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优化仍存空间吗?

事件:今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提请人大审议,将组建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1.具体组织架构调整说明
该方案内容包括“组建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金融监管机构组织架构调整正式启动。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能整合后,拟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将划入央行。我们预计央行在金融稳定和审慎监管方面的作用将显著加强。本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调整与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金融“双峰监管”的表述有所印证。预计将逐步探索实践:左眼监管安全(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机构安全)、右眼监管服务(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并据此设立审慎监管机构与行为监管机构分担两责、“双峰”并立。
2.保险行业短期影响
(1)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相关部委通过后,有望近期落地。当前纳税人口约3000 万,假设参与度20%,月交保费1000 元,预计新增保费720 亿,占原保费比重仅2%。但我国社保第一、第二支柱保障程度及覆盖面小,而面对老龄化和抚养比加剧态势,第三支柱亟待振兴,参考日(25%)美(54%)的年金比重,年金险发展空间广阔。
(2)正本清源,利好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此次监管架构完善后,问题保险公司的整改工作将有序推进,合规上市险企竞争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
(3)监管完善、政策落地,提振市场情绪。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叠加税延政策落地在即,预期逐步明确后,有望市场提振情绪,利于板块估值修复。
3.保险行业中长期影响
(1)保障型发展空间广阔。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加速行业回归保障,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医保缺口扩大,且目前人均健康险保额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保障型产品需求强、空间广。监管架构完成后,保险监督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有望统一资源,继续引导行业回归保障。
(2)银保的合作有望密切加强。银行和保险监管合并后,最强的代理人渠道和最广的网点渠道合作有望加强,提升银保渠道产品的多元化,进而提升渠道整体价值率。
保险行业投资建议: 顶层设计和监管架构完善后,政策预期逐步兑现,有望提振市场情绪,修复板块估值。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开门红增速不达预期,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迟
□ .郑.积.沙./.刘.雨.辰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政协委员:金融改革须优化银行分类监管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金融改革 须优化银行分类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 闫冰竹
  随着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我国利率市朝改革基本完成,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优化银行分类监管,成为深化利率市朝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应有之义和迫切需求。
  当前商业银行监管分类仍然沿用“出身法”,分为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这种按照历史出身进行机构类型划分并实施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削弱了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撤境,也不符合金融市朝改革的大方向。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打造合格市场参与主体,建设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需要从战略高度创新商业银行监管体制,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更加注重银行业竞争环境的公平与效率。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探索优化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对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上实行差异化准入管理。
  为使分类监管发挥更重要的导向作用,推动大型国有、股份制、民营等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合理定位,公平竞争,建议监管机构转变以历史出身形成的监管分类方式,逐步过渡为以资产规模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以促进我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需要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竞争有序的银行体系,引导商业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
  首先,应该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竞争有序的银行体系。充分考虑商业银行在功能定位、经营地域、业务复杂性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结合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披露指引》,建议以资产规模为主要标准,结合监管评级,将我国商业银行划分为四类,即特大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型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形成合理的结构、鲜明的层次和有序的竞争。
  其次,引导商业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政策引导,明确各类银行机构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政策,促进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比如,对于特大型银行,监管政策应鼓励其“走出去”,更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争取拥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大型银行,监管政策可引导其发展为全国性甚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银行,鼓励其在全国范围设立分支机构;对于中型银行,监管政策可引导其向区域性银行发展,鼓励优秀的中型银行在省域范围内发展;对于小型银行,监管政策可引导其向社区银行或专业银行发展,鼓励其“深耕”本地市场,限制其脱离自身实力、定位的盲目扩张。对于同一类型、相同评级的商业银行,应实行相同的监管政策,充分体现监管政策的公平性与一致性。
  再次,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宏观经济环境和商业银行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银行业分类也应实现动态调整。建议每隔五年左右定期对大、中、小型银行分类标准进行评估,以考察分类标准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并据此对商业银行进行重新分类。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金融监管迈向新格局 多项新规料加速落地
  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至此,“一委一行两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正式形成。
专家和监管人士认为,“一委一行两会”的监管框架,能够有效解决“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况下的监管空白、监管套利、监管重叠等问题,是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未来的金融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监管难点、痛点,包括如何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地方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监管框架未来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预计下一步监管统筹协调工作重点将围绕加强中央监管和地方监管统筹协调,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影子银行等方面监管展开,相关监管规则有望加速落地。
资管等新规有望加速落地
多位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针对上述监管痛点,未来我国的机构分业监管模式将发生转变,强化行为监管必然成为重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改革尘埃落定后,资管新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等有望加快落地。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晓鹏建议,尽快出台金控机构的监管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金控的法律地位,逐步收拢风险。同时,对金控做一些试点,支持金控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支持金控集团推行混合所有制,有条件的金控集团可以整体上市,支持金控集团补充资本金,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金控集团开展并购和资产重组。在防范风险方面,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支持金控集团开展交叉销售。
另外,在胡滨看来,随着“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的确立,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面设立金融创新中心,负责“监管沙盒”运作、推动金融创新试点的条件已经成熟。通过这个中心来统筹银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和部委之间的监管协调,为金融创新形成整体的监管环境,从而避免“多头治水”给金融跨界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认为,新格局下需要进一步协调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相关参与者的监管问题,可能会出现有关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叠或交叉,也可能出现某些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空白。这就需要两会之间更多的协同,“一行两会”之间更多沟通,金稳委对“一行两会”更多指导。从中期来看,我国金融监管结构应该进行常设和非常设机构的区分,常设机构应根据微观监管和宏观监管来进行区分。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监管应该逐步由行政监管让位于市场监管,由人力监管让位于智能监管,从而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的中国金融体系。
而针对强化行为监管,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建议:一是推进立法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从国际经验来看,《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英美两国实施行为监管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依据,法案中对于行为监管当局的法定职责、工作开展等事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目前我国实施行为监管及金融消费者保护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依据。
二是重塑监管理念,坚持双峰并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行为监管,为重塑监管理念及完善监管体制指明了方向。今后必须坚持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理念,寻求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机平衡,实现双峰的平行发展。
三是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监管协同。金稳委可牵头建立行为监管及金融消费者保护日常协作机制,加强各方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并在规制建设、日常监管、风险处置等方面加强分工协作,推动统一行为监管标准的制定,消除套利空间,填补监管空白。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监管能力。应尽快建立标准化的行为监管流程,对于扰乱市场秩序或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市场乱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等。
监管优化仍存空间
一些专家和金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新格局是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未来的金融监管仍然存在不少痛点、难点。
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平针对未来的金融监管列出了“十二大痛点”:一是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特别是私人控制的“金融全牌照”公司,以及保险公司控股众多其他金融机构;二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否都纳入表内;三是信托公司的定位与监管;四是保险公司的破产机制;五是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六是大量无牌照的“资产管理”机构如何处置;七是大量网络支付性存款业务如何处置;八是大量网络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的问题;九是金融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许多类金融业务如何监管;十是小贷公司与互联网金融的混合;十一是政策性银行的商业行为、国家信用、道德风险和监管;十二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能化等。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认为,银监会、保监会合并后,两者合并既要整合两个原来的监管职能,还要加强和央行在宏观审慎决策方面的沟通。如何更好地去协调,是难点之一。另外,合并后所涉及的共同风险如何识别也是需要抓紧研究的新课题。要防止整合过程中,短期内对市场和银行、保险机构监管秩序的影响。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未来需要解决如何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的问题。一方面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加强监管有助于消除金融创新带来的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不当,可能会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阻碍了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依然存在分业保护消费者问题。
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4月8日,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现场,“一委一行两会”负责人悉数到场。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监管迈向了新格局。
实际上,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要求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握好出台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强化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组织保障,发挥好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稳委)重要作用。要抓紧协调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看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稳委)是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意味着协调机制的形成。而结合海外经验,无论是危机中“独善其身”的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危机后修补监管体系的美国、英国,都将监管协调、系统性风险识别放在了重要位置。未来在金稳委的统筹下,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加强,将有助于减少监管空白,杜绝监管套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胡滨认为,金稳会将重点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以此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事权划分的要求,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要求,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金稳委的统筹协调下,中国银保监将更好担负起对银行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责,也将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持续完善积累宝贵的经验。未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朝着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统一方向发展的思路已经清晰显现,进一步整合的趋势也十分明朗。
(原标题:金融监管迈向新格局 多项新规料加速落地)
作者:陈莹莹 徐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iPhone6 照片优化储存空间后怎么取消?_百度知道
iPhone6 照片优化储存空间后怎么取消?
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8bc8f6feefcb/b90e7bec54e736d104c7f2dd4626911在设置界面选择【照片与相机】点击进入,你可以选择关闭【iCloud照片图库】右边滑块或者选择【下载并保留原件】.com/zhidao/pic/item/b90e7bec54e736d104c7f2dd4626911.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a href="http://d.hiphotos.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bdf8dca5eb3/b90e7bec54e736d104c7f2dd4626911://d.baidu,一会就好了?打开“设置—照片与相机(往下拉一拉就能看见)—iCloud照片图库保持打开—选择下载并保留原件”。iphone6照片设置了优化存储容量如何取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化金融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