了技术面,比如恒生指数在月线级别,如果能够破了前高的话那么趋势肯定会更强。所以,最后就下定决心要买港股了。
Q:还记得第一只买的港股是什么?
A: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接着上面回答,当时虽然下了决心买港股,但是具体买什么也不太了解。我自己的投资经验大部分都集中在美股市场上,对美股的科技类企业比较熟悉。而港股又是一个以金融、地产、基建等大市值公司主导的市场。
而且,简单的看过一些港股的投资者访谈和研究报告,感觉虽然港股市场在A股、美股、港股这三个市场里面流动性最差,但是却又一个最有效的市场,本身以机构主导,预测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能力远超普通散户。作为一个小散户,承认市场比自己聪明,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所以也就不打算在港股市场找alpha超额收益了。
那么谈到Beta,大部分人的反应肯定是买指数,不过恒生指数让我不太喜欢的一点就是成分股里面有很多没什么成长性,而且还具备高杠杆属性的地产、金融股。然后,转念一想既然所有的牛市都是龙头股领涨,那么干脆买腾讯算了,也算是买了一个增强型的港股指数基金。而且看了一下腾讯的财务报告,资产负债水平、潜在业务(比如还没有完全释放的广告业务)、盈利增长都还不错。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估值挺贵的,当时2万多亿的公司按照1.3倍的peg来估,始终觉得有点滑稽。
结果没想到的王者荣耀如此火爆,造成腾讯的收入和估值都创了新高,一不小心中了一个戴维斯双击,看来我和港股还蛮有缘的。
Q:印象最深刻的经历?
A:最深刻的印象就是2015年股灾全程在场了吧。
因为一些个人原因,4800点才进的A股,牛尾没有抓到,却与熊头撞了个满怀。当时,证监会开始清配资,指数开始回调,风险开始积蓄,但是市场依然盲目乐观,认为跨越上一个6000点牛市近在咫尺,等到第一次千股跌停的时候,指数暴跌到4000点的时候,恐慌情绪才开始释放。然后证监会紧急纠结国内二十几个像重阳投资这样的私募,一边发联合申明说价值投资的机会显现,一边各掏腰包买了点成分股,市场有了千股跌停后的第一次反弹。我也是这个时候跟着大佬们进去的,当时还觉得自己特聪明~
然而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直接就高开低走,最后直接又来一个千股跌停,瞬间我就懵了。以我仅有几年的投资经历,完全没遇到过这样的极端行情,还记得当时国外的朋友还打趣的问,你们国家的大盘是在除权吗?
左思右想之后,就决定既然看不懂那就不玩了,然后在跌停板上把所有仓位都清掉。接着,又把模拟盘满仓分级A用来观察市场。在当时那个市场,用人心惶惶、流言蜚语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一方面大家将信将疑国家队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在股灾1.0,股灾2.0的进程中,千股跌停的惨剧中不断的徘徊究竟是割肉还是坚持。而我因为始终觉得看不懂当时的市场,也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是自己满仓的分级A模拟盘,却因为作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具有对冲效应的品种,而以正收益大幅跑赢了沪深指数,导致更加不敢轻易入市了。
股灾2.0之后,大概2800点位置,开始第二次尝试性建仓实盘,然后市场真正第一次的大幅反弹是从这里,一度也以为股灾已去,慢牛重启,又把仓位加回来,结果,证监会推出熔断模式,导致股灾3.0的发生。股灾3.0的千股跌停的第一个交易日晚上,我左思右想之后,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就在美股市场上,找到两倍做多沪深300的ETF (代码:CHAU),一咬牙,顶着两个点的贴水(因为市场判断明天可能会继续暴跌),放了等量做空仓位,用于对冲覆盖A股的仓位。果然,第二天开盘股指低开3个多点后,继续向7%的熔断机制触发。第一次熔断15分钟,接着触发了第二次熔断,导致当天交易所提前收盘,创造了近年来证券行业,提前下班纪录…….再之后,熔断机制被暂停,股灾3.0过去,市场波动率下降,慢慢走出阴霾,回过头来看,全程经历股灾,还基本没受什么伤,全靠胆小和运气好……
类似这样股灾中的投资经验,在港股市场其实也可以实现,因为无论是牛熊证还是反向ETF,都可以对冲自己的多头仓位,这个比起A股来说还是方便很多的,这也是我现在选择配置港股的一个额外的原因吧。
Q:最赚钱的经历?
A: 最赚钱的话,是指收益还是收益率呢,因为以前也瞎搞过期权,但是不成体系,基本上是大赚大亏,做了一场过山车。
港股的话其实就是腾讯了吧,这个之前也介绍过了,那我说说真正靠分析捕捉到的一只美股大牛股吧,毕竟港股和美股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可以供大家参考。
这家公司就是英伟达Nvidia。当时,朋友推荐了VR概念组合,提到了英伟达。然后我就去翻看了英伟达的资料,才发现这家公司很不简单,已经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无人车多方面业务做了布局,而且本身资产质量、企业商誉都非常好,也跟一些技术行业的朋友打听了英伟达的技术实力,总之,在GPU领域远远超过老二AMD。总之,无论是估值、还是资产质量、题材概念、管理层能力、企业商誉都感觉真是找不到一个缺点。
另外一方面,Alpha Go战胜李世石,把人工智能带进了大众视野,也带进了资本市场。当时看到的一个核心需求,就是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对GPU这种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芯片有大量的需求,这对于一个英伟达来说,是一个产业级的需求风口。Alpha Go 战胜了李世石,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和标杆之一,后续会大规模提高对GPU的需求。
后来,没过多久,英伟达的价值就被市场发现了,数据中心的订单源源不断的涌来,营收不断创新高。PE估值也从硬件制造销售的区间,进入了人工智能的区间。不过,可惜的是,中间因为自作聪明,想做一波高抛低吸,结果不小心踏空了一个很大的主升浪,后悔不已。痛定思痛过后,也就懒得再折腾短线操作了。
如果要将美股英伟达这样的案例对应到港股上,其实就是类似舜宇光学科技和瑞声科技这样的科技大白马。看准了行业前景、公司地位等因素,如果估值还不贵,那就得果断买入。因为港美股不同于A股,大家对于未来盈利的预期不会打得特别满,所以股价会跟着盈利增长慢慢向上,万一撞上风口估值还发生了切换的话,赚的还能更多。这一点对散户还蛮友好的,不需要内幕消息也能赚到钱。
Q:想对跃跃欲试的港股小白说点什么?
A:额,作为一个小白,我其实也不知道应该跟小白说什么。说“苟富贵,勿相忘”可以吗?(笑)
个人觉得港股因为机构作主导,散户流动性不足,所以在定价方面经常比较准确吧,常常不会给普通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一分净利润对应一分股价。
有时候看起来的AH溢价,或者同行业公司不同倍数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港股自身的定价机制决定的。所以,在逻辑上,太过直白的套利策略不推荐重仓持有。有时候,投资还是安全保守比较重要,华尔街有句老话,There are old traders and there are bold traders, but there are very few old, bold traders。(完)
免责声明:去锋金融原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相关免责内容请关注原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七■闫妮2017年, A股市场结构分化严重,债市经历了近5年来最大熊市,商品市场也呈现震荡行情,缺乏趋势性机会,整体赚钱效应不佳。但仍有不少股票型私募抓住结构性机会,在价值蓝筹行情下获得较好的业绩。去年,私募行业总管理规模突破11万亿,势头依旧强劲。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百亿私募景林资产2017年旗下股票产品平均收益达到了68.25%,在全国百亿级证券私募基金中,位列2017年收益排名第一。百亿私募中的高毅资产(59.68%)、源乐晟资产(57.8%)、淡水泉投资(30.05%)、千合资本(26.06%)、朱雀投资(24.77%)、民森投资(21.95%)等价值派股票私募,也成为了2017年A股的大赢家。市场上有句老话,公募看风格,私募看策略。2018年的开年之际,华夏新财富君就和几大百亿级顶级私募负责人一起前瞻他们今年的投资策略,把握新一年的投资风向。百亿私募看好消费、制造及周期行业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表示,现在看好两大趋势,第一个大趋势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升级、高端化进程;第二个大趋势是中国的制造业龙头从国内龙头,变成世界的龙头。“中国的中产阶层不会再买更多的东西,但是会买更贵的、更好的东西,比如食品饮料、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中国人不会喝更多的白酒,但是不妨碍我们的高端品牌会更好,现在喝白酒不是酒精消费,而是代表你对特别事件的纪念,对家人团聚的犒劳,对商业伙伴的尊重。”高云程说,所有东西都在高端化,因为中国中产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对未来的预期很好。景林在美股投资了很多教育类企业,高云程说,教育是极度增长和稀缺的行业,竞争力极强,“很多海外投资者不理解,为什么国内有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公司,因为给孩子的课外辅导对很多适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刚需。”另外,在制造业升级方面,景林看好汽车的高端化、智能化等。高云程坦言,当前,很多中国企业正在实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型升级战略计划。以美的为例,它已经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个做空调的家电企业了,而是一家国际化的家用电器和智能制造的综合性工业企业。美的从今年开始,估计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总收入的一半,这是中国龙头企业变成世界龙头企业的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孙庆瑞表示,“从全球经济来看,目前仍处于明显趋好的形势,从中国来看,需求端增速较快,供给端没有太多增长,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好的供求关系状况,通胀可能会超出预期。从这个逻辑上来看,金融行业、消费品、制造业以及部分强周期的行业值得看好。”源乐晟合伙人杨建海称,“今年年初以来,消费板块涨幅比较明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在板块选择上会稍微有一些变化,除了配置一部分消费板块外,部分周期品种也可以作为配置方向。关注周期板块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人士对经济走向有较大的分歧,悲观者认为今年可能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紧格局,乐观者认为目前全球经济还是处于从复苏到繁荣的阶段。在这种分歧的背景下,周期品种可能会有超额收益的地方。”聚劲投资董事长张怀安持续看好消费和服务类的龙头公司。他的逻辑是,这些公司在10年前的市场竞争中已经跑出来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未来应该可以持续地向前走。此外,今年还看好创业板和中小创的龙头,目前创业板的估值水平是合理的,可以从中优选龙头公司。因为无论监管还是行业的优胜劣汰,都对边缘化的公司很不利。未来只需要关注行业中的龙头,那些已经跑出来的第一名、第二名公司。孙庆瑞则表示:“2018年我看好金融、消费品、制造业及部分强周期行业,不看好TMT,为什么看好消费呢?因为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美国达到80%。所以这部分是有空间的。如果选择一个行业投5年的话,会首选消费中的食品、饮料和家电。”A股投资者机构化趋势不可逆转“A股投资者机构化趋势是不可逆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觉得自己做投资的失败率较高,开始转向买机构的产品。而且更多增量资金来自银行、保险、高净值客户和QFII等,现在越来越多。”高云程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颁奖典礼上称。张怀安还表示看好港股市场,“无论从监管水平、税收政策,还是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都比较成熟。”2017年,恒指涨幅在全球主流市场里排名第一,涨幅达约36%。南下资金也获利颇丰。弘尚资产合伙人于龙一直是坚定的港股投资人,称“尽管港股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里有着非常好的表现”,但其表示未来继续看好港股二线,目前估值仍旧较便宜,风险收益相对较高。从投资板块来说,于龙表示看好航空以及中国制造国际化的一些公司,无论是汽车、家电还是其他制造业,未来仍保持比较好的结构化增长。2018年黑天鹅、灰犀牛有哪些?望正资本总经理王冰心表示,还需要重点防范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密切关注监管层的动向,2017年的监管节奏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在今年和明年,预计监管会“持续下雨”。其次是流动性方面,注册制、实质性退市等政策很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得到逐步落实,需要警惕挤水分的过程。最后防范某些公司财务报表持续性注水的风险。在今明两年,随着机构对上市公司加大深入研究,风险点会加快暴露,在二级市场中可能会有非常极端的兑现。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7月份私募基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得益于港股的强劲表现,不少股票私募借道“港股通”实现弯道超车。同时,由于7月期货市场行情顺畅,管理期货策略基金表现明显优于上半年,实现逆袭。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指出,基于A股风格变化,Alpha策略可能有更好表现。前7月股票策略私募领跑统计显示,截至7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突破2万家,达到2011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8734只,管理基金规模9.95万亿元,逼近10万亿元大关。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7个月,股票策略领跑私募策略,今年前7个月中位数业绩达到2.20%,有业绩数据的4926只产品中59.4%录得正收益。此外,按中位数计,今年前7个月中,固定收益策略收益排名第二,期间录得业绩1.85%,今年前7个月有业绩数据的583只产品中73.4%录得正收益。排名第三的是组合策略,今年前7个月录得业绩1.66%,该策略64%的产品录得正收益。具体来看,2017年前7个月,股票策略排名前十席位多数由新锐私募的产品占领,而且前十中有九只产品今年以来业绩已经翻倍。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劲、雄安概念阶段性走强及最近有色金属板块走强,为排名前十的股票策略产品贡献了主要收益来源;特别是前十席位当中有五只产品重仓了港股。优波投资和美港投资的共同合伙人陈龙介绍,其管理的四只产品持仓策略风格趋同,覆盖金融、地产、制造、消费等板块。仓位中港股通标的占50%-60%,A股标的占20%-30%,其余为固收或现金类。权益类中股票总数大概有20-30只。择股方面,其主要选择各行业最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谈及7月的表现,陈龙表示,银行、保险和地产板块贡献了这段时间的主要业绩增长。方圆天成投资总监郭飞武表示,其管理的天成壹号主要投资于从房地产、银行、保险板块中选出来的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组合中包含5-6只股票,长期持有。该基金收益来源于两部分:公司本身估值修复,以及“北水南下”资金推升股价。浙江东拓旗下的东拓三号资管产品基金经理王春秀透露,7月业绩由7只个股贡献,覆盖房地产服务、铝电、钢铁、有色等板块。相关个股已经减仓,目前基金在低仓位运行。不少老牌私募业绩持续稳健,可圈可点。淡水泉登记的17只产品今年前7个月录得平均收益19.45%,除一只产品录得收益13%,其余收益均位于19%-20%之间。景林投资有数据的两只产品今年前7个月录得平均收益19.50%。同期源乐晟作为投资顾问的产品中多数录得收益超过30%。管理期货策略7月逆袭管理期货策略同样值得关注。今年以来,管理期货策略表现并不理想。以中位数计算,今年前7个月,管理期货策略仅录得0.59%的收益。不过,该策略7月的中位数收益却达到1.15%,出现明显提升。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由于6月末商品期货止跌反弹,并在7月份掀起新一波上涨浪潮,尤其是煤炭、钢材、有色金属表现抢眼,因此7月份私募CTA策略收益率出现回升。“7月以来国内管理期货策略的私募基金表现明显优于上半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7月以来,国内商品的价格保持着良好的涨势,由于商品出现趋势性行情,趋势跟踪策略的商品期货基金业绩就会出现较好的增长。”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指出。“7月的行情是今年最顺的。”一家专门从事商品期货交易的私募表示,一般来说,行情顺畅时CTA策略收益率普遍比较好,而震荡市一般都是亏钱的。7月,其管理的产品在黑色系的多头配置中斩获颇丰,在有色金属品种上也有较好收获。另据今年前7个月管理期货策略收益排名第一的私募介绍,今年6月中旬以来净值迅速增长,主要是把握住了有色这波行情。风格将出现变化虽然商品期货及与其关联性很高的A股周期板块近期行情波动较大,但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趋势性行情较难出现。程小勇表示,虽然黑色系商品屡创新高,但原材料对下游利润的挤压也逐渐显现,只有供应主导的原材料价格涨势最终会受制于需求端的制约。一些商品在库存方面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甚至翻番,因此商品期货走势大概率缺乏类似2016年明显的主趋势,波动率过高的行情会影响CTA策略的表现。金石期货分析师陈志翔认为,黑色系及相关供给侧改革的品种,缺乏下游需求的同步释放,使得高价向下游传导困难,未来相关标的将有一轮调整行情。一家商品私募表示,后市商品料以分化为主。其采取的策略将从7月的单边操作与对冲结合,转变为以对冲为主,选择基本面相关的品种,如螺纹钢和热卷等,做强弱对冲。杠杆可能从2-3倍往下降至1倍。A股方面,上半年“二八分化”局面已出现变化。上海私募因诺资产创始人徐书楠认为,6月中下旬以来,Alpha策略有一个明显的反转,收益水平大幅提升,年化收益达到3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不再是“二八分化”,而是类似于“五五行情”。因此可以预期Alpha策略下半年会有更好表现。谈及近期创业板反弹,源乐晟副总经理张大同认为,从盈利增长来看,大部分创业板依然存在估值过高的问题,反弹为时尚早,创业板调整到位仍需要时间。《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7月份私募基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得益于港股的强劲表现,不少股票私募借道“港股通”实现弯道超车。同时,由于7月期货市场行情顺畅,管理期货策略基金表现明显优于上半年,实现逆袭。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指出,基于A股风格变化,Alpha策略可能有更好表现。前7月股票策略私募领跑统计显示,截至7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突破2万家,达到2011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8734只,管理基金规模9.95万亿元,逼近10万亿元大关。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7个月,股票策略领跑私募策略,今年前7个月中位数业绩达到2.20%,有业绩数据的4926只产品中59.4%录得正收益。此外,按中位数计,今年前7个月中,固定收益策略收益排名第二,期间录得业绩1.85%,今年前7个月有业绩数据的583只产品中73.4%录得正收益。排名第三的是组合策略,今年前7个月录得业绩1.66%,该策略64%的产品录得正收益。具体来看,2017年前7个月,股票策略排名前十席位多数由新锐私募的产品占领,而且前十中有九只产品今年以来业绩已经翻倍。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劲、雄安概念阶段性走强及最近有色金属板块走强,为排名前十的股票策略产品贡献了主要收益来源;特别是前十席位当中有五只产品重仓了港股。优波投资和美港投资的共同合伙人陈龙介绍,其管理的四只产品持仓策略风格趋同,覆盖金融、地产、制造、消费等板块。仓位中港股通标的占50%-60%,A股标的占20%-30%,其余为固收或现金类。权益类中股票总数大概有20-30只。择股方面,其主要选择各行业最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谈及7月的表现,陈龙表示,银行、保险和地产板块贡献了这段时间的主要业绩增长。方圆天成投资总监郭飞武表示,其管理的天成壹号主要投资于从房地产、银行、保险板块中选出来的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组合中包含5-6只股票,长期持有。该基金收益来源于两部分:公司本身估值修复,以及“北水南下”资金推升股价。浙江东拓旗下的东拓三号资管产品基金经理王春秀透露,7月业绩由7只个股贡献,覆盖房地产服务、铝电、钢铁、有色等板块。相关个股已经减仓,目前基金在低仓位运行。不少老牌私募业绩持续稳健,可圈可点。淡水泉登记的17只产品今年前7个月录得平均收益19.45%,除一只产品录得收益13%,其余收益均位于19%-20%之间。景林投资有数据的两只产品今年前7个月录得平均收益19.50%。同期源乐晟作为投资顾问的产品中多数录得收益超过30%。管理期货策略7月逆袭管理期货策略同样值得关注。今年以来,管理期货策略表现并不理想。以中位数计算,今年前7个月,管理期货策略仅录得0.59%的收益。不过,该策略7月的中位数收益却达到1.15%,出现明显提升。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由于6月末商品期货止跌反弹,并在7月份掀起新一波上涨浪潮,尤其是煤炭、钢材、有色金属表现抢眼,因此7月份私募CTA策略收益率出现回升。“7月以来国内管理期货策略的私募基金表现明显优于上半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7月以来,国内商品的价格保持着良好的涨势,由于商品出现趋势性行情,趋势跟踪策略的商品期货基金业绩就会出现较好的增长。”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指出。“7月的行情是今年最顺的。”一家专门从事商品期货交易的私募表示,一般来说,行情顺畅时CTA策略收益率普遍比较好,而震荡市一般都是亏钱的。7月,其管理的产品在黑色系的多头配置中斩获颇丰,在有色金属品种上也有较好收获。另据今年前7个月管理期货策略收益排名第一的私募介绍,今年6月中旬以来净值迅速增长,主要是把握住了有色这波行情。风格将出现变化虽然商品期货及与其关联性很高的A股周期板块近期行情波动较大,但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趋势性行情较难出现。程小勇表示,虽然黑色系商品屡创新高,但原材料对下游利润的挤压也逐渐显现,只有供应主导的原材料价格涨势最终会受制于需求端的制约。一些商品在库存方面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甚至翻番,因此商品期货走势大概率缺乏类似2016年明显的主趋势,波动率过高的行情会影响CTA策略的表现。金石期货分析师陈志翔认为,黑色系及相关供给侧改革的品种,缺乏下游需求的同步释放,使得高价向下游传导困难,未来相关标的将有一轮调整行情。一家商品私募表示,后市商品料以分化为主。其采取的策略将从7月的单边操作与对冲结合,转变为以对冲为主,选择基本面相关的品种,如螺纹钢和热卷等,做强弱对冲。杠杆可能从2-3倍往下降至1倍。A股方面,上半年“二八分化”局面已出现变化。上海私募因诺资产创始人徐书楠认为,6月中下旬以来,Alpha策略有一个明显的反转,收益水平大幅提升,年化收益达到3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不再是“二八分化”,而是类似于“五五行情”。因此可以预期Alpha策略下半年会有更好表现。谈及近期创业板反弹,源乐晟副总经理张大同认为,从盈利增长来看,大部分创业板依然存在估值过高的问题,反弹为时尚早,创业板调整到位仍需要时间。《阿里员工炒股赚了1000万,然后他离职了?》 精选十回望2017年上半年,外围市场美股、港股表现一片大好,A股市场尽管走势波澜不惊,市场风格却有明显的差别,价值蓝筹完胜中小创。“经历过股市牛熊的基金经理,才是合格的基金经理”,证券行业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股票投资市场无疑是最考验投资水平的市场,尤其是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来说,能否在风云诡谲的二级市场寻找出“价值洼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的成败!那么在上半年,都有哪些基金经理选对了股票呢?普通股票型基金:易方达消费行业领跑2017年上半年,从普通股票型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上看,消费行业、大盘蓝筹、医药主题、大健康、沪港深等主题基金表现遥遥领先。其中易方达消费行业以34.75%的回报夺冠,嘉实新消费、安信新常态、上投摩根大盘蓝筹等收益也都超过20%。▲数据来源:Wind嘉实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季文华表示,在中期阶段,白马蓝筹仍将主导市场行情,不排除龙头个股在抱团趋势下提前完成估值切换。成长股仍然面临绝对估值较高、外延模式受阻、监管约束加强等因素压制,短期内暂不具备转换条件。季文华认为,在蓝筹股中,低估值大金融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重视,有望年前完成估值修复;在成长股中,新能源汽车值得重视,如果三季度销量超预期,很可能会是市场的一个亮点;目前市场风险偏好依然不高,建议短期内对主题投资保持谨慎态度。得益于投资优势,普通股票型管理基金经理方面,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萧楠成为今年股票型基金回报率最好的基金经理,萧楠从2012年9月接手易方达消费行业以来,任内基金总回报达131.07%。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基金经理袁玮、蓝雁书紧随其后。▲数据来源:WindQDII股票型投资:BAT互联网主题基金最赚钱今年以来,港股年初至今的表现十分抢眼,恒生指数领跑亚太市场。沪深港通开通以后,内地资金向海外配置的大趋势在不断强化。在此背景下,投资海外市场成为基金的大势所趋。嘉实沪港深精选基金经理张金涛认为,港股今年以来整体涨幅较大,这是由基本面和资金等因素驱动的,看好港股未来三到四年的投资机会,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伴随阶段性的调整或者波动,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今年以来,QDII基金产品中,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嘉实全球互联网、华夏全球精选等涨幅领先。其中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基金重仓持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大头”。嘉实全球互联网基金经理张丹华认为,今年来全球科技行业整体表现不错,包括美国科技、中概股在内,一些龙头公司盈利超预期推动了市场的上涨,当然相关板块的估值也小幅扩张;嘉实全球互联网基金上半年业绩之所以出色,主要是把握了几大科技领域的alpha机会,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电动车、苹果产业链、中国教育、社交平台、游戏等等。▲数据来源:Wind基金经理表现方面,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蔡铮收益排在第一位毫无疑问。蔡铮此前表示,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紧密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只要指数涨了,基金净值就跟着涨。今年以来,腾讯、京东、阿里等互联网个股一路走高,基金净值也随之上升。▲数据来源:Wind张丹华表示,长期看好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景,科技类资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类别。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科技公司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将带来大幅度业绩超预期的可能;目前科技类企业的估值在历史估值中枢略偏上位置,风险收益比较合适。普通股票型跌幅榜:量化基金没落2017年上半年,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谈量化。曾经在过去两年风光无限的量化基金,在2017年上半年却大面积“折戟”。在大蓝筹领涨的背景下,量化基金黯然失色。主动型股票基金垫底的有多只是量化基金。金鹰量化精选、南方量化成长、创金合信量化多因子股票A、长信量化中小盘股票等跌幅居前。此外,上半年互联网主题基金同样“折戟”。招商财经大数据股票以15.19%的业绩跌幅居首。该只基金的持股中,包括爱迪尔、*ST东数等互联网概念的中小市值股票,损失惨重。▲数据来源:Wind见习记者 吴梦迪国际金融报∣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员工可以卖股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