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交了一次足年递增的人寿递增型终身养老保险险 在就没交过 现在单子丢了 94年应该没去危机 现在还能找到存

  看到有朋友说广州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关厂,深有感触,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工厂由我父母在94年创立,地处长三角一个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  主营业务是机械加工。  94年创办的时候固定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200多万几乎都是机械价格。  父亲以前就是国营企业副厂长,业务能力极强。从94年建厂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2006年企业达到发展高峰期,规模为150人,年营业额2500万,毛利润在30%左右。  那个时候父亲有了产品线更新换代的意识,开始积攒资金准备更新生产线。 一条进口的自动线大约需要1000万左右。 我爸当时空余资金大约有500万左右,原本考虑在07或08年上自动线。  06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我们搬厂房。当时江浙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然而县镇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是十分无耻的策略: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工业园区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5年)到期后以便宜的价格将地皮卖给各个企业。 而如果不搬迁的话,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闻市政府要用原先的土地建立环湖景观工程。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整个搬厂,厂房改建,厂房装修,耗去了大约500万资金。企业原先十几年的慢慢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计划无限期搁置。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06年时通胀已经加剧,原材料价格大规模上涨,广东地区的民工荒首现长三角。   我父当时为了留住工人,06年给工人平均加了10%工资。07年开春,我们直接雇了大巴到安徽和盐城接工人回来上班。   06年时较94年的工资涨幅就不说了, 只说06年的情况。   厂里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为1200,2线为800. 一个月做满20个工作日之后的每天100加班工资。 厂里是免费吃住的。四人宿舍,一天三餐。  07年钢材和工业用油价格上涨,毛利润下降了10个点。我父亲开始着急。他把剩余的资金投入了当时在疯长的股市,想从里面圈一部分钱,再贷款在08年更新生产线。   从行业形势来分析,更新生产线势在必行。   结果在资金投入了六个月后,遭遇07年A股惨跌。 还好投入的资金量不算很多,但是通过股市盈利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父亲只能回到原先的轨道上慢慢经营。   08年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我们厂的主要客户,日本方面的订单量急剧下滑。我爸意识到工厂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局了, 开始采取裁员措施。08年底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09年的时候有新闻说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倒闭潮。 我们原先的供货方,浙江的微型企业,纷纷停摆。有一个跟我们配套了十几年的企业,还请我们去普陀山玩过。 那天他们那边倒闭清算,还欠我们五万应付款。 我爸去看他时,看到那个厂长,五十几岁的人,正被两个二十几岁的按在地上打。 两个小年轻都是债务单位的,欠五十几万。 我爸看这情况,那五万就没提了,直接买车票回来。
  都不容易啊
  迅速插入,后面的保持队形  
  10年的时候人工继续疯长, 普通一线工人2000都留不住。 食堂里烧饭的阿姨,每天工作4个小时,给1500居然嫌少。 当地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很多原先二三层楼的房子都换到三四套房。 当地的工人在拆迁后一下子就坐拥了好几套房产,卖掉一套变现都有五六十万。 区区一两千的工资已经不放在他们眼里。 这,大概也算是房地产行业对实体行业的一个另类冲击吧。  10年传闻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辅助,可是只闻打雷,不见下雨。贷款标准一样很高。 10年民间借贷开始流行, 我们接触了一些民间借贷机构,年利率几乎都在40%以上。 民营实体行业很难有这样的利润率。 我不知道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像他们贷款,但是我们这样的肯定不行。 10年人工继续疯长,原材料继续疯长,原本不怎么做的低利润订单也要开始抢, 没办法, 不做,人工照样要付。
  顶,楼主继续
  10年的时候账面出现亏损,这是开厂16年来的第一次。  做机械企业的可能知道,这个行业资金充沛率要求极高。 拿到一个订单,人家什么都还没付,就需要垫原材料费,各种原材料先进入,出产品,送货,最后人家可能还是给你一些陈代汇票,需要一两个月后才兑现。 这其实就是在原价上打了个折扣,毕竟在这个高通胀,高利率的年代, 今天的十块钱,可能只有两个月后的9.5块钱, 而我十块钱放银行里还能吃点利息,所以这一来一去就等于给你打了百分之几折扣。   但是没办法,这样的单子也只能接,这样的客户也得做。 厂里有些骨干跟了我爸快三十年了,都把这厂子看成是家了。   10年的时候劳资纠纷开始逐渐增多,新来的工人做两个月就提要加工资。 不然就走人。 要知道工人从入厂,到能出产品,差不多就需要两个月左右的培训时间。 刚能产出的时候工人就提出这些要求。 我知道他们也没办法,外面工资现在都开的很高,不给我们做,他们可以给别人做。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10年底的时候,一线工人几个核心岗位工资已经涨到5000了。我父亲一年忙到头,过年的时候对我苦笑了一下说,今年白干了,一分钱没剩下。 看着他越来越苍老的脸,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继续,楼主加油
  个人认为这10年国家继续增加工人工资是个错误,现在搞什么房地产限购也是胡搞
  最近产业升级说的很多,楼主不走升级产业吗?  机械加工可以做深加工啊?
  祝福你  
  11年继续困难, 父亲开始了改革,进一步大规模裁员。 人数从100降到了不足40!   说来好笑,都说生意越做越大,我们却是越做越小。 订单我们已经不具备消化能力,开始进行大规模收购。 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逐渐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变成了一个倒爷, 只把检验关。 而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被上家知道的。 大客户有人来视察时,我父亲是招呼亲戚都来帮忙,全部站到生产线上去装样子, 没办法,真的就是难成这样! 写的时候眼睛都是酸的。  现在我爸考虑的已经不是更新生产线的问题了,而是这些骨干如何给他们安置,让他们有个好归所。
  有多惨?不还有网上吗?有钱时也没来论坛分享你赚钱的喜悦啊,悲伤的时候,楼主你来了,叫我们这一贫如洗的人情何以堪?  
  11年的时候厂房租赁期满,当地政府给我们两个选择, 1,根据市场价打8折把土地卖给我们
2.年租金涨100%继续租。  我擦! 11年的土地八折也是06年的三倍啊!   如果没有搬厂这档子事,如果搬厂不是由企业出资,如果06年搬厂时直接同意企业可以买断土地, 我们都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没有如果。 原先那个做承诺的一把手已经高升,早不鸟你了, 现任发话了,说八折是给出最大的优惠了。 地方上企业06年到11年已经关了一半, 剩下的那些企业有的贷款把土地买了下来,现在干起来出租厂房的勾当。   我父亲决定先续租两年再考虑对策。
  如果在08年底响应d的号召,卖厂买房,再响应11年d的号召,卖房出国,估计就不是这般景地,唉,为楼主这样的基础经济脊梁扼蛙啊
  不要用这种调调描述,做不下去不做,其它扯淡吧,早点垮台早点新生,楼主你懂的  
  以前在顺境的时候,地方上的局长,所长,各个都是好朋友,一起打麻将,吃饭。 当然,每次活动的费用都是我父亲出。   以前不算什么,但在07,08年后这成为极大的一笔负担。 金钱上的和时间上精力上的,耗费了一个企业家大量的原本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的精力。   07年的时候当地资源环境局长暗示问我爸要钱。 我爸提着5万现金和香烟一起去他办公室找他,被他骂了出来。 我爸刚走到门外,他一个电话打到,说,老张,哎呀你直接来我这里怎么好看呢,周末出来一起玩牌。   周末我爸妈陪局长夫妻打了一夜麻将,只输不赢,输掉5万。  我爸说,共党的政策在这样的执行力下还不如不要。 原本可以直接给5万,现在给了5万还要牺牲一晚上的睡眠。
  我爸给我看过一张花费表,08年一年,各种给当地官员的招待费大约花掉30万,占那年毛利润的20%。 民营企业税收已经够重,可是不知道总理案头有没有这另外20%的额外税收数据。
  发泄下心情好点
企业固有资产以前应该考虑的,哪怕偏点的地方拿块地也好,长远来看这也是迟早的事,晚买不如早买。
M2我看用不了几年就会直奔200W亿
  关门,遣散员工,自己给别人打工,反倒轻松。
  楼主继续
  @f2cksb
00:56:11  发泄下心情好点 企业固有资产以前应该考虑的,哪怕偏点的地方拿块地也好,长远来看这也是迟早的事,晚买不如早买。 M2我看用不了几年就会直奔200W亿   -----------------------------  是的,似乎政府除了印钱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养老金缺口,地方财政缺口都需要靠印钱去解决。我也是如此建议我父亲。
  LZ有积蓄赶紧出国吧
  中国经济纯tm扯淡,印钱通涨搞地产逼死实业,实业一完就等着人民币一次大贬值吧  
  如果这样的困局仅发生在我们一厂,或者我们一个行业身上,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认命。 可事实是,民营制造业几乎每一家都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局,区别只是程度多少而已。   镇里的企业家每年都会聚会,聚餐,探讨问题。今年的会刚开过。 06年的时候是200人开会,今年各位猜是多少? 减少速度比我们厂里的职工掉的都要快,今年是六十几个人。   除了两家企业是镇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年营业额过亿外,其他的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面临一样的困局。年度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以前这些企业家都是讲究面子的人,也都经历过风浪,不愿在人前示弱。 这次大家喝高了不知道谁先起了个头,企业家们都纷纷掏心掏肺的加入。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条:  1. 融资渠道极度困难。 银行几乎不给微型企业贷款。
长三角来说,年营业额5000万以下都算微型企业,但是这些微型企业却负担了长三角95%的劳动人口,和85%的税收,但是这样的企业,却贷不到款。
浙江那边09年就开始有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后来老板们变聪明了,走之前去狠借一笔高利贷,然后全家出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接二连三的听说浙江那边有全民借贷,资金链崩盘的新闻。 还有那个吴英案也是。 都是被逼出来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民营企业这么困难,政府不出台政策扶持。 难道把民营企业都逼死了,政府的日子就好过了? 中国经济靠什么? 难道靠只进不出的国企? 还是靠外企? 靠淘宝?靠夜总会? 不懂他们在想什么  2. 疯狂上涨的人力成本。 涨工资是好事,但是物价和工资一起涨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我想看贴的一定有人有这种心态,觉得我们做企业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工人工资高了就抱怨。 其实不是的!工资涨,你涨的过物价吗?涨的过房价吗? 稳定的经济发展才是关键!人力成本上涨我们可以接受每年5-10%,但不是每年30%的跳涨。 这会打破民营企业原有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布局, 90%的企业倒在了生产线更新换代的前夜!   3. 房地产打击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动力。很多企业家都和我爸一样,后悔没在赚钱的时候多买几套房。
以我爸为例,02年的时候一年就可以赚100万了,那个时候可以买3套房。 当然,我爸是投资机会没掐准的负面例子。 然而那些掐准了的企业家们呢?
06-11年持续炒房,没人去在意企业的发展。 那些关了工厂的很多人并不过的不好。 以我爸的一个朋友为例,04年-09年,平均每年购入两套房,10年工厂日子不好过,直接关厂了事。10年的时候出手两套房,每套获利300%! 这个于他来说是好事,但是这真的是我们的政府想看到的吗? 企业家全去炒房??
  楼主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转内销?
  唉!不知道 正符 在想个卵。实业都跨了,都去起义吧还是想我们怎么滴!我知道现在经济很不好。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看似别的国家都曾经历的时期,其实更严重。乐观的说,不会天下大乱。悲观的说,都去做金融,都去做泡沫 奢侈品 谁去做实业呢!真她妈的卵蛋  
  一声叹息  
  无投票权利、就无社会义务!!  现在特权社会、、我们技术苦力算个屁、  不抬轿子了、让苦力把官员拍死在轿子里吧
  @我是洛奇东
01:48:52  楼主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转内销?   -----------------------------  打算贷款买些地屯起来,以后收租  其实这个想法挺卑劣的,就跟前几年搞门面房的一样,铁打的地主,流水的租客, 一家一家换,服装的换美容的换婚庆的,换来换去只有门面房东赚钱。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 毕竟还能比市场价低20%拿到土地,而且前面有位仁兄说的对, M2今年有可能破100万亿大关,做实业真的是没前途。   问题是我现在说服不了我父亲, 他做这个行业做了快40年。 17岁的时候进国营厂, 到35岁从工人做到厂长。 40岁下海自己做,他不知道不做实业还能做什么。 何况厂里十几个骨干跟着他二三十年了, 这种亦君臣亦兄弟的关系让他下不了决心关厂。 难啊
  好帖,继续。
  楼主辛苦了。
  @我是洛奇东
01:48:52  楼主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转内销?   -----------------------------  @bloombergable
02:58:21  打算贷款买些地屯起来,以后收租  其实这个想法挺卑劣的,就跟前几年搞门面房的一样,铁打的地主,流水的租客, 一家一家换,服装的换美容的换婚庆的,换来换去只有门面房东赚钱。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 毕竟还能比市场价低20%拿到土地,而且前面有位仁兄说的对, M2今年有可能破100万亿大关,做实业真的是没前途。  问题是我现在说服不了我父亲, 他做这个行业做了快40年。 17岁的时候进国营厂, 到3.....  -----------------------------  工厂现在真不好做,不是不愿意做,一己之力能斗过大势吗?不如顺势而为,转变不了只能谋其他出路了。比市场价低20%拿地,不知道交易成本怎么样。拿地很难,不知道你那里情况怎么样。
  一声叹息,楼主保重!
  企业家全去炒房???  ==============
  我不认为贷款买地是个好办法  地是政府的,在土地上你们家已经上过当,不能再上一次了  实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卖厂最好的时间已经错过.过苦撑下去不知何处是岸  今后出口西西内销都有麻烦......  一声叹息,LZ保重
  很明显只有投机才能赚钱,实业累死累活不够成本的。
  经济规律都是高低起伏的,没有永远的下降,在坚持2年吧。
  @faceljh
04:38:36  经济规律都是高低起伏的,没有永远的下降,在坚持2年吧。  -----------------------------  没用的,其实大的实业环境可以看煤价,煤价不行,就是再撑也没用,没订单。
  无锡的吧!楼主  
  @望江南22 50楼   无锡的吧!楼主  -----------------------------  算是吧,江阴的
  ZF已经靠卖土地了,之后呢?以后会更变本加厉,还是留钱养老什么都别做  
  高房价玩不了几天了  
  心酸。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确实不好混,但从宏观层面来说,你们这些民营企业确实可有可无,无非就是替境外提供压榨国内劳动力服务的中间人。  低价租地租产房,你们也和政府一样抽了一层民脂民膏,高价买进口设备你们养活了国外的技术团队,低价出口你们又压榨了一层劳动力,你们还有什么?  私营企业也可以出来微软、google、沃尔玛,你们当中出来了什么?国家也给了你们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少部分如三一重工之类的,其他的无非就是靠着政府吸血的虫。你们的创新能力连最腐败臃肿的国有企业都不如,你觉得国家会一直给你们好日子过?  我觉得你们真是捡了时代的大便宜,但是社会经济要进步靠你们是不可能的,你们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水平。  另外也别动不动就提民营企业不行,国内强势民企海了去了,光一个华为就能抵你们十万个相加。
  真想知道最真实的数据  
  你的利润来源是啥?你也提到了,低价租地低薪劳动力。那为什么你不能减低进口机械的价格提高出口的价格呢?因为外国人掐住了你的卵蛋,我说的对么?  你不去思考如何降低国外的暴利,提高出口的价格,却想着如何压榨国内的财富,你这样的有前途是不是中国就没前提?我分析的对么?你可以好好回家想想。
  @内外有别-24 00:42:41  有多惨?不还有网上吗?有钱时也没来论坛分享你赚钱的喜悦啊,悲伤的时候,楼主你来了,叫我们这一贫如洗的人情何以堪?  -----------------------------  实情是比一贫如洗的人还惨
  @jqmjohn
07:54:27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确实不好混,但从宏观层面来说,你们这些民营企业确实可有可无,无非就是替境外提供压榨国内劳动力服务的中间人。  低价租地租产房,你们也和政府一样抽了一层民脂民膏,高价买进口设备你们养活了国外的技术团队,低价出口你们又压榨了一层劳动力,你们还有什么?  私营企业也可以出来微软、google、沃尔玛,你们当中出来了什么?国家也给了你们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少部分如三一重工之类的,其他.....  -----------------------------  别拿特殊说整体  楼主说了  这些民企创造了百分之95的就业和百分之85的税收  我们现在处于财富积累的阶段,必须贱卖资源和体力  但是财富的积累被政府抢去了,产业无法转型,这才是最大的痛  欧美国家没有经历过环境危机么?伦敦为什么是雾都呢?所以你的说法就是扯淡  最后,无法转型就无法创造牛B的企业,高税收压制了人民的创业意识,低利润让企业无法有更大的想法,钱越来越难挣,鬼才愿意创业,政府的与民争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所有的责任都在于政府的杀鸡取卵
  十多年前就看过一篇介绍美国中小企业的文章,说美国八成半的税收是他们贡献的。当时我不信,做了几年制造业我信了。楼主其实是在转型成贸易。也就是郎说的6+1中6的一部分  
  实体经济在新闻联播中被描述的繁荣昌盛啊。
  小薇企业注定是小鱼小虾被吃掉。政府还不扶持。
  顺势而为。  95年到05年间美容美发行业大增长的时候,不论开厂的还是在全国开店批发零售的,尤其那些分布全国的温州大小客户,包括我们工厂自己,几乎没听说谁不赚钱的,只是多少而已。  所有厂家和客户没觉得他们比别人聪明。  但是在海里,你呆对了地方,一个大潮来到时,你不用费力就能轻松把你高高托起。  但是潮水退去后就看你选择向哪个方向游才能到达下次潮起的地方。  方向的重要在于,你如果选择错误,走上了与到达金山相反的道路,那你越努力亏损就越大,离财富就越远。
  记录很实在,可供思考。  国家增发的钱投资在了基建,人们的积蓄投在了房产,造成了一些领域价格的提升。  实业没什么投资进去,产出和利润不变,周边领域的物价却发生了变化,于是实业的价格和工资就被拖着走了,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境界。  要么拖死,最后剩下小量企业存在,物价抬升。要么有别的政策,让实业有和房产一样的速度发展,才能喘过气来。
  同感,  费力研发的新品被山寨;工人的工资待遇,房租,水电,税收都在增长。  产品销售价格越来越低,灰色支出高居不下,端午节前又接到税务通知提前预支增值税(说是上半年任务没有完成,帮帮忙);  从街道办到治安警,从消防办到税务局,从统计局到物价局
隔三差五的骚扰,没有红包一定难以推拖。  做实业太难了。
  @bloombergable
01:37:18  如果这样的困局仅发生在我们一厂,或者我们一个行业身上,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认命。 可事实是,民营制造业几乎每一家都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局,区别只是程度多少而已。  镇里的企业家每年都会聚会,聚餐,探讨问题。今年的会刚开过。 06年的时候是200人开会,今年各位猜是多少? 减少速度比我们厂里的职工掉的都要快,今年是六十几个人。  除了两家企业是镇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年营业额过亿外,其他的几十家大大小小...........  -----------------------------  顶个吧,10年我们袜子工厂也转让掉了。40%价格。现在专注营销用原先渠道当倒爷。没办法。WWW.HXJSSZX.CN
建议工厂关掉出国。
  作者:jqmjohn 回复日期: 07:54:27   回复   私营企业也可以出来微软、google、沃尔玛,你们当中出来了什么?国家也给了你们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少部分如三一重工之类的,其他的无非就是靠着政府吸血的虫。你们的创新能力连最腐败臃肿的国有企业都不如,你觉得国家会一直给你们好日子过?  我觉得你们真是捡了时代的大便宜,但是社会经济要进步靠你们是不可能的,你们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水平。  另外也别动不动就提民营企业不行,国内强势民企海了去了,光一个华为就能抵你们十万个相加。  -------------------  你说的全是J8矛盾的话,有说民营可有可无,又说强势民营海了去了。是不是都掉海里去了。华为是做通信的。他能领军其他千千万万个行业吗?创新能力连最腐败臃肿的国有企业都不如。你去。。。我们听说过一个两三个人的山寨手机厂可以创新并加个喇叭到手机上,可曾听说‘腐败臃肿的国有企业’加个螺丝到手机上。  你tm也知道‘微软、google、沃尔玛’是榜样,你可知道美国没有增值税,美国对微小企业的税率减免,美国有优秀的大学,有无数免费的图书馆等等知识更新通道。你没那个土壤还想出苹果公司吗,想创宇宙吉尼斯呀。华为即使在他的领域也不是第一呀。他手机销量做的过三星吗。华为能造手机芯片吗?不也得低三下四的从美国公司买芯片。他通信器材不靠价格战在国际市场上试试。  SB一个。
  @jqmjohn
07:54:27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确实不好混,但从宏观层面来说,你们这些民营企业确实可有可无,无非就是替境外提供压榨国内劳动力服务的中间人。  低价租地租产房,你们也和政府一样抽了一层民脂民膏,高价买进口设备你们养活了国外的技术团队,低价出口你们又压榨了一层劳动力,你们还有什么?  私营企业也可以出来微软、google、沃尔玛,你们当中出来了什么?国家也给了你们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少部分如三一重工之类的,其他.....  -----------------------------  @月黑风高疯谈夜
08:22:32  别拿特殊说整体  楼主说了  这些民企创造了百分之95的就业和百分之85的税收  我们现在处于财富积累的阶段,必须贱卖资源和体力  但是财富的积累被政府抢去了,产业无法转型,这才是最大的痛......  -----------------------------  你们会主动转型?我不信你,政府看来也不信你。我说得难听点你有这能力么?要转型早转了还等到现在?如今创业技术门槛越来越高,跟90年代比不是一个量级的,跟你们衣裙相连的政府都替你们捉急。这难道不是危机的信号?
  看到那个厂长,五十几岁的人,正被两个二十几岁的按在地上打。 两个小年轻都是债务单位的,欠五十几万。 我爸看这情况,那五万就没提了,直接买车票回来。  ---------------------------------  我看后哭了。
  政府都不急,你急什么?  十年后斗地主,你要当贫农还是当地主?要不你当革命家算了。
  我父亲一年忙到头,过年的时候对我苦笑了一下说,今年白干了,一分钱没剩下。 看着他越来越苍老的脸,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  你懂得了什么是“父亲”了!好贴,顶你!
  工厂现在真不好做
  @jqmjohn
08:06:27  你的利润来源是啥?你也提到了,低价租地低薪劳动力。那为什么你不能减低进口机械的价格提高出口的价格呢?因为外国人掐住了你的卵蛋,我说的对么?  你不去思考如何降低国外的暴利,提高出口的价格,却想着如何压榨国内的财富,你这样的有前途是不是中国就没前提?我分析的对么?你可以好好回家想想。  -----------------------------  我不想跟你争辩什么,你没有做过实业所以说的东西只停留在理论上。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1要解决生存问题, 2是逐渐做大做强,从低端加工业做起逐渐靠拢产业链上游, 3解决自主研发能力 没有企业可以做到一步到位。   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第一阶段过度到第二阶段的过程中就被无情的扼杀。政府没有把鸡养大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杀鸡取卵,这个阵痛,在往后的十年经济大萧条中会逐渐显现, 官员们也会意识的更深刻。   当然,人人都可以像你这样把话说的很漂亮,做一个google这样的企业需要充沛的资金,独一无二的技术,还有政策的扶持(至少是不干预)。 但是试问就算是美国这样的土壤, google这样的企业又能有多少个呢?
美国一亿五千万的就业大军又有多少是在google这样的企业里工作呢? 美国有多少企业是经历了50年以上的积累才走到今天?(互联网行业甚至都不属于制造业讨论的范畴)  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没有了民营企业,没有了从低端产业链低利润里挣扎的民营企业,几个亿的就业人口去到哪里? 都做服务业吗? 都去百度? 还是都去国营企业?都去做公务员?   民营企业里有两个现状你可能不知道, 1是能做大做强的企业,每年都必定需要大量的公关费用用在官员身上,百度是一个例子。 2是很多做强的民企其实都是官方背景,华为就是一个例子。   我并不是想抱怨什么,我只是想知道,如果像我父亲这样业务能力强,兢兢业业心无旁骛曾经创造了无数成功的企业家也走到这步田地,还有多少民营企业能生存的很好。   如果民营企业的倒闭风潮继续,其他地方怎么样我不知道,长三角制造业崩盘指日可待。
  @btboy886
08:39:55  ——————————————————————  可有可无的意思就是您倒了也有千千万万个顶上来的,没啥技术含量,靠着关系和经验混口饭,我也不是反对这种谋生方法,只不过楼主既然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谈大事,那咱这屁民也不妨从国家层面来分析下,难道言之有过?  我不喜欢国企也不喜欢这个国家运转的方式,但我总觉得挤破你们这些小民营有好处,对企图进入的新一代精英是好事,对广大期待涨工资的屁民来说也是好事,付不起高薪高房租就滚草嘛。  华为怎么搞的我不想细研究,我只知道这个企业能支付起高额的薪水,能给国家养活一大帮年轻的精英。如果它是垃圾你们就是屎。  美国的政策如何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政府的政策是不可能不给自己的利益考虑的,美国政府表面的政策有多少限制咱就不一一例举了。都说美国失业金多么高呢,结果一看发现人一生只能领一年。
  看新浪看到这篇文章,转一下,其实作为民企家的心声,不求政府帮持,只求少点干扰,让我们专注做企业就行:  无论是千万富翁还是赤手空拳的穷小子,只要向公司注册处缴纳不到2000元并出示身份证,最快6天后,新生意就可以开张;赚来的钱,大部分可以放进自己口袋里,因为除了16.5%的利得税外,这里再没有任何眼花缭乱的税种。不擅应酬?这也并无大碍,与政府官员交往过密,反倒可能引来麻烦。  这就是香港的经商环境——对那些踌躇满志的创业者来说,堪称一种享受。  香港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视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依据国际商会公布的“市场开放指数”排名,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  连续十几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后,香港获得评选发起者美国传统基金会这样的评价:一个没有贸易障碍的免税港,政府在经济方面干预很少,金融与银行业限制很少,薪酬与价格干预很少,产权观念牢固,维持低程度的规管,非常规市场活动很少,一个积极不干预的自由市场。  “积极不干预”,正是几十年来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经济理念。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时期的财政司司长夏鼎基最早提出了这一口号。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香港:“一个在香港开店的商人会发现这里的税负低……有一个放下架子鼓励他尽其所能赚钱的政府。他会幸运地发现这里没有政治。”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在考察香港后曾惊呼,这里的官员“没有花他人的钱和插手他人的事的本能”。他将香港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视为“良好经济政策的持久样板”。  但香港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面相。夏鼎基在经济领域推行“积极不干预”的同时,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则在公共服务领域下了大力气,第一次建立了基本福利体系,并推动了九年免费教育、十年公屋建设。  时至今日,这种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市场经济哲学仍然随处可见。  一些时候,政府会躲在市场后面。香港企业平均每年只需要缴纳3次税款,处理税务的平均时间只有80个小时,远远低于东亚和太平洋(7.19,-0.23,-3.10%)地区的平均值215个小时;无论是本地资本还是外来资本,均可平等进入各个行业进行投资而无需获得政府批准;香港商界的行业协会往往是民间发起成立,没有任何政府拨款。  另一些时候,政府则会挡在企业前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1000亿港元的政府担保计划。计划的核心是,如果银行借款给中小企业出现坏账,特区政府愿意承担80%的亏损。最终,许多中小企业因政府担保拿到了银行贷款,顺利渡过危机。  最值得玩味的故事则发生在1997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到香港,作为香港第一位华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曾动用外汇储备,入市对抗国际金融炒家。而在打赢这场金融保卫战后,港府主动退市,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的方式将丰厚的收益还富于民。  “我们发展的方向,就是一个‘大市场、小政府’方针。必须采取主动,研究如何结合政府与市场力量,贯彻‘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缔造最能支持经济发展的环境。”曾荫权在一篇题为《大市场、小政府——我们恪守的经济原则》的文章里写道。  尽管香港被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视为“全球缴税最不痛苦的地方”,卸任在即的特首曾荫权仍然在立法会的问答会上强调,任期内未能将利得税从16.5%降至15%,“至今仍是心中的一根刺”。  长久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始终以这种“拆墙松绑”的理念作为经济繁荣的制度基石。在这种市场氛围里,不仅常态下与政府有关的市场活动十分鲜见,那些试图通过与政府官员“处好关系”从而获取便利的生意人,也往往面临名声扫地的风险。  “在香港做生意很简单,跟官员处好关系并没有用,他们也都害怕你跟他处关系。”香港贸发局的一位内地业务拓展总监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在特区政府网站上,毫不费劲便可找到以儆效尤的案例:一位高级公务员因要求政府项目承包商雇佣其家人而被罚款60万元;另一位产业署要员则因将物业管理合约批给其亲属拥有权益的公司而被判刑两年半。  在世界银行(微博)针对183个经济体发布的《2012营商环境报告》中,香港仅次于新加坡排名第二。对于香港的营商环境,3000多家驻港中资企业或许有着更切身的体验。  一家来自内地的健身器材公司从2008年起进入香港市场。让这家公司负责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香港分公司的财务报表“往往都很干净”,没有任何其他开支。  “这里的营商环境很单纯很单纯很单纯,非常非常非常规范。”他重复了一长串,又笑着补充了一句:“还不用请吃饭。”
  经济形式不好还贷款买地?20%?如果地价下跌20%,楼主的算盘就落空了!另外外加贷款利息!如果实业不好,谁来租你厂房?
和商品房一个性质,不要被国家忽悠了,死个企业家没什么,他们需要的是搜刮出企业家的积蓄。
希望不是废话!  
  回复第15楼,@内外有别2008  有多惨?不还有网上吗?有钱时也没来论坛分享你赚钱的喜悦啊,悲伤的时候,楼主你来了,叫我们这一贫如洗的人情何以堪?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像你这种幸灾乐祸之辈,怎知别人疾苦?就你这心态,后辈肯定是十八代都是贫农!  
  一声叹息
  @bloombergable
0:05:00  看到有朋友说广州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关厂,深有感触,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工厂由我父母在94年创立,地处长三角一个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  主营业务是机械加工。  94年创办的时候固定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200多万几乎都是机械价格。  父亲以前就是国营企业副厂长,业务能力极强。从94年建厂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2006年企业达到发展高...........  -----------------------------  如果你们的主业时出口,只能说你们经营不善。中国出口现在非常强劲,机械产品不但出口逐月扩大而且稳定地向高端扩展。人力成本升高之类的因素大家都是一样的,你们家把神马老员工之类的负担背了又背,雪上加霜,最后倒闭也是自作自受。生意和人情岂能混为一谈。  如果你们的产品主要为内需或者投资,现在确实是不景气的阶段,因为4万亿把08-09年的出口衰退转嫁到内需/投资上,推迟到今天,并且不幸放大了好几倍。好消息是08-09年出口用了一年就恢复了,所以目前的经济不景气大约要一年左右就能复苏。
  三角债在那儿拖着,要不我早关厂了,很难
  没法啊,我们厂也撑不住了,老板天天不在厂里.
  顶你,大哥,机械行业今年的确也挺难的!
  楼主,我也是做实业的,经营一家小工厂,也是从我父亲手上接过来的!今年也是最难的一年!有关香港的那篇文章也看了!从心底里羡慕他们!  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这个国家要想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抗争不了,每次安检消防过来检查时我们只能像小学生一样让他们骂!还要赔着笑脸!  所以,我们只有接受,因为我们就像一只小的不再小的蚂蚁,死了你一个,对他们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另外,我想要想在这个环境里生存下去,真的只能想办法跟政府搞好关系,然后低调做人,你想一下黄光裕的下场就知道!  
  我CAO,这个郭嘉到底是肿么了?
  回复第77楼(作者:@无鳔鲨鱼 于
09:12)  回复第15楼,@内外有别2008  有多惨?不还有网上吗?有钱时也没来论坛分享你赚钱的喜悦啊,……  ==========  哎,bingo。我娃儿都没有。我不是幸灾乐祸哈,我是说唱衰无用。做了几十年的工厂仍然没有拿手绝招,怪社会怪派对没有用。再者,生意的精髓就是要赚取合理的利润,既然赚不到,做它做甚?30%的利润未免太高了,利润看低点5%怎样?压缩哈成本怎样?上论坛哭诉不解决问题,无论是“同情”楼主的还是你说“嘲笑”的。  
  @jqmjohn
07:54:27  从个人的层面来说确实不好混,但从宏观层面来说,你们这些民营企业确实可有可无,无非就是替境外提供压榨国内劳动力服务的中间人。  低价租地租产房,你们也和政府一样抽了一层民脂民膏,高价买进口设备你们养活了国外的技术团队,低价出口你们又压榨了一层劳动力,你们还有什么?  私营企业也可以出来微软、google、沃尔玛,你们当中出来了什么?国家也给了你们几十年的时间,除了少部分如三一重工之类的,其他.....  -----------------------------  无知的孩子。是人都有善心,你怎么这么很。
  回复第52楼,@法天地道  ZF已经靠卖土地了,之后呢?以后会更变本加厉,还是留钱养老什么都别做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留钱养老你打算留多少?c币的贬值速度看样子要向前辈金元券学习了。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茶馆》办实业办了一辈子的秦二爷最后总结一生: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楼主切记
  回复第31楼,@bloombergable  如果这样的困局仅发生在我们一厂,或者我们一个行业身上,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们认命。 可事实是,民营制造业几乎每一家都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局,区别只是程度多少而已。   镇里的企业家每年都会聚会,聚餐,探讨问题。今年的会刚开过。 06年的时候是200人开会,今年各位猜是多少? 减少速度比我们厂里的职工掉的都要快,今年是六十几个人。   除了两家企业是镇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年营业额过亿外,其他的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面临一样的困局。年度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以前这些企业家都是讲究面子的人,也都经历过风浪,不愿在人前示弱。 这次大家喝高了不知道谁先起了个头,企业家们都纷纷掏心掏肺的加入。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条:  1. 融资渠道极度困难。 银行几乎不给微型企业贷款。
长三角来说,年营业额5000万以下都算微型企业,但是这些微型企业却负担了长三角95%的劳动人口,和85%...  --------------------------看到这里忍不住了 跟你好像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保险每年递增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