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农村怎样才能致富托起贫困村的致富梦

主编:田祖国 | 热线: | 报料QQ: | 收稿信箱: |
您当前的位置:&&>&&&&>&&
广安前锋区:产业帮扶托起寨坪村民“致富梦”
【】 【】 【来源:】
4月8日,前锋区广兴镇寨坪村鸡苗发放现场。
  四川新闻网广安4月9日讯(陈定军 蒋雨)4月8日,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寨坪村的40余户村民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免费领到了前锋区宣传系统送来的鸡苗、鸭苗。
4月8日,前锋区广兴镇寨坪村鸭苗发放现场。
  作为贫困村寨坪村的对口联系帮扶单位,前锋区宣传系统干部职工多次深入寨坪村贫困户家中,认真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情,为帮扶对象制定具体的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切实助力贫困村的发展。
图为: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业(资料图片)
  寨坪村3组的村民刘学财领到了10只鸡苗、10只鸭苗。刘学财说,他因天生视力障碍,身体一直很虚弱,家里仅以种地为生,加上积劳成疾、无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今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免费领到了这批鸡、鸭苗。“如果自己出钱买,这些鸡鸭苗都要将近200元,这可省了一笔钱了。”
  同村1组村民何龙秀也领到了同样数量的鸡、鸭苗。“把这一批鸡苗、鸭苗喂养大,不出半年就能卖将近一千多块钱呢。”何龙秀盘算着,等这一批鸡鸭长大卖成钱,合适再买一批来喂。
  “希望通过对这40余户村民的帮扶,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通过勤劳致富,尽早走出困境……”前锋区宣传系统相关负责人廖月平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好联系村的帮扶工作,给予大家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村民将这批鸡鸭苗喂养大后销路不畅,还可发动单位职工进行回购,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据悉,此次帮扶,该区宣传系统共为广兴镇寨坪村的40余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400余只鸡苗、400余只鸭苗。在发放完后,还邀请供货业主现场为农户传授了养殖技巧和养殖经验。
  扶贫要扶志,助力贫困户发展养殖是其一,作为典型的贫困村,因多年来无支柱产业,严重制约了寨坪村的发展。
  为了帮助该村发展产业,尽快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去年以来,前锋区宣传系统联系领导、驻村干部加大了对村里扶持力度,经过外出考察学习、村民代表会商议,结合该村实际,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于去年11月开始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业,截至目前,已在该村种植示范片25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余万元,为村民铺筑起一条花椒产业“致富路”。
编辑:田祖国
3月29日,广安市人民政府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县委、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副书记,副区市县长;交通运输局长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佚名 点击量:361 更新时间: 16:12:33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吴昊——用生命托起贫困村的致富梦 - 仪陇县人民政府
欢迎您访问仪陇县人民政府网站!
吴昊——用生命托起贫困村的致富梦
来源:农牧业局 & &
发布日期: & &
点击数:28 人次
  &好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仪陇县日兴镇白庙村贫困户周益珍至今都不相信,那个戴着眼镜、身体略瘦的&吴书记&,没打一声招呼就永远离开了白庙村。   11月4日10时,大山深处的白庙村薄雾笼罩,寒潮袭身。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白庙村的村民们时常念叨一个人:驻村&第一书记&吴昊。   日,在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城市场监督管理所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吴昊,被下派到白庙村任&第一书记&。至今年3月1日肝癌病发住院治疗,吴昊与白庙村的村民整整相处了208天。   走进贫困山村,看到村民脱贫致富的渴望是那样强烈,吴昊访贫问苦的脚步没有停歇。   白庙村是日兴镇典型的旱山村,全村有7个组、342户、1172人,其中贫困户38户、143人。这里距南充城区120多公里、仪陇新县城30多公里。白庙村是日兴镇的高山村,十年九旱,村民们一直盼望拥有改变落后面貌的致富产业,思变致富的愿望格外强烈。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白庙村被仪陇县确定为重点贫困村。通过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2018年该村将实现整村脱贫。   &白庙村的乡亲们不脱贫,我就不回单位,也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因在日兴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过,对白庙村的贫困情况也比较熟悉,接到去白庙村任&第一书记&的任务后,吴昊立下了&军令状&。   前往白庙村报到那天,46岁的吴昊打好铺盖卷,带上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往自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上一扔,爽快地向前来送行的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永忠丢下一句话:&局长,你就看我的了,今后村里需要局里支持和帮助的,你可不要打折扣哈!&   &吴昊就是这个样,不管干什么工作不仅能尽快进入角色,还喜欢跟自己较劲。&回想起当时送别吴昊时的情景,王永忠至今记忆犹新。   日,来到白庙村,吴昊将行李往村会计邓辉家中一放,&老邓,从今往后我就住你家了,你们每天吃啥我吃啥,千万不要给我搞特殊,你一万个放心,伙食费我会按标准一分不少地付给你。&看着眼前这位穿着市场监督管理制服的&第一书记&,邓辉眼前一亮:&看这架势,这个&第一书记&来,我们白庙村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进村第一天,吴昊召集全体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当天晚上10时过,他在民情日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摆正位置,扑下身子,开动脑子,主动融入到脱贫帮困工作中去&的帮村感言。   接下来,吴昊走村入户,开始对村里确定的贫困户进行入户调查和走访。   唐萍、唐铭远、余茂林都是白庙村的孤儿,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直让吴昊牵挂于心。他多方想办法,将3个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南充市某爱心公益组织,为他们争取到了每月100元、2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村里的青壮年在外打工的人多,有的家里一个人都不在,为了让每位村民都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带来的便利,他为村民们垫交了7000多元的保险费&&   走访调查中,吴昊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里记着一件件家长里短的事,记着自己对白庙村脱贫增收的长远思考&&他来不及停下自己的脚步。   贫困村群众要致富,没有一个凝聚人心的阵地,怎能体现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他用一腔干事创业的激情建起山村&党员之家&。   位于村口的村级活动室,以前是村小学校废弃下来的两间瓦房。因年久失修,显得破烂不堪。看到村里每次开会,参会人员将几条板凳一挪,对着凳子吹吹灰就一屁股坐下去,作为&第一书记&的吴昊心里很不是滋味。   &村级党组织建设都没搞好,何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信心和决心!&到了白庙村后,了解到该村村委会班子成员因长期内斗不团结,被县里确定为&基层软弱涣散党支部&的情况后,吴昊暗下决心,要以自己帮村的责任感和&第一书记&的使命感,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落后现状。   要充分体现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就要建立一个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的阵地。为此,吴昊在县里多方奔走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整合了20余万元资金,准备将原来破烂的村小学校改建成标准的村级活动室。   村级活动室建成什么样?预计要多少钱?怎样建才能省工省料&&围绕这些问题,吴昊与村党支部成员反复研究,并召开村干部大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后,通过工程招标,村级活动室于2015年8月中旬动工建设。   李志芳是白庙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负责村活动室改建所有材料采购环节的监督。在每一次采购材料时,都是他与吴昊前往市场打探价格,吴昊为村里的大小事情那股认真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9月的一天,工程已进入房顶盖瓦施工阶段。为不耽误工期,吴昊未等天亮便将车停在了李志芳的家门口,&老李,赶紧走,今天我俩一起去镇里把采购琉璃瓦的事落实了。&来不及吃早饭,李志芳坐上车与吴昊来到建材市场,一上午时间里,吴昊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握笔,走遍了市场上所有经销琉璃瓦的建材经销商。最后,二人决定在价格开得最低那家采购。当采购完所有材料后,已经是下午3时了。   村级活动室建成后,吴昊又想方设法从上面争取4万多元资金,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等办公设施,建立了图书室,将这里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党员之家&&村民活动之家&。   白庙村村主任王辉平对吴昊来村后党支部发生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前因为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村里一年也难得开上两次会。如今,有了村级活动室,村里的大小事务村党支部&一班人&都在一起研究,各项脱贫攻坚的指令通过一次次会议传达到村民中&&&   为使贫困户早脱贫,他挖空心思地想办法;为帮村民卖农副产品,他乐此不疲当起了推销员。来去匆匆的身影,印证了&第一书记&的朴实和真诚   在白庙村的时间虽短暂,吴昊却把这片土地当作自己的家,把村里的每位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   今年48岁的贫困户王平长期在外打工,东奔西走了多少年,做梦都想摆脱贫困。吴昊第一次到他家来走访时说的话,至今还在王平的耳边萦绕。&40几岁的人,有胳膊有腿的,身强力壮,为啥不能想法发展致富产业,身体力行地将乡亲们带一带呢?&王平告诉记者,吴昊第一次到他家里走访,在认真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当即确定了发展种植养殖业的思路。在吴昊的鼓励和贴心帮助下,如今王平地里栽种的八月瓜瓜苗长势良好,养殖的肉牛大的已有500公斤。   在吴昊的鼓励下,同样尝到养殖业甜头的还有贫困户邓忠平。他清楚地记得,吴昊第一次到他家来走访时,不仅将200元钱悄悄压在了瘫痪在床的奶奶的枕头下,还将他拉到家门前的水塘边为其打开&致富门&。&邓忠平,你身体比我还结实,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守着眼前的致富路不走,成天东游西晃地耍起,何时才能脱贫呀?&听了吴昊的一席话,邓忠平茅塞顿开,原来,吴昊是在鼓励他利用家门前的水塘发展水产养殖。   就在吴昊进村任&第一书记&的8月底,邓忠平家的鱼塘建成了,1个月后卖出一批鱼净收入4000多元。   向明是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干部,与吴昊是同事。吴昊帮白庙村的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的事,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2015年中秋节前,正在办公室忙着处理手头业务的向明接到了吴昊打来的电话:&喂,兄弟,我这里有从村里拉回来的大米、花生、鸡蛋等土货,都是白庙村的贫困户自产的,你买点回家去?&还没等向明挂掉电话,吴昊已经出现在了局机关大院里了。眼前的一幕让向明感到既好笑又不解,平时在单位里与吴昊一起共事的同事都守在他的面包车前,有的手里提着米,有的掂着花生,有的提着鸡蛋,吴昊则像个刚从田里出来的农民,挽着裤腿,手拿笔记本边记账边收钱。   自从吴昊去了白庙村,这样的农产品销售形式,熟悉吴昊的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都遇到过。   今年3月1日,为帮助村里的贫困户销售大米,吴昊又联系了单位的同事订购,正当他在忙着往车上装大米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肝部一阵钻心的疼痛。咬牙装完最后一袋米,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滚落,几次试着走向驾驶室的吴昊最后晕倒在车旁。当他被送到医院,经诊断已是肝癌晚期。   这一去,吴昊就再也没有回到他深爱的白庙村。   这一天,也是他在白庙村任&第一书记&的第208天。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脱贫工作让他牵肠挂肚,民情日记本还记着几十件待解决的事。年仅47岁的&第一书记&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动。   对于丈夫的病,妻子袁雪慧早有预料。   &多次催促他去医院检查,他总是以村里的事情多,等抽得开身后再去为理由搪塞,他太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了!&袁雪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今年2月,吴昊的肝部出现疼痛,她就催促其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但吴昊坚持要忙完村上的事再说,即使去了医院,也是简单检查后又回到村里,以致今年3月初病情发作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在医院照顾丈夫的两个月里,是袁雪慧和吴昊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从原来的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立山工商所到金城工商所,再到日兴工商所和生前的金城市场监督管理所,与吴昊结婚20年,袁雪慧清楚地记得,吴昊的多数时间都在忙于市场管理、案件查办,他俩几乎都是两地分居。&他对自己的身体太不负责了,对工作太认真了!&说这番话时,袁雪慧眼里满是泪水。   日,白庙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华带着村上的干部去医院看望吴昊,病榻上的吴昊显得异常虚弱。&村级活动室后续建设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给村小孩子们的桌椅一定要送到他们手里&&&拉着李晓华的手,吴昊用微弱的声音一件件地交待着自己心中的牵挂。   5月4日,年仅47岁的吴昊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身边的亲人和同事。   5月5日,仪陇县金城镇殡仪馆,传来一声声痛彻心扉的哭泣。看着吴昊静静地躺在冰冷的棺椁里,他的亲人和同事,以及白庙村的村民代表自发地来到殡仪馆送他最后一程。   在整理吴昊的遗物时,望着丈夫工作以来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牌和堆集如山的荣誉证书,袁雪慧心痛又欣慰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当个称职的干部,就是他的坚守。&   &白庙村要长足发展,离不开立村致富的产业,白庙村的老百姓要真正意义上脱贫,更离不开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引领&&只要能为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吴昊在他的民情日记本里留下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白庙村现任&第一书记&、同为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派到该村的干部张奇。&我只有迎头赶上,继续努力完成他未尽的心愿,让村里贫困户真正脱贫。&   &我们始终相信,他还活在白庙村每个村民的心中。&当记者采访结束离开白庙村时,李志芳的一番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青山作证,长歌当哭。吴昊走了,在白庙村的208天里,这位&第一书记&留给村民们的不仅仅是无限哀思,还有无尽的感动。武胜:小小瓜蒌托起贫困村产业致富梦
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实迈进。
这段时间正是瓜蒌成熟时节,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驻村“第一书记”舒涛和村主任刘蓉带着村民们来到村里的中药材基地里采摘瓜蒌。50多亩的瓜蒌架郁郁葱葱,整齐连片,村民们首次尝到瓜蒌丰收的喜悦。
瓜蒌是药用价值很高。2016年,在各帮扶部门的指导下,汉初村干部便积极与医药公司对接,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始了瓜蒌产业种植。
利用村里的撂荒地种植瓜蒌,既发展了产业,又解决了村民的就近务工的问题。贫困户陈碧群把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都流转到了合作社,每年在基地里务工,收入比原来翻了好几番。
据介绍,汉初村的中药材基地前期已建成50余亩,入社农户70户,其中贫困户32户。按目前市场价,该基地可实现产值12万元,预计可实现利润7万元,入社贫困户可实现增收1246元。
记者:贺小芹
来源:广安新闻网
编辑:张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农业百科大讲堂
科技送进贫困村托起蔬菜大棚“致富梦”
  近日,本溪市科技产权局走进桓仁县北甸子贫困村开展科技下乡行活动。北甸子村地处浑江水库源头,为了保护浑江水库的饮用水安全卫生,该村不能发展工业和养殖业。近年来,北甸子村冰葡萄、玉米等农作物经济收入越来越少,所以今年北甸子村民自发联合开展蔬菜大棚建设,通过反季节蔬菜提高家庭收入。
  北甸子村民计划建设暖棚10座,冷棚13座,目前已建暖棚1座,冷棚5座。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技术问题,应我局驻村工作队和村民的要求,我局组织科技人员为村民送去蔬菜大棚种植相关书籍并与村民进行种植技术交流。村民们由于缺乏大棚蔬菜种植知识,希望参加蔬菜种植系统性的培训,我局及时联系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鞍山市工程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将于2017年5月份免费开设蔬菜、食用菌等种植培训班,我局及时将此信息通过驻村工作队告知村民,届时我们将组织有学习意愿的村民参加培训班。另外,我局还将在科技特派、最新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村民们支持,用科技支撑起贫困村农民的“致富梦”。
我要分享到:
关键词阅读: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致富新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