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有哪些:股票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告急,25家有平仓

已有帐号?
欢迎来到水晶球财经网赶紧注册与朋友们分享投资心得吧!
1993年师从中国第一代大...
全国实战带盘第一人
量化解盘!把握大势!预测热...
金融研究生,从业近20年。...
私募基金经理,1985年开...
精研龙头战法,擅长强势股博...
10年投资经验,善于资金人...
个人心得:永远坚守价值投资...
拥有10多年的股市投资经历...
职业投资者
10年磨一剑...
股票质押告急!一周内254家补质押 25家有平仓风险 523亿市值或被平掉
&&/ 02月12日 08:40 发布
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调侃:股权质押对不少实控人来说,就是终于“通过资本运作把公司运作成别人的了”。  股权质押屡屡触及平仓线,这是近期市场忧心的问题。管清友在公号“&如是金融研究院”最新一期内容“暴跌的基因:从股灾到股殇”中提到:  杠杆永远是市场繁荣的影子,在A股慢牛的同时,杠杆的种子也在A股继续生根发芽。说起A股的杠杆,很多人会说股灾不都清理完了吗?其实和股市相关的杠杆有两种,一种是资金端杠杆,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股票,这种杠杆在股灾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另一种是资产端杠杆,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票、产业基金配资等形式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实体资产,这种杠杆在这两年并未解除,反而加速扩张。  引爆这次大跌的,真的是资产端去杠杆吗?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近期补充质押的公告集中出现,我们来看看公告的时间分布情况:  1月份  补充质押公告87份,涉及公司69家  2月1日-3日  补充质押公告32份,涉及公司32家  2月5日-10日  补充质押公告322份,涉及公司254家  2月9日  补充质押公告80份,涉及公司78家  2月10日  补充质押公告57份,涉及公司56家  来看券商中国记者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  1、A股几乎“无股不押”,有3463股涉质押、占全市场的99.23%,合计质押5812.76亿股,涉及市值5.64万亿元。  2、2018年以来,25家公司33位股东宣告面临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合计质押股份74.51亿股,涉及股票市值522.66亿元,大部分持股都来自实控人持股。  3、上述25家公司的33位股东中,有18位股东质押股票数量超过其持股的90%,实现ALL-IN式质押,同时,有18位股东(或一致行动人)的质押股票数量超过总股本的20%。  4、2018年以来,两市发布441份补充质押公告、涉及297股,其中2月9日发布80份、涉及78股,2月10日发布57份。  5、134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50%,51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60%,10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70%,()的质押股权比例位居市场第一名,达到81.08%。  1  25股宣告平仓风险  523亿市值面临平仓  自从2015年以来,股权质押的风险警报几乎每年都会拉响一两次,但大部分只是跌破警戒线、需要股东补充质押物,即便股价跌破平仓线、也只是个例,像今年这种较大面积直接跌破平仓线的现象,还是A股市场第一次出现(毕竟股权质押发展也没多少年)。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据公开信息,2018年以来,两市共有25家上市公司的33位股东,已经宣告存在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其中大部分公告发布在2月份。  据统计,上述质押股份合计达到74.51亿股,以周五收盘价估算,面临平仓的股权涉及股票市值达到522.66亿元。  考虑到公开信息和统计手段存在局限,市场中存在质押平仓风险的数量应不止25家公司。  不过,截至目前,尚无权**源发布股权质押风险的全市场数据,掌握最多数据的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也只公布了每只个股的质押数量和比例,没有对全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规模发布数据。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些存在平仓风险的股票并非普通股东持股,大部分都来自公司的实控人和一致行动人持股,对这些股票进行强行平仓,容易引起市场对实控人变更风险的担忧。  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调侃,市场对这种风险的担忧,就是终于“通过资本运作把公司运作成别人的了”。  据统计,在上述33位股东的质押记录中,有18位股东或一致行动人的质押股票数量,已超过总股本的20%,有10位股东的质押数量超过总股本的30%,这些大比例的股权一旦进入平仓程序,如何平稳完成平仓也考验着机构与投资者的智慧。  例如,()在2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京港投资持有股票1.12亿股,其中8,965.85万股已经被质押,占京港投资所有持股的80.15%,也即占公司总股本的23.73%。  中京电子公告称,在经历了连续3日大跌、累计下跌24.51%后,已经触及或即将触及质押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公司决定从2月8日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根据中京电子披露,控股股东的平仓线价格区间为7.55元至8.2元,而股票停牌前价格的7.7元,停牌前曾一度打到7.43元的价格低点。按照停牌前价格估算,中京电子控股股东的质押股份涉及市值6.9亿元。  2  ALL-IN式质押  18位股东质押超90%持股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常见融资方式,适当的股权质押可以解决中短期的流动性需求,但一旦用杠杆用上了瘾,不断追加质押、将所有持股都进行质押,完成几乎ALL-IN式的质押操作。  据统计,在目前出现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股东中,有18位股东(牵涉16家公司)已经质押掉了90%以上的手头持股,后续面临“无券可补”的窘况。  著名的“神雾双雄”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两家公司双双面临质押平仓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不仅市值规模大,质押占持股的比例也非常高。据估算,神雾集团在这两家公司的质押市值合计达到103.24亿元,对()和()的质押数量分别占所有持股的99.78%和96.36%。  参照神雾环保公告,控股股东神雾集团共持有神雾环保4.31亿股,占总股本的42.67%,其中已经质押4.30亿股,占其所有持股的99.78%。  截至2月9日,神雾集团质押的2.36亿股神雾环保股票已跌破警戒线,占所有持股的54.67%,其中1.87亿股甚至已经跌破平仓线,占所有持股43.40%。  换言之,神雾集团对神雾环保的持股中,超五成持股已经破警戒线、超四成已面临平仓。  华融证券2月9日公告称,由于神雾集团仍未按协议约定完成购回交易,已构成逾期违约,将正式启动违约处置程序,拟通过交易系统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处置,处置数量不超过1116万股。  神雾双雄的另一成员,神雾节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已经质押的部分股票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目前已经质押股份达到3.37亿股、占神雾集团所有持股的96.36%,也是ALL-IN式的质押操作,因而公司决定申请停牌。  不过,神雾节能尚未公布跌破平仓线的股票数量。以目前股价估算,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的质押股权市值,分别达到58.02亿元和45.22亿元。截至目前,神雾环保与神雾节能仍处于停牌状态。  就质押持股比例来看,()的质押操作更为凶悍,实控人直接将持股100%质押了、一股不留。  大连电瓷2月1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意隆磁材持有股份9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03%,累计质押股份9383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占公司总股本的23.03%。  截至1月31日收盘,大连电瓷控股股东意隆磁材已经突破警戒线、即将触及平仓线8.02元,公司于是开始紧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目前仍未复牌,停牌前股价为8.76元。  根据公告,大连电瓷控股股东的股份主要是质押给了财通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的控股股东持有股票137,946,87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41%,其中累计质押股份共计137,946,873股,没错,控股股东除了留下6股没动外,其他股票都质押掉了,也是操作凶悍,主要是质押给了华创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天风证券。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的控股股东冉盛盛远及一致行动人冉盛盛昌,共计质押了2.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也即占所有持股的83.63%。不过,如果不考虑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数量,控股股东冉盛盛远其实也是100%质押了所有持股。  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多家的股东质押掉了90%以上持股,例如:  ()大股东中住集团质押6,208万股,占其持股的99.99%,占公司总股本的21.25%,估算涉及市值9.22亿元。  ()大股东誉衡集团质押9.31亿股,占其持股的99.35%,涉及市值52.98亿元,同时,股东誉衡国际质押4.28亿股,占其持股的99.65%,涉及市值24.36亿元。  ()大股东大通集团质押1.40亿股,占其持股的94.75%,占公司总股本的39.09%,涉及市值8.9亿元。  3  297公司年后补质押  254家发生在本周  1月29日以来,两市大盘走出了凌厉跌势,尤其是在本周,上证指数一周就下跌9.6%,进一步发了股权质押的补充质押压力,使得补充股权质押的公告逐日增多。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后两市共发布了441份补充质押公告,涉及上市公司297家,其中部分公司没有说明补充质押的具体原因,部分公司则直言是因为“市值减少”“股价下跌”。  补充质押公告时间分布如下:  1月份,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87份,涉及公司69家。  2月1日-3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32份,涉及公司32家。  2月5日-10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322份,涉及公司254家。  2月9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80份,涉及公司78家。  2月10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57份,涉及公司56家。  例如,()2月8日就公告称,由于质押股份的市值减少,根据苏州弘德源与安信证券的约定,苏州弘德源向安信证券补充质押公司股份150万股,该笔补充质押占苏州弘德源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7.87%,占公司总股本的0.60%。  据估算,该笔补充质押涉及市值2059.5万元。  此外,()也在2月7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二级股票价格下跌,上海凯利分别于日、日补充质押145万股、&40万股,作为对此前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补充质押。”  就补充质押的市值规模来看,()、()、()和()的质押市值规模相对较高,分别质押了5557万股、3600万股、2600万股和1270万股,估算涉及市值分别为3.29亿元、1.57亿元、1.03亿元和0.88亿元。  四川九州股东进行补充质押的原因较为特殊,是因为公司股东九洲集团此前发行的可交换债券已触发追加质押担保条件,需要追加抵押给华泰联合证券,以对九洲集团2015年可交换债券持有人交换股份和本期可交换债券本息偿付提供补充担保。  此外,德豪润达公告称,公司股东芜湖德豪投资因补充质押需要,将其所持的公司股票36,000,000股质押给了华鑫国际信托,质押开始日期均为日。  4  新规发布  134股质押比例仍超50%  尽管股权质押属于股东行为,一般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但一些超高比例质押的公司则值得投资者多加留意,因为一旦发生风险,这些股东将面临“无券可补”的局面,只能补充其他抵押品、补充现金或提前赎回。  最坏情况下,如果缺乏后续财力支撑,质押股权将被强行平仓,股东面临公司易主的危机。  就质押比例来看,两市目前有348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40%,有134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50%,有51股的质押比例超过60%,有10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70%,银亿股份的质押比位居市场第一、达到81.08%。  参照日的质押新规,质押股权50%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红线比例,超过50%的个股更值得投资者注意。  在质押新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中,有三点重要内容值得投资者关注:  1、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者从事贷款、私募证券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个人借贷等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前述机构发行的产品。  2、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质押率是指初始交易金额与质押标的证券市值的比率。  3、单一证券公司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的数量不得超过该股票A股股本的30%;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作为融出方的,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的数量不得超过该股票A股股本的15%;单笔交易不得导致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  截至目前,两市仍有134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50%,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沪深交易所已经明确,明确了“新老划断”原则,新规只针对新增的质押融资,即市场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的个股,不得在场内新增质押,但场内存量质押融资不受影响。  因此,对于超50%质押比例以上的个股,投资者值得多家关注,但不必太过担忧新规的市场冲击。  5  超高质押  银亿股份质押八成股权  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银亿股份的股权比例为两市第一高,共计进行了103笔质押,合计质押32.66亿股,占总股本的81.08%,较一周前的80.76%有所上升,以最新收盘价估算,这部分质押市值达到269.12亿元。  公告信息显示,银亿股份的股权质押主要集中在年,进入2018年也做了12笔质押,涉及的机构包括陆家嘴国际信托、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东北证券、天风证券、申万()等。  ()也是质押股权比例前三的常客,当前累计进行了76笔质押,共计质押15.82亿股,质押股权比例79.35%,位居市场第二名,以最新收盘价估算,质押市值达到236.52亿元。  此外,质押股权比例较高的个股还包括()、()、()和天夏智慧,分别质押股份45.48亿股、13.05亿股、30.07亿股和6.1亿股,质押股权比例分别达到75.70%、75.34%、73.24%和72.51%,涉及市值217.38亿元、86.38亿元、190.96亿元和81.7亿元。  如果从市值规模角度来考察风险,当前全市场质押规模最大的是(),共计质押33.04亿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6.41%,涉及市值641.93亿元,主要是第一大股东科瑞天诚投资控股和第二大股东RAAS&China&Limited进行了大量质押。  除此之外,质押市值规模较大的公司还包括()、()、民生银行和(),分别质押股票8.51亿股、9.73亿股、51.66亿股和18.98亿股,涉及市值442.14亿元、437.71亿元、428.29亿元和389.48亿元,不过,它们的质押股权比例并不是很高,分别为12.93%、22.04%、17.48%和38.16%。
已经有0人打赏共0水晶币
感谢您的打赏!请选择打赏用户的数量
应付:1水晶币,&&&&账户余额:0
本文需要支付0水晶币,请输入打赏数量
应付:0水晶币,账户余额:0[第01页]&[]&&&
  导读:
  股票质押告急!年后两市共发布逾400份补充质押公告
  监管层查股权质押风险 平仓危机致场外融资利率高涨
  股票质押告急!年后两市共发布逾400份补充质押公告
  原标题:股票质押告急!一周内254家补质押,25家有平仓风险,523亿市值或被平掉
  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调侃:股权质押对不少实控人来说,就是终于“通过资本运作把公司运作成别人的了”。
  股权质押屡屡触及平仓线,这是近期市场忧心的问题。管清友在公号“ 如是金融研究院”最新一期内容“暴跌的基因:从股灾到股殇”中提到:
  杠杆永远是市场繁荣的影子,在A股慢牛的同时,杠杆的种子也在A股继续生根发芽。说起A股的杠杆,很多人会说股灾不都清理完了吗?其实和股市相关的杠杆有两种,一种是资金端杠杆,也就是投资者通过场内两融和场外配资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股票,这种杠杆在股灾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另一种是资产端杠杆,上市公司通过质押股票、产业基金配资等形式加的杠杆,目的是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实体资产,这种杠杆在这两年并未解除,反而加速扩张。
  引爆这次大跌的,真的是资产端去杠杆吗?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近期补充质押的公告集中出现,我们来看看公告的时间分布情况:
  补充质押公告87份,涉及公司69家
  2月1日-3日
  补充质押公告32份,涉及公司32家
  2月5日-10日
  补充质押公告322份,涉及公司254家
  2月9日
  补充质押公告80份,涉及公司78家
  2月10日
  补充质押公告57份,涉及公司56家
  来看券商中国记者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
  1、 A股几乎“无股不押”,有3463股涉质押、占全市场的99.23%,合计质押5812.76亿股,涉及市值5.64万亿元。
  2、2018年以来,25家公司33位股东宣告面临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合计质押股份74.51亿股,涉及股票市值522.66亿元,大部分持股都来自实控人持股。
  3、上述25家公司的33位股东中,有18位股东质押股票数量超过其持股的90%,实现ALL-IN式质押,同时,有18位股东(或一致行动人)的质押股票数量超过总股本的20%。
  4、2018年以来,两市发布441份补充质押公告、涉及297股,其中2月9日发布80份、涉及78股,2月10日发布57份。
  5、134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50%,51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60%,10股的质押股权比例超70%,的质押股权比例位居市场第一名,达到81.08%。
  25股宣告平仓风险
  523亿市值面临平仓
  自从2015年以来,股权质押的风险警报几乎每年都会拉响一两次,但大部分只是跌破警戒线、需要股东补充质押物,即便股价跌破平仓线、也只是个例,像今年这种较大面积直接跌破平仓线的现象,还是A股市场第一次出现(毕竟股权质押发展也没多少年)。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仅据公开信息,2018年以来,两市共有25家上市公司的33位股东,已经宣告存在股权质押的平仓风险,其中大部分公告发布在2月份。
  资料图
  据统计,上述质押股份合计达到74.51亿股,以周五收盘价估算,面临平仓的股权涉及股票市值达到522.66亿元。
  考虑到公开信息和统计手段存在局限,市场中存在质押平仓风险的数量应不止25家公司。
  不过,截至目前,尚无权威信源发布股权质押风险的全市场数据,掌握最多数据的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也只公布了每只个股的质押数量和比例,没有对全市场的股权质押风险规模发布数据。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这些存在平仓风险的股票并非普通股东持股,大部分都来自公司的实控人和一致行动人持股,对这些股票进行强行平仓,容易引起市场对实控人变更风险的担忧。
  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调侃,市场对这种风险的担忧,就是终于“通过资本运作把公司运作成别人的了”。
  据统计,在上述33位股东的质押记录中,有18位股东或一致行动人的质押股票数量,已超过总股本的20%,有10位股东的质押数量超过总股本的30%,这些大比例的股权一旦进入平仓程序,如何平稳完成平仓也考验着机构与投资者的智慧。
  例如,在2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京港投资持有股票1.12亿股,其中8,965.85万股已经被质押,占京港投资所有持股的80.15%,也即占公司总股本的23.73%。
  公告称,在经历了连续3日大跌、累计下跌24.51%后,已经触及或即将触及质押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公司决定从2月8日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根据披露,控股股东的平仓线价格区间为7.55元至8.2元,而股票停牌前价格的7.7元,停牌前曾一度打到7.43元的价格低点。按照停牌前价格估算,控股股东的质押股份涉及市值6.9亿元。
  ALL-IN式质押
  18位股东质押超90%持股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常见融资方式,适当的股权质押可以解决中短期的流动性需求,但一旦用杠杆用上了瘾,不断追加质押、将所有持股都进行质押,完成几乎ALL-IN式的质押操作。
  据统计,在目前出现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股东中,有18位股东(牵涉16家公司)已经质押掉了90%以上的手头持股,后续面临“无券可补”的窘况。
  著名的“神雾双雄”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两家公司双双面临质押平仓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不仅市值规模大,质押占持股的比例也非常高。据估算,神雾集团在这两家公司的质押市值合计达到103.24亿元,对和的质押数量分别占所有持股的99.78%和96.36%。
  参照公告,控股股东神雾集团共持有4.31亿股,占总股本的42.67%,其中已经质押4.30亿股,占其所有持股的99.78%。
  资料图
  截至2月9日,神雾集团质押的2.36亿股股票已跌破警戒线,占所有持股的54.67%,其中1.87亿股甚至已经跌破平仓线,占所有持股43.40%。
  换言之,神雾集团对的持股中,超五成持股已经破警戒线、超四成已面临平仓。
  华融证券2月9日公告称,由于神雾集团仍未按协议约定完成购回交易,已构成逾期违约,将正式启动违约处置程序,拟通过交易系统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处置,处置数量不超过1116万股。
  神雾双雄的另一成员,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已经质押的部分股票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目前已经质押股份达到3.37 亿股、占神雾集团所有持股的96.36%,也是ALL-IN式的质押操作,因而公司决定申请停牌。
  不过,尚未公布跌破平仓线的股票数量。以目前股价估算,和的质押股权市值,分别达到58.02 亿元和45.22亿元。截至目前,与仍处于停牌状态。
  就质押持股比例来看,的质押操作更为凶悍,实控人直接将持股100%质押了、一股不留。
  2月1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意隆磁材持有股份9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03%,累计质押股份9383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占公司总股本的23.03%。
  资料图
  截至1月31日收盘,控股股东意隆磁材已经突破警戒线、即将触及平仓线8.02元,公司于是开始紧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目前仍未复牌,停牌前股价为8.76元。
  根据公告,控股股东的股份主要是质押给了财通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的控股股东持有股票137,946,87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41%,其中累计质押股份共计137,946,873股,没错,控股股东除了留下6股没动外,其他股票都质押掉了,也是操作凶悍,主要是质押给了华创证券、证券、和。
  资料图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的控股股东冉盛盛远及一致行动人冉盛盛昌,共计质押了2.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也即占所有持股的83.63%。不过,如果不考虑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数量,控股股东冉盛盛远其实也是100%质押了所有持股。
  除了上述公司外, 还有多家的股东质押掉了90%以上持股,例如:
  大股东中住集团质押6,208万股,占其持股的99.99%,占公司总股本的21.25%,估算涉及市值9.22亿元。
  大股东誉衡集团质押9.31亿股,占其持股的99.35%,涉及市值52.98亿元,同时,股东誉衡国际质押4.28亿股,占其持股的99.65%,涉及市值24.36亿元。
  大股东大通集团质押1.40亿股,占其持股的94.75%,占公司总股本的39.09%,涉及市值8.9亿元。
  297公司年后补质押
  254家发生在本周
  1月29日以来,两市大盘走出了凌厉跌势,尤其是在本周,一周就下跌9.6%,进一步发了股权质押的补充质押压力,使得补充股权质押的公告逐日增多。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后两市共发布了441份补充质押公告,涉及上市公司297家,其中部分公司没有说明补充质押的具体原因,部分公司则直言是因为“市值减少”“股价下跌”。
  补充质押公告时间分布如下:
  1月份,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87份,涉及公司69家。
  2月1日-3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32份,涉及公司32家。
  2月5日-10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322份,涉及公司254家。
  2月9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80份,涉及公司78家。
  2月10日,两市发布补充质押公告57份,涉及公司56家。
  资料图
  例如,2月8日就公告称,由于质押股份的市值减少,根据苏州弘德源与安信证券的约定,苏州弘德源向安信证券补充质押公司股份150万股,该笔补充质押占苏州弘德源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7.87%,占公司总股本的0.60%。
  据估算,该笔补充质押涉及市值2059.5万元。
  此外,也在2月7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二级股票价格下跌,上海凯利分别于日、日补充质押145万股、 40万股,作为对此前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补充质押。”
  就补充质押的市值规模来看,、、和的质押市值规模相对较高,分别质押了5557万股、3600万股、2600万股和1270万股,估算涉及市值分别为3.29亿元、1.57亿元、1.03亿元和0.88亿元。
  四川九州股东进行补充质押的原因较为特殊,是因为公司股东九洲集团此前发行的可交换债券已触发追加质押担保条件,需要追加抵押给华泰联合证券,以对九洲集团2015年可交换债券持有人交换股份和本期可交换债券本息偿付提供补充担保。
  此外,公告称,公司股东芜湖德豪投资因补充质押需要,将其所持的公司股票36,000,000股质押给了华鑫国际信托,质押开始日期均为日。
  新规发布
  134股质押比例仍超50%
  尽管股权质押属于股东行为,一般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但一些超高比例质押的公司则值得投资者多加留意,因为一旦发生风险,这些股东将面临“无券可补”的局面,只能补充其他抵押品、补充现金或提前赎回。
  最坏情况下,如果缺乏后续财力支撑,质押股权将被强行平仓,股东面临公司易主的危机。
  就质押比例来看,两市目前有348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40%,有134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50%,有51股的质押比例超过60%,有10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70%,的质押比位居市场第一、达到81.08%。
  资料图
  参照日的质押新规,质押股权50%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红线比例,超过50%的个股更值得投资者注意。
  在质押新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中,有三点重要内容值得投资者关注:
  1、融入方不得为金融机构或者从事贷款、私募证券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个人借贷等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前述机构发行的产品。
  2、 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质押率是指初始交易金额与质押标的证券市值的比率。
  3、 单一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的数量不得超过该股票A股股本的30%;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作为融出方的,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的数量不得超过该股票A股股本的15%;单笔交易不得导致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
  截至目前,两市仍有134只个股的质押比例超过50%,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沪深交易所已经明确,明确了“新老划断”原则,新规只针对新增的质押融资,即市场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的个股,不得在场内新增质押,但场内存量质押融资不受影响。
  因此,对于超50%质押比例以上的个股,投资者值得多家关注,但不必太过担忧新规的市场冲击。
  超高质押
  质押八成股权
  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的股权比例为两市第一高,共计进行了103笔质押,合计质押32.66亿股,占总股本的81.08%,较一周前的80.76%有所上升,以最新收盘价估算,这部分质押市值达到269.12 亿元。
  公告信息显示,的股权质押主要集中在年,进入2018年也做了12笔质押,涉及的机构包括国际信托、、、、、、证券等。
  资料图
  也是质押股权比例前三的常客,当前累计进行了76笔质押,共计质押15.82亿股,质押股权比例79.35%,位居市场第二名,以最新收盘价估算,质押市值达到236.52亿元。
  此外,质押股权比例较高的个股还包括、、和,分别质押股份45.48亿股、13.05亿股、30.07亿股和6.1亿股,质押股权比例分别达到75.70%、75.34%、73.24%和72.51%,涉及市值217.38亿元、86.38亿元、190.96亿元和81.7亿元。
  如果从市值规模角度来考察风险,当前全市场质押规模最大的是,共计质押33.04亿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6.41%,涉及市值641.93亿元,主要是第一大股东科瑞天诚投资控股和第二大股东RAAS China Limited进行了大量质押。
  资料图
  除此之外,质押市值规模较大的公司还包括、、和,分别质押股票8.51亿股、9.73亿股、51.66亿股和18.98亿股,涉及市值442.14亿元、437.71亿元、428.29亿元和389.48亿元,不过,它们的质押股权比例并不是很高,分别为12.93%、22.04%、17.48%和38.16%。
(券商中国)
[第0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质押平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