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新浪博客文章:延迟退休为什么行不通

专家们这样回答: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要考虑人文关怀?|延迟退休年龄|专家|人文关怀_新浪网
专家们这样回答: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要考虑人文关怀?
专家们这样回答: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要考虑人文关怀?
我们都知道,我国要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 到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问题还在不断加剧。如何让上一代人不吃了这代人的,也不能让这代人坐吃山空?所以有关部门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是现实,是延迟【延迟退休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要考虑人文关怀吗?叶檀这样回答:“你愿意延迟5年退休吗?面对这样的话题,所有的人心里都“咯楞”一下,因为我做好的人生安排就是60岁退休,但是你现在让我65岁退休,甚至像德国有可能延到70岁,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专家们这样回答:延迟退休年龄是否要考虑人文关怀?延迟退休年龄要考虑人文关怀吗?朱宁这样回答:“十多年前我到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当时可能从63岁就能领取养老金了,那么现在可能已经是被推迟到了66岁。随着咱们医疗技术的提升,人口的寿命逐渐增加和人口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延迟退休其实变成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延迟退休年龄要考虑人文关怀吗?林采宜这样回答:“延迟退休会有两个方面的负面效应。第一,对于那些从事体力活动的蓝领、老年人,他们到了五六十岁以后身体的机能下降,如果说他们还留在岗位上,会有安全事故的风险;第二个就是他本身的健康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也会给社会带来医疗方面的成本,可能得不偿失的。有的人会提出来,一些有技能的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还有很大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目前社会已经有太多的退休返聘制度,这是一种市场的选择,不需要政府操那么大的心。”延迟退休年龄要考虑人文关怀吗?鲁政委这样回答:“延迟退休在中国有一点挑战,就是去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概就是75岁左右,如果我们延迟到65岁,好像只能享受10年。交了几十年养老金,结果我只能享受十年,这个是不是合理?很多西方国家,他们的预期寿命和退休年龄之间的距离是比中国要长的。我们恐怕到60岁之后,已经做不了什么了,再延迟5年退休,这个有意义吗?所以我就想说的是延迟退休的前提,其实是我们要做的是怎么样改善人力资本的保健,从而让他在65岁还能够享有55岁那样子生产能力。所以要不要延迟退休,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命题是有没有财力,允不允许这些人自愿选择他们的退休年龄。”退休相关联的基本社会背景,并非绝对因果关系。如果只是单纯的因为老龄化提出延迟退休,就说延迟退休是势在必行,那明显也是不太合理的。延迟退休的最直接原因,应该是原定退休年龄标准与当前及未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适应等原因导致的。大致原因可以划分成为以下三类:第一,首次就业年龄变大。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框架颁布实施时,当时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这一代人’普遍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接受教育年龄较长,读完大学本科才工作的人比比皆是,这就直接导致原定退休年龄范围内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对变短;相对‘上一代人’可能普遍受教育水平是高中或者中专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年限变短,个人养老金缴纳年限变少,肯对会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负担。第二,人均期望寿命延长,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81年为67.88岁,2015年则为76.34岁。另外,城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寿命变长了,那么原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60-68岁期间,现在变成了60-80岁,多了的这十多年年的领取时间,从哪里出?这国家财政肯定是不堪重负的。第三,岗位条件的变化。‘上一代人’往往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到了一定年纪以后,确实不能再胜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劳动条件改善,‘这一代人’男60岁、女55岁后可胜任的工作岗位还有很多,工作条件现代化导致高龄人口可胜任的劳动岗位相对增多,所以延迟退休是养老保险事业内在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原因分析了这么多,我们需要知道,不管是‘上一代人’还是‘这一代人’之间的养老金问题如果解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已大势所趋。由于这相邻两代人之间养老利益是高度关联的,所以更需要合理平衡。但任何政策都会有正的和反的两个方面,因此对于延迟退休这项关乎于全民的政策,更是要兼顾到反对者的意见。政策推行的关键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人民利益。不能让上一代人吃了这代人的,也不能让这代人坐吃山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保障支出黑洞,是经济理性人的做法。但延迟养老几乎遭遇一面倒的反对,是因为人们把保障的不公平投射到养老体制上,目前的任何举措都会被认为是对企业员工的新的掠夺。  关于延迟退休,关于养老,目前的逻辑矛盾之处必须进行清理。  一方面说养老金不足,要延迟退休增加劳动人口; 另一方面说延迟退休,将恶化就业形势。一方面说中国老龄化可怕需要增加人口,另一方面说中国劳动人口庞大,需要腾出位置来接纳新增人口。  上述说法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高,个体劳动者产出下降,达到相同的财富就需要更多的劳动人口。延迟退休表面上是减少养老支出,实际上是增加劳动力,在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更多。只有提高劳动效率,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国不缺劳动力,通胀上升不是劳动力短缺的理由,本质是效率不高。按照中国社科院唐钧先生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只有美国的 1/11 ,日本的1/12 。当效率不高的经济体追求公平的一视同仁的养老保障,必然滋生各种错谬百出的理论。  事实是,我国经济转型所需要的劳动力奇缺,而大量通过统一通道培训出来的机器或者农村出来的低端劳动力并不短缺。导致的结果是,公务员考试热度不退, 2014 年有152 万人参加“国考”,角逐11729 个国家公务员职位,大约为130 人抢一个职位。产能过剩与低端劳动力并存,中国产业升级缺乏劳动力的根本支撑,有创新意识自主创业的人士少之又少。  延迟退休当然会增加就业困难,到底是延迟退休还是减少养老金发放,需要在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方面通盘考虑。  笔者曾经支持延迟退休,但目前倾向于先解决双轨制,而后退休年限与养老金数量挂钩,由个人自主选择。  延迟退休遭遇民意抵触,去年7 月10 号,全国老龄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1 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0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基本数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从调查数据来看,90% 以上的人都反对延迟退休。媒体的小样本调查显示,情况大同小异,支持延退的多数为公务员。原因是延迟退休增强了退休双轨制下的不公平感,而我国劳动强度较大,无论是一些政府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折旧比较快,在低龄老人期退休是对高强度工作的补偿。  延迟退休对就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8 月4 日,一份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人社部、武汉大学等部门和高校联合完成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 》发布。报告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教授称,全球大约有165 个国家对退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定在65 岁左右。中国解决就业问题让人头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 万个左右,大约30% 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中国目前有7 亿多劳动力,劳动力绝对数和可能的经济状况相比,劳动力数量不缺,这一状况在2020 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农村实行土改,农村还有大量人口需要获得就业岗位。中国还有多少低端制造业、多少资源可以容纳庞大的劳动力?  公务员延迟退休是可行的办法。根据狭义口径,我国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在500 万人左右,加上党政、社会团体,共有1053 万人,保守估计以10 %的退休更替,以平均退休工资3000 元计,则一年减少退休金31.59 亿元,虽然这部分人在岗仍然需要支付工资,但不需要新招工作人员,也不需要支付几十亿元的养老金。  考虑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的现实,目前的养老只能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  具体而言,逐渐取消双轨制,只要双轨制存在,任何围绕养老金的改革都会被视“诛心”为动机不纯,受到强烈抵触。同时,做实个人帐户,鼓励个人缴纳的积极性。  未来的养老应在自愿的基础上决定退休年龄,可以50 岁退休,可以70 岁退休,但与缴纳的经费、与替代率挂钩,多缴多得,有钱者无意继续工作者可以选择提早退休。至于缺口部分,根据三中全会全文,到 2020 年,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将提至30% ,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此之前,央企上缴比例分为五类,最高比例是20% ,最低是不上缴。国企红利将可以弥补一部分养老缺口,其他的,按照现实情况增减养老保障水准  厘清激励机制,政府建立公平体制,每个人自主选择,一旦选择,就再也别抱怨,我吃亏了。市场经济,公开透明,每个人都得遵守游戏规则。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6楼养老制度改革哪里是进入深水区,实际上已经陷入了烂泥潭。由于搞官本位、特权化、身份化、等级化、碎片化,及其所导致的双轨制、历史欠账、巨额养老金缺口、阶层分化矛盾激化、放弃承诺不讲信用等,已经被搞得乱了套。
本末倒置,避重求轻,颠倒主次,决定要搞什么似是而非的延迟退休,以此继续忽悠老老实实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人为政府及其财政埋单的新老企业职工。这实属于官本位特权化的阴魂不散,既得权益集团绑架了养老制度改革。这无疑会乱上添乱。
养老制度改革之所以被搞得乱了套而陷入困境,实际上是实质为多数人统治的人民民主严重缩水、工农群众民主权利严重缺失、权益再分配严重失衡的结果。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由谁当家作主。是走真正由人民当家做主的群众路线,还是走由满脑子官本位、特权化的人当家作主的精英路线?是搞实质为多数人统治的真民主,还是搞实质为少数人统治的假民主?支持[0]反对[0]
5楼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至今已形成和固化为编制内的、编制外的、进下岗中心的,公务员、准公务员、合同工、派遣工、劳务工、农民工等不同身份的工薪劳动者阶层。不但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统一的劳动制度及其社会保障制度,反而被等级化、身份化、多轨化、碎片化、复杂化。这这不仅是违背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利于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并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而且已经成为权益再分配严重失衡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了尖锐激烈的各社会阶层或权益群体的对立和矛盾。
显然,如果不对此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不批判并且破除封建官本位的特权化、等级化、身份化那一套,就不可能真正按着社会主义原则和市场经济规则,搞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利于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人事制度以及退休养老制度的顶层设计。也就无法真正实行退休养老双轨制并轨。支持[0]反对[0]
4楼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及其相配套的退休制度改革,既未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办,也未按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都商品化,并且在权利上要(相对)平等,买卖要(相对)公平,实行等价交换的规则办,实际上是按封建官本位的特权化、等级化、身份化那一套办。把人们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并且以法规加以固化。结果搞成了一锅夹生饭。
自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来,所建立的公务员制度名不符实。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劳动力不仅没有商品化,反而特权化,被分隔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这就使编制内劳动力不能在机关事业单位与各种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其工资和退休金等待遇,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按劳动力价值规律及其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即在劳动力供大于求时下调工资和退休金等待遇,在劳动力供小于求时上调工资和退休金等待遇,使其与劳动力市场上相同业务性质和能力劳动力的工资和退休金等待遇大体持平。这才是造成退休养老双轨制的根本原因。支持[0]反对[0]
3楼所谓养老金“历史欠账”问题,实际上是老一代原公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后,被视同已经缴纳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费年限,所需要的养老金费用,到底应该由谁承担和支付的问题,是一个应该由国家财政买单,还是转嫁到老老实实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和职工身上,替政府买单的问题。
如果真的要打算消除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的主要根源。应该及时制定规划,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逐步解决“历史欠账”问。而不是本末倒置、避重求轻、颠倒主次,要搞什么似是而非的延迟退休,以此忽悠老老实实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人为政府及其财政埋单的新老企业职工。支持[0]反对[0]
2楼企业职工养老金费用的巨额“历史欠账”,有人称为“隐形债务”,是老一代原公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后,原来政府承诺的,本应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的,未缴纳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费年限却被视同已经缴纳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费年限,所需要的养老金费用。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报告认为:“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已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从2032年起我国养老金债务才会开始下降。”(摘自日《老年时报》,转载《中国经济周刊》,刘永刚:“平稳推进养老保障制度”。)目前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每年提高养老金等因素,这种“历史欠账”已高达10万亿人民币以上。
这才是造成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的最主要原因。老龄化、一胎化等,仅是造成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的多种因素中的次要因素。要推行“延迟退休”等与及时逐步解决“历史欠账”相比,所能够减小的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数额,显然只不过是一个零头。支持[0]反对[0]
1楼在当前,要搞延迟退休,对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无实际意义。
仅就养老金存在预期数以万亿计的缺口而言,主要是当前养老制度漏洞和“历史欠账”所致,这笔账不能让老老实实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人埋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制度设计上,我国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原本是“积累型”的,即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建立账户专款专用,不得移作它用,包括不得为未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者买单,积累到职工退休时,用它支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者的养老金。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高达职工工资收入的28%,养老金替代率为60%。按这种制度设计测算,根本不会产生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
二十年以来,之所以产生了预期养老金巨额缺口,主要是因为在正式执行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却把原本是“积累型”的制度设计,改变成为“现收现付型”的。现收的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本来是专款专用的,却被移作它用,现付给老一代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代替政府及其财政支付“历史欠账”,让老老实实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的人为政府及其财政埋单。支持[0]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历史博士,财经论者。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以我手写我心,用事例与逻辑说话,对事不无小补,对己无愧于心,且文章不遭斧钺之害失去原意,于愿足矣。邮箱。 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政治,期间并无轩轾,常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因此谴责任何以牺牲个人充当某种崇高理想祭品的行为,以及脱离生活常识的高深理论。赞赏尊重常识的理论,同情任何凭辛苦工作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转型期的人面向不可知的未来,或许彷徨,但好在并未象但丁一样,对未来失去信心与感受。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www.caog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延迟退休:快行?且慢?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1对1  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退休年龄应该延至65岁,这一观点出笼后,立即引起广泛争议。最终,人社部称,“65岁退休是误读”,目前延迟退休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阶梯式退休,延迟式退休该不该?各方各有观点。  甲方  退休“早”加剧养老压力  与1990年普查数据相比,2000年,我国人平均寿命提高了2.85岁,但退休年龄却依然停留于过去。如今,一边是退休年龄几十年未变,一边是老龄化到来,未富先老的现实造成巨额的养老资金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缴费人数减少,退休群体急剧增大,企业负担实际上转化为社会保险负担。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种途径,政府目前可着手考虑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可以在减少养老金领取年限的同时增加养老金积累的年限,缓解日趋严重的养老金压力,而且不需要对养老保障体制做较大修正。于小庆  退休“迟”是世界趋势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165个国家对退休年龄(享受养老金年龄)做了具体规定。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最高:男女都是67岁。斯威士兰、赞比亚、科威特等国最低,男女都在50岁退休。据统计,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其中,规定男女相同退休年龄的国家占多数。  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如英国已经将退休年龄从现在的男65岁、女60岁,逐步提高至2044年男女都68岁。去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格拉斯利建议,将美国人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9岁。穆光宗  乙方  “延”,也不能一刀切  退休政策谋求改革,主要也是因为养老金出现支付困难,是倒逼的结果。但如果养老金使用效率、收益回报率、分配公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即使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收支难题也无从说起。推迟退休年龄,必须考虑行业的差异和个体的差异。有的行业,比如重体力劳动者或者设计师,工作对他们的体力和脑力损耗非常大,如果退休得太晚了,一方面工作效率必然下降,一方面对他们的健康非常不利。政策弹性化应该真正落到实处,依靠成熟的市场规律进行调节,而不是简单的分行业、分工作来区别对待。叶 檀  “改”,可别操之过急  延迟退休是社会敏感问题,也是与广大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问题。从以往来看,延长退休年龄往往是某些身体健康、职位较高、收入较高的人,不愿意按规定时间退休;与此同时,一些低收入群体,则希望尽快退休,两个群体的诉求产生了冲突。面对争议,有人建议结合实际情况搞一个折中的“弹性退休”方案,但这也不是十全十美。由于用人单位希望拥有能力的人留任,作为个人,通常也是工作岗位优越更希望延长工作时间,因此如果采用弹性退休制,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收入差距。由此可见,延迟退休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切不可粗心大意,更不能操之过急。吴学安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叶檀:用公平为推行延迟退休充当“润滑剂”
在延迟退休推进过程中,公平是减少异议声的必要保障。延迟退休年龄本来就是利益重新切割的过程,由此需要各方信息透明,利益相对公平。
每经编辑 祝裕
◎每经评论员 叶檀
延迟退休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人均寿命延长与养老金缺口的双重压力之下,延迟退休是迫不得已的必然选择。
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延迟退休方案有望今年制定完成,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
延迟退休是渐进式的,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推出之前会有一个预告,从方案出台到实施,中间至少有5年时间。
延迟退休是压力下的必然之选,否则可能不得不降低养老保障。尹蔚民表示,经测算,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4.9%,到2020年将占到19.3%。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20年将下降到2.94:1,到2050年可能会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刚性增长的。
延迟退休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特效药。据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介绍,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更重要的是,未来是动态的,可根据人均寿命进行调整。
但必须强调的是,在延迟退休推进过程中,公平是减少异议声的必要保障。延迟退休年龄本来就是利益重新切割的过程,由此需要各方信息透明,利益相对公平。
相关改革已经在进行之中。今年是养老金并轨的具体实施年,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自日起实施。《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2015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有26个省市区已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纳入今年的工作任务中。
延迟退休、养老金并轨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养老支出必须透明,用到哪些群体必须有明白的账本。这就如同以往饱受诟病的公费医疗支出一样,哪个群体用了多少费用,&外人&一概不知,只能推测有一部分人享受到极高的医疗服务。
基础制度改革总会引起争议。但指责明显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改革是逻辑混乱。与很多质疑者的出发点恰恰相反,只有基础制度改革才能打破原有的不公。
城乡居民统一养老保险,即政府建立起统一的最低标准的国民基础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每个中国人拥有伴随终身的社保账号,账户中托底的就是统一养老金,走到哪里都可以使用。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并轨,是建立公平的国民体制的扎实努力,这是建立理性制度的必须。
建立一个理性的制度,我们得承认,靠基础养老金过上富裕的体面的退休生活,在当前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养老并轨、延迟退休一定会推出。基于这一认识,对养老保险缴纳者关切的问题,诸如制定政策时是怎么测算的、庞大的养老金中每个群体占有的比例到底是多少等等,有关单位也必须放在心上。因为这会关系到改革的持续性与合法性。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8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7|叶檀:延迟退休年龄实施后 养老金到底要交多少钱 - 财经人物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叶檀:延迟退休年龄实施后 养老金到底要交多少钱
  &()07月06日讯
  社会处于焦虑之中,生老病死全都让人焦虑。
  养老已经是个大问题,将来是个更大的问题。据媒体报道,一些新的政策将出台,今后别指望靠养老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首先,我们交的个人养老金,未必是我们的。
  养老制度在屡次争议后,2000年国务院决定维持统账结合的制度,但个人账户要做小、做实。记入个人帐户基金的保险费只是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记入个人帐户基金的养老金比例从11%下降到8%,个人帐户储存额也将有所减少。
  这还没有结束。个人帐户也不一定有现金,目前帐户改革路径明晰,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个人账户不再做实,将8%的个人账户作为个人权益记录的方向正在赢得更多共识。但业内人士预计,完善个人账户的方案要待十九大之后才能确定。
  这段文字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个人帐户不做实了,你的帐户里面有两笔帐,一笔统筹帐,一笔个人基金,但并不真的有钱。以前是公司给你缴纳的统筹了,现在你自己缴纳的8%的真金白银也有可能不在你的帐户里了,你帐户上面有两笔帐,这笔帐可能是20%都在上面,可是,帐里没有钱。
  只有一个原因,没钱了,赤字了。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的数据,全国养老金个人帐户空帐规模不断增长,空帐率已超九成。2015年全国个人帐户空帐规模已
  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个人帐户基金从2014年的5001亿元下降到3274亿元,帐户实实在在的资金还不到十分之一。
  不好意思,借钱发金,我也不想的,可实在没钱了。一方面是工人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拿着高金的体制内人士越来越多。
  不同的地方,情况完全不一样,总体来说,广东这些南方省市情况好,北方重工业基地一片风声鹤唳。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檀新浪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