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有权克扣自己的社保卡自己怎么缴费吗?

天津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 推动社保卡健康卡“双卡合一”
10:01:00来源:城市快报
  原标题: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 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家庭医生 推动社保卡健康卡“双卡合一”
  8月1日获悉,天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今年将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
  年内家庭医生签约率超30%
  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行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团队责任区域。通过采取全程健康管理服务、预约优先门诊、上级医院优先预约转诊、慢性病药品长处方以及差异化医保报销等措施,吸引居民主动签约。签约服务费标准为每年度每人120元,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签约居民个人平均分担,鼓励有条件的区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个人负担部分给予适当补助。今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取消一次性医用耗材3%加成
  公布医疗服务项目政府定价范围和审批程序,加快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批。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对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院自主制定价格。取消一次性医用耗材3%的加成,继续探索按病种收费和付费相结合的定价方式改革。
  管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加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力度,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加强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监管,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系统,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药品建立重点监控目录。
  开展专项清理整治,禁止公立医院变相内设营利性药店(中药饮片除外)。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至30%(不含中药饮片),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至20元以下。逐一确定并下达各区和市属公立医院控费指标,对费用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公示,并将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全市医疗费用增幅控制在9%以内。
  推进京津冀医卫协同发展
  主动承接首都医疗卫生资源疏解,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分院建设。继续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资料共享,进一步扩大互认范围。建立短缺药品通报制度、应急储备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京津冀医保在政策制定、经办管理、异地就医结算、定点资格互认、药品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探索区域内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机制。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和护士电子证照试点工作。
  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
  推进住院诊疗信息、病案首页实时上传,开展智能审核,实现出院即时结算。加快推进三医联动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开发预约诊疗、医疗检查互认互通、诊间结算等系统,推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社保卡与健康卡“双卡合一”。(记者 李文博)
三医,健康城市,健康卡,一次性医用耗材,健康档案
视觉焦点
视频推荐
点击排行
天津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 推动社保卡健康卡“双卡合一”
原标题: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 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家庭医生 推动社保卡健康卡“双卡合一”  8月1日获悉,天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今年将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打造健康城市。取消一次性医用耗材3%的加成,继续探索按病种收费和付费相结合的定价方式改革。开展专项清理整治,禁止公立医院变相内设营利性药店(中药饮片除外)。宁波社保卡发行量达764万张 知道如何用足用好吗
本月初,浙江省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有关政策的通知》,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使用范围扩大到可由近亲属共享使用。这一政策的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市民频频为此点赞的同时,一些亟待解答的疑问也浮现出来:这个好政策何时能落地?医保个人账户历年有结余,如何实现亲属共济?无论是亲属共济还是其他业务,都离不开社保卡这样一个载体。这一张小小的卡片,可以说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记者从市人力社保部门了解到,截至上月底,我市的社保卡发行量已达764万张,通过社保卡可实现的应用项目已达75项,市民所普遍关注的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的使用和延伸,就是通过社保卡实现。据了解,除了用于刷卡就医购药,社保卡涉及领域还包括养老、就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多类业务,市民累计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领取待遇逾30亿元。和700多万新老市民有关的社保卡,究竟如何才能用活用好,且让我们一起细细探究。个人账户那点事儿先想说说医保个人账户,是因为这个词是最近的“网红”!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对于社保卡误读最多的就是“一张社保卡全家共用”。其实,这是对相关政策中“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使用范围扩大到可由近亲属共享使用”理解上的美丽误会。要知道历年结余资金究竟可以怎么用,我们就得先来说说“个人账户”。我市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重大疾病救助金,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一部分划入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其余部分归入统筹基金和重大疾病救助金。每年5月1日,我市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会发现医保个人账户上有资金划入了,这笔资金称“当年个人账户”。每个医保年度新划入的“当年个人账户”用于门诊看病医疗费的支付。为了减轻用人单位的社保缴费负担,今年2月起,我市市级统筹区已降低职工医保缴费比例2个百分点,即用人单位按9%的比例缴费,职工本人仍按2%的比例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按11%的比例缴费。在医保缴费比例下降后,为保持医保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之间结构比例平衡,适应我市老龄化加速的现状,在新的医保年度里,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有适当调整。从今年5月1日起,市区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计入比例分别调整为3.4%和3.7%,其中45周岁以下的在职职工个人账户计入比例为本人缴费基数的3.4%;45周岁(含)至退休的为本人缴费基数的3.7%。打个比方,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的小王,今年36岁,他的缴费基数是1万元,那么,今年5月1日后,他的医保当年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就是4080元。而46岁的老刘,缴费基数同样是1万元,他的医保当年个人账户里将划入4440元。灵活就业和失业人员在今年4月,均是按照2688元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所以,在新的医保年度,个人账户一次性预划入金额为:45周岁以下1096.8元,45周岁(含)以上1194元。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划入金额和在职职工略有不同,是按照固定金额划入,以后每年也是按照固定金额增加。今年5月1日起,市区范围内,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内会计入2520元,此后这一额度每年增加120元,而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账户内则会计入2820元,这一额度每年的增加幅度同样是120元。继续刚才的算账,36岁的小王,今年的医保当年个人账户里多了4080元。不过小王平时爱锻炼、爱健身,身体倍儿棒,一年到头连个感冒发烧都见不到,每年用于看病买药的钱扳着手指头就能算出来。这样,划入的个人账户资金当年没用完的,结余部分资金到了第二个医保年度,就转为了历年结余资金,这部分称“历年个人账户”。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职工医保制度已经运行了16年。这几年随着收入水平、缴费基数的提高,个人账户划入金额逐步增加并逐年累计,许多像小王一样的年轻人因为身体好,看病就医的费用较少,因此社保卡的历年个人账户资金积累就越来越多。“历年账户”究竟有啥用?历年账户”里好多钱,干看着用不了,着急啊!这是不少参保人员的心声,不过,记者打听到,这几年来,我市采取了多项举措,盘活“历年账户”里头的钱。2013年,我市扩大历年个人账户资金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基本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在原来的使用范围基础上,可以在本市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用于购买腰托、颈托、家用制氧器、轮椅、拐杖等多种医疗器械。2014年,历年个人账户有余额的,不但自个可以用这些费用来打疫苗,给父母、孩子打疫苗的费用也可以从这个账户里头出了。记者打听到,从那一年开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可以支付的疫苗品种除了肺炎、流感、乙肝、狂犬病,还增加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水痘疫苗。由于老人和孩子是更需要疫苗保护的群体,当年度的政策还取消了以往参保职工支付近亲属或配偶的疫苗费用的次数限制。2015年,“家庭医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让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我市的社保部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部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记者了解到,市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凭本人社保卡在签约家庭医生团队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刷卡办理签约登记后,每年150元的签约服务费中,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财政按人头划拨,50元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个人承担50元费用。参保人员历年个人账户如有结余资金的,个人承担的50元可由历年账户支付。而在今年的政策调整中,对于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的使用,更是“利好”频频。记者了解到,从日起,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材料,都可以按规定由参保人员本人的历年账户结余资金支付。只要参保人员就医的主要治疗或手术符合基本医保支付范围,那么该次就医所使用的自费药品(指西药、中成药或中药饮片)、医疗服务项目(指在《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范围内的项目)和医用材料,都可由本人的历年账户结余资金支付。医保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费药品、自费医疗服务项目可由历年账户支付,例如,许多人夏天必备的清凉油和风油精,就可以用历年账户内的资金直接在定点药店购买;上班族案头常备的一些自费药品如珍视明滴眼液、皮炎平软膏、胃炎干糖浆等,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具外配处方后,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时,就不用自个掏现金了,可以刷社保卡从历年个人账户资金里扣费支付;随着国医国药回归,不论是冬病夏治还是冬令进补,中药膏方正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参保人员在定点医院使用本人历年账户资金配制中药膏方,膏方内的各味中药饮片可作为一项整体费用纳入历年账户资金支付范围。说一说“亲属共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历年账户里头的钱既然这么有用,那么作为青壮年,究竟该如何让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积存呢?这就是我们要说到的“近亲属共享使用”啦。还是来打个比方吧。退休职工张阿姨是个老病号,每年的医疗费用为数不少。不过张阿姨的女儿苏女士,身体一直挺不错,医保的个人账户历年余额已经积存了1万多元钱。市人力社保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待相关实施政策落地后,苏女士就可以将自己历年账户资金划一部分给近亲属,划出去的历年账户资金用途与本人使用一致,这样,她的老母亲看病结算可以少掏现金了。就以张阿姨为例,政策落地后,苏女士通过办理相应手续后,从本人的历年个人账户中划了5000元给张阿姨,这样,一直以来医保个人账户都用得干干净净的张阿姨就有了属于她本人的历年个人账户资金5000元。人力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方说,头一年5月份,张阿姨个人账户里划入2520元,当年11月,经常跑医院看病的张阿姨用完了这笔钱,医疗费用需要由个人自负300元。由于此时她的历年账户中有了女儿划过来的5000元,那么医疗费结算时这300元就从历年账户资金中扣了,她不用再支付现金。不久后,张阿姨的门诊医疗费自负累计超过了300元,进入了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段,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100元,个人承担8元,医保统筹基金支付92元,应由她个人承担的8元也可以在历年个人账户资金中扣除。又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老毛病发作,张阿姨住院,其医疗费用共花去1.2万元,其中住院起付线个人自负1200元、乙类药个人自付费用100元、自费检查项目200元、个人按比例承担15%的医疗费1575元,这4笔医疗费共有3075元需要个人负担,剩余8925元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她个人负担的3075元在结算时就由历年个人账户资金抵扣了。出院后的张阿姨为了养护自己的身体,在家里附近的医保定点药店买了个家用制氧器,花了600元,这笔钱也可以用历年个人账户资金抵扣。不久,张阿姨在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150元签约服务费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了50元,政府补贴了50元,个人需要支付50元,这50元也用张阿姨的历年个人账户资金抵扣了。这样,原本需要由张阿姨自己掏钱的一系列费用,都通过“亲属共济”实现抵扣,大大减轻了张阿姨个人的费用支出负担。不过,这项政策我们还需要稍微再耐心等一等,我市正在制定细化落实政策,同时,这项政策的办理流程设计和计算机系统开发测试需要一段时间,具体实施时间将由市人力社保局另行公布。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我市建立医保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
&我市建立医保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医保家庭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从市劳动保障局召开的医疗保险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建立医疗保险社区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参保人员可自愿就近选择定点社区卫生机构作为自己的门诊定点单位,并从中选择医生作为自己的医疗保健联系人,使医保家庭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此项制度实施后,将使我市参保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医疗得到更好的保障,享受的医保待遇将更加优惠。同时,这也是为今年下半年即将实施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采取的一项基础性措施。据介绍,市南区的八大湖街道徐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首批青岛市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试点单位,其他6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在近期逐步建立医疗保险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个人账户资金家庭共享凡以家庭为单位签订协议的参保人,其个人账户资金可由家庭成员共同使用,家庭成员均可享受社区医疗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服务。医疗费用进一步降低通过社区转诊后,住院费用起付标准与费用负担比例均有所降低。签约参保人或其家庭成员通过试点社区机构转诊住院治疗的,其统筹起付标准减半执行,即转入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个人起付标准分别由原来负担840元、670元、500元,减少到420元、335元、250元。医疗费在起付标准以上,20000元以下部分的个人负担比例减少两个百分点,比如,原来个人负担比例为12%,通过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则只需负担10%。但是,未经过签约社区卫生机构转诊的则不得享受此类优惠。部分药品自负比例相应取消或减少门诊大病使用乙类药品的自负比例将相应取消或减少。在试点社区机构定点并签约的门诊大病患者,以及社区老年医疗护理患者,使用自负10%的乙类药品,取消统筹前自负比例。使用自负比例20%及以上的药品,统筹前自负比例减少10%。也就是说,门诊大病患者在社区定点,不仅纳入统筹结算的起付标准和自负比例降低(分别为300元和8%),而且在使用乙类药品时统筹前自负比例也进一步降低。医保人员有了健康档案在签订协议后20个工作日为签约参保人建立健康档案、了解家庭病史,开展预防保健指导。根据签约参保人或其家庭成员的需要,及时出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照逐级转诊的原则,指导患者选择转诊医院并办理转诊登记手续。社区就诊免收挂号费、诊查费签约的参保人在定点社区机构就诊,可以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给予适当优惠。中老年参保人每年免费健康体检对45周岁以上未发生住院医疗、未办理《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证》的签约参保人,每年免费进行一次基础健康体检。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跟踪治疗通过健康调查,帮助参保人及其家庭成员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并建立分类管理档案,进行跟踪监测;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以及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行为处方在内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和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案,并随着病情的进展不断调整;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每月至少免费检测一次;对糖尿病患者督促进行定期检查,每年检查次数不少于6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造成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重病老年签约参保人可办家庭病床和老年医疗护理对重病老年签约参保人处于康复阶段的住院签约患者,可以转入社区卫生机构,并通过办理家庭病床或老年医疗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治疗,享受更为优惠的医保政策。如何选择家庭医生联系人参保人员可自愿就近选择一家试点单位作为自己的门诊定点,并选择一名具备相应资格的医生作为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家庭医生联系人,被批准的试点单位均应将符合家庭医生联系人资质的医生在社区显要位置进行公示,供参保人员选择。参保人员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家庭医生联系人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允许参保人员以家庭为单位与社区医生签订协议。协议约定期限最长为一年,期满后可续签,也可重新选择其他社区卫生机构。家庭医生联系人必须具备的资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为内科或中医科,或者经过全科医师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管更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家庭医生联系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对疑难杂症要举行定期、不定期的集体会诊,必要时外聘专家会诊,对需要转诊的患者要及时转诊,不得延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市劳动保障局将制定家庭医生联系制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对参保人员签约率、签约参保人员或其家庭管理情况、管理有效率、服务满意率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结算拨付挂钩,确保各社区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医疗服务。联系电话:12333&相关链接:建立医保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的背景当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老百姓的热点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基础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群众不管大病小病直奔大医院,致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门庭冷落,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市劳动保障局把职工医疗保险中的门诊大病、家庭病床、老年护理等逐步从大医院向社区转移,使参保人员看病更方便、费用更节省、社区卫生资源也得到进一步利用,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医保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制度,是发挥社区卫生的基础资源优势,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首诊,促进社区卫生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上述改革的深化,也为今年下半年即将实施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更加紧密结合积累经验,奠定基础。这一制度实施后,参保人员自愿与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可以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统筹互济功能,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个人在社区的预防与治疗服务将得到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机构通过开展健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预防保健指导、慢病干预、疾病治疗等活动,使参保人员享受到从预防到治疗的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从而推动由目前单纯的“疾病保险”向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保险”过渡。同时,建立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也是下一步建立社区首诊制,实现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的基础。&首批承担家庭医生联系制度试点业务的社区定点单位八大湖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浮山医院南京路门诊部),巢湖路2号,;八大湖街道泰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方医院),泰州路17号,;珠海路街道健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联医院),燕儿岛路19号,;八大湖街道徐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浮山医院),徐州路90号,;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南区医院河南路分院)河南路19号,;敦化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爱鑫桥医院),敦化路38号2号楼,;华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征医院),华阳路36号甲,;宁夏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山医院宁夏路门诊),台湛路35号2号,;黄台路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静康医院),登州路35号,;黄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北区医院丹东路门诊),丹东路10号,;辽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洋渔业公司长山医院),长山路4号,;胶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商业职工医院),海泊路6号,。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医院延安路分院),延安二路52号,、 嘉兴路街道晶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晶华门诊部),人民一路19号,;水清沟街道安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康医院),四流南路26号,;兴隆路街道双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桃医院),杭州路28号,;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方区医院分院),开化路18号,;阜新路街道健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民医院),人民路96号,。兴隆路联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棉职工医院), 海岸路22号, ;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沧区第二医院),振华路15号,;永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海橡胶集团医院),永宁路18号,;振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沧区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四流中路46号,。&                    (医保处)&厦门市民反映社保卡自动被扣费 究竟是何缘故?
内容来源:海西晨报
  “我的社保卡怎么突然被扣费了?”前日开始,不少关注厦门社保微信公众号的居民忽然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您的账户发生交易,交易类型:门诊收费。个人账户支付20元……”  市民小陈说,后来她了解到这是2017年度家庭医生续签的扣费提醒。“家庭医生签约,竟显示门诊收费。而且医生电话告知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不续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市民收到的医保卡交易信息,确实是2017年度家庭医生续签扣费产生的。”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类别看,家庭医生是门诊类别。  那么,医保后台直接扣费是怎么操作的?上述负责人说,去年是家庭医生上线签约的第一年,共有50多万人进行面对面刷卡签约。这项服务关系为期一年,7月1日起,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正式开始。  今年5月厦门市卫计委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居民少跑路,便捷享受到家签服务。同时,做好家签居民脱卡续签家庭医生事宜,并告知居民。居民同意续签,新医保年度生效日统一后台扣费(70元医保基金承担费用),个人自付20元部分。能够进行脱卡签约服务的前提,一是去年已签约过家庭医生的市民;二是要求依托纸质知情同意承诺书,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做到续约市民100%知情同意。“个别市民反映的不续签还扣费,可能是电话沟通时理解上有歧义。”  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市民如若不想续约家签服务,可主动告知家庭医生,到所在的相关医疗机构即可办理退签手续。(海西晨报记者 朱加良实习生 陈沁婕)  编辑:v_zihzhang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您当前的位置 :
264家家庭医生签约机构增加医保额度近6亿元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日前,市社保中心认真落实市人力社保局关于维护参保患者基本用药权益的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医保药品额度,支持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医改措施,按照“钱随人走、急用先行”的原则,提高站位、迎前靠上、无缝衔接、迅速落实,确保解决“买药难”、“取药难”政策落地,为患者合理用药和基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市社保中心认真落实市人力社保局关于维护参保患者基本用药权益的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医保药品额度,支持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医改措施,按照&钱随人走、急用先行&的原则,提高站位、迎前靠上、无缝衔接、迅速落实,确保解决&买药难&、&取药难&政策落地,为患者合理用药和基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支持医改、额度保障。随着药品实行零差率和诊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医改政策实施,及医保支持分级诊疗政策,参保患者逐渐流向基层服务机构,依据家医签约服务情况以及患者流向,将门诊、门特总额管理指标向家医签约基层机构倾斜,最终调整264家家医签约服务机构指标,增加医保额度近6亿元。
  自主调剂,区域平衡。市社保中心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和区人社卫计部门职能,制定工作方案,首次将医保总额指标按区域打包下沉,由分中心主动与区人社卫计部门对接,组成联合工作组,按照流量增、服务强、保需求、额度涨的原则,进行区域内家医签约机构医保指标平衡,全市有10个区域89家机构进行二次调剂,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上下联动,提速增效。市社保中心在接到市人力社保局批复后迅速行动,市区结算、经办、财务部门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压缩时限,急用先行,与代发机构内外联动,确保即时发放,持续跟踪服务机构,确认到账时间。资金到账时间比正常经办时限压缩了十个工作日,264家家医签约服务机构调增资金于1月18日前全部到账。(“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查询自己的社保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