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受害着,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里告诉大家,西安巨科新能源和华唯新能是一帮骗子只是两个营业执照而已按期轮回换,

作为西安人,你真的了解西安的寺庙吗?
作为西安人,你真的了解西安的寺庙吗?
【西安市城区内的宗教寺庙】来学习学习吧~!
  很多人都有个可爱的梦想就是游览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名山大川,这是一个很伟大的理想,但现实是大多数人无法实现,至少我个人的情况是无法实现,那么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好好将自己所在省内的大小景点发掘一遍,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如果把新疆西藏四川地区的景色比作美女,那么陕西这块更像一个才女,美女人见人爱,但要欣赏才女的话,有时需要你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底蕴。陕西是个独特的地方,狭长的疆域使得其拥有三种不同的地理风俗。传统北方特色的关中地域,隔着秦岭的陕南就是南方地貌风俗,而陕北地区则是黄土和沙漠戈壁地貌风俗,陕南地区是最被外人所忽略的一部分。
陕西是文物大省,境内古迹众多,大家广为人知的那几个景点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景观默默无闻。这些景点很多都地处偏远乡村,需要颇费周折才能到达。很多地方游玩的乐趣甚至不是看结果,而是找寻这些偏远景点的体验。由于本人偏爱原因,加之陕西景观的特点,因此主要以文物古迹为主,单纯风景类景观就不一一罗列。这帖算挖坑帖,不知挖到何时何地为止!
西安的宗教寺庙
  西安作为历史古都,历代帝王在西安建都留下了众多寺庙,涵盖了佛教,喇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几大类别。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现计划在春节期间将推出西安宗教寺院系列回顾,分两大部分向大家介绍西安市城区内的各个宗教寺院古迹。第一大部分是佛教道教喇嘛教寺院,第二部分介绍西安的古清真寺。
  第一部分 佛教道教喇嘛教寺院 
&西安市城区范围现存古寺庙有佛教的大慈恩寺、荐福寺、大兴善寺、青龙寺、卧龙寺、罔极寺、云居寺,佛塔有大雁塔、小雁塔、宝庆寺华塔、万寿寺塔,喇嘛教的广仁寺,儒教的文庙、魁星阁,道教的城隍庙、八仙庵、湘子庙、东岳庙。另外,木塔寺和感业寺遗址由于已经没有寺院建筑存在,故没列出。大慈恩寺和大小雁塔由于名气太大,超出本帖主题(二、三线景观)的范畴,故也不再介绍。
一)西安城区寺庙巡礼 ——
宝庆寺华塔
 西安市区内现存佛塔中最有名气就是大小两座雁塔,但还有两座古佛塔不被外人所知,宝庆寺华塔就是其一。其实宝庆寺华塔虽然名气不大,但见过它的人却是很多,源于宝庆寺华塔就位于南门内书院门外,去书院门玩的外地游客都能见到这座佛塔。
 宝庆寺华塔原先位于宝庆寺内,是一座高约23米,七层平面呈六角形的古塔,内有魏、隋、唐等时代的石刻佛像,一层檐下有龙凤等动物雕饰,二层、三层的砖龛内镶嵌着石造像,第六层仅有砖龛一孔,嵌有半身石造像一尊。宝庆寺修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原址在隋大兴城安仁坊,唐文宗时以五色砖在寺内作塔,故也称“花塔或华塔寺”。五代时寺庙毁于兵火,宝庆寺内建筑仅剩这座古塔,明景泰二年(1451)移塔建寺于今址,万历()年间冯从吾讲学与其中。现存明景二年(1451)重修石碑一通。建国后,政府对宝庆寺华塔进进行了整修。系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和一般常见的佛塔相比,宝庆寺华塔显得低矮了许多,因此也就变得可以移动。如果不是塔前文保碑,或许不会有多少游客不知道此塔还是文物,估计认为是个人造景观吧。
二)西安的比萨斜塔 ——
和意大利大名鼎鼎的比萨斜塔相比,位于西安东郊韩森寨附近的西安28中学校园内也有一座斜塔
——万寿寺塔,却是默默无名鲜为人知。万寿寺塔因所在万寿寺得名,最初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现万寿寺早已不复存在,独存此塔。万寿寺塔身通高22米,共六层,每层六面,平面为六角形的楼阁式砖塔,现属于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塔身第一层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补间斗拱为一攒,第三层正北处辟有一门,门楣上部有砖刻楷书“藏经塔”三字,塔身是由砖与黄泥砌成。至今保存完好。万寿寺塔历经四百多年一直正常,只是上世纪70年代搞国防建设挖防空洞,导致古塔开始倾斜。
  韩森寨附近的很多居民对于这座倾斜的古塔有着不同看法,有些认为这三十多年来的倾斜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还有居民却觉得古塔倾斜的越来越严重了。因此市文物部门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古塔的倾斜程度进行测绘,经过几何解析,最终求得塔顶距塔体中心点的偏移方向为西北,偏移量为1.064米。技术人员认为,古塔倾斜最主要问题是
地下存在防空洞且有部分漏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都是造成古塔倾斜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周围建筑物施工往外抽水,土壤里的水被抽走了,造成了土壤的下沉。倾斜的古塔有可能扶正,但是技术要求非常高,花费的代价也比较大。不过因为塔基比较稳定,倾斜趋势不会加大;所以考虑就在古塔周围加上护栏、改造了28中操场上的排水设施,保持它的现状,不让它继续倾斜。
  我慕名前去参观这座斜塔却碰了一鼻子灰。陕西境内坐落在学校内的古塔很多,不过西安28中却没给我好脸看,看门的老大爷死活不让我进校园,他说学校不是景点,因为里面有学生上课,校方有规定不能进去参观,无论我怎样和他磨嘴皮子,他就是不放我进去。没办法,我只能在校外隔着围墙对着露出半边的塔身拍了张“到此一游”。
三)西安城区佛教寺庙巡礼-------&
西安荐福寺
  有寺庙不一定建佛塔,但有佛塔必定建在寺院内,如果把寺院比作小姐,那么佛塔就是丫鬟了。西安有两座寺庙却是丫鬟名气大过小姐,说大雁塔和慈恩寺可能还有不少人知道,但问荐福寺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其实小雁塔就是丫鬟,而荐福寺则是小姐,只是现在丫鬟的名声人人皆知,反而小姐的大名无人知晓。
  荐福寺原为隋炀帝宫邸,唐初改为襄城公主宅第,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为其为其超度亡灵而改为寺院,最初取名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时改称荐福寺。武则天曾以飞白体为寺内净士院书匾额,门外有吴道子所画的神鬼,寺庙香火旺盛。唐代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驻荐福寺译经,由此寺庙扩充为翻经院,成为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也是继慈恩寺后的又一个佛教学术机构。唐中宗复位的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在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一座15层的佛塔,就是现在的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由于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在宋、元、明、清各代虽无大发展,但香火终年不绝。寺内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慈氏阁和小雁塔。寺内钟楼还保存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的巨大铁钟,这口钟当时悬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内,因渭河发水,河床改道,寺院被水冲毁,大钟沉于河滩。后移置荐福寺内。每天早晨寺内会定时敲钟,钟声清亮,数十里内都可听到,故"雁塔晨钟"为长安八景之一。
  和人流篡动的大慈恩寺比较,荐福寺由于游人稀少而显得十分幽静,有老者锻炼身体,还有几个女孩看书或发呆,门楼上有个女孩在表演琵琶独奏。院内房屋所剩无几,夹道参天大树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槐、古楸。寺内还有几块高大的碑刻,据说是北宋时代碑记。寺内正殿内佛像早已不见踪影,变成书画展厅。由于荐福寺位于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景区内,而门票就要50大元,因此除了游客很少会有人来这里上香,和西安其它寺院相比,荐福寺少了一份喧嚣与香火,但留下了一份宁静和安详。
(四)西安佛教密宗寺院 ——
和上文说得青龙寺一样,大兴善寺也是佛教密宗寺院,由于青龙寺已经焚毁,遗址上新建的只是纪念馆堂,因此大兴善寺实际上成为西安唯一的佛教密宗寺院。
  大兴善寺位于荐福寺以南,过了南二环路再南行1公里的兴善寺西街,和小雁塔基本位于一条垂直轴线上。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隋文帝杨坚即位的时,下令在该寺聚集名僧和佛教学者,建立了隋代第一个国立译经馆,大兴善寺的佛经翻译在整个隋代的译经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译经论在门类方面弥补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多论少的不足,对丰富当时各派佛学思潮做出了贡献。隋末唐初,大兴善寺的译经事业一度受到挫折。唐贞观三年(629),唐太宗诏令以印度来华高僧波顿为译主,在该寺重开译场。
  大兴善寺也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等人来寺内主持译经并传授佛教密宗,大兴善寺由此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并和当时的大慈恩寺和荐福寺一道列为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前文青龙寺中提及的日本高僧空海的师父惠果,就是当时在兴善寺传教的印度僧人不空的弟子,空海学成回国,在日本东大寺创立了日本佛教的东密,并创造了日本文字,号弘法大师。因此,大兴善寺也被认为是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
  唐武宗会昌年间大举灭佛,全国有4600余座寺院被拆毁,大兴善寺亦难逃劫难。以后屡有重修,以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的修复工程最多,先后重修了方丈、殿堂、钟、鼓楼和山门等。但到清同治年间,寺院建筑再次因回民动乱被毁,仅存钟、鼓楼和前门。建国后自
1955年冬季开始,对全寺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翻修,但在“文革”中又遭破坏。1996年,界明方丈暨两序着手恢复昔日辉煌的密宗祖庭,现在寺内建筑群包括山门、金刚大殿、钟鼓楼、观音殿、方丈室等。
  我是今年元旦去的大兴善寺,据说门票要20元,不过我稀里糊涂直接进门,也没人问我要门票,事后查资料才知道要门票的,不过估计那天是元旦期间方便香客烧香?寺内建筑看上去都很新,但还在不停地扩建,大雄宝殿后面正有一座更为宏大的新大雄宝殿在兴建中,主体框架已经完工。现存寺院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内供弥勒菩萨;然后是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十八罗汉以及地藏菩萨;观音殿,内供明雕檀香千手千眼观音像,根据宋代的记载,认为佛教寺院塑立观音像最早就是大兴善寺。东西禅堂,西禅堂壁间的大镜框内装有“开元三大士传略”;后殿藏有唐代铜佛像和宋代造像,形态各异,独具风格。此殿为大兴善寺的法堂。
  寺院东侧新建了罗汉堂,里面装修搞得太现代化了。西侧主要以纪念那些为大兴善寺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僧侣的建筑为主,内有一座舍利塔,为唐代“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和尚的舍利塔。不空和尚曾在印度广求密宗经典,集各家之长,他在大兴善寺主持译务,翻译佛经500余部。还为大唐皇帝举行灌顶仪式。又在京师一带广集各寺院的梵文佛经,集中妥善收藏和研究,对佛学经典的整理研究和弘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代宗时不空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称三代国师,圆寂后谥号“大辩证广智不空藏和尚”赐钱万贯,在寺内建不空舍利塔。此舍利塔也叫普同塔,为六面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通高18米,一层呈方形基座,面南开一券门,门额砖雕“舍利塔”三字,内有塔室为方形,以上六层均为实心,每层有券龛,龛中塑佛像。砖作斗拱、叠涩出檐,额枋作花纹砖装饰,塔刹为宝珠形。西侧修一佛他,以纪念那些为大兴善寺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僧侣。
  是不是今天免费的缘故大兴善寺内游客不少,似乎大多都是烧香,像我这样纯游客不多。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转经轮,以前看到转经轮都是在喇嘛寺院,而在大兴善寺内也有,让我明白转经轮不是喇嘛教的独门武器,是佛教密宗共有的财产(喇嘛教也是密宗一个分支)。还有就是寺旁边的医院,古色古香的门面堪称中国最有创意的医院了,呵呵。
(五)日本人心目中的朝圣之地 ——
西安青龙寺
  青龙寺离我上学的地方不是很远,不过上学那会对古迹还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在大一暑假军训铲河拉练时,跟着大队人马从青龙寺脚下路过。青龙寺所处乐游原原来属于郊区,只是现在城区外扩才进入西安城区范围,但周围的建筑仍明显带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沿着上原的小路穿过青龙寺旁边的铁炉庙村,路旁一侧就是青龙寺的围墙,不少地方已经成为危墙,墙上贴着“危险勿靠近”的警世标志。本来青龙寺就不是旅游热点,冬日里寺内更是冷清,大门外面空旷的场地上看不到一辆汽车,走进大门也见不到管理员,虽然带了旅游年票,看来也是多此一举。青龙寺内十分安静,寺内种满樱花树,都是日本方捐赠,听工作人员介绍要到来年清明樱花才会开放,我来得不是时候。
  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自建寺以来也是命运多歧。青龙寺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原名“灵感寺”,唐时为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唐武德四年寺一度被废,只是龙朔二年城阳公主患病期间,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唐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然而唐会昌五年,唐武宗禁佛时青龙寺也未能幸免,但次年又改为护国寺。唐大中九年长安左右两街添置寺院八所,该寺又恢复本名。北宋元祐元年以后寺院彻底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殿宇遗址被埋没地下。
  青龙寺极盛于唐代中期,是唐代著名的密宗佛寺之一,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在寺内主持,当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在青龙寺学习,尤其是日本僧侣,使青龙寺成了向外传播佛教密宗颇有影响的寺院之一。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请益僧”往来长安甚多,最著名的有八人,日本称为“入唐八家”,而其中六家即空海、园行、园仁、惠运、园珍、宗叡曾在青龙寺受法,尤其是空海(号弘法大师)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后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日本佛教信徒另一个朝圣之地就是大慈恩寺了,那里日本游客也很多,我还见过举行朝拜仪式的日本香客。
  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青龙寺即遭毁坏,渐不为人知晓。1963年起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发掘,在址上建起新的青龙寺,新建的青龙寺分为东西两处庭院,有空海纪念碑、以及日本捐资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筑
——“惠果、空海纪念堂”,及青龙寺出土文物展室。青龙寺是许多日本游客神往的观光胜地,从日本来西安的游客百分之九十八都会来青龙寺,为了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而这些日本游客也几乎占了青龙寺每年游客的三分之一。可能我参观青龙寺时正是年末旅游淡季,没见到一个日本鬼子。
六)西安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 —— 卧龙寺
西安碑林博物馆东大门外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叫端履门,从东大街到文昌门,长度不到一公里,南半截叫柏树林,北半截就叫端履门,上大学的时候是我最喜欢逛的一条街。明朝初年,秦王朱在西安城内建秦王府,就是现今省政府所在地。进入秦王府的正门,首先得经过一个牌楼,在这个牌楼前,各位官员在此正冠端履,听候召唤。久而久之,首先官人们,其次百姓们,就把这个牌楼叫做端履门,牌楼早在清朝初期就没有了,但地名却一直叫了下来,直到今天。当年端履门两侧有许多老院子,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里住的都是官宦大户,后来随着时代变迁门楼内那些一户独居的大宅子早已经易主,成了多户杂居的居民院,而院内居者也大都是百年以来的西安老户。我上学那回儿,西安个体商业还不是很发达,除了做服装外,很多人喜欢开书店,端履门是私人书店集中的一条街,临街铺面的私人书店林立,也算是我上学时西安作为文化古都一个特色吧。由于就读的学校位于西安城墙外,因此同学们管逛西安城墙以内的商业闹市叫“进城”。我进城就经常坐402路到文艺路,然后从文昌门步行沿端履门一路北上逛沿街各个书店直到东大街。现在端履门改造了,马路被拓宽,昔日临街残破低矮的民房都变成高楼大厦,楼里或临街仅存旧民房的铺面大多也转做私人广告制作公司或餐馆之类生意,书店已经很难再见到,唉!这是时代发展的必有之路,老街慢慢消亡,一个个现代化城区兴起,只是昔日学生时代的景象只能成为永远的记忆。
  卧龙寺就坐落在端履门南端柏树林街中段一个小巷子里,看资料这里文革期间寺院被毁后,一度被作为西安市的殡葬中心,现在卧龙寺重修后,殡葬中心转到别处,但寺门口依然有卖殡葬用品的商贩。据寺内保存的清道光十年《重修卧龙寺记》碑载
——“昔汉明帝梦佛入中国,悦之,因建祠南郊而致祭焉,灵帝时敕赐创修为寺,于其中讲《楞严经》,上为国家保平安之福,下为生民致安乐之庥,遂题其寺额曰‘福应寺’,而神之梗祀至此隆,人之崇奉至此愈多矣”,因此认定卧龙寺创建于汉灵帝时期(公元168-189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大画家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被称“观音寺"。宋初有高僧惠果(就是青龙寺那位高僧)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更寺名为“卧龙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慈禧太后施银千两重修殿宇,并建立石牌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曰”、“三乘迭耀”等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当时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真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诏令送卧龙寺供养,所以现在寺内小型怫像甚多。唐末宋初禅宗盛行,律寺、讲寺多为禅林,卧龙寺也不例外,以禅宗道场为主,遂传临济一宗,但兼传播其他宗派的经典、教义,被称作“各宗并弘道场”。
  卧龙寺地处偏静之所,游人很少,来这里基本都是香客,因此不收费自由参观。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中的主人公多次来卧龙寺,求教于此地的和尚,而且所言的“卦象”十分准确,因此据说这里每逢初一、十五前来进香问卜的人络绎不绝。寺山门外铁栅门一道,门口坐着一排乞丐等着施主的施舍,走进栅栏门迎面是山门殿,殿外贴着一副对联“念佛是谁”和“照颈话头”禅宗意味十足,殿内塑哼、哈二将像相对立。东西配殿各三间,东供地藏像,西供观音像,两殿北侧各建碑廊四间。改建天王殿三间,内前供伽蓝菩萨,后供韦驮菩萨,两边四大天王像。此殿两侧建钟、鼓二楼,下为过道。往后大院东西客堂各五间,西堂供有木刻三圣像。正中即旧大雄宝殿五间,中供华严三圣像,前附供缅甸王佛像,后有倒坐地藏菩萨像,两侧供二十四诸天像,悬有赵朴初书“大雄宝殿”牌匾一面。后院东为延寿堂三间,内供药师佛像,西为祖师堂,内供达摩祖师像,再往后即大悲殿三间,内供香樟木雕刻千手观音像,背后又供韦驮像一尊。寺内文物以历代碑石著称,著名碑石有佛足迹碑、唐吴道子画观音像碑、明洪武十五年卧龙历史碑、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颁赐藏经碑、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碑、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兴十行规约碑、同治七年(l868年)卧龙历史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太后捐银两重修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传戒碑等。
七)西安净土宗佛教寺院 ——
唐罔极寺  
  罔极寺现地处西安市大东门外的东关炮房街内,周围都是居民区。由于这里地处传统闹市区,旧居民房很多,拆迁比较困难,因此这里居住环境是是新式高层建筑和低矮旧居民楼/房盘根错节般混杂在一起。我拿着地图沿着小巷子和街道转了半天才找到罔极寺。
  唐朝皇家有为先人建庙祈福的传统,比如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创建于唐代,初名献福寺,为唐文明元年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武则天天授元年改名为荐福寺。还有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是唐高宗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故名“慈恩寺”。唐罔极寺也是同理,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那个大名鼎鼎的镇国太平公主尽孝心为已经弥留之际的老妈祈福而建。因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爱女,在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四代,权倾朝野,所建此寺居於特殊地位,寺名取自《诗经》:“欲扳以德,昊天罔极”之句,以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
  罔极寺盛唐时居于大明宫与兴庆宫之间,在唐皇城内供皇室宫廷朝礼之用,史书记载:“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唐三朝著名宰相姚崇常常寄寓寺内。开元年间,唐玄宗在罔极寺内设立圣容院,安奉其真容画像,供万民朝礼,盛极一时。开元八年,玄宗命拆兴庆宫和大明宫别殿,对罔极寺进行扩建,开元二十年唐玄宗改罔极寺为“兴唐寺”。唐穆宗长庆元年唐王朝与吐蕃立碑修盟,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其结盟仪式即在罔极寺内举行(时名兴唐寺)。现长庆会盟碑仍完好地保存在拉萨大昭寺内。五代战乱时,寺内建筑物大部分尽毁於大火,惟有卧佛殿幸存,故被称“卧佛寺”。罔极寺在明初重修,寺址从原长安城大宁坊东南隅,南移于唐安兴坊内。历史上,罔极寺高僧倍出,唐净土宗大德,慈愍流派创始人慧日三藏印度留学十八载之后即被玄宗迎请住持罔极寺。其弟子承远再传弟子法照被尊奉为净土宗三祖、四祖、永明延寿的由禅入净、禅净双修思想即承袭慈愍慧日三藏的思想体系,对净土宗影响深远。不知是太平公主在天有灵,现在罔极寺成为尼姑寺,真可谓女人建寺,女人住持。
  罔极寺的寺院规模不大,由于是尼姑庵,院内走动的都是细声细语的尼姑。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卧佛殿、金刚殿、禅堂、东西厢房、斋堂、僧寮等。寺内重要文物古迹有清朝所建金刚殿及明朝碑碣、山门外独角兽、唐朝莲花座等,其中山门外的那对独角兽系唐朝所造,被视为镇寺之宝。石兽旁蹲坐一个象乞丐一样的人,我进山门时还给我打招呼
阿弥陀佛,后来我想拍石兽时,还主动给我腾位置,免得影响我拍片。寺内现有舍利塔二座,其是之一为清康熙时所建东院喇嘛塔,另外寺内还存有各类碑记六块。通往后院卧佛殿的青石路旁,有一个笼子,里面养着几只孔雀,问尼姑为何养这些鸟禽,告知用来“放生”,不懂。卧佛殿旁是座新修的斋堂,一楼的房间内桌椅板凳齐全,看样子是教室。罔极寺附近有座八仙庵,听名字原以为和这里一样都是尼姑庵,结果去了才知道是座道观。
八)建筑在城墙上的佛教寺院 ——
云居寺(西五台)
   去宁夏地区旅行发现,那里的独特的宗教寺庙 —— 高庙,就大多修建在城墙上,而西安也有一座建在城墙上的寺院 ——
云居寺,也称西五台。云居寺位于西安城内西北隅玉祥门内莲湖路南侧,西依明古城墙,东西纵贯约一华里,为西安市内占地最大的尼寺。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都要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拜,往返百余里,旅途劳顿。李世民为母尽孝,特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起五座高台,台上建有佛殿,供其母朝拜。因系仿照南五台修建,故名西五台,据传到宋代又因台建寺,称安庆寺。明洪武重修时,改称云居寺。西五台来历的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唐末太极宫被废弃,城南墙在风雨侵蚀下不断倾圯,形成从东至西延绵起伏的五个高台。后宋代在台上创建寺院,因其地形又俗称为西五台。
  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级而上,一台高于一台。自东而西,第一台名降龙观音殿,台前有韦陀殿;第二台名五大菩萨殿,台前有大雄宝殿;第三台名地藏菩萨殿,台前有观音大士殿;第四台名弥勒佛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台名十二臂观音殿,台前有卧佛殿,系明代秦王朱木爽所建。卧佛殿内的涅磐佛及侍立的十八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雕塑珍品。据《关中图志》记载“由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台绀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胜。”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台是开期放戒的道场,其规模之大由此可见。由于唐代的西五台早已不存,到建国初只有残存的3台,文革期间这三台也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今天的西五台是1993年开始复建的,目前寺内也仅存三台,被统称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和唐罔极寺一样均由尼僧主持。
  去西五台从莲湖路上沿洒金桥路南行比较好找寻,我是今年大年初二那天去的西五台,由于当天主要任务是参观回坊里面的大小清真寺,西五台只是顺访,我是从北院门北上兜了一圈,沿路走访了数家清真寺后才找到西五台。我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沿着一条小巷子摸到西五台内前台的后门。西五台寺由于东西纵贯过长,因此各台被当地居民区分隔或插建,中台和前台之间就是被一条小巷隔开,拥有不同的独立院落。由于西五台已荒废多年,前台院落周围一片苍凉景色,地处闹市繁华的黄金地带,竟然有一片长满荒草的空地,不可思议。前台内还是一片未完工的工地,到处是建筑材料。登上其中一高台,可以远眺周围景色和西面隔巷的后台,可以那个院落据说是尼姑学习之地,看门人不让我参观。西五台内还是一个半成品,除了完工的几座高台和大殿,整体显得混乱破旧。年初二那天寺内香客很少,只有寥寥数人,显得十分苍凉。我刚从前院后门进寺时,听见大殿后面一阵狗叫声,顺声看去原来是关在笼子里的一条小狗,估计和罔极寺里孔雀一样是所谓“放生”之意,但我在其他寺院很少见过,就罔极寺和云居寺两座尼姑寺院中有,是女性的天性还是有其他讲究不得而知。
  目前西安市政府已通过招商,准备重新修建西五台。投资方是美国新世纪成功集团,看名字就是“出口转内销”企业,据说该企业投资开发过法门寺项目。按照开发规划,该企业将投资1500万美元,对西五台南、北、西约120亩土地进行整体开发,分别由台区、景区、仿唐素斋及购物区、绿化广场区四部分构成。其中台区建设将完成五台及大殿、山门、侧殿、食斋、佛堂等设施和环境绿化建设,届时西五台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道场之一。
九)陕西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 ——
广仁寺  
  陕西佛教寺院众多,也门派齐全,位于西安城墙西北拐角下的广仁寺便是陕西省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由于该寺被列入陕西旅游年票,于是在冬日的一个星期六早上慕名前往。
“广仁寺”意即广施仁慈,是陕西境内唯一的藏密黄教寺院,因此又称“喇嘛寺”。清朝初年,清政府在西藏、青海藏传佛教上层喇嘛进京朝见皇帝的沿途,相继建立一系列寺院,用于显示清政府充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习俗和保护藏传佛教,以达到巩固西北边陲的目的。广仁寺是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来陕西巡视时拨专款敕建,康熙帝还亲书“慈云西荫”殿额赐寺。广仁寺建成后,成为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路过陕西时的行宫,清代西藏、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区的活佛、喇嘛路过陕西时,均住寺瞻礼。
  西安城区现存的佛教寺院中,密宗流派占据了半壁江山,广仁寺是藏密的一脉,大兴善寺是中密或唐密的祖庭,青龙寺则是东密的策源地。兴善寺等各祖庭,是花文系,广仁寺是藏文系,云南傣族区是巴利文系,大兴善寺曾举办过巴利文学院,与巴利文系亦有因缘。西藏、云南都是中国地区,广仁、兴善、青龙都是西安佛寺,而三大文系、三派密宗都汇流于中国而统摄于西安。
  冬日的清早阴冷无比,广仁寺里朝拜者和游客十分稀少,但和西安其它寺院相比,游客明显多于香客。山门外左右对称建有一排白塔,山门上拉着经幡。后来听我们当地色友说,这些白塔是新建的,原先进广仁寺是从寺院南面的侧门进寺,现在兴建白塔后改由正门进。广仁寺是一座具有传统中国建筑特色的喇嘛教寺庙,穿过山门迎面便是中国传统的影壁,绕过影壁则是碑亭,里面存放着一块石碑。广仁寺规模不大,布局却很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配房对称。全寺有三重院落,第一进院落中主殿为大雄宝殿;第二进院落的主殿为藏经殿;第三进院落是个小院,里面是讲经堂,也叫法堂。两侧为配殿、厢房、跨院,是接待四方信徒之处所。
  广仁寺的主殿天王殿内的供奉着“千手观音像”,安坐在金刚台莲花宝座上,是由俄罗斯珍贵椴木雕制。观音像全身贴金,闪闪发光,慈眉善目,胸前双手合十。讲经堂前有白色大理石莲花缸一个,下有圆形石座,缸身遍布莲花绕枝图案,是清乾隆时为西安崇圣寺所造,后来移到广仁寺。藏经殿周围环绕一圈的就是转经桶,有个喇嘛用手拨动每个小桶发出哗哗哗啦地声响,要来回走了好几圈,也有好奇的游客跟随重复一圈。或许是因为喇嘛寺的缘故,来这里烧香的香客很少,明显感觉是游客多,但见到几个年轻人烧香时扣拜的方式虽然不是长叩头,但也明显和我们这里习惯不同,服饰上看不出但仔细看长像也不太像汉人,也许是藏区或内蒙那带的信徒吧。
  广仁寺的公厕很有特色,叫“净身阁”,男女标识是“善男和信女”,西安另一处寺院八仙庵的公厕也很有特色,以后也会提到。同是出家人,感觉喇嘛就是比和尚有钱交际广,在内蒙的寺院还是这里,喇嘛拿手机打电话的场景很普遍,但佛教寺院中却很少见和尚尼姑拿着手机大庭广众下通话。
十)西安儒家的宗庙 ——
西安孔庙  
   要是出道脑经急转弯的题目 ——
西安的孔庙在那?兴许还真能考倒一片没去过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人呢,其实西安碑林博物馆就是由西安孔庙和碑林两部分组成,碑林还是在孔庙的基础上兴建,只是现在碑林的名声路人皆知,而西安孔庙则有些默默无闻。
  孔庙在中国古代文人心中是一处精神家园,它有两派,一派是孔氏家庙,分别是曲阜孔氏家庙和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另一派是官学孔庙,分别是朝廷国子监孔庙和地方府学孔庙。孔庙也叫文庙,陕西是儒教的重要活动地域,特别关中地区县县都建有文庙。虽然同为官办孔庙,但西安文庙不是一般的地方学府庙堂,身上流淌着皇家“血统”。它作为现存最早的唐朝天子圣旨敕办的皇家孔庙,还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就是太学的一部分,一度肩负着太学和中央孔庙的两个身份。西安文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伴着唐朝的兴盛至极而臻于巅峰,在唐朝衰落及灭亡后,国子监孔庙地位也一落千丈。后在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据《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载,这时的文庙:“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西安孔庙的历史
—— 唐长安国子监孔庙 —— 五代、北宋、金代、元代前期的京兆府孔庙 —— 元代后期的奉元路孔庙 ——
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西安孔庙。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西安孔庙很像回坊里面几座古清真寺,没有正门都是从侧门进。由于孔庙的整体建筑格局都是坐北朝南,但不开南门,而只开义路(东门)和礼门(西门),据说有天下孔庙无正门之说?不过我去过陕西其它县城里的几座文庙,似乎都有正门而没有侧门,估计是孔庙太靠近西安城墙的缘故,总不至于在城墙里开南门吧。孔庙的南墙是一座巨大影壁,是清末民初建立的,壁南外侧正中镌刻硕大楷书“孔庙”二字是当时的文人刘晖书写。影壁内侧墙靣镌刻的是花卉,对于清真古寺前影壁雕刻的繁华细致,孔庙的影壁则显得简洁明了。紧靠影壁是一座明代的木制牌楼。是用12根红木柱支撑,三层棋形斗檐式木质结构,也叫太和元气坊,从西岳庙迁建过来的。按当时建造方式,本来应该把牌坊设在孔庙门外,但门外就是城墙,选不出合适的地方,便只好“屈就”在这里了。(注:不过我看回坊的化觉巷清真大寺里面也是木牌坊建在影壁后面)。过了太和元气坊,是两个碧水荡漾的泮池,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登桥跨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西安孔庙泮池的北面是棂星门,在元代时棂星门有两道门,到了清代则改为三道门。棂星门正门上额书写“文庙”,东侧门上额书写“德配天地”,西侧门上额书写“道冠古今”。三门之顶上均有一对石质瑞兽麒麟。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昔日进出这三个门有着严格的规定
—— 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供下层人员出入。穿过棂星门是孔庙的第一进院落,两侧建造的厢房
东廊房是名宦祠,奉祀历朝历代备受地方民众爱戴的父母官;西廊房是乡贤祠,纪念民间贤达,后来这些厢房一度成为陕博的展厅。在陕西,也可以说中国各地市县城内的博物馆,除非是政府有能力单独建馆,这些博物馆一般都是寄居在当地的寺院庙宇中,比如文庙或城隍庙。昔日就连大名鼎鼎的陕博当年也是和西安碑林一起“寄居”在西安文庙内,一个在前院一个在后院,直到90年代初陕博有能力“买房”拥有自己一片独立空间时,才移出文庙搬到现址,大哥陕博搬出去独立成家后,小弟碑林家当太庞杂瓶瓶罐罐太多就只好继续留在文庙内。
   第一进院落的尽头是戟门,又称仪门、至圣门。这座门建于明代,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面开三间,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孔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孔庙祭拜孔子,戟门之名正源于此。戟门之内为孔庙第二进院落。和第一进院落相似,戟门内院落两侧也有东西廊庑。廊庑当年树立着孔门七十二贤塑像,后来这些塑像都被砸毁,廊庑一度也是陕博的展厅。和第一进院落不同的是,长长甬道两侧还有有六座碑亭建筑。这些碑亭建于清朝历代,每次清廷与西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作战胜利后,皇帝就亲书庆功碑一座竖立在这里。这些碑石刻文乃是康熙、雍正、乾隆诸清皇御笔,全用满汉双文书写,由于是皇帝的御碑,所以按等级规定每个碑都加盖碑亭。这些亭子在两侧是对称的,惟第一进院有一单列,原因是建到这里时,清王朝衰败了,再也没有竖碑和建亭的机会了。
  第二进院落的尽头就是孔庙最主要的建筑大成殿,原先是一座宏伟的明代庑殿式建筑,当时殿前有一大型露台,周围有栏杆,东、南、西面有石级可踏步而上,南下中有云龙纹图案石雕,可惜在1959年毁于雷火,只剩基座高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连高高的台址和殿址也被人为拆毁,成为今天碑林前的广场。没有了大成殿的孔庙也就失去了灵魂,西安孔庙的名气从此被碑林所掩盖,世人只谈碑林而很少谈及孔庙,昔日关中地区第一文庙的宝座也就此被韩城文庙所取代。如今孔庙的当家人也有意依据昔日大成殿的图片、资料,规划重建大成殿,希望恢复西安孔庙的全貌,重夺陕西地区文庙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呵呵。
十二)西安现存最古老的学府 ——
  关中书院位于西安城南门内书院门街西口东侧西安师范学校内,是明清时期陕西著名书院和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明万历二十年,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后,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位于书院门的宝庆寺讲学,因弟子日众而寺地狭隘,于是在万历三十七年十月,以陕西布政使汪可受为首的一群官员,帮助冯从吾在毗邻宝庆寺的东面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光绪二十九年,陕西巡抚升允改关中书院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现在为西安师范学校及附小。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着重视教育的悠久传统。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述讲学,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开私学之先河,私学从此兴起,而战国末期在齐国国都设立的稷下学宫成为先秦教育发展的里程碑。秦汉以后,官办学校太学、私学书院和科举并存,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书院产生于北宋,至南宋发展到极盛时期,成为从宋代到清代一直持续不衰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把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的方式,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也兼议时政,成为中国古代的学术基地。中国书院传统就是孔夫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继绝兴灭。
  关中书院的正门是座石制牌坊,下面后加了铁门,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铁门外立着一对石狮和冯从吾的石像。关中书院比较保守,由于是教学单位因而不对外开放(和28中一样保守),休息日一般都是大门紧闭。今年元旦那次我溜进去拍了一些照片,结果还没走到后院就被看门人看到,将我赶了出来。关中书院依旧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和古代书院建筑风貌,一条主干道作为中轴线,将书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主体建筑如二门、三门、允执堂、泽园等都集中于轴线上,左右两边排列着5个院落,并以回廊相互连接,与主体建筑合为整体,对称严谨,典雅庄重。除了营造一种庄严、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角效应以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历史上的关中书院几毁几建,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所建,经过不断翻修,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对外开放。
十三)命运坎坷的道观 ——
西安都城隍庙  
  西安城区庙宇的建筑规模有些“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味道,那些外来宗教的庙宇基本保持着陕西甚至西北的老大地位,可本土宗教儒教或道教庙宇第一的宝座却被地方县市夺走,除了前文提到的孔庙外,本文提及的西安城隍庙也是一例。如今,陕西地区城隍庙排名第一肯定属于三原县城隍庙,而西安城隍庙前几年还破败不堪,这两年因为评上“先进”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得以咸鱼翻身焕发青春。
  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大街大学习巷和广济街之间,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下令对天下所有城隍重新加封,并各赐相应品级朝服,陕西大名鼎鼎的三原城隍庙也是这一期间同批建造。其后,朱元璋又次下诏改建都城隍庙
——“朕设京师城隍,俾统若府、州、县之神,以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侥幸而免”。由此西安城隍庙因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当年和北京城隍庙以及南京城隍庙一起并称为明朝三大城隍庙,可惜时至今日那两家早已消亡,仅剩西安这座苟延残喘至今。西安城隍庙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由唐辽王薛仁贵府邸改建而成,明宣德八年移建现址。原先庙门口原有五间大牌坊,山门内有一条百米长的青石甬道,两侧是威武雄壮的“帅神”相封守护。由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阁、钟鼓楼、二山门、戏楼、牌坊、大殿、二殿、牌楼、寝殿。两侧是道众居住修真的东西道院,共有33宫。旧时这里信众如潮,香火鼎盛,而在前两年着手重建城隍庙时仅存有清雍正元年重修的大殿一座,以及二山门和牌坊而已。
  前几年就见过有关文章呼吁关注西安古城隍庙的生存现状,那些年城隍庙破败不堪,被一个批发市场所侵占多年。其后市政府着手改造城隍庙,将批发市场移走并从2006年起对城隍庙进行了重建。我是去年年底逛得城隍庙,当时整修工作还没有完成,正殿前面的广场还是一片工地,满目浪迹。今年大年初五再去城隍庙,发现城隍庙已经改建完毕,正在举办传统庙会,里面人潮汹涌摩肩接踵。重建的城隍庙首屈一指工作就是位于西大街上的新牌楼根粗大的红柱子,由12根辅柱,四周加撑12根戗柱支撑,牌楼正面大匾写着“都城隍庙”,背面大匾写着“你来了麽”这八个大字都是颜真卿的真迹楷书。牌楼后就是新建的过街楼,穿过便是百米长的青石甬道,只不过路两边都是商铺,名曰城隍庙仿古商业街。甬道末端是文昌阁,和二山门之间是个广场,广场上有不少商贩,还有住在周围的住户围了几拨在下棋。二山门里面是戏楼牌坊和大殿,去年年底还在整修,满目疮痍,初五已经焕然一新。大殿还没有完全修整,殿顶的荒草还在,房顶依旧残破。
  城隍庙供奉的神往往带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比如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就是唐代三原人李靖,而西安城隍庙的城隍神据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信,现在西安城隍庙墨写的神位上就是纪信。另一说法认为是周人的始祖
后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神。初五那天城隍庙很热闹,特别步行街上几乎人挤人,寸步难行。大殿前也是香火不断,不过人很多但感觉却没有其它寺庙里烧香的人多。虽然西安城隍庙基本整修一新,但和全盛时期的建筑相比仍相去甚远,看过三原城隍庙的格局就明白,西安城隍庙想要恢复昔日的辉煌几乎不可能了。
十四)西安最大的道观 ——
八仙庵  
  从罔极寺出来沿门口的小街道在居民楼之间穿行一段,便看见路北有一个仿古坊式楼门名曰“八仙宫古玩市场”,其实就是一条小街,路两旁的店铺和路中间都摆着各式古董,不过内行人说真货一般不会超过5%,其余大部分都是假货仿制品。街中遇到几个老外在一个导游的陪同下看所谓的这些古玩,不过后来在八仙庵我们又碰面了。
  八仙庵就座落在古玩市场尽头的马路对面,起先听名字以为是个尼姑庵,可一看实物敢情是个道观。据说宋时有一个姓郑的书生在此曾遇道教大名鼎鼎的尚未漂洋过海的那八位神仙,于是为八仙造庵。我纳闷“庵”是佛教寺院用的名称,为何道观也用“庵”,在里面遇到那个导游问他缘由,他也不是很清楚。当然,回答这个疑问另一个解释就是八仙庵又叫八仙宫,“宫”可是道观专用名。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难至西安,住于八仙庵西花园内,于是赐银千两给当时方丈李宗阳“增修牌楼”,后又颁赐观额“敕建万寿八仙宫”,于是八仙庵不再是那个佛教色彩的名字而改名为道教特色
—— 八仙宫。
  西安城隍庙命真背,不但陕西城隍庙第一的位置旁落,而且西安第一道观的位置也被八仙庵抢走,八仙庵还和张良庙楼观台一道名列陕西三大道观。参观八仙庵是要买票,不过三元的入场券有点“一块钱年薪”的味道。迈进五开门的山门,山门上悬挂着慈禧的御用牌匾“敕建万寿八仙宫”。第一进院落的正中有遇仙桥。桥下悬挂着两个硕大的古铜钱,铜钱中央的四方缺口里串着铜铃,代表——“金钟”和“金钱”的含义,在道家里,金钟有通天彻地,除邪降魔之法;而金钱则有着普渡众生、福佑的愿力象征。如果能投掷硬币穿过桥下金钱中间的缺口打中金钟的话,那就表明你与道有缘,会一生平安的,不少游客都在尝试投掷硬币看看自己的运气。期间遇到刚才文物街上那对外国夫妇和陪同的导游,于是询问了导游有关八仙庵名字问题,未果儿。
  前院正面为灵宫殿,钟、鼓二楼分立左右,灵宫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玉灵官的彩色塑像。第二进院的正面为五开间的八仙殿,为八仙庵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殿门正中悬挂着“宝仙传”四字匾额,为清光绪皇帝所书。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第三进院落的正面为斗姥殿。殿门正面悬有清慈禧太后所书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殿内正中奉祀着斗姥元君,两侧分别为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武曲、贪狼、破军等星君塑像。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院内有吕祖洞、药王殿和太白殿。西院的北面为邱祖殿,邱祖即邱处机,为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之一,而西安八仙庵也归属于道教全真派。院内的其他房屋的庵内道士的居住处,故又称监院。
    八仙庵后院的厕所的命名和广仁寺一样富有特色,名曰“静心堂”,另外西安收费景点的厕所和不收费景点公厕就是不一样,收费景点里的公厕修建都比较高档。环绕八仙庵周围的商铺都是道教色彩的算卦,起名等业务,本想拍几张PP,结果被那帮店老板像做贼似的予以阻止。
十五)西安仅存的道家祖师庙 ——
湘子庙  
   西安南门旁东侧的书院门步行街十分有名,南门西侧和书院门正对也有一条街,此街向西因路口分隔,一条街在不同段有着不同的街名 ——
湘子庙街、五岳庙门街、太阳庙门街和报恩寺街。从街名可以看出昔日这里沿街都是寺庙,可惜今日这些庙宇大多灰飞烟灭,只剩下仅有的湘子庙。
  和前面提到的八仙庵一样,湘子庙也是道教庙宇,不过前者是纪念八位大仙,后者只是纪念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对于韩湘子的生平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另一种认为是韩愈侄孙,因为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但亦有人考证过后,认为这只是后人把两件本来互不相关的事件张冠李戴而已。对于西安城内的湘子庙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韩湘子故居和出家之地,宋代后人在原址建庙纪念,道教界亦说创建于五代,金元时毁于战火,现在湘子庙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是西安城内现存的惟一道教祖师庙。另一种认为西安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虽然分布在全国其它地区的湘子庙也有十多处,但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从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后经战乱,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毁。民国时期湘子庙后院被借用,解放后又成为街道清洁队的办公处,直至2006年有关部门重建修复湘子庙。和西安其它寺院相比,湘子庙显得很小,寺院格局呈东西走向,由寺庙区、南院和北院构成,其中寺庙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由广场、山门、香泉、过殿(灵光殿)组成;后部分系大殿,即湘子殿。灵官殿里供奉的是尉迟敬德将军,而湘祖殿,里面供奉的是韩湘子。庙不大,但游人却不少,很多操着南方口音,庙内道士一男一女,看见我进殿,男道士很不客气地提示道
—— 大殿内不准拍照,听男道士的口音也是南方人。由于庙很小,我没停留多久便离去。
十六)建筑工地中的道教宫观 ——
西安东岳庙  
  中国各地方有不少名为“东岳庙”的道教宫观,最有名气就是北京东岳庙。顾名思义,东岳庙是与东岳泰山有关,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举行的封禅制度衍生。所谓“封”,即到泰山上筑坛以祭天;所谓“禅”,即在泰山下的小山梁甫扫除以祭地。封和禅是礼仪的两个步骤,其目的不外乎是宣扬历代帝王“受命于天”、“功德卓越”,以巩固他们的统治。随着封禅活动愈演愈烈,泰山也一步步被神化,祭天告地的封禅,逐渐转化成祭神,于是呼“东岳大帝”的形象被渐渐树立起来,尤其唐代以后,东岳泰山之神更趋于人格化、神圣化,并被封建帝王们加封为“王”,东岳大帝的神庙随之大量兴建扩建。其实陕西不光有东岳庙,也有自己的土特产,历代帝王祭奠华山之神的庙宇
西岳庙,就在华山脚下的华阴市郊。可惜人家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能到咱们陕西地面上来砸场子,而陕西地头蛇西岳庙也就只能窝里横,出不了省罢了。
  陕西各地也分布了不少东岳庙,西安东岳庙就坐落在东门内城墙下的昌仁里小学内,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但在元代庙宇被毁,明清两代屡有修建。按资料介绍该庙坐北面南,规模较大;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及东西两庑殿等。前殿面宽五间,周围共有朱色廊柱二十四根,柱下基石之上,刻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顶覆琉璃瓦,凝碧生辉,殿内东两两壁之上满布大幅彩色道教壁画,题材丰富,笔法高超,为元末明初之作。后殿面阁三间,殿内东西两壁与北壁两端亦绘有彩色道教壁画,线条遒劲,色彩浓重,庙内保存有明清两代重修部分殿宇的石碑数通,是西安著名的道教庙宇之一。可惜东岳庙长期以来一直遭毁弃,西安市昌仁里小学就占用该庙址大量建筑,如今东岳庙仅留存下了大殿、二殿、台阁三座古建筑,从1984年起就被有关部门围起来不对外开放并。
  不过现在西安一家房地产公司正在对东岳庙进行“开发”,打算围绕东岳庙修建名为“庙街”的东岳庙广场及其附属商铺,同时在东岳庙内建立一个“西安民俗博物馆”。目前东岳庙前已经是一片工地,邻近东大街已经修建了一座仿古楼,被西安当地论坛一致批评为“不伦不类”。东岳庙现存的几座大殿现在依旧被围墙包裹,进院落的铁门紧锁,只能从墙外看那半露在空中的大殿飞檐,按计划今年就该完成这个开发项目,但从目前样子似乎有些烂尾楼的味道,不知是否与金融危机有一定关系。
十七)西安市内的下马陵 ——
董仲舒墓   
   西安城墙南侧东段的和平门到碑林博物馆前的文昌门之间城墙下那条小街道有个不同寻常的街名
——下马陵街,街名就源自于街道旁一座不大的陵墓,西汉有名的儒学大师董仲舒之墓。因为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在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从此后也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骑马者,乘轿者,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于是下马陵的名称便由此产生。
  年初五那天早上,我看完和平路华夏银行后面的南城清真古寺,沿清真寺西墙根的小巷一路南下走到城墙下,往和平门方向走一段路快到路口时就看见坐落在街北的董仲舒墓。董墓在围墙内,正门是个小门但紧锁,门外是董墓的文保碑。董墓院墙两侧还有两个仿古门楼,其实是董仲舒墓周围居民小区的大门,也可以从小区大门绕进董墓。刚进小区大门,门卫室内一声断喝
干啥的?忙回复是看董墓,里面以董墓没啥看的为由拒绝我进小区,我磨了一会儿也就进去了(后来知道这个小区都是省军区的干休楼,怪不得把门得穷横)。院门后面是董子祠,不过现在被一家照相馆占用,由于过年不营业,怪不得外面的院门紧闭。董仲舒墓在祠堂的后面,很小一堆土,周围用砖砌起围墙保护起来,堆土上面还种了不少树木。祠堂得后墙根堆放了不少残碑,估计都是历代吊唁董仲舒留下。幕后还有一座凉亭,加上周围树林,深居闹市区的董墓环境显得十分幽禁。
  对于这个董墓是否是董仲舒之墓还存在争议,因为按汉代礼制,皇帝一上任就要为自已建造陵墓,并在陵园附近建造陵邑,把达到一定级别的达官显贵豪门巨富迁入陵邑居住,这些人死后也循例陪葬于陵园周围。汉武帝登基后,在今兴平县境建造了茂陵与茂陵邑。史实文集对董仲舒的晚年归宿记载非常清晰:董仲舒曾任诸侯国相,虽是无足轻重的闲官,但级别却相当高,为二千石吏,属高级官员之列。因此汉武帝建茂陵后,董仲舒就迁居茂陵邑的显武里。据《汉书•董仲舒传》载:“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以及“年老,以寿终于家。”这里虽未明言葬处,意思其实已很分明。如今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有一座村庄叫“策村”,235户村民中除8户外,全系董姓。有学者就认为,这些村民就是在这里世代相继住了二千多年的董仲舒后裔,而策村东南约250米处,有一座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封土残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称为“策冢”,那才是真正的董仲舒墓冢。
第二部分 西安城区内的清真古寺
都说宁夏、青海和甘肃的回民多,其实当年陕西才是回民第一大省,清代鸦片战争时陕西回民就高达170多万人,而时至今日号称穆斯林之乡的宁夏也就200多万穆斯林人口。陕西失去回民第一大省源于清同治年间的回民暴动,其结果是穆斯林在陕西的绝迹,因为暴动平息后幸存下来的陕西回民大部迁往现在甘肃和宁夏,导致当时全省回民锐减至不足5万,即使到新中国建国初也维持这个数量,上世纪末全国人口普查,陕西回民总数仅列全国15位,处于中游位置。利用今年大年初二和初五两天时间,我进城重点对位于西安城区西大街回民居住区内的清真寺进行了一番“扫荡”,总共看了13座古今清真寺,不看不知道,敢情回民居住区内还有如此丰富的艺术殿堂,这些清真古寺除了化觉巷清真大寺收费外,其它都可以自由参观,但要了解和尊重穆斯林的风俗习惯。
  虽然现在西安回族人口较少,但西安回族源远流长,在中国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西安的清真古寺,传统上大家了解较多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但化觉巷清真大寺周围还有其它八座清真古寺却鲜为人知,这些清真古寺分布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穆斯林居住区内,不知是否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古寺群。去年去了一次宁夏,看了宁夏几座古清真寺,看过西安众多清真古寺后,感觉西安不愧为历史古都,其清真古寺也远胜号称穆斯林之乡的宁夏。
  乾隆四十六年,哲赫忍耶教派的首领苏四十三为了营救被清廷关押于兰州的谢赫道祖马明心,率领撒拉族、藏族以及回族教众三千余人,发动起义,占领河州(今临夏)城,直指兰州。乾隆皇帝闻报,急忙下旨调陕、川和新疆的兵将待命出击。当时关陇一代“民三回七”,回回人数众多,纷纷欲动,心向苏四十三,欲助其一臂之力。清廷自知事关重大,派内阁大学士阿贵赴陕甘一代安抚回民。名为安抚,实为调查,调查的第一站就是西安。阿贵初到西安,草草的做了一番调查,发现西安城内回民
——“相沿故事,持诵经文,不过以清净为宗,善良共勉,并无新教(指哲赫忍耶)及总掌教之名。实与撒拉藩回,原属名同实异”,见清真大寺中【毕老大人德政碑】。于是他遂上书乾隆皇帝,在其疏中介绍西安回民状况时,采用了“七寺十三坊”一词,并声明了西安府一代回民并无跟随苏四十三造反之心,请朝廷不必多虑;并下通告安抚陕西回民,请回众莫要惊慌,朝廷并无杀戮之意。皇帝在疏中朱笔圈下了“七寺十三坊”,从此“七寺十三坊”成为西安城内穆斯林聚居区的称谓,直至今日。这七寺就是现在的
—— 化觉巷大寺、大学习巷、小皮院寺、洒金桥古寺、大皮院寺、广济街寺、营里寺。
  目前回坊中有大小清真寺14座,连同其它城区大约20多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中有十座中国古典风格清真古寺,除了位于和平门附近南城清真寺外,其它都位于西大街回民居住区内;另外,小学习巷清真中寺、洒金桥清真西寺由于修建年代稍晚而没有列入当年的传统的七寺。这两座清真寺加上洒金桥清真古寺又不完全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清真寺,而是中阿合璧的建筑风格,其新建的大殿都已经阿拉伯化但院内依旧保留了昔日古寺的传统中国民居。在前面完成对西安城区内佛教道教和儒教等众多古寺庙的介绍后,下面将逐一对这些清真古寺的回顾。
  01、化觉巷清真大寺
  02、大学习巷清真寺
  03、大皮院清真寺
  04、小皮院清真北大寺
  05、小学习巷营里清真寺
  06、小学习巷清真中寺
  07、广济街清真小寺
  08、洒金桥清真西寺
  09、洒金桥清真古寺
  10、和平门南城清真寺
西安清真古寺巡礼
(一) ——
化觉巷清真大寺  
   有人评述陕西和山西两个文物大省的各自特点 ——
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意思就是山西地面上的各类古建筑是特长,陕西则是古墓和底下的陪葬品闻名,细想一下,陕西地上现存建筑群真还没有特别突出的。就西安而言,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应该就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市内其它建筑景点除了双塔和两楼加城墙外就没啥了,其它寺庙规模都无法和这座古寺媲美。大慈恩寺和大兴善寺规模也宏大,但都是仿古新建筑,建筑艺术性很低,因此很少有人推鉴这几座寺院也是有道理的。陕西寺院建筑规模和艺术性能与化觉巷清真寺抗衡,我目前感觉只有三原城隍庙。由于陕西因战乱失去回民第一大省地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名气也落后于西北各个穆斯林大省的清真大寺,来看这座古寺的游人不是很多。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原名清修寺,因坐落在化觉巷内,故名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因此也叫东大寺。不过寺院原址早就不存在,现在的寺院是明洪武年间修建,历经明清两代扩建,现存建筑主要是清代建筑,亦有明代遗构,寺院建筑明显地表现出伊斯兰寺院的独特风格,又具有中国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的艺术特点。由于伊斯兰教要求教徒礼拜时面向西方,朝向“圣地”麦加,因而,寺的方位与一般坐北朝南的传统不同,为坐西朝东,总布局采取沿东西向轴线纵深串连多重院落的形式,全寺分5进院落,每进庭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成。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的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而两座寺门分设在基地东端南北两角。
  第一进大门南北开,东墙为一砖雕花卉照壁,院中心高耸异角飞檐、斗拱重叠木牌楼1座,两厢新建有接待厅。穿过“五间楼”二门,二进院中心为一精致石牌坊,中镌“天监在兹”4字。其后两侧有雕龙碑楼两座,碑楼前面分别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敕赐重修清修寺碑》和乾隆三十三年(1768)《敕修清真寺碑》;后面各为米芾“道法参天地”和董其昌“敕赐礼拜寺”斗书。三道门相传为早期“敕修殿”,是该寺最早的礼拜殿,与两侧垂花门连成一体。该殿现已成为过道,内藏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碑石数方,其中以明景泰六年(1455)《长安礼拜寺天相记碑》及清雍正十年(1732)所立阿文“月碑”较为名贵。第三进院内两厢为北讲堂、南接待厅和沐浴室等。院中心耸立1座3层八角攒顶木构“省心楼”,其后两侧各建有碑楼。第四进院门俗称“连三门”,满花砖雕,堪称珍品。入内即为全寺主体院落,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院为一庭院布局,正中建有形似凤凰殿翅之“凤凰亭”1座,两旁为南北议事厅。亭西石栏甬道外侧建有海棠形鱼池各1,另有碑亭两座。碑亭为明嘉靖五年(1526)《敕赐清修寺重修碑》和洪武二十五(1392)年创寺敕命碑等。第五进院高起处是一宽敞月台,由5座石门和石栏围起,下面即明七暗九开间礼拜大殿,碧瓦琉璃,锥形鎏金顶,明柱雕花隔隔门,极为肃穆壮观。殿前两侧内山墙为巨幅砖雕花卉。檐内斗拱内外悬有内檐高悬明代永乐三年成祖朱棣赐给寺院当时的阿訇
—— 阿拉伯人赛义迪哈马鲁丁护寺的敕谕匾。大殿前殿系勾连搭建构,正西相接3间正方形后殿,深邃幽幽,可供上千人礼拜。
  和先前去过的宁夏几座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比较,感觉化觉巷大寺在规模艺术上远胜于宁夏,毕竟文化底蕴不同。不过我发现化觉巷清真寺有个与众不同之处,寺内众多房屋包括礼拜大殿顶都没有伊斯兰寺院屋顶耸立的星月标志,后来在回坊其它清真古寺看到礼拜大殿顶都有星月标志,问寺院中看门也说不清,只是回答寺院是皇家寺院,是皇帝钦赐因此没有那个标志云云。另外,西安各大古寺比较保守,对于非穆斯林严禁进礼拜大殿,不像宁夏那边作为景点的清真寺大殿可以让非穆斯林甚至女性进殿参观,而化觉巷清真寺干脆在礼拜大殿门口建了一排护栏,进大殿必须从边上护拦口绕行,且有位穆斯林大爷把门,监督普通游客。总体而言,化觉巷清真大寺堪称西安古典建筑艺术典范,远比钟楼鼓楼之类景点有观赏价值,可惜很多外地都错过这个景点。
(二)——
大学习巷清真大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大街回坊的大学巷,原名清净寺,因在化觉巷大清真寺以西,也称为西大寺。据史料记载大学巷清真寺自西安最早建立的清真寺,相传建于唐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奉旨监造,但目前能查到的历史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玄宗时期曾改称唐明寺,元代中统年间间赐名回四万善寺,到明洪武时期又赐名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占地约9.1亩,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觉巷清真大寺,由照壁、石坊、大门、三间庭、省心阁、南北厅、碑亭、阿訇斋、沐浴室,礼拜正殿等建筑群组成,但总体规模要小不少。寺门对面有砖雕纹饰大照壁一座,门外临街有四柱三间石牌坊“敕建陆次”石额,镌于牌坊门楣。省心阁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为四角形楼式建筑,三层三重檐,布局庄严古雅,现经彩绘,映翠飞丹,玲珑绚丽。省心阁相传建于宋代,明代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建为四角形式建筑,三层三重檐。正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石栏前一左右各立一碑亭,南碑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正殿门首悬挂慈禧手书“派衍天方”的牌匾。大殿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同时作礼拜。
  大学习巷清真寺建于唐代,但却复兴于元中统咸阳王赛典赤时期,身为穆斯林的赛典赤在陕的功绩之一就是重修了大学习巷清真寺,后来赛典赤前往云南任职并最终病世于云南,而明代大名鼎鼎的航海家郑和就是赛典赤的七世嫡孙。明永乐十一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因这次航行的地方要远涉阿拉伯国家,急需懂阿拉伯语的穆斯林随行当翻译(郑和虽然也是穆斯林,看来把家乡话都忘记了,呵呵),郑和来西安时听说大学习巷清真寺掌教哈桑精通阿拉伯语后便亲自登寺拜访,并最终确定哈桑随行。据说,就在这次下西洋的回航途中,遇上了罕见的狂风巨浪,大有覆舟的危险。众人皆惊慌失色,乱作一团,只有哈桑掌教临危不惧,正襟危坐,诵念古兰经,祈祷真主护佑船队平安。后来,果然风平浪静,平安返航。死里逃生的郑和备受感召,发誓要重修大学习巷清真寺,以图报恩。当然,由于大学习巷清真寺为其先祖复修,其家族成员也大定居此古街也是一个重修的重要原因。
  我是初五去的大学习巷清真寺,也是此次西安古清真寺的最后一站,没想到正好赶上周五主麻日的聚礼。伊斯兰教规定,每周星期五晌礼时间(就是中午那次礼拜),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须在当地较大的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称为“主麻”即“聚礼”。整个清真寺里都是穆斯林,不但大殿前的广场坐满了人,而且晚来没地方的穆斯林都坐在寺内各个角落。广场上的广播喇叭播放着大殿内阿訇的讲话,听上去就像是作报告,阿訇主要讲礼拜的意义等等。看网上不少照片,穆斯林在大殿外作礼拜时,都自带一块地毯,不过也许人太多的缘故,地毯分完了只好给草席代替地毯,正是席地而坐。我去的时候还没开始坐礼拜,看我不停地拍摄,一位中年穆斯林善意提醒,等会作礼拜时不要拍摄,不要站在作礼拜的穆斯林前面。随着身后席地而坐的穆斯林越来越多,我只能不停地后退,最后看门的老大爷坐在省心阁前面的空地上作礼拜,我只好退进三间庭,几乎被“赶出”清真寺。
  做完礼拜后,我看到离开的穆斯林中还有不少外国人,一个老大爷走路比较困难,但由儿子搀扶着也来作礼拜。正好又碰到刚才那个中年穆斯林,我俩相对一笑,没有多说什么,我继续我的拍着,他便骑着电动车离去。
(三)—— 大皮院清真寺
  皮院清真寺所在的大皮院街紧邻北院门,在西羊市的北面,也比较繁华,商铺不少,因此顺路看大皮院清真寺的游客不少。我是大年初二早上第一站看得大皮院清真寺,或许是过年缘故,大清早的大皮院清真寺十分安静,朝北的院门虚掩,我看没有上锁于是推门进院。
  大皮院清真寺也是中国传统清真寺格局,前院最东端是影壁,其后是山门。大皮院清真寺不大,因此山门就一个门洞,比如化觉巷和大学巷清真大寺,山门都是三个门洞。我正打算穿过山楼门进院,门房看门的大爷闻声出来,问我干吗?我解释说来参观的,大爷说清真寺不让外人参观,没看见大门关着吗?谁让我随便进来,于是不容我分辨将我轰出寺院,NND,真晦气!先前走唐陵总结有“头发长见识短”定律,这几次在西安看古迹碰壁便得出“看门大爷难说话”定律。将二者合二为一,借用孔子那句名言稍加更改为
—— 唯女子和看门大爷不可理喻也,嘿嘿。其中的奥妙自己体会吧。
  我在磨房看池鱼儿的陕西游记中提及大皮院清真寺,是可以随便参观的啊,后来在清真西寺碰到一对游客,他告诉我年初一也看了大皮院清真寺,难道我命背?于是下午转完其它几个清真寺后,回头再看大皮院清真寺,这下随便出入没人管我了,估计那个大爷是值夜班,不想多事而没让我参观。大皮院清真寺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由马道真先生购地兴建。现占地面积共约5亩,建筑总面积1610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面积354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和其它几个大寺比较,寺院陈设比较简洁,穿过山门楼看院内两侧是满拉楼,院中立着两座碑亭,是刚修建不久,碑亭后面就是石刻围栏、牌坊。大皮院清真寺的大殿不大,只有三个殿门,而像化觉巷、大学巷和小皮院清真大寺的大殿都是5个殿门。大殿上悬挂的几个名人牌匾,慈禧手书“派衍天方”,光绪皇帝手书“教崇西域”,以及白崇禧题写的“兴教建国”匾。从整体结构上说,大皮院清真寺更像是大学习巷清真寺的迷你版。
(四)—— 小皮院清真北大寺
   在大皮院清真寺吃了憋,窝心地按地图沿广济街北上找寻下一个目标 ——
小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所在的小皮院是条很不起眼的小巷,以致于我从巷子口路过视而不见,直到走到红埠街才发觉走过头,只好返回头找到小皮院。和大皮院相比,小皮院是条狭窄的巷子,街上没有任何商铺显得十分安静,小皮院清真寺就位于巷子中间,由于过于偏僻很少有外人参观。和刚才的大皮院清真寺一样,小皮院寺门也是虚掩,由于刚在大皮院遭遇不快,使我在大门口徘徊不敢贸然推门进入。这时旁边路过的一位回民大婶看出我的难处,告诉我“没关系进去吧,只要进门后再把门带上就行”,有了大婶的指点,我壮起胆推开寺门进入前院。
  小皮院清真寺虽然带个“小”字,不过寺院可不小,它和化觉巷(东大寺)、大学习巷(西大寺)一起并列为西安三大清真古寺,因其在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北,亦称“北大寺”,以悠久的历史和为穆斯林培养出大批有成就的宗教学者而著称于世。据寺内碑文记载,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万寿寺”,宋徽宗(大观)丁亥年,真教寺为长安京兆四坊旧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兰教最早建筑之一,后敕建于元仁宗皇庆元年即公元1312年。据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岁次正月敕匾该寺(百字赞)和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公元年)间重修寺碑记曰:“天方之一脉,肇于唐初,盛于大元,皇庆(仁宗)年间,以迄于今,历千余载。”推测,该寺最早兴建于唐代。
  小皮院清真寺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艺术形式的伊斯兰教寺院,分四进院落。一进院落正面为清真女寺,院东有大照壁一座,两侧有配壁.大照壁以东为沐浴室,安排的比较诡秘。西面中间是二道门,房三问,单檐硬山顶,前后带护廊。二进院的南北两侧各有厢房五间,南为寺管会办公室,北为满拉学习和休息处。正西门楼三座俗称“连三门”,内置放明万历42年重修真教寺碑和地契。下石台阶进三进院,南、北各有小厢房三间,均为满拉习经室。院中青石引路三条,中央为御道,上有石雕遮阴棚,走廊下有两排石坐凳。坡面镶有高浮雕敕赐盘龙戏珠雕石一面,周边围以文房八宝图案。沿两侧石级而上,为四进院大月台,正面为三路花岗岩引路,大方青砖砌地面。月台上有石牌坊、石栏杆、石月亮、石座、石盆、石山、石桌、石柱、石凳,是一组精美的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群。全寺主建筑的礼拜大殿,和其它两座大寺一样都是五开门。
  在“十年浩劫”中,寺内建筑和保存的历代牌匾被毁,仅剩礼拜殿孑然危立,我见到明董其昌题写的“开天古教”匾和“敕赐礼拜寺”匾,大殿下挂着和大皮院一样的牌匾,慈禧手书的“派衍天方”匾,光绪皇帝手书“教崇西域”匾,以及白崇禧题写的“兴教建国”匾。现在寺内的牌匾以及建筑都是80年代后的复员品,不过但就建筑艺术而言要胜于大学习巷,和化觉巷有的一拼,有些文章将其排名放在大学巷清真寺之前而位于化觉巷之后。在我参观期间,大寺内除了一个阿訇外,空无一人,阿訇独自坐在屋檐下念经,带着陕西方言口音的阿拉伯话听上去感觉怪怪地,十分有趣。
(五)—— 小学习巷清真营里寺
  营里清真寺,顾名思义就是“兵营中的清真寺”。对于营里清真寺最早记载是在唐代,唐代宗年间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侨居长安的一些阿拉伯或波斯官兵就被安置在学习巷,而且他们的兵营就驻扎在巷内,为了方便这些外籍军人的宗教活动建立了一座专供官兵使用的清真寺,由于该寺在军营区域内因此取名“营里清真寺”。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元代回回军驻在了长安,元政府专门为驻扎在军营里的穆斯林官兵建造的清真寺,但是否建于元代待考。有据可查的年代应该是山门楼上牌匾标出的清乾隆甲午年间建制年代,当时这里驻扎的军队中多为穆斯林官兵。为方便宗教生活而建造的此寺,至今小学习巷向北段仍有一条笔直的狭窄小巷,据传是当时兵营中的军械库为方便运送箭支而开辟的专用通道,俗称“箭道”。
  小学习巷是条僻静幽深的小巷,营里清真寺就在巷子深处,因为地处偏僻之所,和小皮院清真寺一样很少为外人所关注。虽然营里寺前院也是个封闭小院,但由于四周被各类民居楼房所包围,因此无法在北侧开门,只好在西北角面东开立大门楼。和大皮院清真寺类似,营里寺更像是小皮院清真北大寺的迷你版,寺院中央也是一条石砌长廊,不过比小皮院寺短很多,上面缠绕着花草想必夏日坐在长廊下十分凉爽,还有山门楼两侧的月亮门以及月台上三连石牌坊门。在大皮院清真寺听一位老者向我介绍,营里寺中的阿訇是孔子第七十二代后人,扳依伊斯兰教后成为寺中主事。
(六)—— 小学习巷清真中寺
  清末民初,受阿拉伯伊斯兰瓦哈比运动的影响,西安地区的回民中也兴起了改革的浪潮,新兴的瓦哈比思潮与传统的思想发生了撞击,曾一度引发了“闹教”,就此西安地区伊斯兰教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支派,即“伊赫瓦尼派”。在这场教派之争中,原属大学习巷清真寺教坊的一部分穆斯林出走,与原寺脱离关系,在民国十一年购买民宅建立此寺,因在小学习巷北端,故称为
—— 小学习巷清真中寺。
  清真中寺位于小学习巷的北端,就是那条“箭道”旁,和大学习巷清真寺的后院隔街相望,颇有点“针锋相对”的感觉,嘿嘿。清真中寺由于建于民国,但在上世纪旧事年代初进行翻修,虽然院内建筑大多保持了中国传统风格,殿宇雅丽可观,但感觉式样和成色太新,和前面纯正的中国古典传统建筑对比,颇有些现代仿古建筑的意味。清真中寺的门楼彻底是一个现代建筑,只是修饰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式样,门洞里两个古旧石蹲和陈旧的门框与周围建筑显得反差巨大,门洞两侧墙壁上还设有统砖雕,保持着中国古典风格。由于没有影壁,因此和洒金桥两座清真寺一样,用木屏风替代影壁,进寺院必须先绕过屏风,在寺外是无法直接看到寺内设施。院内两侧的厢房和礼拜大殿都是中国传统民居风格,但屋檐上过多的彩色涂绘风格明显感觉现代烙印,大殿后竖立的望月楼和后殿完全是现代建筑加上传统屋檐修饰风格,如果不是那飞檐,那绿色的涂层恐怕让人觉得是阿拉伯风格。两侧厢房边都立着石碑,看成色很新,估计是这几年新刻制。
(七)—— 洒金桥清真古寺
  洒金桥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悠长,相传元明时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是聚居于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穆斯林朝拜寺院。
  寺院原为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群,但在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除寺门楼基本保留完好,古槐树未动外,寺内精美的砖雕二门楼、两座角门、照壁走廊、月台、假山、阿訇满拉宿舍、沐浴处等全部古建筑都被拆除。后来经过周围教民的共同努力,在寺院原基础上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洒金桥清真古寺整个寺院除了临街那个古色古香破旧门楼和院内古槐外,昔日古寺已当然无存,因为重建中考虑到若要恢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原貌其难度非常大,因此大殿改建为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礼拜大殿,院内其他建筑也是现代建筑式样,早就没有古寺的原有韵味。
  院内现在挺立着仅存的大槐树相传是第一任掌教伊麻目所载种,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现树身2-3人合抱,虽年久树心已空,但依然枝繁叶茂。小皮院清真古寺也是毁坏殆尽,不过现在恢复得很不错,可能因为清真古寺地处闹市,除了大殿因为技术原因,当年被毁后寺院逐渐被其它建筑将寺院原有地址侵占,附属建筑也无法按照传统中国建筑风格复原,甚为可惜。
(八)——
洒金桥清真西寺  
  洒金桥西寺所在地原来为佛教的“海会庵”,.旧有大殿三间,在清光绪三十二年被改为回教国民小学校,后来因为教派之争于民国十五年,由脱离洒金桥北寺的教民集巨资购买此地改建为清真寺。适逢当时担任国民第一军第七师师长的马鸿逵到陕,遂提“清真西寺”四大字匾额而始成立。
  洒金桥西寺位于洒金桥十字,地处繁华地段,现在的寺院已经是中国传统建筑和阿拉伯风格相结合的群落。不大的寺门楼还是保持着中国传统风格,门外放着两把长椅,楼门洞内和清真中寺一样摆放着一对古旧石墩,也是用屏风代替传统的影壁,门洞内的装饰用的是花鸟绘画代替其它清真古寺门楼内特有的砖雕,也不失为一个变通的节俭好办法。门楼外放着两把长椅,看门的大爷没事就坐在长椅上休闲,看看报纸和过来闲坐的坊民聊聊天,比起大皮院那位看门大爷和善的多。
  进入院内十分简洁,和同街的清真古寺相比,虽然建筑风格也是中西合璧,但中国传统建筑保存更多,两侧的厢房还是中国传统民居结构,但礼拜大殿已经是纯粹的阿拉伯风格。寺内遇到一对南方口音的夫妇,和他们聊天知道昨天(年初一)他们也参观了让我窝心的大皮院清真寺,让我感慨我早上命咋那么背,碰到那个看门大爷把门。
(九)—— 广济街清真小寺
  建于清初的广济街清真寺位于繁华的北广济街和西大街交汇处附近,寺院的西墙就比邻广济街,由于地利上的便利于是开放西墙作为商铺。广济街清真寺俗称小寺,前面的大皮院寺和营里寺是其它大寺的迷你版,那广济街清真寺则是“袖珍版”清真古寺,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广济街清真寺也不例外。
  从寺院旁的小巷进去,走不远就是寺院的北侧门。对比其它有前院的清真古寺,广济街清真寺的前院就十分狭窄,几乎就是一扇侧门大小的宽度。前院北墙和其它古寺相同是砖雕墙面,南面的现代建筑则是清真女寺。正门门楼也是传统的砖雕式样,穿过正门院门十分狭小,两侧的厢房和正面大殿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紧凑地挤在狭小的空间,月台上也设有雕刻精美的单门石坊和石围栏,一般古寺中应有的东西一件不少。另外,月台两侧墙上的砖雕很有特色,和其它古寺采用中国传统的花草松竹主题雕刻不同,广济街清真寺侧墙上砖雕主题是清真寺,不知是否是寓意麦加清真大寺。寺院另一处亮点就是大殿后的木结构邦克楼,和其它几个大寺中类似功能的省心楼比较,显得更小巧玲珑剔透,形式别致。
  临街的后墙影壁两侧开设有后门楼,也是一组精美的砖雕结构,可惜现在改造成字画古玩商铺,加上临街摆摊的商贩,影响了观赏效果。由于地处闹市,我在寺内驻足时就不时有路过的游人进门探视,但估计嫌寺院太小而只是在门口观看后就离去。
(十)—— 南城清真寺
  南城清真古寺不在西大街的回坊中,而是位于和平门附近东仓巷西面的西五道巷中。当年西安回民除了主要分布在西大街附近外,在南城的东仓巷一带也有聚居,那里俗称“回回巷”,寺院最早是为当时驻扎在西安八旗军中的汉军旗和蒙军旗中少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而就近修建的,后来也就“军转民”了,呵呵。乾隆年间,阿贵到西安调研回民问题,将当时不在回坊范围的回回巷列入上报的“十三坊”之一,可不知为何将南城清真寺等两座寺院遗漏(当时城南附近有两座清真寺),没列和其它“七寺”一起上报,结果日后广为流传的西安穆斯林居住区的“七寺十三坊”说法中就没有了南城清真寺。
  初五早上大清早去的南城清真寺,寺院位于和平路旁边僻静的东仓巷,由于周围居民楼的限制,院门开在南侧而不是常见的东侧或西侧,和中国传统寺院正门方向倒是一致。寺门楼前面也建有一块影壁,周围还用铁栏杆围起来保护。推开虚掩的寺门,大清早的寺院内只有一个大爷在打扫卫生,见我进来也没说啥,后来看我忙于摄影而把包放在地上时,还好意提示我可以放到旁边的椅子上。南城清真寺和广济街清真寺类似也是一个袖珍版清真寺,而且更简化,没有月台,中间是礼拜殿,两侧是厢房,由于空间问题,两侧厢房是错落分布。另外,南城清真寺刚进门楼的右手侧有一座二层望月楼,和其它清真寺不同,南城寺的望月楼内房间被用作日常起居生活,而其它寺院类似的邦克楼或省心楼现在更多是装饰用途。穿过大殿旁边的月亮门到了后院,发现大殿和后墙影壁之间不大的空间修建了石围栏,里面有墓碑,估计是寺内去世的阿訇们墓地。
到此为止,西安城区的寺院除了那几个人人皆知的寺院外,就全部介绍完毕。而在西安周围郊县,像长安县、户县、周至县和蓝田县都分散着大量著名的佛教和道教寺院,其中不少寺院的历史地位不比城区差,只不过地处偏远,关注的人更少,这部分寺院还没成行,等日后会随探寻的深入完成后分县说明,而不在集中完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耀盛商贸告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