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享福缘的意思思

&杭州悄悄地开了家“好好食”的酒吧,一盘麻婆豆腐意面吃哭你
杭州悄悄地开了家“好好食”的酒吧,一盘麻婆豆腐意面吃哭你
日11时04分来源:
在杭州,但凡你平时会喝点小酒,自然听过Half&Half的大名。
老客们都亲切地称之为Half。
这家酒吧,大众点评智能排序第1,评分排序第4,我觉得没有夺双冠的原因可能是招牌略微隐匿了点,位置不是很好找。
而Half 的老板娘——李老师,更是杭州酒圈的一个“传说”。
很多人去酒吧是为了看她一眼(包括女生),然而她大多数时候就静静地坐在角落,不招摇也不喧闹,却自成一派气场。
就是这样一位品味超群的女生,在Half落地两年之后,又在杭州开了第二家酒吧——Quarter。
终于,“酒鬼”们可以换个场子继续排队了。
去酒吧自然是为了喝酒
那么赚钱也就是为了做喜欢的事儿嘛
和李老师认识已经2年了,从Half早期的客人到看着现在第二家店开业,很多个平凡的夜晚都因为酒精的调节,多了点滋味。
以前总以为开酒吧嘛都是有钱人做的事儿,后来才发现,开酒吧是真正热爱的人才能做成的事,背后的辛苦才不是表面上喝喝酒聊聊天那么简单的。
也不知道李老师这两年才睡了多少个小时,总之她是赚到钱了,但是她决定再把它花掉,做更喜欢的事——那就是再开一家酒吧。
新店Quarter,听名字就知道,Half乘以Half终于计算出了结果。设计上走的是中式药局的风格,这也是李老师一直都想尝试的。
找了很久的店面,终于在元福里老墙门样式的中式大院,租下了沿街位置最好的铺子。顺便说一下,元福里——杭州的顶级豪宅,房价可以了解一下,要知道为了这种风格的店面,李老师下了血本就对了。
吧台就像药局的药材库,其他地方则摆满了老物件,甚至僻了一墙的陈列柜,专门为顾客泡他们想要做的酒。
主墙面临摹了一整面中式手绘壁画,还埋下了一枚有趣的彩蛋。
药局风格,酒单里自然少不了药。
装在茶盏里的“十全大补”,包治百病!
菠菜罐头里的“大力水手”,配上几根菠菜叶和杨花萝卜,一口下去,小米椒的后劲十足的辣。
酒单上还有一些看名字就很有意思的酒。
比如邱莹莹、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聊聊这些特调背后的故事,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别的女生出国都买衣服买包
她出国扛酒、装咖啡豆,画风还真独特
Quarter一楼的沿街店铺现在是咖啡馆,目前主营精品手冲咖啡,每天白天营业。
一整面的落地门,对着一整面的绿植墙,每天就坐在其中,看着阳光和植物对话。
店里的咖啡豆,都是李老师从各个国家背回来的。
以豆的产地来命名,就和诗一样美。
从过去的一瓶瓶扛酒,到现在的一袋袋装豆,李老师的行李箱从来都不同于其他女生的画风。甚至别人找代购都是买包,她找朋友也依旧是带咖啡豆。
在咖啡师小哥哥耐心地介绍每一种咖啡豆的风味后,我选择了危地马拉。接着小哥哥便一步步地冲调,咖啡冲好后还会教学怎么品鉴。
没有喝过手冲的我,喝了几口后,也是打开了咖啡世界的新味觉。
这几款咖啡杯也是超爱了,欧洲进口的青花瓷,既有西式的精致,又不失中式风情。
咖啡喝清醒了,也就可以上楼喝酒了。
最会吃的老板娘
打造了杭州最值得期待的Bar Food
要说酒吧当然是喝酒的,怎么会有人特意去吃东西,但李老师的酒吧不一样。
还记得Half&Half刚开业时,突然杭州酒圈就开启了一场去Half 吃猪油拌饭的潮流,简直比当年《深夜食堂》播出时的影响力还大。
猪油拌饭是主打,小吃则是常规菜单。那么其他店内的食物全看李老师的心情以及她的存粮。
像是西班牙人肉带回的火腿,直接做成盖饭,新鲜的蛤蜊佐酒,鲜美的生蚝、生醉蟹……
能在哪天吃到什么全看运气,如果天天在店里,那么概率绝对是——百分之百!
Half都已经靠Bar Food名扬酒圈了,Quarter肯定只能更胜之。而它确实用食力向你证明,好酒值得更好的食物去搭配!
不过Quarter的菜单更偏向创意,李老师把后厨变成了自己发挥奇思妙想的舞台。
就问一句:你吃过麻婆豆腐意面吗?
别慌,这道听起来像黑暗料理似的意面,其实就像这家店的装修风格一样,中西结合。豆腐的豆香和酱料的咸香,配上有嚼劲的意面,没想到,口味还出奇得搭!而且一吃就上瘾。
和牛炒饭也是我每次的进店必点,依旧是拿手的中西式“化学反应”。
炒饭上外铺八大片新鲜的和牛,肉里还有一丝丝血色,条理分明,一口咬下去锁在肉里的汁液瞬间迸发出来,这种高级西餐厅才能带来的享受在Quarter就能实现。
而且吃完肉就更想喝酒了。(原来这才是李老师的真正目的?)
▲鹅肝烩饭
让Bar Food惊喜又不踩雷的原因,说实话,很简单,就是因为李老师爱吃、会吃、想分享给大家一起吃。
之前在奥克伍德、柏悦工作过的厨师妹子,加上在法国留过学、还特别会吃的老板娘本人。
两个吃遍天下的人,还能抓不住你的味蕾?
当然,店里的隐藏菜单还有很多,持续开发中,比如关东煮……葱包烩……(所以是,老板娘想吃什么你们就有什么口福)
李老师希望,这里不光是大家的深夜酒场,也是爱酒之人的深夜食堂。
有品味的人不怕没有伯乐
因为她们总是不小心就引领了风潮
清楚的记得,16年的时候,Half&Half刚开业,那时没有几家酒吧会特别在意盥洗室的洗护用品,通常是一个好看的陶瓷瓶,里面装上超市买来的洗手液。
而Half用的却是Aesop的洗手液和护手霜,这可是柏悦才舍得用的卫生间备品品牌。于是来过的人都要在盥洗室拍一张,发发朋友圈。
再后来,Aesop居然成了杭州酒吧的标配。
不得不惊叹李老师的带货能力,原来品味好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引领风潮。
现在Quarter开始尝试新的洗护用品了,不知道会不会再掀起新一轮的潮流。
但我敢肯定的是,这套咖啡馆里喝水的杯子,又会大火。
那天下午,没见过世面的我可能也就喝了平时四倍的水吧。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为了它的美貌只来喝水,不点咖啡,这样以后……喝水也要收费了!
▲李老师背影压轴
一个人喝酒,品的是酒本身的滋味;一群人喝酒,品的是酒背后的生活。
快来Quarter喝喝酒聊聊天,加入李老师的Alcoholics Club吧!
往期美食精选
点击浅蓝色字体直接跳转至文章。
苏州秋日美食
香港美食地图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往期精选推荐!&【荐读】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荐读】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日08时35分来源:
来源:CCTV4(ID:cctvzgxw)
  春节临近,出行的人们越来越多。有句老话儿叫“七不出,八不归”也开始被大家提及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很多人都在农历初七这一天不出门,初八则不回家。更有人连农历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这几天都算了进去。对此,有人批评说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糟粕。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七不出,八不归。这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
  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而一棒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您千万别误解了“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真正意义哦。回家,是最好的礼物!这句祖训也应当时刻谨记于心,激励我们去更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
老祖宗留下来的金句
句句在理儿
综合中国传统文化(ID:zhctwh)
本期编辑:胡洪江、石磊
觉得不错,请点赞↓↓↓&你还在“吃鸡”吗?
你还在“吃鸡”吗?
日08时35分来源:
《绝地求生》是否会像《守望先锋》一样火一把就死?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一个正在发生的现象是,《绝地求生》的热度正在遭遇下滑,而到底它的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而就在3月9日,蓝洞官方公布了2018年关于《绝地求生》的开发计划,其中最重要的计划莫过于“更新4X4小地图,以此缩短游戏时间,让玩家体验更具竞技感的生存”。
从蓝洞关于2018年的计划,可以看到实际上当下蓝洞也逐渐意识到了这款游戏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绝地求生热度下滑
根据 Steamcharts 的统计,在海外,《绝地求生》的玩家数量正在遭遇严重的下滑危机。数据显示1月份玩家的平均数为1584886,而到了二月,这个数字为 1391015,减少了12.23%
除了Steamcharts的数据之外,在直播网站Twitch上,这一趋势同样十分明显。根据相关报道,《绝地求生》在Twitch的热度正在衰退,后起之秀的《堡垒之夜》对《绝地求生》几乎形成了碾压的姿势。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海外地区至少在热度上,《绝地求生》已经是完全落后于《堡垒之夜》。就在今年2月,《堡垒之夜》官方发布了一条公告,称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340万,而《绝地求生》可查的同时在线为320万。
但是,在海外的下滑并不重要,因为相比于《堡垒之夜》几乎在海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数据相比,《绝地求生》的大本营在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的用户一度占到了这款产品的50%。所以,海外热度的下滑对于《绝地求生》而言并不致命。
然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在中国区这款产品也在遭遇用户下滑的危机。
根据SteamSpy最新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周的时间内也就是3月的上旬,中国区玩家在《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上的平均游戏时长是24.59小时,而在12月底,这个数据是32.38小时,同比降幅达到了接近20%。
截图自3月15日
截图自12月底
从这个数据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中国区用户对于《绝地求生》的热情正在直线下滑,在这款产品上消耗的时间正在减少。此外,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绝地求生》的热度同样遭遇了下滑。
根据微博的热词指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进入2月以后,《绝地求生》的热度正在从11月、12月的、1月的高峰回落。
二、造成热度下滑的原因?
为什么这款产品正在遭遇如此严重的用户下滑危机?实际上原因可以分析出很多,而在Gamewower看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外挂。
这或许是最直观,也是最严重的。至今为止,蓝洞依旧没能很好的解决外挂对这款产品带来的影响,蓝洞所采取的动作更多是防御姿态的封号,12月底蓝洞放出的消息是封了150万账号,对比不到3000万销量,5%的封号率,这个力度不能说不大。
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外挂对这款产品的肆虐,而这当中根据蓝洞自己官方的口径,90%的开挂者来自中国。由此所引发的是,在1月份《绝地求生》Steam社区最新的新闻公告“PC 1.0 Update #2”的评论区,60%以上的留言是“RegionLockChina”,希望能够锁掉国区。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3月14日,《绝地求生》国际服运营团队发布公告,宣布为了进一步降低网络延迟,维护玩家联机体验,运营团队打算“建立该国家或地区玩家的专有服务器,不居住在相应地区的用户将不会看到该地区的服务器”。
这是一种变相的锁区,然而国外的玩家的天空清净了,请问中国区的玩家又该如何避免外挂的侵扰?这个问题,蓝洞至少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嘲讽的是,继2月份《绝地求生》某外挂群举办过一次“神仙大赛”后,3月17日第二届“诸神邀请赛”又将开始,这次规模不仅比上次排场大,还将于八大平台同步直播,并邀请主播参与解说,奖金也提高到第一名5000元,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2000元。
外挂的问题,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这款产品的态度。
其二:蓝洞对这款产品的预测失误。
除了外挂问题之外,造成这款产品如此快的速度开始下滑,和蓝洞的各种花样作死是分不开的。
3月8日,《绝地求生》停机更新反外挂错失,期间各种折腾,由于这个反外挂系统,即便是非外挂玩家也出现了各种登录不进游戏的情况。
但是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3月9日下午,蓝洞发布微博表示:本次反外挂机制有效阻止了外挂程序的使用,但由于兼容性问题,我们删除了该功能的不停机维护。
自3月8日停机更新反外挂措施以后,一直很忙!一会儿忙着紧急修复,一会忙着不停服更新;一会儿忙着告示游戏玩家需要卸载杀毒软件方可解决登录不上的问题。下午,蓝洞再次发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消息内容如下:通过3月9日的反外挂系列的更新,有效地阻止了外挂程序的使用。但是,由于兼容性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删除该功能的不停机维护。
这样的结果就是,蓝洞再将玩家折腾一遍之后,又回到了原点,外挂还是一点办法没用。
而这仅仅是蓝洞被打脸的一个案例,其它如关于糯米的开挂与否以及和迅游加速器合作之后带给玩家各种不便等等,蓝洞在网络上也获得了一个梗“蓝洞今天道歉了吗?”
根据信息显示,仅2月11日~2月12日,这两天内,蓝洞就发了6条道歉的微博。
实际上,从中可以知道的是,蓝洞根本没有能力运营一款最高同时在线突破300万,注册用户3000万的游戏。
的确,一开始蓝洞对这款产品的预期实际是十分低的,据创始人Greene爆料,开发商蓝洞原以为这款游戏一年的销量仅有20万到30万之间,而他本人的预测也仅仅是首月100万。
这所表明的是,对于这款产品意想不到的成功,蓝洞根本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无论是如何与外挂的对抗上,还是在自身服务器在如此大规模用户涌入后的迅速反应上,亦或者是对游戏本身一些小BUG的测试上,蓝洞都没能做到足够的准备,所以导致不停的道歉,不停的修改。
而当我们去回顾蓝洞的历史,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韩国网游公司,在《绝地求生》之前至今为止所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是《TERA》,一款在韩国成绩还不错的MMORPG产品,在中国则是交给了昆仑代理,但最终这款产品在国内一点水花都没能泛起。
也就是说,蓝洞《绝地求生》这个级别的游戏运营上,是缺乏足够的经验的,当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频发,公信力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洗白糯米一事上)等都是蓝洞在交学费。
亦如一个“暴发户”和一个“世袭贵族”之间的区别,或许大家的财富相差不多,但在文化修养、待人处事、自身品味方面,“暴发户”分分钟原形毕露。而蓝洞就是那个靠着《绝地求生》一夜暴富的“暴发户”。
而更能体现这方面的是在游戏的优化上面,一般而言游戏优化程度做的越好,在同等画质下,对PC的硬件需求就越低,但是《绝地求生》这款产品的优化只能用一般甚至是差来形容,这款游戏吃机器也是公认的事实。
这种状况导致的就是网吧生意的火热,因为一台配置至少7000元左右的机器对玩家是存在门槛的。所以当游戏火爆的时候,大部分用户或许还会兴冲冲的不计较时间等成本跑到网吧玩一会,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玩家热情退散开始考虑这种时间成本后,平均游戏时间在短短几个月内,下降了约20%是很正常的状况。
其三,玩家新鲜度下降后的必然流失。
为什么《绝地求生》能够如此快速的在国内打开局面?这个原因离不开游戏主播们的大力推荐。
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至今为止只有糯米当年一个人被蓝洞官方发声过,还在今天又洗白了。其它如各种几乎已经被实锤之死的主播们蓝洞从来不官方发声的原因。
而正是受益于这些主播们的推荐,中国区玩家的数量几何式的增长,这和游戏的方式有关,一个人玩,永远不可能有四个人一起开黑来的爽,一个玩家入坑,必然会带动周边的朋友,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但是,现在这款游戏正面临着一个反向的问题,就是随着1~2个玩家的脱坑,就会影响到身边的1~2个玩家的脱坑。
为什么玩家会脱坑?因为在长达半年的游戏之后,这款游戏所带来的新鲜模式已经消亡。
在我们讨论《守望先锋》这款产品的热度急速下降时,离不开的一个节点是它竞技模式的推出,从而使得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变成了一个最优化的固定模式,每场6V6的竞技,你会发现双方12个人,但场上的英雄几乎只有7~8个,而且每场比赛几乎都是这7~8个英雄登场,其它英雄永远被冷落在角落。
而《绝地求生》现在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玩家已经发现了这个游戏的最优化模式,寻找物资,不发生对抗,各种蹲守,最后进入决赛圈也不对抗,躲在角落等待其他玩家冒头打冷枪,如果其他玩家也蹲守,那么最后双发不会发出一颗子弹,从而比拼携带的药品数量对抗毒气对血量造成的伤害,药品多的最终获胜。
在这种最优化的模式下,一些稍高一点的分段对局,你会发现十分无聊,对抗只是在最初人口密集度高的时候才会发生,更多时候是在跑图,收集物资。
而除了这种单调乏味的战术成为最优化的战术套路之外,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款游戏的入门门槛很低,但是想要稍微获得一点成绩,那很难。
入门门槛低,体现在这款游戏对于FPS游戏当中所要求的枪法的准确度并不是唯一的选项,从而使得天生“手残”的玩家也能在游戏当中获得乐趣,如果你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那么这款游戏一定十分适合你。
但是如果一旦你想要获得好的成绩,那么你会发现挫折感十分强烈,落地成盒、快递员这样的术语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比起落地成盒,辛辛苦苦捡垃圾20分钟后,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冷枪干掉,给别人搜尸送快递带来的游戏体验极差,恨不得把电脑也给砸了。
总结来说,这款游戏不考枪法,但是如果想要玩好,除了枪法要好之外,整个游戏的大局观、视野、对于每一个对手可能埋伏点的预判、对于自身物资的统筹等等,它可比一般的FPS复杂的多。
在经过最初的新鲜感后,小白玩家们发现,原来门槛低是低,但是要想体验游戏的快感,除了“天选之人”外,这款游戏的门槛着实高了一点。要不然你以为外挂为何如此猖獗,仅封号就封掉了5%,还不知道有多少5%没被封掉呢,就是因为想要获得游戏的快感,对于这些小白玩家来说,几乎只有靠外挂。
所以,在经过最初的新鲜感之后,玩家呈现大规模的撤离,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其四,电竞化上的矛盾。
对于《绝地求生》而言,如果仅做成一款娱乐化的游戏,就如《守望先锋》前期没有竞技赛和天梯一样,那么这款产品应该也会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绝地求生》显然不是这样打算的,他一开始就是朝着电竞化的路去走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绝地求生》至今为止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如何开展电竞化的问题,在一些《绝地求生》的大赛上,实际上关注度并不高,因为观赏性不高。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伍太少,那不好意思,地图太大,可能交战的时候只能相遇决赛圈了,前面几十分钟大家都默默的收集物资好了,解说们就蜜汁尴尬的尬聊好了。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伍太多,100人25只队伍凑满,OK,光是OB切换镜头就能累死你,最后少不了被各种喷,A队粉丝要说了,我们A队干翻B队的金豆OB都没能切到,C队女粉又说了,白痴OB干嘛不给我们家XX镜头。
在一个1V1的游戏,如《魔兽争霸》由于选手的多线,OB都能漏掉一些关键镜头,在5V5的游戏,如《英雄联盟》上中下三路采用双屏技术的情况下还可能会漏掉一路的精彩对抗,那么对告诉我在4V4V4V4.......V4的25只战队,多达100人的对抗中,只有1块屏幕,或许可以切到双屏,甚至3屏,但是OB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不是吗?
最理想的是,给每只战队一个固定OB视角,一个屏幕,一个解说,那样就完美解决了,但是这样的工作量,需求的资源匹配,想想除非《绝地求生》真的是个挖不完的金矿,但现在看来《绝地求生》赚的钱连渣渣辉都比不过,你让蓝洞拿什么去做这些支撑?
而这仅仅是一个问题,再说到赛制,现在的《绝地求生》的赛制是积分制度,就是第一名积分,第二名积分,这意味着你即便吃鸡了,但是你也可能不是最后的第一。
而且,在少数的几局当中,所考验的运气成分太大,根本不能真正的发挥选手的实力,比如落地位置的资源刷出的是什么,毒圈出现的位置等等。
这种对抗必须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模型上,才能看做是真正的平衡对抗,而在这种少数的对抗当中,两个战队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绝对是那个运气好的获胜。
那么就可以考虑把各种邀请赛等联合,举办成一个类似网球ATP大奖赛排名一样的联赛,不同的赛事,积分等级不一样,但最后换算成ATP积分,以此对战队进行排名。
而且这当中还需要注意,必须把每项赛事的冠军含金量降低,仅以最后的积分来计算战队的成绩,千万不要出现ATP那样的年终积分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夺了几个大满贯。
这样可以做到相应的公平模式下的对一个战队的实力考量,也体现了“竞技”这个词本就是在公平模式下对抗的意义。
但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是联赛模式,那么大家就都是冲着积分去的,如果两个战队在前期相遇了,很可能出现根本不会交火的情况,因为和你对战,根本无法保证我的名次,我方还可能减员,另外在弹药、药品等方面也要消耗,完全没有意义,大家一笑而过,在最后的几个圈保证名次再相遇不是美滋滋?
所以,我们可以对以上种种问题来个总结,《绝地求生》在赛事的观赏性完全不足以支撑它现在走向电竞化。
但它又不得不做电竞化,因为类似它的核心机制就是单局以内的对抗不是如RPG一样的成长体系,如果没有电竞化和赛事对这款游戏带来的热度和玩家荣誉感的归属,那么这款游戏同样会快速的变凉。
这就是一个矛盾点,在初期玩家因为游戏的新鲜度保持对游戏的高度活跃时不会爆发,在现在需要有场外的一些因素如赛事带动游戏热度时,这个矛盾就直接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所以,《英雄联盟》《DOTA2》我们今天可以说它的热度大幅度的下滑,但是在一些赛事期间如S系列赛、Ti系列赛事的时候,它依旧可以吸引众多玩家的回归,但是《绝地求生》至今为止有什么赛事你记得住吗?
三、吃鸡需要国服
基于这些,或许我们就更能理解在蓝洞的2018年规划当中,为何重点体现在“更新4X4小地图,以此缩短游戏时间”这上面,简单来说就是加快游戏的节奏,让用户快速的获取游戏的快感,同时增加游戏的可观赏性,但以此为代价是将这款游戏原本的核心玩法要求降低。
这样的改动Gamewower不知道是不是会起到作用,但Gamewower知道的是,现在要防止中国区用户大规模的流失,最好的办法是国服的开启。
作为这款产品大本营的中国区已经毫不夸张的成为了这个产品的生命线,只要中国区的用户能够稳定,那么这款游戏的未来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可以走。
而国服的开启将一定程度上解决蓝洞一些不足,比如外挂的问题,再比如游戏本身的优化、运营、电竞化等等问题上,蓝洞所选取的国服代理腾讯都有足够多的经验。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加上不再会成为阻碍的网速问题,这款产品还是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毕竟《荒野行动》这样的手机端产品,注册用户达到了1亿,日活2000万,而《绝地求生》在国内注册用户最多只有1500万。
但是,《绝地求生》已经在下滑的热度能够等到国服的那一天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凌晨三点的区块链群是什么样的我不太清楚
诸如此事吧,或许更适合「不懂装懂」
背上「装什么装」系列原创帆布袋
让我们对“新概念”们“表达喜爱”,互联网最棒了
送给每一位亲爱的朋友,你值得拥有了汇享(北京)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汇享(北京)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汇享(北京)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在朝阳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贾洪图,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非证券业务的投资管理、咨询(不得从事下列业务:1、发放贷款;2、公开交易证券类投资或金融衍生品交易;3、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4、对除被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等。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双胞胎辣妈产后180天,练回六块腹肌,浸透着汗水的梦想才有意义!
双胞胎辣妈产后180天,练回六块腹肌,浸透着汗水的梦想才有意义!
日08时33分来源:
在最近热播的《中国梦想秀》舞台上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追梦人——刚刚生完双胞胎宝宝的新手妈妈李菲娜。每个女生都有一颗爱美的心,李菲娜的梦想就是180天练出6块腹肌,恢复产前的美丽身材!
在生完双胞胎女儿42天后,李菲娜来到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希望通过180天的努力恢复到产前的六块腹肌。
其实,想在180天内练出6块腹肌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虽然李菲娜是一名健身教练,但她现在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前提:刚刚生了双胞胎的新手妈妈。
因此,刚刚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李菲娜在前三个月是无法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状况,李菲娜实现梦想的时间实际上只有120天。
主持人一度怀疑120天的时间练出6块腹肌是不是太难了。可以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很难让人获得满足感,如果梦想没有难度,轻而易举就能实现。
“梦想如果没有难度就没意思了!”李菲娜选择为梦想拼一次可能是因为那颗爱美的心,但更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坚持。李菲娜说:“虽然我现在的身份是妈妈,但我不能没有自我,我就是李菲娜!”
同样地,每个女生成为妈妈以后并不是说就被这个身份绑架了。家庭与孩子并不是负担,生活完全可以在家庭和自我之间取得平衡,同样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李菲娜从事健身行业已近8年,是由TRX认证的芬兰KOSKITECH认证孕产期体能训导师,在生孩子前她已拥有傲人的身材,六块腹肌,身体线条非常漂亮。
所以在怀孕期间,李菲娜就已不同于一般的孕妇,在孕期一直在坚持运动,游泳、杠铃、瑜伽……运动量比普通人都要大,就连入院生产的前一天都和老公在健身房“举铁”。
她老公也和她一起从事健身产业,对她的孕期健身能用平常心去看待,所以与大力支持她。
不过,就算李菲娜在孕期里的每一天都有坚持运动,产后肚子被撑得很严重,身材却依然走样,生完孩子后去买衣服甚至被导购误认为孕妇,和产前拥有六块腹肌的“辣妹”判若两人。
我们都知道女人的牺牲和改变非常大,产后肚子的松弛是因为腹直肌鞘白线断裂造成的,这是一种物理性损伤,并不是单纯的赘肉或肌肉损伤,要想迅速恢复6块腹肌非常困难。
更何况李菲娜是剖腹产,前三个月不可以运动,对她而言只有120天的时间用来锻炼。当梦想之门再次开启时,李菲娜出现在舞台上,之前的赘肉荡然无存,而是明显的六块腹肌。
180天的追梦之旅对于李菲娜来说没有那么简单,要平衡好给孩子和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在恢复阶段李菲娜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举着两个娃做简单的运动,抱娃做深蹲,和娃一起练瑜伽……
60天过后,李菲娜开始了体能训练;在最后的两个月,更是每天高强度训练5个小时,严格规范饮食标准。
在挑战的第23周,六块腹肌的训练已初见雏形。每位妈妈都有追求美、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在坚持挑战的180天后,李菲娜再一次来到了《中国梦想秀》舞台,用现实兑现自己的承诺。
妈妈们依然可以做自己,只要想做的事情是合理的,并不会因为女性又或是妈妈这个身份拖累前行的步伐,追求梦想的权利是平等的。李菲娜可以抱着两个娃,享受她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的过程反而会是一种享受,浸透着汗水甚至是泪水的梦想成全才拥有存在的意义。你呢?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不失去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素材来源: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缘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