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网的朋友,请问一下这是哪个厂?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日签下两大IAB项目|数据安全|国证生物医药指数|香雪制药_新浪新闻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日签下两大IAB项目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日签下两大IAB项目
  2018年伊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紧锣密鼓的节奏,加速布局IAB产业战略。昨日,两大IAB项目的深度合作一锤定音——香雪制药携手GE医疗“智造”全球领先“细胞药”,另外,该区与广州大学合作共建广东首个数据安全学院。  两个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均补足广州市IAB产业的关键一环,另一方面,战略定位直指产业化发展,融入智能制造的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IAB、NEM产业释放新年第一轮“引力波”,近期出台了加快区内IAB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内外创新“领头羊”纷纷加强投资,大布局正在浮出水面。  文/何瑞琪、郭哲涵、黄嘉庆、刘丽春、洪晖  开局之年:  两大项目增添新动能  时光走进2018年,也走进了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广州在新征程的道路上发力冲刺,IAB产业将是重要着力点。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实施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毫无疑问,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的落户建设,将增添新动能、开启新引擎。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IAB三大产业产值皆占全市六成以上,这个IAB产业“主战场”昨日再添两个重磅项目。依托国内外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带动,代表广州参与国际竞争,并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由“跟跑”转为“并跑”甚至“领跑”。今年1月4日,金域医学宣布与全球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双方将利用Illumina的下一代测序技术共同为中国患者开发肿瘤及遗传病检测系统,专门用于分子肿瘤及遗传性肿瘤检测。这一检测系统将面向金域医学超过8000家的二、三级医院客户网络,从而惠及全中国的癌症患者。  项目一  香雪制药携手GE医疗  “智造”全球领先“细胞药”  昨日,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雪制药)与美国通用电气(GE)医疗集团(以下简称GE医疗)在该区签署细胞治疗产业化框架性战略合作协议。  香雪制药携手GE医疗,令人眼前一亮。特异性T细胞技术是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也是香雪制药在精准医疗中手握的一张“王牌”。这一次,国内名企吸引国际巨头“强强联手”, 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有望再往前突破。  双方的合作关键词是“产业化”,打通从“研发-中试-产业化-临床转化”全链条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平台,形成生物产业发展的生态闭环。  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GE医药一直以来的强项。业内称其为生物制药的“乐高大师”,独创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标准化建设像“搭积木”一样。  “GE医疗将采用先进的一体化及自动化控制的现代细胞制药药物生产平台,协助香雪制药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免疫细胞生产流程,实现“细胞药”生产更安全、有效地广泛应用到临床,”GE医疗政府事务总监高飞说。  (观察)  磁场效应:GE“老朋友”呼朋唤友、集聚发展  据观察,GE已经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老朋友”了,合作节奏保持每年一波高潮。  GE选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开始形成磁石效应。通过GE生物科技园(GE Bio-Campus)的合作,该区还引进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被专家誉称为中国“基因泰克”的百济神州生物制药项目,已于2017年3月动工,将生产全球领先、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抗癌新药;步入2018年,又携手香雪制药谋求“细胞药”产业化,GE的龙头带动效应释放不断,吸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的企业集聚集群集约。  “GE医疗是我区重要的枢纽型企业,已经积极引荐、并促成带动了一批国际高端生物医药项目的先后落户,”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强化生物产业规划引领和枢纽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以GE为例,目前与多家区内企业形成全面合作的新局面——  康方生物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自主研发的领军企业,目前使用的正是GE的成套设备;绿叶生命科学同样是GE设备的使用者,并与GE在生物类似药和生物创新药方面开展合作;GE医疗还与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亚洲最大的核酸药物研发生产基地。  在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召开期间,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表示,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开发区一直抱着开放创新的合作精神在推动项目落地,他们看到了适合企业进行战略部署的合适土壤。  项目二  广东首个数据安全学院  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昨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广州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数据安全学院及数据安全科技孵化基地。该数据安全学院是全省首家数据安全学院,将助推该区率先发力打造数据安全领域新高地,实现全区大数据安全产业化发展。  “我们围绕IAB计划,深度对接广州的创新目标,主动适应发展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和广州大学的产学研优势,”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说。  揭开全省首家数据安全学院的神秘面纱,合作项目堪称“全方位、高水平”——数据存储、数据加密、容灾备份、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云及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等领域,都将是研究重点。  另外,双方还将共建数据安全科技孵化基地,重点建设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数据安全科技孵化中心和数据安全相关领域展示平台,推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  (观察)  全区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环境  广东首个数据安全学院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人才与产业两个维度上,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求贤若渴,2017年专门发布了招揽人才的“美玉10条”政策,加大了对人才项目的扶持力度。对外招揽人才,对内注重培养。进入2018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频频传来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消息,意图指向创新驱动中“内生”的人力资源。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宣布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时隔数日,该区又与广州大学携手合作,共建数据安全学院,拟每年招收数据安全领域相关专业本科生500名、硕博研究生180名,达到2500名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同时,区内所属相关高科技公司,将作为广州大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实训实习实践培养基地,将为广州IAB产业培养高端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数据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力的重点产业。无论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大数据都是开展研究重要的一环。而安全可靠是海量数据的生存基础,也将为该区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环境。  在这片广州IAB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8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占全市60%。广东首个数据安全学院签约,也将助力该区发展实体经济,助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  (专稿)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张汝京为何选择广州再造晶圆厂?
来源 | 广州日报
“中国半导体之父”、前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将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始第三次创业人生。
这次,他携大批合作伙伴,共同投资68亿元建设协同式芯片制造(CIDM)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达产产值为31.6亿元,将改变广州“缺芯”的产业格局。
今年6月,不再担任上海新昇半导体总经理一职的张汝京去向成谜,被媒体竞相追逐采访。见证了中国半导体事业发展的风风雨雨,他在多个公开场合说,接下来最想做的是,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中国开启领先的CIDM项目。
如今,年过七旬张汝京的再次出发,选择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启他另一段事业版图。这次合作是否将为中国芯片带来新一轮成长势头?
做“CIDM”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里,无人不识张汝京。
他的资历和辈分甚高,也从不安于过去的辉煌。从创立世大半导体、中芯国际、新昇半导体,从事投入的领域横跨晶圆代工、逻辑IC、DRAM/Flash、后段封测、太阳能光伏、LED、上游硅材料等,不断“跨界”、不断创新,张汝京堪称是见证中国半导体发展的“第一人”。
“他为中国的半导体业发展呕心沥血,有目共睹。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他总是毅然出山。”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评论家莫大康的看法。
卸任后,张汝京面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反复重申一个新名词“CIDM”。
要理解“CIDM”,先明晰“IDM”。后者是集成器件制造的主流商业模式,比如英特尔、三星、东芝等都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厂商的经营范围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各环节,对资金、产品、人才等有非常高的要求。
然而,“CIDM”模式却是开放性的,完全抛弃“单打独斗”的模式。数家设计公司共同成立工厂,由此带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协同能力增强的效果。“这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产能分配可以内部协商,产能过剩时就发展其他客户。”张汝京此前向外界传达清晰的观点。
据了解,这种模式已经在全球开始实践。新加坡的TECH就是有名的CIDM公司,它由德州仪器(TI)、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EDS)、佳能(Cannon)、惠普(Hewlett-Packard)四家公司共同投资而成,成立后的第二年已产生一定的盈利,后被美光收购。
“我觉得CIDM这个项目要做,但是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我很想及时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国内其他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复制、改进。总要有人开头,我们就不怕当先吃螃蟹的人。所以现在开启CIDM,我们愿意来开头。” 张汝京说。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是这位“中国半导体之父”下一段征程的出发点。
相中该区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格局
今年9月,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张汝京博士签署协同式芯片(CIDM)项目合作备忘录。张汝京及团队计划联合芯片设计公司、终端应用企业与芯片制造厂,共同投资68亿元建设协同式芯片制造(CIDM)项目。
选择这里,也选择了广州乃至广东广阔的市场,给制造“广州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目前,中国对于芯片的需求量居世界首位,而国内消费性电子、通讯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珠三角地区,无疑是最重要的客户源。
当前,广州正大力发展IAB产业,计划到2019年底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这衍生了巨大的芯片市场需求。光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16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就超过2300亿元,占全市的80%,足以为芯片项目提供庞大的用户对接和市场资源。
从产业格局而言,为了加快集成电路的发展,该区经过多年耕耘,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格局。目前区内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设计、封装、测试领域,已经聚集了海格通信、安凯、慧智微电子、泰斗微电子、兴森快捷等20多家企业。
该区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建设4.2平方公里新一代信息技术价值创新园,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将来将全面进军计算、存储和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在新材料领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资环境优越,市场广阔,政府务实高效,相信能在这里干出一番新的事业。”张汝京说。
项目的“明星效应”,上下游加速集聚
近70岁的张汝京再度创业,回到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意图补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条中所欠缺的CIDM这一环节,让人对中国半导体制造新模式充满期待。
这一重磅项目,无疑给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带来“明星效应”。借助张汝京半导体的“老将经验”以及行业的号召力,可以在人才、运营与资金招募上进行加分,可以少走点弯路。
其效果堪称“立竿见影”。据悉,张汝京与该区签约后,国内尤其是广东省内一批集成电路的上下游企业纷纷响应,表示希望参与协同式芯片制造(CIDM)项目。
更为可喜的消息从10月26日传来,当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投资合作协议。2015年、2016年,高云半导体连续两年被国际半导体权威机构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60家初创半导体公司”,如今总部落户广州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将推动地区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制造“广州芯”,预计达产产值31.6亿元
芯片,极为微小的电子器件,它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在当下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足以撑起一个庞大的市场。
日前,一篇《中国前10个月进口芯片花了1.2万亿,比原油花费都多》的文章刷屏,指中国许多厂商已成了国外芯片巨头的“提款机”。
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芯片市场达到3397亿美元,在这么大的蛋糕面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但这背后却是残酷的事实:
我国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到30%,产值不足全球的7%,市场份额更是不到10%,也就是说,中国芯片90%以上依赖进口。近10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竟是原油的两倍。
国人无不期望“中国芯”发力。长期以来,广州也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广州芯”产业破局在即。
据了解,张汝京及团队计划联合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产业基金等企业,建立协同式芯片制造(CIDM)项目。该项目一期总投资约68亿元,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产能设计为8寸芯片每月3万片、12寸芯片每月1万片,预计达产产值为31.6亿元。
该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后,将有望成为广州发展IAB产业的标杆性项目,填补广州“缺芯”的空白,将为广州乃至广东带来巨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区域示范带动效应,吸引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扎根落户,带动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设备材料、设计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集聚,从而带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高端化与优质化发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有没有在广州南沙开发区工作过的朋友,那边的普工的厂里直招,还是在人才市场那里招的啊_百度知道
有没有在广州南沙开发区工作过的朋友,那边的普工的厂里直招,还是在人才市场那里招的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11%
很多在在厂门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广州南沙开发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开发区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