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如何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公司的影响

您的位置: &
吉利VS奇瑞:殊途能否同归?
优质期刊推荐盘点中国企业应对危机的谋略--商务指南-中国安防行业网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盘点中国企业应对危机的谋略
第一营销网
&&& 中国企业要想真正从危机中“突围”,必须抓住时机,打破常规的、传统的思维定势,保持高度灵活的营销思维和机智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市场竞争的理念上进行系统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实现“飞跃式”发展。
&&&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救市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砸钱”:从美国的7000亿、欧洲的20000亿,直到后来干脆来了个无限额。中国政府则果断出台了40000亿救市方案,至少在树立信心方面是颇有成就的。从长远来看,这个救市方案的出台,正是中国企业本身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企业本身竞争优势的形成,更有赖于良好的企业管理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更多需要靠技术研发和创新。而这些因素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恰恰又是自身发展的短板,当遭遇金融危机这样“天灾”的时候,本来就“玩不精”的短板便越发捉襟见肘了。
&&&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危机”中思考的解决之道呢?答案就是从战略思维和品牌建设上入手。或许我们通过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就能看出如何从危机中突围的端倪了。
&&& 百度:“吉祥三宝”应对危机
&&& 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客观、理性地去审视自己的业务,去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讲金融危机不一定是特别坏的事情。面对金融危机,百度CEO李彦宏首次提出本土企业应对危机的“三大法宝”,分别为放弃幻想、专注如一和创新求变,这为正经受挑战的中国企业出谋划策。
&&& 1、放弃幻想。当一个企业每天“幻想”着垄断市场、跨界经营甚至独断专横的时候,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信号,特别是当遇到危机的时候,其企业生存的风险性会高过那些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发展企业。百度深知这一点,也因此在对抗危机的策略中,放弃幻想尤其实际可行。
&&& 2、创新求变。这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从闪电计划、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众多广受欢迎的新产品推出,到百度日本、百度有啊等业务拓展,再到即将推出的阿拉丁、凤巢系统,百度多次向外界展示了其创新能力和求变的精神。“x2c战略”是百度在电子商务领域长期的布局,百度“有啊”也将持续这一定位,以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满足多元化的购物需求。
&&& 3、专注如一。主业是百度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百度只做了中文搜索一件事情,这才使该公司在中文搜索上获得了七成多的市场份额。所以从百度自身出发,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集中有限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主业,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优势。
&&& 吉利:从“持续进攻”到“稳步推进”
&&& 仅在2008年,吉利汽车在整车销量、销售收入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口增长更是达到42%,为中国汽车工业树立起了一根标杆。在国外多家汽车巨头面临困难、国内汽车行业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驰骋在战略转型路上的吉利汽车面貌一新,无论在技术研发、产品升级还是在对外合作方面,都显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刻,更是彰显了,吉利作为民族工业的应对策略。
&&& 1、重视技术创新。
2008年1月,吉利在北京演示了自主研发的爆胎检测与安全控制系统,飞驰的“吉利远景”爆胎后依然行驶,直至安全停稳。这项世界首创的汽车安全技术在美国底特律北美车展上引起轰动。现在拥有500多项专利的吉利,已完全具备了一家自主企业所必须拥有的整车造型、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的开发设计能力,使吉利汽车核心竞争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吉利已形成以平台化为基础的5个技术平台15个产品平台,制定了清晰的产品规划和产品推出机制。从2009年始,吉利可实现平均每个季度推出一款新车的目标。就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时,吉利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也继续推出,仅创新项目就有57个正在进行。
&&& 2、稳定价格体系。在高端消费减弱的情况下,非奢侈品有了更大的市场,而高质量的非奢侈品尤其受欢迎。同众多合资名牌相比,吉利汽车算不上奢侈品。在当今不降价就不能提高销量的汽车市场上,吉利2008年以来还没有降过价,赢利能力大幅增强,而主要竞争对手却降价4次以上。曾有“廉价车代言人”之称的吉利汽车,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从“造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近一年间,吉利的产品顺利实现了换代,有“新三样”之称的“远景”“自由舰”“金刚”加上已上市的“吉利熊猫”,已占到总销量的95%以上,从而保证了在严峻的市场面前,吉利汽车稳健的发展。
&&& 3、工具知识管理。吉利产品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是一个不断对前期创新结果的发展或扬弃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通过知识审计对现有知识进行评估以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并促进新知识(创新)的产生。一般说来,知识审计包含了知识需求分析、知识库存分析、知识流分析以及知识映射分析等模块,通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等手段进行。除了进行知识审计之外,知识管理还必须充分地发挥各级员工的作用并有充分地容错机制。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案例分析——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案例分析——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
【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调整、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都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从动因、结果方面分析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单位】:
【分类号】:F426.4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红光;尚秀霞;;[J];上海国资;2010年05期
;[J];市场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萍;[N];金融时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贾德华,王万喜;[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杨德安;[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02期
刘鑫;;[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3期
王静;;[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石海明;黄嘉;庄艳萍;;[J];国防科技;2009年04期
施孟贤;;[J];杭氧科技;1998年04期
张立波,程锦荣,赵力,黄德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龙金顺;;[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胡大江;任玉珑;李道清;韩维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王兴东;闫军;李振;殷世荣;;[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知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刘国新;刘升福;;[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周荣慧;张凤霞;;[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金鸣;李家宝;陈文梅;臧寶霞;吳伟;王玉芹;楊樹東;李文;樸永哲;李金榮;李蔚然;;[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樊文周;;[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6年论文集(下)[C];2007年
杨广志;;[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李丽;;[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徐鑫伟;;[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陈俊林;;[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罗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明;[N];证券日报;2009年
徐宝康;[N];人民日报;2004年
斯科沃新兴市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威廉T·威尔逊;[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任秋凌;[N];北京科技报;2005年
;[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李志林(忠言);[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糜军;[N];财会信报;2010年
汪异明;[N];金融时报;2001年
李飞;[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罗清启;[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华;[D];武汉大学;2011年
王恕立;[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童文俊;[D];复旦大学;2005年
万丽娟;[D];西南大学;2005年
王志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郑钢;[D];兰州大学;2008年
涂敏;[D];浙江大学;2008年
李诗田;[D];暨南大学;2009年
宋瑞波;[D];复旦大学;2004年
巫景飞;[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翔翔;[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杨志刚;[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姚燏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微;[D];广西大学;2005年
谷海玲;[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吴志文;[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柳卓超;[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任姝;[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付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李霞;[D];扬州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金融危机肆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大佬们也不能幸免金融危机肆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大佬们也不能幸免畅游彩云中百家号穆拉利似乎有着先知先觉,已经加速了福特的瘦身计划,并打算利用瘦身迎来宝贵的现金。也因此,虽然这个时候李书福写给福特的信没有任何回复,但穆拉利卖掉捷豹、陆虎两个品牌的决心已然下定。李书福寂寥的等待中,开始继续向福特伸出橄榄枝。其中一个计划就是收购捷豹、陆虎。后来这段经历因为收购沃尔沃的各种报道而被忽略。但李书福自己曾无意中提及这次的行动,“我们提出的收购计划,因为金额上与印度塔塔相去甚远,最终塔塔收购了捷豹、陆虎。”实际上,李书福的心思缜密在这期间再次体现。从这时开始,吉利高层开始频繁与跨国财团或咨询公司接触。其中的一次是邀请科特勒集团董事局主席米尔顿·科特勒到吉利总部访问。与其说是访问,到不如说希望米尔顿·科特勒帮忙引荐。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是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日,该集团董事局主席米尔顿·科特勒应李书福的邀请前来中国吉利总部访问。当时外界的报道是,美国科特勒咨询公司集团董事局主席莅临吉利杭州总部参观、考察,并就吉利的海外市场营销情况与李书福进行了座谈,并表示愿意为吉利“三分之二出口”的宏伟目标提供帮助。这个目标是当时正在谋求吉利转型时,李书福给吉利确定的战略转型的目标任务:2015年产量目标是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海外。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在吉利总部,李书福告诉米尔顿·科特勒:我们想买沃尔沃,希望通过科特勒与福特总部进行联系。米尔顿·科特勒一行对吉利的实力做了详尽的了解。米尔顿·科特勒同意与福特总部进行联系,转达吉利购买沃尔沃的意愿。2008年1月,在科特勒咨询公司的帮助下,李书福在福特汽车总部见到了福特的财务总监、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研究院院长和采购总监等。但谈话并不成功。当李书福表达出吉利有意收购沃尔沃的时候,福特没有正面回复,反而不断强调“沃尔沃是一家有着年销售额150亿美金的公司”。意思很明确,福特当时根本就看不上吉利。也因此,虽然李书福一再表达了收购沃尔沃的诚意和能力的时候,福特也仅仅是说,回去研究一下。又是一盆冷水泼来,但李书福已经在之前长久的准备中愈战愈勇。这次遭遇彻底坚定了李书福聘请专业化并购、财务等顾问公司的决定。回到杭州,李书福曾找到法国巴黎银行洽谈并购沃尔沃方面的合作。法国巴黎银行衡量后,放弃了合作。后来,李书福打听到了英国的洛希尔银行正在参与沃尔沃出售的事务,并有意聘请这家全球有名的咨询公司做购买沃尔沃的中介。LCF洛希尔集团(LCF Rothschild Group)是欧洲老牌家族银行之一,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截止到日,该集团管理资产数量达到1000亿欧元左右。LCF洛希尔集团目前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可以说洛希尔是一个充满历史和传奇色彩的神秘公司。从16世纪起,这一犹太家族便定居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区,直到18世纪才开始发迹,并以洛希尔(Rothschild,德语意为“红盾”)作为家族姓氏。整个金融帝国家族的创始人,是梅尔·洛希尔(Mayer Amschel Rothschild)。在洛希尔家族徽章上,仍可追溯家族原始财富积累的历史。徽章左上角的鹰代表着发迹地德国;右下角站立的雄狮,则是向为家族提供原始资本金、名为威廉的黑森公爵致意;五支箭则象征着打下江山的五兄弟,意喻家训中的团结。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对于欧洲传奇金融家族——洛希尔家族来说,财富却已传承六代总计超过250年。在19世纪的欧洲,洛希尔几乎成为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近年来,洛希尔这个传奇的家族与中国联系频繁,除了吉利并购沃尔沃项目,在中石化联手壳牌收购澳大利亚Arrow,以及阿里巴巴收购美国电子服务商Vendio等企业并购案例中,均出现洛希尔家族身影。事后也证明,李书福当时不仅找对了人,而且因此获益匪浅。两年后,也是在洛希尔的帮助下,吉利果断出手全资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当时曾轰动中国汽车业,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专门牵头在北京召开了“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国家相关部委、汽车行业协会、汽车行业资深专家、中央主流媒体齐聚一堂,总结吉利汽车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发展道路。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亲自出席会议并对吉利予以肯定,认为吉利坚持人才与创新、坚持塑造自主品牌,是吉利的财富,更是中国汽车的财富。吉利的快速发展绝对不是偶然,是长期坚持科学决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在吉利并购沃尔沃签约之后的很多声音中,有人认为正是澳大利亚DSI项目的联系,成为吉利和洛希尔联系的纽带,并最终帮助吉利完成沃尔沃的并购。但其实,一切的根源其实是始于并购沃尔沃项目。当时,洛希尔公司已经知道福特准备出售沃尔沃,而且知道雷诺等公司有购买沃尔沃的打算。但最初接待李书福的人员根本不相信吉利会买沃尔沃,也不相信吉利有能力购买沃尔沃。李书福是如何说服洛希尔的,至今还是个迷,因为以洛希尔的作风来说,即使有人花大价钱聘请他们做顾问,他们也还是要考量成功的可能性才予以决定。一条坊间传言是,李书福问那位工作人员:“瑞典人对钱是否感兴趣?”那位工作人员说:“那当然感兴趣!”李书福说:“对钱感兴趣?那就好办。我们一起把沃尔沃搞得更好,一起赚更多的钱,那不就行了吗?”其实在此之前,洛希尔与吉利有过接触,2007年的时候,洛希尔团队到吉利考察。李书福曾咨询过国际并购方面的问题,洛希尔当时告诉吉利可以关注沃尔沃、萨博等多个项目,但没有提要给吉利做财务顾问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欧洲知名公司,怎么会吧良好声誉押在一家名不转经传的中国民营汽车公司上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畅游彩云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会定时更新有趣有料的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如何避免金融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