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物语,那为什么还要进口粮

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映山红的回答-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我们国家粮食产量一直在增,而且养殖业、蛋奶业也在向好发展,为什么国内还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呢?
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进口点粮食品..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千万不能进那些转基因东西了.
中国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丰收,从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粮食进口量却也在一直攀升,这是为什么呢?一是,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是相对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缺口的,像大豆和大米、小麦、玉米,这些需求还需要进口来满足。二是,我国是世界WTO贸易国,完全禁止进口别国的粮食,从自由贸易的规定上也说不过去。就好比,别人完全禁止进口我们的粮食,没有理由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三是,国外部分农产品成本低,加工企业进口用来加工饲料等等,能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而在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14.4%。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进口的以油料作物为主,小麦、玉米进口量并不算多。至于养殖业、蛋奶业并不存在大量进口这一现象,美国牛肉等才是今年刚刚登陆中国市场,而且没有任何竞争力,至于鸡蛋等至今没有允许进口。从这点来说,其实我国对粮食的保护是非常严谨的,并不是像网上传得那样大量进口,适当的进口粮食、保证一定的粮食进口渠道,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都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下载云种养app,专业回答农业相关问题】
悟空问答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两个名词,一个叫“结构性失衡”,一个叫“供给侧改革”,这两个名词来形容我国最近的粮食问题再合适不过了,虽然是两个学界的专有名词。正如你问题中所讲的那样,我国不缺粮食!小麦、稻谷、玉米不管是别人诋毁也好,嘲讽也好,确实是年年丰收,但是大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造成了小麦供给平衡,稻谷供应稍多,玉米库存高企,大豆进口激增的情况,这样的不平衡也被称为“结构性失衡”。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明确指出,2016年全年,我国大豆消费量9300万吨,国内产量才1000多万吨,也就是说80%以上需要进口;去年进口大豆8169万吨、豆油881.79万吨,占国际大豆、豆油贸易量的80%。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家、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孙寰在接受记者回答时说了进口大豆激增的三个原因:第一,这跟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有关:生产一吨大豆比生产一吨玉米多用三倍土地。世界大豆主产地巴西,全国有2.3亿公顷荒地,用1亿公顷放牛,剩下还能有19.5亿亩,是我国耕地的全部。第二、这跟人们富裕起来有关:从吃饱到吃好。吃好的主要标准就是优质蛋白加植物油。我国人均大豆消费量已达66.9公斤,为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植物油消费量88.7公斤,也很高。“如此大的消费量,必须进口”。第三,这跟产业化有关: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中,只有大米基本自给,其他的如玉米、大豆等,进口到岸价都低于国内价,大量进口是客观规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除了大豆以外,我国所有的粮食都能自给自足,但进口大豆总量高居不下的现状近期内很难改变。于此同时,难以改变的有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及价格的低迷;有国内玉米库存量高企不下的情况;玉米价格不如往年的情况......大家关于三农行业,特别是粮食、油脂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提问直接@粮油市场报。 本报作为全国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行业报纸,无论是出于专业角度还是职业道德,都会为你提供精准的行业资讯。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在悟空问答等你!9.19
197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我国粮食产量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我国粮食产量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快手爆料百家号牛奶面包都会有王鑫当前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技术和科技的大量投入,粮食总产量大幅提高,虽然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粮食产量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也是非常值得国人骄傲的一件事。但为什么即便如此,每年我们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呢?首先,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之一,自然是不可能完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来禁止粮食进口的。况且很多时候粮食进口是市场自发行为,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作为负责人的大国,也不敢轻易实行单方面禁止进口行为。其次,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居于高位,已经连续12年增产,达到12429亿斤,但部分粮食作物,如大豆、大米、小麦、玉米等还是相对短缺,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工业需求。其中,大豆的进口量占比很大,2015年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就占到8169万吨。之所以大豆的国内市场需求如此旺盛,主要还是和国人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们对优质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需求提高,人均消耗植物油88.7公斤,高于发达国家的66.9公斤。而我国大量进口的也只有大豆,谷物的进口量极少。有人说:我们能不能多种植大豆呢?这样是行不通的,一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况且即使开辟更多的土地,我国的气候和地质环境也生产不出更优质的大豆;二是进口的大豆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去掉一切成本后进入国内的市场价仍然低于国产大豆,市场自然会优先选择进口大豆!最后,中国之所以大量进口粮食,包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谷物,主要还是做战略储备用。虽然当前是和平年代,但居安思危的意识还是不能松下,万一打起仗来,没有粮食,人都饿死了,武器再先进有什么用?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大量围湖造田、毁林开垦,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在退耕还林的大潮流下,耕地面积的减少势在必行,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换取价格低廉的粮食,这笔买卖怎么算怎么划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快手爆料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快手爆料最新潮流时事、生活动态相关文章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精选一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有名的粮食生产大国,在古代中国我们常常自诩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富有四海,中华之物力绝对可以自给自足,虽然这句话有不少夸张的成分,但是中国粮食生产自给自足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再加上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中国的粮食产量更是一年比一年的飞跃,截至2016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到达了61623.9万吨(12324.8
亿斤),这个数据也足够让我们骄傲的了,虽然我们是粮食生产的大国,但我们似乎也有着很多奇怪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农民种地一直赚不到钱,然而我们的粮食进口却越来厉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盘中餐,粮食问题。一、奇怪的农业困局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农业国,虽然我们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但终究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依然有着高达6亿的农村人口,对于大多数农村人口来说,除去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数人都还是从事着自己老祖宗几千年传承的手艺:种地。但是,中国的农民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就是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大家想要依靠种地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瀚哥家中也有很多的亲戚留在农村,每次回老家几乎必然会谈及的一个问题就是种地,父辈每次回家第一个问题都会问今年的天气如何?粮食的收成怎么样?在大多数时候,由于优良的种子,大型的农业机械化,粮食丰收已经成为了这些年经常听到的话题。在我们为农业丰收感到欣慰的时候,往往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这就是老家的亲戚总会说,丰收是丰收了,但是现在种地越来越难以赚到钱了,往往是好不容易把种来的粮食卖出去,结果一卖出去才发现,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除去农药、种子、化肥,还有请人播种、收割等的机械费之后,经常是一亩地赚不到一点钱,如果再碰到年景不好,甚至种地不仅不赚钱还经常亏钱。于是,老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迫不得已走上了去城市打工的道路。一开头瀚哥还以为这个是我自己老家的特殊情况,然而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关注到农村种地不赚钱的问题了,瀚哥才意识到这个可能不是一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可能是不少地方的共性问题。在我们考虑种地不赚钱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中国却在大量进口粮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从2015年的94%下降到了2017年的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其中,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而大豆需求更是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激增,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极为奇怪的悖论,一方面中国的农产品几乎每年都是丰收,农民的收入不断下降,完全是一副谷贱伤农的架势,另一方面,中国却出现了农产品的不足,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这简直是一种奇怪的天方夜谭,到底是怎么回事?二、中国的农业的问题到底怎么了?瀚哥觉得,中国如今的问题具有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特征,并不是我们没有粮食,也不是我们的粮食产量过低,却是我们的粮食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乃至于我们的农业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农业生产的结构不足。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我们大批量生产的都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等高产量粮食,这些农产品的特点是产量很高,但是实际上的品质却并没有达到其产量该有的高度,这就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的低档次产品处于长期过剩的情况下,但是像高档农产品却出现了断档,举例来说日本的和牛,泰国的香米这些都是在中国市场上卖出高价的农产品,然而国内农产品虽然数量众多真正品质上能够达到类似水平的农产品却几乎没有,这种结构性短缺和低档次产品过剩构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第一大问题。二是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我们一直都说所谓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是以工业的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以手工作坊为代表的个人小生产,这个取代不仅在工业领域,更在农业领域,美国1%的农业人口养活了美国3亿的人,还有大量的余力可以出口,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大国,这就是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好处。然而,中国从几千年到现在一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我们的农业生产叫做精耕细作,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的效率极低,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完全无法和真正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抗衡,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很低,我们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成本很高,自然难以和进口产品抗衡。三是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在中国的农村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农村人口的问题,一方面中国正在一个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在这个进程中必然大量的农民成为了市民,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的低收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原先的农业生产进入城市务工,中国多达2.8亿的农民工就是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农村留守的往往都是老弱妇孺,但我们不要忘了在中国当前的生产条件下,农业依然是一个重体力劳动产业,更何况农业科技不仅需要青壮年更需要高素质人才,这都是农村留守的人口难以解决的问题。四是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2001年以来,全国耕地在不断减少,虽然在2007年起,农村土地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要求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土地复垦开发力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从统计数据上不断下降,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农村的耕地面积已经从2009年的20.31亿亩下降到目前的20.25亿亩,从数据上来说,虽然这个下降还不算太厉害,但是实际情况土地的质量却是堪忧的,不仅有着农村土地的污染问题、肥力下降问题、盐碱化问题等等,让人不容乐观。农村问题是中国重要根本问题,也是真正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中国人千年来的问题根源。作者:江瀚,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烽火台资本特约***家,兼任《理财》杂志、《金融界》、《和讯》、《LinkedIn》专栏作家,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精选二日前,发改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日前,发改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中提到,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纲要规划,到2020年,创建并认定300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以下为具体内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一、背景与重大意义我国陆海兼备,幅员辽阔,南北跨越多个热量带,东西跨越多个地形台阶,多种多样的气候和地貌类型适宜众多种类的农业生物类群生长发育。经过长期发展,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独特品种、特殊品质、特定区域的特色农产品,达到了一定生产规模,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了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和产业发展聚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规划编制背景新世纪以来,各地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国上规模、成体系的特色产业聚集区不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对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文件明确要求,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加快形成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编制了本规划纲要,旨在引导各地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也为国家层面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作指导,以此促进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既要强调“特色”,更要突出“优势”。本规划纲要中,特色农产品归类为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五大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下简称“特优区”),是指具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聚集区。特优区主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之外创建,“两区”内个别具备传统优势、地理标志认证、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区域特色产品,也可创建特优区。规划期限为年。(二)建设特优区的重大意义建设特优区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是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农产品,建设特优区,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发挥比较优势,极大丰富和优化我国农业结构,促进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聚集区,吸引现代农业各项要素不断注入,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国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特色农产品多分布于资源环境较好区域,生产方式相对绿色,因其特色、优质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生产主体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的积极性高,发展绿色生产的基础较好。通过建设特优区,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方式,有序开发优质特色资源,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有利于打造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绿色供给能力更加突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特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特色农产品生产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价值较高,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来源。通过建设特优区,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能够有效扩大农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产业。同时,我国特色农产品产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根据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编制的相关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所涉及的区域覆盖国家扶贫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县的94%,在一些山区县,农民来自优势特色种养殖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建设特优区,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有利于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推动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四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国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力。2016年,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2500亿元的情况下,特色农产品仍然实现较大顺差,其中蔬菜920亿元、水产品730亿元、水果85亿元、茶叶98亿元。通过特优区建设,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二、发展和建设基础我国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聚集区,部分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已有一定影响力,但整体规模不大、发展水平不高。推进特优区建设既有较好基础,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加销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不断涌现,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区,产生了许多知名品牌产品,极大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约为我国农业总产值的50%,占据我国农业的“半壁江山”。一些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创出了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大量特色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标志的企业9600家、产品2.3万个,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7亿亩,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总面积10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7.6万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117个。“三品一标”区域品牌逐渐成为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象征,为特优区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三)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优质、独特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明显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态势。今后一段时期,大量特色农产品将逐渐从区域性消费向全国性消费转变,从少数群体消费向全民性消费转变,从季节性消费向全年性消费转变,特色农产品产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四)各方投资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较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农业始终是投资领域的一片热土,特别是特色农业因产业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发展潜力大,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大宗农产品供需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地方**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民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同时,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增值增效。在**、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的合力推动下,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以投入促进发展、以发展吸引投入的良性循环。(五)特优区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尽管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但是形成大而强、特而强的特色优势区域并不多,已有特优区雏形的产业聚集区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挑战。一是发展规模受限。与大宗农产品相比,特色农产品目标市场区域相对集中,产业发展规模难以做大。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市场过度饱和、价格大幅下跌、产业效益急剧下降的案例多有发生。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重心在于大宗农产品,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科技支撑不够,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强。三是产业链条较短。加工业普遍以中小企业、家庭作坊为主,产品以“原字号”、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四是品牌建设和管理滞后。一些地方**、企业和农民忽视“特色”的价值,对品牌认识不到位,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普遍缺少对公用品牌的有效保护,滥用品牌、假冒产品的现象尤其突出,品牌作用未充分发挥。五是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很多特色农产品产区分布在丘陵、山区、高原等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保障程度不高,交通运输不便,鲜活产品外销困难,当地机械制造、产品包装、专用化肥农药、加工、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难以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三、特优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导向和绿色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改进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和主体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聚集、产业融合、历史文化厚重、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促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建立农民能够合理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长效机制,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辐射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二)基本原则1.坚持品质优先、绿色发展。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以质立足、以质创优,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成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区。坚持资源节约,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保护与开发并重、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2.坚持市场导向、有序发展。瞄准市场消费需求,以市场带动创建,以创建促进发展,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合理规划特优区的区域布局和产业规模,推进区域内产品结构、品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3.坚持三产融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村镇等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4.坚持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因品施策建立生产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深化产学研融合,将特有品种、技术与工艺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5.坚持品牌号召、主体作为。培育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企业品牌,完善品牌维护与保障机制,提升特优区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引导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特优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集群化发展,鼓励合作互惠和良性竞争。6.坚持地方主抓、合力推进。各地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特优区建设。中央有关部门结合现有渠道予以积极支持,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合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三)总体架构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种类型多、产业规模差异大、发展水平不一。为此,特优区创建必须因地制宜,因品施策,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实行分级创建,分级认定,分级管理。综合考虑我国特色农产品特征、产业现状以及管理效率等因素,按照国家级特优区和省级特优区两级架构,分别创建、认定和管理。国家级特优区:选择特色明显,对全国影响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出口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品种,确定重点区域。原则上以县(或市、区、垦区、林区,下同)为单位创建国家级特优区,鼓励产业发展水平相当、产业链条联系紧密的相邻县联合创建。按照先创建、后认定的程序,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级特优区的创建条件、认定标准与管理办法,成熟一批、认定一批。认定时坚持从严把关、宁缺毋滥,认定后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确保国家级特优区名副其实。省级特优区: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在省内影响力大、区域性竞争力强、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种,创建并认定省级特优区。各省要依据本规划纲要编制省级特优区规划,明确创建范围、创建条件和认定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各特优区建设要依据本规划纲要明确的内容,编制特优区发展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四)建设目标到2020年,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五大类,创建并认定300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区内形成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配套农资生产和制造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特色品牌,增强绿色优质中高端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丰富和满足城乡居民的餐桌,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各省要积极推进省级特优区创建和认定工作。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区域畅销”特色品牌。推动形成国家级、省级两级特优区体系,基本覆盖全国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以此为核心引领带动整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逐步打造世界闻名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四、特优区主要建设内容创建特优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等方面统筹推进,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建设和完善“三个基地”、“三个体系”和“一个机制”,构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品种选择、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标准化,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原料供应基地、名特产品的第一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互动、融合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1.特色粮经标准化基地。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生产需要,建设标准化生产田块、田间道路、排灌沟渠、水利和电力设备设施。推广特色粮经作物良种,加快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施用有机肥等技术。2.特色园艺标准化基地。推进水、电、路、渠、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温室大棚、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栽培模式。推广生物肥料等生态栽培技术。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推行生产档案统一编制,详细记载农事操作。3.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特色畜禽标准化养殖圈舍、配备标准化饲养设备、环境控制设备。更新特色畜禽品种,淘汰生产能力低、经济效益差的品种。促进生产流程标准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促进防疫制度化,完善防疫设施,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建设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4.特色水产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外海深水网箱养殖、内陆环保型网箱养殖、滩涂养殖、筏式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完善循环用水、水质净化、废水资源化处理等设施设备。配备水质监控、疫病防控、质量检测装备,推广物联网技术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养殖管理制度,细化养殖设施设备管理、水产品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和安全使用、病害防控、养殖废水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检等制度规范等。5.林特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整地、土壤改良和培肥,加快品种改良、栽植,推进抚育管护改造等。建设灌溉与排水、输配电、道路、管护房、围栏、标识牌、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等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鼓励适度采用大苗、大穴、大肥建设,加强抚育管理,促进较快成林。(二)加工基地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1.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商品化处理,减少产后损失。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初加工设施,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科学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提升特色农产品利用的便利度和效率。积极开发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3.特色农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循环利用。推动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集中建立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加快推进秸秆、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三)仓储物流基地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托公路网、铁路网、新增支线机场、电商企业布局,完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1.产地收储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收储设施的基础上,在产地就近建设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完善收购网点,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冷链设施。根据本地现有集散基础,规范建设一批田头市场。鼓励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地建设电商服务站点。2.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现有产地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完善标准化交易专区、集配中心、冷藏冷冻、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处理、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3.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能力。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完善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四)科技支撑体系把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保护等基础工作,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1.新品种培育与良种繁育。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基因原生地保护,收集名、特、优、稀农产品品种资源,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和改良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根据特色农产品良种需求,建设和布局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良种生产供应体系,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2.生产与加工技术创新。依靠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型经营主体等,重点解决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专用机械、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道地药材、水产品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加工食品。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3.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畜牧、水产)推广体系优势,采取田间指导和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农户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指导,通过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强化与农户的沟通反馈,及时对新技术、新品种生产效果进行收集,有计划、分层次的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加强科技示范,培育示范农户、树立示范基地,通过鲜活的例子带动农户掌握和推广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五)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遵循品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创新、品质、管理、诚信”等重点环节,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提升产业效益。1.特色品牌培育。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的申请认证和扩展。依托特优区创建,加强传统品牌的整合,集中建设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特优区的“地域名片”,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紧盯市场需求,坚持消费导向,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运用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做好形象公关,讲好品牌故事,传播品牌价值,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2.品牌管理与保护。切实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建立特色品牌目录制度,优化品牌标识,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使用机制和品牌危机预警、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构建完善品牌保护体系,实时监控、评估品牌状态,综合运用协商、舆论、法律等手段打击各种冒用、滥用公用品牌行为。确保诚信合法经营,以树立“百年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3.市场营销体系。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手段,灵活运用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快递配送,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六)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是特色农产品的生命线。通过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特色农产品高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发展风险,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持续发展。1.生产和产品标准体系。按照与国家、国际标准接轨的要求,完善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形成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系列标准,加强标准的贯彻落实,做到有标必依,组织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示范推广。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测。2.投入品和产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验室、检验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生产资料监督检查,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的安全。加强特色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在农产品质检机构完善的区域增加特色农产品检测业务,重点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3.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统一追溯模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信息采集,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进行全程追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特优区内特色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七)建设和运行机制按照**支持、企业运营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特优区所在地的地方**及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创建主体,要根据地区实际,科学确定特色优势品种和重点区域,组织申报创建特优区,加强对特优区建设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强化特优区公用品牌的管理,维护品牌的权威性,提升品牌价值。特优区内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是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生产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采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推动特优区可持续发展。引导特优区内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合理、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特优区内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民合理分享产业发展收益。五、国家级特优区的重点品种与布局我国特色农产品种类多、产业发展不均衡、市场需求差异大。为突出国家级特优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考虑农业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等,按照既要强调“特色”、更要突出“优势”的原则,聚焦发展五大类特色农产品中的29个重点品种(类)。其中,对生产规模比较大、区域分布广、带动农户多的,选择具体品种创建,包括马铃薯、苹果、茶叶等;对单个品种产业规模小、产品功能相似、适生区域相近的,按多个品种归类创建,包括特色粮豆、道地药材、食用菌等;由于特殊的生产销售模式,难以细分品种的,按照生产销售模式创建,包括特色出口蔬菜及瓜类、季节性调运大宗蔬菜及瓜类等(全国特优区创建重点品种及区域见附表)。省级特优区不局限于这29个品种(类),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选择创建品种,确定创建区域。(一)特色粮经作物积极创建马铃薯、特色粮豆、特色油料、特色纤维、道地药材特优区。马铃薯重点推进加工产品多元化,延长产业链,着重加强种薯基地建设、种薯资源管理,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业。特色粮豆突出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特征,加快功能性食品开发,促进出口,着重加强品种选育,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强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特色油料突出其油用性,兼顾多种休闲营养食品开发,着重加强高产高油品种培育,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加工品开发和品牌培育。蚕茧、麻类等特色纤维突出其历史传承价值,重铸“丝绸之路”辉煌,着重加强优质品种选育和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设备研制、副产品综合利用。道地药材突出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加强道地药材的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道地药材区域化、规范化、生态化生产,规范栽培和加工,推进原产地认证,建设现代生产物流体系。(二)特色园艺产品积极创建特色出口蔬菜及瓜类、季节性外调大宗蔬菜及瓜类、苹果、柑橘、梨、桃、葡萄、热带水果、猕猴桃、食用菌、茶叶、咖啡、花卉特优区。特色出口蔬菜及瓜类突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着重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采后处理和深加工。季节性外调大宗蔬菜及瓜类突出利用不同区域自然资源优势,满足各地淡季瓜菜需求,形成错位竞争,着重加强标准化瓜菜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苹果突出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完善市场营销和生产合作组织,延长产业链条,着重加强标准化果园、采后处理、仓储物流和精深加工等设施建设。柑橘突出发展轻简绿色栽培技术,拓展鲜果加工业,着重加强能适应机械化、高产优质和多抗品种的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标准化果园建设、加工产品开发、培育知名品牌。梨突出提升品种品质,强化市场营销和产品加工,着重加强品种保护、推广省力化和优质化栽培技术、提升采后分级包装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桃突出发展早晚熟品种,提升产品均衡上市能力,着重发挥各产区优势,调整优化内部品种结构,开发低糖、高酸等差别化、个性化品种,推行标准化、绿色生产,延长产业链条。葡萄及特色浆果突出品种品质的提升,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出口,着重加强无核、优质、抗病、耐储运品种培育,推广农艺农机结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推进葡萄及特色浆果的精深加工。热带水果突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加强市场营销和产品商品化处理,着重加强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产后处理、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打造热带水果全产业链。猕猴桃突出提升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着重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高标准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果品采后商品化的初加工业、果品精深加工业。食用菌突出优质新品种的开发驯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效益,着重加强食用菌菌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设施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开发多样性产品和市场。茶叶突出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着重加强茶树品种改良、提高茶园机械化水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咖啡突出产品品质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着重加强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精加工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培育咖啡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花卉突出新品种的开发培育,加强国际市场的开发,着重加强品种创新、栽培与繁殖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和保护、完善鲜切花行业标准、市场体系和花卉供销网络建设。(三)特色畜产品积极创建特色猪、特色家禽、特色牛、特色羊、特色马驴特优区。特色猪突出提升特色品种的经济价值,推进特色产品及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着重加强地方猪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品种改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加快市场培育,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特色家禽突出强化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提升,着重加强特色品种保护,推进标准化生产,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构建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特色牛突出开发地方牛品种高档牛肉和牛肉制品,促进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着重加强品种繁育,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行精细分割和精深加工,打造优质安全绿色的牛肉品牌。特色羊突出提升个体繁殖性能和产肉、产毛(绒)和羊毛(绒)品质,推广适度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养殖技术,保护草地,缓解草畜矛盾,着重加强品种保护和改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和推广特色品牌。特色马、驴突出优良品种选育,发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马、驴优势区着重加强马和驴品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基础母畜存栏,逐步扩大生产能力,培育和推广特色品牌。(四)特色水产品积极创建淡水养殖产品和海水养殖产品特优区。淡水养殖产品突出提升病害监测防控水平,提高水产品品质,着重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推动淡水养殖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海水养殖产品突出扶持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养殖加工比例与产业化水平,着重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海洋牧场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推进海水养殖产品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林特产品积极创建木本油料、特色干果、木本调料、竹子特优区。木本油料突出提升良种化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生产能力建设,着重形成相对完备的木本油料类产、供、销产业链条,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色干果突出生产能力提升,加强优质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着重加强良种繁育与优良品种鉴选,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标准化,开发优质特色果品系列产品,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加强特色果品质量安全管理。木本调料突出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国际市场,着重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木本调料标准化生产,开发系列特色木本调料产品,做精做强名牌产品。竹子突出加强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扩大竹产品市场,着重是提升竹林经营水平,促进原竹和竹笋产量质量双增长,增加竹产业直接就业人数,提高竹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国家级特优区的管理国家级特优区按照先创建、后认定的程序,突出“特色”和“优势”,在具备创建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创建达到认定标准,授予相应称号,同时纳入常态化监督与管理。(一)国家级特优区创建条件国家级特优区创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符合国家有关部门明确的创建认定标准,具有独特的生态条件和资源禀赋,品种特色鲜明、生产技术或加工工艺独特,有一定的生产传统;建立了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产品品质优良;产品品牌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产值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数量的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高,产业链条相对完整,加工、流通环节基本齐备,相关产业产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支撑有力,品种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有持续投入,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了特色产业的标准体系;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农民能从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采用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及林业剩余物综合利用率较高。(二)国家级特优区认定标准国家级特优区创建单位通过创建补齐短板,需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利益联结、绿色发展、管理保障等八个方面达到要求。——资源禀赋方面。特优区具有优越的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生产相对集中连片。特优区建设规模和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产业发展方面。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标准化水平高,产业链条完整,建立了从种苗供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推介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果显著。具有以特色主导品种生产经营为主要业务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科技支撑方面。特色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稳定高效、成果显著,良种覆盖率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标准齐全。——质量控制方面。特优区构建了严格高效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机制,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程可监控、风险可评估、事件可处置。近3年,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品牌建设方面。特色主导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或有较长的种养历史,建立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发展、监管和保护制度,品牌特色农产品市场规模大、收益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利益联结方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市场主体间构建了股份合作、二次返利、委托生产、订单生产等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各市场主体能公平的分享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成果。——绿色发展方面。绿色生态防治技术、清洁化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广泛应用,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健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特色农产品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管理保障方面。成立特色产业的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印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并将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三)国家级特优区的申报与认定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特优区认定专家委员会,针对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5大类特色农产品,明确创建条件,制定认定标准,定期组织申报和开展认定工作。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果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予以倾斜支持,创建条件和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省级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品种和重点区域,组织符合条件的县创建国家级特优区,编制申报材料。对于一个区域内有多个符合创建条件的县,可以联合申报。对于符合多个品种区域布局的县,按照先主后辅的原则进行申报,每个县申报的主导品种不超过2个。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各创建单位的申报材料后,报送国家有关部门。特优区认定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符合认定标准的,直接认定为国家级特优区,给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并授牌,区域内经评估授权的经营主体生产的指定特色农产品可以使用该称号,对进一步做强产业、塑强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予以支持。经评估认定,对符合创建条件、尚未达到认定标准的,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短板领域予以支持,在达到认定标准后,再认定为国家级特优区,给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并授牌。(四)国家级特优区的监管与考核国家级特优区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管理机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负责制定国家级特优区的管理和考核办法。省级农业、林业部门负责对本省(区、市)国家级特优区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管。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对国家级特优区的考核工作,会同地方相关部门每两年考评一次。对考评不达标的特优区,撤销“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并摘牌,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予以公告,摘牌期间区域内经营主体不得再使用该称号。对特色主导产业非农化严重,特色品牌使用特别混乱,发生严重侵犯农民利益、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事件等情形的国家级特优区,直接撤销“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被撤销“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的国家级特优区,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将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争创特优区作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协调,抓好落实。各省(区、市)要统筹推进国家级特优区的创建与申报、省级特优区的创建与认定工作。各地要成立**负责同志牵头、行业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编制特优区发展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特优区管理细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支持。要积极引导特优区内的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充分参与特优区创建工作,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合、多方共建的创建机制。(二)加大政策支持1.加大对特优区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与事权和责任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地方按照政策规定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完善产业链条,补短板、强优势。鼓励各省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关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重点支持特优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以特优区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2.创新特色产业金融政策。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结合职能定位,在业务范围内对特优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鼓励商业银行针对特优区内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息、中长期贷款产品,对授权使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的企业予以增信。鼓励地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为特优区内的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特色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支持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3.完善特优区用地政策。特优区内用于特色产业发展的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设施农用地管理。特优区各县(市、区、旗)根据实际情况,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并优先审批。(三)完善支撑体系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落实国家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税收、项目支持、用地、金融、保险等政策。在特优区内,重点鼓励、扶持和引导一批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组建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和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强化技术研发推广。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做好特色农产品品种登记和保护,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技术研发,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科技支持。整合国家和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力量,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科研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特优区生产经营主体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面向市场需求合作开发新产品。3.完善标准体系。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和提升行动,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涵盖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快制修订一批与特优区内特色主导产品相关的标准。特优区要率先执行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制订和完善企业标准。优先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的接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实行标准化生产,带动标准化生产进村入户。4.着力强化人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工作。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充分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力量,提升特优区内生产者的科学生产、绿色生产观念,提高生产者科技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在特优区内,建立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有志投身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含林业企业),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发展活力。(四)维护公平竞争根据特色农产品市场监管特点,完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囤积居奇、串谋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维护特色农产品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将假冒、故意侵犯特优区公用品牌商标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落实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大对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抽查检验力度,提高企业违法侵权成本。整合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特优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生产、加工、科技和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对特色农产品供求形势开展风险监测与预警,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五)加强宣传推广认真总结各地创建特优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交流平台,注重典型带动,推广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为特优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途径,灵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特优区创建工作,提升特优区的知晓率、美誉度。加大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推进在各大电商开辟特优区品牌专栏,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各类特优区品牌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推选评比,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品牌价值,逐步形成培育品牌、推介品牌、塑强品牌的良性循环,提高消费者对特优区品牌的认可度。这就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的文件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仔细分析,认真领会。此文件一出,小编认为会加快农业产品的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政策的福利,与资源的助力。这十分符合国家的三农政策策略,也是农业强国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块重要基石!惠农聚宝惠农聚宝基于互联网平台新模式与新业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于农业产业链。突出创新引领、高新技术成果、金融服务、“互联网+农业”等特色。惠农聚宝在探索普惠金融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另外,惠农聚宝在解决农户发展生产与资本原始积累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销量,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从而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精选三“十九大”还有两天,咱们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小编想想就非常激动呢!也期待着这次大会,会有更多利于咱们农民兄弟的政策建议出来!历届人民大会对于农业的贡献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会议的主要内容在当时十分振奋人心,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不会再受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人民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在当时那个战乱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很庆幸有这么一群为了人民自由,祖国和平统一的**党先人。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 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9个国家的**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会议分析了当时的阶级状况,指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原来的地主富农分子正在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整体已基本上被消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会议首次强调了,农业与工业互相配合,协调发展,让农民有地可耕,从此站立起来!中国**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揭批江青集团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指出,在建国后我国的农业发展道路曲折,林彪、“四人帮”一伙推行极左路线,又使农村经济政策和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现在要深刻记取历史经验教训,要树立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保证社队有权因地制宜地实行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各项措施,采取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发挥农民积极性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度。要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使农民参加集体劳动和获得物质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要鼓励善于经营管理和努力发展生产的社队先富起来,鼓励勤奋劳动的社员先富起来。为了加强农业,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减免了部分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农业税收和社队企业税收,加强了对农业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并将尽可能地增加投资比重和信贷。同时,对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事业,也都作了切实的部署。此次会议是国家正式开始全面注重农业的生产发展,从而使农业迈向了新的发展轨迹!中国**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党员。邓**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会议也重点肯定了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有弊端,比如农业不能自由,不能形成规模化的经济这些问题,但是它的确为中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引入了新的资金,新的技术,不仅是大部分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让人民加速步入小康社会。所以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渗入到农业发展中,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品尝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功果实!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会议主要肯定了2004年颁布的”三农”政策和惠农政策,二者的实施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产生了非常大的贡献,不但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也使生产规模,经济化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的腰包也更鼓了。中国**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此次会议的主要强调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农村不仅扩大了农民收入来源,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总体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小编分析:看过历届几次重要的代表大会,越接近现代国家领导层越对农业发展及为重视。从号召广大青年下放农村去,到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从2004年提出“三农”政策和惠农政策到“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无数的对农业利好政策一一制定出来。伴随着政策的出台,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曾经的中国粮食产量少,生产效率地下,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现在年产粮食几亿吨,智能化、机械化生产范围逐渐越来越大,新型农村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近期以来,已经明显感知到,政策上的支持,经济上的补贴,都让农民成了新时代炙手可热的“明星”。十九大的召开,国家必将会出台更多惠及农业发展,惠及农民腰包的政策,新时代的农业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惠农聚宝惠农聚宝响应国家号召,基于互联网平台新模式与新业态,服务于农业产业链。突出创新引领、高新技术成果、金融服务、“互联网+农业”等特色。惠农聚宝在探索普惠金融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另外,惠农聚宝在解决农户发展生产与资本原始积累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销量,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从而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惠农聚宝加息倒计时!加息活动还有三天就结束了...活动时间:10月10日—10月19日立即点击阅读原文,参加我们的加息活动吧!《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精选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席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农村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所在。“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3年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更是用这样明确的措辞来表述农村的重要性。过去5年,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国的农村领域正在持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革。在此过程中,许多期盼已久的政策落地了,不少难以攻克的阻碍突破了,老乡们的满足感、获得感更强了。在涉及农村的诸多改革措施中,农村金融的改革有着枢纽性质的重要意义。为让资金融通能够在农村领域发挥更高的效率,粮食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政策配套性地进行了同步改革。如今,改革的效应正在影响千村万乡,给老乡们奔小康提供更充沛的动力。政策引领 旗帜鲜明农村底子薄、基础差,在城市高速发展,城乡二元差异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光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很难让各类资源向农村领域倾斜。因此,政策的引领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尤为关键,起到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在这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关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对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健全给予了详细的部署。《决定》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在金融方面则更是明确指出,要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这些要求和部署,都陆续在过去的五年从纸面落到了实处。“比如农村的‘两权’、‘三权’抵押,一直在探索试验,但到操作层面阻力就很大。如果不是中央这样高度明确的要求,很难推动下去。”一位农商行行长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为保证社会各界对“三农”的持续关注,政策层面对“三农”的推动亦保持了连贯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年初最受业界瞩目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领域,给业界传递出重视“三农”的明确信号。从2013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4年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5年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再到今年更为全面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围绕着农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当下需要关注的着力点给予明确意见。除了这些中央层面的指导性文件,过去5年里,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例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不断地出台细化性的举措,以确保政策在落地过程中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有了顶层设计的政策指引,5年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多次联合财政部、农业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相关文件,给资源、资金流入农村领域畅通渠道,让“三农”领域获得切实的支持。在今天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越来越多了,农民买房也可以像城里人那样贷款了,农民要做生意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村的房子抵押来贷款。过去5年,不少村民住上了新房子,发展了新产业,连种在地里的庄稼、养在家里的猪都有了一份保险保障。这样的感受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一系列政策红包的落地,今天“三农”领域的生产和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环境改善 氛围渐佳5年前,“三农”是一个让很多机构又爱又恨的领域。一方面,随着城市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农村尚未开发的市场令人向往。但同时,另一方面,“三农”领域成本高、风险大又让尝试者望而止步。因此,即使城市业务愈发饱和,金融机构依旧扎堆城市,对大企业、大客户展开激烈的竞争。虽然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对“三农”业务有相关的指标考核,但金融机构更多地是在数字上完成了达标,而农村实体的体验上却没有太多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金融监管部门从根上找原因,首先从金融基础设施层面着手,改变农村领域的基本金融环境,为金融服务的进一步渗透营造氛围。过去5年,中国人民银行持续不断地推动农村地区的支付体系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两项工作极其琐碎且难以体现在面上,但回头看,正是这两项工作的逐步完善,让未来的各项工作有了基础。今天,各类金融机构不断下沉服务网点和设备,各式电子机具更是深入乡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仅农业银行一家就建设“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63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01.2万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5.1%。如今的农民在家门口的小卖部、农资站通过自助机具就可以完成小额现金存取、汇款、缴纳生活费等日常的金融业务。在有些农村,这种便利程度甚至超过城市。自助机具普及的背后,是支付结算体系的支撑。当前我国的金融支付结算渠道已经遍布城乡。据专营农村支付结算的农信银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覆盖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近8万家网点和955余家村镇银行网点,并与18家支付机构、2家商业银行、2家清算组织实现联网。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清算资金31607.97亿元,处理支付清算业务万笔,同比分别增长22.5%和82.89%。日均清算资金174.63亿元,处理业务710.52万笔。除了给金融资源进村“铺路搭桥”,人民银行还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利用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PSL(抵押补充贷款)等手段,给予支农金融机构相应的政策优惠,鼓励其进村下乡。同样,中国银监会也用各种监管的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业务投入。2013年,银监会就正式实施了《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将农村金融机构认为最难涉足却又最受老乡们关注的业务品种进行单独着重研究,给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创造了政策环境。同时,银监会还从监管办法上下功夫,一方面逐步细化对金融机构支农贷款考核的要求,在以往“几个不低于”的基础上,增加了申贷获得率等精细化指标,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涉农信贷计划、下放小额贷款的审批权限、创新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银行会对涉及“三农”相关领域的信贷投放提高了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在特殊农贷季节还对相应的机构放宽了部分监管指标的要求。除了金融政策外,财税政策方面亦给予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切实的鼓励。据悉,在过去5年,机构开展小额农户贷款等相关的涉农业务可以在营业税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减免。地方上,财政部门更是为金融机构做好桥梁作用,组建各种形式的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等,破解当前农村金融操作过程中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破除梗阻 渠道更畅随着城市业务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对农村领域向往已久。然而,一些现实的梗阻曾长时间堵塞了金融资源下沉农村的渠道。“金融机构有着自己的作业准则,需要抵押、担保,即使是信用贷款也需要历史的信用数据做支撑,但这些在过去的农村领域都没有。”一家农商银行董事长对记者表示。对很多农民而言,农村耕作的土地和居住的房屋便是最大的家当,但是这些在金融机构过去的评判标准中,并不能纳入考量。为解决这一矛盾,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探寻解题之道。过去几年,不少地方**和金融机构在很小的区域内试点,让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等能够进行抵押贷款。这种尝试更多的是有赖于小范围内多方达成的共识,难以在大范围推开。“比如这个村里大家思想比较统一,村委会牵头就可以进行操作,但换到隔壁村可能就推不下去。”浙江一位基层农信社的客户经理表示。为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系统性地解决此困扰已久的问题,国务院在2015年8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这份《指导意见》明确了试点的具体任务,试点的条件和范围,试点所涉及的部门等细节,极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从政策层面为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扫除了障碍。随后,全国多个地市开始对此进行研究落实,针对“两权”的确权、评估,以及建立抵质押物处置机制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农业银行、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涉农金融机构更是积极配合,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让许多原本难以获得融资支持的个人和企业获得了所需的信贷资金。除了融资问题,在现代农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新现象的产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相当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农民要保留承包权和愿意流转经营权的需要并存,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需要一个合理的系统性制度安排。为此,2013年7月,******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日,******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又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16年10月,农村领域迎来政策强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意见》明确了实行“三权分置”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了落实“三权分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确保“三权分置”有序实施的任务和工作要求。“‘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财产收入,土地承包权是一种用益物权,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所以它是充满智慧的制度安排、内涵丰富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新办对此《意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做出了这样的政策解读。在今天的农村,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可以更顺畅的流转土地进行集约经营,发挥规模效应。流转了土地的农民既可以选择进城打工,也可以选择留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里领工资,做一个“职业农民”。并且,正因为土地的集约使用,农村对于农业、工业、居住的规划更为方便和科学。从过去几年农村的发展看,正是这一充满智慧的制度安排,使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巩固完善,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安排,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找到了更多的致富手段,让脱贫攻坚的进程**加快。机构发力 各施所长在政策的指引下,当农村业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各类金融机构开始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优势,向农村领域积极投入,给实体层的感受带来了切实的变化。房子是农村百姓生活中最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户原本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茅草房子、竹棚房都有存在。要改变其现状需要资金的投入,然而贫困地区财政实力薄弱,商业机构的资金又难以引入。针对此类情况,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挥了政策性银行特有的职能, 早在2015年8月就推出了第一个精准扶贫贷款品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并出台了相应的贷款管理办法。这种期限可达20年,利率优惠的贷款品种,非常契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而成为贫困地区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悉,在业务开办的第一年,农发行就审批此类贷款2700亿元,发放809.7亿元,惠及搬迁人口518万人,有效支持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不光是贫困户,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稍有经济条件的农民更是有着进一步改善住房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小城镇和县域,此类诉求尤其旺盛。但在过去,农民购房能力不足、对房贷条件不匹配等问题让其不像城里人买房那么容易。长期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农业银行已经关注到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便在2016年初与住建部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农民群体的个人住房产品---农民安家贷。通过优化准入门槛、简化收入认定、提供灵活还款方式等创新,农民安家贷更为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地方**的认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农民安家贷”余额达2715亿元,支持了81万户农户购房。除了住房所需,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金融需求更是多样化,这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过去5年,遍布乡镇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方面用好政策红利,不断推出农村“两权”和农房抵押贷款的有关产品,另一方面则紧跟市场和技术的革新,用好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手段,为农民提供更先进、便利的服务。在今天的农村,无论是大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还是小户的农业生产经营,都有相应的机构提供相应额度和期限的信贷产品。同时,针对农村的服务也不仅仅局限在金融本身,而是涵盖了融资、融智、供销平台支持等多个方面,可谓精彩纷呈。除了银行业,保险业对农村的服务同样进入新天地。在覆盖范围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过去5年覆盖了更多的农产品品种,惠及了更多的地区。在险种上,近几年农业保险品种不断创新,从原来相对较为单一的保险标的,到今天的覆盖价格、天气等多种因素的指数保险,更趋于农民对保险的期待。此外,保险机构还同银行、地方**等积极合作,给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保障。“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这是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农村工作定下的基调。5年来,我国的农村活力迸发、欣欣向荣,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在眼前,“三农”领域必将成为未来的大舞台,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五年。《中国农业年年丰收,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精选五一、大消息,亿万农民的福利又来了!今天上午,一部关乎6亿人的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被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三十次会议初审。内参君认为,草案最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作了吸纳,从立法的角度上进行了明确。并且明确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什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可以自主经营种植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作物。后来,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转让给其他人。受让人不拥有承包权,而是一种经营权。这样,就有了三种权利,即归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归原农户的承包权,以及归实际经营者的经营权。为了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国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实行“三权分置”后,土地可以作为要素要流动起来,集中在农村能人手里,搞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这样,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就有了基础,农民收入增加就有了新的制度保证。2、新草案还规定,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第三方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经承包方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这意味着农村数十亿级别的土地财富将被激活,通过抵押、入股、流转方式,中国可交易财富总量将显著增加。这些所增加的财富有真实的土地作为支撑,是实实在在的财富。今后,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这**激发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让农民不再只是获得土地上的单纯的农作物收入,同时还能够获得土地价值收益,激活了沉睡数十年的土地财富。二、一大批现代农业发展利好正在路上!除了上面这个大福利,国家还有更多的好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让农民赚到钱、受大益!1、今天,三部委出台政策:到2020年,将创建约300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这个题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的文件,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工作。方案提出:2017年建100个示范园,到2020年要建成300个,统筹利用各项涉农资金支持示范园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并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确,农村产业融合和规模化已成为农业转型加速的重要推动因素。农业行业的机会不断涌现,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支持农业的政策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农业领域。农业,似乎也在经历着房地产行业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过程。如图,我们来看农业由“分散”到“集中”的表现:下一步,国家将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交叉融合发展,让农业更来钱、农民更有钱、农村更繁荣!换句话说:未来,农民不一定进城,只要你有本事,在当地同样可以施展手脚赚大钱!三、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1、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2、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30年后,种田或将成为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农村将成为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明白生活价值。3、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30年后,乡村不再是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4、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这将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同时也终结了城市时代的命运。5、“以人为本”改为“以人和自然为本”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住”,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