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加油站双层罐改造验收改造影响汽修厂生意怎么发朋友圈

邵阳市商务局_丽人剪报第9期
丽人剪报第9期
宝鸡市金台区以国际化大视野促进商贸流通大繁荣纪实
走进宝鸡市金台区,203米高的洲际皇冠假日酒店、11万平方米的银泰购物中心格外耀眼,西府老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五大道、三迪商业广场、泰森生活广场、新周里商业中心、海棠假日酒店……一座座具有国际范的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美食街区,让人流连忘返、乐享其中。
金台区是宝鸡主城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目标,以国际化大视野,把发展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作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举措,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
金台区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者纷纷前来掘金。2017年,全区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5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4%。
大商贸促进大流通
商贸流通,是拉动城市繁华的抓手,是带动市场繁荣的引擎,更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石。
总投资230亿元的东岭集团CCBD(中央金融文化商务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十大城市综合体”亮点工程之一,
也是宝鸡总部经济的标杆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旅游文化创新产业孵化基地。目前,国金中心、五星级洲际皇冠假日酒店、银泰城已建成投用,聚集星级酒店、购物中心、文化商业街、甲级办公楼、都市宜居以及中央公园等元素,影院、健身、娱乐、书城等文化产业一应俱全,满足了现代城市人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试营业短短3个月,银泰购物中心、皇冠假日酒店、物业公司物业就提供就业岗位3800多个,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据了解,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以宝鸡银泰城、东岭新天地、东岭新周里为代表的商业集群,以国金中心、时代广场,金融广场为核心的商务办公集群,形成集金融、旅游、文化、贸易、商业、生态人居等多种核心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成为西府的金名片、宝鸡的浦东,将成为全市高端商业聚集区、现代金融引领区、生态居住示范区和拉动宝鸡夜间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超市开到了家门口,价钱也划算。”硖石镇一村民张建华说,以前村里连个像样的商店都没有,就连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到十几公里外的市上去买,现在不一样了,买东西方便不说,质量也有了保证。
为改善农村经营和购物环境,让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金台区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仅去年,就新发展农资、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3个、农家店5个、基层经营网点3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3个。陵塬供销社创办了调味品厂、酱货厂;硖石供销社进行改造升级,实施了酿造厂、粮油、农特产深加工、净水器等项目,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连锁配送经营的流通网络格局,产生了“农民称心、业主开心、政府放心”的综合效应。去年,供销系统为果农、菜农、种植养殖户等提供信息60余条,推销农产品500多吨,实现经济效益280余万元。
夜间经济持续发力。金台区以特色名吃城、高端购物中心、夜间游玩中心等“八大示范点”为中心,打造个性化、多元化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先后建成了第五大道特色美食街、西府天地农家美食村、千禧时代商业城、国中儿童职业体验馆和汽车影院、三迪商业广场等夜间经济项目,同时建成了7个宝鸡青岛啤酒休闲美食广场,形成了金台大道、行政中心、东风路和西府天地等夜间经济核心圈、辐射圈。
大数据产业扬帆起航
金台区站在融入新丝路、打造国际化开放平台的高度,瞄准把金台建成西北互联网的“风口”、关天经济区的“乌镇”这一宏伟目标,发展大数据产业园和文化金融商务中心,相继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产学研基地、众创空间培训展示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五大板块,尤其是全国最大的大数据资产运营商——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数据星河产业园”,引入了大医疗数据平台、深度网络金融数据平台等多个大数据项目。
让宝鸡名优农特产品网上“飘香”。大数据产业园的“西部肉类蔬菜电商物流平台、宝鸡市面皮行业电商服务中心、宝鸡供销系统电商平台、电信行业农产品电商平台、西府民俗文化产品电商平台”等农特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异常火爆。去年“双十一”期间,面皮行业协会单日线上交易额就突破15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30%。
金台区精准发力,积极拓展延伸大数据产业链,建设特色主题电商园区,加强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应用,提升创业孵化基地水准,丰富创新应用展示内容。大数据产业园已入驻阿里巴巴集团、北京九次方、浙江大华、陕西甜橙等51家企业,全年线上交易额达到2.5亿元,实现总产值3亿多元,使金台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更加有力。
小餐饮做活大市场
金台区发挥区位优势,服务民生,使餐饮业呈现了井喷式发展。
饮食服务公司是金台区老字号企业。通过企业改制、资产重组、股权优化,组建成立了陕西向阳餐饮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搭乘宝鸡大城市发展的顺风车,坚持以“高品质,低价位,大众化”为经营方向,传承西府饮食文化,开拓百姓口味美食,创新引领精品菜系。经过多年拼搏,已发展成为集餐饮服务、文旅休闲产业、商贸经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资产管理等于一体的大型服务企业,孵化出宝鸡饭庄、向阳民族饭庄、向阳烤鸭、原来餐饮、向阳茶宴等9大品牌26个分支门店,已成为宝鸡餐饮行业的“航空母舰”。
总投资3亿元的蟠龙新区“向阳商业伴侣公园”项目,是集文化旅游、现代新零售、奥库运动乐园、时尚餐饮、洗浴休闲等于一体的文旅服务综合体。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2016年,集团公司被省政府认定为“陕西省餐饮服务名牌”,成为我市唯一首家获此殊荣的餐饮企业。2017年,公司营业额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创利税1800多万元。
地处胜利塬西府天地的西府老街,总投资1.5亿元,以宝鸡西府传统饮食文化为主线,以“两最(最西府、最特色)”、“三绝(绝品、绝活、绝味)”为品牌,还原古陈仓的市井生活,将我们记忆深处的“西府之美”一一呈现。小吃街、作坊街汇聚了78家特色知名小吃和百年老字号餐饮名店,现场备料、烹饪。既有西府名吃擀面皮、臊子面、羊肉泡、荞面饸饹,也有原生态的传统美食油糕、水煎包、陇县油旋、麟游血条面、太白洋芋糍粑等。自2017年试营业以来,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目前,金台区拥有大型酒店、宾馆52家,大中型专业市场22个,大中型物流企业4家,规模在亿元以上的商贸服务企业35户,限额以上企业183户,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网点2358个,形成了以大中型商贸企业为主体,专业市场为基础,中小型服务网点为支撑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将宝鸡市区商贸流通业推向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徐锋刚
甘肃商贸流通发展报告(2018)
2017年,甘肃省商务运行呈现出“一升一高两回落”的发展态势,即国内贸易指标平稳上升,对外贸易数据明显回落,招商引资规模显著下降,对外投资日益趋高等发展态势,同时,商务运行中也凸显出四大新亮点。
一、2017年甘肃商务运行中凸显的新亮点
(一)网上交易成为消费领域新常态,消费领域新业态加速发展
截止2017年6月底,据有关机构侦测,网上活跃的且注册地在甘肃省的经营主体(网店)10813家,发布产品85万个,上架在售产品17.4万个,共收到订单2583万单(平均每秒收到1.64个订单),售出产品(含服务)14433万件(平均每秒售出9.15件产品),共侦测到网络零售额92.26亿元。全省已建成75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159个乡级电商服务站,529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二)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的半壁江山,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占比成倍增长
随着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加工贸易占比已达到53%,较去年年底提高26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不断提升,占比由年初的18.8%增至40%以上。与部分国家贸易成倍增长,与哈萨克斯坦贸易增长1.1倍、蒙古增长36%、芬兰2.8倍等。
(三)会展商务活动精彩纷呈成果显著,外商投资领域显著拓宽实现了新突破
第二十三届“兰洽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20个,开工率51.8%。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共开展推介及产品发布活动124场次,达成意向贸易额6752万元,达成意向投资额300多亿元。
外商投资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第一、二产业外商投资成倍增长,第一产业合同外资金额7983万美元,同比增长425.2%;第二产业合同外资金额12496万美元,同比增长123.06%,其中制造业合同外资金额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2%。金融业领域利用外资有新突破,第一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资村镇银行相继设立。
(四)境外投资企业迅速增加,对外投资额和境外务工人员大幅提高
2017年,新备案(增资)境外企业15家,实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外甘肃企业32家,当年实际投资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80.4%,预计全年可达到4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额6461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1倍。对外承包工程项下累计派出人员308人,同比增长75%;期末在外人员1197人,同比增长20.3%。
二、2018年甘肃商务发展走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一)力促消费,精准释放内需市场新活力,内贸流通发展指标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实现增长10%左右的目标。十九大后国家将会密集出台若干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因此,应将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上调到10%左右,有条件也有可能能够实现。二是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上零售额增长率双双有望高达40%以上。
(二)力促出口,重点把握跨境电商进入红利快速释放期的历史机遇,精准构建对外贸易新格局
根据当前发展形势及对重点外贸企业的摸底调查,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能达到320亿人民币,降幅有可能收窄至30%左右,2018年降幅会收窄到20%以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将会提高到45%以上。
(三)力促落地,围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陇商回流,精准优化招商引资新模式
甘肃省外商投资额持续处于下降通道,预计201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左右,同比下降27%左右,估计2018年会持续下降,同比有可能扩大到30%上下。
记者 张兰琴
中国甘肃网
未来五年浙江商贸有些什么"小目标"
16号上午,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孟刚在会上对2017年及过去五年商务发展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2017年浙江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消费市场平稳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00亿元,增长10.6%左右;实现网络零售额13334亿元,增长29.4%。
2017年货物贸易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5604.2亿元,增长15.3%;其中,出口19445.9亿元,增长10.1%;进口6158.2亿元,增长35.6%。预计全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645亿元,增长14.9%。
全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07.3亿元,增长2.7%,超额完成“五年五千亿”工作目标。累计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630亿元,下降46.2%;完成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476亿元,增长0.4%。
浙江商务五年成绩单高分飘红
2017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
五年来,商务发展的实力持续壮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4%,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45.8%,消费总量稳居全国第四。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长6.5%,出口规模全国第三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5%,外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4.7%,成为我省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对外投资备案额年均增长19.9%,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开发区以7%左右的土地面积,贡献了62%的规上工业增加值。
商务发展的结构持续优化。乡村市场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至44.4%,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竞争力不断提升。累计引进超亿元外资项目290余个,规上工业外资企业的销售产值、税收、就业人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均在20%以上。累计开展跨国并购项目近500个,成为我省对外投资主要形式。
商务发展的活力持续释放。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带一路”等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在浙江深入推进,并为全国提供了示范经验。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金华现代服务业、杭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落地浙江,内贸流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境外外经贸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创新等一批省级改革试点有效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商务发展的活力。
商务发展的环境持续改善。深化商务领域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权力事项从379项缩减到46项;行政许可事项从20项缩减到9项。扎实推进商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商务运行监测、外贸服务、96357等平台建设,商务治理、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境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新增驻德国(欧洲)商务代表处。着力打造我省公平贸易环境,累计应对553起贸易摩擦案件。
2017年,浙江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5604.2亿元
未来五年浙江商贸有这些“小目标”
2018年,全省商务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网络零售额增长20%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速与全国同步,占全国份额保持稳定;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00亿美元。
会上,杭州市、舟山市、义乌市、宁波鄞州区、绍兴上虞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单位作为代表发言。杭州围绕消费介绍了杭州如何提升商贸流通综合竞争力;舟山围绕商务领域改革,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建设介绍了目前的工作进度;义乌围绕“一带一路”,重点介绍了“捷克站”建设方案;宁波鄞州分享其围绕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经验做法;绍兴上虞介绍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体做法;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国际产能产业合作建设,分享了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措施。
孟刚介绍,这甄选的6个发言代表单位,正是2018年浙江商务系统的主攻方向。
孟刚表示,2018年浙江商务要突出七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以“一带一路”为统领,高标准建设开放平台;二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积极推进消费升级;三是以优进优出为导向,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四是以实施投资新政为契机,扩大国际有效投资;五是以数字经济为动力,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六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打造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七是以“两学一做”为引领,全面加强商务队伍自身建设。
安徽淮南:繁荣商贸 惠及民生
“在2017伊朗中国贸易周活动上,带了1000份各种口味的淮南牛肉汤方便装产品,几天时间就销售一空。”淮南牛肉汤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后继告诉记者。淮南牛肉汤境外火爆热销,正是淮南加快商务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成就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淮南大力实施科技兴商、人才强商、项目立商战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看外贸,全市进出口额累计实现19亿美元;
看外资,全市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1亿美元;
看消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跨3个百亿元台阶,从291.2亿元跃升到572亿元,年均增长11.5%;
看外经,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从1.52亿美元增至2.26亿美元,总量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前4位。
看电商,寿县进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行列。
五年来,淮南高规格组团参加中博会、徽商大会、投洽会等境内外招商活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个,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成为皖北地区首个国家级开发区。6家企业荣获省诚信示范,3家企业产品晋级“安徽老字号”。
乐森黑马公司晋升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淮化集团开通国内首家外贸生产企业海铁联运班列。市高新区荣获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数量居全省前列。淮南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累计新增过千万美元外贸企业27家,获权企业607家。
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历史上首次设立了海关、商检机构。八公山豆腐制作工艺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示184天,充分展现淮南乃至中国对外形象。
流通企业加速壮大,累计净增限上商贸法人企业59家。金地环球港、南京新百、新世界生活休闲广场等商贸综合体相继开业。龙湖路地下商业街、洞山基地美食街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
淮南强力推进电商淮南工程,江淮云产业基地跻身省级示范园区,3家企业荣获省级示范。寿县“互联网+”产业园入选省级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五年来,淮南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实现191亿元,年均增长35%。会展经济蓬勃兴起,成功举办2016、2017淮南豆制品展销会。餐饮企业摘得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七项金牌,创历史最好成绩。
为方便广大市民,淮南大力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计划,新建10个、改造28个。实施加油站建设三年计划,新建加油站17个。加快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飞虎天蕴等二手车交易市场建成开业。
电子商务 互联网+
安徽濉溪:电子商务进农村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小到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大到家电、农资、种子、化肥等啥都能买到,当地的临涣包瓜、腐乳肉、瓜果等土特产品还能在网上销售出去,村里有了淘宝服务站,可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在临涣镇石集村提起本村女青年杨延的淘宝服务站,村民们无不赞赏有加。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濉溪县各镇招募合伙人,临涣镇的杨延第一个报名成为濉溪县农村淘宝项目的首批合伙人之一。从起初乡邻们的不相信网上买卖东西,到现在不仅增设2个农村淘宝服务站、8个淘宝店,还安置11名当地青年就业,去年总交易额达400多万元,杨延成了名副其实的“淘宝女强人”。
其实杨延只是濉溪众多电商从业者中的一员,她的农村淘宝服务站也是濉溪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朝阳产业,潜力巨大、前景无限。濉溪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战略决策,决定借力电子商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符合濉溪县农村实际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途径,不断加快推动濉溪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一件件土特产因为有了电商,俏销市场;一家家企业因为有了电商,产销两旺;一个个电商从业者,鼓起了钱袋。搭乘"信息高铁",濉溪县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电商发展坚实保障
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商产业发展,成立了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濉溪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和服务站点建设,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和企业多方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氛围。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安徽日报、淮北日报、濉溪县广播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150多篇,刷墙体宣传120面,制作宣传条幅260多条,宣传到镇到村,编制工作简报30多期。
建设了4000平米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包括运营服务中心、农产品线下体验中心、线上特色馆,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培训、办公、会议室、美工摄影等配套服务场所,7800平米的县农村物流配送中心,7个镇级物流配送分中心,服务覆盖全县213个镇村服务网点。整合集聚了韵达、天天等物流快递企业7家,实现了全县11个镇213个村电商服务站统进、统配、统送服务覆盖率100%。
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2017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9.1亿元,增长42%。其中:下行日用消费品、家电数码、食品等商品7.6亿元,增长39%;上行洋葱、土豆、大蒜、油桃、挂面、芦笋茶等农产品1.5亿元,增长61%。
全年新注册电商企业29家,新注册农产品网销商标4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幸运牌”方便面、“地能牌”芦笋茶被评为“安徽省好网货”品牌;韩村镇生产的芦笋茶,被上海农科院列为全国经典网销产品,带动扩大种植面积近1000亩;驰名商标“孙侯牌”皖雪面粉采取“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电商”模式,签订小麦订单15万亩1.5亿斤。中瑞农产品集散中心建成“智店宝”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淮北、濉溪及周边地区服务网点16000多个,与20多家农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等签订供销协议,实现网络交易额8000多万元。淮北勿相忘电子商务公司,转型发展电子商务,生产的生活用纸类商品,全部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交易额实现6000多万元,位居全国网销同类商品前三位。新培育网销农产品品牌“猴小弟”,发展了1万多人的运营销售团队。不断探索发展创新模式,濉溪电子商务形成了与传统企业互促互哺、互利多赢、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电商活动10多场次,先后开展了濉溪电商创业创客大赛,全县40多个团队参加比赛,激励了农村青年创业热情;举办贫困户创业沙龙2场次,网货对接会4场次,电商企业沙龙5场次;组织4个团队参加全省农村电商职业技能大赛,荣获电商扶贫驿站和县办园区第三名,组织20个电商团队参加淮北市电商创业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共5个。
举办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贫困户等电商培训班128期,培训11300人次,带动1200多人在电子商务行业创业就业。利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培训专栏,开设电商基础知识培训科目,培训25018人次。
通过举办和参加丰富多彩的电商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全县电商发展氛围,激发了一批青年创业者,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和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农村电商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助力精准扶贫
濉溪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为抓手,围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目标,立足全县农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运用,不断加大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贫困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濉溪全面建成22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代购代销、代缴水电费、代购车票及农产品上行等服务功能,实现贫困村物流快递服务网点、交通道路、宽带接入全覆盖,有效提高贫困村民生活质量。
开展贫困户电商知识普及应用培训41期,培训贫困人员1020人,对实操提升培训后,帮助自愿在电子商务行业就业创业的77名贫困户学员开设了网店,并给予配发了电脑设备、免费安装2年宽带等政策支持,合计每名贫困户补贴资金4060元。真正把发展农商,促进农村就业落到了实处,电商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不仅推动当地发展生产,促进农产品上行,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更助力濉溪县扶贫攻坚事业取得新成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濉溪电子商务进农村正迸发活力,成为濉溪向前发展的不懈源泉,为濉溪打造了经济增长“新引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故事在濉溪不断更新上演,濉溪人民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人、产业、城市、自然和谐交融的发展篇章,用累累硕果奏响着电商发展的时代之歌。
作者:侯晓莹
2017年岳阳电子商务发展交出哪些成绩单
记者昨日从市商务粮食局获悉,2017年,我市牢牢把握电子商务发展机遇,积极主动服务有序启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得到优化,产业规模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51.8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118.91亿元,同比增长83%。
2017年,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实有主体企业总数为4.43万户,其中网络市场主体企业达3.8万户,占总数的87.64%。我市在湖南省电子商务统计监测管理系统注册备案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178家,其中通过湖南省电子商务企业认定的企业共81家。年网上销售额过亿的企业有经开区华文食品,年网上销售额过3000万的企业有平江永和食品、湖南渔米之湘、临湘渔我同乐鱼具等8家,年网上销售额过1000万的企业有湖南新泰和、临湘十三村、岳阳县增润农业等15家。经开区华文食品、湘阴县华康食品被评为“2017年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大力引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效果明显,通过政企座谈对接交流,目前入驻我市的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搜农坊、58农服、云彩惠、农商通、乐村淘、淘实惠、邮乐购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共计18个,为我市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实现双向流通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阿里巴巴一达通外贸服务平台为本地外贸企业拓展了跨境电商业务。据统计,2017年全市通过阿里巴巴湖南跨境电商本地化服务中心注册的企业达35家。
2017年以来,市县两级商务粮食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电子商务的考察调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市级出台了《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平江、湘阴、汨罗、临湘、岳阳县、云溪区等地纷纷出台了政策性文件,整合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达4400万元,为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1至11月,岳阳电商产业园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5.6亿元,同比增长28%;园区内电商大楼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新增实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20家,同比增长22%,实现网络零售额4.2亿元,同比增长25%;园区内通过湖南省电子商务企业认定企业19家,电子商务及相关行业带动新增就业创业500多人。此外,平江、湘阴、汨罗、临湘、岳阳县、云溪区、君山区等地均结合实际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或电商孵化园区进行了规划和建设,业态规模初显;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内投资建设的“国际商贸保税物流中心项目”,目前6万平米的展示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外墙装修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2018年初试运营;7000平米的湖南国际快件监管中心预计2018年1月主体封顶,已与湖南省邮政速递公司签订该监管中心的运营合作协议;正积极筹建岳阳本地的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园区已有意向租赁面积约3万平米,签约面积6100平米。阿里巴巴一达通已入驻我市,建立并运营了阿里巴巴岳阳跨境电商本地化服务中心,帮助企业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实现外贸业绩增量。如湖南高朗烈酒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打破传统让本地红酒出口,实现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目前我市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增至103家。
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市已建成并运营:县级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中心24个,仓储快件中心39个,邮政快递服务站点1629个,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72个,基本实现大型电商平台网络终端全覆盖。加大了网销农产品整合与开发力度,在全市整理并开发出适合网销农特产品16类171个,网销“岳家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7年实现农产品上行交易额14.66亿元。电商扶贫“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电商企业+电商平台”模式成为行业扶贫新亮点。
记者 刘 革
湛江: 建设农村电商产业园有“钱”景
【报告原文】
今年的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我市要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升级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省现代服务业次中心,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信息经济和服务经济,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支持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建设电商示范企业。规划建设一批商贸综合体、高端购物商城,提高共享经济、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农业+电子商务
湛江有优势有基础
湛江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3.1%,农用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7.1%,农业仍是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小康是重中之重。
我市农产品丰富,尤其是亚热带水果、蔬菜等,已形成了较大的供方市场,显示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是我市农民致富的重要希望所在。但在我市农产品市场中,存在规模小、规划差、仓储设施少、“互联网+”利用不充分、品牌力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常常出现价廉滞销等情况,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小康生活的实现。
而电子商务则是一种新兴的、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商务部2013年1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结合农村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和农产品流通领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湛江市人大代表叶文新等建议: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加强规划,整合资源,以农业、供销等农业行政、服务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创设全市性以现场交易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农村电商产业园区,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市场化问题,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基地+互联网
规划建设农村电商产业园
市人大代表叶文新等认为,创建农村电商产业园区,湛江具备良好条件:一是丰富的产品资源;我市是我国大陆最为典型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类多,产量大,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有机食品、国家绿色食品等一系列认证的品牌农产品。二是已形成一定市场主体和电子商务规模;我市各县(市、区)都已建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农产品聚散市场,互联网电子商务也在这些市场和经营者中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市场管理经验和人才技术力量的储备。创建全市性农村电商产业园区,可以把这些分散的市场主体和电子商务力量整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品牌力量,提高市场话语权、竞争力。
“根据省内外成熟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创办经验,我市的农村电商产业园,可以在当前规模较大、符合规划要求的物流市场的基础上改造升级而形成,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为宜,采用一园多区的模式建设,设商务区、仓储物流区以及集创业、金融、邮政、信息、技术等上下端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区等区域。”
市人大代表叶文新等建议,我市的农村电商产业园要对接农村综合改革,突出“三农”特色,挖掘资源优势并不断实现资源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和营销,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互联网”示范项目,在达成销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产业园亦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农民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技术培训、植物医院、农资、统防统治、农业贷款、农村电子商务等服务。同时把产业园建设成为与其他市场主体联系的窗口,建立长期定向购销机制,保障农产品空档期的稳定供应,实现商品互通、功能互联、区域互动、合作共赢目标。
电商推动重庆开启“新零售”大门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我们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攻关夺隘?目前,我市正在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八项行动计划”,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报今日起推出“重庆转向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紧紧围绕我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为切入口,寻找我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新趋势、新亮点。
电商推动重庆开启“新零售”大门
电子商务年交易额有望破1万亿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张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内陆开放高地,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对重庆的数字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持续助力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还带动物流飞速发展,提升就业。
站在新的起点,近日记者采访了阿里巴巴集团、市级相关部门,深度挖掘电商助力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全面展现数字经济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变化。
重庆人均消费增长排全国前六
刚刚过去的一年,重庆市民的“剁手”力度可谓空前。去年“双11天猫全球狂欢节”,重庆市交易额达34.09亿元,较去年增长41%。“双12”当天,重庆近万商家通过支付宝发出700多万张优惠券,吸引183万人走出家门消费,一起体验了一把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狂欢。
电商节的消费数据,只是重庆市民“买买买”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消费,正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根据重庆日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重庆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电子商务功不可没。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2017年数据,在人均消费增长上,重庆排名全国第六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西藏。
“电商的发展不仅降低了市民的消费成本,最重要的是,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丁忠兵告诉记者,以前网上买东西因为摸不到、试不了,消费者常常收到货后不满意。如今,马云的“新零售”提出一年多,已经在重庆渐渐落地,并打出了“体验”牌,持续向线下发力。
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天猫双11”期间,重庆的新光天地、龙湖时代天街、万象城这三家商场率先加入“双11”快闪店行列。在这些线下店铺中,商家通过线上线下打通,不仅让消费者同步享受天猫线上红包、优惠券、满减等促销政策,还能坐拥“门店试装、快递到家”的福利。
“当前,消费形态正从买产品向买服务的方向转变。重庆正以智慧商圈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成熟商圈改造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余晓玲介绍,随着阿里等电商巨头的布局,以及自身建设,如今新零售、支付等智能科技已经在重庆商圈中普及,重庆市民在商圈购物、吃饭、娱乐、停车等,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一家电商带动重庆11万人就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又要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创造更多新岗位、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作为数字经济,电商成为拉动重庆就业的一架“马车”。根据记者从阿里巴巴拿到的数据,2017年阿里在重庆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就多达11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从事电商以及上下游服务产业。
随着连接的上下游产业越发多样,电商链衍生出的新“物种”新职业,也创造了更多就业形态——在九龙区留学生创业园,从海外归来的高峰选择与朋友合开网店,仅靠售卖文创产品,他在淘宝一年销售额就达近百万元;在綦江区隆盛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唐均旺在村里开起了村淘服务站,帮助周边农村采购网上商品,同时采购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网销,一年的收入可达十几万元;在江北区某小区的菜鸟物流服务站,陈炳欢以承包的方式做起了包裹寄存的生意,去年“双11”期间,他的收入就突破了2万元……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向记者表示,在各地互联网经济长尾效应下,特色买卖、细分产业层出不穷,就业正从工业时代的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千人千面。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丁忠兵研究发现,近年来重庆的电商核心人才也非常稀缺,尤其是既懂互联网又懂商业的人才,在重庆的年薪可达数十万元。“电子商业把上下游的产业都整合起来,形成集群效应,不仅带动了低层次的就业需求,同时还创造了高收入的职位,使得整个社会的创业就业环境更加和谐、健康。”丁忠兵如是说。
重庆电子商务交易额或破1万亿
除了激发创业就业的热情,互联网新经济体所搭建的科技与商业体系,也为不少在渝中小企业赋能。去年5月,阿里巴巴零售通来到重庆,做起了笼络街边小店的生意。这些阿里所谓的“零售小店”通过其统一采购、配送的方式,降低了街边店、夫妻店的运营成本,丰富了商品种类。阿里巴巴零售通事业部西区总经理杨华向记者透露,截至2017年10月,阿里的“零售小店”已服务200到300万消费者,零售小店的月平均销售额增长了20%左右。
“因为规模小,以前进货都靠分门别类自己采购,费时又费力。现在只需打个电话货就送到家了,还便宜。”谈到零售通带来的改变,九龙坡区一位零售小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由于与零售通合作后,可直接通过阿里巴巴的当地供应商线上订货,除了享受便捷的配送服务,还能采购到进口商品、天猫的“网红”商品,以及农村淘宝等农副产品,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
根据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全市已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5万多家,在淘宝、天猫等平台的网络店铺数15.1万家。2017年,预计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网络零售额600亿元。
乡村振兴 一根网线做出大生意
作为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的重庆而言,农村电商为调整农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不少。来自重庆市商务委的数据,2016年,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55亿元,同比增长103%;2017年1~8月,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58亿元,同比增长83.1%。
曾今,“要致富先修路”的谚语,逐渐被“想赚钱拉网线”所替代。而一根网线给农村带来的改变,已不再是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倒逼农业转型升级,玩出新花样。
“发展电商,不仅能促进消费,还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电商消费,我市已培育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22个。如云阳县推出“天生云阳”区域公共品牌,对“三品一标”进行电商化改造,成为农村电商“网红”。同时,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活动,则让更多农户尝到甜头。如奉节县通过开展聚划算、电商网络脐橙节等营销活动,1年内销售奉节脐橙3万余吨、创收2.4亿元;而通过“汇聚重庆”“巴渝火辣诱惑”等多场聚划算促销活动,“村红直播”“电商进农村赶集”等节庆活动,则让更多重庆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记者还从阿里巴巴独家获悉,18日,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年货节”将在重庆开幕。作为电商扶贫的重要项目,该活动落地重庆,也将大大提升重庆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
广西农村电商打造壮乡新貌助推扶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农村电商的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各路电商大佬加紧布局农村电商市场,纷纷抢滩三四线城市,把向县城、农村“下沉”确定为发展新路径。电商已在农村落地生根,迅速发展,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农村已然成为电商新“蓝海”,在这片“海域”里,广西农村电商也乘风破浪,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尝试创新挖掘出新的发展模式。
成效显著!广西农村电商奏响壮乡“双十一”最强音
经过3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广西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四个方面成效显著:
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逐渐形成了一批“电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鹿寨县五棵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走电商销售路径,将“炫亮”牌鹿寨蜜橙打造成消费者放心的水果品牌,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直接或间接电商扶贫人数200多人。2017年上半年,东兴市方圆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广西农信网、微商城、邮乐购等电商平台销售“红姑娘”红薯6万斤,销售额近50万元,参与每户村民增加年收入2000元以上。
涉农电商平台遍地开花。目前,阿里巴巴已与广西39个县(市、区)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农村淘宝县域33个,建设村点1170个。同时,乐村淘、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村邮乐购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争相布局广西农村实体市场,落地发展。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基础进一步夯实。在示范县,快递物流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物流配送72小时内到达村(屯),物流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基本实现网络代买、代卖、充值缴费等便民服务。
广西版“双十一”成为电商亮丽名片。连续两年举办广西“壮族三月三”电商节,重点促销广西农特产品。2017年“三月三”期间推动广西农特产品网销达13.8亿元,初步打造广西版“双十一”。
换挡提速!广西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对于当前的农村扶贫脱贫来说,农村电商无疑是一辆不可错过的快速“电车”。
截至2017年,广西的靖西县、大化县等36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其中国家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23个,争取中央资金支持7.2亿元。下一步,广西将用2年时间,对区内有条件的国定贫困县实现电商进农村示范全覆盖。
大化县借势互联网,开办电商销售平台,引导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签约销售农产品。2017年,大化的食用菌、旱藕粉丝、黑山羊等农特优产品实现网络销售额2000多万元,带动3000多户发展特色养殖,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17年,靖西的电商企业联合各方力量发起电商扶贫·爱心团购西瓜活动,利用各种渠道,短短几日,帮助国定贫困县贫困村孟求村实现西瓜总销量15万斤,电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2015、2016年度的23个示范县,共建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站点1946个,物流配送网点1538个,农村电商业务累计培训77785人次。
异军突起!广西农村电商人才掀创新创业热潮
近年来大批年轻人从城市返乡创业,为当地电商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广西商务厅成立农村电商讲师团,举办“2017广西电商好讲师大赛”,开发电商进农村课程体系,累计培训超过7万人次,为农村电商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农村电商大户。
柳州融安大将镇富乐村,电商大户赖园园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回乡通过电商等渠道,帮助合作社的贫困户销售金桔。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促进“融安金桔”实现网上销售量2.8万吨,销售额达5.6亿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约8.23亿元。而辞去待遇优厚工作,回柳城县老家当农民的80后青年梁敏林,开始种植铁皮石斛,通过在网上寻求合作商,组建了34名小伙伴专门销售铁皮石斛。目前他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也从1亩发展到将近4亩。在各类电商异军突起的时候,梁敏林的微店销售额逐年攀升,年销售额达到百万元,纯利润30多万元。
新格局!“电商+产业+市场+冷链”新模式助推农民增收
广西商务厅厅长蒋连生曾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广西将着力打造“电商+产业+市场+冷链”新模式,助推农民增收。注重农产品上行,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
未来,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基础将更加夯实、公共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更加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开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新局面,为营造“三大生态”
实现“两个建成”提供强大助力!
商务工作借鉴
湖北省商务厅如何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月15日上午,湖北省商务厅召开全省商务(招商)工作会议,总结交流2017年及过去5年商务工作,明确新时代商务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谋划2018年工作,研究新形式下以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图为全省商务(招商)工作会议现场
会议认为,我省2017年国内消费稳定增长,对外贸易持续向好,招商引资有力推进,对外投资合作有序发展,口岸平台加快建设。但也面临着商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开放水平不高、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自贸试验区系统集成不足、突破性发展不够;干部队伍建设有薄弱环节、“能力不足”等难题。2018年,商务厅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商务发展动能转换和质效提升,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要对标先进,高水平推进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坚定不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走在中西部前列。深化改革试验。紧紧围绕总体方案,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寻求更大突破。加强系统集成。做好制度创新成果的系统集成,做好总结、评估和复制推广工作,辐射带动全省加快开放发展。加快推动《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立法,协调做好自贸试验区有关法规规章调整工作。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各片区因地制宜制定招商引资支持政策,促进基础设施、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加强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吸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要狠抓统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扩大有效投资、振兴实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中的重要作用,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实抓好。加强产业指导和项目谋划。推动各地聚焦区域特色,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量化目标,促进招商引资差异化发展。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建设,紧盯世界500强、民营500强、制造业500强,谋划一批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大项目,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平台打造和模式创新。继续办好鄂粤港澳经贸洽谈活动,精心筹备“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积极用好华创会、楚商大会、湖北台湾周等招商平台。创新产业生态招商模式,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引大、引新、引缺、引链方面争取突破。以落户的世界500强为重点,不断优化服务,做大存量企业,实现“以商招商”。积极推介中法生态城,谋划设立更多国际合作产业园区,推动共建“飞地”园区,做精做强“园区招商”。加强考评督办和跟踪问效。进一步落实中央和我省出台的招商引资促进政策。完善招商引资督办考评办法,探索招商引资激励和容错机制,切实推动项目落地。
要促进流通,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升级。“优商品”,增加有效供给。深入推进“荆楚优品”工程,持续推动“老字号”融合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湖北知名品牌。探索并培育“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餐饮住宿、养老家政等居民生活服务业提升水平,丰富业态。“通商路”,促进流通现代化。复制推广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内贸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减商负”,降低流通成本。扎实做好武汉市、黄石市国家级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降低技术性成本。全面推进“农商互联”,鼓励发展连锁经营,提高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降低组织性成本。“立商信”,优化消费环境。深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力度,健全商务信用管理制度,完善重要商品流通追溯体系。
要汇聚动能,着力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目标精准发力,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扩大外贸规模。推进“三项工程”、“破零攻坚”计划,实施“百展行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拓展行动,积极扩大进口,做大外贸总量。培育外贸新业态。支持汉口北创建省级外贸新业态综合试验区,促进“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体”融合发展,力争2018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达到10亿美元。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武汉市申报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发展服务贸易。扶持培育一批服务贸易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兴领域服务贸易,加快推进服务外包提档升级。
要加快步伐,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夯实基础、巩固优势,推动我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联接“大通道”。推动中欧班列(武汉)、航空货运、江海直达、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我省对外通道向沿线国家加快延伸。优化口岸平台布局和功能,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引进来”。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品牌活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方位经贸合作。推动“走出去”。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积极打造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建设中比科技园、福汉木业中俄托木斯克境外经贸园区,引导我省企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定向培育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推动我省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一带一路”国家有序转移。
江苏涟水县商务局尽心竭力抓好阳光扶贫工作
201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阳光扶贫”的工作部署,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县商务局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确保帮到关键处,扶到点子上,把阳光扶贫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工作计划记在心上,工作措施落实在行动上。强化领导,明确责任。2017年初,该局就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党委书记高正飞任组长,副局长朱金文、庄健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确定13人为帮扶责任人,每人联系3户贫困户。压实责任,明确目标。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汇报,布置下周扶贫任务。建立帮扶责任人与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的长效联动机制,做好精准摸底。详细询问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和期盼解决的问题等,并做好贫困家庭情况记录,建好脱贫帮扶档案。对帮扶对象户进行排查摸底,进一步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度。调查走访,摸清实情。
按照底数清、难点明、措施实的要求,该局13名帮扶责任人对所负责的39户贫困户进行标准化识别、信息化建档、实名制管理。在此基础上,将采集的贫困户信息录入手机APP客户端,确保录入率和完整率达到100%。该局通过深入五港镇蔡工村座谈走访,梳理出村弱民贫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二是农村建设缺少规划,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传统的一麦一稻效益低下。
土地得不到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干部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不强,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四是农民生了大病很无助,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局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一是借助蔡工大桥建成通车的契机,争取蔡工港和通港路建设,解决好对外通道问题。同时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争取资金,建设好村到组的便民通道。二是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三是解放思想,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搞好扶贫开发。四是利用红色资源,建立蔡工渡口纪念亭。局长、党委书记高正飞撰写的民情日记《用真心换真情,用脚板补短板》,发表在4月6日的《涟水日报》上。落实措施,扶出成效。该局阳光扶贫工作从2017年春节开始贯穿全年,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的创新提效、产业提质、融合提速、生态提升、民生提标“新五大工程”。
认真做好调研走访,政策宣讲,关怀慰问,兴办实事等工作,深入宣传新发展理念以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农村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把“阳光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该局围绕年初计划,年中“双过半”,党的十九大召开及全年收官等四个关键节点,每季度有侧重。
每个月有成效,每件事有落实,有脚步丈量贫困村的每一寸土地,把每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局长、党委书记高正飞6次深入挂钩帮扶的五港镇蔡工村进行大走访,和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所需所盼所求,决定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千方百计争取、协调、筹措资金77.41万元。
铺设4公里3条村组道路;为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投入41760元,安装屋顶光伏电站5.22kw;投入3.06万元,改造村部和卫生室,安装空调6台等硬件设施;走访慰问50多户特困户,送去粮油及生活用品等实物折价1.56万元。向上争取资金25万元,筹建蔡工渡口红色纪念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涟水县政府网
浙江海盐县商务局如何勾勒发展美丽蓝图
2017年,招大引强、优进优出一如既往是海盐县商务局工作的关键词。
这一年,海盐县商务局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凝心聚力,变以往“单兵作战”为“集团出击”,点燃了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县新批外资项目31家,合同利用外资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全年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成功引进安费诺和光大环保等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2个。
这一年,海盐县商务局不断夯实外贸服务基层基础,坚持优进优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按下了开放发展“快进键”。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8.25亿元,同比增长16.9%;对外投资2.9亿美元;境外设立企业带动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40%以上。全年累计合同执行金额18615.28万元,同比增长15.25%,完成市年度目标的102.28%,离岸合同执行金额2665.35万美元,同比增长32.13%,完成市年度目标的118.46%。
这一年,海盐县商务局强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巩固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培育电子商务发展亮点,营造电子商务发展氛围,网络零售一路“高歌猛进”,预计实现网络销售35亿元,同比增长30.9%。
一连串漂亮的数字跃然纸上,勾勒出海盐县商务发展美丽蓝图。
招商引资 积蓄澎湃动能
无论是做大海盐经济总量,还是引领全县经济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招引大项目、好项目的路径就是招商引资,去年,海盐县商务局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仅配足配强招商人员数量,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队伍结构,配齐配精招商骨干,而且在人员质量上加强培训,针对不同主体、产业开展各种精准化培训考试和技能比武,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高效招商铁军。
全县共有招商人员100多名,其中专职蹲点招商人员40多名,全年累计外出招商天数5212天,外出招商5513人次,走访企业3104家次,接待企业3449家次,共签约项目202个,同比增长147.30%,其中顺利推进160个,总投资302.97亿元。
在打造招商铁军的基础上,海盐县商务局还通过产业与招商对接,编制了核电关联、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11个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在获取大量项目信息的基础上加以精心筛选,大力招引了一批重大优质项目,为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发展积蓄了澎湃动能。
经济进入新常态,作为经济持续发展坚强后盾的招商引资,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经济新常态。去年以来,海盐县商务局注重“海盐人”招商和招商顾问,充分发挥海盐各商会、异地商会、行业协会、与海盐联系密切盐籍知名人士等资源,完善全县招商顾问队伍,建立经常性的活动机制,提供全面高效服务,推进以商引商。
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发展,融入上海就是融入市场。2017年,海盐县商务局借地利之优,加强与上海产业对接,突出特色产业集聚,深化园区产业对接,通过举办推介会和蹲点挂职,有针对性地对接项目,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起了海盐与上海合作共赢的桥梁。“从签约项目来看,上海项目占比有明显提升。”海盐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马不停蹄”地招商引资终于换来了“一号工程”的“内外开花”,安费诺连接技术、盛安精工技术、班尼戈流体、嘉兴优加车业科技、光大环保能源(海盐)有限公司等优质外资项目纷至沓来,上海锦萧建筑科技、紧商科技、融核产业发展基金、秦山核电售电公司、富地润滑科技、山水六旗基础设施配套工程PPP项目等重大内资项目“落地生根”。
如果“引进来”是积蓄动能,那么“走出去”则是增添后劲。去年以来,海盐县商务局优化开放平台,提升开放水平,不断加强与欧洲在产业合作、经贸交流等领域合作,扩大提升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舞台。在外贸上,海盐县商务局科学制订了《进一步稳定外贸增长调整外贸结构的意见》,从新增企业、扩大规模、风险防范等不同维度出发,设计了更加积极开放的推动政策,对于外贸企业参加列入重点展会的摊位费、新增生产型出口企业当年度自营出口额等都提出了明确的奖补办法。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镇(街道)外贸工作联系机制,实施外贸服务下沉工作方法,探索实践在基层经济建设服务中心设立外贸专管员,强化下园区、走企业等实地走访交流,加强与海关、检验、外管、国税、财政等涉外部门横向联系与沟通,积极服务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出口品牌建设、贸易纠纷预警和出口风险管理等,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为企业畅通贸易便利化渠道,有效促进了外贸出口。2017年,相继举办了出口信用保险操作与典型案例交流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联保宣讲会等。
在服务外包方面,海盐县商务局则以定期联系走访、帮助企业申报补助资金等形式,推动企业拓展服务外包业务,加大对服务外包园区联系与指导,有效支持与促进园区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我们成功帮助了两家企业,共计455.35万美元技术出口额申请商务部专项资金,对部分有较为稳定的技术出口与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绩的企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提高了企业承接与申报业务的积极性。”海盐县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参加展会可以增强海盐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海盐县商务局围绕“能展尽展、应展尽展、全力促展”的总体思路,制定海盐县重点支持(国)境外展会目录,其中安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6个,占全部重点展会的1/4,积极依托五金、紧固件、服装、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鼓励企业抱团参展,促进了海盐企业更好发展。
海盐县商务局先后组织了金元亚麻、永瑞家用、乐绘等一批企业参加中东、北美等园区的推荐活动,大力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服务贸易展会。全年共组织200多家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60多次,摊位400多个。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海盐县商务局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第12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精心布展、抢抓商机,共接待客商4000多人次,成交额1680万美元,为海盐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宣传展示和洽谈成交的国际贸易平台。
开放型经济 增添发展后劲
电子商务 激发消费活力
2017年11月,在武原街道枣园东路,一座特色园区揭开了“神秘面纱”——海盐举办了“168·创业小镇”开园仪式,正式对外运作,同时也拉开了海盐县首届电商展示会的序幕,通过大型广场室外展示的形式,展示近年来全县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组织创业成果,让人民群众通过现场展示感受全县电子商务创新型组织的成就与活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价值,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电商产业持续发展离不开好的平台,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建好舞台,做好服务,真正让电商企业唱好、唱响“经济大戏”。2017年,海盐县商务局依托产业、市场等优势,发布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加快拓宽工作载体,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扎实推进“电商换市”、“电子商务拓市场”、“电商产业集聚工程”、“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等工作,鼓励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日益广泛,网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回首2017年,海盐县电商产业发展交出了满意“答卷”。中国云谷海盐电商产业园落户海盐科技城、连续四次荣获“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称号、深圳市浩方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跨境电商综合服务项目“牵手”武原街道、网商大厦、创业实训基地入选浙江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
当前,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大,是一块巨大“蛋糕”,“向农村进军”无疑已成为当前电商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为打通农村购物售货“最后一公里”,激活农村“沉睡市场”,海盐县商务局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完善海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人保海盐公司、工行海盐支行与村淘的对接,全面完成海盐县服务中心和10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布点工作,累计实现代缴服务1304笔,代缴金额8.32万元,代购订单9199笔,代购金额19.98万元,进销存销售单数254404笔,销售金额1393.67万元。
翻篇开新局,归零再出发。2018年已经启航,在新的一年里,海盐县商务局将突出“选资”优先,通过谋划一个招商项目库、建立一个重大项目库和完善一个项目储备库,全力保障招商项目快速推进,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优化外资招引团队,积极吸收高质量专业化、外语类招商人才,有效提升全县优质外资招引能力和水平。创新“互联网+工业”电商集成平台和电商协会、网商大厦等集聚发展平台,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同时,全面实施外资“走出去”战略,对接好松德堡、海姆等一批有良好基础的友好城市,推动全县向国际化迈进。
陕西定边县商务局响应“十三五”工作在行动
定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
定边县商务局是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宗旨是为促进县域商贸流通行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是拟订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商业网点规划、服务业规划和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商贸服务业、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商务综合执法和商务领域的举报投诉及查处;对进出口贸易、成品油流通、拍卖、典当、旧货流通、再生资源利用、二手车交易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定边县商务局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定边,并在现有经济和人文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亮地方各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情况
2017年1-11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万元,为年任务4000万元的37.27%,较去年同期减少62%。其中出口总额为万元,进口总额为33万元。预计本年末完成进出口总额1700万元。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全县第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7亿元(去年22.81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年度任务35.45亿元的70.72%;2017年底,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左右(预测数据来源县统计局)。
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完成情况
2017年追赶超越任务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达到7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5%。2017年三季度完成55.61亿元,完成占比30.5%。
二、亮点工作
(一)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
1、全面启动物流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先后对意向企业:中铁二十三局、中铁七局、中建二局和东兆集团等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与意向企业一起实地勘察、调研公铁联运中心项目(一期)选址及全县货运吞吐量大的生产和物流企业。为筛选出合格承载企业积极工作,现阶段已经和东兆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
2、加快物流项目建设步伐。
物资中转站项目
截止今年11月底,已完成水土保持,压覆矿产,环评,地质灾害,职业危害,安全条件论证及安全预评价,林业资产评估,林地使用可行性报告,水土保持监理、监测,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林业采伐设计书,土地复垦方案,与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已完成项目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完成场内水源井施工,场内地平7500平方米,电路外围沿新G307国道2.7公里架线。并完成调整到铁路以南国有林地,可行性报告已编制完成、修建性详规初稿已完成、完成林地退出相关手续,省林业厅也已正式批复,林地砍伐手续也基本完成,234亩项目建设用地,省市国土部门已于年前按程序上会通过,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电商孵化产业园项目。现阶段陕甘宁蒙“金三边”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在县发改局已备案、县国土局已出具用地预审批复、县规划局已出具复函同意实施、县环保局同意开展该项目前期工作、县工业新区管委会同意该项目进入工业新区建设。并在定边县人民政府2017年第五次常务会议上明确:同意在工业新区金丝定边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由国土局负责为项目提供一期工程用地160亩。项目实施企业定边县国泰贸易有限公司正在按照会议纪要精神办理项目各项手续。
(二)市场秩序整顿
2017年,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按照市商务局、县委 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推进流通监管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与商务信用建设,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为建立和完善我县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条件。
双打行动开始后,定边县立即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双打行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双打工作,做好内外联络、上报信息等日常工作,处理双打日常事务。
依据《定边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单位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抓好组织实施。建立信息月报制度,明确每个单位有一名专职联络员,将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阶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处情况及时汇总、分析、上报。
截止2017年,11 月底,县工商局破获侵犯商标权7件,罚款金额2.7 万元;查处其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28件,处罚金额6.7万元。县农业局破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5件,处罚金额1.8万元。县公安机关破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件,抓捕犯罪嫌疑人2 人,1人在逃。县食药监局共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0起,完成水果、水产品、肉制品等重点品种监督性抽检61批次、快检食品1080次。截止目前县食药监局共出动执法车850次,执法人员3400余人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5100余家次,共责令整改320余家次,查处无证经营医疗器械案件1起。
12月初,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为主题的2017年打击侵权假冒宣传活动在县政府对面广场举行。检察院、宣传部、工商局、文广局等14家单位在现场参与活动。
(三)转变思维模式,电子商务发展效果显著
定边县通过电子商务有效整合区域特色资源,通过电子商务的引擎力,致力于将定边县打造成陕甘宁蒙三边农特产品电子商务集散地,走出了一条以“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聚合”为核心特色的“金三边”模式。全县物流企业日均收货量超过3万件,发货量达到6000件以上。目前全县已在网上自建宣传、销售网站的店铺300多个,注册企业31家,物流快递51家,从事电商业务的专兼职人员约有500多人。
截止2017年11月底,电商销售额为2.41亿元(其中国泰贸易公司1.8233亿元,惠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860万元,荣阳惠农350万元,其他电商企业2657万元)。其中,电商龙头企业定边县国泰贸易有限公司获得由省商务厅和扶贫办共同评选的“陕西省电商扶贫先进企业”称号,是全省获得此荣誉的15家企业之一,也是榆林唯一的企业。该公司在湖南、杭州、渭南、绥德设立运营中心,主要产品以销售定边及当地农副产品为主。
1.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定边县于2017年6月22日评审后被确定为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一;根据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文件精神草拟了《定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已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待上会同意后发布实施。向县政府提交《关于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规划实施方案、验收系统公开招标的报告》和《关于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的报告》。已经将定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规划、实施方案、验收系统项目在县监察局进行了备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规划、实施方案、验收系统项目已将相关文件交由县财政局负责实施政府采购。下一步待《定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上会同意后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实施企业。
(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县
充分发挥家政服务业吸纳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强的作用,2017年9月27日,定边县被列为“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县之一,为全面推开家政扶贫工作,定边县商务局积极协调县发改委、财政、妇联、扶贫、团委及各个乡镇初步进行摸底调查,2016年末,全县总户数为99953户,年末总人口352125人,男女性别比为106:100,现定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9708户,35604人。其中,年龄在18-50岁之间建档立卡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有15477人(男:8776人,女3072人)。
结合地方实际,统筹考虑输出规模、城市意向、时间安排,草拟了《定边县“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县实施方案》,并已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待上会同意后发布实施。
中国贸易新闻网
招商新政 新思路
杨建国:2018年县市招商究竟该怎么办
12月22日,2017(第六届)河南产业集聚区高峰论坛会议在郑州举办,这也是笔者连续六年参加该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的转型发展》,笔者也分别从国际、国内以及县域招商三个层面,展望了2018年地方招商,尤其是县市招商的局势与发展方向。
杨建国做主题演讲
在“逆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式下,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本,正在加速回流,外资撤资、产能回流加剧,与此同时,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的全球格局,各个国家也纷纷祭出了“招商引资”的大旗,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争抢优势企业、资本。
这就导致中国目前吸引外资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低收入国家竞争造成外资的“分流”效应,另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本,正在加速回流。
而这种双重压力,需要我国在招商引资上,尤其是吸引外资上,拿出新的“大招”。
这就是为什么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风向,都指向了一个词:扩大开放。
而招商“大招”包括,国发5号文、7号文,也包括第三批自贸区的挂牌等等,这一系列国内政策动向,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是必然选择,在短期稳增长和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对外开放的系列变化后,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内。
杨建国谈县市招商困局
本次大会的主题叫:《“新时代”的转型发展》,我想来谈谈“新时代”。
刚刚结束的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文中是这么说的:“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也是对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结合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下招商引资工作开展,需要注意“新时代”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思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为首次提出的崭新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反映了现代化经济的新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同样,十九大报告也给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而继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立形成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得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据可依。
可以说,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和制度保障,都在逐步成型、完善过程中。对于当下各地招商来说,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来展开和调整下一阶段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其次,绿色发展重要性,再获提升。
绿色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和内容。
无论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定位和方略,以及重点提到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分,可以说,十九大报告,总结了绿色发展理念过去五年来的成绩,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的需求,也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尤其重要的是,十九大报告为绿色发展提出了一个新任务: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报告中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上一个台阶。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的表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次会议修改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我想在座的各位,已经深切感受到了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而我想说的是,这种影响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常态,各地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需要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放到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
第三,振兴实体经济, 被“新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地强调。
即将结束的2017年,可以看做振兴实体经济元年,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政策配套、要素资源,都在加速往实体经济上集聚,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提振壮大实体经济也被放在了更重要位置上。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十九大后习主席首次调研,“实体经济”成为了关键词。调研中,习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
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五次提到“实体经济”,并且明确提出,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实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时候,已经注意把实体经济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了。今年考察中,我注意到很多地方的招商口号,从过去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变成了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上面这个口号变化,其实反映着地方对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地方来说,振兴实体经济,必须与招商引资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招商引资应该也能够激发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上面这两个角度,对于县市招商来说,有些过于宏大,接下来,我就针对县市招商这一块,谈谈县市招商究竟该怎么办。
笔者今年总结了当前县市招商的三重困境:除了前面提到国际招商变动外,国内各地,尤其是是一线、省会等城市,也纷纷将招商列入一号工程,纷纷在要营商环境上率先求变,纷纷在招商机构上着力变革,更有甚者,类似苏州等城市,推出了巨额招商奖励资金等,县市招商的空间和压力,也变得空前的巨大。
杨建国等嘉宾启动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天使计划
三重压力下的县域招商,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招商方向上,抓好两个“结合”。
一是围绕发展实体经济战略抓招引,突出做好招商引资和新旧动能转换结合。,一方面,围绕技术改造、建链补链、集群发展,引进一批旧动能改造标志性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引进一批有利于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的产业升级项目。
二是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招引,突出做好招商引资与国家、区域战略结合。利用好河南的政策红利,做好三区一群对接工作,找准结合点,力争建立建立这些国家战略相应的“产业承接园区”。
其次,要做好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同步升级,探索完善重大项目招引机制,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
这方面,我建议各地可以学习借鉴两个地方的经验。
一个是杭州。杭州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推出了弱化和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功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各自为战”向“全市一盘棋”转变,同时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点问题亲自协调解决。
另一个是淮阴。这方面,淮阴创造了包括:招商引资任务“一下三年”的考核方法;将乡镇部门捆绑,从而更好地资源互补、互相促进;目标差别化考核,来激发招商活力;帮办服务延伸到企业落地生根各个环节,形成了项目过堂、问题过堂一整套“帮办机制”等等。
这些招商机制体质的升级,能够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提供更多助力。
第三,做好招商手段升级工作,更多地走向市场化、精准化、专业化。
杭州,在招商引资中,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统一。
杭州提出的浙商回归工程,已经为各地招商引资提出了一个示范:要更加注重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政府主导力为主”向“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同向发力”转变。
招商难、招商慢、招商层次低,是当前县域招商共同的困境,而这种困境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招商模式急需创新和转变,“过去招商引资完全由政府主导,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形态的不断升级,这种模式暴露出来不少短板和不足,包括招商对象不聚焦、招商方法不专业,招商政策不合理,以及招商效果不显著等。
正是基于这个问题,我创办《老杨会客厅》委托招商平台,而创办的初衷就是:对于县市招商来说,市场化招商机制,将成为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招商引资之外,我想再重复一遍去年的建议:培育比引进更重要。
如果以比例划分的话,过去大家在招商和培育的精力分配按比例是8:2的话,我希望今后,大家能把这个比例调成5、5开,甚至把更多精力放到培育上来。
为什么我要这么强调培育?今年在各地考察时感受越来越深:
前面说了,既然外部环境会相当不好,在这种状况下,需要看的恰恰是地方的内部经济增长动力是否足够了。
未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是,从产业招商,转向培育产业环境,尤其是孵化加速产业园区作用和功能。本地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把这些企业作为产业园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用园区经济增量的核心,可能是未来更长久的产业发展路径。
和往年一样,我再给大家推荐两个地方:杭州、淮阴。前者主要学习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各自为战”向“全市一盘棋”转变的思路和方法;后者主要学习招商引资任务“一下三年”的考核,以及将乡镇部门捆绑招商等制度和方法。
最后,我想说:有委托招商需求的县市,请及时和老杨会客厅对接,我们整合了近100家各类协会、各类企业家数据库3000多家,以及近百家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并且已与10余个政府招商部门和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在北京、天津、河南、陕西、山东、福建等六个省份、数十个城市举办多场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无论是招商成绩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服务县市的好评。
还是那句话:《老杨会客厅》——更好地服务县市发展。
湖北阳新县招商局2017年总结及2018年计划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和服务至上意识,夯实招商基础,拓展招商渠道,转变招商策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2017年,全县新签约重点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19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230.52亿元;全县新注册重点项目41个(其中工业30个),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35个),累计注册资本7.85亿元;其中投资达5亿元的重大项目有仙岛湖天空之城、龙港电商物流园、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叶林环保固废处理等4个。新开工重点项目31个(其中工业17个),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29个)。其中投资达5亿元的重大项目有中电投光伏发电和龙港电商物流园等2个项目。新投产重点项目21个(其中工业10个),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20个)。实际到位资金269.69亿元,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25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42.4亿元,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26亿元)。新批外资企业1家,为宝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实际利用外资1950万美元(市定目标2500万美元)。
二、2017年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求真务实抓招商。今年来,我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县“四大家”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挤出时间带头外出招商。一年来,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武汉、安徽等重要地区开展招商工作28批次,拜访考察企业140余家,加快推动了西商冷链物流园、美妍生物化妆品、洪氏鞋业、洪博钢构等48个项目签约落户,签约资金192亿元。
二是加强组织,整合力量抓招商。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整合经信、农业、旅游等全县17个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六大专业招商局,招商力量更加集中。相关县领导担任第一局长,工商联、商务、经信、农业、旅游、招商等部门担任牵头单位,构建了招商引资新格局。县招商局两个直属招商分局每月外出不少于20天,长期驻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开展驻点招商45批次,拜访考察了企业190余家,掌握有效项目信息86条。
三是完善机制,强化责任抓招商。坚持考核督办机制,对各镇区、六大招商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通过短信、月报等形式公开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全县招商动态,狠抓进度促落实,确保实效求发展。完善落实招商信息跟踪、重点项目服务、重大项目会商、项目落地评审四项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一条有效招商信息、一个跟踪专班、一名县领导牵头、一套服务方案的 “四个一”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四是多措并举,围绕产业抓招商。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依托“三园一区”承载优势,着力引进华新新材、宏光新能源、西商冷链物流、龙港电商物流园、仙岛湖天空之城等一批具有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项目。积极探索重资产招商、股权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新措施,重点推进回乡创业园、重工产业园、轻工产业园等重要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园区发展承载能力。借助项目开工月、清华总裁班企业家走进阳新、安达-广东企业家面对面、楚商大会、台湾周等重要招商活动平台,吸引百余名企业家来阳新考察。三四季度积极开展项目拉练和集中签约活动,营造经济发展不动摇、招商引资不松劲,项目建设不懈怠的氛围。
五是突出优势,优化政策抓招商。抢抓国贫县企业IPO上市直通车政策,出台《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上市奖励(暂行)办法》,对上市企业推行“专班服务”和“绿色通道”制度。积极应对国家政策调整,立足《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等新政策。借助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和项目脱贫攻坚战略,大力发展风能、光能等新能源产业。中广核风电、中电投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安达分布式光伏发电、晶贝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纷纷落户并实现并网发电。
三、2018年工作目标
1.新签约重点项目40个(非考核指标);
2.新注册重点项目35个;
3.新开工重点项目30个;
4.新投产重点项目20个;
5.实现到位内资22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20亿元;
6.新批外资企业1家,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
四、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全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工作部署和市定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油站改造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