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娱乐业衰落的衰落,是不是很多人都上大陆赚钱了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最近好多年,纯种的香港电影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合拍片涌现街头。随着老一代的优秀导演演员的隐退,香港电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以合拍片的形式出现吗?】
SydneyCarton:
先说结论:作为一个特殊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已经死掉了,基本是对历史的追溯与概括,基本谈不上再有较大的更新。这个概念截止期没有明确界线。在我看来,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显现出来的是“果”而非“因”,《无间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电影”这一概念的最终挽歌。关于这一点,我在() 下有具体阐述。这个概念死掉,不是说它不再做电影了,或者说在电影界地位不重要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摆着,而且背后还有依旧庞大的娱乐业,香港仍然是一处电影重镇。而香港的电影人依旧会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也不时推出佳作。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这个概念的死亡。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旧时中国的电影首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大陆变局,正如纳粹肆虐使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不少电影人也前往香港。来的除了人才,更有资本,这些使得香港部分继承了旧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而香港虽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当长的阶段里,相对的自由度都比海峡两岸的政权更为宽松。这些都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兴起。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别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也是明星无数,其实邵氏拍片比较省钱,跟现在这种烧钱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过活的,管你人前多么风光,邵跑跑不多给你一个子儿你一点办法没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来的,比如整天吐槽老板抠门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片场影院一把抓,有片场,拍片场地布景等花费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产业联动,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时观众对视觉工艺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片子,一样有市场。就算票房相对低一点有啥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时在东南亚市场还颇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那么为什么香港片会在东南亚一带有市场?流行文化比较接近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业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时既没有海峡两岸的郑智负担,又会主动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民阶层的口味开掘娱乐。以邵氏片为例,你们以后后来王晶、周星驰的无厘头没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侠片,才知道什么叫脑洞大开、节操洗地。这种以模糊而游动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敢”,是其他各方万万不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或许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会以邵氏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会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了。邵氏虽然雄霸多年,但毕竟还是高度功利的商业指向,大片场经营更是把指标卡得死死的,所以,虽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的拍摄语言革新没贡献,但是相较它的江湖地位,相对而言,贡献有限。而香港电影新浪潮则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壮派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前面说到邵氏片虽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观其实仍是保守和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还是相对守旧的,而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顺便说一句,徐克的《蝶变》我觉得一般,但《第一类型危险》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后补了一些新浪潮的课,新浪潮在中间带来的美学变化很明显,这也带动了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随着新浪潮而来的不止是电影形式与内容之变,更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邵氏作为一个老片场,多少在这场狂飙突进里有些守成了。本来邹文怀、何冠昌分出来的嘉禾就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干其他公司兴起,邵氏却仍坚持着片场产品。作品质量和新颖程度和这些新贵比,明显有所不及。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现出来,融资、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上更无拘束。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正达到高峰。到这时,“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特征:第一,肯定不用讲,香港片商投资,或以香港制作班底为主。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为主,融合有英国的欧美式中产阶级文化、广东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间文化,并对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呈现出来的是杂糅状态。第三,以商业利益的追逐为终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底线可以无限放低。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义,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无限低俗,像有一阶段邵氏片无论必要与否每片必有裸镜,如果这还不算难以接受,我们也可以拿好莱坞做个对比,同样是狂热追逐商业利益,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之下,《人肉叉烧包》、《乌鼠机密档案》中直接表现对儿童的虐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主流影片中出现的。但香港电影对此的容忍度比较高。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放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娱乐效果,香港电影可以怪招频出,无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亲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使得香港电影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来常说的“无厘头”就是这种风格的部分总结。第四,尽皆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也会有喜剧因素。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鸿》,94年的《暴雨骄阳》都是不乏社会反思和道德劝诫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场次,只要编导想要,只需一秒钟,统统变喜剧。这一点对我影响蛮大的。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电影呈现出高度量产的状态,这些影片平均来看,并非完全的烂作,细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内容上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制作会因为赶时间而显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现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状态。这话既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香港电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学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仅受过速成培训,甚至速成培训都未经历直接在片场拜师学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这样出身的班底,虽然很少能提出什么理论,但手活儿极熟练,个别混得不错的,脑子都很灵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所以虽然速度快,但东西都还挺有个样子,甚至里面不乏亮点。这五点大致就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它的成因可以从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脉络看出。那么,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会衰落?有人粗制滥造太多,有人说黑帮控制,有人说97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佳……都有道理。归结一下,时代变了。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它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能成功是一个诸多原因促成的产物。幸运地站在海峡两岸之外,既没有太大郑智压力和负担,又吸收了人才和资金。本土文化、郑智氛围都很宽松,而且对商业有着强烈的追逐意识。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事儿都变了。1、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3、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4、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能被填补。5、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别的不说,香港原来世界最强的电影岗位——武术指导,你有见到多少新面孔吗?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办法救市啊,这才有了《无间道》的应运而生。但大家看这个系列可以看出来,片子是非常不错,但原来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中基本荡然无存了。而且它这一个系列成功了,但并没有因此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的是随后一小段时间的跟风——题材、拍摄形式上统统跟风。中间虽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自身的特质基本丧失了。香港电影人怎么办呢?他们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国大陆,这个正逐渐开放并兴起的新市场。90年代合拍片还只是部分试水,到了这时候香港电影人已经是成批涌入大陆了。有一个段子,一个朋友去见文隽,刚好一个香港编剧找文。编剧问他:文生,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什么时候编剧协会也开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把那编剧敷衍几句打发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来大陆排片不同,时代不一样了,大陆人不再是那个又土又穷的表姐,土或许还是土,但穷——至少对于金主们来说,是一点都不穷了。大量香港电影人在大陆获得了工作机会。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大陆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个工作机会。大陆毕竟熟谙商业电影拍摄法的人才还不够多,这时候很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而即使让香港人来操盘,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在大陆拍片,并且要在大陆公映,你就得面对严苛的大陆%^&(大家都懂的)。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陆观众又有相当的区别,本来就不是最佳创作状态,又在高度限制下开工,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作品,你觉得还能叫“香港电影”么?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长,渐渐的,投资方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来拍,不如试试大陆自己的导演,他们可能更了解大陆人的口味。从影片艺术水平上来讲,不好说是耶非耶,但从商业成绩来看,香港人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较成功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像陈可辛,从《如果·爱》开始,一直拍到《中国合伙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大陆的认可。陈可辛这种文化接受力很强且血统多元一早就倡导“亚洲电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觉得其他人会更好多少么?虽然大陆电影产业问题非常之多,但有资本的力量,并且也确实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企业与制作人在推动,“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逐渐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块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者,并且也不时会有个别新人涌现,但这些成就已经是大“华语电影”的成就了。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还是电影内容的接近,呈现出来的分别是电影作者的分别,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别了。消亡说起来令人伤感,但只要还有大批热爱电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创作,仍不时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电影”还是“华语电影”呢?本文纯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个港片影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见笑,见笑~
香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概念,我个人认为已经是过去时了;但香港电影作为一种地域概念,它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的。(我又回来了)————————电影作为一种逐利行业,哪里有市场就奔向哪里是非常自然的。对于电影制作行业来说,现在的市场在内地,那么大量香港影人北上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如同游牧者追逐肥美的水草一样自然。而这种人才的流动和市场方向的转变,自然会影响作为文化现象的香港电影。严格来说,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香港电影”基本已经结束了,因为连最后的守望者杜琪峰和彭浩翔都已经北上,那么剩下还在坚守香港本土文化和市场拍摄电影的重量级导演就已经可以说没有了。但是香港电影作为一种地域概念是不会消失的,如同海派电影和岭南电影一样,它们作为中国电影基因多样化的一种保证,不但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而且有绝对的必要保护它们的差异性存在。
在香港电影的衰落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某党真是一个超级窦娥。事实上,让香港电影走向没落的,不是香港的回归,不是中国的合拍片浪潮,也不是某党的审查。真正的原因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电影产业的数字化浪潮。好吧,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香港电影的成长史,了解他得以繁荣的主要原因。1,1960年代以来,香港通过出口加工业,开始经济腾飞,收入的上升,中产阶层的形成,带旺了文化消费的需求。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的本土草根喜剧片《鬼马双星》一炮而红,使得香港电影告别了古装武侠片的时代,走向新生。这一幕的场景,和2012年徐铮大热的本土喜剧片《泰囧》诞生的意义是一样的。(参见我的另外一篇答文)2,年,连续11年的香港电影市场上,许氏兄弟的草根喜剧片8次荣登票房冠军宝座,一次位列亚军,票房冠军的成绩从600万元提升到2900万元,足足提升了5倍。这11年的高速成长,使得香港的电影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制作人才,产业体系开始完善。3,年,成龙的功夫武侠片、周润发的热血英雄片、周星驰的草根喜剧片垄断了票房排行榜。这十二年里,三大巨星各夺得四次票房冠军,平分秋色。票房冠军成绩从3000万元线,上涨到5700万元,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成绩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被突破,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强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业片制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电影在台湾、新马泰等海外华人社会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些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和电影产业生态相对香港要落后5-10年,因此很容易就被香港电影所征服。4,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香港电影的繁荣,为他带来了资本、人才和题材的百花齐放。比如陈可辛来自泰国、徐克来自越南、杨紫琼来自马来西亚、林青霞来自台湾。没有海外市场的电影消费,就不会有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5,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上,香港电影曾经占有很大的份额,甚至与美国片并肩而立。但他们仍然沉溺于这种繁荣中,而不知道在同一时代,美国电影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自我改造,涅槃重生了。1997年,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掀起滔天巨浪,创下2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纪录,而香港市场上的华语片冠军——成龙的《一个好人》票房开始低于前一年,只有4500万元。这一次的失败,并不是偶然,此后香港的本土电影票房开始日趋走低,但是香港的电影市场规模实际上并没有缩小,只是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一年,恰好是香港回归的一年,于是中国成了替罪羊。6,1997年以后,香港电影在海外市场上开始节节败退,本土市场失守,1999年开始票房冠军线几乎都徘徊在3000万元线左右。香港电影还是那些香港电影,草根喜剧片、功夫武侠片、热血英雄片,明星还是老三张,新生代的郑伊健、刘德华、梁朝伟似乎总是欠了一点火候。是新生代明星的演技不如前辈吗?是香港电影的制作技术退步了吗?是广电X局开始插手香港本土电影的制作了吗?通通都不是的,只是老三样不再受到市场的欢迎了。观众们看腻了这些电影花样,开始追捧美国特效大片了。美国电影到底在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电影发展史吧。美国电影在一百多年间,经历了商业片的探索时代(1910年代),喜剧片(1920-30年代),动画片(年),史诗片(年),歌舞片(年),科幻片(年),动作片和艺术片(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复兴(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九个时代。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只有一个原因:唯票房是从,什么样题材的电影受到市场欢迎,就大量复制、抄袭、山寨,直到观众都唾弃了为止,然后又换一种新的题材,继续赚钱。他们从来不装清高,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在早期的默片时代,喜剧片最早获得成功,通过表演方式的夸张、异类,塑造了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完全不同的视觉享受。观众很喜欢,于是喜剧片大量诞生,卓别林成为这个时代的喜剧之王。年,动画片的时代。动画片出现后,很快就统治了银幕。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鹿斑比、灰姑娘、小飞侠、小姐与流氓,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片几乎每一部都成了传世的经典。在这18年的时间里,迪士尼的动画片虽然不是每年都有,但是只要一出来,就基本上稳坐票房冠军,其受到市场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类型片。 动画片的诞生,可以说是现代电影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幻想题材电影相对于真实社会题材电影,更能满足观众的口味,得幻想片者得天下。年,史诗大片的时代。十诫、宾虚、埃及艳后,三大希腊罗马史诗,是这个时代的主要记忆。史诗片,本质上也是一种幻想片题材,但是高成本的制作费用,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使得史诗片很快就走不下去了。年,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大片衰落,爱情片、喜剧片、歌舞片、西部片、黑帮片、恐怖片、灾难片纷纷出笼,探索革新类型片模式。音乐之声、毕业生、教父,驱魔人,是这个时代的四大经典作品。在这些新商业片类型中,歌舞片获得了相对更大的成功,11年的票房冠军有4年被歌舞片夺得。年,道具科幻片开始兴起。通过逼真制作的道具,引人入胜的科幻世界传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各以三部作品领衔票房冠军榜,将电影带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星球大战和外星人ET是这个时代永恒的记忆。尤其是星球大战,对美国电影史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全球票房7.9亿美元,比上一年的票房冠军洛奇的2.2亿美元,竟然达到了3.6倍。见钱眼开的美国电影人从此开始卯足了劲,大量制作科幻片,不把观众的钱袋子掏空决不罢休。偏偏观众就是喜好这一口,于是一直吃了六年,直到完全倒了胃口。那时候,天天在电影院都能看到外星人,就像我们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格格皇上一个状况。传统的道具技术,终究是有弱点的,当外星人玩不出新花样,传统的道具科幻片就开始衰落了。史诗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无非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与日常生活的隔离,创造一种与别不同的视觉享受。随着传统技术的疲乏,终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艺术片小高潮。年,美国电影进入小成本电影的时代,动作片和艺术片获得市场的欢迎。汤姆克鲁斯和汤姆汉克斯、史泰龙和施瓦辛格成为超级巨星。雨人和阿甘正传,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回忆。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巨星辈出的年代,艺术经典的黄金十年,也是美国电影商业史上相对低迷的十年。是的,你没有看错,这确实是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统治力相对弱势的年代。历年的电影票房冠军,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5亿美元之间,低于前十年的星球大战系列5-8亿美元的记录。当美国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在东亚的土地上,香港电影却开始了高歌猛进、活力迸发的青春期。但是1993年,侏罗纪公园诞生了。这又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这是1990年代美国IT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标志性成果,其全球票房达到9.2亿美元,远远超过前一年的票房冠军,这个成绩让好莱坞的电影老板们彻底疯狂了。毫无疑问,年,是现代电影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前的商业大片,实现视觉奇观的主要方式是逼真的道具,以后的商业大片,电脑数字技术全面介入,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是第一部获得成功的数字特效商业大片;1994年的阿甘正传,是最后一部真实世界的小成本美国电影票房冠军;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之后,电脑技术全面统治了电影产业,美国电影年度冠军的全球票房数字开始跃上10亿美元级别。但在年,特效大片的商业模式仍然处于探索期。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科幻片独立日、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奇幻片圣诞怪杰轮番登顶。年,魔幻片、玄幻片、科幻片、动画片的特效大片模式开始固定,进入黄金时代。哈利波特、蜘蛛侠、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四大系列。导演和明星的影响力下降,小说和漫画成为主角。历年票房冠军统计:魔幻片:哈利波特()、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玄幻片:蜘蛛侠()、蝙蝠侠()、复仇者联盟(主角钢铁侠)。科幻片:星战前传(,,2005,累计5次)、阿凡达。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史瑞克。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年),正是美国传统特效大片衰落的时代。星球大战三部曲终结,依靠道具营造的科幻世界已经黔驴技穷,小成本动作片和艺术片抬头,对世界市场的控制力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个时代,香港电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诞生了独具本土特色的热血英雄片、无厘头喜剧片。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和好莱坞的史泰龙、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在同一时期的东西方世界交相辉映。1995年后,美国电影经过电脑技术的视觉改造,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战胜了创意,在全世界所向披靡。不但扼杀了香港电影,也边缘化了本土的动作片、小成本电影。1995年以后,美国再也没有诞生一个史泰龙、施瓦辛格级别的动作巨星,只剩下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这些无所不能的超自然英雄。1997年,香港的华语票房冠军是成龙的功夫片《一个好人》,全球票房冠军是美国的特效大片《泰坦尼克号》。很明显,是《泰坦尼克号》打败了《一个好人》。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美国电影大片时代的胜利,香港电影市场本身并没有缩小,只是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指环王抢占了本该是香港电影的固有市场。台湾、新马泰等传统海外市场相继沦陷,而香港电影狭小的本土市场,更是无法支撑大片时代的高成本投入。内地市场兴起后,喜剧片由于文化差异失去竞争力,功夫武侠片受制于成本投入被内地的合拍片打败,热血英雄片受制于制度环境未能有所突破,恶性循环之下,投资压缩、人才离去,终至凋零,可叹可悲。那么在未来,香港电影还有复兴的机会吗?我的观点是:几乎不可能了。华语电影制作中心已经转移至北京,华谊、光线这样的民营电影公司已经开始掌握市场的话语权,未来即使审查制度放开,香港电影的大片投资制作能力也将比不过北京的几家巨头。在这样的趋势和环境之下,香港电影将和台湾电影一样,通过一些小成本的本土艺术片、爱情片、动作片获得粉丝的关注。————————各位说审查制度的朋友,请理顺一个逻辑——1,香港电影的衰落,发生在年这5年,这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海外市场开始大片沦陷,而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2,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之后,院线制改 革,释放市场活力,大陆市场才开始起飞,香港电影才认识到大陆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的进入。3,大陆市场虽然在大幅扩大,但是香港电影并没有获得恢复的机会,因为大陆电影的本土文化亲和力和大制作电影的投资力度,是香港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香港电影无法跟大陆的本土电影力量竞争,导致失去复活的机会。注意,是失去复活的机会,而不是进一步衰落,因为她的市场实际上是增加了的。4,审查制度对大陆本土电影的抑制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不构成香港电影的威胁。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陆制作两个版本电影的手法。5,即使审查制度放开,大陆本土电影同样可以制作江湖黑暗题材的电影,在适应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优势,香港电影也难以重拾辉煌。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我认为并没有下降。烂片是每个时期都有的,在优秀的电影中,寒战、毒战系列电影的制作水平与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并没有大幅下滑。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吸引力,明显无法跟大陆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画皮、狄仁杰这些竞争。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由于香港经济的衰落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香港经济在今日虽然无法像1990年代那样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长的,金融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很多支柱产业仍然繁荣,香港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也没有减少。 在其他娱乐产业方面,香港的电视剧、音乐虽然在大陆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欢迎的,同样受到盗版的影响,但香港仍有陈奕迅这样的歌手,TVB的电视剧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受到冲击。但是电影,确实衰落的更加严重了,连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国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产片。在面对盗版的冲击方面: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在所有的娱乐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制作的娱乐产品,比如小说、音乐,受到盗版的冲击要比电影严重的多。相对来说,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并没有缩小,否则无法解释近年大陆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单个产品制作成本的投入,要远高于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电影要想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大特效大场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宝。在大片时代,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可以提供天价成本的大制作投入,可以通过高投入的数字技术和其他国家电影拉大视觉效果差距,是美国电影能够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权地位的重要原因。2010年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27亿美元,所过之处一片炮灰,管你是什么国家的电影,莫不俯首称臣。从此之后,美国电影纷纷制作立体电影(特别是动画片,全部3D化),其视觉体验、制作成本要求与其他小地方的2D电影的差距更加拉大。即使是日韩这样的发达国家,本土电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气的影片来维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动画片、电视剧片,比如韩国的谍战片、黑帮片、情色片。只要美国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纷纷躲避。 香港电影与日韩相比,其本土市场的狭小,在大片时代的严重不适应,是一个致命的原因。而香港电影,要想接上大陆的地气,很难很难。
~感谢 非常详尽的回答,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概述我没有意见,但我猜想君临从事的工作可能和电影关系并不紧密,因此在关于北美电影产业发展方面会看到非常主观的判断,导致最后的结论有所偏执,所以补充几点意见,供考量。1.仅从产品的角度看一个产业的发展史,最后总结出的会是现象,而不是原因就像我们从手机行业的摩托罗拉说到诺基亚再到苹果,如果只说每一年手机的变化,最后就会得出技术决定一切的结论。如果将这个基于产品环节的思考逻辑放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因为不断的由现象推导出现象,所以答案最终都会是相似的,在电影产业亦然。2. 的回答中,对于美国电影史的断代方式,是很有意思的观点。我最近有在写一篇关于美国电影产业的长文,正好对美国电影发展史做了一次回顾,因此我的观点可能和君临所述有所不同,简单整理如下: 喜剧片在20年代以前就是主流类型电影,在卓别林之前,麦克斯·林戴和麦克·塞纳特都是默片时代早期的主要喜剧明星。卓别林时代与其说是喜剧片时代,不如说是电影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完善的时代,在这个默片的黄金期,诞生了一系列各异的经典电影,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以及道格拉斯·范朋克的系列动作电影,几乎今天的每一种类型电影都可以在这个时代找到规矩的雏形,包括动画片。有声片时代和彩色片初期(),也就是君临断代的动画片时代。受到有声电影拍摄技术的限制,这个阶段的早期应该是神经喜剧更为流行,其特点是以台词性的幽默和人物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为主,或许可能比动画片在当时要受到更多的欢迎。迪斯尼的动画长片产量在这个阶段其实非常稀少,市场上流转的动画片大部分是短片,是作为播放A级片前后的补充。另外在这个时期也是美国电影受到政策限制最为严苛的时代,海斯法典,二战,麦卡锡主义,政策对电影产业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决定了电影所能选择的题材是有限的,但是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仍然诞生了很多经典真人电影,比如《乱世佳人》、《大独裁者》、《魂断蓝桥》、《罗马假日》、《雨中曲》,包括希区柯克。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事实上是美国电影产业在初步成熟之后的一个发展的平台期,正好又遭遇二战这种重大历史事件,所以很难作为参考。至于所谓的史诗或歌舞片时代(),是因为电视以及美国家庭的郊区化迁徙在这个阶段逐渐分流了观众,制片公司开始压缩产量,增加了一些高成本电影,以增强电影置景上的戏剧化效果。但是在这个时代,美国迎来海斯法典的结束,迎来了《邦妮和克莱德》,代表着新好莱坞时代的开启。也就是说,电影在这个阶段进入了一个摆脱禁忌的时期,在70年代初期,美国最主流的电影其实是色情片。一方面大量小额资本在60年代受惠于电视电影的发展,在70年后受惠于免税政策,持续涌入电影产业,小的制片公司又一波兴起。另一方面,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以及40年代末期派拉蒙法案的影响,因此美国电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在电影类型探索上的繁荣期,虽然当时还都很粗糙。年,美国的大制片厂在这个阶段迎来了一些大的变革,美国电影产业重新建立了新的产业标准和产业化流程。具体的就不展开了,8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初一些新的类型电影走向成熟,和这个时期大制片公司的革新有很大的关系。在80年代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在美国录像机以及有线电视的普及,还有电视的屏幕尺寸开始升级(80年代之前美国家庭多数为21寸以下的电视)。催生出了一个影院之外更为庞大的市场,在90年代中期,影院收入已经降低到大制片公司收入的20%。一些小众电影之所以能够兴起(B级血浆片和艺术电影),也和独立制片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敏感息息相关。部分中小成本电影从家庭市场以及二三轮影院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盈利,从而也带动了一部分独立制片公司在这个时期的兴盛。95年之后,表面上看是特效大片以及幻想类大制作的时代,实际上是因为营收渠道的变化,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电影的全球化比以前更为便利,通过录像带、DVD等载体,以及全球各个区域成熟的电视平台交易体系,促使大制片公司在普世价值和营造“盛世”电影上花费了主要精力。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90年代中后期,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以及有线电视频道(具体可以参考HBO的发展)在内容上受到的制约减弱,使得打破禁忌已经无法成为电影的核心卖点,所以大制片公司趋向于制作一些适合多渠道播放以及具备更长时效性的电影。减少了电影对禁忌的挑战,增加电影的幻想元素,强化电影的视觉体验,以此来平衡全球各种渠道的营收。但这也给一批独立制片公司留下了机会,师门、相对论、韦斯坦恩都是得益于此。还有补充一点,1975年,波努瓦o芒德勃罗(Benoit B. Mandelbrot)的《分形对象: 形、机遇与维数》出版,分形理论对计算机特效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迪斯尼在艾斯纳时期的复兴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很大关系。但是一直到90年代之后,因为电影收益规模的变化,特效才得以大规模应用在电影中,所以应该是收益推高了成本。1985年,MPAA成员机构汇总的收入是133亿美元,1995年,这个数字是297亿,其中从录像带以及DVD中所获得的收益就要达到119亿,而2000年,总收入是351亿。3.现在来说说香港电影的原因,我对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涉足不多,仅凭印象来描述一下几个重要的原因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自产电影随之逐步兴起,而香港电影过于坚持本土化,以及为了逐利在类型上的过度重复阻碍了电影本身的传播效果。录像机和VCD的接力让观众接触到的电影规模增长非常迅速,香港电影和同时期大陆电影一样,没能在这种电影的全球化趋势面前,保持清醒的认知,因此观众被全球电影所分流。亚洲本身的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电影的传播在整个90年代盗版非常严重,因此在美国电影的成本优势面前,差距逐渐拉大。同样因为市场规模的萎缩,以及美国制片公司对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视,香港电影人才的外流进一步恶化了香港电影的制作环境其次,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经济问题,当电影的收益率减弱,又遭遇大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产业投资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关于香港电影的问题上,我比较同意 老师的观点,香港电影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不代表港式华语类型电影的完全覆灭。近两年我们可以看到依托大陆市场,几种成熟的港式类型电影已经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相信它们未来的前景会更好。就像美国的西部片、黑帮片以及诸多类型电影的发展一样,当香港电影人、韩国电影人、日本电影人、台湾电影人、大陆电影人能够一起融入亚洲电影这个大市场中,那么我相信大家都会找到更大的机会,并且会形成抗衡欧美电影产业体系的自有发展空间。以希伯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和以儒、释、道思想为代表的一部分东南亚国家,最终肯定会形成两种各有特色的文化集群,而这两种文化因为电影上的交流,在我看来,是很有意思的,也值得为此而一直努力下去。注:本来是写在评论里的,所以多数是凭借记忆整理的思考,但越写越多,干脆单独开一个回答。之所以会在美国电影发展的环节啰嗦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影院观影作为消费影像的一种方式,如果放在整个产业的高度来探讨,就必须要同时考虑渠道变革的影响。还要考虑电视剧集,电视节目,甚至体育竞技、戏剧演艺等其他具备替代能力的产品在同时期的发展,否则可能很难综述。最近比较忙,就不啰嗦了,期待 同学的答案-----------------------------我是分割线,下面是跑题的内容,可以不看-----------------------------------补充一下我个人对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史的断代方法:1915年之前的工业化初期:1915年,以爱迪生为主,想垄断电影产业的电影专利公司解散;同年美国各地电影宫开始大规模兴建,之后电影从低收入人群扩展成为全民娱乐项目;1914年7月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欧洲的电影产业,导致1915年欧洲电影供应严重不足,而在这一年占地230英亩的环球制片厂建成,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得以在这以后迎来飞速发展。的默片鼎盛期:具体怎么鼎盛就不展开了,1929年华纳《纽约之光》上映,拉开有声电影帷幕,同时美国的大萧条时代来临,最初的失业民众依靠电影打发时间,电影迎来最后的辉煌。在1930年之后因为失业人口的增多,难以继续消费电影,票房严重滑坡,进入一轮由银行业主导的整合期。的制片厂黄金年代:银行业在30年代初期重新给电影产业注入了资金,撮合了一系列的整合,大制片厂变成了真正的大公司,电影成为福特工业体系下的产物,标准化,垄断,以及海斯法典在不断重复的题材中催生出一些成熟的电影类型,但也无法阻挡整个电影市场逐渐失去活力,1948年,派拉蒙法案的宣判标志着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不再被政策所认同。二战结束后,为了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美国实施了一系列住房政策,1930年至1947年期间,几乎没有新住房投入市场,这个局面随着1947年纽约长岛的莱维敦17500套独栋住房的落成发生改变,之后开始了遍及整个美国的郊区化迁徙。的旧好莱坞时代晚期:郊区化迁徙同时也让电视机市场快速发展,电影观众被严重分流,汽车影院兴起,依托郊区购物中心的多厅影院开始出现。独立制片公司兴起,B级片以及电视网制作的低成本电视电影泛滥,电影的产量在60年代末期达到了严重过剩,整个60年代,观影人次开始滑向一个新的低谷(一直到1972年才止跌回升),几大老牌制片公司陆续被各种行业外集团公司并购。60年代接连不断的政治人物刺杀事件在1968年让民众再一次崩溃,4月4日路德金遇刺。年的高票房电影《邦妮和克莱德》,宣告着反抗情绪以及暴力美学达到了一个峰值,美国观众彻底丧失了安全感。因此,大部分电影史中都将1968年作为新旧好莱坞的分水岭。的新好莱坞时代调整期:70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对电影业实行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助力了电影产业的恢复,同时因为分级制度还不完善,色情片流行,一直到70年代中期之后才逐渐改变。以华纳、派拉蒙为代表的大制片公司因为一批年轻管理人才的加入,逐渐恢复生机。1980年底,联美(联艺)公司的《天堂之门》巨亏,1981年,联美被米高梅并购,宣告短暂的“导演中心制”时代结束。而派拉蒙在同时期出品的《象人》、《普通人》则大获好评,1981年派拉蒙的利润增长到了一个多亿美元,成为好莱坞的典范,以派拉蒙模式为主的“委员会”决议制度,成为一直到今天大制片公司的主要投资决策标准。的大传媒集团时代:随着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一系列放松管制,鼓励投资的政策实施,助长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兴盛,新一轮并购兴起。一方面是电视集团与制片厂之间合并的限制被解除,电视网、新闻出版与大制片公司开始整合。另一方面是录像带、DVD的逐渐兴起,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影音娱乐包括音乐类公司与电影公司进行整合。这一轮整合带有明确的市场目的,因此催生出五大非常稳定的传媒集团,也就是当今的格局。但这一轮增长在2000年之后进入尾声,2000年,互联网泡沫宣告破灭,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整合宣告失败。2001年,911事件重创了美国的服务产业,同时,DVD的普及也进入尾声,全民互联网时代因为911事件开始爆发。2002年-2010年互联网视频的冲击:Netflix 2002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从DVD线上订阅逐渐走向流媒体播放网站,Netflix的发展宣告传统影像播放平台正在进入需要全面调整的时期。2010年,阿凡达上映,3D技术给电影的多窗口播放带来了新的可能。2011年-2020年亚洲市场的崛起:以2008年大规模投资带动的商业地产建设让中国在这个阶段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从而带动了全球又一轮的成本升级。2011年全球LTE基站设备投资额为32.5亿美元,4G时代拉开序幕,至2020年,以移动互联为载体的影像播放技术,会因为云存储、4G、超大屏幕(60寸以上)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的普及,随时随地观看电影成为可能,人均电影消费会变得更加低廉。一部电影的发行覆盖从以国家为单位逐渐转变为以版块为中心,随着放映技术的发展,一部电影会在全球10000家以上影院同步上映,同时覆盖超过65000块银幕(占全球电影屏幕总数的60%以上),登陆互联网平台的周期也被大大缩短,单部电影的全球影院观影人次会突破1亿以上规模,而互联网收费播出可能会达到10亿人次以上规模。好吧,扯不下去了,就此打住吧。------------------------------------------------------------------------------------------------------------------------------~
双手赞成的答案。因为他关了评论我就只好单发一条了。香港电影不是衰落,而是回归正常。香港电影的繁荣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那么少的人口,市场却极度繁荣,只看数量的话完全可以和几千万人口的发达国家相比了。除了香港经济60年代后的飞速发展,
还和长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流亡香港有很大的关系。这些知识分子不光作为创作者,也作为消费者存在。台湾实际上也集中了很多知识分子,但是台湾有军管这个因
素,文化创作受压制,有时候还要借香港这个地来创作。换句话说,若大的中国,几亿人民,就只剩香港这一个地方可以搞艺术了,如果不火,那就只能说明中国人天生比较笨。从台湾结束军管,大陆确定开放路线以后,香港电影进入了巅峰,但是这其实是依靠70年代的商业积累,80年代新生代影人的创造。等到台湾和大陆真的放开手脚,没有人才又没有资源的香港马上就被比下去了。而大陆电影虽然压倒了香港电影,但照样也打不过好莱坞,反正全世界都打不过好莱坞。香港过去那种粗制滥造打短线的玩法,也只有在印度这种比较落后的地方才可能了。
首先,电影数字化制作之后,原本有创意,有想象力但技术上达不到的美国电影一下子“解放”了(这一点很多人不明白,后面再说),以前是想拍但不能拍,现在是想拍啥就拍啥,一大堆充满想象力,新鲜刺激,满足人们幻想的作品出来,迅速占领全世界。能够抵挡美国电影的只有两个东西,一是语言隔阂,二是政府管制,而这两点在香港都没有。所以香港观众看本土电影就相对减少了,电影人拍片不容易挣钱了。本来面对美国电影的咄咄逼人,香港导演应该痛定思痛,奋起直追,也学着美国人拍些满足观众需求的东西,毕竟还有语言上的优势,努把力还是有机会的。然而并没有,为啥呢,因为这个时候出来了一个奇葩——中国电影市场,整天给香港电影人发信息:“人傻钱多速来!”一边是不断进犯的强大敌人,一边是躺着也能挣钱的世外桃源,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于是就纷纷北上了。人都没了,还玩个蛋啊?再来说美国电影“解放”的这件事。美国电影相对其他国家的特殊之处并不是在于技术,而在于想象力、创意和创作能力。电影诞生以后,人们一直认为电影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已知的事物(历史、现实生活和人)进行呈现和表达,而美国人则发现了电影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满足人们的幻想。其实观众最想要看的就是新鲜刺激,满足幻想的东西,而不是生活的再现。美国电影人早就看清了这一点。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上达不到要求,有点子但拍不了,或者拍不好,因此他们在创意、创作上的优势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在那个时候,技术反而是他们最大的阻碍。一旦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想达到什么效果就能达到的时候,在创作上的优势就能完全发挥,吊打全世界。看看各国电影衰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数字制作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总之,对电影的不同看法,造成美国电影的必然强大和其他国家的必然衰落,除非政府管制。
烈焰红唇龙:
邀本来你问我,我可以说一句无可奉告。但你们又不高兴啊,我能怎么办呢?你问我香港电影没落了没有,我只能说不完全且有希望,是不是啊。但你们一定要不断地问我是不是没落了为什么没落了,我只好说94年就开始呈现颓势了,跟97并无关系,台湾金主易地,业内精英外流北上,本土人才匮乏,自视高转型慢,所以到了不尴不尬的境地,但不至于死。我替你们着急额,真的,年轻人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多关注本土电影,多关注年轻导演。识得唔识得啊?你们有一个优点,就是懂得自省自嘲,一有颓势就开始寻本溯源,这一点比欧洲主流影评人都要好。但是问来问去的问题呢,图样,图森破,桑泰姆士耐一腐。然而大港片什么时候真的死了?我告诉你我可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西方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我都看过,美国好莱坞电影你们知道吧,比东南亚这些电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跟它谈笑风生,还不是要找我们谈无间道的版权问题。韩国电影现在牛逼啊,之前不也闹剧本荒嘛!山寨热门不行,就翻拍《下女》和《红色飞行围巾》这些本土货,最后还不是跑到我大港片里淘宝,什么英雄本色,什么无间道,什么江湖,什么跟踪,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毕竟港产制造嘛。所以啊,你们不要老想着弄一个大新闻,来把自己人批判一番。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闷声发大财。上头少束缚,电影人实干,观众买票看,才是硬道理。经常讨论没落与否,徒增感伤情怀。
没落说的客气了,应该是死了,支撑香港电影成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的制作团队已经没有了,也没有再产生这样团队的土壤了,那时候的演员虽然重要,但真正香港电影的灵魂还是当时的那批电影的后台制作团队。散了,也没接上,都到天朝和好莱坞去淘金了
香港房地产 金融业 畸形发展,导致其他的所有干实事的产业都发展不好,不仅是电影业,还有it、制造等等诸多行业,都发展不好。相较于进入地产金融,电影吸引不了人才。以前明星什么地位,现在什么地位。就算混的小有名气了,买套宽敞点的房子都困难,与其辛辛苦苦拍电影,还不如去当二奶。所以香港小姐的选秀一年不如一年,没有吸引力了。
难道没人觉得是口味的缘故吗?以前看什么片子都好看,如今的人挑剔!美国片子那么多,好片我依然感觉少的可怜,少到我去影院的动力都没有。
香港电影也有烂片和经典,但那不是我们人为的选择,更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只要有做典型的港片,只要有人做优秀的港片,我相信,经典一定还会有。有很多事成功都是因为定位准确,韩剧的成功就是经典的商业定位,内地的迅猛发展,导致是个女人就追求时尚(我是说相对于韩剧)。港剧溃败是因为没有找到新时代的需求与定位,翻开港剧的类型你就明白了(自己去理一下头绪)
其实我觉得,香港电影绝对可以往两个方向一同发展:一,大制作:各种爆炸.枪战.全球视野。二:小成本,港剧传统题材(不亏就行,偶然也会出好片)或于时代结合的低成本生活片。香港电影的困难在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内地走入香港的那一刻起,当香港在内地民众眼前褪去面纱的那一刻起,香港也就从一个大都市变成了酒吧!
喝多了,我特么都说了点什么呀!老婆穿好蕾丝等我了,我得先洗澡.....
有的回答说,其实香港电影的实际制作水平没有下降,这个观点很难同意。1994年刘镇伟、周星驰两个月在西北拍出了大话西游。在无数无心插柳的巧合下成就了一部迄今无法复制的经典。但这不是运气,因为即便20年后的今天,当年还没有出生的20岁的年轻人也可以轻易分辨原作和这两年不断炒大话冷饭的刘镇伟作品的区别。能分辨的原因,就是真的好东西对比真的垃圾。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陪伴了青春什么的造成的偏爱。94年大话西游成片后,直接的合作方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分管领导评价这是文化垃圾。但事实上通过各种录像带等非正式渠道传播后,很快的(不是后来)就被现象级的传播。而当年大量的香港影片的艺术性,娱乐性都和内地同类产品不能同日而语,流行音乐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否定当年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确实高于其他华语地区乃至东南亚周边所有地区,这是它商业成功、人才辈出的原因。而非相反。到今天我们还会翻出那时候的周星驰、成龙、王家卫、杜琪峰、徐克再看一遍(说的时候都想晚上翻出来看了),甚至收藏复刻的DVD,听导演音轨。对于当时的内地电影,除了少得可怜的几个后来大导演禁片和得奖片,绝不会有这样的耐心了。其实那时候内地激进的年轻人也会说崇港媚台就是庸俗,但除了真古董没有几个真能不崇港媚台的,在文化市场上,当时就是先进太多。文化中心就是黑洞,吸引并消化一切。如果你的青春期是在那个时代度过的,恐怕都能哼唱几句咬舌头的粤语歌,《港囧》用十几首粤语老歌,几个老面孔就激发了老青年们的激素,这恐怕不都是对于青春的致敬,更多的是对于经典的致敬。现在没人说崇港媚台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内地整个文化市场理所应当的繁荣和先进了,成为华语区域新的黑洞(即便是存在审查制度等等限制创作的因素),黑洞吸纳一切,周边的港台则逐渐凋零,这几乎不可避免。这两天康熙来了停播,吴宗宪感慨台湾综艺的冬天来了,事实上即便作为一个曾经的崇港媚态病患者,现在就是想看台湾综艺,也没什么有看头的节目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原来那些脸熟的综艺咖们,来内地各个综艺节目开工,发挥余热,而新人呢,没有了。香港电影为什么以前行,现在不行了,感觉类似于文化市场的马太效应吧,第一都赢。有同学说香港电影总票房并没有下降,拜托,那是哪个年头的票房了,那会你一两部部电影顶大陆10亿人口市场的总票房,你就是中心。现在,你一年的总票房怕是快顶不上一部捉妖记吧,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比啥啊。内地一个综艺节目的制作费也够台湾所有节目一年的了,有不同质量的产品也就太正常了。文化产品必然和市场有很大的关联度,占据市场的就占据绝对的优势,占优势的全赢,吸引到所有的资金人才和能力。至于我们有很繁荣的市场,但好像并没有大师,这就是晓松说的历史观,现在是经济发展的主题,这方面更容易蓬勃的是天上人间,是简单娱乐。富人有足够的钱去消费,而艺术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汪峰在找女明星,开发布会卖货,多少年前那会是个在唱现实是个笼子我是一只小鸟的青年。我们也一样,我们生活的主题也不是理想和思辨,而是减肥和双十一,所以我们喜欢逗逼无下限的快乐邓超,而不是愁眉苦脸的其他人。扯远了。香港电影没落始于97年。但回归并非绝对原因。人才凋零也是果,而非因。台湾综艺节目的现在也一样。还很火的韩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呢?
以前写的一篇文字:港片的衰落、衰败经常引发大家讨论,有人因望港成龙而致恨铁不成钢,憾责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自身难辞其咎;也有人认为是香港人面对内地没有“真心诚意的迎合”、盲目自大害了自己;还有人判断香港电影的没落是粤语地位没落的反映。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没有说到要点。
港片衰落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只有跳出香港一地的的局限,把视野放到更深更广的背景才可能找到根本答案。
港片的兴盛发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绵延至九十年代中(一旺三十年,常觉得港片就明天完了也值了----呸,乌鸦嘴),九十年代后逐渐日落西山。那么,这十几年,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客观事实是,这十几年来本土电影衰落的地方不仅仅是香港,与香港堪称同病相怜的地区还有前苏联、日本,可能还有法国、意大利......《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这些“珍珠”的原产地撑下来的时间甚至还不如香港。这十几年,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十几年来,“全球化”成为天天掉在口里书里、日渐用烂的词语,全球化,简单来说就是资讯到处流通、人才互相走动、区域合作市场共享。在十几、二十年前,没有全球化,有的是本土化,如香港电影之于香港;有的是区域化,如香港电影之于台湾或者东南亚。
全球化,深深影响了电影业从制作到市场的整个格局:
在此之前,除了极少数例外,电影人通常都在自己居住的国家或地区一干终老,但自从进入“地球村”时代之后,人才向资金较为雄厚、市场更为开阔的产业地区流动成为了常态,仅华人电影人,吴宇森、李安、陈凯歌、林岭东、徐克、周润发、杨紫琼......等等,或久去不返,或潇洒走一回。再举个较少人知的例子,《蚁哥正传》和《怪物史莱克》的动画总监、《怪物史莱克3》的联合导演是谁?答案:来自香港的许诚毅。
这十多年,“全球盛大首映”、“全球同步上映”越来越多见于报端刊间,这意味着,电影可以无阻拦地进入任何开放的电影市场,大片、新片在不同地区的上映时间间隔的愈来愈短,电影宣传的整合效应、协同效应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不断扩散和放大。想想我们对美国等境外电影排行榜的关注,就不难理解这点了。
原先,人们津津乐道于本土明星们的八卦、绯闻,发哥、华仔叫起来就象你隔壁家的孩子,但现在布拉特.皮特和他老婆朱莉的婚后轶事传播速度不比纽约慢多少,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国际明星”们分分钟飞到离你家不远的名店剪彩,你会觉得他们也就生活在另一条街而已,一点不见生疏。
本土电影抵御外片入侵,占据当地或区域上的制高点,所依靠的无非几条:制作人才的稳固、市场宣传的集中、本土明星的亲切、题材上的贴近。现在,根基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冲击而松动,形势越来越有利地向托拉斯、寡头们倾斜,港片奈何?说到底,好莱坞在电影业上映的故事,不过是重复壳牌在石油业、微软英特尔在IT业、沃尔码家乐福在零售业上映的故事而已。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是平的,世界的银幕是平的,并且还在被美制大片们不断抹平。强者恒强,弱者更弱,要想保存,就要保护。市场、文化上的开放度越低越能保存甚至发展,市场、文化上的开放度越高越受冲击。因此印度、韩国电影形势尚堪可观,日本、香港则迅速萎缩,而韩国随着近年市场的逐渐开放,本土电影也就不如几年前好过。这实在很能说明问题。
世界既如此,中国又如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内地培养了大片的港产片影迷,港片具有深厚的观众基础,如果港片以此为机,借势北上,尚大有可为。无奈,中国的影视市场、影视意识就在这十几年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港片是空有人和,欠缺天时地利,终究还是难以施展。
中国,准确说是中国内地,所发生的变化就是:在世界全球化的同时,中国内地的影视市场却更加封闭、影视意识或者观念更加保守。
中国内地,怎么会更加保守和封闭?CEPA下合拍片不是畅行无阻?美国大片上映得不是越来越频繁?
合拍片、大片的情况都不假,可惜所有这些只是表象,表象的背后是更趋保守与封闭的本质。很多人可能都难以理解和接受,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怎么影视行业却与时代背道而驰?但这是残酷的现实,而中国的影视管理官员要对这一事实负有主要责任。
不谈市场先谈意识,八十年代初中国就有了所谓的伤痕电影、反思电影,这些电影对社会批评的深度和力度都远非今天电影所能比拟,至于《红高梁》、《菊豆》这类电影,虽然不乏今天眼中的“不良意识”,其或野合或乱伦的表现足以挑战当下电影尺度,但在当年却是呼朋唤友、占位子搬板凳,全家出动、全民共赏。至于港产片,我记得当年是在正规影院看《纵横四海》的,不知这样的诲盗之片,在今天会否被广电总局的官员们“和谐”了,比如:主人公修改为是被警方私下安排去偷画的;再比如:主人公最后良心发现跑到警局自首,等等;《唐伯虎点秋香》当年几乎被“低级趣味”的唾沫淹死,但一样照常公映,虽然“老婆”改成了“表妹”,但这今天看来已经是小case了。意识趋于保守的同时,对港片“再创作”的技巧却不断进化,从改台词到掐头去尾,从掐头去尾到改头换面。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剧终不将审查者的姓名列入演职员表?
阉割就阉割吧?无论如何,好象在电影院看港片的机会总比以前多了吧? 但是,果真如此吗?
想想我们是怎样成为港片影迷的:那时候,中国的几乎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散布着或简陋或豪华的录像厅,我们在工余学后,花少则几毛多则十几元,就能进到里面享受到最地道、最正宗的港片,我本人在这样的录像厅消磨了大量时光,看完《英雄本色》看完《人肉叉烧包》看完《蜜桃成熟时》,可能绝无正版但却也绝无删改。电影完结后,我们往往怀着满足的意味走回刺眼的花花世界,这个过程已经铭刻为我们青春的印记,在这个过程我们成为港产片的影迷。不要忽视当年的录像厅,它是今天购买影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英雄本色》如果你是在家和朋友、老婆看的碟,我认为你就只是看了碟;但如果你在某家末流的录像厅完成观映,我可以基本承认你看过这部电影,这不仅后者需要买票进场,而且群体效应、观映感受都更接近真实的“看电影”。
可是,今天呢?录像厅在版权制度和放映管理的双重制约下在大多城市早已消亡。没错,原本录像厅的收入也回不到制片商那里,但不赚钱好歹还赚吆喝,毕竟培育了群众基础,现在这个培育土壤失去了,失去观众的同时也的确为片商赢得了卖碟收入(这反过来也能说明影碟收入为什么在电影收入中越来越重要,即部分录像厅人气、势能的转化也),表面看所得中有所失,但更重要的是,香港电影失去了一种原汁原味(注意这四个字)向内地观众展现自己的途径。
由“录像厅效应”,我可以在此作出一个推论:如果国内某些小城市或县乡仍然被宽松地保留了一些录像厅放映未删改的港片,即使是老片,比如《挡不住的疯情》或者《国产007》,则在该地港产片应仍然具有江湖地位。
为什么这里反复强调要未删改、地道、原汁原味?删改与审查,其实损害最大的并不是港片的艺术性,而是港片的娱乐性,有了删改与审查,港片独有的娱乐特点,真是象被阉了的公鸡,叫不起来了。
2004年,广电总局发布禁令:电视台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任何境外影视剧。实际上,这对广电总局来说,不过是个“姗姗来迟”的禁令,早在本世纪初,甚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开始以各种手段限制境外电视在主要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播映。而大多人都未将这一政策与港产片的兴衰联系起来?
香港电视剧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内地的,《霍元甲》、《射雕》、《上海滩》迅速占据内地各电视台并引起强烈反响以至轰动一时,就是广电总局发布禁令前不久,港产电视剧如黄日华陈浩民版的《天龙八部》、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罗嘉良古天乐的《天地男儿》在各个电视台也是播了又播。可是这一切,在广电总局发布禁令前后,开始人为地终止。有人将香港电视剧影响的衰落,归因于香港电视剧不进步不进取,以及国产电视剧的迅速发展。可是,十几年中在国内影响衰落的不仅是香港电视剧,还有美国电视剧,再也没有出现《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虽然美国本土早出了《越狱》和《迷失》;还有日本电视剧,再也没有出现《血疑》、《排球女将》、《东京爱情故事》,虽然这十年真堪称日本电视剧的黄金十年......说到底,CCTV再也没有在黄金时间如当年一样播放美剧和日剧罢了。这不是保守和封闭是什么?在这种保守和封闭下,国产电视剧真得取得了足以令我们兴奋的进步吗?我认为所谓进步更多的是只存在数量增长和自我感觉中罢了,而且审美品位和格调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你天天只看样本戏,你会觉得样本戏就是杰作,如果你看不到《越狱》或者《迷失》,你会觉得《闯关东》就是杰作,如果你很长时间不看《义不容情》,你自己都会相信所谓历史文化底蕴对电视剧是至关重要,以至看任何电视剧都不觉以这个标准去衡量。直接说吧,今天的《汉武大帝》比当前的《三国演义》、今天的《士兵突击》比当年的《凯旋在子夜》、今天的《奋斗》比当年的《编辑部的故事》真有很大的进步吗?还是那句话:驼鸟政策培养不出真正的雄鹰!
而且,又焉知港剧在开放的市场中不能直面竞争、不断进步,今天TVB的不思进取,归根到底是北望神州无望、已有市场又十分稳固的必然选择。
说了半天港剧,再回到港片。港剧和港片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也可以说港剧这蚂蚱是那港片那蚂蚱的娘。电视产业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具有人才预备、预处理的作用。电视的确不能直接培养出电影明星,我甚至不认为任何电视明星可以堪称巨星,但香港电视往往是电影明星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电影明星在这道工序要学习演技、积累经验,扩大影响、混个脸熟(用成语就是“家喻户晓”)。然后,再在电影中摸爬滚打,精雕细刻,最后港片巨星就此诞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无不以这种方式由粗坯加工为成品,其实当我们在小时候存留着港剧花花绿绿的电视艺员肖像时,就意味香港电影的巨星时代相距不远。但今天TVB、
ATV向香港电影的明星输送已经不如当年,导致影坛大哥大姐青黄不接,而TVB、ATV的造星机制失灵,很大程度(虽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生存的状态在内地电视的封闭与保护政策下已经不如从前。
录像厅的管制与萧条使港片失去了推广自己、培育观众的法门; 意识形态的保守使港片在阉割和审查下受到娱乐和艺术的双重损害;
电视本地化的保护以及港剧禁令使港产片失去了明星工厂。 这就是港片在中国化的道路上面临的困境。
面对国外国内,港片形格势禁,欲振难起,欲飞无翅,香港电影也许需要潜龙勿用,相机而动,等待厚积薄发条件成熟的一天。
没落了。原因很简单,80年代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演员现在依然能看到,而且依然还是主角。一个近30年没出什么新人的电影产业能不衰落?
谈香港电影应该抛开香港地域概念了,香港的电影人已经纷纷跳出香港以外合作发展。其内容形式都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如果说国内大导演拍的电影内涵丰富,那么香港电影人拍的电影则更懂得把握平民趣味,更会对精英以外的人讲故事,他们讲故事的手法是值得学习的。所以合作电影虽然两岸三地甚至其他国家明星都参与,仍然难掩浓浓的香港制造味道。
回归之后娱乐业金融业制造业全面衰落。电影电视唱片和选秀全面衰落。大陆的限制引进。大陆市场的广大我认为是最大的原因。。。欧洲不就限制巴西球员引进吗?效果很明显。没有钱没有政策就没有人才就没有成果。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其实楼上众位大牛以及该问题
已经解析得挺全面了。笔者前段时间课堂上恰好有扯到相关的话题,考完midterm不邀自来凑个热闹。要讨论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我们首先得达成这么个共识:现实世界中,任何社会事物的兴衰都不可能由单一原因造成。换句话说,导致其发生重大改变的因素,必定是多元的。尤其是香港电影这么个曾经叱咤一方的产业。所以喊着“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应为此!”的都可以歇歇了。多重因素造成的现象普遍意义上难以精确量化各成分影响大小。笔者归纳的以下四点主要原因不分先后,比重均衡。——————————————正文开始的分割线——————————————提到香港电影业的衰落,总会离不开“回归大陆到底是否其根本原因/有多大影响”这个话题。私认为,影响肯定是有的。至于是否根本原因,上文已经表述过对此类问题的看法。 1. 很多人认为,回归大陆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影响应该从1997年前后算起。但考虑到《中英联合声明》是在1984年12月发表的,对回归大陆影响的考究也应由那时开始才对。事实上,当年在香港的确有不少人对于回归大陆是抱有担忧甚至恐惧态度的——不知道回归后“香港的未来”会走向何方。《联合声明》发表后,这种对未来的担忧影响了不少商业投资,其中自然也包括电影。众所周知,电影从技术设备到人才资源,每一步都很需要钱。所以当年的资金流失,对于该产业而言,无疑是个很大的伤害。除此之外还有人才流失——到了1987年,香港有差不多六万人在寻求着逃离香港的签证。其中自然包括不少行业内的电影人(尽管很多离港的人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查实都冇咁大件事姐!”于是又回来了……2. 新兴竞争者。尽管到了1985年,港产片依旧占据了本地75%的市场份额,但其出口的对应市场就不是这么个情况了。到1990年为止,港产片曾经的一个重要市场——台湾,已被好莱坞占据。相似惨况在东南亚的其他市场也有发生。而即便是在香港本地,好莱坞也开始蚕食港产片的市场份额。到了1996年,香港的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有一半都是好莱坞大片——那一年香港只产出了116部电影。到了2002年则低至91部。此外,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其他不少国家的导演都有从港产片中“偷师”,然后发展出他们自己版本的“80年代港产枪战动作片”(比方说昆汀这货= =3. 类型片的衰落。六七八十年代港产片的国际扩张之所以能够成功,和它那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是分不开的——从歌剧电影到武打片,空手的到各种冷兵器,再到枪战片,以及恐怖片还有女同片……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被视为那时候香港最突出的两种类型片,怀旧片与无厘头,并没有对海外观众产生太大的吸引力——虽说对国内观众还是有不小的影响。4. 盗版碟的盛行。相信不必多解释。有人说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港产片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在98年以前港产片就已现颓势,98年金融风暴的冲击更像是补刀。大致如此。
香港电影死于自我复制自我抄袭。看下台湾导演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底蕴。香港导演除了王家卫特立独行。其他的大多喜欢随大流。流行什么拍什么。或者不断复制曾今的模式,不思进取。典型的就是黑帮片和黄百鸣的贺岁片
不請自來。。周日無聊躺沙發上碼碼字玩兒。。。又是這種問題。。。中英談判一敲定後,香港是萬千寵愛在一身。各路神仙都來捧一把。因為一捧就營利。金股匯不提,單說電影九十年代末,香港每年本地制造三百多部片子,還要在各個影展購入三百多部。七百萬不到的一個城市。。。這個吞吐量正常嗎?可持續發展嗎?答案不是明擺著嗎?再說回來,打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起, “香港電影”此稱呼就嚴重地政治不正確。。可有北京電影,上海電影,廣州電影之說法??蝦扯蛋完畢。。提供一些干貨2014年香港從業人員數字約估三萬五千人。相比1994年少了五千人之多。。然而流失的工作人員集中在低技術層面,(龍套。。武師,助理等等。。)但身邊的高級技術人員的收入卻大大提高。。至於投資嘛。。。大老闆們當然少了拍片。。因為錢都投在影院上了。。。2004年 全國銀幕2300 塊2014年 20000 !!萬丈高樓從地起。。。最後結論。。香港特區影業從九七年起。。成功轉型,積極參與建設新市場。以上。
君临同学说的很好哇。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点自己的看法。我以为电影繁荣与没落,固然有楼上各位提到的原因,但从源头上讲,实在经济(yol叔腔学的像不像)。电影产业千讲万讲,仍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个人以为绝大多数文化创业产业兴盛与否与本国当前阶段的经济大环境密切正相关。经济繁荣,增长,上行那么文化产业,电影产业也就繁荣。经济不振,低落,下行那么文化产业,电影产业也就没落。注意,这里的繁荣没落并不是相对于产值而言的,主要是这个产业本身的形态,是杰作迭出还是垃圾横行。拿日本动漫产业来类比,从90年代末直到现在,日本动漫越来越走入一个死胡同,卖肉番后宫番遍地都是,数数最近十年有什么影响力广泛的经典动漫,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我现在脑海里只能浮现一个鲁鲁修),跟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的杰作井喷相比,完全没法看。这里不讨论那些没有动画化的漫画(好漫画还是不少的,但及兼顾内容又大卖的漫画实在少的可怜)。为什么?研究过相关课题的同学能说出来一大堆东西来,什么御宅族成为主要目标群体,什么胜利热血审美疲劳。究其根源,日本经济近20年来的颓靡,新一代年轻人丧失进取心恐怕才是最本质的问题。文化反映社会现状。文化产业反映经济现状,流行内容反映精神风貌。以上小跑题,回到题目上来。香港经济低迷是不争的现实,李嘉诚同学在这一点上可以作为风向标。经济不振,市民百姓包括中产对未来惶惶不安,还谈什么看电影。消费群体萎缩,市场环境不佳,制作公司挣不到钱,没钱就没有投入,没钱就没有人才。再加上全球化,人才可以随意流动,谁会愿意呆在一个死气沉沉的行业?说到底一句话,饱暖思淫欲。肚子都填不饱,谁有心情消费、研究文化?当然,现实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按我这个说法, 日本电影岂不是也在没落么?日本电影我研究的不深,不敢妄言。但我自认为我这套理论是自洽的。日本电影不敢说没落,但绝不会是繁荣。现实中,影响因素太多,日本电影的多年积淀和传承,也许吃老本就能吃个十几二十年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再说日本经济虽然不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市场再差也不会差过香港,毕竟底子和人口在那摆着。还有人说韩国电影,毫无疑问,韩国电影这些年是蒸蒸日上的。我不清楚韩国经济的现状,但据理论反推,想必经济环境也是在上行。(若否的话,适足作为一个反例)至于我大天朝嘛。理论上来说,会越来越繁荣,但审查制度,高房价对年轻人心态的扼杀应该都会有负面影响。综合来看,套用x组织的一句话,曲折中前进吧。提前澄清几句话。1、任何一个行业的繁荣与没落都是被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但我认为,经济环境是其中的最本质因素。2、本题下主要论证的是文化产业,不是文化,更不是传世经典和艺术。以上,多谢阅读。鉴于个别同学对我跑题的部分感到不信服,咱们就看图说话吧。1984年初期 300万部 1984年末期 370万部 1985年 400万部 1986年 410万部 1987年 430万部 1988年 460万部 198x年 480万部 1990年 530万部 1991年 590万部 1992年 610万部 1993年 620万部 1994年 620万部 1995年 555万部 1996年 480万部 1997年 405万部 1998年 360万部 1999年 363万部 2000年 363万部 2001年 340万部 2002年 320万部 2003年 300万部 2004年 300万部 2005年 290万部 2006年 280万部 2007年 278万部 2008年 279万部 2009年 281万部 2010年 288万部 jump销量巅峰的那一年 是龙珠结尾的一年。不是说海贼不好,没有海贼jump估计做不到杂志里面的一哥。但海贼再厉害,一两个好作品也代表不了一个时代。(c,里面居然有一个不能提的年份)
看看今年的电影、《煎饼侠》、《港囧》、《夏洛特烦恼》,现在电影都是怀念、纪念、祭奠香港电影时代了,就知道那已经是一个远去存在记忆里的时代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娱乐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