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入局保险,互联网保险公司有哪些将迎来怎样的全新格局

“中国的保险是最不保险”这句话有没有依据?“中国的保险是最不保险”这句话有没有依据?大董说保险百家号首先我要肯定的是中国保险是保险的,但是,卖保险和买保险的大多数是不靠谱的!在中国卖保险的大多不靠谱!去年韩雪怼携程捆绑销售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虽然事后包括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飞猪、途牛、马蜂窝等在内的OTA也都取消了“默认搭售”保险的选项,不再默认勾选附加产品,仅向消费者推荐相关产品。虽然这样的保险“搭售”一直被诟病,也在去年屡屡被监管处罚,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搭售”保险却屡见不鲜:我每次坐大巴车在汽车站购票,不是特别要求不要保险,几乎每个购票的都会在正常票价上加2元保险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保险网销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很多保险公司都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了销售渠道,以便我们从中了解全面的保险内容。但是相比与通过官网购买保险,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通过第三方网站平台来了解和购买过“噱头保险”:爱情险、雾霾险、贴条险等等,还有曾经在淘宝聚划算三天创下过亿销售业绩的国华人寿的三款万能险产品。这些产品的保险功能都值得审视,因为从双方缔约的目的看,卖方卖的不是保险,买方买的也不是保险,虽然形式上属于保险产品交易,但是事实上已经变质为一种赌约亦或是纯投资理财产品。这种披着保险外衣销售的产品,或者说这种虚假繁荣所掩盖的,是接近于零的保障!中国保险产品条款本身就很繁杂,条条款款的很多,加上这些代理平台对产品的很多保险功能描述不清,当消费者面临风险时,这种所谓的保险产品不但不能祈祷雪中送炭的作用,反而容易产生各种理赔纠纷。所以说不是保险不保险,而是这些兜售保险的中介平台不保险!在中国买保险的很多人不是为了分担风险,而是追逐利益!在网上随便输入“骗保”,出来都上千万条的搜索数据:各种现实存在的医疗骗保、车险骗保、意外险骗保等等,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看到下面的骗保案例,敢问人性的善在哪里?在这样的人性面前,保险凭什么给这些人保障,还有什么资格说保险不保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董说保险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大董说保险,每天一点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互联网+保险:国内外有哪些好的创新模式?
我的图书馆
互联网+保险:国内外有哪些好的创新模式?
  动力:技术进步与消费行为改变
  信息技术正在飞快地发展(见图1),消费者预期和行为也随之变化,二者的相互促进驱动了互联网保险的高歌猛进。保险公司需未雨绸缪,及时响应客户行为的变化并应用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力争在行业竞争格局重塑时争得一席之地。
移动互联用户渗透速度远超想象。互联网仅用了十几年就风靡全球,而新兴的移动智能设备渗透速度更快。保险业务作为客户互动低频业务,在移动互联时代必须通过某些手段与客户建立联系,防止被移动互联网“脱媒”而沦为单纯产品供应商,而被迫将金融产品制造的利润过渡给移动互联分销商——这是移动互联带给保险公司的最大挑战。
社交网络影响越来越大。BCG全球数据调研显示,26%的客户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了保险公司,而21%的被调查者通过朋友或家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推荐信息决定购买哪家公司产品。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与信任带来很大机遇与挑战。这些社交平台很可能成为客户讨论、对比、筛选、购买保险产品的场所。若能制定良好的社交策略,将带来极大的品牌效应。
云计算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成本。随着计算成本的大幅下降,IT 运营成本可得到极大降低,允许企业将节约的资金转移投入到一些创新和投资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已经或正在应用云技术,如将HR系统、财务系统等转移到云服务平台中。BCG判断,云计算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更加有利。因为云技术可以让小保险公司像购买水电气一样购买计算和服务能力,在帮助其降低IT投入成本的同时,获得足以与大保险公司媲美的IT服务和能力。
物联网、车联网技术堪称是对保险公司影响最大的一项技术。很多保险公司已纷纷在其产品和服务中应用了相关技术。在意大利和英国,传感器的应用已经比较成功,对汽车险、家财险、寿险都产生了很大改变。比如,通过汽车传感器监控驾驶人驾驶习惯,依据驾驶习惯确定其保费金额,使得驾驶习惯良好的年轻人保费过高的问题得以解决。再如,在寿险和健康险领域应用可穿戴设备,可及时监测到被保险人的生理数据,尽可能早的提示被保险人防范健康风险,降低理赔率。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在保险公司确定定价基准、防范风险等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在物联网领域中,互联网公司也选择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如谷歌收购了Nest,三星买下了SmartThings。互联网公司在物联网领域具有很大竞争优势,使得保险公司变成了整个智能生态系统参与者而非主导者,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极大挑战。
  伴随着上述四大技术的改变,消费者的客户行为已发生深刻改变。在线方式已成为保险销售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一个典型客户购买保险基本包括 5 个关键步骤:萌生初步购买念头,到初步研究、报价、产品选择,再到最终购买(见图2)。可以看出,客户其实是通过不同渠道逐步明确购买意向的,而非通过单一渠道。根据BCG在全球12个市场进行的调研显示,在购买保险产品的用户中,仅8%的受访者完全不使用在线方式购买产品;而在92%会使用在线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受访者中,88%的使用了两个及以上在线渠道。
  对比传统的依赖代理人销售保险的方式,全球保险业都在积极思考:怎样将保险销售的过程逐渐数字化、在线化?怎样让原有的代理人接受并充分利用数字化渠道?这是保险公司应对消费者行为变化的主要难题之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策:改良与创新业务模式
  过去十年中,保险公司一直注重通过数字化渠道改善现有业务模式,逐步实现传统保险业务模式向互联网保险模式的演化。
  首先,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化方式的接受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保险公司纷纷开始重新思考客户体验,建立同类最佳的数字化体验将是重大的机会。根据调研,在中国消费者希望保险公司做出的改进点中:第一是个性化产品服务;第二是对隐私的保护;第三是用户界面的简单便捷性。保险公司如果能在消费者期望高的点上做出合适的改进,相信一定能够极大地提升客户体验,进而在客户心中拔得头筹。
  比如,成立于2008年的youi是一家澳大利亚财产和商业保险公司,它改进客户反馈方式,引入公开实时评价,提升客户满意度。 youi.com网站包含创新 “墙” ,实时张贴客户评价,客户在浏览网站其他页面时,最新评价将出现在屏幕最下方,也可以按流行关键词过滤评价。在目前68079条评价中,用户满意度高达85%,取得了很大成功。
  另外,一家叫做Oscar的健康险公司,成立于2013年,仅在纽约州提供在线保险平台。该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发挥到了极致,客户可通过不多于5次的在线点击完成保险购买、理赔等;客户在选择购买保险时,网站可根据客户调整预定义参数,在每一步提供即时定价信息;客户在预约医生就诊时,网站将医生出诊信息、谷歌地图等功能完美结合,让客户快速完成就诊预约并获知详细的就诊地址。正是通过这些贴心的、极简的功能,Oscar为客户提供了堪称“尖叫”的体验,开业几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其次,保险公司应用技术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帮助企业创建成本优势,很多国外的保险公司在运用技术降低成本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车险为例,BCG曾进行过推算,信息技术可将综合赔付率降低16-22个百分点,其中费用率可降低10-12个百分点,赔付率降低6-10个百分点。
  最后,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挖掘数据价值。保险公司虽然通过常年积累拥有了大量数据,但对客户个人信息等关键数据存在客户担心隐私泄露、不愿分享,及客户信息有误等问题,其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缺乏、不够全面和准确。其实,大多数客户愿意通过分享信息换取切实的利益,中国客户更甚。其中,减价、更好的理赔流程是客户最愿意接受的利益换取。
  Discovery公司是南非最大的健康险公司,也是平安健康险公司的合作伙伴,它在数据获取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Discovery 的“健行天下”(Vitality)健康促进计划,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和激励体系,鼓励消费者关注自身健康,并对参与者的健康行为和饮食进行干预,改变其行为。例如,通过线上、线下都可以有效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公司会根据健康状态的不同给予客户不同的旅游、购物奖励,并影响后续保费的数额。通过这一计划,Discovery收集了大量的客户数据,但客户也通过该计划获得了实际的利益,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现有业务模式的改良外,也出现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颠覆式的保险业务模式。
  例如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围绕长尾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建立了新的保险业务参与方式。英国一家保险中介公司Bought By Many通过社交平台吸引具有相同保险需求的人,为这些客户统一协商保险条款、统一报价,客户可根据自身具体需求购买保险,这种做法在为客户节省开销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降低客户流失率。Bought By Many的业务模式是社交互助保险的一种应用,更多针对长尾需求客户。
  现在出现了另一种更充分应用了社交互助理念的新业务模式——RishHuddle,它让客户组成小组并共担风险,同一小组的客户共享保费资金池,赔付也优先从共享资金池提取,除非资金池赔穿保险公司才会负责后续的赔付,而如果共享资金池年底有结余则会作为激励返还给客户。这种模式充分利用口碑和推荐以降低获客成本,同时因为强大的激励机制,客户会自行选择风险更小的客户纳入小组而剔除高风险的客户,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
  除了建立新的业务参与方式外,另外一大类颠覆式创新是围绕生态系统构建。在生态圈的构建中,有两种参与模式,一种是自己构建,中国的平安集团采取的就是该种方式;另外一种是与别人合建,德国安联集团采用了该种方式。
  实践:整合与构建生态系统
  在BCG与摩根士丹利的联合报告《保险与科技:数字时代的演变及革命》中提到可能影响保险行业的14个关键趋势(见图3),并根据其潜在影响和不确定性的程度进行了分类。
  其中两个趋势同时具备高影响力与高不确定性,即进军保险业的邻业进入者和将保险整合进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在其影响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并不能确定新的生态系统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有多大,邻业进入者会介入哪些保险业务环节,又会有哪些新的保险产品 / 服务被引入?然而,国内外先行者已经走到了前面,德国安联、中国平安都在积极协调或整合新的生态系统,构建新的保险生态圈,或作为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到生态圈保险中。
  德国安联集团非常重视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产品交付和服务提供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体验,打造独特的客户生态系统。安联大举投资发展数字化,启动了一个有关数字化的全球性项目,全球统一指挥,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它全面建设各项数字化能力,通过统一客户界面、开发移动客户端、引入社交媒介等手段提升客户体验,推广无纸化和直通式处理提升运营能力。同时积极推动与企业、学校以及创新机构的开放式协作,成立了 “安联数字实验室”。
  安联积极打造生态系统,建立了统一的全球平台、市场管理和创新机制,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并为业务合作伙伴及客户打造极具吸引力的产品套餐。例如,安联与德国电信合作,推进“数字化时代生活”概念,集两家技术所长开发面向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的产品:针对零售客户,安联和德国电信协作开发数字化“联网之家”服务,利用传感器技术及智能电话监控客户的家并提供援助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及保险产品。
  中国平安集团致力于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圈,从财产险起家,现已成为提供各类金融、理财及其他服务的综合金融集团。
  平安通过开辟全新业务线吸引客户,然后将客户迁移到传统金融服务领域:如通过陆金所P2P借贷平台为平安的生态系统扩展客户群;再如平安好车在销售二手车的同时还提供保险和金融产品,颠覆了传统销售和分销模式,鼓励客户使用平安其他新业务;平安 2014年春天发布了电子支付平台“壹钱包”,集赚钱、存钱、贷款和放贷四合一,内置连接到平安其他产品如陆金所,并提供短期小额投资和小额贷款;建立万里通客户积分计划,与商业伙伴合作建立更好客户体验,触及普通消费群,并将客户引入平安生态系统。
  在互联网海量获客后,通过金融超市和客户迁徙来实现交叉销售。平安的金融超市致力于打造最全产品平台,平安所有产品均可实现一站式购买,平安的保险客户、银行客户、投资客户可通过一个账户获得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安强调要实现客户资源在集团三大核心金融服务板块之间的迁徙,通过建立共享技术平台使得客户迁移变得非常容易,提升交叉销售。
  数字化转型:意识、战略与能力
  对比全球保险市场,中国保险市场的规模已经名列前茅。根据2014年的保费市场规模统计(见图4),中国的保费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630亿美元,排名第七。但是中国的保险渗透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2013年中国的保费深度仅为3%,保费密度仅为1300元 / 人,而发达国家的保费深度大多介于8%-12%之间,换算为人民币保费密度更是高达元/人,中国保险市场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对比中国经济发展,以寿险为例,中国寿险行业的总保费收入增速远低于GDP的增速,保险行业发展稍滞后于整体中国经济发展。
  在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在信息技术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正在进行业务的改良和创新,面对可能的挑战和机会,中国的保险公司怎样才能顺应时势、搭上互联网保险的顺风车、并占据一席之地呢?
  首先,应在意识上认清不足、居安思危、转变观念。在中国,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正在摩拳擦掌进入金融领域。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进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期望都发生很大改变,保险公司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布局多渠道整合,打造数字化能力,才能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数字化优势满足客户需求、打赢获客之战。
  其次,应该有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从数字化定位、数字化路线图、生态系统与合作战略几方面明确本公司的数字化发展战略。这里的数字化定位是保险公司应用和发展数字化希望达到的最高和最终目标,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体验,还是整合保险价值链的上下游构建生态系统,还是提升专业的数字化能力,不同的保险公司应该会结合自身优劣势有不同的选择。
  数字化定位确定后,保险公司需要制定其数字化路线图,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需要逐步实施各项转型措施,这涉及组织架构、岗位绩效、业务流程、企业文化、IT系统、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个路线图一定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
  最后才是构建数字化能力,而这一步也是难度最大的。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第一,保险公司需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具备创新管理和文化,简单来讲就是要有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和试错文化,要有失败的勇气,不能从传统的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数字化转型。第二,需进行核心流程的数字化,要能够提供跨渠道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而不是割裂的流程。第三,保险公司要具有适应双速IT 的能力,即一方面要具备传统的IT能力以满足公司的传统运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具备快速应变的数字化创新能力以适应互联网保险的要求;既要保持旧业务的生命力,又要通过新业务补充新鲜的血液。
  总之,技术的进步、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正在重塑全球保险业,对保险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目前,行业整体数字化改良与创新尺度不同,但保险公司毫无退路可言,唯有背水一战。安联、平安等保险巨头已在转型路上先行一步,而Oscar、Bought By Many等小而美的创新也让我们充满想象。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保险业,亟待转变观念、厘清战略、构建能力,在互联网保险重塑行业格局之际博得一席之地。&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互联网企业入局:一个未来金融新格局正逐渐成型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谈及2013年的中国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绝对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传统金融业机构的变革、新型金融形态的出现,一个未来的金融新格局正逐渐成型。
  经历过去一年爆发式的发展,2014年,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正面交锋将真正到来。而与此同时,告别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步伐也渐行渐近。
  2012年8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在一份里描述了一幅互联网金融模式完全取代现有金融模式的未来构想: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众筹融资替代传统业务……
  该报告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互联网金融模式”。
  在此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可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并且期限匹配、风险定价等交易成本会降低,流程会简化。
  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在当时看起来还遥不可及的理想图景已经初现雏形。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创新,互联网金融正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也许现在我们无法预言究竟谁能在这波互联网金融浪潮中胜出,但可以肯定的是:群雄逐鹿,变者胜出。
  平安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不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金融企业,或是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电商、软硬件提供商、平台运营商、OTO服务供应商,只有及时变革,才能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屹立不倒、分享红利。
  从2013年来看,无论是P2P借贷、垂直搜索、智能理财、众筹平台等新型金融业态,还是直销银行、网络、网络券商、基金“触网”,个人消费群体日渐成为重要的目标客群。
  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依托牌照和资金,而互联网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主。对于新市场的争夺,目前来看,手握大量用户、数据、流量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一轮角逐中自然更具先发优势。
  但传统金融机构毕竟根基深厚,尤其在品牌、规模、业务、风控等方面仍具极大的优势。经过这两年的观望和准备,它们一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其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展望2014年,经历了高歌猛进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或将迎来洗牌和重整。
  日,《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了比特币为“网络虚拟商品”,同时规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此后的5个交易日内,国内比特币的跌幅超过23%。
  而在此之前的这一年中,比特币的价格一路狂飙:从年初的80元人民币到巅峰时期的7395元人民币,仅仅用了9个月。之后,它的价格从7395元跌到2752元,也仅仅用了19天。
  作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比特币价格的大起大落也让更多的人开始理性地思考互联网金融。而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的表态也让互联网金融监管渐行渐近的预期再度升温。
  除了比特币,P2P借贷行业亦在这一年中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
  2013年,国内P2P借贷平台的数量急剧增加。尽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P2P借贷行业的基数规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长速度却超过300%。而根据行业机构海树网的推测,该行业交易规模2013年或超千亿元。
  而到2013年末,P2P行业野蛮生长的弊病已经暴露,据网贷之家统计,2013年已经有超过70家P2P借贷平台倒闭,其中大都集中在10月份以后。在过去两个月中,P2P借贷平台一度以一天倒闭一家的速度出事。
  2013年以来,由一行三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多次在、、深圳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调研,并组织座谈“摸底”行业现状。
  日,央行下属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与75家机构共同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这被认为是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最高水准的行业自律机构,也被外界视为互联网金融迈向行业监管的过渡性举措。
本文分享地址:
前9个月本市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其中租赁商4 …
今年以来,景县围绕“三产提升”发展战略,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拉动经 …
新一届政府的经济管理思路正对证券行业产生积极影响。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 …
日本国债周四(12月19日)走低,因为美联储(FED)决定从明年起削Q …
美国因素成为推动欧洲股市在本周后半周上演逆转行情的主要因素。20 …
我们试图以擅长捕捉空白、新兴市场商机的新加坡企业家的眼光解构重 …
昨日上午,随着一锤鸣锣,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简称“广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星期三 保险热点 星期三 保险热点白鸽宝保险百家号1、保险业信披新办法7月实施神秘实控人无处遁形保险业信披纲领性文件——《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经修订完毕,将自日起实施。要求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产品经营、重大事项、公司治理等方面披露更多细节,以反映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新增加的“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本公司情况的简要说明”一项,也将让神秘的保险公司实控人无处遁形。来源:中证网2、网购保险 睁大双眼互联网保险创新层出不穷,各种新鲜的险种、一站式平台相继出现,透明、便捷、价低,是互联网保险自我标榜的“标签”。有些保险产品确实不错,笔者在线投保过短期旅游险,非常方便省心。但有些就只是“看上去很美”了。购买互联网保险需要一定的甄别能力。网购保险,睁大双眼。来源:人民网3、华海财险推“劝酒”保险惹争议近日,华海财险低调上线的一款共同饮酒人责任保险——“酒友保”走红网络。该产品条款显示,只要10元保费,就能在保险期间内,对共同饮酒人造成人员伤亡赔付最高30万元。不过,由于该产品可能引发相关道德风险,“酒友保”产品在推出后引来市场争议。来源:北京商报4、寿险艰难转型:理财型保险受限 营销员被迫扛大旗近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新华保险五大上市险企交出的2017年度答卷显示,得营销员者得转型天下,营销员成为寿险转型的有力抓手。具体来看,去年随着理财型保险受限,银保市场集体受挫,而个人营销渠道的保险收入逆势增长。在寿险艰难转型的过程中,营销员被迫扛起了大旗。来源:北京商报5、甩掉趸交包袱 新华保险主要指标“五升一降”日前,新华保险披露2017年度报告。细分来看新华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2.94亿元,同比下滑2.9%;营业收入1441.32亿元,同比下滑1.4% ,但综合来看,其保费结构、年期结构均向好发展,在趸交业务跌幅达99.8%的情况下,总保费基本持平,对此,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表示“续期拉动的保费增长模式初步形成。”来源:蓝鲸新闻6、平安人寿或出售两栋伦敦地标 盛瑞生回应称“假消息”3月27日,有英国当地媒体报道称,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或考虑出售其持有的两栋位于伦敦金融城核心地段的地标物业—劳合社大楼(Lloyds Building)和塔桥大楼(Tower Place)。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国平安进行求证。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回应称:“假消息。”来源:国际金融报7、人保寿险去年减少超百亿元中短期业务 今年启动“大个险”战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近日发布的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人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7.7%,该公司2014年启动转型发展战略的效果持续显现。人保寿险表示,将在2018年围绕以个险业务为主“转方式”,加快发展10年期及以上业务“优结构”,正式启动“大个险”战略。人保寿险表示,2017年,该公司主动减少中短存续期业务超过100亿元。来源:和讯网8、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扩围据悉,今年青岛证监局将加大力度推进辖区“保险+期货”试点扩围,鼓励辖区机构探索 “订单+保险+期货”、“保险+期货+银行”等业务,有条不紊地开展辖区生猪、苹果等品种交割库资源调研辅导,使期货更好服务 “三农”;继续推动辖区期货交割库聚集区建设工作,积极打造青岛期货交割库聚集区,带动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降低相关实体企业运输成本。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白鸽宝保险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大白话说保险,科普保险知识,干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入局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