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怎样向银监会投诉诉P2P

深度解读:银监会制定P2P管理办法
P2P网贷定心丸将出,新一轮大规模洗牌在即
网贷监管办法公布之后,部分实力平台去P2P化的步伐或进一步加快;而在如何界定陆金所等已转型综合财富管理平台的身份上,或将出现争议。
00:02 | 评论(0)A+
近日,有消息传由银监会牵头制定的P2P管理办法目前业已成型,并将于年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市场准入方面,办法未像早前传言那样对P2P公司设置注册资金门槛,但对平台的业务活动却做出了一些限制,包括平台不得销售理财、资管、基金、保险及信托产品等。如果办法最终以此版本定稿,则转型综合财富管理平台的P2P机构或可能将受到影响。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P2P监管办法意见稿中“关于平台不得销售理财、资管、基金、保险及信托产品等规定”,可能与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打造集消费、理财、融资、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规定存在分歧。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以往各项政策制定中所坚持的一贯性、一致性和协调性是有冲突的,至少从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分析是如此。
可以肯定且令行业振奋的是,监管办法的确立,会给处在无序状态和无所适从的网贷行业带来利好,行业规范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同时,行业马太效应将加速出现,以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立业,交易稳定并呈良性发展的平台,将会在行业洗牌中掌握更多主动权和优胜权。
消除准入限制 未设注册资本门槛
前不久,中央财经大学曾出台一份《网贷监管办法(学者建议稿)》,建议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网贷平台须向银监会备案,而且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办法试图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制止目前网贷平台数量不断涌现的局面。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已成立的平台中,9成以上的注册资本不到5000万元。
与学者建议稿不同,此次银监会牵头制定的监管办法被传将不会对注册资金设置限制。这也意味着,该版本网贷办法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将更侧重在其业务活动上进行规范。
不过,放弃在市场准入上进行严格监管被认为并不有利于消除目前的行业乱象,还会加大监管机构后续在平台业务活动中的监管难度。据网贷天眼收录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共有3782家网贷平台,其中问题平台即有1247家,部分平台注册资本甚至仅有10万、50万的规模。问题平台多发无疑跟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缺失存在某种关系。
舆君对注册于2012年前的42问题平台进行考察,发现它们中大部分注册资金偏低,近半注册资金不到500万。
消除注册资金门槛亦引来部分业内人士反对。翼龙贷负责人王思聪即认为,要消除行业乱象,就应该严格监管政策,设置较高的注册金门槛。
强化业务监管 订立网贷平台“十戒”
消息称,P2P行业监管细则会实行负面清单制。据悉,目前对P2P的监管有三种可适用方法,分别是负面清单制、牌照制以及备案制。事实上,前不久由中央财经大学推出的《网贷监管办法》(学者建议稿)即以备案制作为P2P网贷的监管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负面清单制最有可能为监管层所采纳,因为此前政府高层多有表态鼓励包括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互金政策环境相对宽松,而负面清单制被认为可以给P2P创新发展预留更多空间。
不过,办法果真实行起来的话,将会波及众多成熟平台。因为它明令禁止平台出现以下做法:自融自保;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承诺保本保息;向非实名用户推介项目;进行虚假宣传;发放贷款;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销售理财、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进行股票配资业务。而包括陆金所在内的许多平台目前的经营业务都不仅仅局限于P2P业务,还往往涉足销售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
《网贷监管办法(学者建议稿)》亦曾建议禁止平台从事其他金融产品销售、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业务,但也作出了折中的规定,只要具有相关业务资格即可从事以上业务。
禁售理财产品 平台去P2P化或掀高潮
网贷监管办法临产,对行业而言,可谓忧喜参半。因为网贷监管办法的出台将使得网贷行业变得有法可依,结束野蛮生长状态,有望自此走上规范、健康发展之路。
消除注册资金的限制,缓解了部分中小平台对自身注册资本不及格的担忧,而负面清单制也有望给平台创新发展留下空间,令人感觉网贷监管并不是那么严格。不过,这句话还要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因为办法对平台经营活动、资金安全等作出的部分规定显得严苛,无异于给平台戴上了紧箍咒。
从2014年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便多次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其他场合表态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日前,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打造集消费、理财、融资、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
事实上,不少大型网贷平台目前均在往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的方向转型,它们的业务往往混合了P2P网贷、基金理财、证券投资、保险等多个方面。在平台定位上,不少P2P平台亦在试图淡化自身作为P2P机构的刻板印象。一度作为纯粹P2P平台代表的人人贷近期亦引入基金代销,平台负责人更是公开唱衰P2P前景,并表示会弱化平台上的P2P业务。浙籍平台铜板街的老板亦在公开场合回拒外界对其P2P平台的定位,自称铜板街从未涉足P2P业务,而是一家互联网综合理财平台。P2P日趋污名化,而去P2P化几乎成为业内潮流。
舆君认为,网贷监管办法公布之后,部分实力平台去P2P化的步伐或进一步加快;而在如何界定陆金所等已转型综合财富管理平台的身份上,或将出现争议。
限定银行存管 联合存管更受欢迎
据悉,《办法》要求P2P平台须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不过,目前与银行实现托管合作的平台少之又少。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有近30家P2P平台与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占行业总量1.2%。
无疑,如果办法强制要求平台对资金进行银行托管,业内多数平台都将受到影响。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托管并不能有效保障资金的安全。因为存管业务,第三方机构并不需要承担监督资金流向的义务,P2P平台可以随时从第三方机构里提取资金。
此外,银行独立存管模式还存在客户体验差、对接困难等问题,而且银行的精力有限,短时间内接收如此多的平台存在困难。限定银行存管不但会降低网贷平台在托管方面的谈判优势,部分平台还会因为不够与银行合作的资格而面临经营危机。
基于以往高层支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表态,业内亦多呼吁互联网金融进行宽容性监管,舆君认为,监管办法最终可能不会一刀切地规定平台资金必须交由银行存管,而会以较为折中的方案代之。不排除银行和第三方支付联合存管的模式最终会被广泛采用。
不管怎么说,P2P网贷监管办法一旦出台,对良莠不齐的网贷行业都将会是一剂猛药,行业或因之而迎来一场更大规模的洗牌。
行业有序回归之后,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助益会进一步显现。
研究行业政策,监测行业动向,关注行业企业发展。致力于挖掘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P2P网贷行业舆情动态,披露信息,提升行业透明度;通过事件舆论发酵,洞悉市场影响及行业用户行为,以全景式角度记录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让普通人也能了解产权交易风险
为文化产权交易者揭示投资风险,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信用体系。
今日搜狐热点
铮铮铁骨:揭秘真实蛟龙突击队银监会如何监管P2P行业-阿里云资讯网
银监会如何监管P2P行业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P2P不应该汇集资金,在途资金和的资金都要由或机构进行托管,同时P2P本身也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日前,创新部主任王岩岫在&新浪财经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银监会已经勾勒出P2P行业监管思路。
王岩岫明确表示,P2P行业应有一定的行业,平台自身不能为者担保。&就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儿。&王岩岫表示,要有资本金的约束,具备一定的能力,资金要进行托管,不能汇集资金对P2P机构,应当明确定位其为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P2P机构是为借贷双方的小额交易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应是资金的中介机构、受托理财机构、也不是担保机构,应清晰界定其业务边界,同时严厉打击冒用P2P名义进行的行为。
目前,基本所有的P2P平台都有担保制度,但一些是交给第三方的,有的则平台自身进行担保。比如贷、开鑫贷设立的风险,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引入平安担保。据了解,陆金所已经明确表示将取消担保。陆金所负责人昨天在论坛上称,起初为了P2P方式能够更好地被大家接受,陆金所引入了第三方担保,这也是阶段性地考虑,现在陆金所已经逐步撤销担保。
而平台自身的信息披露可能将更加严格。王岩岫表示,P2P平台需要对信息进行充分披露,不仅要披露平台的管理运营信息,还需要披露融资信息,进行必要的外部审计,向投资者揭示风险。&比如需要进行风险评估,P2P平台也要充分进行风险评估,进行必要的投资者教育。&王岩岫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今天为何要写这个题目,原因是很多新手站长或者想成为站长的朋友,通常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你赚了多少钱””你赚钱没?”“你是怎么赚钱的”等等,无外乎赚钱二字。为何众多新手站长和关心“赚钱”二字,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很多新手站长是第一次进入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甚至进来之前,域名,空间,数据库等知识在大脑都是苍白一片。当他们在外面的时候 平面媒体的一个个成功事例,不断激励着我们,一股跃跃欲试...
我是QQ糖-1,做网站3年有余,做seo不到6个月,自我感觉自学能力还可以。在不算遥远的岁月里,拼搏在互联网大海里,沉浮不定,辛酸愈加。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大家,亲爱的同志们,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本人最早满怀信心地代理过一家网站分站,但2年来的运营是我感受到了受制于人的那种无奈和煎熬。另辟新境开张地方门户网,自己给自己掀起了革命的新高潮。这期间有苦也有甜,也基本奠定了我人生事业的基础,...
本人是非主流个性域名爱好者,虽然不是国内最早进入这个领域的,也不敢自称专家,不过我已经研究个性创意域名将近一年,这里就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提供给大家分享。 个性创意域名,英文 Domain Hack ,或者 Domain Hacks ,具体可以参考Wikipedia上的词条,最早起源于1992年注册的 inter.net (Internet),随着 pla.net (Planet) 等域名的注...
不同的人对如何建立好网站有不同的看法,那么该如何经营好自己的网站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在论坛组织里也讨论过,大家都各抒己见,我个人觉得,内容是做好一个网站的基础。我曾经在一个乡村医生论坛上当斑竹主要的工作是宣传,但我却觉得势单力薄,一个人宣传很累,就动员其他斑竹去宣传,然后他们并没有按我的意思去做,流量却依然不错,我很好奇他们的流量如何来的?   经过我的多方调查之后,我发现了那些斑竹都是一些临...
 站长是不是应该做到全能?观点一:只要精通一门就是了,学多了就会杂。观点二:艺多不压身。观点三:精通一门技术之后,有精力了再去学别的。相信很多站长都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是个折中的办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真有的那么多精力吗?送各位站长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拿我自己来说吧,网站这个行业我干过前台设计,DIV+CSS切图,DEDE后台实施,PHP程序员,项目经理,再到现在的SEOer。说...
 昨天通过一个朋友再次认识到一个朋友,他是做电子商务的。他叫“李响”,很是有激情的一个人。确实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和他聊天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管是管理、口才、人脉等,都是我无可去超越的。但我也不会认输,正所谓一个人选择的道路,死也要走完。给自己一个最好的结局。一年多以来没有的压力再次来临了。   08年做互联网的时候,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也学到了一些营销的手法,但我觉得这些营销手法好是...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股票/基金&
&个人门户&
[导语]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从2007年进入中国以来,短短4年时间,P2P贷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蕴藏的风险也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步显现。
&&&& 4月2日凌晨,一网名为“飞牛”的自由投资者发现自己突然被踢出了“众贷网”的官方投资者群。他立即打开众贷网的官方链接,发现网站上数据信息已全部清空,仅留下一份公告。
&&&& 9月14日,红岭创投向公安机关举报贝尔创投的诈骗行为,贝尔创投成为国内首家被公安机关调查的P2P贷款平台,P2P贷款平台的监管和行业发展也纳入监管部门的视野。
1.您如何看待人人贷后市的发展?
看好,影响积极
不看好,整个环境复杂
2.您认为人人贷的风险能否控制住?
很难,模式繁杂
人人贷简介
  “人人贷”是P2P(Peer to Peer)借贷的中文翻译,源自英国,是一种新型民间借贷模式。  定义:指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借款人无需贷款抵押物,第三方平台通过了解其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信息,来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
P2P发展回顾
P2P贷款平台有两种身份注册:一是投资咨询公司,二是网络技术类的电子商务公司,两种注册身份反映了对P2P贷款理解的差异。 
注册为网络技术公司的P2P贷款平台,更重视线上业务,将自身定位为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公司;而注册为投资咨询公司的P2P贷款平台,偏重线下业务,更愿意从理财服务的角度来理解自身业务。
?英国Zopa:会员已相互出借1.35亿英镑
?拍拍贷:月成交量增长超过20%
?宜信:月贷款成交额已经超过1亿元
?哈哈贷:发展了近10万会员
□ 【起源】人人贷鼻祖英国Zopa成立
  2005年3月,公认的人人贷鼻祖Zopa成立,打着“摈弃银行,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交易”的口号,为网站会员提供相互借贷的平台,借贷利率完全由会员自主商定,Zopa负责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估,这也是最原始的P2P借贷平台模式。2007年8月,最早在中国商业化经营的P2P公司拍拍贷成立,且至今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经营模式。
□ 【兴起】紧缩货币政策推动人人贷行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社会融资结构也正在发生迁移,2007年以来,人人贷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
?[第一波浪潮]在2007年至2008年11月的一轮紧缩政策,助推了民间借贷的繁荣,第一批P2P贷款平台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
?[第二波浪潮]到2009年底,P2P借贷进入第二波发展高潮。
?[第三波浪潮]2010年1月以来,央行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开始飙升,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逐渐繁荣,P2P借贷平台也开始进入第三波发展浪潮。
□ 【现状】线上线下业务结合
  进入第三波浪潮以后,P2P借贷平台的经营模式也逐渐丰富起来,越来越多的P2P贷款平台开始将重心转向线下。纯线上的P2P平台不参与实际交易,没有信贷员、销售人员,完全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转做线下业务的P2P平台的模式也更多地带有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
国内3家典型P2P贷款机构对比 (资料来源于新世纪周刊《贷款脱媒试验》一文)
创始股东5名
正和风头洽淡增资扩股
每月约1000万元
低水平盈利
纯线上,信用贷款,刚推出本金保障计划,注册用户40万,贷款上限20万元,每笔贷款平均1万元
创始人包括周世平等两位
现有70多名股东。在首轮增资扩股中,部分出借人和员工加入
年初约1400余万元,7月达到3000多万元
今年盈利目标500万元
线下审贷,立足深圳本地及珠三角,开创饿了本金垫付模式
员工四五十人
创始人唐宁
2010年4月获得了KPCB中国基金千万美元及首轮投资
每月超过1亿元
产品线最多,主要做线下,理财顾问+P2P贷款结合;本息赔付
成交金额全国最大,全国布点最多(30多个),员工数千人
中国P2P贷款模式剖析                                             
&&&&&以宜信集团所代表的为"个人对个人"(Peer to Peer,点对点,下称P2P)提供贷款平台服务的商业机构,在中国悄然兴起。坊间传闻,宜信的月贷款成交额已经超过1亿元。&&&&从中国最高的P2P贷款机构拍拍贷成立至今,中国P2P贷款模式已与国际惯例分道扬镳,很多模式背后蕴藏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
P2P贷款模式核心是金融脱媒
  P2P贷款平台摈弃银行这一吸存放贷的传统媒介,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愿意将闲置资金出借的个人,以及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将信息在平台上发布并自行配对。
中国P2P机构内核采用保底甚至保息
  对比国际"个人对个人"提供贷款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中国P2P机构为吸引借贷者,多采用保底甚至保息的方式,这一方式扭曲了P2P贷款模式的内核。
P2P贷款平台业务重心转向线下
  以宜信集团为代表的很多P2P贷款机构,在线上业务发展滞缓后的背景下,开始做线下业务,脱离了网站最初点对点的模式、更多带有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
P2P机构强调"平台"或居间人身份
  目前,所有有P2P机构均强调"平台"或居间人身份,功能仅是发布信息介绍贷款,无意吸存或放贷。但在流程上,资金是要经过公司或高管个人的银行账户或支付宝账户。
P2P贷款优势风险PK                                             
模式比地下金融更规范 利率水平更低
&&&过去银行业高速增长的模式已无法持续,社会融资结构必然将发生迁移,未来几年,银社会的金融资源将以各种形式向此前常被忽视的小企业流入,而P2P以比地下金融更规范利率更低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
信用评级未必真实 审核信息可能掺假
&&&&对于借款者来说,美国有完备而透明的个人信用认证体系,个人信用记录、社会保障号、个人税号、银行账号等材料可以得到充分验证。而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处于初建阶段,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满足民间借贷需求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银行信贷占到整个社会的比例将逐渐减少,过去银行业高速增长的模式也无法持续,社会融资结构将发生迁移,社会金融资源将以各种形式向此前常被忽视的小企业流入,而P2P贷款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民间借贷需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P2P公司贷后跟进困难 贷款用途难知晓
&&&&放款人必定关心借款人借款目的,但有碍于成本限制,P2P服务公司的贷后跟进很难实施,几乎很难了解贷款最终的实际用途。如果借款人有意欺瞒,将贷款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博取高收益,一旦出现大幅亏损,借款人往往会无力偿还而违约。
创新融资方式 补充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空白
&&&&2010年1月以来,央行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5%创历史新高,信贷持续收紧。紧缩政策造成银行必然偏爱国企,P2P贷款平台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满足小企业贷款需求,补充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业务空白。
坏债将引发大规模违约 风险难以掌控
&&&&有些P2P公司公司设立一定额度的风险基金,当发生坏账时,公司将先行赔付给借款人,之后由公司去追偿。一旦发生还贷危机,社会经济有所变动引发较多的违约时,风险基金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难以掌控。
监管无门 P2P贷款平台风险隐现                                      
P2P贷款机构在信贷收紧的背景下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但是行业发展的背后却遭遇监管空白的尴尬,日前,银监会发文警示P2P贷款平台七大风险。
?央行:P2P贷款平台不属于央行管辖范围
?银监会:P2P贷款平台不由银监会监管
?工商管理部门:P2P小贷公司不属于工商部门监管范围
□ 国家对地产及两高一剩行业调控政策趋紧,民间资金可能通过人人贷中介公司流入限制性行业。
□ 门槛低,人人贷中介机构或突破资金不进账户底线,演变为吸存放贷非法机构甚至非法集资。
□ 人人贷网络交易面临巨大风险。他们无法像银行一样了解借款人资信情况,有效贷后监管难。
□ 不实宣传影响银行体系声誉。如银行为人人贷公司提供开户服务,便被当成合作伙伴来宣传。
□ 国外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信用风险高,贷款质量远劣于普通银行金融机构。
□ 国内目前立法不完备,对人人贷监管职责界限不清,人人贷性质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界定。
□ 人人贷公司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存在风险隐患。
P2P贷款机构出路在何方                                          
监管缺位 模式可持续性待考 P2P贷款机构出路在何方?
   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信贷走向自律、主动提高透明度,也是赢得市场信任的重要方式,而不是依赖于金融监管的"背书"。
   P2P平台在法律和监管还真空的情况下,开展行业自律。目前,正在筹划成立一个小贷联盟下的P2P专业委员会,对行业进行自律。如果被行业普遍接受,就可以成为行业标准。
   自律的要点有五项:一是在行业内部制定明确的P2P标准,"不能任何一个人都打着P2P的旗号开展业务";二是行业内一定程度的客户信息交流,防范借款人的重复借贷和过度负债;三是由委员会对平台进行行业认证;四是对借款人进行一些金融知识的宣传和行业利率的公开透明披露,让这些借款人了解各家平台真实的融资成本。
   每家机构成本和效率不一样,应该向借款人披露整个行业的真实利率水平,让借款人有个选择。
P2P贷款平台机构应该联合起来在法律、政策和监管上谋求地位。就像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最终得到牌照。
(04-03 08:20)
(04-03 07:00)
(04-03 04:56)
(04-03 02:15)
(04-03 01:16)
(04-03 00:48)
(04-03 00:43)
(04-03 00:02)
(04-02 16:53)
(04-02 16:12)
(04-02 16:11)
(04-02 11:44)
(04-02 11:44)
(04-02 10:39)
(11-10 00:42)
(09-16 13:08)
(09-16 10:31)
(09-16 01:14)
(09-14 17:16)
(09-14 00:54)
(09-09 02:00)
(09-06 17:28)
(09-05 08:59)
(08-10 18:12)银监会到底如何对P2P进行监管?_百度知道
银监会到底如何对P2P进行监管?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银监会已经重组架构,增设普惠金融工作部,并指明该部对P2P行业进行监管参考:
采纳率:6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p2p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向银监会投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