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商品加税 哪些相关股票或美国减税受益股票

4月4日下午,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实施日期另行公布。
商务部网站随后发布公告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措施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而就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才刚刚在网站上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进口商品清单。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拟加征税率为25%。
而在此次中国公布的反制措施中,这些种类的商品造成的影响最大,具体情况如下:
大豆一直被市场视为中国在这次贸易战中的&杀手锏&之一。
市场人士此前分析表示,此前中国仅对自美进口的部分农产品加征关税,并未对大豆&开刀&,是想把大豆留在重要时刻,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战摩擦升级,接下来中国对自美进口的大豆加征关税势在必行。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前三大的大豆进口国分别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量分别为、658万吨。这意味着,美国的大豆,对中国而言并非不可替代。而且随着日益增长的大豆需求量,中国的粮食进出口企业等也增强了与南美洲大豆出口国的合作。
招商证券认为,大豆是美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品种,占美国农业出口接近20%。从美国大豆的出口情况来看,其中约有60%被出口至中国。
另据外媒披露,美国农产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售124亿美元的大豆,而且,如今美国农业收入与2013年相比已严重下降,正处在艰难复苏时期。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的农场净收入预计连续第四年下滑至620亿美元,远低于2013年创纪录的1240亿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对自美进口大豆一旦真的加征关税,无疑将会给已经处于不利局面的美国农业再度造成巨大打击。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打击大豆等农产品,虽然单价不高,但影响群体广泛,而且美国农场主是特朗普的重要选民,可以直接影响他的选民基础。&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
而中国反制措施一经公布,虽然还没确定具体实施时间,但是在市场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截止发稿,美国农产品期货全线大跌。美国玉米跌3%、大豆跌3.3%、小麦跌1.7%、豆油跌1.8%、豆粕跌2.9%。活牛跌1.2%、瘦肉猪跌5%。美豆期货短线跌超3%,后跌幅收窄至2%。标普500股指期货下跌0.7%。
由于中国是美国的大豆主要出口国,加征关税后,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势必将大幅锐减,而在国内市场上,大豆供应将明显趋紧,短期内国内大豆价格无疑将上涨,对主营大豆的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除了大豆,自美进口的汽车也在此次加征关税的名单之列。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美国对中国进口的汽车仅征收2.5%的关税,但中国却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是美国关税的10倍,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在美方3日发布的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中,1300条建议制裁清单中有关汽车的项目至少包含125条。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此次公布的加征关税清单来看,大部分均针对自美进口的汽车整车,而汽车零部件方面同样鲜有涉及,这个情况和美方的建议清单中也非常类似。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方的建议清单里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的并不多,绝大部分还是针对我国整车出口,意图全面限制我国整车中汽油车、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及大客车的出口。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方的建议清单里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的也不多,绝大部分还是针对我国整车出口,意图全面限制我国整车中汽油车、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及大客车的出口。
显然,针对汽车整车的进口成为了双方拉锯的重点。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整车出口方面,2017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整车数量仅为5.3万台,只占全年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5%,而我国自美国进口的整车却达28.02万辆,占我国全年整车进口的22%。这也意味着,一旦中美双方均对对方的汽车产业加征关税,美方所受到的限制更大也更明显。
而这也在美股汽车股的表现得到应证。特斯拉估计盘前下跌2.44%,报261.01美元,通用汽车跌超3%,福特跌1.4%。
自美国进口的飞机也将加征25%的关税。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战伊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继宣布第一批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之后,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如飞机、芯片领域。
机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是美国飞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16年,美国对华出口飞机440架,金额125亿美元。
根据加征关税清单来看,对将加征关税的飞机和航空器表述是:&空载重量超过15000公斤,但不超过45000公斤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即将加征关税的是空载重量超过15吨、不超过45吨的飞机。
业内人士表示,这表示此次国内加征关税的飞机机型主要是公务机,也就是小型机为主,比如波音BBJ和湾流公司生产的湾流550,空载重量大概在20吨到30吨,这类可能会成为征收关税的主要对象。公务机竞争也比较激烈,除了美国波音和湾流以外,还有其他比如空客和ATR。只定向的针对美国公司来征收关税,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美国公司的销售量。
而对中国市场来说,影响却并不大。&毕竟公务机的使用人数少。航空进口美国飞机,空载重量一般都是50吨以上,像波音737-800都是100多吨的,这些没有进入该范围,因此对国内的航空运输业影响不大。&业内人士表示。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贸易战持续,美国波音飞机出口中国或因此受限,国产大飞机、航空将迎来替代机会。目前,中国商飞方面预计将在三年后正式投入到商用阶段。另一方面,波音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未来20年内,中国民航市场预计需要724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1万亿美元。IATA预测,到2022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跃居全球最大旅行航空市场,比之前的预计还要快两年。
因此,此次国内公布的反制措施来看,国内大豆、汽车、飞机等领域都将迎来绝佳的涨价、替代等机会,具体受益概念股如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 兴业研究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8
文/ 兴业研究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8
文/ 谢亚轩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8
文/ 董德志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8
文/ 陶旖洁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7.12.18
总篇数 <span class="text" data-v- 篇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总篇数 442 粉丝 43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医药医疗分部
环保设备分部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公司名称: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注册资本:135370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5.22元
更名历史:当代科技,人福科技,G人福
注册地: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666号
法人代表:王学海
总经理:李杰
董秘:李前伦
公司网址:www.humanwell.com.cn
电子信箱:humanwell@vip.sina.com
联系电话:027-
早知道: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大湾区融合加速
  摘要:今日无新股申购;深夜重磅!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试运行,大湾区融合加速;联想将聚焦边缘计算,产业迎重要发展机遇;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治疗新工具,被誉为第四种治疗手段;腾讯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战略合作,发力智慧4S店;上海夯实创新“厚度”,关注对外开放新动作;折叠手机或成新风口,OLED柔性膜材料产业链望受益。
  一.主题机会
  深夜重磅!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日起实施。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我自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试运行大湾区融合加速
  4月1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始试运行,每日会安排多班列车往返广州南、深圳北、福田站和西九龙站之间。港铁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相关试运行工作将一直持续数月,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开通。
  评: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跨珠江通道的完成,以及“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版图与空间结构正在重构,“大湾区”在交通上实现互联互通,最大可能地促进彼此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流转。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将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操作上,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区内仓储物流、地产开发等行业有望率先受益,可关注(002016)、(001979)、(002492)。旅游行业也将深度受益大湾区融合发展,加之近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发布,滨海旅游公路建成后将串联省内沿海14个地级市、38个县(区),辐射沿线规划的20多个滨海新区,连通90个旅游景区,可关注积极布局文旅地产的华侨城(000069)。
  联想将聚焦边缘计算 产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最新透露,联想会All in AI,全面拥抱智能化,不仅开发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针对不同行业的smart IOT的设备,还将聚焦于超级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据其透露,目前云计算全球十大公司,现在六个都已经是联想的客户,公司目标是在三年之内,至少要做到九个。
  评:如果说“云计算”是智能社会的大脑,“边缘计算”就是神经末梢。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互相协同,共同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另外,边缘计算和5G相辅相成,5G的加速推进也会促进边缘计算的大规模部署。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已进入重要机遇期。
  上市公司中,(002313)是国内最大的通信网络物理连接设备供应商,在边缘计算设备层领域进行了布局;(000063)已拥有完整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以及包括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分流技术、CDN下沉等核心技术和专利;(300183)主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
  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治疗新工具 被誉为第四种治疗手段
  据新华社报道,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朱毅敏研究员领衔的肿瘤诊疗团队,最新筛选出一种新的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多肽序列。这种多肽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工具。
  评:近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新热点,并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复合增速在12%以上,预计到2018年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将达254亿美元。
  上市公司中,(002693)是我国多肽药物领先企业,免疫调节类多肽产品“基泰”(注射用胸腺法新)是公司的主导产品;(002453)主营的氨基酸保护剂和保护氨基酸是合成多肽类药物的主要中间体产品。
  腾讯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战略合作 发力智慧4S店
  3月28日,腾讯公司正式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的平台、渠道、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汽车流通行业智慧化升级、推动终端客户体验优化,助力经销商建立智慧4S店。
  双方将通过实现信息管理、运营优化、数据决策、售后服务全方位赋能,以深度融合和深度连接为着力点,全面提升汽车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关概念股有(600699)、(300098)等。
  上海夯实创新“厚度”关注对外开放新动作
  日前,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今年11月,上海将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也是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
  评:上海近年来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落地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自由港”也有望在上海率先落地。上海对外开放的系列措施落地,将率先促进本地港口、航运等等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由港等的措施落地,更加最直接刺激上海对外贸易相关产业。建议关注(600009)、(603128)等。
  折叠手机或成新风口 OLED柔性膜材料产业链望受益
  据媒体报道,日前外媒曝光了华为的折叠屏手机新专利。目前,包括三星、苹果等手机大厂在折叠手机领域均有相关的技术布局及发布产品的计划,折叠手机已成为全面屏手机之后新的风口。
  评:与传统手机相比,可折叠手机是手机外观的革命性变化,具有便捷伸缩等优点,是未来手机发展的趋势。机构认为,折叠手机将明显加大对柔性屏的使用需求,随着折叠手机技术的成熟及相关产品落地的推动,OLED柔性膜材料等相关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600458)公司PI膜实现量产,芳纶等多个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002341)公司OLED散热模组贴合胶带及黑色PI胶带等产品已经供货苹果。
  二.交易提示
  1、新股申购提示
  今日无数据
  2、停牌公司一览
  3、复牌公司一览
  4、除权除息一览
  今日无数据
  5、限售股解禁一览
  三.周末要闻一览
  证监会核发3家企业IPO批文
  新一批的IPO批文3月30日下发:3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16亿元。证监会要求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证监会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
  市场热议的中国存托凭证(CDR)规则正式落地,中概股回归的试点方式中,在允许试点红筹企业按程序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上市的同时,还确定具备股票发行上市条件的试点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
  此外,规则中明确了试点企业的范围: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证监会修改IPO办法破除盈利门槛 但绿灯只为“试点企业”开
  证监会宣布年内将改革发行制度并修改首发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对比新旧规则,其他内容保持不变,仅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有关盈利条件的条款中,分别补充了一项内容。即中国证监会根据《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等规定认定的试点企业不适用盈利指标要求。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日。换言之,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登陆A股,不再受盈利门槛的限制,但其他企业发行上市条件保持不变。
  海南加码限购:非琼籍居民家庭只能买1套 且首付不低于七成
  3月31日,海南省住建厅向外发布《关于做好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海南省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遏制投机性购房,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财政部出手!掐断国有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融资
  3月30日,财政部刊发《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即是上述人士口中这份杀伤力十足的政策文件。23号文共列17条意见,旨在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政策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新股申购提示:本周共有2只新股申购
  本周共有2只新股申购,分别是和,申购日期均是4月4日(周三)。
  本周433.29亿市值限售股解禁,同比下降37.75%
  数据显示,本周(4月2日-4月6日)共有21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43.11亿股,按3月30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433.29亿元,较上周696.09亿元的解禁市值下降37.75%。
  从解禁市值来看,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160.02亿元)、(123.36亿元)、(35.55亿元);
  从个股解禁量来看,解禁股数居前三位的是:(16.26亿股)、(12.41亿股)、(3亿股);
  从解禁股份占比来看,占总股本比例前三位的是:(16.99%)、(16.88%)、(12.26%)。中国对美国106项商品加征关税_新浪网
北京时间6日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四表示,已下令美国贸易代表考虑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更多关税,涉及金额1000亿美元。
分享专题至: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一份拟对中国进口产品增加关税的清单,这是美国对中国与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被迫转让有关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做出的回应的一部分。
美国总统特朗普稍早发布推特,声称没有和中国处于贸易战状态。此前,中国政府决定对美国大豆、飞机等106项商品加征关税。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中美贸易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问。
罗斯表示,中国的回应不令人意外,但华尔街对贸易摩擦的反应令人意外,中国可能最终会以协商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公开显示资料,美国“301调查”由来已久。从历史上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曾5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调查结果均以双方均达成妥协,和解告终,并未演化成全面贸易战。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6日早间彭博社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鉴于中国的不公平报复,我已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考虑根据第301条加征1000亿美元关税是否适当,如果适当,则确定可施加于这些产品的此类关税。”
特朗普还指示美国农业部“在我的内阁其他成员支持下,利用其广泛的权力实施一项保护我们的农民和农业利益的计划,”美国“仍准备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支持我们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和互惠贸易,并保护美国公司和美国人民的科技和知识产权。”
另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声明中还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已认定中国“一再从事不公平获取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
中国崛起伤了美国“自尊心”?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给出了真相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文/徐剑梅 刘晨 胡友松)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是一位早在31年前就预测美国走向相对衰落的历史学家。在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末期、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之前,肯尼迪教授出版专著《大国的兴衰》,纵论公元1500年以降,近5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及其因果。该书面世后引发轰动和争议,一时间洛阳纸贵,各国争相翻译出版,美国国会当时举行数场听证会,召他作证陈述。
当时只有42岁的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包括:
——大国的兴衰是相对而言的,取决于当时环境里和其他国家实力升降的比较;
——兴衰的主要和最终决定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
——不断扩展战略承诺导致军费攀升,最终使国家经济基础负担过重,是一个大国走向长期衰落的开始;
——大国的兴衰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长期过程。
简言之,大国兴衰是与其竞争对手比较而言,而因对外黩武损害本国经济,是500年来全球舞台上,一个个兴盛一时的大国走马灯般走向衰落的主要历史原因。
3月下旬的一天,在春雪初霁的耶鲁大学,肯尼迪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近两个小时的独家专访。
保罗·肯尼迪在耶鲁大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徐剑梅 摄)
大国兴衰取决于经济实力
第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围绕肯尼迪至今仍不断再版的这本著作展开。31年间,《大国的兴衰》已翻译成23种语言印行数百万本,各种毁誉不绝于耳。那么,倘若重写此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有无改变?
在雅致的耶鲁大学历史系小楼,如今已华发萧疏的肯尼迪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夏天,他完成了自己关于二战海军和海洋强国历史的最新著作,有出版社约他为《大国的兴衰》写篇新的前言,他因此深思这个问题,“想了很多”。答案仍然是:书中主要观点“不需要改变”。
他说,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大国相对的经济实力与地位,与其相对的军事实力或地位相关联;而大国之兴衰,最终、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大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影响着它的相对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包括金融和技术实力在内的经济力量更加持久,更加重要,超越文化的理解与误解。
他举例说,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经济不断增长。现在,到处听见人们谈论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明智的人们会认识到,中国目前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其基础是它的经济成功。一旦中国经济停滞或下行,人们也会怀疑中国在世界上相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将减弱。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逐年增长,如果这一态势持续,日本将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但事实上,《大国的兴衰》出版两三年后,即大约1990年,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并从那以后长期停滞,日本的国际影响随之走低。
肯尼迪教授说,一个大国,如果经济健康强劲,就会兴盛;如果经济软弱、停滞和受到削弱,就存在问题,其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就会下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就此而言,不同的大国情况不同,并且技术进步的优势、特定大国领导人相对而言的聪明敏锐、大国相对而言的社会内在凝聚力,这些都很重要,但“大国兴衰的主旨是取决于经济”。
美国衰落没有简单化答案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在走向衰落吗?肯尼迪教授说:“你们可能不会满意我的答案,但我的答案是‘我们必须得观望’。”
他说,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就此得出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是极其困难的。美国经济各类迹象并存,既有创新和科技进步、就业市场的复苏,又有在全球市场的失利和退却,与中国、韩国、日本、德国的贸易逆差还将持续。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不是在宣示美国的力量,而是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人缺乏竞争力,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不论投资比率、基础教育、医保总体水平还是技术培训,都显示出美国相对缺乏竞争力的迹象。相形之下,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在这些方面远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
肯尼迪教授一再强调衰落的相对性,同时也继续坚持他关于美国在走向相对衰落的观点,主要依据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缩小。他认为,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成功地、智慧地处理美国这种相对衰落。
特朗普能够领导美国战胜这一挑战,进而让美国“重新伟大”吗?从肯尼迪教授对特朗普的评价来看,显然是困难的。在访谈中,肯尼迪教授多次点名或不点名批评特朗普。他说:“我们的领导人,从身体上、情绪上、从内心深处,确实没有能力耐心。他从不读书,就看福克斯新闻频道,不看其他新闻报道,早上醒来就想搞点事情。”
肯尼迪教授使用“愚勇”(foolhardiness)一词形容特朗普的执政特点,认为他“没耐心”“不稳定”,政策诉诸波动的情绪和本能直觉,“经常冒犯美国的朋友和侮辱美国的竞争者”。但特朗普执政“不会搞垮美国,因为美国太强大,太有应变能力。但是领导人的一整套政策具有破坏性,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的时代”。
他同时指出,美国的相对衰落势头,并非不可逆转。尽管未来50年里,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亚洲和非洲经济份额相对上升,美国和欧洲经济份额相对下降,但以美国经济的多元和体量之巨大,也可能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遏制并逆转其相对的衰落。《大国的兴衰》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到90年代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就曾连年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相应有所回升。
所以,肯尼迪教授说,大国的兴衰是相对的,对大国兴衰的思考和分析应当加以条件限定。他认为,就目前而言,长期趋势似乎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将没有过去高;大概率事件是,以经济和军事指数衡量,美国可能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美国不会因此失去大国地位,仍将在国际事务中极具影响力,因为它内在实力和资源规模非常巨大,特别是它能够调动的各方面资源非常丰富。
美国朝野“满脑子中国”
肯尼迪教授强调,中美关系“极为重要而复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是世界“国家丛林中两头最大的大象”。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传递给世界的信息,可能会被其他许多国家效仿或利用。
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方面,是将美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过分简单化,将其当成有形的货物交易,视之为非输即赢的棋类游戏;另一方面,其中的政治考量大于经济考量,缺乏对中美关系复杂性的理解。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对美国的经济地位来说,弊大于利;对中美相互理解来说,也是件糟糕的事情。
美国政府停止对华接触政策了吗?肯尼迪教授回答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他又说,如果几周后,特朗普宣布自己和北京进行了非常好的政策对话,两国关系很棒,他也不会感到惊讶。
他说,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朗普的用人方式。特朗普凭借直觉执政,对白宫顾问和政府高官的不同意见感到沮丧。如果特朗普政府里都是一些对他点头称是、对外强硬对抗的人,他们的政策会相当有破坏性。
更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是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朝野不断兴起风浪的新一波“中国威胁论”,肯尼迪教授说,如今,中国频繁成为《经济学人》等英美报刊的头条或者特刊焦点。这让他想到,百年前德国崛起时,在大英帝国的报章上、在当时所谓爱国民粹团体的政治议程里,也充斥着“德国威胁论”,因而产生这样一句俗话“满脑子德国”(Germany on the brain),如今也可以说“满脑子中国”(China on the brain)。
肯尼迪教授说,目前美国朝野对华舆论的确过度夸张渲染,走得太远、调门太高。那些民粹主义、咄咄逼人的反华辞藻,并没有数据作为支撑,令美国担忧的某些事情也还没有发生。这些夸大其词的论调,没能理解中国的担忧和弱点。
他指出,对很大一部分国际受众来说,中国被描绘成一个过于高大的巨人。但与此同时,许多明智的中国人会说,我们实在并没有这么强大,中国有很多自己要操心的内部问题。“中国所有这些担忧可能都没有被(中国威胁论者)提到,那么中国所有威胁也就可能被夸大”。
他说,和展望美国的相对衰落一样,在谈论中国和亚洲的崛起时,也同样必需使用条件限定。中国人也是人,也有可能摔跤,中国也像日本一样,已发现保持经济增长的难度。他说,我们应谨慎使用预测性语言。截至目前,最大的风向标是:中国经济将继续相对增长,即便不像以前那么快,也会相对于美国在增长。
肯尼迪教授还特别告诫,要警惕选择性使用事实进行偏颇论证的习气,谨慎辨析观点背后的事实;“我们能制造各种数据显示中国有50英尺(约合15.24米)高,也能制造更多数据显示中国只有4英尺高(约合1.22米)”。
与此同时,肯尼迪教授也引用了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无火不冒烟”,意即我们常说的“无风不起浪”。他说,在“中国威胁论”的喧嚣背后,也存在毫无疑问的铁的事实——连续30年,中国的经济成功使它稳步获取了全球制造的更大份额。
他说:“因此,是否中国在相对崛起而美国在相对衰落?我的答案是‘是的’。这是否让美国人担忧,就像历史上其他任何头号大国所担忧的那样?是的。新的中国海军、空军和武器、导弹系统是否带给美国实力、效率和技术上的威胁?是的。中国和25年前相比,是否军事上更有效和更强大?是的。”
肯尼迪教授认为,这种相对变化的发生,就是对美国的挑战。中国在理解当前美国上存在问题。美国,包括有才智的美国人,对理解中国并确切衡量美国竞争力所面临挑战的规模上也存在问题。识别美国真正关切的领域,将其与夸张的中国述事区分开来,这是最为困难而又必要的事情。
中美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缺乏相互理解会导致互信缺失,那么增进中美交流就能够改变中美关系现状吗?肯尼迪教授给出了双重但并非模棱两可的答案:“能,但也不能。”
他说,美国也致力于扩大两国学生和民间交流,比如高中球队比赛、芭蕾舞演出等等。这些措施能够成为两国关系向前迈步的“突出进展”,因为它们能够针对中美之间的歧异带来更加现实主义的理解和交流。但与此同时,这些交流也难以消弭中美之间“真正的不同”。对待具体问题和国际事务,和中国相比,美国的政治文化“有不同的、特殊的态度”。“我们应当理解,中美有不同的世界取向,不同的世界观,而不是简单假定另一方糟糕或者天真地以为坐下来谈就能相处甚欢”。他指出,中美需要厘清两国的所有歧异中,“哪些是真正的不同,哪些能够通过智慧的妥协而加以改善”。如果界定四五个这样的领域,就可望朝着明智的中美关系迈出真正的步伐。
归根结底,中美能够避免掉进“修昔底德陷阱”吗?肯尼迪教授回答说,“这是一个大问题”,“从政治上、情感上、本能上,都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他指出,美国和中国都是骄傲的、富有自我意识的主权国家。如今,在众多行业中,中国都位居世界第二,并在取代美国的领先地位,而美国即便长期而言可能进行战略收缩,也决计不会退出亚太,把势力范围自囿于加利福尼亚州至夏威夷州的东太平洋,这方面,“美国的心态是不可妥协的”。
不过,肯尼迪教授并不认为中美之间必然存在结构性冲突。他说,世界经济——这是最大的结构,中美同为其中一部分。如果整个世界经济,从贸易、投资到制造,都是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长,你会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相对上升,而美国的份额相对下降,但美国经济也会继续繁荣。这样的世界经济结构,既允许中国的相对增长,也允许美国相对而言和中国共享繁荣,而不必产生任何结构性冲突。简言之,世界市场这块大蛋糕越大,大国间的结构性冲突可能性越小。反之,如果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那样,整个世界经济的蛋糕变小,冲突的几率肯定会增大。
无论如何,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战略耐心,特别是对特朗普的白宫,需要“尽可能的耐心”,而中国领导人懂得这一点。肯尼迪教授指出,西方历史上有两个富有战略耐心的领导人例子。一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明智而审慎,在统一德国后,非常密切地观察俄罗斯、奥匈帝国等强权的动向。二是美国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耐心大战略”,最近美国史学家就此出版了一本有趣的新书。
肯尼迪教授说,中美关系广阔而复杂,世界上找不到哪根魔杖或某种帽子戏法,能够使中美关系“突然转型”,“如果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在世界大国事务中,最重要的单一问题是避免严重的中美对抗,那么我们能够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美国以“贸易逆差”之名开战,真相却是如此不堪……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232措施
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美国232措施名为维护“国家安全”,实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美方一方面选择性地排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世贸成员实施了征税措施。美方的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原则,严重违反其在世贸组织项下的关税减让承诺和有关保障措施的规则和纪律,损害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益。
鉴于美方拒绝根据世贸规则与中方进行补偿谈判,中方不得不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捍卫合法权益。
贸易摩擦影响大豆价格 农场主忧心忡忡
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进口金额高达140亿美元。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后,中国政府宣布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大豆首当其冲被列在其中。那么,中美两国逐步升级的贸易摩擦,会给美国的大豆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逐步升级的贸易摩擦让一些美国农场主为自己的生计感到担忧。伊利诺伊州是美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州。现在还有两个星期就要下地播种了,农场主约翰·基夫纳告诉我们,去年他种了大约2000亩的大豆,由于美国政府挑起了贸易摩擦,今年他很可能要减少大豆种植面积,而改为种草料或者其他农作物。因为贸易摩擦必然会带来大豆价格下跌,而这是他难以承受的。&
伊利诺伊州农场主 约翰·基夫纳:每一年我大约种植10万美元的大豆,如果价格跌20%就意味着我要损失2万美元。我们已经连续四五年收入下降了,现在发生的事情真的会让我们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约翰说,当地像他一样种植大豆的农场主还有很多,他们和他一样都有着同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很多人都希望政府能尽快改变这样的做法。&
美国期货市场最新情况:芝加哥农产品期价4日全线下跌 农民无所适从
4号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3.8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5美分,跌幅为1.93%;
大豆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0.15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2.75美分,跌幅为2.19%。小麦价格也有明显下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资深交易员和分析师 弗吉尼亚·麦卡锡表示,虽然自己经历了无数次农产品价格的剧烈震荡,但4号的场面仍然让她感到紧张。麦卡锡说,作为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的反制措施,中国4号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等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引发交易者普遍担心。
麦卡锡表示,美国政府近日的做法令市场和农民感到困惑,一些农民甚至不清楚在即将开始的播种季节,自己应该种什么作物。&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资深分析师 弗吉尼亚·麦卡锡:如果我们失去了中国市场,我们的大豆价格将会暴跌,这是必然的。我们也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会让美国经济遭遇困难。
中美经贸关系:逆差是如何一步步扩大的
以当地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为开端,中美贸易摩擦在最近两个星期时间里不断升温。
在美国挑起摩擦的理由中,削减贸易逆差、保护国内就业机会、维护国家安全,都被屡屡提及。事实上,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方多次向我国发起贸易挑衅的主要理由。
那么,美方希望通过贸易摩擦达到什么目的?他们所主张的这些理由到底站不站得住脚?接下来几天,央视财经频道将推出系列观察“五问中美经贸关系”,为您详解个中缘由。
今天首先聚焦中美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宣称,2017年美中间贸易逆差高达3752亿美元,特朗普还表态称,要将美国对华贸易赤字降低1000亿美元。事实真像美方说的这样吗?
专家告诉记者,我们经常谈到的贸易差额,主要是从货物贸易来讲的,而中美双方的统计数据一直就存在差异。2017年,中国海关统计中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与美方统计数据相差了近1000 亿美元。其次,另外,加工贸易,也就是中间品贸易统计没有分离出去,是很重要的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因为我们大量地进口其他国家的一些比如说德国日本韩国的一些高技术的中间产品,那么从而导致中国因为是最终产品的出口国,所以相当一部分对美国的顺差其实是中国对韩国对日本的逆差转化来的。换言之比如说对韩国,我们对韩国有七百多亿美元的逆差,那么这相当一部分会转化成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专家表示,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增速,在多数时候都高于对美国出口增速,但即便如此,美中之间货物贸易逆差仍然一直增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因为中国有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也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所以在商品贸易这一块竞争力比较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政策限制。
赵昌文:所谓政府政策的结果,比如说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这毫无疑问是政府政策造成的,我看到有一个测算是说如果美国放开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那么中国对美商品贸易的顺差会下降至少35%。
在日前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特朗普总统希望中方每年减少一千亿美元的对美顺差,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也决定了美国必须要保持比较大的贸易逆差,才能维持美元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贸易顺差逆差,是由美国整体经济政策、经济结构来决定的,中方一家是减不了顺差的。&
商务部副部长 王受文: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达到了4.9%,现在只有2.3%,就是说他的经常项目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已经大大减少了。就中国来说,2007年的时候,我们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占到GDP的比重9.9%,到去年只有百分之一点几。
中美经贸关系:贸易逆差掩盖的真相
中美贸易真的就有如统计所展现的如此失衡吗?美国声称巨大的贸易逆差又掩盖了什么样的真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赵昌文: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既有事实的真相,也有统计的假象。特朗普和美国所强调的中美贸易的逆差它其实是不包括服务业的,他只讲了商品贸易这一块。
从服务贸易数据来看,美国在旅行、运输、知识产权、保险等领域拥有大额的对华贸易顺差,而且增长迅速。从年的十年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额增加超过30倍,2016年达到了557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23%,美国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据中国商务部测算,2016年中国游客在美旅游支出高达352.2亿美元,平均每天为美创造约9700万美元收入。此外,美国为中国学生出境留学第一大目的国,中国在美留学生2016年人均花费约4.5万美元,为美贡献了约159亿美元收入。这种局面与商品贸易中中国获得的顺差结合起来看,反映出的更多是中美贸易的互利共赢,而不是失衡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赵昌文:中国有相对比较低的制造业的综合成本,也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所以我们在商品贸易这一块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美国在相当多的服务业领域是有竞争优势的,与此相比其实我们的发展是相对有差距的,所以在服务业领域的中国对美国的逆差,其实是反映了两国发展阶段和两国的竞争优势的不同。
深度解读: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那么,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到底有多大?《央视财经评论》深度对话,揭开谜底!
主持人 张琳
据美国商务部显示的数据,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出口是1304亿美元,对华进口5056亿美元,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听上去这个数字是很大,真的像美国说的一样,责任主体在中国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这个问题很复杂。关于逆差数字问题,中国政府的统计和美国政府的统计是不一样的,相差不少,差一千多亿、两千多亿美元。这么大的数字,在当今国际贸易格局里很难说清楚,因为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就是某种程度上对美国出口的这些企业,不一定都是中国的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真正理性解决这个问题,要充分地发挥美国所谓比较优势。美国比较优势就是它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它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可是在许多国家的双边贸易中间,如中美的双边贸易中间,美国政府是限制它向中国出售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有很多产品当年我们曾经想从美国购买,但是都被美国拒绝了,而且这些产品都非常贵,所以如果卖给中国的话,会在贸易中间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美国政府说不行,或者说这个东西涉及到国家安全,不能卖给你们。美国最后卖给我们什么?石油、天然气、大豆、牛肉,这些东西可以向发展中国家买,所以在这些问题上美国没有任何比较优势,而美国有比较优势的东西又不肯卖给我们,所以这种结构性的差异,就造成了中美贸易永远不可能平衡。
主持人 张琳
中美贸易,美国可能算了一笔糊涂账。是不是真的算了一笔糊涂账,美国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实美国的意图,这两天表示的越来越明确了。无论是美国的贸易谈判代表、美国商务部部长,还是新的贸易委员会的主席……他们都公开说,美国的这些措施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来的,美国特别担心中国提升产业、提升技术,因为会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高科技产业中的绝对权地位。实际上,美国在全球主要靠的是这些高科技产业,美国有垄断权,可以垄断市场价格,可以向其他生产不了这些产品的国家发号施令,进行逼迫,要买美国的产品?你必须要服从这个服从那个。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
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非常担心,因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中国,既然他针对的是我们的2025,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对的,我们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的政策是对的,我们面对这么一场贸易摩擦我们最后的做法是把我门开的更大,我们的产业升级,我们的产业政策,欢迎很多高科技企业到中国投资政策不要改变,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其实比美国种大豆的农民还要担心,为什么?因为中国搞2025过程当中,事实上美国很多高科技企业是得益的,我们用他的技术、产品、很多东西,对他来讲是有好处的,他找到了最有潜力最大的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这么打很愚蠢。美国瞄准的是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恰恰靠贸易战的方法会适得其反,因为你越这么打,越损害自己。中国出口方面,美国列了1300种名单,有很多都是半成品、元器件,跟美国高科技企业很多联系,美国其实需要这些半成品才能完成他们最后的生产。但是如果他不这么干的话,将来从谁那得到这些元器件?得不到!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虽然是元器件或者半成品,单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的。
  中美贸易摩擦,我们还有哪些牌可以打?权威解读来了
就在昨天,针对美国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开出了一份同等价格的征税清单。在昨晚的《央视财经评论》节目现场,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与主持人一道,就在接下来的“交锋”中,美方可能还有哪些回应?我方还有哪些牌可以打?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认为,到去年为止,我国对包括大豆,飞机、汽车等在内的美国产品都有大量的订单,但是现在如果美国用这种不惜一战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改变策略,改买欧洲的空客飞机。刚才霍会长说到的301条款,实际上在1998年时,欧盟当时诉讼了它一次,有表示说是一次行政行动的方案,是补充在内的。
而我们上次专门特别说了,实际上这次是中方在遵守,而美方在破坏,或者说挑战世贸规则的底线。因此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手中的牌,就是既有实的牌,也有虚的牌,既有理论的牌,也有物质的牌,应该说这些牌都是我们可以打的。我还想补充一点,最重要的一张牌,实际上我们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这次清单中可能不一定体现得特别好,但是它在报告里面特别指出说,就是要针对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现在确实是需要自己的转型升级。过去我们的贸易主要是互补的,因此美国特别担心未来会不会形成一种竞争。
实际上,无论这一次贸易战或不战,摩擦或不摩擦,我们要做好一个长期应对的准备,也就是说要更加坚定的对外开放,以及市场化的改革步伐。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认为,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这是一个常规的渠道,本来就是主张各国之间的贸易争论,要回归到世贸组织的争论解决机制。这个手段,而且在前一段美国使用钢材和铝关税的时候,世贸组织也明确表示了,美国这个是违背世贸组织原则的,而且在301这个问题上世贸组织是曾经责成美国要做出承诺,美国也做出过行政承诺,就是说要尊重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中方一直站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一边,美方已经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这是我们在国际场合,能够站得住的一个牌。
  德媒:美方保护主义做法损人不利己 德国恐遭连累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4月5日电 (郭泰 彭大伟)针对美方近期挑起贸易争端的做法,德国主流媒体撰文认为,美国保护主义做法既损害自身利益,亦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德国经济专家担忧,德国或将成为贸易争端中的一大输家。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南德意志报》刊发评论指出,尽管中美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特朗普政府仍然坚持对中国征收关税,这表明其目的不仅仅是缩小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还有其政治动机。
德国媒体注意到,贸易争端使得美国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明镜在线”4日报道称,以大豆为代表的美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受到此次贸易争端的影响开始下跌,美国对华出口的玉米、小麦和棉花的价格也明显承压。
针对此轮贸易争端的溢出效应,德《世界报》以“阻止最坏情况发生”为题刊发评论,直指特朗普的做法对全球化构成威胁。文章指出,在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无法自动平息的背景下,特朗普仍然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此举将进一步激化当前局势。
德国广播电台驻美记者克斯勒对美国政府近期的保护主义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们应当重新审视美国是否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美国曾经鼓吹自由贸易,但是贸易需要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环境,但显然,特朗普没有做到这一点。”
德国舆论的另一重担心则聚焦于美国的做法恐将“伤及无辜”,连累与中美两国都有巨额贸易往来的德国。当地时间4月4日,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44.55点,跌幅0.37%,报收于11957.90点。
“即便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中美两国,但德国可能是这场贸易争端的一大输家。”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茨舍尔在接受冯克媒体集团采访时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高度依赖出口的德国将不会从贸易争端中获益,而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将不可避免地对德国当前良好的经济形势造成负面影响。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德国Loebbecke银行的资本专家弗兰克,他认为特朗普政府希望看到局势升级从而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而德国却成为蒙受损失的一方。“德国之前的经济形势不错,但我们目前受到了来自美国人的政治干扰,我们的金融市场受到了影响”。(完)
  贸易战打农产品,这些国家将受益?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随着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贸易摩擦加剧,不少国家打起了“小算盘”,比如向其中一方兜售同类商品,以期从中获利。
继美国宣布对华加收钢铝关税及拟征税清单后,中国于本月1日和4日两次宣布对美采取反制措施。其中包含美国水果、酒类和肉类制品等农产品。
众所周知,农产品是美国的“命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17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达到213亿美元。外媒指出,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一旦不选择美国农产品,中国买家可以选择从欧洲、南美或其他地方进口同类产品。
不买美国大豆 巴西成主要取代国
大豆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目前已经入中方拟对美加征关税清单,有较大可能被列入下一批制裁名单。
资料显示,美国62%的大豆销往中国。如果中国对美国大豆筑起贸易壁垒,将重创美国大豆出口。
美国大豆出口情况,红色为出口至中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刊发社论指出,美国农产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售124亿美元的大豆,一旦爆发贸易战,有可能被巴西取代。
对此,巴西方面的确有些乐见其成。
巴西一家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智库分析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使得作为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国的巴西从中受益:可以预见中国将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而更多地转向巴西。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的最大供应来源就是巴西,占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美国大豆约占1/3。
由于市场预测中国可能最终削减美国大豆采购量,巴西的大豆价格目前已经出现上涨。在巴西巴拉纳瓜港,大豆的报价已经比国际参考价高出1美元/蒲式耳,创下3月的最高价。
中国对巴西和美国的月度大豆进口量变化
据该团队分析,目前来看,贸易争端对大豆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每年4-8月基本是南美的大豆主宰中国的货源,只在这一时段制裁的话,对于中国的产业链影响不大。
如果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的话,南美能够供给中国的大豆数量大概7000多万吨,而中国的需求量大概9700万吨,仍存在几千万吨的供应缺口。缺口的满足可能通过三种途径满足:
第一,国储,数量机密,但预计可以满足缺口;
第二,从周边进口,如俄罗斯;
第三,寻找大豆的替代品,如肉类、植物油。
根据中信农业盛夏团队大豆专家电话会议纪要,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负责人表示,中方打出的“大豆牌”还只是姿态,并没有落实。今年阿根廷减产,总体南美受天气影响,减产1500万吨左右。总体来讲,从南美出来的大豆在每年4-8月主要供应中国市场,巴西今年1.13亿吨相比于去年有所增长,冲抵了其他国家的减少,实际的供应量还是充足的,去年也有大量库存,达千万吨级,可以支撑住全球的供应量。
相反,美国如果丢掉了中国市场,其他市场不能完全承接中国的市场份额。从美国整体情况来看,期末库存不断增加(现在1500万吨),今年度还得上调。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走势图
《华尔街日报》曾援引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海斯多费尔的声明称,如今美国农业收入与2013年相比已严重下降,正处在艰难复苏时期。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的农场净收入预计连续第四年下滑至620亿美元,远低于2013年创纪录的124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将矛头对准美国大豆业最大贸易伙伴,令人“极度沮丧”。
猪肉:巴西、俄罗斯眼馋 欧洲、加拿大可取代
除大豆外,巴西肉类产品或也将受益。
今年两个月,巴西向中国的猪肉出口就实现同比增长139%。《环球时报》援引巴西动物蛋白协会主席弗朗西斯·图拉称,“中美贸易战将加大巴西肉类的国际需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即便如此,巴西在中国猪肉进口的市场份额仍未能挤进前五。今年1月,德国、西班牙、加拿大、丹麦和荷兰位列中国猪肉进口的前五位,美国位列第六。
《环球时报》援引德国农业新闻网报道称,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希望加大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由于中国买家采购主要是猪蹄和猪内脏等部位,这对大多数国家并没有什么价值。
此外,俄罗斯也对本国肉类出口中国寄予厚望。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称,俄罗斯中小企业社会组织“俄罗斯支柱”主席加里宁曾表示,“俄罗斯有机会把农产品出口到中国。这涉及猪肉、葡萄酒类产品和此前是美国对华出口重要产品之一的大豆。”
第一财经援引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考虑到中国的进口猪肉可替代国家很多,比如德国、西班牙、丹麦、荷兰、法国、英国等欧盟国家,还有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俄罗斯,因此填补中国进口的供需缺口,基本上没有问题。更何况,在中国这样的缺口还在下降。
对美国来说,虽然美国猪肉位列中国进口的第六位,但中国却是美国猪肉的第三大市场。过去十年间,美国的猪肉及制品出口到中国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近200亿美元农产品,其中美国的生猪产业对华出口11亿美元。
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约21.6万吨
《华尔街日报》称,如果贸易战打响,这11亿美元的猪肉出口份额,或被加拿大或欧洲取代。
此外,由于前两年,中美间猪肉价差明显,导致美国的出口贸易商、猪肉生产企业,都大量向中国出口猪肉,获利丰厚。因此,美国生猪养殖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了产能,而且在增加的产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专门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定制的。如今,这些增加的产能,却因美国贸然打响贸易战而被加征25%关税,影响美国养殖户的未来经营收入。
美国猪肉生产者协会主席吉姆·海默尔说:“在这种针锋相对的贸易争端中,没人会是赢家,尤其是所有农场主和消费者。”特朗普同样也不一定是“赢家”,其或将在中期选举中失去优势。
葡萄酒:澳、法虎视眈眈
此次同样受创的还有美国的葡萄酒行业。
澎湃新闻援引加州葡萄酒协会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将严重影响未来美国葡萄酒对华出口。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葡萄酒消费市场,2017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近2亿美元的葡萄酒,增长10%。仅加州葡萄酒在过去几年对华出口就增加了450%。加州葡萄酒协会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科恩表示,美国葡萄酒将因此失去全球最具价值的市场,美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很快被其他国家的酒所取代。
德国财经网报道称,德国葡萄酒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葡萄酒超过2.1亿美元,而德国葡萄酒出口额才1900万欧元。美国葡萄酒退出中国市场将给欧洲葡萄酒巨大机会。
另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报道,目前,中国与澳大利亚、智利签订了自贸协定,中国对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葡萄酒征收零关税,而中国对美国葡萄酒的关税为14%。一旦新关税提高到29%,美国的葡萄酒将更不具有竞争力。
“如果美国的葡萄酒进口到中国会受到较高的关税限制,那么对其他供应商而言,尤其是法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最大的两大优质葡萄酒供应商,将直接受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经济学教授、葡萄酒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Kym Anderson告诉CNBC。
据悉,2017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量创历史新高,达25.6亿美元,涨幅15%。其中,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达8.48亿美元,增幅高达63%,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同年,法国葡萄酒和烈酒出口实现创纪录的增长,出口额达129.1亿欧元(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8.5%。成交量上涨5%,达到近2亿箱。这一增长主要受美国和中国的需求推动,两国分别为法国葡萄酒和烈酒的第一大和第三大市场。
大豆、猪肉等农产品被视为特朗普的“七寸”——选票。
今年11月,美国将进行中期选举,即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中期选举被视为总统执政满意度的风向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曾分析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时机时表示,特朗普是被那些,感觉被全球化过程遗弃的那些选民选上的,所以他希望让他们高兴,才能赢得中期选举。
然而,事与愿违。这次可能遭殃的农产品大州在2016年美国大选时多数支持特朗普。如果农场主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躺枪”,或使共和党失去不少国会席位。
  新华网评:中国从来不缺“亮剑”精神
美国于美东时间4月3日发布了对华“301调查”项下征税产品建议清单,涉及中国约500亿美元出口。中方随即公布了对自美进口的大豆、飞机等500亿美元商品征税的对等措施。
美抛“清单”我“亮剑”&,中国完全不惧施压或恫吓。可以说,此次在应对美挑起贸易摩擦上,中国从容自信,打得颇有章法。&
这样的从容自信源于中国日益强大的适应能力、抗打击能力和反制能力。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今日之中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腾挪空间,中国经济体量之大、潜力之巨、空间之广,更为我们从容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美国要打贸易战,中国手里有不少牌可以打,自然“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这样的从容自信源于中国对美政策动向有预判、有预案。回顾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事件,这份从容自信贯穿始终。从去年8月18日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到今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再到4月3日,美国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中国始终以理服人,并有理有利有节进行回击。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的话说:“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这样的从容自信源于国际国内舆论对中国的支持。美国此次大搞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遭到了各方反对。4日当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商协会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征税的举动,并坚决支持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等措施。国际舆论也批评美国“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就连美国国内的声音,都对这场贸易战强烈不满,不少美国消费者发愁美方对华产品征税行为会增加日常生活成本,美国农业州的农民们以打广告的形式抵制对华贸易战,美国多个产业表达了对美方对华经贸策略的质疑和担忧。
中国从来不缺“亮剑”精神。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有信心、有实力、有底牌,在任何贸易战面前给予强有力的反击,让美国为自己不负责任的霸道行为付出代价。中国也有意愿、有诚心、有行动,与世界各国一道,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权威,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德国舆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危及全球化
新华社柏林4月5日电(记者朱晟)德国媒体、贸易专业人士和智库日前纷纷表示,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正在危及整个全球化,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世界报》日前以“阻止最坏情况发生”为题刊发的评论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对整个全球化体系构成威胁。文章呼吁德国及欧洲各国政府“必须通过一切手段让美国总统明白:贸易战绝不会有赢家”。
德国外贸协会主席霍尔格·宾曼表示,特朗普似乎把惩罚性关税当作用来对付所有人和事的“万能药”。美国单方面实行保护性关税是错误途径。
德国《商报》日前援引GAM投资公司分析人士迈克尔·莱的话报道,实际情况将与特朗普的看法相反,贸易战不可能会有赢家。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和调查中心副主任克劳斯·沃尔拉贝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征税计划将严重损害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多边机制。
德国工商大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对5000家拥有国际业务的德国企业调查中,只有35%的受访企业今年有意在美投资,比去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大会主席福尔克尔·特赖尔表示,美国政府正给企业造成不安,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可能切断国际生产链条。
  专家批驳美方对中国指责的逻辑:美301调查报告站不住脚
“美国301调查报告站不住脚”——专家批驳美方对我指责的逻辑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于佳欣、叶昊鸣)美国日前对中国开出约500亿美元商品征税建议清单,依据正是其公布的“301调查”报告。专家认为,报告对中国的诸多指责根本站不住脚。
5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召开的中美贸易交流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对美国在报告中对我指责的逻辑进行了批驳。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报告将中国产业进步归结为中国迫使美国转让技术,这一指责完全没有依据。“美国的真实意图是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他指出,中国很多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是靠自主创新实现的,比如高铁,这点美国根本无法相比。而且,对于合资企业来说,是否需要进一步技术研发投入是商业行为,不是政府说了算的,如果没有获得利益,美国企业也不会选择来中国投资。
“强迫技术转让才实现技术上的飞跃,这根本站不住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叶辅靖说,我们很多行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通过合资实现,而是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比如智能手机、家电行业几乎全部是独资企业,恰恰是在合作中共赢。
“技术转让不转让是自愿,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各有优势,进行平等交易交换,这完全符合国际法,也符合双方企业的利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报告还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行了指责,认为中国用国家行为引导和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叶辅靖指出,企业出于自身发展战略需要,有强烈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动力,根本不需要所谓的政府强制推动。而且,德国、日本、韩国乃至美欧很多国家都在支持和鼓励吸收先进技术的政策。“中国制造2025”政策完全符合国际惯例,与所谓的强制性技术转让毫无关系。
“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毕吉耀说,过去5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的出口导向转为消费成拉动经济的主引擎,而且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叶辅靖说,外部压力不会让我们屈服,我们只会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中国崛起伤了美国“自尊心”?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给出了真相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文/徐剑梅 刘晨 胡友松)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是一位早在31年前就预测美国走向相对衰落的历史学家。在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末期、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之前,肯尼迪教授出版专著《大国的兴衰》,纵论公元1500年以降,近5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及其因果。该书面世后引发轰动和争议,一时间洛阳纸贵,各国争相翻译出版,美国国会当时举行数场听证会,召他作证陈述。
当时只有42岁的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包括:
——大国的兴衰是相对而言的,取决于当时环境里和其他国家实力升降的比较;
——兴衰的主要和最终决定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
——不断扩展战略承诺导致军费攀升,最终使国家经济基础负担过重,是一个大国走向长期衰落的开始;
——大国的兴衰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长期过程。
简言之,大国兴衰是与其竞争对手比较而言,而因对外黩武损害本国经济,是500年来全球舞台上,一个个兴盛一时的大国走马灯般走向衰落的主要历史原因。
3月下旬的一天,在春雪初霁的耶鲁大学,肯尼迪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近两个小时的独家专访。
保罗·肯尼迪在耶鲁大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徐剑梅 摄)
大国兴衰取决于经济实力
第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围绕肯尼迪至今仍不断再版的这本著作展开。31年间,《大国的兴衰》已翻译成23种语言印行数百万本,各种毁誉不绝于耳。那么,倘若重写此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有无改变?
在雅致的耶鲁大学历史系小楼,如今已华发萧疏的肯尼迪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夏天,他完成了自己关于二战海军和海洋强国历史的最新著作,有出版社约他为《大国的兴衰》写篇新的前言,他因此深思这个问题,“想了很多”。答案仍然是:书中主要观点“不需要改变”。
他说,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大国相对的经济实力与地位,与其相对的军事实力或地位相关联;而大国之兴衰,最终、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大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影响着它的相对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包括金融和技术实力在内的经济力量更加持久,更加重要,超越文化的理解与误解。
他举例说,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经济不断增长。现在,到处听见人们谈论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明智的人们会认识到,中国目前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其基础是它的经济成功。一旦中国经济停滞或下行,人们也会怀疑中国在世界上相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将减弱。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逐年增长,如果这一态势持续,日本将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但事实上,《大国的兴衰》出版两三年后,即大约1990年,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并从那以后长期停滞,日本的国际影响随之走低。
肯尼迪教授说,一个大国,如果经济健康强劲,就会兴盛;如果经济软弱、停滞和受到削弱,就存在问题,其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就会下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就此而言,不同的大国情况不同,并且技术进步的优势、特定大国领导人相对而言的聪明敏锐、大国相对而言的社会内在凝聚力,这些都很重要,但“大国兴衰的主旨是取决于经济”。
美国衰落没有简单化答案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在走向衰落吗?肯尼迪教授说:“你们可能不会满意我的答案,但我的答案是‘我们必须得观望’。”
他说,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就此得出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是极其困难的。美国经济各类迹象并存,既有创新和科技进步、就业市场的复苏,又有在全球市场的失利和退却,与中国、韩国、日本、德国的贸易逆差还将持续。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不是在宣示美国的力量,而是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人缺乏竞争力,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不论投资比率、基础教育、医保总体水平还是技术培训,都显示出美国相对缺乏竞争力的迹象。相形之下,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在这些方面远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
肯尼迪教授一再强调衰落的相对性,同时也继续坚持他关于美国在走向相对衰落的观点,主要依据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缩小。他认为,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成功地、智慧地处理美国这种相对衰落。
特朗普能够领导美国战胜这一挑战,进而让美国“重新伟大”吗?从肯尼迪教授对特朗普的评价来看,显然是困难的。在访谈中,肯尼迪教授多次点名或不点名批评特朗普。他说:“我们的领导人,从身体上、情绪上、从内心深处,确实没有能力耐心。他从不读书,就看福克斯新闻频道,不看其他新闻报道,早上醒来就想搞点事情。”
肯尼迪教授使用“愚勇”(foolhardiness)一词形容特朗普的执政特点,认为他“没耐心”“不稳定”,政策诉诸波动的情绪和本能直觉,“经常冒犯美国的朋友和侮辱美国的竞争者”。但特朗普执政“不会搞垮美国,因为美国太强大,太有应变能力。但是领导人的一整套政策具有破坏性,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的时代”。
他同时指出,美国的相对衰落势头,并非不可逆转。尽管未来50年里,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亚洲和非洲经济份额相对上升,美国和欧洲经济份额相对下降,但以美国经济的多元和体量之巨大,也可能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遏制并逆转其相对的衰落。《大国的兴衰》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到90年代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就曾连年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相应有所回升。
所以,肯尼迪教授说,大国的兴衰是相对的,对大国兴衰的思考和分析应当加以条件限定。他认为,就目前而言,长期趋势似乎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将没有过去高;大概率事件是,以经济和军事指数衡量,美国可能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美国不会因此失去大国地位,仍将在国际事务中极具影响力,因为它内在实力和资源规模非常巨大,特别是它能够调动的各方面资源非常丰富。
美国朝野“满脑子中国”
肯尼迪教授强调,中美关系“极为重要而复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中美是世界“国家丛林中两头最大的大象”。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传递给世界的信息,可能会被其他许多国家效仿或利用。
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方面,是将美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过分简单化,将其当成有形的货物交易,视之为非输即赢的棋类游戏;另一方面,其中的政治考量大于经济考量,缺乏对中美关系复杂性的理解。对从中国进口产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对美国的经济地位来说,弊大于利;对中美相互理解来说,也是件糟糕的事情。
美国政府停止对华接触政策了吗?肯尼迪教授回答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他又说,如果几周后,特朗普宣布自己和北京进行了非常好的政策对话,两国关系很棒,他也不会感到惊讶。
他说,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朗普的用人方式。特朗普凭借直觉执政,对白宫顾问和政府高官的不同意见感到沮丧。如果特朗普政府里都是一些对他点头称是、对外强硬对抗的人,他们的政策会相当有破坏性。
更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是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朝野不断兴起风浪的新一波“中国威胁论”,肯尼迪教授说,如今,中国频繁成为《经济学人》等英美报刊的头条或者特刊焦点。这让他想到,百年前德国崛起时,在大英帝国的报章上、在当时所谓爱国民粹团体的政治议程里,也充斥着“德国威胁论”,因而产生这样一句俗话“满脑子德国”(Germany on the brain),如今也可以说“满脑子中国”(China on the brain)。
肯尼迪教授说,目前美国朝野对华舆论的确过度夸张渲染,走得太远、调门太高。那些民粹主义、咄咄逼人的反华辞藻,并没有数据作为支撑,令美国担忧的某些事情也还没有发生。这些夸大其词的论调,没能理解中国的担忧和弱点。
他指出,对很大一部分国际受众来说,中国被描绘成一个过于高大的巨人。但与此同时,许多明智的中国人会说,我们实在并没有这么强大,中国有很多自己要操心的内部问题。“中国所有这些担忧可能都没有被(中国威胁论者)提到,那么中国所有威胁也就可能被夸大”。
他说,和展望美国的相对衰落一样,在谈论中国和亚洲的崛起时,也同样必需使用条件限定。中国人也是人,也有可能摔跤,中国也像日本一样,已发现保持经济增长的难度。他说,我们应谨慎使用预测性语言。截至目前,最大的风向标是:中国经济将继续相对增长,即便不像以前那么快,也会相对于美国在增长。
肯尼迪教授还特别告诫,要警惕选择性使用事实进行偏颇论证的习气,谨慎辨析观点背后的事实;“我们能制造各种数据显示中国有50英尺(约合15.24米)高,也能制造更多数据显示中国只有4英尺高(约合1.22米)”。
与此同时,肯尼迪教授也引用了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无火不冒烟”,意即我们常说的“无风不起浪”。他说,在“中国威胁论”的喧嚣背后,也存在毫无疑问的铁的事实——连续30年,中国的经济成功使它稳步获取了全球制造的更大份额。
他说:“因此,是否中国在相对崛起而美国在相对衰落?我的答案是‘是的’。这是否让美国人担忧,就像历史上其他任何头号大国所担忧的那样?是的。新的中国海军、空军和武器、导弹系统是否带给美国实力、效率和技术上的威胁?是的。中国和25年前相比,是否军事上更有效和更强大?是的。”
肯尼迪教授认为,这种相对变化的发生,就是对美国的挑战。中国在理解当前美国上存在问题。美国,包括有才智的美国人,对理解中国并确切衡量美国竞争力所面临挑战的规模上也存在问题。识别美国真正关切的领域,将其与夸张的中国述事区分开来,这是最为困难而又必要的事情。
中美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缺乏相互理解会导致互信缺失,那么增进中美交流就能够改变中美关系现状吗?肯尼迪教授给出了双重但并非模棱两可的答案:“能,但也不能。”
他说,美国也致力于扩大两国学生和民间交流,比如高中球队比赛、芭蕾舞演出等等。这些措施能够成为两国关系向前迈步的“突出进展”,因为它们能够针对中美之间的歧异带来更加现实主义的理解和交流。但与此同时,这些交流也难以消弭中美之间“真正的不同”。对待具体问题和国际事务,和中国相比,美国的政治文化“有不同的、特殊的态度”。“我们应当理解,中美有不同的世界取向,不同的世界观,而不是简单假定另一方糟糕或者天真地以为坐下来谈就能相处甚欢”。他指出,中美需要厘清两国的所有歧异中,“哪些是真正的不同,哪些能够通过智慧的妥协而加以改善”。如果界定四五个这样的领域,就可望朝着明智的中美关系迈出真正的步伐。
归根结底,中美能够避免掉进“修昔底德陷阱”吗?肯尼迪教授回答说,“这是一个大问题”,“从政治上、情感上、本能上,都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他指出,美国和中国都是骄傲的、富有自我意识的主权国家。如今,在众多行业中,中国都位居世界第二,并在取代美国的领先地位,而美国即便长期而言可能进行战略收缩,也决计不会退出亚太,把势力范围自囿于加利福尼亚州至夏威夷州的东太平洋,这方面,“美国的心态是不可妥协的”。
不过,肯尼迪教授并不认为中美之间必然存在结构性冲突。他说,世界经济——这是最大的结构,中美同为其中一部分。如果整个世界经济,从贸易、投资到制造,都是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增长,你会看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相对上升,而美国的份额相对下降,但美国经济也会继续繁荣。这样的世界经济结构,既允许中国的相对增长,也允许美国相对而言和中国共享繁荣,而不必产生任何结构性冲突。简言之,世界市场这块大蛋糕越大,大国间的结构性冲突可能性越小。反之,如果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那样,整个世界经济的蛋糕变小,冲突的几率肯定会增大。
无论如何,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战略耐心,特别是对特朗普的白宫,需要“尽可能的耐心”,而中国领导人懂得这一点。肯尼迪教授指出,西方历史上有两个富有战略耐心的领导人例子。一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明智而审慎,在统一德国后,非常密切地观察俄罗斯、奥匈帝国等强权的动向。二是美国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耐心大战略”,最近美国史学家就此出版了一本有趣的新书。
肯尼迪教授说,中美关系广阔而复杂,世界上找不到哪根魔杖或某种帽子戏法,能够使中美关系“突然转型”,“如果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在世界大国事务中,最重要的单一问题是避免严重的中美对抗,那么我们能够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坚决有力,打疼美方
本报记者 王 珂
美国东部时间4月3日,美方公布对华301调查征税产品建议清单。4日,针对美方一意孤行的举措,中方坚决亮剑,决定对美国大豆、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8位专家就中美经贸关系发表看法。
“美国根本就不把国际规则放在眼里”
“中国多次强调不愿打贸易战,但是我们也不怕打贸易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说,在中美经贸关系上,中方态度一直相对克制,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希望通过正常的磋商来解决问题。
“中方回击坚决有力,要打就打疼美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美方在对外经贸关系中表现出的态度是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这不是国际贸易谈判中应有的态度。美国在和其他经贸伙伴谈判过程中惯用这种态度,而且美方借此占了不少便宜。但在中美经贸关系上,美国是打错了算盘。
“美方对华搞的一连串动作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们是本着‘来而不往非礼也’,提出了反制措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说。
毕吉耀认为,为稳定中美经贸关系大局,中方做了很多努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是美方罔顾中方努力和自己做出的承诺,发起对中国的301调查,并提出涉及1300多种产品、500亿美元的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严重损害了中方的合法利益。
“美国根本就不把国际规则放在眼里。”毕吉耀说,美方对华调查依据的是美国国内法,用国内法来解决两个世贸组织成员的经贸关系,是赤裸裸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对这种做法必须强烈反击。
“对于美国的一意孤行,中国要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在美国霸权主义面前,中国政府的态度很鲜明,那就是美国不能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凌驾在全球利益之上,不能把一个国家的国内规则凌驾于世贸规则之上,不能把一个国家的主观臆想凌驾到国际经济政治外交规则之上。
毕吉耀认为,美方对华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背后因素错综复杂,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深深刺痛了某些美国人的神经。中国的很多高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跟发达国家的距离逐渐缩小,在一些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这些人把中国的发展视为他们付出的代价。
“既然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别客气”
毕吉耀认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增长由原来更多依赖出口转向消费主导,国内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美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是沉重的。”魏建国说,中国不会屈服于美方压力,中国已经不是落后贫穷的中国,而是充满自信、蒸蒸日上的强大中国。美国今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个日益增长的消费大市场。
“应对美方对华挥动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毕吉耀说,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即便我对美出口下降,但中国在全球的经贸朋友圈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铁’,外贸完全可以承受得住。当年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美出口下滑,可你看中国外贸还不是一路向前发展壮大?”
“既然美国要打贸易战,我们就别客气,对方打出多少,我们就还手多少。”毕吉耀说,中国有这个自信,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难道都要靠美国卖给我们吗?肯定不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美国既然自己想不开,放弃中国市场,那也只能让美国企业错失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全球经贸中的份额越大,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容易在贸易战中打赢。中国有这个实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说,美方301调查举措对中国产业有影响,但可控。比如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如果美国加征25%的关税,给国内整个机电产业带来的影响并不太大,“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中国目前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是有理有利有节。”毕吉耀说,事实上,中国愿意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营造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建立一个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美方对华多项指责逻辑混乱,存在严重误导”
“美对华301调查报告中有诸多逻辑混乱之处,存在严重误导。”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叶辅靖说,比如,美方主观臆断我国现有外资股比限制等措施的目的在于获取技术。实际上,世界各国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均对少数行业的外资实施股比限制等措施,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对外资有股比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均是出于国家安全、传统文化保护等因素,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
关于美对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指责,张晓强认为,中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去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这些是实实在在创造出来的,不是偷来的,更不是别人拱手给的。”
“美国在滥用所谓‘国家安全’。”张晓强说,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钢铁和铝发起232调查。事实上,中国对美出口钢铁产品只占美国进口的不足3%,何谈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呢?!
对于尝试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产品,美国也时常用国家安全的由头层层设障。比如中国品牌的手机通信产品,在美国上市时频频遭遇各种困难。“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干涉别国企业的正常商业行为,回过头来还倒打一耙,说中国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这无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张晓强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规模很大,但中国基建企业想要进入美国基建市场存在重重阻力,美国的政府采购往往对中国企业设置种种限制。反过来看,中国的基础设施领域对美方开放程度是很高的。
叶辅靖认为,中国技术进步靠的是自身的智慧和汗水,中国政府注重科技创新投入,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人力资本得到大大改善。“对中国科技的长足进步,美方归结到我们偷他们的技术,认为是我们强迫技术转让才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这种指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美国以“贸易逆差”之名开战,真相却是如此不堪……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232措施
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美国232措施名为维护“国家安全”,实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美方一方面选择性地排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世贸成员实施了征税措施。美方的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原则,严重违反其在世贸组织项下的关税减让承诺和有关保障措施的规则和纪律,损害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益。
鉴于美方拒绝根据世贸规则与中方进行补偿谈判,中方不得不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捍卫合法权益。
贸易摩擦影响大豆价格 农场主忧心忡忡
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年进口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进口金额高达140亿美元。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后,中国政府宣布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大豆首当其冲被列在其中。那么,中美两国逐步升级的贸易摩擦,会给美国的大豆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逐步升级的贸易摩擦让一些美国农场主为自己的生计感到担忧。伊利诺伊州是美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州。现在还有两个星期就要下地播种了,农场主约翰·基夫纳告诉我们,去年他种了大约2000亩的大豆,由于美国政府挑起了贸易摩擦,今年他很可能要减少大豆种植面积,而改为种草料或者其他农作物。因为贸易摩擦必然会带来大豆价格下跌,而这是他难以承受的。&
伊利诺伊州农场主 约翰·基夫纳:每一年我大约种植10万美元的大豆,如果价格跌20%就意味着我要损失2万美元。我们已经连续四五年收入下降了,现在发生的事情真的会让我们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约翰说,当地像他一样种植大豆的农场主还有很多,他们和他一样都有着同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很多人都希望政府能尽快改变这样的做法。&
美国期货市场最新情况:芝加哥农产品期价4日全线下跌 农民无所适从
4号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3.8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5美分,跌幅为1.93%;
大豆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0.15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2.75美分,跌幅为2.19%。小麦价格也有明显下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资深交易员和分析师 弗吉尼亚·麦卡锡表示,虽然自己经历了无数次农产品价格的剧烈震荡,但4号的场面仍然让她感到紧张。麦卡锡说,作为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的反制措施,中国4号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等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引发交易者普遍担心。
麦卡锡表示,美国政府近日的做法令市场和农民感到困惑,一些农民甚至不清楚在即将开始的播种季节,自己应该种什么作物。&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资深分析师 弗吉尼亚·麦卡锡:如果我们失去了中国市场,我们的大豆价格将会暴跌,这是必然的。我们也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会让美国经济遭遇困难。
中美经贸关系:逆差是如何一步步扩大的
以当地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为开端,中美贸易摩擦在最近两个星期时间里不断升温。
在美国挑起摩擦的理由中,削减贸易逆差、保护国内就业机会、维护国家安全,都被屡屡提及。事实上,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方多次向我国发起贸易挑衅的主要理由。
那么,美方希望通过贸易摩擦达到什么目的?他们所主张的这些理由到底站不站得住脚?接下来几天,央视财经频道将推出系列观察“五问中美经贸关系”,为您详解个中缘由。
今天首先聚焦中美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宣称,2017年美中间贸易逆差高达3752亿美元,特朗普还表态称,要将美国对华贸易赤字降低1000亿美元。事实真像美方说的这样吗?
专家告诉记者,我们经常谈到的贸易差额,主要是从货物贸易来讲的,而中美双方的统计数据一直就存在差异。2017年,中国海关统计中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与美方统计数据相差了近1000 亿美元。其次,另外,加工贸易,也就是中间品贸易统计没有分离出去,是很重要的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因为我们大量地进口其他国家的一些比如说德国日本韩国的一些高技术的中间产品,那么从而导致中国因为是最终产品的出口国,所以相当一部分对美国的顺差其实是中国对韩国对日本的逆差转化来的。换言之比如说对韩国,我们对韩国有七百多亿美元的逆差,那么这相当一部分会转化成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专家表示,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增速,在多数时候都高于对美国出口增速,但即便如此,美中之间货物贸易逆差仍然一直增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因为中国有相对较低的制造成本,也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所以在商品贸易这一块竞争力比较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政策限制。
赵昌文:所谓政府政策的结果,比如说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这毫无疑问是政府政策造成的,我看到有一个测算是说如果美国放开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那么中国对美商品贸易的顺差会下降至少35%。
在日前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特朗普总统希望中方每年减少一千亿美元的对美顺差,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元作为国际支付货币,也决定了美国必须要保持比较大的贸易逆差,才能维持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交易相关税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