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了三5万元一年定期利期是多少钱分36期要还出六万多 这算高利贷吗

  不要说网贷害人,明明每个网贷的费用都很清楚的明示了的,你自己要去借,借了不还给自己找借口,你什么资质都没有你朋友都不愿意借给你结果网贷借给你了,帮你解了燃眉之急,还不上了还抱怨,真的是莫名其妙了,我也借过网贷,想借就别说人家利息高。
  在小贷行业,&砍头息&是一个屡禁不止的潜规则。虽然监管多次明令禁止,但经过包装的&砍头息&依旧存在于市场。调查发现,不少&现金贷&以及网贷平台只标明日利率,而将逾期罚金、手续费等信息隐藏在折叠的服务协议中,不透明且高成本的借款条件极易让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借款人李升(化名)通过一家网贷平台App借款3万元,借款期限为三年,
  很多借高利贷的学生都是超前消费和攀比,不好和家长开口要钱的那种。很多放贷的都说明了规定的,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借,如果我是放贷的我为什么不赚钱呢?当然你实在还不起那你起诉,法院只会让你还本金咯。
  说白了就是本身不自律明知道是高利贷还去借还不起的时候怨利息高谁逼你借的是咋的吸毒也犯法不也有人屁颠屁颠的去就是自己不自律还能怪人家贩毒的逼你买?
  正规放贷的公司不说了,明文规定,国家整顿这方面,并不是说砍掉网贷,只是希望它更加合理化,除了正规有牌照的放贷公司,正常放贷营业,你告诉我,剩下的小贷公司,有多少是真正为自己的客户着想的?还不是想能多赚一分是一分,因为不懂缺钱去碰网贷被套的家破人亡的案例这种事儿还少吗?
  所以提醒朋友们,借款时自己多去了解也不要缺钱的时候盲目借钱,因为我知道银行借款的时间从去办理到放款都会要很长时间,网贷下款下的快有优势也有劣势,借钱时你看上一个觉得合适的网贷你多去论坛或者贴吧咨询,这也花不了你多长时间,也不要太盲目了,你着急用钱点了很多网贷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有的网贷还是无底洞,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借了三万陆陆续续还了十多万都要准备卖房了,还在被骚扰还威胁不还钱要快递骨灰盒去单位,周边的朋友同学被骚扰一个遍,现目前我已经喊她报警了,警察说的这种不予理会了。
  不管是去银行小贷还是网贷借钱,你借钱总会先去了解他这个利息和金额合不合适吧,还有看每个月的还款自己能不能接受,你分期的时候能接受这个金额你才借,借了如果自己逾期造成费用变多,这个我能说什么银行逾期还要上你征信呢。
  我们这边有个人因为叛逆,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就借了网贷,后面因为一直没找到工作还不起钱自杀了,我们都很惊讶,她不抽不赌也不怎么买东西,后来才知道她最初只是借了三千块啊,后来利滚利变成了十多万。
相关文章推荐女子网上撸81只猫欠债70万 卖房仍无法还清欲轻生
导读:资料图片由趣店集团赴美上市引发的舆论争议尚未平息,日前,又网络借贷平台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市值达到.亿美元。现金贷江湖波诡云谲,边是资本狂欢,市场野蛮生长,网贷平台不断缔造财富神话;另边是众多借款人被欲望裹挟,越借越多,以贷养贷,陷入深渊。近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些网贷平台只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能借款,连肖像认证都不用。单笔借款最少,上限则因人而异。如此轻松的流程背后,则暗藏着年利率高昂的巨大陷阱。事实上,从出现伊始,有关现金贷是“人血馒头”还是“金融创新”的争议就从未停止。与此相对的是,对现
资料图片由趣店集团赴美上市引发的舆论争议尚未平息,日前,又一网络借贷平台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市值达到42.34亿美元。现金贷江湖波诡云谲,一边是资本狂欢,市场野蛮生长,网贷平台不断缔造财富神话;另一边是众多借款人被欲望裹挟,越借越多,以贷养贷,陷入深渊。近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一些网贷平台只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能借款,连肖像认证都不用。单笔借款最少500,上限则因人而异。如此轻松的流程背后,则暗藏着年利率高昂的巨大陷阱。事实上,从出现伊始,有关现金贷是“人血馒头”还是“金融创新”的争议就从未停止。与此相对的是,对现金贷的监管整治正逐步趋严,监管新政呼之欲出,现金贷江湖或面临一轮洗牌。堕入深渊的猫奴一个月前,24岁的北京姑娘小井与死亡擦肩而过。身背70万元债务无力偿还,每天被催债电话轰炸,加上重度抑郁症的折磨,她选择让生命与噩梦同时结束。幸好,抢救及时。小井爱猫,一切因猫而起。今年2月,小井想买一只猫作伴,因而在闲鱼上认识一对卖猫的夫妇。实地探访后,她花2000元买了一只英短,并和那对夫妇一见如故。前两年,父母相继去世让小井备受打击,并患上抑郁症。得知她的身世,卖猫夫妇对她“关怀”备至,让一度孤独绝望的小井感到温暖,“我对他们深信不疑,哪怕把命给他们,我都在所不惜。后来回想,才知都是话术,都是套路。”知道小井爱猫成痴,这对夫妇便不断向她推荐新进的猫咪。挡不住诱惑与忽悠,小井陆续买了英短、豹猫、布偶猫等多个品种的猫,单价从几千到数万不等。可爱的布偶猫价格不菲。网络资料图小井只是个工薪族,名猫的价格远超出她的支付能力。花光存款后,在卖猫夫妇的提示下,她开始用信用卡套现,并从网络现金贷平台借钱——她很快发现了后者的好处,“信用卡套现至少需要一天时间,网贷提交申请后,最快5分钟就能到账。”小井告诉南都记者,网贷借钱非常容易,“几乎不审查,只要提供身份证号,通过人脸识别,不需提供其他材料,就能借到钱。”尝到甜头,小井买猫更加肆无忌惮。猫越买越多,她干脆辞了工作,专心养猫,并打算开一间自己的猫舍。短短半年,她从卖猫夫妇那儿买了81只猫,加上猫砂、猫粮、药膏等费用,共投入数百万。欠银行和网贷平台的钱也越来越多,一家平台额度借光了,逾期无力归还,她便寻找新的平台借钱还上一家,拆东墙补西墙,越陷越深。她不得已卖了爸妈留下的房子,仍补不了窟窿。“我在趣店、蚂蚁借呗、曹操贷、钱站、平安普惠等都有借款,每笔少则一两千,多则三四万。”小井对南都记者说,在此之前,她也曾在蚂蚁借呗上借过钱应急,但每次都很快还清,她以为这次也一样,没想到还钱的速度远赶不上借钱的速度,加上利息、滞纳金、手续费……债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等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她已欠银行和网贷平台50余万,还从卖猫夫妇那里借了20万高利贷。她决定将猫卖掉,却发现原本几万元买的号称是赛级的名猫,其实品相不佳,每只最多只能卖三四千元。她这才如梦初醒,立即报警。“我只想把欠款还清,再给这些猫找个好人家。”某网贷平台号称“秒速到账”,称审核只需3秒。审核宽松,有身份证就能借钱小井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在微博、知乎、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每天都有无数账号绝望地求救:借了网贷,还不上怎么办?他们借第一笔钱的原因迥异,之后的发展轨迹却惊人相似:为满足一个小需求借钱,轻松偿还,以为自己还得起,便借更多的钱,满足更大的需求……被激起的欲望就像一个个肥皂泡,看似五光十色,却注定破灭——最终,债务增长开始失控,他们无力承担,陷入绝望的深渊。“你要碰过就知道,网贷就是陷阱,下钱太容易,刚开始可以免去向人开口借钱的尴尬,过后用同样的方法拆东补西,因为钱来的太容易,最后会上瘾,覆水难收。”刚工作一年多的笠阳告诉南都记者,从今年5月第一次向网贷平台借3000元,到欠下13万元债务,她只用了不到半年。在网贷平台借一笔钱到底有多容易?南都记者实测,只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对着摄像头完成规定动作,即完成认证。完善信息后,便可获得借款额度,绑定银行卡即可开始借款,单笔借款最少500,上限则因人而异。尽管完善信息时需要填写邮箱、学历信息、紧急联系人及所在地区,但即使填写编造的信息,也不影响借款。而分期乐的借款流程更简单,甚至免去肖像认证,只用填写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即可。除了身份证号,一些借款平台几乎不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审核。过于简化的手续,有时也会为借款人带来困扰。朱宇告诉南都记者,两个月前他因突发状况,急需用钱,便在某平台申请了5000元借款。提交申请后没多久危机解除,他要求客服立即中止,钱还是到账了。“除了身份证号,我没有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没想到审核通过。从没有人找我核实,就直接放款给我,还不能撤销。我觉得很不合理。”朱宇说,5000元借款,扣除350元手续费,到手只有4650元,他分6期偿还,每期985.28元,“算下来我平白无故损失1261.68元,太窝火了。”易操作的现金贷款,也给骗子带来可乘之机。严诚就是一名受害者。她告诉记者,今年,她从南京开顺风车去上海时顺路捎上一名男子,双方互有好感,便交换了微信。国庆期间,该男子去南京约她吃饭,饭后两人在酒店开房聊天。男子自称富二代,有意追求她,并愿意给她打30万元表示诚意。“他要我的银行卡号,我没给他。之后他又问我信用卡号和密码,说要帮我还信用卡。我想着反正也不能取现,就告诉他了。”严诚说,男子拿着她的手机摆弄,她并没有在意。不一会儿,与银行卡绑定的另一部手机收到短信,显示她成功开通微粒贷并借了1.6万元。在她的质问下,男子承认用她的手机借了钱。后经交涉,男子还了钱,两人便断了来往。本以为这事已了结,20多天后,严诚却收到短信提醒她按时还网商贷的借款。她一查才发现,原来那天男子还用她的支付宝账户开通了网商贷,借了1.3万元转至自己账户,由于借款成功只对支付宝账户做了通知,她没接到电话或短信,一直被蒙在鼓里。她立即报警,冻结了对方账户。记者用自己的微信账号实测发现,微粒贷的借钱步骤也很简单,只需验证支付密码确认是本人操作,即可看到可借额度,选择借钱金额,补充身份信息即补全名字和身份证号后四位,再选择收款账户(可新增银行卡)即可借钱。单笔借款最低500元,最高4万元。严诚说,她开好房间后,便将身份证放在桌上,而信用卡密码与微信支付密码相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该男子可以轻而易举用她的账户借钱。一位借款者向记者展示他收到的催还短信,与语言侮辱和威胁相比,这是最客气的方式。年利率存陷阱,逾期后会“轰炸”手机通讯录接触网贷不到半年,笠阳已欠债13万元。“小花钱包、用钱宝、现金快贷、闪电借款、曹操贷、朱八借等等,太多了,大概借了40多个平台吧,单笔最多6000,都还欠着。”笠阳说,“借款手续费太高,比如借3000到手2500,半个月或一个月还,贷其他平台的钱去还这个平台的钱,中间利息吃得多,所以越还越多。”我国法律规定,年利率超过36%为高利贷,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事实上,突破36%年利率红线的现金贷平台普遍存在。很多平台现金贷并不提示年化利率,多以“日息”、“月息”计算,甚至根本不显示利率,只告诉客户每期应还多少,充满迷惑性。利息金额看似不多,但一旦按正规方式计算,就变得惊人了。比如,记者在某平台上申请借款4000元,分3个月偿还,扣除360元手续费,实际到账3640元,平台要求每月偿还1617.82元。算下来,实际年利率已达94.346%。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网络现金贷平台,这样的年利率已算“业界良心”。此前,曾有媒体整理了市面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158%,其中最高的“发薪贷”年化利率可达598%。为了掩盖住如此高的借贷利息,大多平台都收取高额“手续费”或“管理费”。“实际上就是利息。”一位金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对客户而言,利率计算时这些支出都应计算在内。”此外,一旦逾期,借钱者还需支付高昂的滞纳金、罚息、违约金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每个平台逾期费都不一样,有的一天几十,有的一天几百。”笠阳告诉南都记者。以钱站为例,其推出的一款名为“现金侠”的产品,逾期1天要收取滞纳金20元,也就是说一笔1000元的借款,只要逾期50天还款金额就要翻倍。除了缴纳高昂的滞纳金和罚息,借钱者及其亲朋好友还要承受被催收短信和电话的狂轰滥炸。小井的崩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她告诉记者,在网贷平台注册时,手机通讯录便被读取了。“只要逾期,哪怕只有1天,通讯录上的所有亲朋好友都会知道我欠钱不还。”每家平台风格不同,“说要走法律程序起诉我的,都是比较客气的。有的会发短信或打电话侮辱,有的就是赤裸裸的威胁,说会派几个人来我家找我,让我出‘教育费’,每人500元。他们还打给我的亲戚,说会替他们教育我。打给居委会,说要让我出出名。”小井说。一位借钱者说,逾期未能还钱后,他和他通讯录上的亲友都收到催他还钱的短信,内容不堪入目,“什么说我得了性病求救,说我找小姐染上艾滋病,还将我的照片PS成色情图片。我家里的老人也被找麻烦,每天往家里打的骚扰电话超过30个。”与借钱不还者相比,平白无故被电话短信骚扰的苏明更加愤怒。他告诉记者,从去年起,他不断接到不同号码打来的电话,说他的朋友在借你花平台欠钱不还,让他代为催促。“问题是我跟这位‘朋友’根本不熟,他借钱时把我写成紧急联系人没征求过我的意见,平台也没找我核实过。现在他跑路了,平台天天骚扰我,还说他不还钱会影响我的信誉,凭什么?”趣店集团正式登录纽交所。监管趋严,现金贷江湖面临洗牌现金贷江湖向来波诡云谲,一边是众多借款人被欲望裹挟,越借越多,以贷养贷,陷入深渊。另一边,则是资本狂欢,市场野蛮生长,网贷平台不断创造财富神话。今年,靠做“校园贷”起家的趣店集团在美上市,市值突破百亿美元,也由此再次掀起对现金贷的舆论风暴——把高利率贷款借给了消费水平超过其消费能力的低收入群体的商业模式,被视为“原罪太重”。现金贷的火爆也埋下了风险的种子,记者注意到,有关部门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正在趋严。事实上,早在2016年,银监会就联合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大校园贷的监管整治力度,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2017年,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同时,银监会2017年立法工作范围内的《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暂定名)》已在内部征求意见,该文件由银监会普惠金融部、法规部负责拟定。日前,2017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发表致辞。在银监会首次点名清理整顿现金贷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公开表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要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法,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落实“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此外,由央行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新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除了36%利率上限和禁止暴力催收外,此次监管还将从资金、牌照等多方面严控现金贷。而在地方层面,已有多地金融办向现金贷“亮剑”。重庆、宁波等地区金融办近日已开始对辖区内的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或者现金贷平台进行摸底调查,防范行业风险,让行业更有序发展;11月1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全国首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引——《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指引》,对蔓延到网络借贷领域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监管新政呼之欲出,现金贷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玖富叮当贷被指高利贷 3万借款本金变成6万8_股城消费
玖富叮当贷被指高利贷 3万借款本金变成6万8
发布:股城消费
“明明就借了30000元,7天后才看到借款合同,上面竟然写着我一共要还87600元!玖富叮当的贷款利息是不是太高了?”近三倍的数额,让通过玖富叮当借款的贵州用户杨贵(化名)实在无法接受,他说直到借款到了账之后,才看到贷款合同,而贷款本金变成了68822.13元。玖富叮当贷被指高利贷
杨贵的遭遇并非个案。近日,多位玖富叮当用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其在借款金额到账后,才看到借款合同,而借款合同上的借款本金包含了高额的服务费,远高于实际到账金额。
专家表示,用户的贷款本金,应当以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准;并且,借款合同的利率不得超过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上限标准,否则将不受法律保护,用户可以拒绝承认。
3万借款本金变成6万8
据了解,玖富是一家移动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个人理财、消费分期信贷、小微商户信贷等微型金融服务。
日,玖富发布移动信贷产品玖富叮当贷,产品主要针对20岁至30岁的信用卡用户,最高额度为20万元。2月21日,叮当贷官网显示,已累计服务超过300万人,月放款超6亿元人民币。
杨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月4日他急需30000元,便想到通过玖富叮当申请借款,然后分四年还清,没想到此举让他陷入了焦虑之中。
杨贵回忆,通过“玖富叮当”APP绑定信用卡和银行卡之后,APP上给出了39000元左右的借款额度,他就按照流程往下点击,直到完成30000元的借款申请,都没有看到借贷合同和利率等说明。
在等待放款的时候,玖富叮当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跟杨贵确认了30000元的贷款申请,同时询问了他的公司地址,就表示准备放款了。
2月6日,杨贵收到了借款30000元到账的短信,虽然已经不再急需这笔钱,但是想到银行贷款的利率不高,他推断玖富叮当的利率也不会太高,因此,当时并未打开APP查看账单详情。
2月10日,杨贵打开了玖富叮当APP,这才发现还有借贷合同,合同上显示的借款本金竟然为68822.13元,而他银行账户实际到账金额仅为30000元,多出来的38822.13元则被列明是信用风险评估费、客户账户管理系统维护费等费用,其中仅“信息技术支持服务费”一项就收取17446.54元。
借款协议规定,杨贵的借款期限为48期,3月7日开始还款第一期,每期1825元,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也就是说,他在四年的时间里要还清87600元。
“因为在合同上68822.13元被写明都是借贷本金,所以借款年利率仅有13.1%。”杨贵说。而已经按时还了三期的贾龙(化名)表示,2016年8月,因为生意急需用钱,通过玖富叮当APP申请借款了13000元,借款6期,每期2946.67元。
贾龙称自己对于数字并不敏感,“我最初从没看到过借款合同,每月按时还款2900多元,但是还了三期以后,APP更新了,突然出现了借款合同,这才发现借款总额变为17307.24元,除了到账的13000元,其余都是服务费,一共4307.24元。”
看到合同后,贾龙感到不可思议,“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些费用,也没有同意过这些条款,而且借款人签名处都是空白的,我了解申诉群里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在贷款到账之后,才看到借贷合同的,根据贷款时间、金额的不同,服务费也有所差别”。
贾龙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玖富叮当联名申诉群”里,还有很多用户在借款时,并不知道需要承担如此高额的还款数目,截至2月27日,该群用户已经超过四百人。
借款确认顺序被颠倒
记者注意到,玖富叮当出具给用户的借款协议规定,如果借款人决定一次性偿还全部或部分借款,需至少提前三个工作日提出书面申请,公司收到申请后与借款人确定提前还款的具体事宜。
杨贵、贾龙等申诉群中的多位用户均告诉记者,他们在发现贷款需要支付如此高额的利息后,都曾联系玖富叮当客服,咨询能否提前还款,或者取消借贷合同。然而,杨贵回忆,他曾连续多次拨打客服电话,电话多无人接听;即使偶尔电话接通后,客服也只是告诉他们,就算立刻申请终止借贷合同,选择提前还款,仍需按到期日支付剩余全部利息,也就是说,他仍需要归还60999.84元。1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玖富叮当贷被指高利贷 借款3万竟须还款87600元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明明就借了30000元,7天后才看到借款合同,上面竟然写着我一共要还87600元!玖富叮当的贷款利息是不是太高了?”
  近三倍的数额,让通过玖富叮当借款的贵州用户杨贵(化名)实在无法接受,他说直到借款到了账之后,才看到贷款合同,而贷款本金变成了68822.13元。
  杨贵的遭遇并非个案。近日,多位玖富叮当用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其在借款金额到账后,才看到借款合同,而借款合同上的借款本金包含了高额的服务费,远高于实际到账金额。
  专家表示,用户的贷款本金,应当以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准;并且,借款合同的利率不得超过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上限标准,否则将不受法律保护,用户可以拒绝承认。
  3万借款本金变成6万8
  据了解,玖富是一家移动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个人理财、消费分期信贷、小微商户信贷等微型金融服务。
  日,玖富发布移动信贷产品玖富叮当贷,产品主要针对20岁至30岁的信用卡用户,最高额度为20万元。2月21日,叮当贷官网显示,已累计服务超过300万人,月放款超6亿元人民币。
  杨贵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月4日他急需30000元,便想到通过玖富叮当申请借款,然后分四年还清,没想到此举让他陷入了焦虑之中。
  杨贵回忆,通过“玖富叮当”APP绑定信用卡和银行卡之后,APP上给出了39000元左右的借款额度,他就按照流程往下点击,直到完成30000元的借款申请,都没有看到借贷合同和利率等说明。
  在等待放款的时候,玖富叮当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跟杨贵确认了30000元的贷款申请,同时询问了他的公司地址,就表示准备放款了。
  2月6日,杨贵收到了借款30000元到账的短信,虽然已经不再急需这笔钱,但是想到银行贷款的利率不高,他推断玖富叮当的利率也不会太高,因此,当时并未打开APP查看账单详情。
  2月10日,杨贵打开了玖富叮当APP,这才发现还有借贷合同,合同上显示的借款本金竟然为68822.13元,而他银行账户实际到账金额仅为30000元,多出来的38822.13元则被列明是信用风险评估费、客户账户管理系统维护费等费用,其中仅“信息技术支持服务费”一项就收取17446.54元。
  借款协议规定,杨贵的借款期限为48期,3月7日开始还款第一期,每期1825元,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也就是说,他在四年的时间里要还清87600元。
  “因为在合同上68822.13元被写明都是借贷本金,所以借款年利率仅有13.1%。”杨贵说。
  而已经按时还了三期的贾龙(化名)表示,2016年8月,因为生意急需用钱,通过玖富叮当APP申请借款了13000元,借款6期,每期2946.67元。
  贾龙称自己对于数字并不敏感,“我最初从没看到过借款合同,每月按时还款2900多元,但是还了三期以后,APP更新了,突然出现了借款合同,这才发现借款总额变为17307.24元,除了到账的13000元,其余都是服务费,一共4307.24元。”
  看到合同后,贾龙感到不可思议,“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些费用,也没有同意过这些条款,而且借款人签名处都是空白的,我了解申诉群里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在贷款到账之后,才看到借贷合同的,根据贷款时间、金额的不同,服务费也有所差别”。
  贾龙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玖富叮当联名申诉群”里,还有很多用户在借款时,并不知道需要承担如此高额的还款数目,截至2月27日,该群用户已经超过四百人。
  借款确认顺序被颠倒
  记者注意到,玖富叮当出具给用户的借款协议规定,如果借款人决定一次性偿还全部或部分借款,需至少提前三个工作日提出书面申请,公司收到申请后与借款人确定提前还款的具体事宜。
  杨贵、贾龙等申诉群中的多位用户均告诉记者,他们在发现贷款需要支付如此高额的利息后,都曾联系玖富叮当客服,咨询能否提前还款,或者取消借贷合同。然而,杨贵回忆,他曾连续多次拨打客服电话,电话多无人接听;即使偶尔电话接通后,客服也只是告诉他们,就算立刻申请终止借贷合同,选择提前还款,仍需按到期日支付剩余全部利息,也就是说,他仍需要归还60999.84元。
  这让杨贵很是不解:“我申请的只是30000元贷款,甚至直到贷款到账后才看到相关合同,而且,就算提前还款,却仍要支付剩余期限内全部利息,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申请贷款应当是借贷双方达成合意并成立合同后,贷款方再履行放款义务,如果借款人在拿到借款后,才能看到借贷合同,这意味着整个顺序被颠倒;此外,用户申请贷款金额与合同显示的借款总额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可视为贷款方隐瞒了合同中的重大事项,涉嫌合同欺诈。
  丛立先表示,在上述情况下,双方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借款人应当退还贷款本金,而不需要支付其他服务费用,贷款方则归还借款人已经支付的本息。
  网贷天眼研究院一位研究员也表示,签订合同应该是借款人申请借款的必要程序,只有双方签字确认后方能认可其有效性,平台则根据有效合同约定,将借款金额打入借款人账户。
  用户可拒绝支付不合理服务费
  据了解,在小额借贷业内,一些网贷平台会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提高借款成本,除了借款利息外,借款人还需承担中介费、服务费、调查费、咨询费、担保费等费用。不过,贷款方对外宣传时,只会让借款人关注到借款合同上写的借款利率,而不会提示所用服务费都计入本金。
  对于玖富在借款本金之外,向用户收取信用风险评估费、客户账户管理系统维护费、信息技术支持服务费等高额费用,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兆全认为,这种做法,属于强行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杨兆全表示,贷款之外的其他服务费用,如果没有事前告知并得到贷款客户的书面确认,这些收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客户没有义务支付;此外,服务费用标准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协商并确认的收费,是不合法的,客户可以拒绝支付。
  “如果贷款合同本身无效,那么用户可以向贷款公司发函,表明拒绝承认贷款合同的合法性,并且可以终止履行相关义务,用户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合同无效。”杨兆全说。
  对于用户选择终止借贷合同提前还款时,仍需要支付剩余期限内的全部利息的情况,前述网贷天眼研究院人员认为,关于利息的支付,应根据双方约定成立的有效合同内的相关条款进行支付,一般来说,大部分借款合同都约定,借款人即使提前还款,但仍应该按照约定利息支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从业人员则表示,用户在银行申请提前还贷的话,基本都不需要承担全部利息,银行会根据提前还款时间的长短,适当减少所需承担的利息。
  对于用户申请贷款前未曾看到贷款协议及用户反映借款成本过高等问题,2月16日,法治周末记者向玖富叮当相关人员发去采访函,该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将记者的采访内容反馈给对应负责人,之后会联系记者进行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复。
  专家认为利率应以到账金额为依据
  让杨贵和其他用户困惑的是,平台将额外收取的信用风险评估费等服务费,与实际借款金额相加,一同作为借款本金计算利息是否合理?
  以杨贵为例,以其借款金额30000元以及各项收费共计68822.13元作为本金,按贷款期限4年、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则年利率为13.1%;而若以实际到账的30000元作为本金计算,则该笔借款年利率高达67.777%。
  那么,用户申请贷款,究竟应以哪一个金额作为本金,来计算年化利率呢?
  上述银行从业人员表示,用户在银行申请贷款时,实际到账金额与贷款协议中约定的金额一致,也就是说,利率的计算是与实际到账金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杨兆全认为,贷款本金应当以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准,同样的,也应以实际到账的金额为基础计算年利率,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借款合同只有24%以下的利率才受法律保护;高于24%、低于36%的部分,借款人未支付的利息,可以不用支付,已经支付的利息,则无法要回;当年利率超过36%时,贷款就属于真正的高利贷,这一部分的利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丛立先同样认为,贷款年利率应当以用户实际借款金额为计算基础,如果合同成立期间,贷款人没有告知借款人利率计算方法,也未告知借款人贷款本金为实际申请金额外加服务费,但在实际计算贷款利率时,擅自增加贷款本金,这种行为涉嫌欺诈。
  此外,丛立先强调,如果平台方事先在借款合同中告知了用户服务费用,以及年利率计算方式,那么不构成欺诈,但由于合同条款显失公平,应属于可撤销合同,借款人同样无需承担高额的服务费。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万元分12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