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银行卡关闭快捷支付关闭了P2P

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 别紧张,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图)
(原标题: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 别紧张,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图))
  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引发投资者持续关注,P2P是否越来越不安全了?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实际情况是少数银行暂时关闭了大额网银充值通道,小额(5万元以下)快捷支付充值仍然可用。 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银行关闭大额充值通道
年前,农行突然宣布关闭面向P2P网贷平台的大额充值通道,随后招行、交行、建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农商银行相继跟进,一时间让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投资者“头皮发麻”。
扬子晚报记者从P2P平台和第三方支付了解到,所谓的银行暂停接口,指的是银行暂停客户将钱从银行转入与P2P平台对接的第三方支付中。据悉,目前P2P行业大部分资金运作模式,都是“银行—第三方支付—P2P”,即客户将钱从银行转入第三方支付(俗称“充值”),再在P2P平台上进行投资。
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
南京上市公司三六五网旗下P2P平台安家贷总经理李晓羽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银行暂停P2P接口的真实情况是,少数银行暂时关闭了大额网银充值通道,小额(5万元)快捷支付充值仍然可用。
南京本土P2P企业开鑫贷采用“银行直连”的资金监管模式,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在交易过程中,不用提前充值,交易资金直接在线结算。因此银行关闭P2P充值支付通道事件对其暂时没有影响。
业内预计关闭是暂时的“从银行风控的角度来说,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领域确实是有一些乱象。”安家贷总经理李晓羽坦言,每个银行有不同的考量,“但所有银行关停是不太可能的,关闭通道也只是暂时行为。”李晓羽说。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部分P2P平台都采取第三方支付形式,一旦银行关闭端口的行为继续蔓延,P2P平台行业发展门槛将急剧提高。
周治翰认为,眼下行业的优胜劣汰趋势越发明显,打着P2P旗号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公司正在被加速淘汰,同时合法合规的优质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未来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符合规范的平台的生长空间将越来越大,后劲也会越来越足。
相关新闻>>>
明星代言P2P安全有投资者要“皇阿玛”赔钱“皇阿玛”张铁林最近有点烦,他曾代言的鑫琦资产管理公司被曝到期后不支付利息,想拿外地期房给客户充当本金,并且房子并非按照此前合同中规定的打对折,而是变成了85折。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聚集在位于上海葛洲坝大厦的鑫琦资产上海分公司,同时有投资者向当地经侦报警。2月16日下午,鑫琦资产高层已被警方带走。目前鑫琦资产兑付危机涉及资金19亿元,投资者5000人左右。
去年,鑫琦资产高调请来张铁林出任形象大使,有投资者因此要求“皇阿玛”赔钱。对此,“网贷之家”分析师提醒投资人,从歌手平安与陆金所“牵手”到汪峰那英为“小赢理财”站台,再到范冰冰出任紫马财行的形象大使,P2P平台等理财机构频频拉来明星做宣传,然而明星本人是否真的曾投资使用过所代言的P2P平台没人知道。所以明星加盟/代言P2P安全,明星并不能为产品的信用背书。
作者:徐兢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多家银行纷纷关闭P2P接口?这是真的吗?
日,继P2P网络借贷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又一则消息在行业掀起巨浪:农行《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关闭全部涉P2P交易接口。这举措一度让很多投资人对P2P行业感到担忧,某些媒体更是将该举措放大,称多家银行纷纷效仿,P2P网贷行业不被看好,引起了行业的恐慌。行业真的被银行拒绝了吗?事实并非如此,消息称多家银行纷纷关闭P2P交易接口消息不实。
多家银行纷纷关闭P2P交易接口?
不可否认,2015年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一年P2P行业交易总额迅猛上涨,P2P投资人数量猛增,P2P平台达到三千多家,正常运营的平台达到2494家,所爆发的问题平台有一千多家。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快速,伴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农行关闭P2P交易接口的缘由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农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农行对于关闭P2P交易接口的解释,至于是否全都是P2P行业惹的祸我们就无从考究。同年2月5日,招行等因系统升级等多种原因,暂时关闭P2P交易接口。截止至目前为止,招行已经恢复P2P支付第三方支付接口服务。由此看来,多家银行纷纷关闭P2P接口明显是不实消息。
农行关闭P2P交易接口事件是继网贷监管细则下发之后又一个影响较大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对于P2P网贷行业,各方面要求都越加的严格。农行此次关闭P2P交易接口,并不意味着对P2P行业的否定,是出于对风险的控制方面考虑。伴随着P2P监管细则的即将落地,网贷行业规范化时代的到来,行业发展成熟之后,农行或将重新开放接口。
银行接口关闭对P2P行业有什么影响?
行业2015年发展的风险相信业内人及业外人都一清二楚,新春佳节,银行纷纷暂停P2P业务是处于对风险的考虑。对投资者而言,银行接口关闭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关闭交易接口目前对一些充值会有影响,但是对投资用户的提现并没有任何影响。一般而言,P2P网络借贷平台都有多个第三方支付渠道,单渠道关闭不会对平台造成多大的影响。
最新的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表明,P2P网贷平台需要进行银行存管保证用户资金的安全,也就是说,银行机构是P2P行业出借人及借款人的资金存官机构,P2P行业与银行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鉴于P2P行业繁乱的发展,农行暂时性关闭P2P交易接口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谨慎的态度,并不会影响正规运营的P2P平台。
相较行业成立之初,各大银行的审核机制越加严厉,P2P行业监管体系也越来越清晰,无论是监管层还是银行机构、投资人等都对P2P网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2P行业的18个月的过渡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届时,不合规的平台被清场,行业步入正轨,整个行业规范发展。
本文转载自融金所网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融金所新手活动
2017年如何进行个人投资理财
今日搜狐热点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 别紧张,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_新浪新闻
  原标题: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 别紧张,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  
  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引发投资者持续关注,P2P是否越来越不安全了?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实际情况是少数银行暂时关闭了大额网银充值通道,小额(5万元以下)快捷支付充值仍然可用。 扬子晚报记者 徐兢
  银行关闭大额充值通道
  年前,农行突然宣布关闭面向P2P网贷平台的大额充值通道,随后招行、交行、建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农商银行相继跟进,一时间让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投资者“头皮发麻”。
  扬子晚报记者从P2P平台和第三方支付了解到,所谓的银行暂停接口,指的是银行暂停客户将钱从银行转入与P2P平台对接的第三方支付中。据悉,目前P2P行业大部分资金运作模式,都是“银行—第三方支付—P2P”,即客户将钱从银行转入第三方支付(俗称“充值”),再在P2P平台上进行投资。
  5万元以下不受影响
  南京上市公司三六五网旗下P2P平台安家贷总经理李晓羽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银行暂停P2P接口的真实情况是,少数银行暂时关闭了大额网银充值通道,小额(5万元)快捷支付充值仍然可用。
  南京本土P2P企业开鑫贷采用“银行直连”的资金监管模式,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在交易过程中,不用提前充值,交易资金直接在线结算。因此银行关闭P2P充值支付通道事件对其暂时没有影响。
  业内预计关闭是暂时的
  “从银行风控的角度来说,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领域确实是有一些乱象。”安家贷总经理李晓羽坦言,每个银行有不同的考量,“但所有银行关停是不太可能的,关闭通道也只是暂时行为。”李晓羽说。
  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部分P2P平台都采取第三方支付形式,一旦银行关闭端口的行为继续蔓延,P2P平台行业发展门槛将急剧提高。
  周治翰认为,眼下行业的优胜劣汰趋势越发明显,打着P2P旗号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公司正在被加速淘汰,同时合法合规的优质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未来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符合规范的平台的生长空间将越来越大,后劲也会越来越足。
  相关新闻>>>
  明星代言P2P≠安全有投资者要“皇阿玛”赔钱
  “皇阿玛”张铁林最近有点烦,他曾代言的鑫琦资产管理公司被曝到期后不支付利息,想拿外地期房给客户充当本金,并且房子并非按照此前合同中规定的打对折,而是变成了85折。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聚集在位于上海葛洲坝大厦的鑫琦资产上海分公司,同时有投资者向当地经侦报警。2月16日下午,鑫琦资产高层已被警方带走。目前鑫琦资产兑付危机涉及资金19亿元,投资者5000人左右。
  去年,鑫琦资产高调请来张铁林出任形象大使,有投资者因此要求“皇阿玛”赔钱。对此,“网贷之家”分析师提醒投资人,从歌手平安与陆金所“牵手”到汪峰那英为“小赢理财”站台,再到范冰冰出任紫马财行的形象大使,P2P平台等理财机构频频拉来明星做宣传,然而明星本人是否真的曾投资使用过所代言的P2P平台没人知道。所以明星加盟/代言P2P≠安全,明星并不能为产品的信用背书。
农村单身人群的种类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贫困单身,这种贫困一方面是自身因文化水平,家庭经济能力等问题造成,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域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寻求致富出路,但并未取得满意的成效。
岳丈落马,女婿被查,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在一起。曾经被扭曲的权力生态,正渐次收进制度的笼子。然而损失已然,已经无法挽回。
有太多“门当户对”的爱情关系并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相对于自由地相爱的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关系,不自由的“门当户对”其实更不堪。
创业成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万一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失败了,不要丢弃自己的梦想,爬起来继续做。王石去看褚时健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高下,不是看他成功还是失败,而是看他失败以后的反弹力。”P2P行业面临倒闭潮 有哪些合法的退出渠道?
  近期,多家P2P平台宣布主动停业,而在此之前,平台跑路、清盘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另一方面,P2P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多地监管层甚至叫停P2P注册,新增平台数量明显开始减少。这两方面都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P2P已经结束疯狂扩张期,2016年将会有大批P2P平台无法继续运营下去,尤其是一些成立时间短、背景实力弱、风控机制不健全的中小平台。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新增P2P平台共1140家,可以想象,未来这部分平台最有可能受到倒闭潮的冲击。
  为什么P2P平台将会面临倒闭潮?
  首先,资金存管接入难度大
  去年12月底,监管细则意见稿中明确提出P2P平台必须接入银行资金存管,在这种情况下融资方与投资人的钱进出都经由银行,P2P平台无法触碰一切资金,能够有效防止资金池行为。在所有的监管细则中,这可能是最困扰平台的规定之一。
  目前已经接入银行资金存管的P2P平台寥寥无几,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统计,截至2015年底,网贷行业有 36
家平台与银行签订了存管协议,而真正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平台仅 5 家,占样本比重不足5%,从整个行业来讲这个比例会更低,或不足2%。
  与第三方支付不同,银行在选择合作的P2P平台方面显得比较谨慎,不是说你给的钱多我就与你合作,银行对平台的资质审查非常严格,比如对注册资金、股东背景、逾期率、坏账率等都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此外,银行在技术开发与人力投入方面也会稍慢一些。
  融360最近从多家P2P平台获知,他们都在积极与银行方面进行接洽,希望能尽早接入资金存管。银行方面的态度则要针对不同平台而言,一般来说,他们会优先接入一些背景实力较强的大平台,然后再对小平台制定出一系列的条件与规则。可以说,很多资质偏弱的小平台在银行资金存管这个硬规定方面是面临很大困难的。
  第二,行业监管趋紧,平台无法适应
  除了资金存管这一块,今后网贷行业监管会越来越紧,对平台会提出更多严苛的要求。比如监管规定今后P2P平台只能提供借贷产品信息,无法继续销售基金、、银行理财等其它产品,对于那些混业经营的平台来说,要么撤掉这些产品,要么寻求转型。
  此外,监管还要求P2P平台只能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投资者要风险自担。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为了资金的安全着想,肯定会首先考虑那些风控严格的优质平台,那些高收益高风险的小平台则将受到冷落。
  第三,过度扩张+盈利困难,平台只能选择退出
  目前P2P平台真正能盈利的其实很少。过去两三年很多P2P平台为了能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并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进行大力宣传,电视台、、地铁、公交站牌都随处可见平台打的广告。平台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从最初的100-200元/人到现在的1000元以上/人,平台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与银行相比,P2P平台的借贷项目质量要次很多,逾期率、坏账率也要高很多,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不影响在投资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多平台都会选择自行垫付。如果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平台的亏损会越来越大,最终只能选择退出。
  P2P平台运营不下去了,有哪些合法的退出渠道?
  预计2016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无法持续经营下去,当然少数平台会选择跑路。如果排除跑路这种情况,平台有哪些合法的退出渠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切身利益呢?目前来看大致有三种渠道。
  第一,平台首先停止一切新业务,对所有用户发出通知并关闭网站,对现有用户做出赔偿。由台的融资方没有出现问题,只是平台遇到经营困难,因此可以继续让融资方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及利息;也可以是平台方一次性买断投资人的债权,然后再陆续向融资方追债。代表平台:大王理财。
  第二,清盘模式。公司停止经营,所有资产要出售变成现金,按先后顺序偿还未付的债项,之后按程序,宣布公司解散。不过目前行业里选择清盘模式的平台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规范,平台并没有在短期内变现资产,也没有走法律程序,只是单方面宣布清盘,并依次分批偿还投资人,耗时非常长,而且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大。投资者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报警,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代表平台:聚投融、中信速贷。
  第三,宣布破产,进行资金清算。企业不能偿债或资不抵债可以申请破产,然后通过法律程序对所有资产进行清算,债权人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说明债权的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证明材料。逾期申报债权的,视为自动放弃债权。由于现在的P2P平台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在破产的时候,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偿还债务,如果公司所有资产总值无法偿还债权人,那么债权人要承担一定的损失,不过如果公司股东有恶意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也会影响到股东的个人财产。目前暂无P2P平台申请破产。
  其实不管是哪种退出方式,对于投资人来说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在投资之前做充分的准备与研究,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张倩 HF006)
02/18 06:3003/09 15:2303/09 15:2003/09 14:3303/09 10:2903/09 08:3603/09 05:3203/09 03:1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银行关闭P2P接口只是暂时 未来仍会放开
guoj | 未央团队
本文共2111字,预计阅读时间42秒年前,农行突然宣布关闭面向P2P网贷平台的大额充值通道,随后招行、交行、建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农商银行相继跟进,一时间让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投资者备感疑惑。对于P2P来说,这似乎是新一轮的寒流来袭。然而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正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
部分银行关闭P2P接口
2月底,P2P平台安心贷发布一则公告,称“接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农业银行通知,由于农某国有银行方面暂停PC网银支付接口服务”客户使用该行卡在PC端无法进行正常的充值,提现操作及移动端的充值提现暂不受影响。
而之前,招商银行通知第三方支付,称因升级需要,将停止P2P公司的充值支付业务。紧接着,行业内传出有多家银行关闭P2P接口的消息,大有防范风险全面收缩P2P资金流入之态势,加剧不少投资人对行业投资的担忧。
银行关闭P2P接口,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P2P平台上把钱借给某家企业,首先要将自己银行卡里的钱打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上。然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再把钱打到借款企业在该平台的账户中,借款企业还款亦是如此。因此,关闭接口相当于卡住了P2P重要的资金来源,投资者的大额资金很难一步进入账户,影响了其整个资金链。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关闭接口是出于声誉风险方面的考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对于银行而言,声誉风险肯定是有的,银行很难去核实通过第三方支付流动的P2P标的的真实性,理论上对于钱款是否合理使用,银行没有决定权,消费者购买了P2P产品只能自己去衡量,但银行还是出于审慎的态度去关闭这个接口”。“从银行风控的角度来说,现在确实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领域中确实是有一些乱象。”有互联网金融人士坦言,这是银行提升自身风控的门槛,“但事件归根结底原因并不在互联网金融层面。”该人士表示,每个银行有不同的考量,“但所有银行关停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每个银行所关注的风控底线是不同的,有些银行还是比较愿意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资金归集服务的,因此各家诉求是有差异的。”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大的互联网金融背景来看,国家正鼓励金融创新,而银行主动关闭互联网金融平台网银的充值入口,“这跟国家扶持的大背景是相悖的,所以即便是暂停,是暂时的行为,这样做是为了给优质企业更好的行业生存环境。”
行业不免泥沙俱下
可以看到的是,互联网金融的风潮催生了一批网贷企业。然而,也不免泥沙俱下,2015的P2P行业在经历了平台数量暴增、同质化严重、营销成本水涨船高等种种激烈行业竞争后,出现了资产端跟不上资金端发展的现象。在当前实体经济持续下行,坏账率不断攀升,借贷业务风险高的情况下,P2P行业生存空间更是被残酷挤占。
但在表面的寒流下,行业却也存在着繁荣的一面。业内普遍认为,行业洗牌期已经来临。“可以看出在监管加强、市场正在重新洗牌的大环境下,正规的、专业程度高的平台正在逆势上升,在这一轮的行业震荡中巩固自身的地位。”有专家表示。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因为每个银行所关注的风控的‘底’是不同的,有些银行还是比较愿意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资金归集服务的,并且银行作为支付系统,有基础性的业务,面对着支付需要,如果所有银行都不做,那支付谁来完成?”鲁政委表示。
无疑,2016年是行业规范发展元年,监管意见稿的出台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业内认为,2016年,网贷行业经历大洗牌是不可避免的,行业也会产生三种变化:行业的合法合规化、平台业务多元化以及行业被结构化的趋势。
防止网贷风险传导至银行
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在一些P2P平台上,投资人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理财产品,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进行短期投资,只要信用卡资金缺口能够在50天内还清,不仅没有任何利息成本,还能够赚取理财收益。“殊不知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面临多重风险,投资人不仅涉嫌信用卡非法套现,P2P平台也易成为信用卡非法套现平台,一旦借款逾期或形成坏账,将导致P2P风险向银行传导,”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这是银行此次摸查P2P风险、关闭信用卡支付通道的主要原因。
记者先后采访了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自身平台不支持信用卡支付,也并未受到银行关闭P2P接口的影响,对于投资者的影响也较小,未影响正常的投资。
87汇财相关人士坦言,事实上,不正规P2P平台跑路事件频发导致许多人片面地认为,P2P就是风险之源。“但在市场期待政策靴子落地前,谨慎一点,无论对各方都是有好处的。”
另外有人士认为,银行这样的措施只是暂时性的,是监管细则和银行存管细则出台前,银行暂时性避险措施,长远来看银行的P2P业务还是会放开的。“此次限制举措只影响部分第三方支付和少数P2P平台,蕴含着银行对这些第三方支付公司和P2P平台风险的判断,不是一刀切的方式,也比较合理的。”该人士认为,这样的限制行为会加速大平台的接入银行存管和清算系统的进程。
农行、招行、交行、建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农商银行相继跟进。
分析认为,银行这样的措施只是暂时性的,长远来看银行的P2P业务还是会放开的。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关闭短信通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