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辉猪价大跌时间,多少猪农过不年,进口肉有什么意义

猪周期未破“进口猪”来袭 生猪缘何难脱价格怪圈-闽南网
猪周期未破“进口猪”来袭 生猪缘何难脱价格怪圈
来源:中国证券报
&  “史上最强猪周期”的讨论言犹在耳,“炒股不如养猪”的观点依然被津津乐道,可是情况已经悄然改变:狂奔半年的“二师兄”终于跑不动了。&  “大猪价格真是一泻千里,止都止不住,真让人头疼!”养殖户李先生就烦恼不已。据他介绍,之前猪价大涨那会儿,他没补仔猪,因此看了一年的戏。现在好不容易补了仔猪,猪价却跌得让人伤不起。“补猪吧,怕再跌;不补吧,可能又荒废一年,矛盾啊!”&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猪价下跌,首先是受到春季补栏的影响,今年3、4月份仔猪成活率提高,9-11月份市场可供出栏的生猪供应量增加。其次,进口猪肉激增也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9月底中美猪价差约为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猪周期未解,“进口猪”来袭。外来猪肉好念经的背后,折射出国内养殖业在产能和效益提升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奔跑的“二师兄”累了&  “今年最高的时候猪价是每斤11块多,现在掉到7块多,价格变化也太大了!”对于猪价变动,养殖户直呼不解。&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生猪价格已经步入回调的节奏。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开始下降,进入8月虽然出现小幅回暖,但8月中下旬又开始弱势下行,9月中下旬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从9月中截至目前猪价下跌超过2元/公斤,特别是中秋节以后,每天猪价平均跌幅在0.1元/公斤左右。&  10月14日,芝华猪价指数为18.22,月环比下跌12%,同比下跌5%。全国白条猪肉最新价格23.3元/公斤,月环比下跌6.7%,同比下跌1%。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4.61元/公斤,月环比小幅下跌2.0%,同比上涨33.2%。其中10-15公斤仔猪均价45元/公斤。另据统计,与6月3日出现的年内高点相比,目前猪价已经跌去近22%。&  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前几个月行情大好之时,猪苗涨到1000多元/头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现在降到700元/头左右都卖不出去,一些大场开始选择自己养。&  “二师兄”是怎么了?在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看来,猪价下跌,主要还是供应端充足所致。目前,生猪收购量偏少,同时出栏均重偏大较重。进入9月,各地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断增加,生猪供应量由正常偏多转为偏多较重。数据显示,这段时间生猪供应偏多较严重情况和今年春节前指标数据值相近,区别在于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和以后,屠宰场猪肉销售量和生猪收购量指标持续下降,而今年春节前销量和收购量指标是不断回升的,同时生猪出栏均重较今年春节前还要大。存栏方面也可以印证,数据显示,8-9月150斤以上肥猪存栏占比和存栏数据都是增加的,9-10月生猪供应比较宽松。&  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也表示,国庆期间国内肉类市场需求有限,国内生猪市场出栏稳定供应充足,地区间生猪差价致使生猪外运增加,也对相对高价地区生猪市场价格形成压制,屠宰场整体收购顺畅并且持续下调收购价格,诸多利空打压下,国内肉类市场价格持续偏弱运行。&  “国庆假期以来,北方屠宰企业订单不断减少,白条肉成交量逐渐萎缩,冻品市场有价无市现象普遍;南方区域距离腌腊需求高峰仍有时日,造成国内猪市消费拉动力不足,多数地区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压栏惜售心理较弱。”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表示,随着近期猪价连续下滑,市场多采取按市出栏操作,生猪供应逐步增多,北方屠企开启连续压价模式。北猪南调致使单一地区维持高价难度较大,南北方猪价全线跳水。受北方猪价连续走低影响,南方区域大场全线崩塌,猪价不断下滑,并逐渐缩小与北方价差,各省相继冲破“16元/公斤”整数线。&  “进口猪”狼烟又起&  “导致猪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进口肉激增,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银河期货首席农产品分析师梁勇指出,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统计显示,今年猪肉进口量整体保持高位。8月国内鲜、冷、冻猪肉进口总量为吨,环比上涨4.90%,同比大涨198.50%。2016年进口量直线增长,仅1-8月,猪肉进口量达113.8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6.55%,为去年进口总量近两倍。截至7月,国内进口猪肉总量止步5连涨,春节后首次环比下滑,然而8月,进口猪肉总量再次出现反弹,这令猪价涨跌之争又添变数。&  姚桂玲指出,我国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占比24%。9月底数据计算,美国猪价约合人民币6.9元/公斤,中美猪价差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不断增加,9-12月份猪肉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进口肉需求比较好,对国内猪价冲击力在增加。&  李晶也表示,洋猪肉大规模入侵国内市场,其低价优势无疑对国内下游市场产生利空影响。进口肉主要成分为猪杂碎及副产品,多用于下游副产品及冻品制作。当前国产猪肉价格相对仍较高,且后市仍有下滑可能,屠企冻品大量入库意愿较低,部分厂加大进口肉采购,将其运用于分割,下游生猪消化能力持续维持低位,难以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  不过,李文旭表示,2016年中国肉类进口量看似较高,实际上相对于国内全年肉类产量而言影响并不大。2015年国内肉类产量为5487万吨,2016年预计产量将有所下滑,但是整体也应在5400万吨左右。但低价进口肉持续到港以及美国肉类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断发酵,导致国内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剧烈波动与“进口猪”数量明显相关。例如,年我国生猪价格暴涨,进口猪肉数量随之出现较快增加。2009年猪肉进口出现下滑,但2010年后猪肉进口再次快速增长,2011年12月达到峰值,单月进口达到8.9万吨。201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56.2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1%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原料成本偏高、养殖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年中国猪肉进口量暴增的核心因素在于,近几年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国内饲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上升。巨大的成本差价,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的情况曾经给中国的大豆产业带来不小冲击。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大豆上市前后,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大量中国大豆加工企业高位采购,并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由于无力支付货款或高成本带来的巨额亏损而陷入危机。&  不过,梁勇表示,目前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在缓慢回升周期中,近期猪价的大跌是阶段性供应所导致。由于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到明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所以,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养殖企业应调整好心态,不必过度恐慌。&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赫赫有名的“猪周期”一般遵循这种轨迹: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仿佛魔咒一般难以摆脱,而且通常2-3年循环一次。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养殖业不可承受之重。&  如何应对“猪周期”给生猪产业上中下游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姚桂玲认为,首先,生猪养殖应规模化发展。国内生猪规模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比较低,养殖成本明显高于国际水平,PSY、饲料转换率等关键指标和欧美差距明显,生猪行业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当前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行业水平与美国50%的生猪养殖集中度和70%的下游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相比,差距确实很大。在经历2013年至2014年生猪严重亏损阶段,大规模养殖场比中小养殖场户的抗风险能力强,生存能力更强。中小养殖场户抗风险冲击能力很弱,猪价大幅下跌,损失惨重,其资金链很容易断裂,退出比例很高。建议中小养殖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抱团取暖。&  其次,向上下游延伸,风险共担,大中养殖场户应该加强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规避猪价大幅涨跌风险,比如借鉴广东温氏、金新农(002548,股吧)等企业的发展模式。&  此外,应该为养殖户提供抗风险工具,探索建立生猪期货市场或者远期现货市场。养殖企业也应该加强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学习,在生猪期货市场和远期现货市场,利用诸多金融工具来规避因生猪价格大幅涨跌带来的风险。&  对于生猪期货,行业期盼已久。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生猪行业发展比较发达与其生猪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应用离不开关系,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适合国内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以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稳定发展。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并加快生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研究适合国内生猪市场的金融工具,比如生猪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期现结合方式,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促进生猪现货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据了解,迄今为止,世界期货市场上开展过猪类期货交易的交易所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农业期货交易所、匈牙利布达佩斯交易所、波兰波兹南交易所、德国汉诺威商品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
“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过年的“标配”。央视春晚永远是是除夕夜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洋猪肉进口量提升冲击20年不变的“猪周期”
8:53:22 来源:中畜网
  猪肉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肉制品,在一般老百姓的概念中,猪肉价格总是周期性的上涨、下跌。而根据经典的经济学供求理论,通常意义上完整的“猪周期”包括了猪肉价格上升和下跌两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猪周期轨迹是:肉价上涨-散户挤入-养殖规模扩大-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散户退出-规模缩小-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过去一般3年左右有一个轮回。而这样“猪周期”已经在中国存在了20年。
  而随着进口猪肉数量不断加大,“猪周期”可能已被改变。今年五六月份,大批进口猪肉到港,直接进入加工环节。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分析称,进口猪肉激增是导致我国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前9个月的猪肉进口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3.46,进口量基本弥补国内猪肉产量的下降数值。在这种态势下,全年的猪肉进口可能达到接近200万吨,进口猪肉占到国内生产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会对国内生猪养殖产生冲击。
  进口猪肉如何影响我们的猪周期呢?
  比如本来我国存在上百万吨的缺口,在当前散户退出的情况下,通过规模化养殖,市场会进行供求及价格的调节,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舒缓“猪周期”。而如果一年涌进来近200万吨进口猪肉,会迅速缩短供需缺口带动国内产能扩张的时间,也就是说国内养猪企业看到猪价上涨还没能来得及扩大规模增加产能,进口猪肉已将供需缺口填补,国产猪所占市场份额将逐渐减少,而进口猪肉所占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加。
  而中国养猪业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放心,相比于国外,国内的养殖成本并没有优势。去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价只相当于人民币4.0-4.5元/斤,而我国的成本价是6.0-6.5元/斤,一度还达到7.0-7.5元/斤。在国内养殖成本高企的背景下,一旦低价的外国猪肉大量进入,势必在中国的生猪产业链还没完成升级的时候,便挤垮很多养殖户。
  国泰君安农业分析师王乾却认为,进口猪肉量并没有大到足以冲垮国内生猪产业链的地步,并且这一条产业链上有这么多赖以为生的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如果真的进口量大到影响产业链的地步,政府一定会有所干预。
分享本网页到以下网站:相关行业:
关键词:  今年春节前后的猪价运行轨迹真的出乎人的意料:节前,毛猪扎推出栏导致出栏均价在短时间内暴跌10.9%;春节过后由于市场供应充足,屠企压价收购,部分地区猪价已跌破5元/斤,生猪养殖逼近养猪成本线,猪周期开启加速下跌模式。  走私猪肉冻品的冲击:云南文山市一定点屠宰场经查证发现,该屠宰厂屠宰的生猪共16.4万头,其中12.9万头没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来源不明;在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中,有4000头的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是假证......隐藏在这经济利益链条下走私数量暂未可知,但对于国内的猪价肯定会有不小的冲击。  2016/17年我国不少生猪养殖企业、饲料集团纷纷扩大生猪产能,就连电商巨头马云也开始进军养猪业。2018年仅天邦预计出栏生猪260万头,牧原预计出栏生猪1200万头,天康生物争取做到200万头饲养规模。整体来看,若这些养殖巨头的产能继续释放, 2018年生猪供应将更加充足,猪市的风险持续释放。  目前我国养殖结构主要还是以“一猪独大”,牛羊肉的消费比例将从目前不到猪肉的四分之一。然而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品质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居民将会转向牛羊肉、水产品等,猪肉的消费份额也会逐步降低。  目前生猪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和豆粕都出现上涨,尤其是豆粕一周内竟上涨近100元/吨,这将使得饲料成本增加,而逐步接近盈亏线,养殖利润持续缩水,后市并不乐观。建议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生产成绩并尽量降低成本,有序出栏,保证基本的猪场收益。(审核编辑: 钱涛)分享我来说两句(人参与评论)加载更多【求购】山东仔1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2512日大连豆粕期货高开20463江西省瘦肉型肉猪(145543月2日评:东北出现回落 南方猪价142952018猪价低迷时,请相信平价商品13526&猪周期&或全面下行 95%以上区12297美国贸易署年度报告:点名台湾要求“11388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10809牧原“5+”扶贫模式落地黑龙江克东106010央视报道环保还要严查3年 2018891拒绝访问 | www.mrcj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mrcj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7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永辉猪价大跌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