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问题调动问题

2017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两会热点话题关于养老金调整
2017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两会热点话题关于养老金调整核心提示:“两会”期间,养老话题受关注度位居前列,养老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里的“热词”,让我们一起关注“两会”焦点,畅谈最热话题。2016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老何所依?  代表委员对“中国式”养老的三大期待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亿,占总人口14.9%;  平均50个老人“摊”1张养老床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不及农村低保一半;  不知不觉中,老龄化的“银色浪潮”来袭,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何所依?这个问题不仅牵动着每个家庭,更考验着政府、社会的智慧与决心。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纷纷为“中国式”养老献计献策。  今年两会,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等民主党派也分别以集体和个人提案形式提交了有关“两岸合作养老”、“调整养老用地政策”、“推进社区养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等与“养老”话题相关的提案。全国工商联还专门提交了“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的大会书面发言。  养老服务业也成为民政部十大工作之首。记者查阅《民政工作要点》,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拓展社会福利服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介绍,这几年,每年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的建议提案在200件左右,其中养老保障占比最高。  专家认为,公众对两会的关注点,是殷切民生诉求的集中体现,也会受到政策影响。今年养老保障问题受关注,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决定的,也与2月初推出的城乡养老保险“并轨”新政有一定关系。  期待一  养老金涨幅跑赢CPI  双轨制改革需要时间表  76岁的林秀文家住长春市正阳街道延寿社区,谈到近些年不断上调的养老金,她十分欣慰。  由于老伴去世早,自身还有冠心病,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养老金的林秀文生活并不富裕。仅药费开支每月就要四五百元,日常生活开支都得精打细算。  “虽然近年来养老金‘十连  下面是四川两会提案:优先发展公益养老  “建议大力推广‘互助式养老机制’,优先发展公益养老事业……”在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不少人大代表的目光聚焦在四川省养老事业上,纷纷为养老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张睿关注着我省养老事业,“根据省老龄办预测,到2036年,四川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他建议,大力推广“互助式养老机制”。  张睿认为,我国的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随着计划生育实施多年,家庭日趋小型化,儿女和父母分居已非常普遍,4-2-1家庭结构也让很多年轻人在赡养和亲近老人的问题上力不从心,空巢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张睿表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搭伴互助式养老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政府应积极予以扶持。所谓“搭伴互助式养老”就是由政府机构出面有组织地将居家养老的老人以村镇、社区为纽带组合在一起,互相帮扶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大城市里搭伴互助养老的方式甚至还可以是非亲属之间的年轻人与老年人的组合,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住房,年轻人照顾老人的生活,各取所需。  “这种方式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引导。”张睿建议,民政局、街道社区为“搭伴互助养老模式”牵线搭桥,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民间机构积极参与搭伴互助养老,为老人们提供定期体检、陪伴娱乐、健康讲座等专业的上门服务;政府出资、第三方监管、社会力量共同建立官方的养老社交公益网站,老人们在安全、健康的资讯环境下,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养老组合,快捷、安全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省人大代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许晓光认为,养老机构的用地,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考虑和提前规划的重要问题。“我省养老与健康服务的‘十三五’规划计划5年内增加19万张床位。加上相应的医疗服务设施、体育锻炼设施、老人活动场所等,都需要占用相应的土地资源。”  经过调查,许晓光发现,目前,我省大中城市一般都将养老机构建在相对偏远、交通不方便的地方。他建议,城市规划用地时,尤其是在旧城改造、需要拆迁交通方便的地段时,充分考虑规划出一些土地,用于养老机构的建立,使养老机构在大中城市的地段分布更加合理,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同时,这些公益性用地的土地使用费、税收等方面也应当受到政策性优惠。  张睿也认为,要解决养老困局,政府应该从长计议。他建议,以立法的方式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养老机构显著的政策优惠,让社会资本敢于并乐意投入到养老机构建设和经营,包括专业人员培养上来。城乡建设新增用地指标中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养老服务领域,采取划拨或者协议出让的形式提供,并监督用地属性原则上不能变更。从长远来看,建议以后新建的社区楼盘必须强制建养老设施,让社区养老,居家互助养老能顺利开展,以便逐步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让老人能在家人身边就近养老,开心生活。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调整提案,两会养老金改革话题汇总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2015年至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趋势突出,而养老关乎民生与我们息息相关,2016年两会热点聚焦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话题,而2016年提高比例6.5%。但是这是我国养老金首次回跌为个位数。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多年来,我国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涨幅达到10%。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全国797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超过2200元。日,《关..…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涨养老金问题热点提案,两会养老金上涨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并轨。今年,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首次实现养老金同步调整。为了协调各地养老负担,保障养老金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也有望近期出台具体方案。  据人社部消息,今年调整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区还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明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仍有望上涨,但目前涨幅尚未确定,需要根据财政支付能力、物价水平等影响因素综合计算。…
2016年全国各地都出台新养老金方案,辽宁省2017年养老金怎么调?养老金调整每年都在一月份开始进行,到时品才网将会及时更新养老金调整方案最新消息,辽宁省养老金方案怎么调?辽宁省企业退休养老金上调多少?在此期间各位可以参考“2017年辽宁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新规定  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时间表:  2015年指定延迟退休方案---&2017年上报中央同意并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公布方案---&2022年最在实施时间  二、哪些人受到退休年龄最新规定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退休涨工资及养老金细则最新政策消息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中建议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机制和调整机制都需要全面深化的改革,养老金调整的公平性和合.....
2017年全国两会延迟退休话题提案,养老金预计上调6个点1延迟退休今年将出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期间表.....
2017年全国两会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提案话题解读人社部部长: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市民十分关注企业退休养老金,可是很多人对为什么要对养老金上调政策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上调话题提案,两会事业单位养老提案新闻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2015年至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趋.....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有关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部分媒体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中,“养老”成为网民心中的“高频词”,位居关注度之首。记者浏览网友留言发现,延.....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调整提案,两会养老金改革话题汇总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2015年至202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趋势突出.....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涨养老金问题热点提案,两会养老金上涨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并轨。今年,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首次实现养老金同步调整。为了协调各地养老负担,保障养老金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也有望近期出台具体方.....
2016年全国各地都出台新养老金方案,辽宁省2017年养老金怎么调?养老金调整每年都在一月份开始进行,到时品才网将会及时更新养老金调整方案最新消息,辽宁省养老金方案怎么调?辽宁省企业退休.....
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新规定一、延迟退休方案实施时间表:2015年指定延迟退休方案---&2017年上报中央同意并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公布方案---&2022年最在实施时间.....
2017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休职工养老金新政策1、延迟退休新政策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
每人每月先增加85元,缴费年限每满1年再增3元根据通知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普遍调整的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85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
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全面实.....
近日,了解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全国31省份公布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全国退休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欢迎阅读!...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2016两会关于养老金上调做出了新的调整,养老金上调后,退休金能拿多少?新的养老金标准如何换算呢?为大家带来方案的解读,一起看看吧!1.个人养老金数额=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个人.....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上,延迟退休、社保、医疗、扶贫、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任务时间表有望得以明确。其中提到养老金的上调消息,下面一起.....
导语:总理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这也意味着,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
摘要: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新闻热线:021-
专家解答养老金调整十大疑问
原标题:专家解答养老金调整十大疑问
  缴费中断会影响养老金调整吗?今年办理的退休是否可以调整养老金?艰苦边远地区、“五七家属工”如何界定?
  昨日,辽沈晚报邀请了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处副处长周雪松,解答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疑难问题。
  问: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在2013年出国后至今停保,是否可以补缴?缴费中断会影响养老金调整吗?
  答:根据现规定,灵活就业参保人停保后可进行补缴,参保人可自愿选择。从现在起往前推6个月内补缴不收取滞纳金;从2011年7月前欠缴补缴的,按照补缴时上年在岗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进行补缴欠费,不收取滞纳金。中断缴费不影响待遇调整。
  并且,日前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长缴费5年仍不足15年的,剩余的年限按原延长缴费第5年的缴费基数一次性趸缴。灵活就业参保人享受领取养老保险的条件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累计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可申请退休,与停保与否没有关系。
  问: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答:在本次的养老金调整中,对于缴费年限有这样一种说法,“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金。沈阳市的视同缴费年限卡在1992年10月以前。也就是说,从参加工作之日起,至1992年10月前的连续工龄,无特殊情况,都可视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调整时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问:五七家属工如何认定?如何调整养老金?
  答:“五七家属工”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军工等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职工家属。他们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对于这部分人群,沈阳市曾在2012年至2014年进行过认定。由于他们未参加过养老保险,所以在养老金调整时不与企业其他退休人员执行同一标准,而是单独设定标准。
  在今年的调整中,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10元。以本人2014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养老金。 70周岁和80周岁的人员分别再增加30元和65元。
  问:退休后单位解散了,是否会影响养老金调整?
  答: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为养老保险基金。所以说,在单位解散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待遇的确定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均与单位不发生关系。
  问:是否享受艰苦边远地区的待遇该如何界定?
  答:只有在艰苦边远地区岗位上办理退休的人员,在养老金调整时,才可享受“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这一项。所以,如曾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过,但并不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调整不可享受增加5元的条款。
  问:2015年退休是否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答:根据规定,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范围为,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退休老工人)。并不包含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但2015年1月至6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在今年养老金也会有一个重算的机会。确定退休当年养老金待遇的基数之一为退休当年的上年沈阳市社会平均工资,而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多是在次年6月末、7月初公布,2014年的社平工资还未公布。所以在2015年1月至6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待上年的社平工资确定后,将重新核算退休待遇。这一做法仅限在每年1月至6月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问: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养老金调整后低于企业养老金月人均水平可补足,该怎么理解?
  答:在本次调整中规定,“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养老金总额低于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标准。 ”
  省市政府对这类人员待遇有所侧重,所以在与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总额低于企业退休人员月均水平的,需补齐到月均水平。
  问: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按企业人员身份办理退休后,这次是否可以涨工资?
  答:退休前单位性质已从事业转制成企业,所以在本次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内。
  问:买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调整?
  答:买断多是企业对该企业工作人员的一种经济补偿。买断后,该人员可选择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也可进入其他企业继续参保。并不影响办理退休和此次养老金待遇调整。
  问:灵活就业人员也是依照本标准调整吗?
  答:企业养老金调整政策覆盖的人群指的是参照企业养老保险计发办法退休的人员。也就是除从企业退休的人员外,本次养老金调整还涵盖了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退休的人群。如某人参加了个体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在2014年5月办理了退休,那么,他就在本次的调整范围内,与从企业退休的人员执行同一调整政策。并且,只要是养老保险缴费了,无论是以企业职工身份,还是个体从业人员身份,均计算为缴费年限,可享受相应待遇。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专家解答养老金调整十大疑问
日 00:00 来源:辽沈晚报
原标题:专家解答养老金调整十大疑问
  缴费中断会影响养老金调整吗?今年办理的退休是否可以调整养老金?艰苦边远地区、“五七家属工”如何界定?
  昨日,辽沈晚报邀请了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处副处长周雪松,解答本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疑难问题。
  问: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在2013年出国后至今停保,是否可以补缴?缴费中断会影响养老金调整吗?
  答:根据现规定,灵活就业参保人停保后可进行补缴,参保人可自愿选择。从现在起往前推6个月内补缴不收取滞纳金;从2011年7月前欠缴补缴的,按照补缴时上年在岗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进行补缴欠费,不收取滞纳金。中断缴费不影响待遇调整。
  并且,日前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长缴费5年仍不足15年的,剩余的年限按原延长缴费第5年的缴费基数一次性趸缴。灵活就业参保人享受领取养老保险的条件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累计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可申请退休,与停保与否没有关系。
  问: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答:在本次的养老金调整中,对于缴费年限有这样一种说法,“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金。沈阳市的视同缴费年限卡在1992年10月以前。也就是说,从参加工作之日起,至1992年10月前的连续工龄,无特殊情况,都可视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调整时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问:五七家属工如何认定?如何调整养老金?
  答:“五七家属工”是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军工等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职工家属。他们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对于这部分人群,沈阳市曾在2012年至2014年进行过认定。由于他们未参加过养老保险,所以在养老金调整时不与企业其他退休人员执行同一标准,而是单独设定标准。
  在今年的调整中,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10元。以本人2014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养老金。 70周岁和80周岁的人员分别再增加30元和65元。
  问:退休后单位解散了,是否会影响养老金调整?
  答: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为养老保险基金。所以说,在单位解散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待遇的确定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均与单位不发生关系。
  问:是否享受艰苦边远地区的待遇该如何界定?
  答:只有在艰苦边远地区岗位上办理退休的人员,在养老金调整时,才可享受“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这一项。所以,如曾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过,但并不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调整不可享受增加5元的条款。
  问:2015年退休是否在本次调整范围内?
  答:根据规定,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范围为,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退休老工人)。并不包含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但2015年1月至6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在今年养老金也会有一个重算的机会。确定退休当年养老金待遇的基数之一为退休当年的上年沈阳市社会平均工资,而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多是在次年6月末、7月初公布,2014年的社平工资还未公布。所以在2015年1月至6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待上年的社平工资确定后,将重新核算退休待遇。这一做法仅限在每年1月至6月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问: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养老金调整后低于企业养老金月人均水平可补足,该怎么理解?
  答:在本次调整中规定,“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养老金总额低于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标准。 ”
  省市政府对这类人员待遇有所侧重,所以在与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总额低于企业退休人员月均水平的,需补齐到月均水平。
  问: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按企业人员身份办理退休后,这次是否可以涨工资?
  答:退休前单位性质已从事业转制成企业,所以在本次养老金调整的范围内。
  问:买断是否会影响养老金调整?
  答:买断多是企业对该企业工作人员的一种经济补偿。买断后,该人员可选择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也可进入其他企业继续参保。并不影响办理退休和此次养老金待遇调整。
  问:灵活就业人员也是依照本标准调整吗?
  答:企业养老金调整政策覆盖的人群指的是参照企业养老保险计发办法退休的人员。也就是除从企业退休的人员外,本次养老金调整还涵盖了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退休的人群。如某人参加了个体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在2014年5月办理了退休,那么,他就在本次的调整范围内,与从企业退休的人员执行同一调整政策。并且,只要是养老保险缴费了,无论是以企业职工身份,还是个体从业人员身份,均计算为缴费年限,可享受相应待遇。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姜全方摘 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传统的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引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的一大险种,也是一项可以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问题的惠民工程。然而在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进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外出务工人员征收保费难,个人档案建立难。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产生了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同时,随着近几年竹山县水电产业迅猛发展,移民搬迁户数量急剧增加,以及人多地少等因素,导致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其他县市要多。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必须要个人缴费,个人资料齐全才能参保,而这类群体远在他乡是无法保障的,难免影响此项工作全面开展。2.部分农户缴费困难。虽然国家实施了扶贫攻坚计划,但仍然有不少困难户、低保户。城乡居民养老保费按政策规定一年最低缴纳100元就可以参入,但部分农户仍然感到交费困难。3.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按照政策,年满16-59周岁,均由本人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还年轻,早参保晚参保一个样,等到年岁大了再参保也不迟;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即使不参保,到了60周岁,国家发给的基础养老金也少不了;有的年轻小姑娘认为,自己将来到了婆家所在地再参加,现在参保了将来转接手续麻烦。4.部分人员持观望态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项新型的惠农政策,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有关政策和养老保险业务知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但依然有部分人对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将来政策变了,不仅享受不到国家发给的基础养老待遇,甚至连自己的“老本”也会“石沉大海”,导致他们参保积极性差。5.村干部工作精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低。村干部是处于基层的行政管理末梢。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村干部人数在逐步精简,相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工作头绪越来越多,工作任务有增无减,造成村干部精力多方分散,往往是顾此失彼。另外,个别村干部素质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少数农户因此对村干部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愿参保。6. 部分政策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政府组织引导,鼓励农户积极自愿参保,缴费年限不低于15年,同时也可以补缴等一系列政策,这样就有人钻国家政策空子,影响了参保率。政策还规定,只能补缴,不得提前缴费,有的人因工作忙或远在外地,为了方便自己想一次性交足15年,而根据政策规定不得提前缴纳,只能补缴,这样也导致部分人认为政策制定得过于机械,影响了参保积极性。二、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措施1.建立健全城乡居保缴费调整和激励机制有效的个人缴费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参保人能承受,二是对应的养老金水平能满足需要。从长远发展看,城乡居保应以当地城乡居民上一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设定若干缴费档次,供参保人自由选择。如以8%为核心基准,设立2%、4%、8%、12%、14%等若干缴费档次。比例缴费制有利于体现能力负担原则,也有利于建立缴费与收入的联动增长机制,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调整财政缴费补贴的梯度设计,加大对多缴多得的倾斜力度,鼓励引导参保人在经济条件允许前提下选择较高档次长期缴费。可以采取“倒金字塔“形梯度,财政补贴力度和缴费档次线性正相关,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力度越大。按照城乡居保政策规定,财政缴费补贴计入个人账户,财政缴费补贴相当于做大个人账户,增加了个人效率性养老金。2.建立健全养老金待遇的长效调整机制综合城乡居保制度实施目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我们认为应将基础养老金与居民人均纯收入挂钩, 通过建立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动态投入机制,使基础养老金水平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虽然国家提出地方政府可以根据物价水平上涨适時调整,但对调整的办法并没有明确。应明确对各级政府的约束力,以企保待遇调整机制为参考,建立根据不同缴费档次予以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如此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又能极大的增强城乡居保制度的吸引力。3.建立健全稳定的基金保值增值机制为确保城乡居保基金安全和增值,应明确基金管理的责任主体,财政部门主要起基金监督的作用,允许经办机构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商业银行内选择保值银行,在与财政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后,提出转存申请,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转存定期存款。受县级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也可以考虑将基金全部或部分上缴,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并承担责任。同时建立相应的城乡居保基金监管机构,制定城乡居保基金限制性投资政策,确保城乡居保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4.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转换衔接机制虽然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但个人认为这一政策没有真正维护城乡居保制度向企保制度转移人员的利益,个人认为城乡居保与企保制度公平衔接关键就是缴费年限互认和统筹账户转接。参保人员由职工保险转入城乡居保,其参加职工保险的缴费年限,应合并累加计算为城乡居保的缴费年限,由于统筹账户的12%也为参保人个人缴纳,因此应将个人账户全额及统筹账户中12%的存储额随同转移;参保人由城乡居保转入职工保险,其正常参保年限可视同为职工保险参保年限并按年补差(补缴企保缴费基数,比例按历年缴费标准确定)。转移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转入职工保险,抵算应缴的职工养老保险费。结语建立实施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全体城乡居民养老之忧,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只有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及时处理好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相对人员的参保意识;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和经办人员待遇;逐步建立养老金待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常增长及调整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城乡居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才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参考文献:[l]谭中和,尽快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2).[2]尹蔚民,统筹城乡完善制度努力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科学发展[J],中国人才,2008(12).[3]程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5).[4]王晗.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10).[5]李金枝,胡坤爱.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经贸实践,2016,(03).endprint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科学与财富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