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域资本背后的老板:企业做一个网站大概要多少费用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一原标题: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本文作者Semil Shah是一家早期阶段Haystack的创始人,他也是GGV Capital的创始。在创办早期公司之前,Semil曾在面向消费者的小型移动公司中担任产品和营销岗位,后来这家公司被苹果公司收购。在工作和中,他还是一位专注于科技与作家。 文/腾讯创业编译组 腾讯创业(qqchuangye) 我一直想要写这么一篇文章,给我们产品组里的少数几个人看看,但在写的过程中,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人看到它。写这篇文章并不容易,我希望用正确的语气,表达出我希望分享的观点。 获得A轮的三个条件 在过去三年里,有很多个周一,我都坐在沙山路的办公室里,看到不同融资轮次正在进行,看到不同公司、合作伙伴之间发生的一切。我通过三家参加过初创公司的A轮融资(有几家也参加过B轮)。过去五年里,我和一些初创公司密切合作,除外少数几家VC外,我几乎和所有的大牌VC都打过交道。这是对我个人资质的一些交代。 就像个人筹集和部署小额资金一样,初创公司在筹集种子轮资金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在2015年之后,VC公司的做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似乎每个月都在和初创公司的创始人重复同样的交谈。意识到这点很困难,因为创始人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公司上,他们觉得自己会是例外,这样的公司我看到过数百家。 实际上,只有当初创公司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时,它们才有机会获得A轮和B轮融资: a)团队要求,拥有一个精锐的执行团队,当然这个团队如果有人认识VC公司的人就更好了; b)业务指标要求,主要指月环比(甚至季度环比)增幅较大; c)发展规划要求,有一个详细的、合情合理的发展规划,一个如何让公司从A点发展到B点的愿景。 大多数处在种子轮阶段的公司在这些方面都有欠缺。我建议那些真心想获得风投的初创公司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比对一下这些条件。 获得种子轮融资后该做些什么? 话虽如此,但你也并非“必须”从VC那里融资。初创公司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来获得资金,比如把重点放在自己的盈利能力上,开展一个战略性的促销,还可以转变经营方向。 当然我知道这些都是很艰难的选择,但是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强调一个关键点: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带入偏见——虽然获得种子轮融资比较容易,但想要进入下一轮融资,竞争就比较残酷了。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你确实想从VC那里融到一大笔钱,你就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条件上。 在策略方面,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养成习惯:定期用电邮向简要汇报一下情况。这样投资者就会知道公司的现况如何,还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帮助,让你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我不建议你假设可以搞定下一轮融资。很多大型VC都不会公开这么说,但是在闭门会议上,他们觉得大部分种子阶段的公司都还只是“青少年选手”。当然,他们会留意种子阶段的公司在做什么,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对目前的市场状况疑心很重,他们期待那些完成种子轮的公司在他们再次出手前就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用上述a)、b)、c)来衡量可以获得高分。而且,为了找到他们愿意开出的明星初创公司,他们乐于等上一两年时间。 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说这些实话,因为随着股市的上扬,市场上的VC资金也越来越多,似乎每个人都“情况很好”,这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最后,我希望你和你的联合创始人、同事、员工能获得成功。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热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二创始人CEO这个头衔很帅吗?但着实是苦逼的干活。今天我们来看下一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CEO一般来说该给自己开多少工资。美国媒体曾经针对美国创业公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初创公司的创始人的现金工资一年下来大约在到之间,公司首席执行官通常拿的工资最高;奖金大概在0美元到10之间,还有一定的股权,不过几轮融资下来通常也不高,通常在20%以下。这毕竟是大洋对岸的数字,为了弄清楚国内创始人CEO到底能拿多少钱,虎嗅采访了一些国际知名的风构以及初创公司的创始人CEO(在创业团队中一般创始人会出任CEO),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的互联网创业者。1、初创企业拿多少钱用做人力成本?融资额的1/5-1/3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人力成本是非常重要和重大的一项支出。某知名VC告诉我们,虽然企业的人力成本很难说――因为不同行业各不相同――但其中仍有一些规律可循,那就是人力成本约占到融资额的1/5-1/3,而创始人CEO也要从这笔钱中给自己开工资。以200-3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A轮融资为例,取一个中间值,即人力成本大概在50万上下,使用时间大约在12-18个月之间,平均到每个月只剩下3.3万的人力成本(如果企业是劳动密集型,则每个月人力成本占比更大,比如一些游戏公司);按照标准的3-4人的初始团队,则每人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在1万上下,如果有创始团队之外的员工加入,则每人分到的工资会更少一些。2、谁来决定创始人CEO的工资?既是创始人又是CEO,工资当然可以给自己开,但创始人CEO定下的工资必须要征得董事会同意。不同的对CEO工资的态度不同――有些投资人觉得越少越好;有些投资人看到CEO给自己定的工资过低,还会往上提一些。曾李青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过去五年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创业者CEO工资和企业成功概率成反比。( 10:05)――他明确反对创始人CEO拿高工资。随后,的蔡文胜、清科倪正东纷纷转发表示赞同。(@蔡文胜: 我所接触的创业公司都证明这数据靠谱!@倪正东: 初创公司,创始团队拿高工资的,坚决不投!)3、拿多拿少,反映的是“态度问题”投资人普遍认为,创始人工资拿多拿少,反映的是一个“态度问题”。对投资人来说,如果CEO的薪水比别人多几千,是可以理解的;多一倍,就觉得有点奇怪了;如果比别人高三倍(投资人:#你TM是在逗我啊#)……这样的态度就会引起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在想一些什么别的事情啊?”所以对于那些曾在某公司位居高位的人来说,进入创业公司就别想着一定要比原来的工资高了。因为初创公司的人力成本非常紧张,而“我多拿别人少拿,招一个弱一点的人才”这种想法,无论被哪个VC碰上都会觉得很有问题。虽然有些CEO因为干活多拿到的工资确实稍稍多一些,但在很多初创企业CEO拿的都不是最多的,而是排在第二或第三的位置。但如果有后加(wa)入(lai)的合伙人,那这个人的工资反而会更多一些。接受虎嗅采访的另一家则表达出更激进的观点:在拿到A轮或盈利前,之前财务自由的创始人,大部分都不拿工资,其他的联合创始人拿/月,保证基本生活成本即可。所以很多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有较大家庭财务压力的创业者,“低工资”这一门槛就是一个挺现实的挑战,很多时候,创业者是需要家庭其他成员来补贴家用的。比如著名的、创业初期吃老婆“软饭”的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就是这么过来的。4、CEO靠什么?“股权”大概能算是点儿盼头以一个有三个合伙人的初创公司为例,创始人拿股权的70%,另外两个人联合创始人各拿10%,然后剩下10%的池。从企业创办到到上市,社交类公司平均需要5年,软件类公司需要8年,而公司每隔一年半会融资一次,每次融资会稀释20%左右,平均算下来在接受了几轮融资后,担任CEO的创始人股份可能已经被稀释到5%-30%之间了,而其他创始人则会更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蔡文胜撤资4399和“骗股”事件,据说也是和4399CTO曹政的股份由之前承诺的1.5%变为万分之七有关)。当然,在融资之后公司的估值也会有变化,在公司运转状况非常好的条件下,手握大把股权的创始人CEO还是有可能从中获得一些福利的――但也很有限,比如创始人要结婚、家里人生病或买房时,可以向VC抛售一些老股,但一般是1-2个点,否则投资人不会同意。还是那句话:这是态度问题。而的方法也不适合初创公司,因为投资人更倾向于把钱留在公司继续运转,除非盈利状况极为良好或已然上市无望。普遍来看,创始人只有在退出(比如上市或收购)的时候才能从掌握的得到一些福利。梳理一下,国内创始人CEO的年薪水平也已经有了基本的定论:一、 天使阶段:几十万到几百万的融资金额。年薪在几万-10万,尽量少拿或不拿;二、 A轮:几百万到千万级别的融资。年薪在几万-二十余万,满足正常开销;三、 再往后就不一定了。如果CEO要求加薪,要通过董事会同意,董事会一般都会同意的,如果做得比较好的话,每月加个一、两万也无所谓。最后,我们也找到了三位创始人CEO了解他们的工资情况:他们一位做智能硬件(A轮),一位做在线教育(天使轮),最后一位则是某游戏公司创始人兼CEO(已被收购)――三个人不约而同自称都给自己发了0元工资(其中已被收购那位说的是当初的情况)。他们各自给出的理由与情况如下:智能硬件品牌的创始人面临的生活压力颇大,尽管现在分文未取,但他认为自己如果能拿到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平均工资才算比较合适,之所以现在并未拿钱,一方面则是让自己全心投入在工作上,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硬件上市在即(不急于一时);在线教育的创始人个人资金状况良好,但由于在线教育本身是一项投入高、变现慢的产业,公司没有走上正轨,创始人CEO也并没有拿钱。被问到心中合适的工资水平时,其答曰:“3000元”;游戏公司的创始人与前两者又有些不同。最开始做游戏开发的时候,该公司几位创始人还未大学毕业,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所以一直坚持到游戏开始有流水才按照持股比例。由于赶上2011-12年手游好时候,该公司迅速被另一家国内著名游戏开发公司全资收购,几位创始人还没开始想,就已经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了――他现在已加入了另一家公司。太低亏待自己,太高坑投资人。一位投资人对虎嗅总结道:“对于创始人CEO来说,钱还是要放在团队上,甚至其工资水平和融到的钱都不应该有太多的关系,而应以公司发展为首先考量。”另一位投资人也表示:“创业是件苦差事,公司的CEO不好当,如果只是为了赚大钱,那可千万别委屈自己了(别来创业了)。”以下是来自美国《Entrepreneur》杂志作者Pam Newman对创业者如何给自己开工资的建议:√ 开始创业的头六个月~十二个月的时间内,很可能你不能真正地拿薪水;√ 应该有足够的储蓄用于生活支出,这样你就不必依赖公司作为个人支出的来源;√ 当你开始给自己发工资时,不妨假设自己是类似位置上的一名员工,决定自己该拿多少薪水。当公司收入能够支撑整个薪水支出的时候,你就可以给自己发工资了。当你感觉应该拿得更多的时候,要小幅度地增加,补偿的水平应控制在利润允许的范围之内。√ 如果利润允许,创业者通常在工资以外再提成。出于避税的目的,工资单和提成是分开的。在财务决算中也是分开核算的。√ 不要仅仅因为有了点多余的现金就增加对自己的补偿。资金应该留下来为未来发展和不可预见的情况所备用。如果你养成了将多余的现金作为补偿的习惯,也许就没有能力在资金方面把握任何对公司不利的不可预见情况。确保公司有备用金以应付困难时期。虎嗅注:本文由虎嗅实习生 丛晨协助整理材料。由于事涉个人隐私及敏感话题,文中采访的皆不愿注明自己名字。请读者见谅。《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三文/易凯资本王冉原文来自《创业家》杂志。过去两年,随着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很多效率低下的传统产业开始被颠覆和重构。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终于可以不再依靠中国互联网人口增长的红利,而是直接触碰和蚕食那些动辄都是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亿的传统行业的奶酪。在、产业链电商、、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中国的创业者们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巨浪型机会。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以BAT+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以京东、58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以及以小米、滴滴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公司已经系统地为市场培养了一批具备较高起点的创业者。他们与这一波巨浪型的创业机会一拍即合,干柴烈火,熊熊燃烧。与此同时,资本界也在给力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大量之前在、获利的资金被回吐到创业,加上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导致天使和VC基金在2014年募资异常容易。关于2014年中国VC的募资金额,CV的统计是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清科的统计是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两家机构统计虽然总金额相差较大但增长率大致相同。这样一个环境也促使张震、曹毅们揭竿而起,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捅破了年轻合伙人单干融不到钱的那层窗户纸,一批由70后、80后、甚至90后领军的VC基金应运而生。(如果再往前追溯,经纬的张颖应该是更早的VC起义者,只不过那个时候这样的事件还凤毛麟角,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由于创始人的经历和背景,新生代VC基本都是投天使和A轮,顶多投到B轮。市场中的老牌VC也在感叹B轮以后的项目越来越贵,创业公司还没大到不可倒,已经贵到没法聊,因此也在纷纷往早期战场转移。除了这些传统的天使和VC基金,很多其他早期项目的掘金者也纷至沓来--BAT小米们来了,京东58们来了,万达复星们来了,大佬们来了,创始人们也来了。它们像除夕夜朋友圈发一样任性地往早期创业者身上撒钱。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但凡事儿大致靠谱,人基本靠谱,投资人给钱的时候眼睛几乎半睁半闭,创业者拿钱的时候手几乎插在兜里。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拿到天使轮投资的公司达到812家,拿到A轮的达到846家,拿到B轮的也有225家。这些还是报出来的。根据我们的观察,过去一年里实际拿到天使轮、A轮和B轮的公司很可能要远远高于上面这些数字。但问题也来了。天使拿完,A轮拿完,B轮拿完,接下来C轮怎么办?由于不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速度、融资节奏不尽相同,因此有些人的C轮从规模上可能相当于另一些人的B轮或者D轮。本文中所说的C轮,基本是指那些尚未形成规模收入或被证明的商业模式、前一轮投后估值在3000万到之间、希望在前一轮结束后的3-9个月内再融3000万到2亿美元并使投前估值达到3-的这一轮。2014年和2015年初,我们看到投早期(天使、A轮和部分B轮)的投资人和投晚期(部分D轮、E轮和F轮)的投资人都很活跃,而在中期(部分B轮、C轮和部分D轮)这个阶段,投资人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谨慎。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完成的只有82家。即便按照前面提到的比较保守的数字,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八百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两百多家,由于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里融资轮次间隔正在急剧缩短,很多创业公司A轮和C轮之间相隔只有一年,因此这一千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再加上2014年之前融完B轮的那些公司,需要在2015年拿到C轮的公司只会比一千多不会比一千少。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为什么会是这样?首先,估值一旦超出,其实已经超出了大多数VC的舒适射程。最终在资本市场上市值真正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并不是很多,一亿美元以上的估值会让很多VC感觉到投资升值的天花板在快速逼近。而在很多新兴领域,这个阶段的融资企业大多尚未形成可证明的商业模式或者足够清晰的领先格局,因此也很难真正进入多数PE的舒适射程。能在这个多少有些尴尬的阶段快速出手的财务投资人并不多。最常被提及和想到的无外乎几家和特殊类别机构(如老虎、蔻图、高瓴、DST、日本软银等)和几家有中期互联网能力的PE基金(如华平、泛大西洋、中信产业、新天域等),外加个别有中期投资能力的VC(如红杉、IDG、H Capital、兰馨亚洲、今日资本等)。其中,创业者最想要的投资人往往是相对而言对估值不那么敏感、愿意重注赌赢家的第一类投资人。但这类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钱多人少,基本上是一个人盯着“整只鸡”,千里走单骑。虽然这些人都是超级能人,也很会利用外部机构来帮助他们提升带宽,但他们一天也只有24小时。因此,虽然他们可能会同时看很多项目,但真正进入操作阶段的项目在任何一个两三个月的周期里通常不会超过两个。即便是华平、中信产业这样的PE机构,真正能看中期互联网项目的人也不多,再考虑内部资金投向要求、人员流动、基金周期等因素,一年下来平均在互联网领域也就是一两单、顶多三五单的样子。羊年伊始,我们看到一些传统上以投C轮D轮为主的公司明显的重心前移开始往B轮走。他们宁肯在B轮在正常应该6000万美元估值的公司面前手一抖给出8000万的价格,也不愿意贸然对着本应估值的公司冒出五亿美元估值的傻气。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在影响着今天C轮门槛前的创业者。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Peter Thiel在他著名的《从0到1》这本书里提出早期投资人选择项目的标准应该是“一个项目可以赚回整个基金”。前不久TechCrunch作者Danny Crichton发表的一篇文章与此暗合,他认为整个VC行业投资回报的来源正在向少数公司集中,因此唯一正确的投资策略就是不计代价地投入那些有机会让投资人获得超级回报的公司,并且忽略那些只能让投资人赚到中等回报的公司。基于这个逻辑,VC们为了能够投入这些少数的赢家,会愿意透支12个月、甚至24-36个月的价格,所以市场上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令人瞠目的估值。作者把这种估值透支现象称为“融资加速”。那些被透支了的估值称为创业者的兴奋剂,为他们打开了价值幻想的空间。问题是,“能够帮助VC赚回整个基金”的项目注定是极少数的特例。一方面VC向少数赢家聚焦,另一方面大多数创业者又被别人的高估值过早地吊起了胃口把自己高高悬在空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创业者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那些特例,只有投资人心里清楚特例通常意味着不超过千分之一的可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推动少数特例公司“融资加速”的力量也在推动着更多的非特例公司“死亡加速”。创业公司最有可能因为哪些原因面临“C轮死”?1. 今天所在的本源市场不够大所谓本源市场,指的是你今天正在聚焦并试图重塑的细分行业市场,而不是理论上你未来做大了成了平台后可以延展到的所有相关或相邻领域之和。如果你今天要想拿到3到1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人至少需要能看到你有机会在三、四年后长成一家30亿到市值的公司。除非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如搜索市场中的百度),否则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个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目标市场规模来支撑,而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很可能需要一个万亿级的目标市场。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些对冲和PE基金来说,只有目标公司的本源市场能够达到两三千亿的市场规模,他们才比较有可能兴奋起来。别忘了,他们钱多人少,因此必须找足够大的机会。因此就C轮融资而言,如果你聚焦的本源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说白了就是三到四年后的时候)潜在规模没有一两千亿,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一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2. 站在错误的坡上几乎每大几千亿、上万亿的市场都有多个切入的角度,有人从南坡出发,有人从北坡上路。以现在很热的O2O为例,在房产市场,你可以从买房入手也可以从租房入手;在家庭服务市场,你可以从洗衣入手也可以从家政入手还可以从社区电商入手;在汽车后市场,你可以从洗车入手也可以从维修入手还可以从二手车交易入手。但不是所有的坡都有同样的机会。虽然总有例外,但一般来说――――高频打低频比低频打高频更有机会;――刚需打非刚需比非刚需打刚需更有机会;――不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打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比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打不受制于稀缺资源的更有机会;――平台效应强的打平台效应弱的比平台效应弱的打平台效应强的更有机会;――经济模型好的打经济模型差的比经济模型差的打经济模型好的更有机会。因此,无论市场有多大,如果别人的坡比你的坡好,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二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3.在自己的坡上不是第一第二且与第一第二差距较大很多市场都会有老三老四存活的空间,但不是所有的老三老四都有机会拿到C轮。那些投C轮的基金虽然也在意性价比,但总体来说他们更在意最终这家公司有没有机会做到足够大并领跑行业。在大多数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细分市场中,老二如果想从一线基金那里拿到C轮融资,除了本源市场必须足够大以外,还需要同时具备另外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与第一名的市场份额差距不能过大,最好50%以内;第二,如果第一名已经被BAT之一投资,自己身后最好也有BAT中的另一家做后盾。老三如果想拿到C轮融资,则这两个条件改为:与第二名差距在20%以内;前两名没有都被BAT投资。以打车软件市场为例,快的作为市场老二正是因为前面提到的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拿到了老虎的C轮和软银的D轮,也才有了春节前的惊天合并。而当时在北京红极一时的摇摇由于没有具备另外那两个条件,所以黯然离场。(《创业家》杂志3月刊中会有关于摇摇的专题报道)(易到不能算第三,因为严格来讲它所在的商务车市场和滴滴快的当时所在的打车市场是出行这个大市场的南坡北坡,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北坡这条路径比南坡更容易登顶。)总结一下: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中,如果你在融C轮的时候不是市场第一或者第二且与它们差距较大,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三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4. 估值增长曲线过于陡峭,“VM”指数高于0.5首先,让我告诉各位一个秘密――与传统行业中那些拥有可预测现金流的企业不同,新兴热点领域中那些“飞在天上的猪”,没有人真正知道它们到底该值多少钱。投行不知道,投资人同样也不知道,都是凭感觉。一些所谓的可比交易,往往并不可比;更重要的是,那些所谓可比交易的估值本身可能就是错的――很多新兴领域的所谓估值标杆本质上都是一两个“区间外投资人”(愿意给出大多数投资人不愿意给出的估值的投资人)留下的手笔,还没来的及被证明对与错。投资人能做的仅仅是想清楚目标公司是不是必须拿下,如果是就尽可能依靠执行速度、个人魅力、等因素在叫卖价的基础上打个折,有时候甚至连折都不打只要能被选中就行;融资企业能做的是尽可能把融资前三个月和融资期间的业务曲线(其实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用户曲线)做漂亮让自己有叫出高价的资本;投行能做的是尽可能通过制造买方竞争为融资方创造有利的供需态势和交易氛围。这就是估值。在这个前提下,C轮融资中对估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其实就是三个:1. 竞品同轮融资的真实估值(如果是竞品抢先做完)。注意,竞品对外吹牛不上税的PR估值不算,是真实的白纸黑字的估值。投资圈很小,真实的估值基本藏不住。2. 相对于竞品的运营能力和市场地位。3. 前一轮融资的估值、融资额和交割时间。如果竞品先融了,则(1)和(2)比较重要;如果是自己先融,则(3)比较重要。接下来重点说(3)。各种道理可以讲到天上,各种方法论也可以喷得开出花来,但最终投资人往往有一道心理底线需要坚守。这条线说通俗点就是投资人心中的“傻叉警戒线”――交易估值一旦超过了这条线,投资人就容易开始怀疑自己会不会沦为行业的笑柄。为了讲明白这件事,我们需要临时发明一个概念:VM指数,V是估值,M是月数。VM指数指的是本轮融资与前一轮融资的估值差异倍数(本轮投前估值/前轮投后估值)除以两轮之间间隔月数(本轮预计签约月与前轮交割月之间的日历月数),譬如:如果本轮投前估值是上轮投后估值的3倍,两轮的时间间隔是3个月,则VM指数就是1;如果估值还是3倍两轮间隔是6个月,则VM指数就是0.5。以公认的估值飙升最快的小米公司为例,它的A轮和B轮之间只间隔了两个月,估值却涨了4倍多(因为小米1的推出空前成功),VM指数高达2.1,10个月后C轮的VM指数降到了0.4,12个月后D轮VM指数降到了0.2,16个月后E轮(就是最近4)的VM指数回升到了0.3左右。即便对于热点行业中风口上的猪们来说,C轮的VM指数通常不应该超过0.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B轮投后估值为,那么C轮如果在6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1.;如果是在12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一些上下浮动。譬如,如果融资企业在两轮之间真有特别爆炸式的增长或者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标志事件,VM指数超过0.5是可能的。再譬如,如果B的投后估值只有两三千万美元,C轮的VM指数超过0.5也是可能的。还譬如,如果B轮和C轮间隔超过12个月,除非你在这段时间里始终保持年化400%以上的增长,否则VM指数应该低于0.5。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VM指数原则上不应超过0.5。一旦超过,投资人就会自我怀疑起来。这时候即便他们对项目不愿轻易割舍,也会犹豫不决;他们很可能会想办法拖延交割时间以便能多看一两个月的数据,同时在其它条款上尽可能找补回一些心理平衡。所以,如果你不是全银河系里最靓丽的那几颗星,而C轮的VM指数又显著高于0.5,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四枚用来警醒的小红旗。如果以上四枚小红旗中你只插上了一枚,或许还不用过分紧张。但如果四枚中你占了三枚甚至四枚都集全了,那么请做好准备――C轮有可能会成为你的鬼门关。如何避免“C轮死”?1.对估值保持一定的弹性,避免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现在中国创业者群体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就是虚报融资额和估值,有的乘2乘3,有的故意混淆,最极端的甚至报出的融资额比自己的估值还高。当然,这些人通常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开新闻发布会报假估值,而是通过各种公关大号小号来进行传播,自己不置可否,用别人的嘴帮助自己误导市场。我去年年底在黑马大会上曾经专门提出“建立诚信中国,从自己做起。我们可以选择不公布融资额和估值,但如果要公布的话,让我们公布真实的数字”。最近徐小平老师也利用微博提出了“大家一起消除虚报投资额现象”的倡议。对于出来融资的创业者来说,最坏的情形就是被市场上误传的错误的融资额和估值所误导,别人俩嘴皮一吧嗒,自己挂在了天上。而这很可能正是错误信息的始作俑者所希望看到的。创始人很自然会倾向于高估自己企业的价值,因此也会很愿意半推半就相信别人报出的被夸大了的数字,以为借此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这样的心态反而会害了自己,因为没有哪个投资人会把市场上传播的虚假估值作为自己估值的参照。正确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自己现有投资人和财务顾问的网络去尽可能了解竞争对手真实的估值和融资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加上中国很多专业人士在保密性方面的职业操守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打探出真实的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即便无法了解竞品真实的估值情况,也可以和自己的财务顾问一起基于不同维度的考量建立起一个相对合理、有一定支撑的估值区间。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要对估值区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如果市场反响没有预期的热烈要随时做好调整估值的准备。只有做成的买卖才是买卖,只有被买单了的估值才有意义。2.确定性比估值重要,时间为上,给确定性和时间足够的折扣在C轮阶段,从上排在第一位的应该不是估值,而是确定性,而与确定性对应的就是时间。一个融资交易只有交割了,才算真正完成。因此,谁可以最快签约并交割,谁就可以给融资公司最多的确定性。对投资人来说,如果要能比较快地完成交易,需要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投资人对行业有理解――估值都好几亿美元了,没有哪个机构投资人会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行业的情况下贸然写支票。因此,对于那些聊过一次发现对方不太懂行业的投资人,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第二,投资人可以本地决策,并且最好一两个人就基本可以决策或者至少实质性地影响决策。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模式正在与美国同行业的模式发生背离,所以如果投委会决策需要拿到远在硅谷、纽约或者伦敦、巴黎合伙人的投票,不确定性就会大幅提高。而对于那些对行业拥有比较深的理解、能快速决策、与团队也有化学反应的投资人,给予一定的折扣以推动他们尽快下决心是非常值得的。一个细分市场里谁先把C轮融资完成,谁就可以率先把难题扔给自己的竞品,同时也离摘取D轮估值更近了一步。3.在现金储备方面给C轮留出足够长的时间关于B轮和C轮的时间间隔没有一定之规,取决于扩张速度、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主要竞争对手融资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给C轮融资的操作与完成留出足够长的时间,这一点在2015年尤为重要。只有在不是非融资不可的情况下出去融资,手里才有筹码。一个正常的融资流程通常需要9-12周的时间。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二十几天搞定C轮的情形,但市场上从启动到交割超过三个月的案例要远比短于三个月的案例多。这意味着你手里的现金在你启动C轮融资的时候,按照当前的业务规划和资金需求,应该至少可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在B轮完成后,你手里的现金可以让你按照你的业务规划正常运营18个月,那么理论上你至少可以有6个月专心致志地聚焦业务发展,然后再考虑C轮融资的事。如果B轮后你手里的现金只够维持12个月,那么你最好在三个月内启动新一轮融资。当然,也会有一些公司上轮的钱还没有动就开始谋划下一轮,这通常是出于竞争态势的考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4. 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以我们的经验,要想保证融资交易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谁快跟谁走。哪怕为此付出一些金钱上的代价(譬如为没有被选中的投资人支付一定的尽调费用),也是值得的。如果非要给投资人排他期,我们宁肯在尽调之后给投资人一段时间(通常不超过10天)的独家法律文件谈判期,也不给投资人独家尽调(通常3-4周)的排他期。当然,要想做到上面这点,需要比较有利于公司的交易态势。众星捧月的时候公司怎么提条件都说得出口,一棵树上吊着的时候提什么条件人家只需说No对话就结束了。现在有关投资人的信息越来越透明,财务顾问靠吃饭的时代早就翻篇了,财务顾问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否通过营造一个对融资企业尽可能有利的交易态势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和尽可能强势的谈判地位。5. 不用怕站队,引入不是坏事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巨头在新一代创业公司的融资和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几乎所有估值能够达到10亿美元、尚未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里,都有BAT的身影。仅腾讯一家,据媒体报道在2014年就至少投资了40家公司,涉及投资额达80亿美元。如果你没有在更早的轮次里引入BATX这四家巨头或者京东、58、美团、唯品会、携程这样的“中头”,那么C轮是应该认真考虑引入战投的时候了。它们能给被投企业带来的价值除了资金之外还有业务和资源上的帮助与协同。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概股之外,很多A股公司也开始密集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创业者们往往对与巨头站队这件事心存顾虑,但这真的不是他们在今天这种环境下应该特别考虑的事情。C轮面前,活命重要,媒体上怎么喷账户不会骗人,两军相遇兜鼓的胜。况且,继滴滴快的之后,更多跨BAT的惊天并购正在孕育。爸爸们连孩子们互相睡都不介意了,孩子们就更没必要担心拿了哪个爸爸的钱会惹恼别的爸爸。事实是,在绝大多数与互联网有关的领域,基于中国互联网的独特生态,站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既然如此,与其晚站队,不如早站队,先于竞争对手把最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巨头引进来。况且,今天的互联网巨头和中头们已经越来越有生态意识和格局观,知道如何帮忙不添乱。在这方面应该说腾讯3Q大战后痛定思痛,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点赞的标杆。三座大山正在变成三座靠山。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把引入特别有价值贡献的策略投资人当做B轮和C轮的跳板。管它叫B+也好,Pre-C也好,叫什么无所谓,其实质是通过背对背的交易安排利用战略投资人独特价值贡献拉升C轮的价格。这样即便给战略投资人的估值打个折,C轮整体的估值还是会得到显著提升。我们最近在不止一个交易中就采用了这个策略。最后我要说,今天中国的创业者是全世界最令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创业的路途中会遇到很多坎坷甚至走入绝境,但创业的人生是值得在80岁的时候回忆的人生。祝所有的创业者朋友们羊年好运,面朝大海,每一轮融资都花开。《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四大学生选择人应“缺什么补什么”让投资人背着的创业者走不远创业第六年,一个千万元的融资机会摆在于欣龙面前,他却险些失去。一年内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第二年挂牌……当听到投资人如此期望时,于欣龙回忆自己当时“完全崩溃,这些要求对我们仅有20多人的团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说了“NO”之后,打算转身而去的于欣龙在投资人的力邀下再次仔细聆听了投资人看好自己的理由。考虑再三,于欣龙最终签约。两年后,于欣龙的奥松机器人团队成功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又完成了1500万元A轮融资,顺利履约。“投资人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将没有必死之心,士不可能获胜。现在来看是他对我的严格要求促成了我们今天的成绩。”于欣龙感慨。在创业生态链上,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成败。双方如何找出最佳平衡点?12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寻访2017年大学生创业者喜爱的十大天使投资颁奖典礼”上,多位获奖投资人与青年创业者就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活动由奥琦玮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森思达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公益支持。创业者说了“NO”,投资人却很“开心”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先后两次对自己说“NO”,这一经历令有10年的红森资本创始人侯秋生印象深刻。2015年年底,他投资了某健康农产品供应创业项目,此后项目发展顺利。紧接着创始人遇到了一个在侯秋生看来十分难得的机遇:某互联网大咖准备投一两亿元,条件是须扩张到供应100万个家庭。没想到却被创始人以“无法保证品质”一口拒绝。“作为种子投资人,我肯定希望快速扩产,由此产生了意见分歧。”最后,以侯秋生接受创始团队意见而告终。事隔不久,创始人再次对侯秋生说了“NO”。起因是企业决定与某上市公司合作,以上市公司喜欢的方式发展项目。侯秋生则提出如下担心:“一棵树苗的成长速度是有极限的,一年翻10倍可以,一年涨100倍是不可能的,一定得用化肥,绝对有损品质。”但是和前一次一样,侯秋生再次接受了创始团队意见。一年后,企业超高速增长埋下巨大隐患,创始人随即找到侯秋生:“我现在终于明白您之前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如今回忆起被创始人两次否决意见的经历,侯秋生的第一反应并非挫败,而是“开心”。在他看来,创始人由此完成了两次蜕变,如今的胸怀、气度、战略、胆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出现冲突,的投资人只有建议权。投资人和创始人是平等的,有时你明知道他是错的,但是你不能改变他。因为一个公司的成长最终是人的成长,只有人的成长才能带来真正的公司成长。”侯秋生感慨。“需要投资人背着走的公司走不远。”天使百人会高级管理合伙人周洛宏称,如果一个初期的创业公司,投资人事无巨细地给予指导,实则是对创业者的干扰,“毕竟创业者才是内因,天使投资人需要做的是推动他拉动他”。“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关系总体上讲是‘共生共荣’,如果没有投资人助力,创始人团队可能无法克服很多困难,不一定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成长速度;没有创始人团队,投资人则无法借助其实现自身梦想。”侯秋生认为,做需要情怀的,具体而言,要对扶持年轻人感兴趣。不谋求董事会席位但谋求影响力“在具体创业项目中,投资人的介入应保持一定的度。”这个“度”在清华x-lab创业DNA合伙人戴永看来,“不能干预太多,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要积极地做事情,但也不应给创始人添麻烦”。戴永所在的机构主要面向清华大学在校学生、校友、老师,为其提供创业创始资本。他把其定位为种,这也意味着,机构在创业团队中的股权保持在8%左右,在他看来,只占8个点的股份和92个点的团队相比,投资人是无足轻重的。但是由于自身老师的身份,他会与创业团队有更多沟通。在戴永看来,投资人一般做两类工作:一是用经验、知识帮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投后工作。有过10年创业经历的戴永十分理解创业者孤单的感觉,他希望将创业者凑到一起,形成群体的力量来助推其成长。由此,该机构专门成立了创业俱乐部,成员近百人,经常举办足球赛、羽毛球赛、聚餐等活动,使这些创业者有机会分享彼此的经验。作为的投资人,有时仍需参与团队决策类行为。2016年,戴永投资的一个纳米科技项目创业团队3名核心成员发生根本意见性分歧。仅占5个点股份的戴永并无权力介入如此重大的决策,此时创业者专程找来,不忍看到前景很好的项目夭折,经与三人深入沟通,戴永支持两位联合创始人离开团队,公司活力得以再现。“我不谋求董事会席位,但我谋求影响力。”戴永解释,很多投资人存在干预创业项目资金、注册场地、公司运营等,这些是违背创业者意愿的,影响力则包括帮助创业者和这样的投资人做一些必要沟通。在戴永心中,创业者如同自己的家人,“彼此共同成长,帮创业者解决问题,对我们也是历练和学习”。洪泰创新空间CEO王胜江将好的投资人角色解释为“陪伴”,他举例曾有一个互联网项目的创业者兜里只剩几万元,一位投资人恰恰看中了他的项目潜质最终投资,如今这一项目已估值几亿美元,即将上市,而这位创业者对自己的投资人逐渐变为亲情般依赖。在陪伴过程中,澳盈资本创始合伙人肖毅更愿同大学生创业者分享的并非成功经验,而是自己创业路上的种种“坑”。“我用曾经惨痛的经历告诉他们需要越过什么鸿沟,每天要跑多少基金,做时有多少犀利的问题等着,让他们知道现实多么残酷。”肖毅坦言,帮助大学生理性创业正是自己回国创业再到如今做天使投资人的动力。“希望所有天使投资人要以社会价值为主导,而不是追求最大利益化。只要社会价值实现了,在商业社会完全不缺变现成巨额财富的渠道。”奥琦玮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孔令博说。帮初创公司成功是投资人事业的延伸几年前分不清楚VC、PE、天使投资的于欣龙坦言,在创业初期,他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我拜访过上百位投资人,愿意和我们坐下来深入交流的只占三成”。如今,于欣龙对投资人也有了自己的选择标准。他将投资人分为稳健型、活跃型、知名型、军师型、综合型五种类型。于欣龙举例,2017年年初,公司找A轮融资时,经多次谈判,有位投资人表示感兴趣,当晚于欣龙约种子轮的投资人一起去面见。种子轮的投资人劝他要耐住性子,如果没有成功,自己还将追加两三千万元。“这句话让我特别温暖。大学生创业者在初创期要选择稳健型投资人,他不会过多参与你的项目管理,不会左右你的想法和思路。”于欣龙说。在快速成长期,创业团队已经有了产品,准备做市场营销时,于欣龙认为,应需要活跃型投资人和军师型投资人,前者思维易创新,后者擅于长期布局。接下来的突破期,于欣龙建议应选择知名型投资人来为项目背书,有助于公司快速成长和下一轮融资。创业后期的IPO阶段,则应选择综合型投资人给予更多建议。对大学生创业者如何选择天使投资人,周洛宏给出相似的建议:“缺什么补什么。”“创业团队的优势是有激情、技术、一往无前的精神,但是缺少经验、能力、资源。”周洛宏说。在颁奖典礼现场,周洛宏动情地说:“有记者问我为什么愿意离开IBM大中华区高管的职位来做专业天使投资人,我说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娶妻生子,让孩子传承家族的生命力。如果我们把多年积累的资金、经验和资源投向优秀的创业团队,帮助那些初创公司走向成功,岂不是我们事业的延伸吗?”《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人有创业想法,有超过30%的人已经在路上,其中项目落地的不到1%。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停留在“从零到一”的阶段,而那些拿到投资的只是凤毛麟角。有一个现象是:拿到种子轮,天使轮的几乎和90后没多大事,但90后创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创客群体的主体!90后这个群体的年龄最高也就25岁,有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恰巧是互联网的年龄,没错,这一代群体是被互联网思维影响最深的一代,如果说腾讯,百度,阿里,以及早期那四大网站搭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联网环境,那90后是唯一一个见证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群体,所以机会很多,所以就有我们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聪明人不做逆势而为的事情当创业创新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的策略,你就不要等了,这是聪明人才能看得到的机会,同时,在这样浩大的声势下催生了又一批创业服务团体和机构,比如专注种子轮投资的机构(往往在100万以下),天使投资人(100万到300万左右),VC(视估值和市场空间而定)等……比如各种孵化器、加速器、、等等……它们同样是为伟大的创业者服务。现在创业门槛很低,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如果你是个程序员或者认识一群技术大牛可以完全零成本创业,你们的办公室可以放在地下室、车库,甚至被改造的厕所,这些统统不是传统行业所具备的优势,就算你在街上开个饭店一个月租金也上万了吧!何况饭店还受众群体小,只有街道附近那一块的流量。而互联网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在没有实体店不用交租金的情况下让全世界的人成为你的潜在客户,这同样是传统行业所不具备的,如果你创业一定要选对战场,聪明人不做逆势而为的事情,同时,这篇文章也是写给那些有意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出一片天下的人看的,我尽量掺杂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从零到一有许多90后创业者抱怨拿不到投资,当你抱怨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一下:别人为什么投你,就凭你有个你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idea?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假如一个00后找到你说:我现在有个一万块钱的项目,还差9999,你给我投吧!你会怎么想?既然你缺钱,那就用其它地方证明你的实力,单凭想法获取资本青睐的方式是最愚蠢的,也是不现实的。当然也有单靠一个想法获取资本的案例,不过人家的条件很硬:有BAT工作经验,团队由海归组成,有过成功案例......你有吗?我相信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都是三无团队:没有在BAT工作过,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更没有成功案例,甚至有的连屌丝团队都没有,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idea。并不是说你们的条件不硬就会比别人差,马云不就是来自三流学校吗?有时候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团队和项目,所以当你的团队条件不硬的时候,一定要从其它方面证明自己不比那些豪华团队差,甚至比他们强!证明自己靠谱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产品上线,获取第一批用户,然后用其中的数据说服投资人,这是屌丝创业团队唯一一个出路,你别想着靠一份你觉得还不错的BP,还有你的激情就可以随随便便拿到钱,在你投BP的时候,无数和你有同样想法的创业者也在投,投资人每天要看无数BP,投资人凭啥要像大海捞针一样的把你捡起来?有很多创业者抱怨BP石沉大海,让我说如果你还抱有侥幸心理再投几百份依然会石沉大海,甚至会被拉黑。因为有太多比你努力的人了,有的甚至变卖了家产,而你还停留在有一个想法,只有一份BP的阶段。如何让产品上线?这是互联网创业最难熬的一个阶段,第一你得找人,而且得找合适的人,许多人被它折磨的很痛苦,包括笔者,现在回想起大学那段时间依然历历在目:几乎每天要和不同的人聊,因为我是在大专,根本找不到理想中的人才,甚至找个有共同理念的人都没有,但你还不能停下,停下意味着创业没了下文。还有一点就是:一个项目被晾久了你就会对它失去感觉,甚至会感到莫名的厌恶感,对我来说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不能停,不能回头,在这种痛苦的找人过程持续了半年之后,团队终于有了一个大概雏形。团队成型就该分工合作了在我们团队,我负责产品和融资,B负责技术,C负责运营。外加一群人品不错的程序员,当然我是发不起工资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不希望我瞎折腾,更不会给我资金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用了,当时有许多程序员不信,我对他们说,如果咱们失败了,你就当这是练习,以后找工作还可以说自己有创业经历,这是加分技能,再说不用你们掏钱等等……如果成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股份。为了表达我的诚意,还特意做了合同,加上我本身特别慷慨,给的股份很多,所以有几个愿意一起奋斗的人,至于股份给多少,这样说吧,虽然作为创始人,我的股份不是最多的,但是掌握了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以确保产品方向,我知道我的合伙人想要什么。作为一个创始人也不能吝啬,既然你做了CEO,那就多给点股份吧,这样才能平衡,千万不要破坏人们这种微妙的平衡感,尤其在涉及到财富这个话题,我也相信有许多创业者失败,或者公司规模迟迟不能扩大的原因就出现在上。鱼与熊掌 不可兼得至于为何我要掌握绝对控制权放在文章最后再说。而至于为何要把大部分股份给了合伙人,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很傻,那我问你:你做了老大,股权再比合伙人多,他们平衡么,凭什么动用自己的资源帮你做事?你不要做着缺德的事(控制权,股份一把抓),然后对你的合伙人说:你是在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奋斗,也是在为你的事业奋斗,对这样的创始人我只想呵呵一笑,控制权和股权你只能二选一,不能贪得无厌。很多创始人无法权衡控制权和股权的事,更别说90后创业者了,面对利益,人们总是贪婪的,但你自己吃了独食,谁会动用自己的资源给你做事?这同样是矛盾的一件事,创业期间,人性所有的弱点都会暴露出来,比如前不久的首席娱乐官股权之争,支付宝事件,西少爷事件……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控制权之争,再深入说明就是控制权和各方利益之间冲突了,如果你不正视这个问题,团队迟早要出事,如果你正视这个问题,自己也得忍痛割爱,你要么把控制权贡献给合伙人、投资人,要么把多数股份给他们,除非你自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控制权、股权你必须二选一,也就是说你获得名誉,利益就给合伙人,你把钱慷慨的撒出去,人才就会聚拢,也就是李开复老师提倡的“财散,才聚”。BP怎么写其实天使投资人是不愿意花费许多时间来看你的计划书的,因为他的邮箱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书,千奇百怪。所以几乎所有计划书都是其助理帮忙挑选,当然助理只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没有把挑选千里马当成一份使命。就算这样,在没有人脉,资源的情况下,当初我们还是选择了靠计划书来拿到种子轮或者天使轮,当时我写了七十多页的PPT,海投了五百多个邮箱,这五百多个邮箱是一个已经创业的学长告诉我的。投完之后,我等了两个星期,没有一家回信,后来又加了四十多页,然后又投了一遍,除了那五百多个邮箱,我又找了一些邮箱,包括真格极基金,创新工场,IDG那些做的不错的投资机构,其实在这些投资机构里,我根本不抱希望,因为他们邮箱一定塞满了,估计我邮件的标题他们都看不到,所以我把希望寄在那些小型投资机构上。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我发现还是没有回信。后来通过各种请教和学习我才发现:计划书写的太长了,假如你是投资人,你愿意被一份超长计划书浪费时间么?后来我减到二十几页,还是没有回信,有一段时间我是在绝望中度过的,度过那段时间,我又写了一份BP,这份计划书只有一页,不到1000字的BP,连数据和表格都没有,但是凭借这份计划书我得到两家投资机构的面谈机会。除了抓住外,另一个极大可能性是我对趋势把握很准,应该是这样吧,因为我在不到一1000字的“BP”里预见到了今天“O2O”的格局,包括今天BAT在O2O领域的布局,美团和大众的合并。然后向资本方阐述了我要做什么……这可能是吸引资本的唯一原因了。?以下是我对BP的一些建议:1、投资人最喜欢那些自己找上门的创业者,这是他们考察创业者综合能力的一个办法,一个创业者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圈子、资源找到他,那说明这个创业者很有能力,所以创业者一定要学会这种顺藤摸瓜的能力。2、通过比赛、线下沙龙的方式来获取资本。3、加入孵化器、办公场地、BP,投资人对接他们都会承包。4、BP海投,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但一定要短,最好不要超过二十页,他们每天要看许多项目,没有理由在你这上面浪费时间,再说了,其实再牛逼的项目,一段话足矣说清楚,如果你觉得说不清楚,那是你对项目还没吃透,理解的还不够深。最后单独说说控制权作为一个创始人连控制权都不能掌握是可耻的。同样,作为一个创始人到最后被资本方踢出团队更是可耻的!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能掌握,辛辛苦苦几十年努力往往付之东流,而有些事情是发生了我们才后悔在当初没有在意它,有些错误发生一次就会误了终身。比如那些被架空的合伙人,那些出局的创始人,那些趁人之危搞篡位的职业经理人等等,他们的游戏规则通通被股权架构控制,可以这样说:股权架构可以毁了一个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架构分分钟可以让一个创始人出局!启示创业团队最好让一个人掌握方向,其他人在方向确立之后努力就行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个人都得明白自己在团队扮演的角色,也许你觉得让一个人独裁专政对其他人不公平,但是你想过没有,一旦每个人都有掌握方向的权力,你们的团队距离解散就不远了,这里只简单阐述一下:在一个团队里面,究竟是独裁专政好,还是和平民主好?我还是对和平民主呵呵一笑,民主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你们往往会四分五裂,团队出现问题,解散只是迟早问题。也许你能举出许多和平民主公司照样发展的很好的例子,那只是表面,象征性的意思一下。真正的权力只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也就是说一群狼里只有一只狼王,你见过一个国家有两个执政**吗?历史上哪个最强军队不是独裁专政?成吉思汗?拿破仑?亚历山大?理性思考独裁专政的智慧一个人代表一个方向,一种体系,然而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方向,一种体系。假如你们团队三个合伙人,就代表三个方向,如果你对自己的合伙人特别自信,你认为找了一群价值观相同的就不对控制权进行提前阐述,通过股权架构约法三章,你们的摩擦会随着时间升级,总有一天会爆发。既然方向不同,你们又都有掌握公司方向的权利,那不是毁了你们自己的事业?如果你们是聪明的团队,就赶紧把这个事说清楚吧,最好合伙前就说清楚,合作之后再制定游戏规则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就算不那么容易你们也得正视这个问题呀,毕竟你们放弃了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才走到一起创业的,别让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毁了你们的心血。蓝海阳光专业提供挂牌上市服务,服务,项目资源、资金信息服务,众包、专利信息服务,高新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六最近,硅谷业内人士都在忙一笔前景可观的大买卖,顺着近年技术型创业公司价值一路飙升的这股东风,形势一片大好!一些风投公司如Andreessen?Horowitz和FirstMark?Capital以及众多杰出的企业家和高管都已经加入进来,在初创公司的股份中直接增加了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往往在几天之内就悉数到位,能极大地推动企业发展,相应地,也会给机构的投资者,朋友以及业务伙伴们带来利润。此外,还能让风本家看到保障,然后投资更多的钱在这个企业。一般来说,初创企业都对这笔资金感激涕零,并把这当做快速融资的有效途径。通常,在宣传这种投资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就不存在风险了。不管这些投资者采取怎样的――,家族室还是,实际上他们对于所投公司的财务信息并不是了如指掌的,公司也不会让他们知道这么多。另外,他们还得缴纳绩效费,基本上是从基金利润中抽取约20%的份额。当站Pinterest公司打算在二月份融资5亿美元时,它最早的FirstMark?Capital也想加入此轮融资。但是Pinterest公司提出的估值是,数据大得惊人,几乎是去年五月份估值的两倍多,而风险企业FirstMark?Capita总共基金也就2.25亿美元,它没有办法从中抽调更多金额来跟上Pinterest的步伐。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公司都会合理分配资金,不会把所有筹码都集中在一个企业。所以FirstMark常务董事兼Pinterest董事会观察员Rick?Heitzmann与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创业公司拟定了一份协议,希望能共同成立一个特殊基金,这样就能从各大投资者处汇集资金并直接分股了。据知情人士透露,Rick?Heitzmann在短短三天内就筹集了2亿美元,大部分资金来自于FirstMark的7位投资人,还有小部分来自于公司的主要基金。Rick?Heitzmann之所以能融资成功,关键在于他能让利于人,在签署协议的时候他允诺不收取任何,这就等于让出了总基金的2%!当然也并非是Rick?Heitzmann?个人让利,FirstMark公司也会承担由于持有而产生的费用,也就意味着公司投资利润会有所削减。但这种损失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坚信在这样之后,Pinterest上市或被收购的资金必然高于110亿美元。在某些投资者的眼中,下这种赌注是最简单的赚钱方式:Pinterest极有可能会遵循Facebook一样的发展轨迹,最后成为亿万用户的社交平台,也会成为投资商争相追逐的猎物。但是投资Pinterest也不代表万无一失,毕竟它从二月份才开始正式在网站上销售广告。这份协议详述了初创是如何采用新型融资结构以帮助他们把握最有前景的赌注。眼下他们正在采用一种名为“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简称SPV)。这种融资结构有别于传统的,风险基金通常表示在几年内投资数十家企业,而前者则代表在不同时间段投资同一家公司。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后期大额投资者完全清洗出局,SPV会让投资者们不惜一切代价地花大手笔与之竞争。风投公司发现,随着估值快速增长,它们并不是随时都有足够的储备资金保持自己在比例。在采访中,Dow?Jones?VentureSource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至少有70家私人公司以十亿甚至更高的估值在全球范围内铺天盖地地募集资金。在那段时间,包括Pinterest在内的很多公司,估值迅速膨胀成之前的两倍。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的业内人士声称,这种趋势已经从大公司延伸到了小团体,一群为数不多的杰出企业家和高管正利用有效时机为某些公司成立更多的SPV,以他们的身份来讲,接触发展态势良好的初创企业是件很容易的事,这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如鱼得水。像食品杂货配送公司Instacart以及Coinbase。Elad?Gil曾是Twitter和Google的一名高管,为了应对Instacart一月份目标为2.2亿美元的融资,他从Google、Facebook和Twitter的新老员工处筹集了几千万美元投进去,由此将Instacart公司市场估值提到了20亿美元,以上所述来自一位知情人士,而Elad?Gil并未发表任何评论。经Coinbase?的一位发言人证实,在一月份的融资中SPV确实有参与,并表示其在的中,占的份额几乎不到3%,但是Instacart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随着所有关系稳定下来,交易便很快完成,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能接触到新兴企业的高管俱乐部。一个风险资本家在决定投资前往往都会仔细看看这个初创公司的收益,花销以及财务预测。而SPV的买家通常不用那么费神,他们只需站在更高的层级,略微分析下公司潜在的发展前景,而不接触公司详细的财务指标。以上内容来自这两种不同投资方式的实践者,以及考虑过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投资人。曾经兼任Yahoo和AOL高管的Brad?Garlinghouse说:“但这也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就他本人而言,他投资过一些SPV但后来转给别人了。他是这么说的:“当你把所有的钱都压在上面的时候,你就会对那微薄的财务回报感到失望了。”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都在采用如此融资模式,于是一些投资者就在质疑,公司这样做是不是就不能从国外引进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者了。“企业家们应该重点关注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收益的投资者,”风投公司SoftTech?VC的任事股东eff?Clavier这样说。“当你把所有经验搬出来只是为了让一个SPV维持运转,那就成问题了。”SPV在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公司很受欢迎,因为它们正走向大规模的融资阶段,曾任Google高管Chris?Sacca的举措无疑推动了这种趋势的发展。他从其他高管及早期投资者处买下了Twitter数亿美元的私人股份,这在几年以后都一直遥遥领先于该公司2013年公开销售证券的数额。这些代表J.P摩根以及风投公司Rizvi?Traverse?Management所购买的股票,现在在Twitter的股价将达到42亿美元。也会给它们最富有的客户提供热门交易的特殊通道,如Goldman?Sachs在2011年就为Facebook成立了一个SPV,让客户参与公司市场股份,使之估值达到。之后短短一年,Facebook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市场估值飙升到。Rick?Heitzmann是一个风险资本家,也是Pinterest公司的董事会观察员,他用3天时间就从投资者处筹集到2亿美元,用于购买Pinterest公司的股份。虽说许多早期SPV都是从公司员工和早期投资者处,但不少初创公司,像Uber科技公司就一直在试图避免所谓的二级,监管机构也在想方设法打压以赚取高利的中间商。不过,现在的创业公司对于SPV报以更开放的态度。一些公司明确投资者以SPV的方式,直接购买公司初次发行的股票。据知情人士透露,Pinterest从2010年推出网站到现在,已经筹集了10亿美元,SPV在当中帮了大忙。除FirstMark以外,另一个Pinterest的支持者Andreessen?Horowitz最近也在管理自己的。采访中有人说,公司会把基金出售给部分合伙人以及“家人和朋友”,管理费时高时低,但15%的carry一直没有变。即使这样,还是比正常从公司主要筹资划得来。Andreessen?Horowitz与名为PinAH?LP基金的一份管理文件显示,它仅在三月中旬就已筹资3700万美元。Andreessen?Horowitz的一位发言人拒绝评论此轮融资去年,还处在种子阶段的基金SV?Angel,在旧金山金融家Ron?Conway的带领下,领导了Pinterest的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50亿美元。最近几个月,其他公司筹集资金时也纷纷求助于SPV。去年九月,数据分析提供商Palantir估值为,它也求助于Founders?Fund创办的SPV,据知情人士透露,Founders?Fund是一家以亿万富翁Peter?Thiel为首的旧金山风投公司。今年3月,?Lyft就通过SPV从GSV?Capital处获得融资,此外,在该轮金额为5.3亿万美元的融资中,它的估值达到了25亿美元。
(编辑:newshoo)《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七以色列医疗投资近年来持续火热,吸引了大量海外资本。分享投资旗下享投就投以色列团队在以色列实地尽调项目的过程中,拜访了以色列最活跃的医疗风投机构Pontifax和以色列最大的医疗器械投资基金Accelmed,学习投资以色列医疗初创公司的经验。与中国初创公司A轮融资火爆不同,以色列的A轮融资有断层现象,极少数初创公司能够拿到A轮融资,当地的风投机构近年来有一种新的打法:自己组建公司并投资,最终出售或上市。分享投资享投就投杨曙卉通过与以色列顶级医疗风投机构的交流,对当地VC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中国市场现状,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以色列VC开始“造公司”?以色列VC们又是如何“创造”公司的?以色列风投机构的模式对有什么借鉴意义?/ 以色列A轮融资不够活跃 /在以色列做VC很难,Accelmed的合伙人Irit Yaniv告诉享投就投以色列医疗基金团队。有几个数据可以将这个程度量化:1. 以色列拥有众多的天使投资人,但本地VC投资生命科学领域的活跃机构却不到5家,并且海外投资人在B轮前一般很少介入,这意味着只有极少一部分创业公司能够度过种子轮,征服屈指可数的以色列当地VC拿到A轮。2. 根据IVC的数据,2014年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投资只有13%来自于本土VC机构,其它87%都被非VC机构及境外资本所占据。3. 在最活跃VC排行中,只有Pontifax一家本土专注于医疗领域的VC以七笔首次投资上榜,另一个上榜的为来自美国的OrbiMed。两家机构均表示,他们很愿意和其他机构抱团投资,通过降低单笔投资额控制风险,但发现在医疗领域根本找不到足够多的投资早期项目的活跃机构。▲资料来源:IVC Research Center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如果VC选择独自投资A轮,会发现技术风险和天使轮/种子轮相比并没有明显下降,一般VC在这一轮大概能占到20上下的股份,即使有席位,在公司层面也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无法及时调整公司的研发方向。一旦临床数据不佳,后期投资人不会再考虑投资,而VC通常由于占有少数股份或资金受限而选择放弃追加投资,导致大量创业公司在A轮死亡。/ 标的价格走高,迫使VC朝更早期寻找估值洼地 /自2011年起,以色列高科技领域持续发热,海外资本在以色列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从不足1亿美金到2012年的2.2亿美金,一年间实现了133%的增长,并在2013年海外资本投资额首次超过以色列本土投资者。原来以美国和欧洲机构为主的海外资本格局也在2013后被中国资本力量打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以色列初创企业的投资达4.67亿美元,较2014年的3.02亿美元增长54%。根据Geektime的研究,2015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种子轮和A轮创业公司的平均融资额较2014年高出近75万美金。这也间接说明,整个早期阶段创业公司的估值水平和运营成本已大幅上涨,VC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支持早期项目的发展。逐渐走高的标的估值显然让以色列VC的投资越发谨慎。▲来源:Geektime2015年和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早期阶段融资数量和规模规模/ 风投机构比技术发明人更具创立公司的综合能力 /为什么以色列VC有能力创建公司?通过对话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方向、体制、资源和资金。首先,创建一个公司需要选择一个对的方向。本地VC拥有敏锐的嗅觉,能够捕捉和判断细分领域未来发展中的创新机会。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最成功的风投机构都是由专业背景的投资团队组成,在学术、临床和产业上都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通常从判断临床需求/痛点着手来确定创业方向。其次,以色列整个创业体制完善,**对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极大,**降低了创设企业的和风险。以色列VC与相比拥有更为广泛的当地资源和人脉,与重要合作伙伴包括技术转化机构、医院、专家和学者以及产业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和合作模式。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VC本身能够为公司提供启动资金,并且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按照里程碑付款,从而降低潜在损失。在以色列,技术发明者,也就是IP的持有者一般不会成为全职的创业者。他们通常是医生或科学家,专注于技术创新,相对缺乏管理公司的经验。而在国内,投资人则希望看到创始人是全身心投入到企业日常经验管理中的。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VC能够成立公司的另一重要原因,因为技术发明者对企业实际控制欲望较低。/ 以色列VC 如何造公司? VC+IP+CRO 模式成标配 /以色列VC参与创设公司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以及生物技术和制药类两大领域,这也是以色列在医疗领域创业最集中的两个领域。根据IATI 2015年的数据,以色列目前有1380家生命科学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共725家,约占53%;生物科技和制药类公司约有317家,占比23%。作为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最活跃的机构之一Pontifax 2004年成立至今一共投资了50家公司,其中有15家是参与创设的,绝大部分是生物技术和制药类企业。另一家投资机构Accelmed则专注于医疗器械项目,为此成立了一个名为Target Innovation的基金,专项用于创办和投资新型医疗器械公司,目前该基金已发起设立4家企业。以色列VC的打法一般采取的运营模式,即VC+IP+CRO。整个创设和运营大概分为5个步骤:1. 确定细分领域和需求VC根据学术界的最新发现,结合团队的经验和战略合作方的建议,确定创设公司的细分方向。比如药明康德既是Pontifax的投资者也是战略合作方,双方在投资和技术搭建上有较深入的合作。结合产业合作方,特别是这类CRO机构对前言方向的判读,对VC创建公司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2. 广泛寻找IP,打造新的技术在确定方向后,通常VC会在以色列,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找围绕该细分方向的新的技术,也就是IP。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技术转化机制,一般VC会给予IP持有人约15%-20%的初创而不采取现金买断的方式,这也**降低了创业成本也便于提高公司与技术发明人之间的黏性。3. 组建公司管理团队和科学顾问委员会VC会挑选和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CEO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同时,VC会主动邀请该初创公司领域的权威专家组建世界级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并给予他们股权激励,通常采取设立期权池的方式。4. 制定研发计划和资金规划在技术和团队基本搭建完成后,VC会和初创公司团队一起就公司的研发计划和资金需求进行规划,按照项目难度和特点确定里程碑及达到各个里程碑需要的预算。大部分的研发都是外包给专业CRO机构的,所以以色列医疗创业团队一般比较精干。那VC在初期的资金投入和时间大概多少?举个例子:比如医疗器械投资的平均期限在3-5年,Accelmed的策略是在B轮前不会对外融资,基金为参与创设的初创企业提供足够资金一直做到首例人体实验,拿到一定数据,到这个阶段一般不会投入超过5百万美金。对初创企业而言,VC控制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团队专注于技术研发,不用担心因资金问题而倒闭。而对VC而言,确保对早期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可提高决策效率,根据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研发方向,确保企业的研发成果具有技术创新性和临床价值。偏生物技术和制药的Pontifax的策略则有所不同,由于生物药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VC在公司成立之初偏好和其他投资人或孵化器抱团介入。特别是和孵化器的合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撬动以色列**不占股权的资金补助,又能够得到孵化器专业的运营管理支持。运营2-3年结束孵化阶段后,会开始寻求和大公司的共同研发合作。Pontifax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Tomer Kariv介绍在过去3-4年他们帮助了5家公司在美国上市,另外还有一家专注于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发现与开发的被投企业cCAMBiotherapeutics被美国默克公司以6.05亿美元收购。5. 主动型管理直到退出与国内VC相对被动的相比,以色列VC的主动管理体现在企业技术研发、日常经营、退出策略等各个方面。Irit告诉我们她会和参与创立的公司CEO每周会面,全面了解整个研发的进度和企业面临的困难。除了密切监测企业发展外,VC通常会和战略合作方,也就是潜在买家,包括美敦力、波科、GE等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每年交流2-3次,告知所投公司的研发进展和成果,了解潜在买家的想法,明确其可能收购的企业发展阶段。如有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研发方向。要知道目前以色列有250家左右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拥有FDA或者CE认证却没有任何收入,可谓名存实亡。VC必须对创设企业的退出有所预期,如果能成功被并购,必然带来巨额回报,如果企业卖不出去,即使拿到FDA或CE也有可能面临不小的损失。▲资料来源:Accelmed 官网目前为应对这类情况,Accelmed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将以色列的技术公司与美国或者欧洲较为成熟的医疗器械代理商和销售平台合并,为合并后的公司提供收入增长阶段的资金支持。这种模式目前已经成功了两例,比如上图中的Endochoice和Peer Medical,这两家公司在13年合并后,Endochoice从一个商业销售公司成功转化为拥有核心技术的胃肠器械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并在15年6月份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并在今年6月份被波士顿科学收购。针对以色列这种特有的趋势,早期财务投资人投资以色列的其中一个投资策略可以考虑积极与本地VC合作,抱团风投机构,抓住“捎带”机会,进行。/ 中国如何借鉴以色列风投机构的发展模式/受制于基础科研水平、技术商业化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稀缺等客观条件,目前中国创投市场上的创业公司以市场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为主,有价值的技术创新公司往往是稀缺资源,该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扭转,而以色列的高新技术创新氛围,恰好又能够和中国本土的大市场相结合,改善国内创业公司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导的创业模式。那么,在以色列活跃的中国风投公司是否也能够承担起技术转移和创造公司的使命?目前享投就投正在进行类似的尝试,我们在以色列筛选医疗创业项目的同时,又与中国本土富有行业经验的医疗市场销售团队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筛选项目,在投资以色列医疗创业公司的同时,将技术引进回国,在国内组建运营团队并进行投资,将以色列医疗项目的高新技术本土化。我们也非常欢迎对这种模式感兴趣的医疗公司与我们取得联系,探索潜在合作机会。本文作者杨曙卉是分享投资享投就投投资经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计量***学士,管理学/CEMS管理学双学位硕士;国际四大审计和咨询经历,国内知名经验,项目涉及TMT、金融、医疗等行业。欢迎联系。“享投就投” 俱乐部是分享投资旗下的投资社群组织。我们秉承“由始至终
尽心尽责” 的专业服务精神,打造一个由有产阶层投资人学习交流、经验分享与共享的“自组织”社群!加入享投就投俱乐部,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享投就投俱乐部申请表》,通过审核后,由社群管理员请进入讨论群。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的服务号,获取最新项目跟投信息!微信号:长按关注关于我们分享投资专注于互联创新和医疗健康两个领域中早期投资的专业VC机构。部分-成功上市-四维图新(002405)、完美世界(002624)美年大健康(002044)、赛福天(603028)步长制药(603858)-新三板挂牌-盛景、南达新农业、顺电连锁海优威新材料、科新生物、柠檬网联豹风网络、耀客文化、灵犀、宏邦节水-互联创新领域-银联商务、房多多、黄太吉、極裝°科技俺来也、疯狂老师、伏牛堂爱空间,耀客文化、三人禾传媒凯叔讲故事、力美传媒、明略数据等-医疗健康领域-华大基因、美年大健康、碳云智能唯迈医疗、迈普医学、泛生子韦睿医疗、瀚邦药业、长森药业、捷诺飞方恩医药、张强医生集团、贝壳社等▼长按二维码,关注分享投资▼商业计划书请发至《那些能撑到A轮的创业公司都做对了什么?》 精选八YC和YC社区YC是一家提供产品和投资的公司。YC的主要任务是投资初创企业,还有一个新的业务叫YC Fellowship,这个项目每年的受益者超过250人。“校友社区”已有投资过的2000 多人。人们感到YC有很强的亲和力,他们与YC投资过的公司合作,帮助他们筹款、。他们互相购买对方的产品等等,我们努力使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社区。YC保持第一的秘密孵化器这一投资平台上实际上还是网络效应,则没有。YC是这些公司的第一个投资人,这会让我们觉得YC也是创始人。你对你的投资者们的忠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指数级的速度下降,所以第一个在你身上押注的人,你会很在乎,因为他们在你身上下了赌注,而且是在你势单力薄,甚至只有一个点子的时候。你A轮投资人在你还没有取得显著成绩时,仍然会购买你的股权,但是C轮和D轮的投资者,他们大多仅仅是投资,一个财务模型,然后等你上市了,他们好像就再也不关心你了。如果你的季度收入有一点点下滑,他们就会分分钟把你的掉。因为我们是第一投资人,创始人会觉得与我们的联系比后来的投资者更紧密,因而也就更愿意回报社区。在项目中,人们愿意帮助其他公司,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需要对社区有所回报。YC每年为我们的创始人们组织一次露营,大家一起出去玩,并讨论事情的进展情况。这让你感觉自己有伙伴,有一伙儿志同道合的朋友。创业者都是很孤独的,最好的创业者和公司,有哪些共有的品质?我们评估创业者的不同品质,并找出我们认为重要的地方。有一些品质不分先后,都是非常重要的:清晰的愿景,比如创业者能否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他们不能清楚地向我们说明,那也不可能是在招聘、雇用、销售或面对媒体时说明白。另一种情况,他们是思维非常清晰的人,而这一点对企业来说很重要。以Airbnb为例,当他们向YC发出申请时,他们做的这件事在我们所有人看来都有点作,你在陌生人家里睡充气床,而同时主人也在家,我们都不想这样做。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以清楚地解释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公司的愿景是什么。这正是我们想要的,Brain 好像讲了个故事这是我祖父以前旅行时用的方法,与当地人一起,待在当地人家里,比待在那种四季酒店之类的地方好多了,连锁酒店不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其内部装饰都是几乎一模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愿景阐述很清楚。我们要找非常坚定,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的人。有的创始人从来不把不行作为答案,有的能掰弯整个世界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投资的对象。有的创始人,每当他们克服一个小困难,然后一转身很不走运,每天又会出现一堆障碍。如果你是那种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的人,那就不好办了。你也必须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最好的公司,都是在某种程度由愿景驱动前进。哪怕仅仅是因为创始人想要在他自己熟悉的领域,建立一家伟大公司,坚定无比还要满怀激情。开始找的人很重要,迅速完成任务的能力。这跟果断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处事果断但行动缓慢,在和工作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决策的速度和质量,与创业成功与否完全相关?我们的数据发现这些因素的确相互关联,在我们所有成功的创业者身上都有体现。有些创业者从背景上看,他们真的应该成功,但却以失败告终,因为缺乏坚毅和解决问题的特质。成为一个伟大的创始人的秘诀,至少在早期阶段,就在于直面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你从未见过,但是你却能迅速解决它。独自创业/两人合伙创业/多人合作创业有何不同?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单独创业,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工作量将会很大而且真的很难做,一个人很可能搞不定;第二,作为单独创业者,会有一些心理层面的影响,即便是认为他们很厉害的人,也会产生低估他们的想法。我们真正讨厌的是,那些因为觉得我们喜欢合伙人而刻意找一个,这种情况下,他们百分之百不会被我们选中。如果一开始你只有一个想法而没有合伙人,那么请不要停止寻找,那些最成功的公司似乎都有两到三个联合创始人,真想不出哪一个是由纯粹的一个创始人缔造的。这是一份孤独的旅程,同时也会有人会说你是个白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有人这么说你,而你只能假装听不见。许多事情做起来都很难,但是如果你有个可以倾诉的对象,那么就会容易一点点。每个人都会希望可以两个创始人一起,经历这些起起伏伏、波峰波谷。你们不可能同时处于低谷,所以一个人可以鼓舞另一个,理论上讲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创始人之间相处不合会怎样?所有联合创业的团队都会出现严重分歧,有的团队不会告诉我们,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看吧,现在已经无法挽回了”,“你们之中有一个需要放下,继续前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创业团队的多样性很有优势,但是绝对不要为了多样性,而招募团队成员。背景和观点的多样性真的很好,唯一有害的多样性,就是愿景的多样。真正好的团队是互补的,大家有共同的愿景,关于建立什么样的公司,以及怎样去做意见都一致,而且他们有不同的技能。所以很久以来,经典的联合创始人团队是一个懂经商,一个懂技术,这种组合无往不胜。毕竟技能和背景的多样化真的很棒,这样的团队通常都能成功,就像苹果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但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两人都是懂技术的,一个人主管产品,另一个管技术,而且往往做的很好。双方要知道自己分别喜欢什么,以及分别擅长什么。怎么帮他们学会招聘呢?有的人可以自己搞定一切,不用雇人,我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趋势,我们最好的创业公司,往往招聘人数最少。而最糟糕的创业公司往往会说,“我有十个员工,我是不是很厉害”,结果他们创业失败,给别人打工去了。因为如果你有员工,就会有burn rate资金消耗率,在今天的市场上这个消耗率会很高。而大家都不确定究竟想要做什么,所以就会导致不能人尽其用而产生各种问题。就说Airbnb吧,他们用了九个月时间才雇了第一个员工。Stripe差不多也花了10个月,Dropbox花的时间更久。企业总想招聘更多人,因为他们觉得会提高效率,会让创始人感觉更有地位。的确能让你感觉更有地位,但绝对会降低效率。所以我们喜欢这样的公司,他们清楚要等多久才招聘到第一个员工,这会很痛苦,因为人手太少而工作又太多,进展很慢很慢。你会说“如果我们能有五六倍的人手那么进度肯定能加快”,但很多时候,真正需要搞清楚的是清晰的愿景。你要在这么多重要问题上保持清晰。如果自己还没搞清楚,就开始招聘员工,那么你会败在沟通效果上。关于想法IdeaPaul Graham(保罗?格尔姆)说要善于发现表面很好实际很糟的创意。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寻找,那么很显然你想要的是本质很好,但多数人觉得很糟的。因为一眼就能看出来好的,大家都会去追捧,这样竞争压力就很大,而一眼能看出来不好的,显然你也不想去投资。伟大创意才可能够给投资初创企业带来超额回报。我想我们更多受趋势,以及他人喜好的影响。作为,要保持对一个冷门创意的信念,真的很难。在投资界现在容易了一些,因为你意识到你就是靠这个赚钱的,而且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太蠢,你都不会放到心上,只要你能保持盈利。但它也会诱人犯错,比如说我喜欢把自己想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只要是大家都很喜欢的,那肯定很难做。你不想做这样的投资人,投资某种很大的东西的衍生品。所以在年大多说投资人都在投下一个Facebook。然后到了09,10年,他们都因为要寻找下一个Facebook而疯了。而09,10年的时候值得风投进入的两个公司是Uber和Airbnb,而它们跟Facebook没有半毛钱关系。同样Facebook在2000年募资的时候,谷歌才刚刚准备上市。当时广告技术公司,还有搜索公司获得大量关注,而那是完全不应该投资的领域,最后那些公司都失败了。你应该在Facebook看起来完全不可能有如此发展的时候就投资它。现在有很多投资人,又一窝蜂投资Uber类的产品,这让我想起来现在大家都说我们将会成为食品行业的Uber”,”我们将会成为遛狗行业的Uber。然后Uber会成为一个千亿规模的公司。但下一个千亿规模的公司,绝对不可能是上面说的那些其他行业类似Uber的公司,而将是某些全新的东西,所以当大家都在说这些的时候你应该把它直接忽略掉。他们会不惜代价把你拼下去,但是他们的盈利状况令人担忧。那么你应该做的是,想下完全没有联系的下一个千亿美元的公司在哪里。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那些变化可以催生出一个之前完全不存在的公司,然后就去建立一个这样的公司。这就到了最困难的部分了,因为这个公司看起来会很糟。你会遇到内部冲突,有人会说它其实前景光明,别人会跟你说为什么不开一家面向大众需求的公司,因为别人也会开那样的公司。你需要某种勇气去坚持你的信念,坚持做这件不得人心的事,因为你知道世界前进的方向而其他人却看不到。关于快速迭代先看真心喜欢你产品的用户,然后再看那些不喜欢你的用户,这样会好一些。上线越早,越能快速吸引到一些用户,他们会对你的产品产生依赖,这让你感觉也会更好。Uber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很多人把它当笑话,但也有一些人一直在用它,甚至是一些收费很高的黑车也在用。当全世界都在嘲笑他们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路走对了,因为他们至少每年增长10倍。所以趁早开始的优势之一是,你将获得更多信心,即便是整个世界都在说你的东西不好。另外一个支撑你的信念是,改变某个二三十年来一直有人在做,但所有人都忽略了的事,而且你可以准确判断到底是什么,那么以Uber为榜样放手去做吧。这个创意的起点是,每个人口袋里都有一部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而三年之前从没人想到,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除非你真的关注,否则你不会发现这一点有多重要。如果你很理性,你可以跟自己说明白为什么有这种信念,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这样会很有帮助。YC在投资很多硬件公司时,外界普遍认为我们会一败涂地,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些公司。它们要花费数年时间,并且与软件公司比它们的周期大不相同。这些公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看起来不像互联网初创企业。但是它们需要有Airbnb或Reddit的节奏和速度运作,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把它们放进我们的项目中,没有人喜欢失败的感觉。如果你周围的公司都以每周10%的速度增长,那么过一阵子,你就会觉得“我太失败了”,“我要做点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我要加快速度”。然后你就做成了,所以我们需要对硬件公司格外用心,要弄清楚他们的核心指标,以及他们怎样能够每周改进10%。但是一个公司需要在某方面有所改善早期每周提高10%,如果进行组合,如果有产品周期,不管是哪一部分取得每周10%的改进。你把它找出来,这样过上三四年,最后你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公司。你可以忽略所有人但是不能忽略用户,如果用户说产品很糟糕,那么你就找不到其他说你产品好好用的人了。这是支持者的声音,必须要听!关于转型 Pivot我觉得硅谷搞错了创业转型这件事。我参加过的一个创业聚会让我很震惊,大家都在吹嘘创业转型,这实际上是在吹嘘失败。我觉得对待失败的态度应该是宽容,但是说“噢 那太糟了,哥不玩儿了”,我真的认为我们有点过度美化失败。我们尝试从失败中学习太多,我们说太多失败有多伟大,但是失败的确很糟糕。对失败宽容很重要,不会因失败而针对你,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值得拿出来庆祝的事儿。总有人吹自己转型了多少次。我见过的唯一成功的创业转型是这样的,第一它是创始人一直以来都想要做的,第二它是创始人在做第一件事走不通时发现的。所以具体举例来说像Instagram,凯文?斯特罗姆一开始在做一个叫做Burbon的东西,但是做不下去了。他就去度假,然后就做了这个他本来就想做的东西。他喜欢照相,但是当时iPhone的相机不是很好,所以需要用到滤镜工具,让照片看起来是故意照坏的,而不是因为相机传感器太差劲。所以如果你处理成老照片的风格,这样很酷而不一定非得要完美的照相机镜头。所以那才是他真正想做的,才是他热情所在。其它创业转型成功的例子还有,Airbnb的创始人一开始做的是另外一件事,完全是烧钱的但却没有一点成果。于是没人再给他们钱了,陷入深度,他们实际上已经刷爆了好多。但是房租到期了,他们已经没有钱付房租了,他们就想啊想啊想啊。Brain拥有的就只剩下公寓里的一点点额外空间,以及银行里的一点点存款,而房租比他的存款要多,十天后就要交房租了。所以他把多出来的一个房间租了出去,就是为了挣这。然后呢?这一切疯狂的事情就是Airbnb的开端,并最终成为一家提供经济住房的公司。我对好像做不成的创始人建议就是,请关掉公司,把剩下的钱还给投资者,然后去环游世界,等着知道你有想要去做的全新的想法。Slack或许是最近最出名的转型公司,Slack是靠做一个叫做Glitch的游戏起家的。然后他们发现没人喜欢他们的游戏,但是他们内部的开发者真的很喜欢他们做的这个实时聊天系统。于是Slack就诞生了。当你准备去做一个其他人需要用到的东西,这就是一种途径。专注产品与保持增长。如果你可以一周工作70-80小时,那么就看怎么去分配这些时间。你应该把100%时间花在用户交流,创建产品和保证用户是热爱它的。很多创业者在早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我能吸引大量用户,他们喜欢我们但不爱我们,要么我有少量的真正爱我们的人。所有YC参与过的成功的公司,都属于第二种。所以关注产品意味着关注爱,而非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天域资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