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持有现金的动机,有时候也是一种最好的投资

房子、股票、债券、黄金...什么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资?
来源:小基快跑
作者:businesslike
今天想分享的观点却是:一篮子股票(分散的股票组合),是90%的普通人能找到的最好的投资。房产是我国人民的第一资产,占家庭资产的近七成(《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7)》)。据我们的经验,房产收益了得。不过,我们的经验只有短短的十几年,那么长期看,房产收益如何?
  股市有种说法叫“一赚二平七亏”,大部分人可能也真的感觉如此。
  但是,今天想分享的观点却是:一篮子股票(分散的股票组合),是90%的普通人能找到的最好的投资。
  美国:股票收益大幅超越其他资产
  房产是我国人民的第一资产,占家庭资产的近七成(《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7)》)。据我们的经验,房产收益了得。不过,我们的经验只有短短的十几年,那么长期看,房产收益如何?
  这是美国127年来标普指数(白线)与住宅价格(红线)的对比。
  Source: Robert J. Shiller, Irrational Exuberance (2000), With Updates to 2017
  1890年的1房产如今价值52元。127年来,房产年回报约为3.17%,考虑到其间2.8%的通胀,房产确实起到了保值作用,但剔除通胀后的百年真实涨幅仅66%;
  同期,标普指数127年复合增长9.3%,年增速为房产的3倍。当年1美元的标普指数,如今值80723美元,升值8万倍,是房产的1548倍。
  房产不行,其它资产表现如何?
  这是两个世纪以来多种资产的比较,回报是扣除了通胀后的净收益。
  Source: Siegel, Jeremy, Future for Investors (2005), With Updates to 2011
  首先看现金(DOLLAR):1美元200年后购买力下降95%,剩5分,基本等同于归零;
  黄金(GOLD)200年4倍多收益,但剔除通胀后,年回报仅0.7%;
  短债(BILLS)年回报2.7%、长债(BONDS)年回报达3.6%;
  股票(STOCKS)大幅超越其他资产,扣除通胀后年回报仍有6.6%,长期看,财富向权益资产持有者快速集中。
  其他主要国家:结论同美国
  这是20世纪较活跃的9个典型国家1900年至2010年间股票(Equities)和债券(Bonds、Bills)的年回报对比,仍然是扣除通胀后的净收益:
  德国(Germany)、西班牙(Spain)、日本(Japan)、荷兰(Netherlands)、英国(UK)、加拿大(Canada)、美国(United States)、南非(South Africa)、奥地利(Austria)。
  Source: Source: Dimson, Marsh, Staunton, 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所有国家的股票资产仍然远远跑赢常规通胀水平,同时大幅超越债券资产。
  即使在崩溃过的国家(比如战败国日本、德国),长期股票收益仍然稳健的高于一个较快的GDP增长率(比如3%)。
  从长期的、多样本的数据来看,股票不仅能成功对抗通胀,更能超越GDP。财富向长期股权持有者集中,大幅超越其他资产。
  中国特色和它们不一样?
  我们是一个M2特别大、GDP特别高、财务焦虑很大、股市常吃面、房价永远涨的国家。
  那我们来对比一下1990年以来的M2、GDP、股市和房价。
  桔色实线是,红色实线是深证综指。
  白色虚线是CPI、红色虚线是GDP、而蓝色和绿色虚线分别代表北京、上海房价,
  M2作为背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看这个图,才发现A股原来远没那么不堪:
  首先,长期的,无论是上证还是深综,都远高于CPI,保值没问题;
  其次,股票指数绝大多数时间跑过了GDP增速,持有股票指数,你就比大部分人都厉害;
  第三,股票指数居然能经常挑战一下北京、上海的房价涨幅;
  最后,股票指数曾超越M2并基本保持与其一致的趋势。
  数据源于统计局,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瑕疵,特别是房价这一块,一来和体感不符,二来2015年以后没数据了。
  于是,我又找了民间数据,排序如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原指数
  M2、GDP、CPI和股指都从90年(深综91年)算起,是有股市以来全部数据,27年。
  按统计局的数据:北京房价年复合增长率9%,上海13%,而民间数据(中原)是15%和18%。当然,中原的数据从2004年开始,正好是房价飙涨的起点,统计局从99年算起,很长一段房价基本没动,摊薄了年收益率,所以此差异应该也算合理。
  整体看,股指历史收益基本能与超高的GDP增速持平,在13%-15%之间;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房价增长最快的十三年()年增长率在17%左右。
  从以上数据看,无论中、外,无论是一百年、两百年或是二、三十年,一篮子股票都是普通人能找到的最好投资,长期跑赢其它几乎所有资产。
  房产呢?最近十年收益明显比股票高嘛。是的,以最近十年来说,房产当然是最好投资之一,从长期来说,它也不差。
  不过投资房产,一要有钱;二要承担流动性风险,毕竟房子出手速度远低于股票。
  投资面向未来,长期来讲,股票是适合普通人的第一资产。
  为什么股票是多数人最好的投资?
  为何一篮子股票可以成为多数人最好的投资?根本逻辑是什么?
  股票价值是股东现金流的未来贴现。“模糊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如果我们用更直观的方式,可以粗略的把一篮子股票的回报表述为:
  投资回报=(1+利润变化)*(1+估值变化)
  举例:我们以13倍市盈率买入某资产,若干年后,其市场估值9倍,其利润是当初的33倍,则投资回报=(1+33)*(9/13)=2350%,如果这笔投资历时十年,那么,年回报是37%。
  标普指数市盈率()
  围绕估值中枢,多回合长周期下来,估值对一篮子股票回报的影响趋于不显著(如果不是买在上边界、卖在下边界)。
  比起估值的相对稳定,决定投资回报的重头,在于利润变化。
  标普,10年期滚动净利增长率
  一共151组数据,滚动计算每个10年整体利润的复合增长情况。
  120年来,年利润复合增长9.23%,非常接近于前文指出的“127年来复合回报率9.3%”;
  十年利润增幅
  2005年成立,近十年来,整体利润年增幅高达12.15%。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企业的长期利润增幅均趋于10%,如果你投资的是市场篮子(整个市场),那么,长期来看,你的投资回报也会趋于10%,如果你的篮子好于市场(平均水平),你的投资回报将大于10%。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你们和都这样说。
  股票的长期回报,最终得益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那么,企业价值创造的实质是什么?
  本质上,企业是优化的协作体系。它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集聚资源,形成生产力。
  每一管理变革,都将促成协作关系的优化;每一科学革新,都将提升生产率,最终,生产力趋势性上扬。整体上,企业价值创造,源于生产力及其持续提升。一篮子股票,是一组持续创造价值,且宏观上必然不断升级的生产力。
  买股票,就是买生产力。
  道理懂了,具体应该怎么做?
  人们常说“知易行难”。其实,行之难很多时候是知的不够。
  下面这三条原则也许对部分人是老生常谈,但是,这三条原则到底是为什么?具体又该怎么做?理解这些,也许能帮我们解决一些投资上知道而不能做到的问题。
  在里,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收益固定的情况下,风险最小?或者在风险固定的情况下,收益最大?
  有,那就是分散投资。
  为什么分散能降低风险?
  从基本面视角看,由于各个企业基本面的不相关性,使取得一篮子股票平均收益的同时,单个股票基本面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风险,被极大平抑了。
  (比如沃尔玛和巴巴的经营关系不大甚至有时负相关;再如零售业和机械业基本面几乎无任何联系。)
  很多研究指出,9只以上不同行业的股票,基本能分散90%以上的风险。
  但是,持股超过20只后,分散投资对风险的降低作用则非常微弱。
  要注意的是:分散投资只能分散股票的个体风险,并不能分散系统风险或者说市场风险,比如由随机性、情绪、货币周期、经济周期、政治或战争引发的市场波动。
  那么,对于市场风险,我们能有所作为吗?
  答案是可以。
  为什么长期投资大概率成功?
  俯瞰美国115年()历史,分别计算每年末买入并持有10年、5年和1年的收益率。
  可以看到,无论是持有10年、5年还是1年,各年度投资收益率的均值都趋近于10%。
  同时,持有期越短,收益率的波动性就越大:标准差风别是5%、8%、18%(10年,5年,1年)。
  什么意思?
  持有的时间越长,获得平均投资回报率10%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可能不会得到某期56%的收益,也不需要面对某期45%的亏损。
  因此,长期投资,比如10年,是一种较大概率的平抑系统/市场风险的方法,可以更为确定的为多数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回报。
  常说的低估,长期来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测算了标普指数一百年来得估值历史分位数,并把它和当年买入并持有10年的收益率进行了对照:
  可以直观的看到,买入估值和收益率相当明显的呈现负相关。即,如果买在估值低位,更有可能实现高收益,反之买在估值高位,更有可能获得低收益。
  116组回报数据中(注:分位数越大,估值水平越高):
  最小的10次回报,80%买入估值大于75分位
 & 最大的10次回报,60%买入估值小于30分位
  最小的20次回报,60%买入估值大于75分位
  最大的20次回报,70%买入估值小于30分位
  基于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把30分位以下,定义为低估区域,75分位以上,定义为高估区域。
  那么,如果我们利用估值进行选时,也就是低估值时加强买入,正常估值一般买入,高估值时不买入,结果会是如何?
  我们尝试根据上述低估、高估定义做一个简单定投策略(估值越低、买得越多):
  当前估值<历史估值30分位时,定投2.5份;
  在30分位和75分位之间时,定投1份;
  当前估值>历史估值75分位时,不买入。
  用这个策略对沪深300和标普指数分别做了测算:
  可以看到,30%-75%策略在美国和中国均能提升投资收益率。
  但是,在美国市场这种提升比较有限(13%),而在中国市场,策略有效性较高(收益率提升39%),这又是为什呢?
  美股:
  我们看美国市场30分位和75分位曲线,是两条几乎接近水平的线,其中,30分位是12,75分位是18。可见美股估值水平非常稳定,并且高低间差距不大。
  而我们的估值是这样的,你感受一下。
  估值波动非常大,同时,不同风格、行业间的估值偏好还经常切换。
  全市场看,估值30分位是18,75分位是29,差距比美国更大。
  从美国和估值波动水平,我们也可以看出:
  在强有效市场(股价更能充分反映基本面),如美国市场,由于估值长期在一个更合理的区间窄幅波动,估值选时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在更多的时间会踏空,错过较长时间的基本面的增长。
  在弱有效市场(股价短期内不能反映基本面),如A股市场,由于估值大幅波动,估值选时效果更为显著,实际是对不合理的估值波动的套利。
  来源:微信号businesslike,小基快跑略作修改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66.562.42%89189.2719.243.83%72027.3514.207.41%65558.2572.433.93%62524.14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5.50--买入65.50--买入8.77--买入34.01--来自雪球&#xe6关注 为什么我们总不愿持有现金呢? 原因无非是:买入股票可以赚钱,而拿着现金只会贬值。但如果买入股票后二年内下跌了50%,而拿着现金的人这两年买货币基金每年赚个2%,然后两年后在拿股票的人账面亏损50%时从容买入股票,成本比那位低50%,2年还每年赚2%,这时候是否会有些后悔呢?& &&&有人会说,如果满仓买入股票上涨呢?我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但是,如果满仓买入股票后下跌呢?你不能一厢情愿的只考虑上涨而忽略下跌的可能呀。做任何事情你都需要有两手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去努力,这才是正确的思考方法,做人做事、投资理财都应该如此,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通缩时期,现金是最好的资产,这时期现金的购买力大幅提高,现金值钱了,所以美林时钟将现金放在资产配置的选项中,是有这方面考量的。而且:1、现金让你具备再投资能力。想想看,当你发现极具投资价值的机会时你却没有钱可投会是怎样的感受?2、现金使你避免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想想看,满仓被套时没有自有资金自救的窘境,只能寄希望他人来救你。& &&&为什么战争片里我们会发现,无论敌方还是我方,都在战场上保留有预备队,而不是全员上战场,这预备队就是部队的后援力量。同样的道理,在股市里,现金就是你的后援,你不能经常指望国家队救市,你的现金储备就是你的救援力量。& &&&&&巴菲特认为,现金就像氧气,你缺少的时候才意识到它是多么的必需,所以巴菲特公司会永远保持至少两百亿美元以上的现金,这样他们晚上睡得安稳。& &&&&许多公司倒闭就是因为现金流断裂!&#xe630;&#xe631;&#xe6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持有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