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产业是阿里巴巴的产业吗

阿里VS万达,谁才是“新零售”时代的先行者?
新零售”概念引发行业大讨论,阿里和万达各自代表的新模式也成为焦点
  近些天,“新零售”概念引发行业大讨论,作为网络零售形态和传统零售形态的代表,阿里和万达各自代表的新模式也成为焦点,那么到底是网络零售与线下零售业态融合更好,还是以传统零售为根本,借助互联网为工具改造现有模式更适合零售业的发展呢?
哪种新零售模式配型成功率最高?
  首先,影响零售市场变革的消费市场正在升级为3.0时代。最早,消费市场依赖线下门店实现购买行为,满足的主要是生活需要;随着网络科技和物流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主流购物场景,便捷、低价为消费者带来了足不出户享用“一切”的购买体验;但是,需求不是永恒不变的,当低价吸引不再,消费者开始注重品质享受,场景体验和更丰富的购买方式更受青睐,线下零售市场的优势会再次显现,在这个环境下的网络购物会显得略加苍白。
  其次,从零售市场格局来看,大部分零售企业根基都在线下,只不过,这些年网络购物占据主流渠道,为了迎合消费者购物习惯,诸多零售企业都极为关注线上业务的发展,但这并不能代表简单的将线上渠道与线下业务融合就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创新,很多科技产品更适合线下作为工具使用,那么,要真正改变零售业,激发最大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得从根基入手,将互联网作为升级传统运营管理模式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销售渠道。
  再次,从阿里和万达的“身世”来看,一个是深谙互联网套路的巨头,一个则是能把握传统零售“痛点”的商界巨擎。如果站在零售业“血缘关系”上看,万达是嫡出,飞凡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实体能够快速且良性的进入互联网转型,显得更有诚意;而再来看阿里,一向善于公关的马云,在近期公开发言中提出阿里要抛弃电子商务,认为零售业真正的市场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的结合,怎么听都感觉是想给传统零售商洗脑,以便阿里业务更快渗透进线下市场。
  综上分析,零售业的新形态应该是以线下零售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自身场景优势进行丰富和升级,优化运营和服务系统,并以平台化思维进行整合营销的“+互联网”生态。
万达切中新零售痛点 阿里不再领跑
  线上与线下打通的新零售毋庸置疑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不过,这次马云并没有站在行业的前沿,因为拥有庞大线下零售资源和网络的万达早已以开放、共享的平台化思维开始了零售业的转型实践。万达飞凡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新零售时代的商业模式,当前他们已经帮助绿地集团、步步高集团、欧亚集团、红星商业集团以及万达广场等在内的6000个商业项目、50000家商户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打通,注册会员总数超过了1.8亿,其中活跃用户数达到了将近8000万。这样的发展速度给阿里并没有留下多少空间。
  飞凡模式之所以得到了实体零售企业的支持并迅速站队,笔者分析,除了万达在实体零售强大的号召力外,更重要的是切中了零售业的痛点。
  痛点1:场景同质化。消费体验的升级主要是对场景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凡模式对实体零售最直接的改造就是线下场景的升级。目前,用户可以在飞凡商业联盟旗下的购物中心、百货超市等流畅体验停车、找店、排队、支付等智慧化升级的服务,未来还能借助虚拟试衣镜、智慧橱窗、智能储物柜等更多智能设备体验从线上到线下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和购物过程。
  痛点2:营销同质化。传统零售的营销手段有“两大一小”的特点,大字报、大喇叭和小传单。这些手段尽管有效但相比电商的造节缺少了点时尚感和活力,而飞凡模式很好的将互联网营销与传统零售的营销模式相结合,创造了线上平台统一活动与线下互动定制化营销相得益彰的个性化营销活动,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今年的618期间,飞凡商业联盟共吸客5亿,线上线下累计实现销售额达120亿元,就可以强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营销模式的成功,而即将到来的双11,飞凡商业联盟更是联手6000个商业项目和5万多个品牌商开展更大规模的线上线下新营销活动,笔者认为,会再次创造实体销售神话。
  痛点3:运营系统亟待升级。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实体的思维和模式都会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阻力,因此,飞凡提供全套互联网解决方案包括了实体零售的软硬件:飞凡先进的会员、营销、积分等服务管理系统和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优化形成的新型运营模式都会向实体企业全面输入。这种服务解决了单个实体企业投入大量转型成本却事倍功半的风险,也为实体企业注入了互联网基因。
  可以看出,飞凡模式的发展已经在实体零售开始了深耕和实践,而我们看到,阿里在线下零售的布局,除了银泰商业和苏宁,以及阿里影业等几个实体企业外,近些年成绩寥寥,就算公开表示未来阿里零售业发展重心会是线上线下结合,但如今除飞凡商业联盟外的实体零售还有多少蛋糕能分给阿里呢?
  也许纯粹的电子商务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而传统运营模式的线下门店也正在逐渐被淘汰,以飞凡模式为代表的新零售商业模式,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实体商业进行全面转型升级,开创全新的零售业时代,推动着智能化、数据化、零库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业态向前大步迈进。
位网友推荐了本文
12938&次阅读&&&&0&次回应
所属数据库
最新鲜,最热辣的时事评论。无惧冲突辛辣,只忧平庸逐流。
您还能输入&300&字
时长:15分钟
时长:10分钟
时长:7分钟
阿里VS万达,谁才是“新零售”时代的先行者?
您可以添加如下代码,然后复制粘贴到你要引用的网站下
零售业的新形态应该是以线下零售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自身场景优势进行丰富和升级并以平台化思维进行整合营销的“+互联网”生态。
零售业的新形态应该是以线下零售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自身场景优势进行丰富和升级并以平台化思维进行整合营销的“+互联网”生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
扫码关注思客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富可敌国的六大私营企业 :阿里第一,万达第六
一,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目前市值18000亿元,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年交易额超过一万亿,在双十一狂欢节上一天交易额超过350亿元。它目前的主要业务在中国,目前在向世界扩张,它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零售业。
腾讯集团。目前市值16960亿元。超越中国移动2566亿美元市值,它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拥有两艘巨型平台:QQ和微信。QQ是电脑必装,微信是腾讯的移动互联网船票。在中国是一个巨无霸,出了国门却并不顺利,微信出海走的并不顺利,目前只是在亚洲市场有一定市场。
华为。虽然华为还没有上市,但是已经有专业人评估华为上市市值约8000亿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其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
四,平安保险
平安保险。目前市值6200亿元。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目前位于世界五百强第八位,并随着其近几年强劲的业绩增长和快 速发展,名次快速上升。
百度。目前市值4500亿元。百度(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中国独霸的搜索引擎,三大互联网巨头之一,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两人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
万达。目前市值3600亿元。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AMC,成为全球最大影院运营商。万达集团2013年收入1866亿,创造了世界大型企业连续8年保持30%以上增速的发展奇迹。
笔者对原油、天然气、铜、白银、豆油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
文/星宇老师 微信号:xytj58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万达和阿里不断在IP上发力,谁将是未来娱乐产业的龙头?-钛媒体官方网站强强联合!马云46.8亿入股万达,阿里赚大了!
继腾讯、京东、苏宁等资本大佬入局万达商业之后,不甘落后的阿里巴巴再度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布局万达集团最具发展潜力的影视板块。
2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出资46.8亿元、文投控股出资31.2亿元,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万达集团仍为万达电影控股股东,持有48.09%的股份。
万达电影2015年1月A股上市,拥有中国排名第一的电影院线,致力于打造万达电影生活生态圈,形成院线终端、制片发行、广告传媒、线上平台、游戏等五大业务平台。
公开数据显示,万达电影2017年的营业收入132亿元,其中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39%,占有全国电影票房14%的市场份额。仅从业绩表现来看,万达电影远没有到需要“卖身”的程度。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合作源于万达的“自救”。去年,政府对海外投资政策的转向,让万达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境外投资项目遭遇融资困境。为了降低负债,万达不得不通过“卖卖卖”来为过去激进的投资买单。
根据公开资料,阿里巴巴将利用大数据及内容网络平台,支持万达电影的发展,合作涉及电影发行、影片投资、在线票务平台、电影广告、衍生品推广销售等多个领域。有国资背景的文投控股,将与万达电影在影院广告、电影投资、院线加盟等业务方面开展合作。
近年来,阿里在文化娱乐领域投入持续加码,并于2016年10月正式组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其中包括阿里影业、优酷、UC、阿里音乐、阿里文学、阿里游戏、大麦网等业务,希望通过构建包括内容生态、商业化在内的新基础设施,推动文娱产业升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万达电影与阿里巴巴和文投控股的“牵手”,都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万达电影会为阿里带来哪些机遇?
对于万达电影来说,与阿里巴巴合作可能是一次救急之举。但对阿里巴巴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进军娱乐产业一直是马云的梦想。一向有钱任性的阿里巴巴,在进军影视圈之后吃了不少苦头,主控的《摆渡人》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和票房都不及预期。导致自身形象受损。如果有了万达院线的力撑,未来阿里影业在争取排片时,可能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总体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影业与万达电影结成同盟,不仅仅是一次战略上的相互选择,也是双方对未来的一次选择,势必会在电影产业链中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这场巨头主导的线上线下的融合战会怎么打,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于农业项目的投资
今日搜狐热点49被浏览8,086分享邀请回答1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电商 产业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