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美国那里建厂奔赴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富士康考虑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建厂 创造一万个就业岗位
【TechWeb报道】7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在美国投资建厂一事目前已基本有了眉目,富士康正考虑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建厂,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
透露这一消息的是威斯康星州州议会的发言人Robin Vos、多数党领袖Jim Steineke和州议会立法预算委员会的联席主席Rep. John Nygren,他们三人表示富士康正考虑在威斯康星州的东南部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
威斯康星州州议会的这三位领导人也成为富士康与威斯康星州签署投资项目备忘录之后,承认富士康大规模投资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他们三人的表态也是富士康准备在威斯康星州东南部投资建厂的最新、最有力的证据。
作为苹果的主要代工商,富士康计划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此前表示会在8月份公布投资计划。
此前郭台铭已经提及,富士康希望在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伊利诺斯州、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纳州和德克萨斯州建厂,目前看来,威斯康星州成了富士康优先考虑的对象。(海蓝)
您可能也感兴趣:
扎克伯格面对听证会回避了诸多问题,声称他的团队会关注这些问题。以下就是这两场听证会之后...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富士康赴美建厂,中国制造业该反思什么|富士康|制造业|郭台铭_新浪新闻
富士康终究还是去美国建厂了。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7月26日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液晶面板工厂,该工程可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
总统的站台和高达100亿美元的投资,对美国制造业而言这无疑是标志性事件,以至于特朗普盛赞郭台铭是“一个伟大的商人”。
一切为了生意
特朗普对郭台铭的赞赏中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即商人。富士康不是慈善企业,郭台铭也不是政治家,选择在美国建厂,终究还是为了生意。从商业利益上来看,富士康赴美有三大诱因。
诱因一:优厚的税收及土地政策。除了修建工程,富士康还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签署了一份援助协议,当地政府将向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包括15亿美元的制造业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投资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采购建筑材料营业税减免等。郭台铭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届时将不会只是一个工厂,而是把全产业链都搬过去。因此,无论是富士康还是威斯康星州都“有利可图”。
诱因二:与苹果等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曾持续向苹果施压,希望能将苹果产品的制造搬回美国,但因产能、技术、成本等问题,其CEO蒂姆·库克一直态度暧昧。此次富士康在美建厂主要生产液晶面板,其中就包含适用于手机的小屏幕面板。在产能稳定后,富士康有可能将手机外壳、关键零部件、组装等全部搬到美国,借此与苹果在合作关系上更进一步。
诱因三:富士康转型和盈利方面的诉求。富士康2016年的营收首现下滑,为了摆脱代工厂毛利率低的现状,富士康部署了一系列的转型动作,包括自有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其核心目标是从低毛利代工厂成为“未来世界的整合者”。有分析师称,富士康宣布投资美国后将迎来三大商机,包括更接近美国品牌客户、通过去年并购的日本夏普品牌打开美国电视和家电市场、进一步拓展非消费性电子业务(如机器人和电动车)。
有人将富士康在美建厂理解为政治献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一方面,富士康同时在中国大陆、美国及新兴市场投资,以便在全球布局中找寻最佳平衡点。比如,印度有高达13%的进口关税,不在印度建厂生产,产品价格就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苹果对富士康整体业绩的比重高达54%,苹果近些年也在考虑将更多的订单交给富士康以外的代工厂,投资美国显然可以加强与苹果等大客户间的关系。
对郭台铭来说,到哪里建厂只是出于商人逐利的天性。
倒逼制造业改革
人力成本是富士康赴美建厂被诟病最多的地方,甚至有媒体算了一笔经济账:威斯康星州员工的平均年薪不会低于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5万元。放到国内,这份薪水足以抵得上高级白领的年薪。
富士康的聪明之处在于,选择了液晶面板业务。去年8月,富士康以38亿美元收购夏普66%的股权,也就意味着富士康在中美两个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而后者则是“自产自销”的品牌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液晶面板的生产已高度自动化,人力成本的占比并不能决定最终的产品成本。考量到美国的人力成本之高,富士康或将使用更多的自动化技术,以摆脱对熟练技工的依赖。且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多次对外宣称,这是一家转型到工业4.0、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国际公司,将朝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公司目标前进。郭台铭也直言将透过工业4.0及“互联网+”战略理念来实践“美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液晶面板主要集中在亚洲,韩国、日本及中国,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链集群。倘若富士康有决心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或有助于夏普进一步占领美国市场,原因在于大尺寸液晶面板运输成本偏高,本地化生产将会带来成本上的降低。
反观我国制造业企业,它们以往给人一种廉价、落后产能、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这种污名化导致年轻劳动力越来越不愿进入制造企业。
当前,大陆市场的人口红利正在被逐步稀释,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已有往印度、越南等地迁徙的迹象。现有企业也在试图降低人力成本,比如富士康2014年投入生产人力为74万人,到2016年降为54万人。而高精尖产业由于对人力依赖的降低,在选址上变得更加自由。
或许,富士康的出走只是个开始。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然而此时我国的制造业成本、氛围、技术水平依旧不能支撑起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富士康”转投更具红利的国家。
富士康选择去美国建厂,对国内的制造业来说何尝不是个警示,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已经起航,是时候拥抱新趋势了。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富士康赴美建厂:川普很开心,美国人却不开心了
摘要:事实上,对于富士康来说,在不在美国建厂都无所谓。只是当地政府忽然闹这么一出,这让当初扬言“都是我的功劳”的川普大大,又猝不及防地打脸了。
  今日早间CNBC消息,威斯康星州本地报纸《密尔沃基新闻哨兵报》(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报道称,该州参议院尚未有足够票数,以批准富士康投资100亿美元在当地建厂的计划,尽管这一计划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   此外,该报道还称,威斯康星州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斯科特-菲茨杰拉尔德(Scott Fitzgerald)表示,他需要更多时间,对给予富士康30亿美元税收优惠的提案做尽职调查。   而威斯康星州州长沃克的一位发言人,却表示:“沃克州长将致力于与州参众两院的两党议员合作,以确保威斯康星州利用这一机会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   富士康赴美建厂受阻   眼瞅着一桩和和美美的好生意,马上就要尘埃落定,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而美国威斯康星州政府的态度,更是让早前一度为自己拉到的这门生意引以为傲的川普,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被自己打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提起富士康来美建厂,倒是让F君想起了去年软银和富士康分别向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和70亿美元,将为美国带来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的消息,当时刚刚赢得大选的川普还声称,正是因为自己获选,才得以促成此次投资决定。   而早前富士康宣布来美建厂,川普也同样宣称是自己推动的政策功劳,不得不说美国的这届总统,还真是位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生意大佬呢……   富士康此番来美建厂,可以说是美国政府所喜闻乐见的。近些年,由于美国互联网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运营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美国制造业大量萎缩。但是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自制产品单纯依靠大量进口,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因此,这些年美国一直积极推行相关政策,鼓励美国制造产业回流。   据外媒报道,此次富士康来美建厂,将为当地带来13000个工作岗位和100亿美元的投资。   另因目前美国大量消费电子工业生产都转移到国外,导致美国境内生产的电子显示屏类的产品越来越少,富士康的到来可以给美国电子制造产业公司,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而根据外媒报道,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和美国威斯康星州州长斯考特·沃克,上个月月底已经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富士康决定在修建工厂之后,要求威斯康星州当地政府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   此外,为了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威斯康星州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计划,其中包括15亿美元的制造业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投资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采购建筑材料营业税减免等。   由此可见,威斯康星州政府方面还是想极力促成这桩生意,毕竟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到来,能给当地带来不仅是经济上的收益,带动当地企业的发展,更多的还有重要政治意义。   富士康在美建厂的利与弊   事实上,对于富士康来说,在不在美国建厂对自己本身的影响都不大。而此次富士康答应来美建厂明显是出于给川普面子考虑,为了搞好与美国市场的关系。   当然,外界也有猜想,富士康答应在美建厂,是碍于苹果的面子。因为一直以来美国政府都希望苹果公司把生产链放在美国,并有间接的施压,而富士康作为苹果的老牌合作商,这么做对自己与苹果之间的长期合作有好处。   那么对于富士康来说,在美国建厂这其中又有何利、弊?   首先,富士康来美投资建厂的地方是美国一个比较偏远的三线地级市,可以说是比较偏远了,而且据威斯康星州政府方面透露,当地一家大型企业已经面临经营困难,目前正准备裁掉100名以上的员工。   而且在美国,富士康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支持,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在此前的采访中郭台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郭台铭称“我们将深圳、广州和整个珠三角地区联系了起来,在这里建立了完整和供应链,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富士康花了27年时间。同时,这也是富士康能保证iPhone生产的前提。”由此,企业理想的经济基础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完善的供应链,对于将在美国建厂的富士康美国工厂来说,将是个巨大的难题。   其次,美国雇佣关系与中国不太一样。中国员工明显比美国员工吃苦耐劳的多,而美国员工则是到点就下班,这显然会对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素有“玻璃大王”之称的曹德旺应该深有体会。   当初福耀玻璃怀着“捡便宜”、拓展业务的心态,来到美国建厂,并且一度获得不少政府补贴,原本到福耀玻璃上班,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但随着越来越多当地员工的加入,福耀公司的内部企业文化冲突日益加剧。   就在今年6月份,福耀玻璃在美国遭遇了“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的强势劳工行动挑战,此举让福耀玻璃一度陷入舆论漩涡,更遭到了美国媒体的连环炮轰、抹黑。   而富士康若是来美国建厂,也同样要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员工能够受得了富士康高强度的流水线工作?他们能否达到富士康严格、标准化的生产要求?这些都是富士康接下来需要考虑,且不可避免的问题。   另一方面,外媒报道称,此次富士康来美建厂,将为当地带来13000个工作岗位。且不论富士康需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单就13000名员工的就业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相对于印度、东南亚那些土地租金便宜,人力成本又低的地方,作为一个素有“血汗工厂”之称的富士康,花大价钱来美国建厂岂不是有违自己“血汗工厂”的称谓?   不过这一点机智的富士康应该也想到了,因此在与该州政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里,要求威斯康星州当地政府提供3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000英亩的工厂用地,再加上各种收税政策上的减免。   而考虑到富士康能否为威斯康星州带来应有的经济效应,州政府肯定不会傻到富士康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基于川普那么热切的态度,以及富士康爱谁谁的高冷姿态,想必这桩生意也不成也得成。   事实上,富士康对于这桩生意能不能成,还真无所谓。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富士康这次愿意赴美建厂本就是看在川普(或苹果)的面子上,做个顺水人情,所以多要点福利、折扣作为回礼,也不算过分。况且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生产制造企业,能够入驻美国像威斯康星州这样的三线城市,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天降“福星”。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富士康此番来美建厂,是美国政府求着它来的。   但是现在美国政府内部意见出现分歧了,富士康也许会有一点点不开心,但也无伤大雅,谈的成固然好,谈不拢也无所谓,毕竟富士康那么大体量,那么多工厂,少这一家也没什么。   而且富士康此番来美建厂,顶多算是一种“试水”,亦或是一种战略投资。一方面,富士康的大东家苹果公司在美国,这对富士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有助于公司与客户之间高效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了解客户的诉求。不过据媒体透露,郭台铭此番投资工厂是为无人驾驶产业准备的。   虽然,富士康在美国建厂具体要做什么,我们目前尚不可知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富士康绝不会让自己吃亏。很有可能,有了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富士康会先象征意义地开几个厂,带动一批就业,业务发展顺利自然是好,也算是为企业探索出一条新道路,再延续几十年的生命。   但要是经营的不好,遭遇到什么阻碍,或者与当地员工发生劳务纠纷什么的,干得不开心了,大不了走人。要知道世界那么大,看上富士康的可不止美国一个。   另一方,富士康作为全球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随着企业体量的不断增大,产业链也需要扩张、延伸。而在美国市场的试水,既能作为产业链延伸的一次尝试,又能给美国政府做个顺水人情,“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互联网科技公司“奇思客”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
企业股权方案提供商“荒草地股权VC”获800万天使轮融资
程序化邮件直投服务平台“PebblePost”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LeoLabs”获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室内地图和定位平台“LocusLabs”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为企业提供钟点工管理软件企业“WorkJam”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服装租赁平台“多啦衣梦”获1200万美元A+轮融资
共享单车服务品牌“永安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
会议活动平台“31会议”获4000万元A+轮融资
房地产综合门户及营销平台“楼盘网”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百拜单车”获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ofo”获4.5亿美元D轮融资
免费资讯服务平台“奖金网”获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居家上门服务品牌“泰笛科技”获1.5亿元C轮融资
提供会议语音助手服务企业“Workfit”获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印度公寓租赁服务平台“StayAbode”获天使轮融资
超融合基础设施初创公司“Diamanti”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
B2B物流公司“ BlackBuck”获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广告恢复平台初创公司“Uponit”获2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运输及货运交易平台“uShip”获2500万美元D轮融资
仓库业务代运营服务商“鲸仓科技”获6800万元A轮融资
智能腕带品牌“GYENNO One”获数千万A轮融资
人力资源运营移动APP“职行力”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O2O汽车保养平台“车发发”获1亿元A轮融资
可视化软件平台“优锘科技”获7200万A轮融资
本地化生鲜品质电商“原谷生鲜”获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地产中介平台“我爱我家”被昆百大65亿元收购
开源代码解决方案企业“Fossa”获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金融借贷平台“SoFi”获5亿美元战略融资
云通讯服务平台“Layer”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富士康赴美建厂,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妥协?富士康赴美建厂,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妥协?电气周百家号近日,富士康首席执行官郭台铭在美国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富士康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设立显示屏制造工厂,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并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内全部实施。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兴办的高新科技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商之一,同时也是美国苹果公司的手机元件提供商。员工数量达100多万人,分布在亚、欧、美洲等地区。此次富士康在美国的投资项目,并不是作为苹果的代工厂,而是一个全新的投资项目,主要生产用于电视机的液晶面板。郭台铭此举,究竟是到美国的投资,还是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对富士康来说,到美国投资建厂,未必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在用人与管理方面,都面临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大的难度和阻力,成本高不说,仅是美国对本土公民的权益保护方面就很难将富士康对员工管理制度嫁接到美国。众所周知,自特朗普就任以来,与企业大佬频繁会晤,并要求他们把外部分工厂迁回本土,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这也是为了兑现他的重振美国就业的竞选承诺。毫无疑问,富士康到美国投资,受益最大的是美国政府和特朗普。并不能排除,郭台铭的这种做法,是受到了美国政府和特朗普施加的压力。毕竟,富士康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厂。苹果毕竟是美国的企业,美国政府对苹果公司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约束力的。如果富士康不到美国投资,谁也不能保证,特朗普不会做出限制苹果给富士康代工业务的行为。权衡之下,郭台铭只能选择到美国投资。这也预示着,富士康这次美国投资行为,很有可能是一种交易,或者说是利益关系平衡的结果。总之,对富士康在美国建厂,我们不要过度解读,也不要漠不关心。毕竟这是商场上的规则和游戏,尽管这件事可能对中国内地的招商引资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如何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建立更加通畅的招商引资通道,也是值得我们国家好好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电气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康2017西安建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