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保险的不敢了解美商婕斯官网说的太透彻了,(我才明白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老外评价中国说的太真实了,分析的太透彻了!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老外评价中国说的太真实了,分析的太透彻了!">老外评价中国说的太真实了,分析的太透彻了!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或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如希望直接展示,可邮件联系我们(bang@aiweibang.com)  《文始真经》全讲  ?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  ???????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  ???????关令尹喜研读老子之学,多有心得体会,发而为文,成《关尹子》一书。而关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书也该称做《文始真经》。所谓“文始”,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文明之始。因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从而开发智慧,修证大道,得到成就,正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卷:一宇篇  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然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哯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唯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玄,合曰道。  第一讲 宇宙的终极形式,就是道。  ?
关尹子说,道是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的,道是无法用人类的思维来思考的,超越思想、意念后,即可得道,宇宙天地运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着,产生、壮大、衰弱、灭亡,又产生、壮大、衰弱、灭亡,往返循环,没有开始结尾,你争我斗,你胜我败,伟业、衰落,层出不穷,一幕一幕,来来往往,一幕与一幕,好象一样,其实又不太一样,争斗着、参与着、喜厌着、来了去了、一会为主一会为次。用语言说出来,就好象用嘴巴吹影子一样,用大脑的思维去想,就好象用刀刻灰尘一样,人类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宗教家大伟人,他们的学说,其实在创造迷幻,道,鬼神都不知晓。
  我好像在武汉大学生在线上看到过
  @工号-05-02 00:32:48  我好像在武汉大学生在线上看到过  -----------------------------  是吧,就是道教经典
  关尹子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玄。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命,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玄,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玄此非玄。是以善吾道,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玄。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道,是不可作为的、不可达到的、不可进出的,不可探测的、不可分割的,所以道,称做天意,称做命运,称做神奇,称做最开始,称做万物之母,称做上帝,称做自然规律,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天意,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命运,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神奇,宇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开始,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人怎么会不是这样呢?每个人都可称为天,每个人都可称做神,每个人都可以致命通元,不可以认为那是天,这不是天,不可以认为那是神,这不是神,不可以认为那是命,这不是命,不可以认为那是元,这不是元,所以真正得道者,从任何一样东西中,就知天尽神,致命通元。求道时,通过学习、体验这些不同的名词、现象,找到那同一统一的实质,得道后,已经与宇宙万物的实质相同相熔,却忘记了曾经求道时,所学到的名词、现象。观察、研究道,如同观察、研究水,大江大河大海被认为是水,怎么观察、研究也观察、研究不全面,但是,不知道我自身的津液涎泪都是水。
  关尹子曰: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皆水。  关尹子曰: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道无我,圣人不见已进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不无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关尹子曰:不知道,妄意卜者,如射覆盂。高之者曰存金存玉,中之者曰存角存羽,卑之者曰存瓦存石。是乎?非是乎?置物者知之。  关尹子曰:一陶能作万器,终无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一道能作万物,终无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  关尹子曰: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电之逸乎?沙之飞乎?圣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三者又合为一。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  关尹子曰: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里而不穷也。夫何故?水无源可归。圣人之道本无首末无尾,所以应对不穷。  道,没有个体,得道的圣人不会认为这个东西是道,那个东西不是道。道没有范围,得道的圣人不会认为自己进到道的里面了、自己从道的里面出来了,道,是超越有无的,因为没有认为这个东西有道,所以也不存在着这个东西没有道的问题。道,是超越得失的,因为没有认为我得到了道,所以也不存在我失去了道的问题。  ???不明白道、妄意猜测的人,好象射击覆盂,高水平的,得到金玉,中等水平的人,得到角羽,劣等水平的人,得到瓦石,那么这些东西是不是覆盂呢?只有放置的人清楚。陶泥能烧结出上万种物品,但没有一种物品能做成陶泥,能损坏陶泥。道能产生出万物,但没有一物能生成道,能损坏道。道茫茫然,没有知识,心傥傥然,没有挂念,物迭迭然,没有分别,电闪雷鸣一来,接着就是飞沙走石。得道的圣人清楚,心、物、道是一回事,不会认为最初期的一和后来的非一不一样,不会认为后来的非一能损害最初期的一。把一个盆当成沼泽湖泊,中间放一块石头当成岛屿,小鱼儿在里面环游,不知晓有几千万里,无头无尾没有穷尽。什么原因?盆里的水没有源头没有归属。得道圣人所讲的道,同样没有开始,没有结尾,因此,变化呈现出万事万物而没有穷尽。
  关尹子曰:无爱道,爱者水也;无观道,观者火也;无逐道,逐者木也;无言道,言者金也;无思道,思者土也。唯吾人不离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  关尹子曰: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鱼钓毙焉。不知我无我,而逐道者亦然。  关尹子曰:方术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强,或尚弱。执之皆事,不执之皆道。  关尹子曰: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终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关尹子曰:闻道之后,有所为有所执者,所以之人;无所为我所执者,所以之天。为者必败,执者必失。故闻道于朝,可死于夕。  对道不要产生喜爱,喜爱是水;对道不要进行观察,观察是火;对道不要追随,追随是木;对道不要用语言说出,语言是金;对道不要用大脑思考,思考是土。只有得道的圣人不离开金木水火土、不离开宇宙万物、不离开人类社会人情事故,而明白道的真谛。心念没有生出的时候、宇宙万物没有产生的时候,道已经本来就在那儿了。  ????乌云庶天,江湖上阴暗下来,在湖里的游鱼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忽然眼前一亮,看见食物在那儿晃动,以为自己幸运,得到老天的恩赐,一旦吞下食物,没想到被渔人的鱼钓钓上岸而死。追求道的人不明白“我”是没有个体的,他们就象那钓上岸的鱼儿。世界上有很多所谓得道的练法修法、绝技招式,有的方法怕别人也学会,几个人在私下潜心修炼,有的方法是世界上的人都明白的得道的好方法,有的方法强大盛行被很多人吹宠,有的方法衰落被人们遗忘,如果执着这些方法,就是事业,如果不执著这些方法,就是道。  ????道,终究是不能得到的,那所谓的得到了道,其实叫德,而不叫道。道,终究是不可行的。那所谓的得道行为,叫圣洁的行为,不叫道。得道的圣人因为明了德,有圣洁的行为,所以能充分的享受活着的乐趣。得道的圣人因为明了道是不可得的,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所以能体验到死后的奇妙,凡是听到讲“道”的理论之后,有所作为有所追求和目标的人,他还是个人,凡是听到讲“道”的理论之后,不再有所作为不再去追求什么,他已和日月天地相熔融。有所作为,一定会有失败;有所追求有所目标,一定会有灭亡。所以早晨听了关于“道”的理论,晚上心里的追求、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全都没有了。
  关尹子曰:一情冥为圣人,一情善为贤人,一情恶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无,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恶者,自无起有,不可得而秘。一情善恶为有知,惟动物有之。一情冥为无知,溥天之下,道无不在。  关尹子曰:勿以圣人力行不怠,则曰道以勤成。勿以圣人坚守不易,则曰道以执得。圣人力行,犹之发矢,因彼而得,我不自行。圣人坚守,犹之握矢,因彼而守,我不自守。  关尹子曰:若以言行学识求道,互相展转,无有得时。知言如泉鸣,知行如禽飞,知学如撷影,知识如计梦,一息不存,道将来契。  关尹子曰:以事建物则难,以道弃物则易。天下之事无不成之难,坏之易。  关尹子曰:一灼之火能烧万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万物,物亡而道何在?  关尹子曰:人生在世,有生一日死者,有生十年死者,有生百年死者。一日死者,如一息得道。十年百年死者,如历久得道。彼未死者,虽动作昭智,止名为生,不名为死。彼未契道者,虽动作昭智,止名为事,不名为道。  关尹子曰:不知吾道无言无行,而即有言有行求道,勿遇异物,横执为道。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关尹子曰:习射、习御、习琴、习奕,终无一事可以得息者。唯道无形无方,故可得之一息。  关尹子曰:两人射,相遇则工拙见;两人奕,相遇则胜负见;两人道,相遇则无可示。无可示者,则无工拙,无胜无负。  关尹子曰:吾道如海,有亿万金投入不见,有亿万石投之不见,有亿万污秽投之不见。能运小虾小鱼,能运大鲲大鲸。合众水而受之,不为有余;散众水而分之,不为不足。  关尹子曰:吾道如处暗。夫处明者,不见暗中之物;而处暗者,能见明中区事。  关尹子曰:小人之权归于恶,君子之权归于善。圣人之权归于无所得,惟无所得,所以为道。  关尹子曰:吾道如剑,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则伤。  关尹子曰:笾不问豆,豆不答笾;瓦不问石,石不答瓦,道亦不失。问欤答欤,一气往来,道何在?  关尹子曰:仰道者跂,如道者骎,皆知道之事,不知道之道。是以圣人不望道而歉,不恃道而丰,不借道于圣,不贾道于愚。
  道,终究是不能得到的,那所谓的得到了道,其实叫德,而不叫道,道,终究是不可行的,那所谓的得道行为,叫圣洁的行为,不叫道,得道的圣人因为明了德,有圣洁的行为,所以能充分的享受活着的乐趣,得道的圣人因为明了道是不可得的,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所以能体验到死后的奇妙,凡是听到讲“道”的理论之后,有所作为有所追求和目标的人,他还是个人,凡是听到讲“道”的理论之后,不再有所作为不再去追求什么,他已和日月天地相熔融。  ————注意这句是精华。故曰:道不可得,道不可学,道不可求,道不可说。  情欲冥灭者,是圣人,情慈心善行为美者是贤人,情邪心恶行为劣者是坏人。圣人是情欲冥灭者,从有到无,所以拿不出什么东西在人前显示,贤人恶人是情欲的产生者,从无到有,心意和行为隐藏都隐藏不了,贤人恶人有大智慧有小聪明,这就是一切动物之类的生命所具有的本能,圣人将情欲都冥灭了,所以动物所具有的智慧聪明经验,他们都没有了。全宇宙中,道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不要看到圣人勤劳不懒散,就认为道由勤奋而成,不要看到圣人不被任何事所动摇,就认为道因坚定的执著而获得,圣人的行为,就好象发射出去的箭,按宇宙规律而行,并不按自己的喜好而行,圣人的坚定不动,就好象箭握在手中,还没有发射,按客观存在的需要而坚守不动,并不是按自己的喜好而不动,如果以言行学识追求道,你解释我,我解释你,转来转去,永远也不可能得道,应该明晓语言如同泉水的声音,行为如同禽鸟在飞行,学习如同捕获影子,知识如同晚上做梦,一切意念、行为都没有的时候,就和道相契相溶了。办成一件事情、造出一件物品,是很难的,道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要,是很容易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建成难,损坏容易。  一把火烧毁了上万个物体,物体没有了,火存在在什么地方?道能冥灭万物,万物没有了,道存在在什么地方?人活在世上,有活一天死的,有活十年死的,有活百年死的。活一天死的,就好象一瞬间得道,活十年百年死的,就好象过了好长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才得道。人活着的时候,不管他怎样,都叫生,不叫死,同样,没有得道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如何奇妙、事迹如何显赫、学问如何深博,都只能叫事,不能叫道。  人们不知晓,我所说的道,是没有言词可说出的、没有行为可表示出来的,如果通过言词、行为去追求道,忽然遇到特殊的事情,便认为这就是道,殊不知舍源求流,永远也找不到源头,舍本求末,永远也找不到根本。  学习射箭、学习骑马、学习弹琴、学习下棋,没有一件是可以一瞬间学会的,只有道无影无踪,所以能够一瞬间就得到。两个射箭的人相遇,可以分出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两个人下棋,可以分出谁胜谁败,两个得道的人相遇,都拿不出来可显示的,因为拿不出来可显示的东西,所以就没有谁高谁低谁胜谁败。  我所讲的道,如同大海,投进去亿万斤金属,也看不见,投进去亿万斤石头,也看不见,投进去亿万斤拉圾,也看不见。大海能容纳小鱼虾,能容纳大鲲鲸,各条河流的水都流进去,大海不会因此而水多,从大海中取出很多水,大海因此也不会水缺。我所讲的道,如同在暗处,站在明处的人,看不见暗中的一件东西,而站在暗处的人能看见明处的所有东西。坏人的想法、手段,属于恶的范畴,好人的想法、手段,属于善的范畴,得道圣人的思想、行为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没有可归属的范围,因为无可归属,所以才是道。我所讲的道,如同利剑,用剑割物,剑是我的好工具,用手握剑,剑就要伤我的手。笾枝不问豆,豆不问笾枝,石头不问瓦片,瓦片不问石头,道就在其中,所谓问所谓答,只不过是空气在嗓子眼跑来跑去,和道的在不在有什么关系。  仰慕道的人如同拐子,追求道的人如同瘫痪,只知晓道的现象,不知晓道的本质,所以圣人不会仰望道,觉得自己渺小、贫乏,不会因为自己得道了,觉得自己伟大、丰厚,得道的圣人不向高人索取道,也不会把道给愚人。?
  第二卷:二柱篇  关尹子曰:若碗若盂,若瓶若壶,若瓮若盎,皆能建天地。兆龟数蓍,破瓦文石,皆能告吉凶。是知天地万物成理,一物包焉。物物皆包之,各不相借。以我之精合彼之精,两精相搏而神应之。一雌一雄,卵生;一牝一牡,胎生。形者彼之精,理者彼之神。爱者我之精,观者我之神。爱为水,观为火。爱执而观,因之为木;观存而爱,摄之为金。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执爱之,以合彼之形;冥观之,以合彼之理,则象存矣。一运之象,周乎太空,自中而升为天,自中而降为地,无有升而不降,无有降而不升。升者为火,降者为水,欲升而不能升者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为金。木之为物,钻之得火,绞之得水。金之为物,击之得火,熔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为精为天,火为神为地,木为魂为人,金为魄为物,运而不已者为时,包而有在者为方。惟土始终之,有解之者,有示之者。  关尹子曰:天下之人,盖不可以亿兆计。人人之梦各异,夜夜之梦各异。有天有地,有人有物,皆思成之,盖不可以尘计,安知今之天地非有思者乎?  关尹子曰:心应枣,肝应榆,我通天地。将阴梦水,将晴梦火,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纯纯各归。  关尹子曰:天地虽大,有色有形,有数有方。吾有非色、非形、非数、非方,而天天地地者存。  关尹子曰: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地虽大,彼固不知。计天地者,皆我区识,譬如手不触刃,刃不伤人。  关尹子曰:梦中,鉴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欲去梦天地者,寝不寐。欲去鉴天地者,形不照。欲去水天地者,盎不汲。彼之有无,在此不在彼。是以圣人不去天地,去识。  关尹子曰:天非自天,有为天者;地非自地,有为地者,譬如屋宇舟车,待人而成,彼不自成。知彼有待,知此无待,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  关尹子曰:有时者气,彼非气者,未尝有昼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尝有南北。何谓非气?气之所自生者,如摇扇得风,彼未摇时,非风之气;彼已摇时,即名为气。何谓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彼未钻时,非火之形;彼已钻时,即名为形。  关尹子曰:寒暑温凉之变,如瓦石之类,置之火即热,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温,吹之即凉。特因外物有去有来,而彼瓦石无去无来。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来。所谓水者,实无去来。  关尹子曰:衣摇空得风,气呵物得水,水注水即鸣,石击石即光。知此说者,风雨雷电皆可为之。盖风雨雷电,皆缘气而生,而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内想大水,久之觉寒。知此说者,天地之德,皆可同之。  关尹子曰: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八风之朝,可以卜当时之吉凶。是知休咎灾祥,一气之运耳。浑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认而已之。  关尹子曰:天地寓,成物寓,我道寓。苟离于寓,道亦不立。
  第二章??大道开天辟地。(原文:二柱
柱者,建天地也。)  关尹子说:饭碗、脸盆、瓶子、水壶、酒杯,都可以创建天地。龟盖、草节、瓦片、石头,都能够告诉人吉凶。从这些现象我们就可以知晓天地万物的规律,随随便便一个物品都包涵了宇宙的规律、所有的物品都包涵了宇宙的规律,谁也不用从谁那儿借助。  用我的精华,再结合他的精华,两种精华互相反应,对应的神明就产生出来了。一个雌性动物和一个雄性动物的精华融会在一起,就产生出一个蛋,一个公的动物和一个母的动物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就产生出一个胚胎,这个生命的肉体是双方的精液形成的,这个生命的性情是双方的心意形成的,性欲产生了精液,爱慕产生了神明,性欲属于水的范畴,爱慕属于火的范畴。因为爱慕身体就产生了各种激素和精液,这属于木的范畴。双方的爱慕所产生的神明形成了,相对应的性欲所产生的激素、精液也聚结成了蛋卵、胚胎,这属于金的范畴。因爱慕而产生的意念,使各个空间的种种因素,向创造出一个生命的方向聚合而来,肉体的性欲所产生的激素、精液,来创造这个生命的肉体,爱慕的心意所产生的神明,来规划这个生命的性质、过程,如此一来,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在这个四维空间中诞生了。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气的变化运动所成。  气充满太空,气分散开来,升上去,成为这个东西的天,气聚结起来降下去,成为这个东西的地,升升降降,循环不停。升,属于火的范畴,降,属于水的范畴,准备升,还没有升上去,属于木的范畴,准备降,还没有降下来,属于金的范畴,以木的性能为主的物体,钻头快速钻它,可以钻出火来,绞压机绞压它,可以绞压出水来,以金的性能为主的物体,敲击它可以敲出火来,放在炉子中熔炼它,可以熔炼成水,属于金、属于木性能的物体,内在包含有气的聚结降下的水性,同时也包含了气的分散上升的火性。金木的水性,创造了事物的形象和大地,金木的火性,创造了事物的规律和天空,木的水火之性,创造了生命的灵魂,金的水火之性,创造了物质的体魄。气的运往不停,创建了时间,气的分布、聚散,创建了空间、方位。土的性质,一直在其中,明白这一切又可以显示出来。  世界上的人数超过了几十亿,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同一个人,每天夜里做的梦也不相同,在梦中有天有地,有人有物,都是人心里想的。梦中天地、万物、环境、人物、事情等等,复杂而繁多,但是人们都不知晓,现在看到的这个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也同样是心里想的。  我所看到的、体验到的天地,就是我生命中的天地,天地与我相通相溶,我和天地好象分离,其实是一会事。巨大的天地,有物质、有形象、有运数、有时间、有空间、有方位,我同样有这些,但我还有超越这些的心识,所以可以开创各种各样的天地。  有的生命在胚胎时就死了,有的生命在蛋卵时就死了,它们又是生命又是物体,巨大的天地中,象这样的好似生命又好似物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天地只不过是我的心识而已。譬如,手不接触刀刃,刀刃不会伤害人。  梦里、镜子里、水影里都有天地,想去掉梦中的天地,就不要睡觉,想去掉镜子中的天地,就不要去照镜子,想去掉水中的天地,就不要在水杯中装水,梦中、镜中、水影中有没有天地,不取决于梦、镜子、杯中水,而取决于我睡不睡觉、照不照镜子、给不给水杯装水,所以圣人要想去掉天地,不直接去天地,而是去掉自己的心识。  天不会自己创造自己,由其它东西来创造它,地不会自己创造自己,由其它东西来创造它,譬如:房屋、木船、马车,由人来将其创造出来,它们自己不会创造自己,创造它的,却无生无灭,无天无地,无个体无范围。  元气的运行产生了时间,元气还没有运行之前的道,就不会有昼夜时间,元气的范围产生了空间,元气还没有范围之前的道,就不会有东西南北上下。什么是元气还没有运行前?举个例子,譬如,用扇子扇风,扇子没有摇动时,空中是没有风的空气,扇子一摇动,空气变成了风;什么是元气还没有范围前?举个例子,譬如,用钻头钻木头产生出火,钻头没有钻动时,木头里有产生火的因素,钻头开始钻,产生火的因素变成了火的形态。  气候的寒暑温凉的变化,就好象瓦片石块,放在火中就热燥,放在水中就湿寒,呵气就温暖,吸气就冰凉,都是因为外面的因素来来去去,使石瓦的温度有变化,而石瓦本身并没有变化。又譬如,水中的影像有来有去,而水并没有来去。人用衣服摇动就产生风,人用嘴呵气就产生水,人用水倒进水就产生声音,人用石击打石就产生光,知晓了这个理,就知晓了人也如同天地一样,风雨雷电都可以创造出来。风雨雷电都是因为元气而产生,而元气是因为心产生的。心中一直想热火,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燥热,心中一直想冰水,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湿寒。知晓了这个理,就知晓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化,就可以知晓今年庄稼丰收与否,通过观察八个方位的情况,就可知晓当时的吉凶。这是因为好坏顺逆灾难吉祥,都是因为元气的不同运行、聚散而已。  ?
  第三卷:三极篇  极者,尊圣人也。  关尹子曰:圣人之治天下,不我贤愚,故因人之贤而贤之,因人之愚而愚之;不我是非,故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知古今之大同,故或先古,或先今;知内外之大同,故或先内,或先外。天下之物,无得以累之,故本之以谦;天下之物,无得以外之,故含之以虚;天下之物,无得以难之,故行之以易;天下之物,无得以窒之,故变之以权。以此中天下可以制礼,以此和天下可以作乐,以此公天下可以理财,以此周天下可以御侮,以此因天下可以立法,以此观天下可以制器。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天下归功于圣人,圣人任功于天下。所以尧舜禹汤之治天下,天下皆曰自然。  关尹子曰:天无不覆,有生有杀,而天无爱恶。日无不照,有妍有丑,而日无厚薄。  关尹子曰:圣人之道天命,非圣人能自道。圣人之德时符,非圣人能自德。圣人之事人为,非圣人能自事。是以圣人不有道、不有德、不有事。  关尹子曰:圣人知我无我,故同之以仁;知事无我,故权之以义;知心无我,故成之以礼;知识无我,故照之以智;知言无我,故守之以信。  关尹子曰:圣人之道或以仁为仁,或以义为仁,或以礼以智以信为仁。仁义礼智信,各兼五者。圣人一之不膠,天下名之不得。  关尹子曰:勿以行观圣人,道无迹。勿以言观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为。勿以貌观圣人,道无形。  关尹子曰:行虽至卓,不离高下。言虽至工,不离是非。能虽至神,不离巧拙。貌虽至殊,不离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见圣人。  关尹子曰:圣人师蜂,立君臣;师蜘蛛,立网罟;师拱鼠,制礼;师战蚁,制兵。众人师贤人,贤人师圣人,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物,所以无我。  关尹子曰:圣人曰道,观天地万物皆吾道,倡和之,始终之,青黄之,卵翼之,不受道,不弃物,不尊君子,不贱小人。贤人曰物,物物不同,旦旦去之,旦旦与之,长之短之,直之方之,是为物役者也。殊不知圣人鄙杂厕,别分居,所以为人,不以此为己。  关尹子曰:圣人之于众人,饮食衣服同也,屋宇舟车同也,贵贱贫富同也。众人每同圣人,圣人每同众人。彼仰其高侈其大者,其然乎?其不然乎?  关尹子曰: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即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即擒。圣人不异众人,特物不能拘尔。  关尹子曰:道无作,以道应世者,是事非道。道无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圣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  关尹子曰:如鐘鐘然,如鼓鼓然,圣人之言则然。如车车然,如舟舟然,圣人之行则然。唯莫能名,所以退天下之言。唯莫能知,所以夺天下之智。  关尹子曰: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非无之弊,又言去非有非无之弊。言之如引锯然,唯善圣者不留一言。  关尹子曰:若龙若蛟,若蛇若龟,若鱼若蛤,龙皆能之。蛟,蛟而已,不能为龙,不能为蛇、为龟、为鱼、为蛤。圣人龙之,贤人蛟之。  关尹子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芒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尹子曰:浑乎洋乎!游太初乎!时金已,时玉已,时粪已,时土已。时翔物,时逐物。时山物,时渊物。端乎权乎!狂乎愚乎!  关尹子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声,则声凄凄然;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然;有慕声,则声裴裴然。所谓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丝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  关尹子曰:圣人以有言、有为、有思者,所以同乎人。以未尝言、未尝为、未尝思,所以异于人。  关尹子曰:利害心愈明,则亲不睦;贤愚心愈明,则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则事不成;好丑心愈明,则物不契,是以圣人浑之。  关尹子曰:世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解,殊不知圣人时愚时明,时拙时巧。  关尹子曰:以圣师圣者贤人,以贤师圣者圣人。盖以圣师圣者,徇迹而忘道;以贤师圣者,反迹而合道。  关尹子曰:贤人趋上而不见下,众人趋下而不见上,圣人通乎上下,惟其宜之,岂曰离贤人、众人,别有圣人也哉。  关尹子曰: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牡者驰,牝者逐;雄者鸣,雌者应,是以圣人制言行而贤者拘之。  关尹子曰:圣人之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道虽丝棼,事则棋布。  关尹子曰:所谓圣人之道者,胡然孑孑尔,胡然彻彻尔,胡然堂堂尔,胡然臧臧尔。惟其偏偶万物,而无一物能偶之,故能贵万物。  关尹子曰:云之卷舒,禽之飞翔,皆在虚空中,所以变化无穷。圣人之道则然。
  第三章 得道圣人  关尹子说:圣人治理国家,不以自己主观的意思来治理国家,所以,聪明能干的人就把他放在需要聪明能干人的位置上,愚蠢无能的人就把他放在他能胜任的位置上,不以自己的是非标准来处理事情,而是按客观上的规律来处理。圣人知晓古今是一回事,所以有时,以古代的历史来认识事物,有时以现在的事实来认识事物;圣人知晓内外是一回事,所以有时以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事物,有时以事物的现象来认识事物。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会积累在道中,所以道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会在道的外面,所以万物都在道的包涵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道的角度来讲都是简简单单的,根本没有任何难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道的角度来讲都是相通相溶的,所以采取一些方法,可以万物可以互相转变。  知晓世界是中庸的,以此可以创立社会的礼节,知晓世界是和谐的,以此可以享受生命的快乐,知晓世界是大公无私的,以此可以分配社会上的财产,知晓世界是周而复始的,以此可以防止自己犯罪,知晓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以此可以创立法律,知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元气聚积、散开、分布,以此来观察、研究事物,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圣人不会以自己立场、解度来治理国家,而是以社会上各种人的立场、角度来治理国家,人们都把功劳归功于圣人,圣人把功劳归功于社会大众。所以尧、舜、禹、汤这几位皇帝,治理国家,人们都说非常自然.  老天覆盖着所有东西,有生机勃勃活着的,有被杀害而灭亡的,这并不是老天喜欢谁不喜欢谁;太阳照射着所有东西,有的生长得漂亮,有的生长的丑陋,这并不是太阳对谁厚爱对谁薄情。圣人的行为、方法,完全符合道,并不是圣人自己有意要这样,圣人的高尚品格、高尚行为,是因为圣人完全符合了天意(天的自然规律)而反映出来的,并不是圣人主观上想做一个高尚的人,才有高尚的品格.行为;圣人处理社会上的事情、人与人的关系是以人的本性来处理的,并不以圣人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处理。所以圣人没有道,没有德,没有社会经验。  圣人知晓“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我和别人、万物都是相同相通的,所以和别人没有任何隔阂,表现出来就是仁;圣人知晓事情,没有你的事情我的事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所用的方法,表现出来就是义;圣人知晓立场、观念、情欲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用戒律来规范它们,表现出来就是礼;圣人知晓思想、认识、念头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用心灵深处的大智慧来观照它们;圣人知晓语言、文字是变化无常的,一会这样说这样写,一会又那样说那样写,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向别人许若的话,不再改变,一一照办,表现出来就是信。  圣人知晓“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没有“私”的概念,表现出来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言行、处事方法,其实仁义礼智信,对得道的圣人来讲,是一回事,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名词、概念的。  不要根据得道圣人的行为来观察、认识道,道是没有任何痕迹的;不要根据得道圣人的言语、文字来观察、认识道,道是说不出、也写不出不的;不要根据得道圣人的才能来观察、认识道,道是没有任何作为的;不要根据得道圣人的容貌来观察、认识道,道是没有形象的。行为再高尚,也没有跳出高下的范畴;言语、文字再公正,也没有跳出是非的范畴;才能再出神入化,也没有跳出刁滑、笨拙的范畴;容貌再特殊,也没有跳出美丑的范畴。得道圣人凭借自己的行为、语言、文字、才能、容貌,成为人们敬仰的圣人,但不知真正要认识圣人们,却不能从他们的行为、语言、文字、才能、容貌来认识他们,只有抛开他们的行为、语言、文字、才能、容貌,才能真正的知晓圣人是怎么回事。  圣人学习蜜蜂的组织形式,创立了君臣制度;圣人学习蜘蛛的结网形式,创立了国家管理制度;圣人学习拱鼠的社会形式,创立了礼节、风尚;圣人学习蚂蚁的战术方法,创立了军队制度。众人向贤人学习,贤人向圣人学习,圣人向万物学习。只有圣人和万物相同,只有圣人的心意和自然规律相投相通,不分彼此,所以圣人没有“我”的概念,没有“私”的概念。  圣人观察全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全是道,盛旺衰败如一,相熔相离如一,始终如一,青色黄色如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如一,圣人不爱恋道,也不厌弃物,不尊敬君子,也不贱弃小人。圣人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来了去了,生了灭了,有的好有的不好,直的方的,只不过都是事物的相互转变而已。  人们不知晓圣人和一般人一样,淹没在芸芸人群中,同样的吃饭上厕所,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不以为自己是得道的圣人。圣人和众人相比较,饮食衣服相同,住的房子坐的车船相同,富贵贫贱相同,每个圣人都和众人相同,每个众人也和圣人相同,人们敬仰圣人的万能、伟大、高尚,好象这些就是圣人的品质,又好象这些不是圣人的品质。  一个鱼儿想异于其它鱼,离开水跃到岸上就死了,一个老虎想异于其它虎,离开大山,进入城区,就被人擒拿了。圣人和众人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只不过,圣人不被任何事物、观念、思想、风俗、经验所束缚。  道没有任何作为,那些世上所谓称做道的,其实不是道,都是事;道没有形体、范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和精细的物质(精神),不是道。得道圣人竟然不能向人们展现出自己的道。  圣人所讲的语言、写的文字的含义,就如同没有敲钟时,钟的声音;圣人的行为,就如同车子走过的影子、船走过的水痕。圣人知晓道,用什么名子都无法称呼、用什么语言都无法讲清,道退出了生命中所有的语言;圣人知晓道,用什么聪明才智都无法明白,道超越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
  虫子吃蛇,蛇吃蛙,蛙吃虫子,互相吃,圣人讲关于道的语言、文字也是如此,言语、文字总是存在着有和无的弊端,刚刚说了有无,就把人们拘禁在有无中了,为了让人们冲出有无的束缚,再讲不是有、不是无,这样又把人们拘禁在非有非无中了,为了让人们冲出非有非无的束缚,又再讲去非有去非无,随之去非有去非无,又产生了弊端,言语、文字就好象用钢锯锯木销一样,所以得道的圣人,不给人们留下一言一语。  如同龙如同蛟如同蛇如同龟如同鱼如同蛤,龙千变万化,可以化成蛟、蛇、龟、鱼、蛤,蛟,只不过,就是蛟,不能变化成龙,也不能变化成蛇、龟、鱼、蛤。圣人就是龙,贤人就是蛟。  得道圣人的心念不会居住在任何境界中,所以,圣人的形象千变万化,一会儿是佛,一会儿是仙,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鬼,一会是风,一会儿是光,一会儿是石头,一会儿是星球……。圣人行动起来,象水的形状一样,随着外界的环境而变,自己没有固定的形状,圣人静下来,象镜子一样,不论镜子里的影像,怎样千变万化,镜子都不会变一点点。圣人对客观存在的反应,象敲击的声音一样,敲一下,响一下,自己不会响,圣人就象死尸一样,不会为自己去挣去争去斗,圣人寂静的象静静的清水一样,没有杂质,没有波动,圣人与万事万物一接触,就相溶相和了,没有任何阻隔和差异,圣人得到什么,就好象失去什么一样,因为圣人没有私、没有我,所以也就超越了得失的范畴。圣人不会成为人们的榜样,也不会追随别人的足迹。  圣人混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所以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宇宙中,各个空间畅游,他有时是金,有时是玉,有时是粪,有时是土,有时是鸟,有时是兽,有时是山上的物质,有时是深海里的物质,有时是权达贵人,有时是狂妄之徒,有时是愚蠢小人。  会弹琴的人,弹琴时有悲伤的心,人们可以从他的琴声中,感受到凄凉的气氛;弹琴时有思念的心,人们就可以从他的琴声中,感受到迟疑、等待的气氛;弹琴时有怨恨的心,人们就可以从他的琴声中,感受到环绕不散的气氛;弹琴时有仰慕的心,人们就可以从他的琴声中,感受到仰望相依的气氛。所以悲伤、思念、怨恨、仰慕,不是手,不是琴,不是丝。悲伤、思念、怨恨、仰慕,从弹琴者的心中产生,传递到手上,再从弹琴者的手上产生,传递到琴上,琴丝将悲伤、思念、怨恨、仰慕通过声音传递到空中,听琴的人们通过耳朵入到自己的心中,为什么会这样传递?因为每个人都有道,每个人都在道中,心从道中而来。  从圣人能表现出来的言行、思想中,可以知晓圣人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圣人能清楚的感受到表现不出来的道,这是圣人和一般人的差别。  利害心越明白,与亲人之间不会和睦相处;聪明愚蠢的心越明白,就交不到朋友;好坏是非心越明白,就办不成事情;爱美厌丑心越明白,就不能和人、物相溶合,所以圣人浑然一体,没有分别。  世上的人愚蠢、笨拙,是因为自己的妄想、执著,把自己禁锢在了自己所追求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圣人的愚蠢、笨拙,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居住的圈子。其实,人们不知晓,圣人有时愚蠢,有时聪明,有时笨拙,有是巧妙。  为了自己也成为一个得道圣人,向圣人学习者,是贤人;为了自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向圣人学习者,是圣人。为了自己也成为一个得道圣人,向圣人学习者,追寻着圣人的足迹,因自己的求道之心,将自己禁锢在这个心中,反而离道越来越远;只是为了自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没有追寻圣人的足迹,反而与道相和相契。  贤人要求上进,追求高尚的品格、伟大的事业、宇宙的真理,厌弃卑鄙、没有志向、不懂道理;一般人,不求上进,言行庸俗,胸无大志,不明事理;圣人通达上下、好坏,所以和贤人相溶合,和一般人也相溶合。圣人所能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贤人、普通人,没有了贤人、普通人的表现,圣人什么也表现不出来。  天下之理,男人倡导,女人跟随,牡的在前面跑,牝的在后面追,雄的鸣叫,雌的回应,圣人根据这些,创建了人类社会的礼节、律法,贤人将人们的言行、思想禁锢在这些礼节、律法中。  圣人的道,虽然能迅速千变万化,但表现成贤人的言行时,却象老鳖一样缓慢;圣人的道,虽然比宇宙中最细微的东西,还要细微,但表现成贤人的做事方法时,却象棋子棋局一样有形象有气势。  称做圣人的所得到的道,给人们的感觉,一会儿好象茕然独立,不和任何东西粘连,一会儿好象通彻万事万物,所有的东西里都有道,一会儿好象隐藏的极其深奥,根本就发现不了,一会儿好象堂堂磊磊,眼前都是道。  圣人的道,能将万物做为木偶一样来指挥,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东西能动得了道,所以道高贵于万事万物。  云彩的卷舒,小鸟的飞翔都在虚空中,所以云彩才能变化莫测、小鸟才能自由飞翔,圣人之道,也是如此。
  第四卷:四符篇  符者,精神魂魄也。  关尹子曰:水可析可合,精无人也。火因膏因薪,神无我也。故耳蔽,前后皆可闻,无人;智崇无人;一奇无人;冬凋秋物无人;黑不可变无人;北寿无人,皆精。舌即齿牙成言,无我;礼卑无我;二偶无我;夏因春物无我;赤可变无我;南夭无我,皆神。以精无人,故米去谷则精存。以神无我,故鬼凭物则神见。金精者,忘是非,忘得非,在此者非彼。抱神者时晦明,时强弱,在彼者非此。  关尹子曰:精神,水火也,五行互生灭之,其来无首,其往无尾,则吾之精一滴不存亡尔,吾之神一欻无起灭尔。惟无我无人,无首无尾,所以与天地冥。  关尹子曰:精者水,魄者金,神者火,魂者木。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故精者魄藏之。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故神者魂藏之。惟水之为物,能藏金而息之,能滋木而荣之,所以析魂魄。惟火之为物,能熔金而销之,能燔木而烧之,所以冥魂魄。惟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精;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神;魄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魄;魂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魂。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譬如万水可合为一水;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譬如万火可合为一火;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譬如金之为物可合异金而熔之为一金;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譬如木之为物,可接异木而生之为一木;则天地万物皆吾精吾神吾魂吾魄,何者生,何者死。  关尹子曰:五行之运,因精有魄,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环不已。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然核芽相生,不知几万株。天地之大,不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惟其来干我者,皆摄之一息,则变化为我。无物非我,所谓五行者,孰能变之?  关尹子曰:众人以魄摄魂者地,金有余而木不足也;圣人以魂运魄者,木有余而金不足也,盖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魂昼寓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见者魂,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天地者,魂狃习也。”梦者魄,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彼我者,魄狃习也。”火生土,故神生意。土生金,故意生魄。神之所动,不名神立意。意之所动,不名意名魄。惟圣人知我无我,知物无我,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矣。盖无火则无土,无意则无魄矣,无土则无金。一者不存,五者皆废。既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魂,斯能浑天地万物以为魄。凡造化之妙皆吾魂,凡造化所有皆吾魄,则无一物可役我者。  关尹子曰:鬼云为魂,鬼白为魄,于文则然。鬼者,人死所变。云者风,风者木;白者气,气者金。风散,故轻清,轻清者上天;金坚,故重浊,重浊者入地。轻清者,魄从魂升;重浊者,魂从魄降。有以仁升者,为木星佐;有以义升者,为金星佐;有以礼升者,为火星佐;有以智升者,为水星佐;有以信升者,为土星佐。有以不仁沉者,木贼之;不义沉者,金贼之;不礼沉者,火贼之;不智沉者,水贼之;不信沉者,土贼之。魂魄半之,则在人间。升魂为贵,降魄为贱;灵魂为贤,厉魄为愚;轻魂为明,重魄为暗。阳魂为羽,钝魄为毛。明魂为神,幽魄为鬼。其形其居,其识其好,皆以五行契之。惟行之数,参差不一,所以万物之多,盈天地间,犹未已也。以五事归五行,以五行作五虫,可胜言哉!譬如兆龟数蓍,至诚自契,五行应之,诚苟不至,兆之数之,无一应者。圣人假物以游世,五行不得不对。  关尹子曰:三者具有魂,魂者识,目者精,色者神。见之者为魂,耳口鼻心之类。在此生者,爱为精,为彼生父本;观为神,为彼生母本,爱观虽异,既皆识生。彼生生本,在彼生生者,一为父,故受气于父,气为水;二为母,故受血于母,血为火。有父有母,彼生生矣。惟其爱之无识,如锁之交;观之无识,如灯之照,吾识不萌,吾生何有?  关尹子曰:如桴叩鼓,鼓之形者,我之有也;鼓之声音,我之感也。桴已往矣,余声尚存,终亦不存而已矣。鼓之形如我之精,鼓之声如我之神,其余声者,犹之魂魄。知夫倏往倏来,则五行之气我何有哉!  关尹子曰:夫果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具矣,然后相生不穷;三者不具,如大旱大潦,大块皆不足以生物。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不交,惟人以根合之,故能于其中横见有事,犹如术咒,能于至无,见多有事。  关尹子曰:魂者,木也。木根于冬水,而花于夏火,故人之魂藏于夜精而见于昼神。合于精,故所见我独,盖精未尝有人;合乎神,故所见人同,盖神未尝有我。  关尹子曰: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是道也,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吸气以养精,如金生水;吸风以养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漱水以养精,精之所以不穷;摩火而养神,神之所以不穷,所以假内以养精神。若夫忘精而超生者,吾尝言之矣。  关尹子曰:人勤于礼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精。仁则阳而明,可以轻魂;义则阴而冥,可以御魄。  关尹子曰:蜣螂转丸,丸成精思之,而有蠕白存丸中,俄去壳而蝉。彼蜣不思,彼蠕奚白。  关尹子曰:庖人羹蟹,遗一足机上,蟹已羹而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尔。不生不死,而人横计曰生死。  关尹子曰: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若知道之士,不见生,故不见死。  关尹子曰:人之厌生死、超生死者,皆是大患。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关尹子曰:计生死者,故曰死已有,或曰死已无,或曰死已亦有亦无;或曰当喜者,或曰当俱者,或曰当任者,或曰当超者,愈变识情,驰鹜不已。殊不知我之生死,如马之手,如牛之翼,本无有,复无无,譬如火水,虽犯火水,不能烧之,不能溺之。
  第四章、道的标记就是精神魂魄。  关尹子说:水可以分离可以融合,是因为它精通没有他人的道理;火或因为脂肪或借助草木燃烧,是因为它没有自我的概念。所以收拢耳音前后左右都能听见,没有他人,智慧到了极点就没有他人,太极阳爻也没有他人,冬天凋零了秋天的万物所以没有他人,黑不可改变,没有他人,北方的大地长存也无人,都称为精。用舌头放在牙齿的中间,用牙齿来发出言语,就没有我,谦恭的礼节犹如没有自我,无极阴爻也没有自我,夏天凭借了春天的万物,也没有自我,红色可以改变,没有自我,南方的天空也没有自我,都称为神。因为精没有他人,所以大米去掉壳精华存留,因为神没有自己,所以鬼魂寄托到物体上神情显现。精气到达极点的人忘是非,忘得失,在这边而不是在那边,精神到达极点的人有时暗昧有时强有时弱,在那边而不是在这边。  所以说:精神好像水火。五行元素相生相克,环环相扣,向前看没有开始,向后看没有终结。据此来看我的精一滴也没有存亡发生过,我的神一缕也没有生灭交替过,不但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而且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借助这个道理便可以与日月齐光,天地同寿,达到天人合一的神妙境界。  所以说:精是水,魄是金,神是火,魂是木。精主水,魄主金,金生水,所以精的种子孕育在魄之中。神主火,魂主木,木生火,因此神的种子潜藏在魄之内。只有水这种元素的属性,能孕育金并且安抚它,能滋养木并且壮大它,所以化和产生了魂魄。只有火这种元素的属性,能熔化金并且把他销融,能点燃木并且把他烧毁,所以平息制定了魂魄。想那精,上应天气代表寒冷,下和地理代表河流,中归人类成为精气。想那神,上应天气代表炎热,下和地理代表火焰,中归人类成为元神。想那魄,上应天气代表干旱,下和地理代表金石,中归人类成为七魄。想那魂,上应天气代表温和,下和地理代表森林,中归人类成为三魂。只要用我的精气,契合天地万物的精气,好像千万水滴可以汇成一片海洋。用我的元神,契合天地万物的元神,好像千万火焰可以合成一场烈焰。用我的记忆(魄—),契合天地万物的记忆,好像千万种金属化和成一个矿藏。用我的灵魂,契合天地万物的灵魂,好像千万颗树木聚合成一片森林。则天地万物,都成为我的精神魂魄,还有什么可以消灭,什么可以产生呢?  所以说:五行变化的过程,是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行环环相扣,变化没有终止,所以生命的个体意识变化流转于天地之间,经过不知几万亿的年岁,也没有尽头,然而就好比植物的种子和新芽的相生关系,种子不知萌发了多少新植物,就算天地那么广大,却不能从空种子里长出新株来。又好比动物的卵生出新生命,卵子不知道诞生了多少新个体,就算阴阳那么巧妙,却不能从未经受精的卵子中产生新物来。所有来到个体中的元神,都是通过呼吸产生了意识,从无意识的物体变成了我,从而没有生命不具有我的意识,这都是五行变化的结果阿,谁能破坏这种规律呢?  所以说:众人沉迷于后天欲望和记忆,压抑了先天本性,是因为重视金的作用而忽视了木;圣人重视先天本心而抑制了后天欲求,是因为重视木的作用而抑制了金。是源于欲望的隐藏本性也随之变化,本性的展现欲望也随之因果。魂白天寄托在眼睛,魄夜晚归依于肝脏。寄托在眼睛所以能看见,归依于肝脏所以能梦见。看见的东西本来没有区别是一体,但是却将其区分为天地万物,这是魂的习惯;梦见的东西本来没有区别是一体,但是却将其区分为别人自己,这是魄的习惯。火生土,所以神产生意;土生金,所以意产生生魄。神的运动变化,不称之为神,而叫意;意的产生流转,不称之为意,而叫魄。只有圣人知道我本来不是我,知道物本来不属于物,都是因为思虑算计产生的东西。所以他看到万物产生来到,都归于先天本性,而不用后天私念去对待。本性,是私念未有产生的状态,没有私念就没有意识。就像未有火就不产生土,没有意识也就没有记忆和欲望。就像没有土就没有金一样,五行少了一环,其他的就无从产生流转。所以能融入天地万物,以宇宙的本性为自己的本性;所以能融入天地万物,以宇宙的欲念为自己的欲念。所有宇宙的精妙都是我的本性,所有宇宙的功用都是我的欲念,这样未有任何事物可以拖累役使我的,抛弃了肝就像抛弃了肺,抛弃了本性就像抛弃了欲望。  所以说:鬼升天者为魂,鬼沉浊者为魄,连汉字构成都遵循这个原则。鬼这个东西,是人死后所变化的。云是风的象征,风在五行里属于木;白是气的象征,气在五行里属于金。风稀薄,所以轻灵透明,轻灵透明所以能上天。金坚固,所以沉重浑浊,沉重浑浊所以能入地。为人清白正直者,死的时候魄跟着魂升天;为人污浊奸愚者,死的时候魂跟着魄入地。有人因为仁而死后升天,是因为木星保佑他;有人因为义而死后升天,是因为金星保佑他;有人因为礼而死后升天,是因为火星保佑他;有人因为智而死后升天,是因为水星保佑他;有人因为信而死后升天,是因为土星保佑他。
  五行的旺衰程度每个人每件事是不一样的。所以天地间有各种各样的事物,数也数不过来。把五种事归类为五行,用五行作五种分析,比说什么空话套话都胜强百倍。比如用龟甲和蓍草占卜,至诚的意念自动应和五行,所以能知过去未来。假如心不至诚,测什么事情也不会灵验。圣人借助外物推演世事,不能不精通五行的知识。  ????所以说:五行都有魂(根源)。根源就是认识,观看者的灵魂是精气,被观看者的灵魂是神气。能认识外界的属于魂,比如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心灵都由此根源产生。性欲是精气的根源,是那父亲的本源,爱慕是神灵的根源,是那母亲的本质。性欲和爱慕虽然不同,但是都由认识产生,他们结合产生的东西本来是由认识产生的。“一”是父亲,所以万物都是继承了父亲的气,气在五行里用水代表。“二”是母亲,所以万物都是继承了母亲的血,血在五行里用火代表。有父有母,他们才能产生生命。只有性欲而没有认识,好像门锁牢牢锁紧,只有爱慕没有认识,好像孤灯白白照应。如果我没有认识,我的生命何来?  ???所以说:人生好像鼓槌敲鼓。我的行为好比鼓的形状,我的感受好比鼓的声音。鼓槌已经敲完了,声音还没有消逝,最后还是消散而不存在了。鼓的形体如同我的精气,鼓的声音好比我的神气。敲鼓的余音好比那魂魄。这样才知道人生转瞬而逝,实际是五行的连锁作用,我又拥有什么呢?  ??????所以说:果实要有种子,必须等到精神识三者都齐备的时候然后才能生生不息。如果三要素不全,好像大旱大涝和土壤大板结,生命就不能诞生了。那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来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农夫用植物的根把他们聚合在一起,所以能在其中见到新事物的诞生成长。其实巫术玄学的道理也一样,都能在无中生有,预见未来,变化形神。  ???所以说:灵魂属于木的元素。木生根于冬水而成长繁荣于夏火。所以人的灵魂夜里藏在精气里,白天出现在神识中。人夜里做梦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精气没有别人的概念,人白天见到的东西都是大家一样的,所以神气没有自己的概念。  ??????所以说:知道我的形体和梦中的形体类似,随着心情的改变而看见不同的世界,就可以神飞九天遨游那太清之境;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其实就是梦中的事物,随着心情的改变而看见不同的未来,就可以凝结精气而驰骋八荒之地。这种得道的境界,可以凭借精神而长生不老,也可以遗忘精神而超出生死。调节呼吸,养精蓄锐,好比金生水。采日月之华,调养心神,好比木生火。所以借助外物而延续精神。饮下琼浆玉液,保养精气,精不会穷尽;激发丹田神火,保养元神,神不会穷尽。所以借助外物而延续精神。假如忘掉了精神而超越了生死,我曾经说过你懂的。  ??????所以说:勤于礼节的人,心神不会外驰,可以积蓄元神。勤于学问的人,精力不会分散,可以积累精气。仁爱会使阳气明朗,可以使魂轻灵;正义会使阴气隐遁,可以使魄节制。  ???????所以说,蜣螂摇动牛粪丸,制成药丸而存精在其中,所以粪丸中有白色的卵,一会儿就孵化出幼虫。如果蜣螂不存思,那么卵怎么会呈现白色呢?  ???????所以厨师作大闸蟹,把一个蟹脚忘在桌子上。大闸蟹已经作成美味佳肴了,剩下的蟹脚还在动弹。这样看生死的事,不过是一团精气的聚散过程罢了。其实并没有生死,凡人却要算计生死。  ???所以说:有站着死的,有坐着死的,有躺着死的,有病死的,有被毒死的。这些死,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得道之士眼中,根本就无所谓生,所以就无所谓死。  ??????所以说:讨厌生死的人和想超越生死的人,都是他内心的大祸害。假如你生而为人,要是有讨厌生死的和超越生死的追求,那就只能成为妖怪,不能成为道士。  ??????所以说:算计生死的人,有的说死了我还有灵魂,有的说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有的说死了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有的说死后既存在有不存在。有人说应当庆贺死亡,有人说应当恐惧死亡,有人说应当任凭死亡,有人说应当超越死亡。说法花样百出,争论不已。难道不知道我们的生死,就像马的手臂,牛的翅膀,本来就不存在,还要归于不存在过的不存在。死亡就好像用水去淹没水,用火去烧毁火,既不能烧死他,也不能淹死他。
  第五卷:五鉴篇  鉴者,心也。  关尹子曰:心蔽吉凶者,灵鬼摄之;心蔽男女者,淫鬼摄之;心蔽幽忧者,沉鬼摄之;心蔽逐放者,狂鬼摄之;心蔽盟诅者,奇鬼摄之;心蔽药饵者,物鬼摄之。如是之鬼,或以阴为身,或以幽为身,或以风为身,或以气为身,或以土偶为身,或以彩画为身,或以老畜为身,或以败器为身。彼以其精,此以其精,两精相搏,而神应之。为鬼所摄者,或解奇事,或解异事,或解瑞事。其人傲然,不曰鬼于躬,惟曰道于躬。久之,或死木,或死金,或死绳,或死井。惟圣人能神神,而不神于神,役万神而执其机,可以会之,可以散之,可以御之,日应万物,其心寂然。  关尹子曰:无一心,五识并驰,心不可一。无虚心,五行皆具,心不可虚。无静心,万化密移,心不可静。借能一,则二偶之。借能虚,则实满之。借能静,则动摇之。惟圣人能敛万有于一息,无有一物可役吾之明澈。散一息于万有,无有一物可间吾之云为。  关尹子曰:火千年,俄可灭;识千年,俄可去。  关尹子曰:流者舟也,所以流之者是水,非舟;运者车也,所以运之者是牛,非车;思者心也,所以思之者是意,非心。不知所以然而然。惟不知所以然而然,故其来无从,其往无在。其来无从,其往无在,故能与天地本原,不古不今。  关尹子曰:知心无物,则知物无物;知物无物,则知道无物;知道无物,则不尊卓绝之行,不惊微妙之言。  关尹子曰:物我交,心生;两木摩,火生。不可谓之在我,不可谓之在彼;不可谓之非我,不可谓之非彼;执而彼我之则愚。  关尹子曰:无恃尔所谓利害是非,尔所谓利害是非者,果得利害是非之乎?圣人方且不识不知,而况于尔?  关尹子曰:夜之所梦,或长于夜,心无时。生于齐者,心之所见皆齐国也。既而之宋之楚之晋之梁,心之所存各异,心无方。  关尹子曰:善弓者,师弓不师羿;善舟者,师舟不师奡(ào)。善心者,师心不师圣。  关尹子曰:是非好丑,成败盈虚,造物者运矣。皆因私识执之而有。于是以无遣之,犹存。以非有非无遣之,犹存。无曰莫莫尔,无曰浑浑尔,犹存。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善去识者,变识为智。变识为智之说,汝知之乎?曰想,如思鬼心栗,思盗心怖;曰识,如认黍为稷,认玉为石。皆浮游罔象,无所底止。譬睹奇物,生奇物想,生奇物识。此想此识,根不在我。譬如今日,今日而已。至于来日,想识殊未可卜。及至来日,纷纷想识,皆缘有生。曰想曰识,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天地万物亦然。知此说者,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关尹子曰:物生于土,终变于土;事生于意,终变于意。知夫惟意,则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俄恶之。意有变,心无变;意有觉,心无觉。惟我一心,则意者,尘往来尔;事者,焰起灭尔,吾心有大常者存。  关尹子曰: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来干我者,如石火顷,以性受之,则心不生,物浮浮然。  关尹子曰:贤愚真伪,有识者,有不识者。彼虽有贤愚,彼虽有真伪,而谓之贤愚真伪者,系我之识。知夫皆识所成,故虽真者,亦伪之。  关尹子曰:心感物,不生心,生情;物交心,不生物,生识。物尚非真,何况于识;识尚非真,何况于情。而彼妄人,于至无中执以为有,于至变中执以为常。一情认之,积为万情;万情认之,积为万物。物来无穷,我心有际。故我之良心,受制于情。我之本情,受制于物。可使之去,可使之来。而彼去来,初不在我,造化役之,因无休息。殊不知天地虽大,能役有形,而不能役无形;阴阳虽妙,能役有气,而不能役无气,则气从之,气之所之,则形应之。犹如太虚,于至无中变成一气,于一气中变成万物,而彼一气不名太虚。我之一心,能变为气为形,而我之心,无气无形。知夫我之一心无气无形,则天地阴阳不能役之。  关尹子曰:人之平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精有所结而使之然。人之病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心有所歉而使之然。苟知吾心能于无中示有,则知吾心能于有中示无。但不信之,自然不神。或曰:“厥识既昏,孰能不信?”我应之曰:“如捕蛇师,心不怖蛇,彼虽梦蛇而不怖畏。”故黄帝曰:“道无鬼神,独往独来。”  关尹子曰:我之思虑日变,有使之者,非我也,命也。苟知惟命,外不见我,内不见心。  关尹子曰:譬如两目,能见天地万物,暂时回光,一时不见。  关尹子曰:目视雕琢者,明愈伤。耳闻交响者,聪愈伤。心思玄妙者,心愈伤。  关尹子曰:勿以我心揆彼,当以彼心揆彼。知此说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贯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  关尹子曰:天下之理,小不制至于大,大不制至于不可制。故能制一情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
  第五章
心灵是大道的镜子  关尹子说:一心沉迷于预测吉凶的人,灵验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于女色桃事的人,**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于悲观主义的人,沉郁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于放荡潇洒的人,狂放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于盟约诅咒的人,神奇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一心沉迷于美食灵药的人,物利之鬼控制他的行为吸取他的魂魄。这些吸取人魂魄的鬼怪,有的则是以“阴”物为身体,有的则是以幽暗为身体,有的则以风为为身体,有的则以气为身体,有的则以塑像为身体,有的则以彩画神像为身体,有的则以宠物为身体,有的甚至以小人为身体。它们用它们的精气勾引受骗者,受骗者以自己的精气接受勾引,精气相互勾引,就产生了神奇的反应。被鬼附体的人,有的能够解决奇特的事情,有的能解决异样的事情,有的能解决一些喜凶祸福的事情,这些人非常骄傲自大。他们不说鬼上身,反而说自己得道成仙,时间长了,他们或死在食物中毒中,或死在刀兵下,或上吊自杀,或投井而亡。只有圣人能请神驱鬼而不被神鬼控制,役使万物而掌握契机,可以化和它们,可以分离它们,可以驾驭他们,每天在应付万事万物的时候,圣人自己却心如止水。  不能做到一心无二,五种感官纷扰外驰,就没法静心归一;不能做到心无外物,五行的变化显现无穷,就没法排除物欲;不能做到心静如冰,千万种杂念流过脑海,心灵就无法沉静。(常人)就算能一心,却常常生出二意;就算能虚心,却往往变成自满;就算是静心,却常常被扰动打乱。只有圣人能排除万念,静止于一呼一吸之中,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役拘我的明彻心镜;把一呼一吸化为世间所有,没有什么可以打乱我的无为境界。  燃烧了千年的火可以突然间就熄灭,积累了千年的意识可以瞬间就被消除(指坐忘)。  小船在流动行走,之所以可以流动行走,是水在行走,并非船真的在走。车子在运动行走,之所以运动行走,是因为牛在走,并非真的是车在走。思维的是心,之所以在思维,是因为意在思维,并非心真的会思维。  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它这样,其实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使他这样,所以,他的来源没有追从,他的去后没有任何遗留。来源没有追从,去后没有遗留,所以,就能保持与天地本源同一,没有古也没有今。  知道“心”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则就知道万物是没有东西的。知道万物是没有东西的,则就知道“道”是没有东西的。知道“道”是没有东西,所以不去推崇那高尚无比的行为,不对深奥玄妙的道理感到惊讶。??  万物与“我”相交,则心就形成了;两木猛烈摩擦,则火就会产生。不能说这样的事情在于我,不能说这样的事情在于他,不可以说这样的事情不是在于我,不可以说这样的事情不是在于他。执着分清他与我,则为愚蠢的事情。  不要斤斤计较你所谓的利害与是非,你的利害与是非,果真得到真的利害与是非吗?圣人尚且不能认识,不能知道,何况你这样的普通人呢!  在夜晚做梦的时候,梦的时间可能要比夜晚更长。“心”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在齐的时候,“心”所看到的都是齐国的事。后来又到了宋、到了楚、到了晋、到了梁,“心”中所存的东西已经是不相同了,所以个体虽然不一样,心却没有时空的界限。  善于射箭的人向弓学习而不向夏羿学习,善于驾船的人向船学习而不向船师奡学习,善于用心的人向心学习而不向圣人学习。  ?是非美丑,成败虚实,其实都是大道在运行操纵,可是生命因为有自我却认为属于自己控制占有,所以用虚幻的言行来改变,用听天命尽人事的态度来改变,甚至毫不关心听之任之,不管怎样大道的运行依旧,结果还在那里。  好像你旧地重游,昔日记忆历历在目,这些记忆是忘不了也改变不了的。善于抛弃记忆幻觉的人,把意识变成了智慧。意识变成了智慧的道理,你知道吗?比如说:  ?想如意则思到鬼,心中震栗则思到盗贼,心内恐怖就叫做识。如果把黍认作稷,把玉认作是石,则是象漂浮或者妄想,没有个底的。  尤如在观看奇物,产生了奇物的“想”,产生了奇物的“识”。这种想、这种识,根源是不在于“我”自身。  尤如今日的事,今日已经成为定局了,至于明天,想知道明天的事还没有知道,但到了明天,未知道的事情,却纷纷到来让你知道。这些都是有生的缘分,名叫“想”、名叫“识”。  尤如犀牛望月,月的光形影入牛角,牛角好象月亮一样,这是特别有“因”才识“生象”。虽然牛角有月的形状,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月亮。起始就不在于一个角形,胸中自有天地万物亦是这样。  知道这种道理者,在事物外表不表现其物状,在事物内部不见其真情。  万物都生于土,但最终也会变成土。事情都是生于意的,但最终也都变成意。知道只有意,则一下子可能“是”,一下子可能“非”,一下子可能是“善”,一下子可能是“恶”。  意是可能随时在变化的,但“心”却无法变。意有可能觉悟,而“心”却没有觉悟。唯独“一我心”,则所藏的“意”,往复循环不断。事情,火起火灭,起落不断。我的“心”有“大常”者就能存在之。  “情”在心中产生,“心”在本性中产生。情绪波动,“心”就在流动,性就象水一样。外来干预“我”者,尤如石头火(岩浆)倾泻下来一样,以“性”来承受它,则“心”不产生“如物浮浮然”的状态。  贤愚与真伪,有的能够认识,有的不能够认识。他虽然有贤愚之分,他虽然有真伪之分,而能够称作贤愚与真伪的,只能说是自我的一种认识而已。知道的都是认识所形成的,所以,虽然说是“真”,实际上也是“伪”的。  用心去感应事物,不会产生心而产生“情”;物件交通于心,不产生物件而产生认识。物体尚没有是不是真,何况于认识来说(是不是真)?认识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何况对于“情”来说(是不是真)?而有一些痴心妄想之人,在这些根本是“无”之中,固执地认为是“有”。在这些时常变化之中,固执地认为这是常理。  “一情”得到了认可,就能积聚为“万情”;“万情”得到认可,就可以积聚为万物。万物来去是没有穷尽的,但是,我的“心胸”却是有限的空间,所以,我的“良心”受制于所谓的“情”,我的根本的“情”却受制于外物。  可以使它离去,可以使它到来,而这些来来去去的,本来就不在于自我的意志。这都是造物主在使役着,本来就是无休无止的。殊不知,天地虽然很大,但是,造物主只能使役有形的东西,却不能使役无形的东西。阴阳虽然维妙,能够使役有“气”的东西,却不能使役“无气”的东西。
  “心”所主的事情,则“气”就跟着走;“气”所主的东西,则就有“形”跟着相应出现。尤如“太虚”能够在一个碗(比喻)中能造就出万物来,而这些万物并不叫做“太虚”。  我的一个“心”,能够变成“气”,也能变成“形”,但是,我的“心”却是无气、无形的。知道了我的心是无气、无形的,则天地、阴阳都不能使役我了。  一个人在平常之日,眼睛能看见“非常之物”的话,都是“精”所结聚而产生特异功能之使然。如果一个人在有病的日子里,眼睛能看见“非常之物”的话,则是“心”已经有所亏损而产生幻觉而已。  如果知道我的“心”能够在“无”之中显示出“有”,则就能知道我的“心”能够在“有”之中显示出“无”。如果没有此信仰,自然不会出现此神奇功能。  有人说,先天的本识已经昏沉了,怎么能没有信仰呢?我回答说:比如捕蛇的师傅,心中不害怕蛇,他虽然在睡觉时梦见蛇,也不会恐惧害怕。所以,黄帝说:道是没有鬼与神的,道是独往独来的。  我的思虑每天都在变化,能够使它产生变化的,并不在于自我,而在于命。如果知道只有“命”,则在外不见“自我”,在内则不见“心”。  假如我们的双眼,能够看见天地万物所有的东西。但是,当遇到强光照射时,会暂时失去视觉,一时会什么也看不见。  眼睛长期观看细小的雕刻物件者,则越会伤眼睛。耳朵长期听交响声音者,则其听觉就会受伤,“心”所想的都是玄妙的东西,则“心”的明智就会受伤。  不要以我自己的“心”来度量他人的“心”,而是要以他人的心来度量他人。知道这种学说的人可以筹划事情,可以行于德,可以贯通道,可以交际朋友,可以忘却自我。  天下的道理,小的过错不加以制约就会变成大错,大错不加以制约就会造成失控而不能制约。所以,能够控制“一情”的人,就可以成为有“德”,能够忘却“一情”的人,就可以接近大道。
匕篇  匕者,食也;食者,形也。  关尹子曰:世之人,以我思异彼思,彼思异我思分人我者,殊不知梦中人亦我思异彼思,彼思异我思,孰为我?孰为人?世之人,以我痛异彼痛,彼痛异我痛分人我者,殊不知梦中人亦我痛异彼痛,彼痛异我痛,孰为我?孰为人?爪发不痛,手足不思,亦我也。岂可以思痛异之!世之人,以独见者为梦,同见者为觉。殊不知精之所结,亦有一人独见于昼者。神之所合,亦有两人同梦于夜者,二者皆我精神,孰为梦?孰为觉?世之人,以暂见为梦,久见为觉,殊不知暂之所见者,阴阳之气。久之所见者,亦阴阳之气。二者皆我阴阳,孰为梦?孰为觉?  关尹子曰: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兵刀金铁、好礼者多梦簠簋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不然者。梦中或闻某事,或思某事,梦亦随之,五行不可拘。圣人御物以心,摄心以性,则心同造化,五行也不可拘。  关尹子曰:汝见蛇首人身者,牛臂鱼鳞者,鬼形禽翼者,汝勿怪。此怪不及梦,梦怪不及觉。有耳有目,有手有臂,怪尤矣。大言不能言,大智不能思。  关尹子曰:有人问于我曰:“尔何族何氏,何名何字,何衣何食,何友何仆,何琴何书,何古何今?”我时默然不对一字。或人叩之不已,我不得已应之曰:“尚自不见我,将何为我所?”  关尹子曰:形可分可合,可延可隐。一夫一妇,可生二子,形可分。一夫一妇,二人成一子,形可合。食巨胜则寿,形可延。夜无月火,人不见我,形可隐。以一气生万物,犹弃发可换,所以分形。以一气合万物,犹破唇可补,所以合形。以神存气,以气存形,所以延形。合形于神,合神于无,所以隐形。汝欲知之乎?汝欲为之乎?  关尹子曰:无有一物不可见,则无一物非吾之见。无有一物不可闻,则无一物非吾之闻。五物可以养形,无一物非吾之形。五味可以养气,无一物非吾之气。是故吾之形气,天地万物。  关尹子曰:耕夫习牛则犷。猎夫习虎则勇。渔夫习水则沉。战夫习马则健。万物可以为我。我之一身,内变蛲蛔,外蒸虱蚤,瘕则龟鱼,瘘则鼠蚁,我可为万物。  关尹子曰: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砂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者。  关尹子曰: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于大海。  关尹子曰:土偶之成也,有贵有贱,有士有女。其质土,其壤土,人哉。  关尹子曰:目自观,目无色。耳自听,耳无声。舌自尝,舌无味。心自揆,心无物。众人逐于外,贤人执于内,圣人皆伪之。  关尹子曰:我身五行之气,而五行之气,其性一物。借如一所,可以取火,可以取水,可以生木,可以凝金,可以变土,其性含摄,元无差殊。故羽虫盛者,毛虫不育;毛虫盛者,鳞虫不育。知五行互用者,可以忘我。  关尹子曰:枯龟无我,能见大知。磁石无我,能见大力。钟鼓无我,能见大音。舟车无我,能见远行。故我一身,虽有知有力有音有行,未尝有我。  关尹子曰:蜮射影能毙我,知夫无知者亦我,则普天之下,我无不在。  关尹子曰:心忆者犹忘饥,心愤者犹忘寒,心养者犹忘病,心激者犹忘痛。苟吸气以养其和,孰能饥之?存神以滋其暖,孰能寒之?养五脏以五行,则无伤也,孰能病之?五脏于五行,则无知也,孰能痛之?  关尹子曰:人无以无知无为者为无我,虽有知有为,不害其为无我。譬如火也,躁动不停,未尝有我。
  六 自我是大道的功用  当今世上的人呀,以自我之所思所想而不同于他人的所思所想,他人的所思所想不同于我的所思所想,而分出他人与我的区别,但其有所不知,在睡梦中的人亦是自我的所思所想不同于他人的所思所想,他人的所思所想又不同于我的所思所想,谁是我呢?谁是他人呢?  当今世上的人呀,以自我的痛苦而不同于他人的痛苦,而他人的痛苦又不同于我的痛苦,而分出他人与我的区别的。但其有所不知,在睡梦中的人亦是自我的痛苦不同于他人的痛苦,而他人的痛苦也不同于我的痛苦,谁是我呢?谁是他人呢?指甲与头发不知道什么是痛,而手与脚则不知道思考问题,虽然亦是我的一部分,为什么它们对于思维与痛觉存在不同呢?  当今世上的人呀,以自己晚上单独所见到的为做梦,以众人白天一齐看见的为觉醒。但其有所不知的是,“精”所结聚,亦有些东西,即使是在白天也是一个人单独看到的。“神”所会合,亦有的事情是两人以上在夜晚同一个梦中见到的。这两种情况,都是自我的精神,哪样是做梦呢?哪样是觉醒呢?  ?当今世上的人呀,以暂时见到的为做梦,以长久能见到的为觉醒。但其有所不知的是,“暂时所见到”的为阴阳的器皿,“长久所见到”的也是阴阳的器皿。这两种现象,都是自我的阴阳,哪样为做梦?哪样为觉醒?  喜爱“仁”的人,经常做“松柏”、“桃李”(即结拜、结交)的梦,喜爱“义”的人,经常做兵器刀枪金械铁棒(即武打)的梦,喜爱“礼”的人,多做摆弄“簠簋笾豆”(即祭祀用的器具)的梦,喜爱“智”的人,经常做江湖川泽(即旅游玩水)的梦,喜爱“信”的人,经常做山岳原野(即旅游登山)的梦。  被“五行”所拘役的,天下万事万物没有能够逃脱的。然而,在梦中,有的听闻某件事情,有的思虑某件事情,所做的梦也随之变化不定,“五行”是不可以限制它的。圣人用“心”来驽驾万物,摄制心神保持天性,则“心”等同于天地造化,“五行”亦是不可以制约他的。  如果你见到“蛇首人身”的怪物,或者“牛臂鱼鳞”的怪物,或者“鬼形鸟翼”的怪物,请你不要见怪,这些怪现象都不及梦里见到的怪,梦见怪事不及觉醒时觉得怪。有耳、有眼、有手、有脚,有什么可怪的?大言论家不能用语言真实表达,大智慧者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思维。  有的人问于我说:“你是哪个族?姓什么?名什么?字什么?吃什么?穿什么?朋友是谁?仆人是谁?用什么琴?读什么书?什么是古?什么是今?”我一时默然无语,不能对答一个字。有的人还对此问题穷追不已,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应答他说:“我自己还不能看见我自己,哪样将才是我所需要的呢?”  “形”是可以分开也可以组合的,可以延续也可以隐藏的。一对夫妇,可以生出两个小孩,这就是形可以分开。一对夫妇,两人只生出一个小孩,这叫做形可以组合。经常吃黑芝麻则可以延寿,这叫做形可以延寿。夜晚没有月光的情况下,众人看不见我,这叫做形可隐藏。  在“一碗”(即一个小天地)中生出万物来,就好象废弃的事物换成新生事物一样,所以叫做“分形”。在“一碗”(小天地)中合并万物,就好象破了的嘴唇可以补合一样,所以叫做“合形”。以“神”存于小天地中,以小天地存于形中,所以叫做“延形”。组合形于“神”之中,组合“神”于虚无之中,所以叫做“隐形”。你想知道这些吗?你想做到这些吗?  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以看见的,则没有任何一种物体不是我所见到的。没有任何东西不可以听闻,则没有任何一种物件不是我所听闻的。五行所管的所有物体可以保持其基本形状,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我所看到的形状。五味可以保持其气味,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我所闻到的气。所以,我所看到的“形”与闻到的“气”,包括了天地万物。  耕田的农夫在训练驶牛的过程中自己也变得粗犷,打猎的山民在猎老虎的过程中则变得异常勇敢,捕鱼的渔民因经常练习水性而可以在水底浸很久,战场上的战士因长期骑马而变得刚健。万物都可以为我(而改变我),我的一个身体呀,体内可以养活非常多的蛲虫和蛔虫,外面却生长着虱子和跳蚤,有瘕病之时变成好象龟好象鱼一样,有瘘病的时候变成好象老鼠好象蚂蚁一样,我岂不是可以变成了万物?  我作为“我”象在灰土中的金粉,而不如矿山和河砂之中的矿金。开采矿山可以冶炼得金,洗淘金沙也可以得金,而飞扬灰尘一背子,也无法得到金。  一只蜜蜂非常微小,它也可以旅游纵观于天地;一只小虾非常微小,亦可以放肆在大海中邀游。  泥土可以雕塑成人像,有的贵(如神仙佛祖)有的贱(如童仆),有的是男有的是女。其质地虽然都是土,但其破坏土本身的性质纯属是人为的呀!  自己的眼睛观看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任何色彩;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耳朵,没有任何声音;自己的舌头尝自己的舌头,没有任何味道;自己的心摸自己的心,没有任何东西。普通的众人重视外表的装束,贤人则重视内心的修养,而圣人认为这两者都是虚伪的。  我的自身为五行所管的“小天地”(碗,指的是小天地),而五行自己的小天地,其性质尤如同一物一样。假如有一样东西,可以用它来取水,可以用它来取火,可以用它来生木,可以用它来凝聚金,可以用它来变物为土。其性质的所包含所摄取,原本就没有什么差别。因此,鸟儿兴盛的时候,毛虫就被限制生长;毛虫旺盛的地方,蛇蜴(鳞虫)就不能很好生长。知道五生相生相克(互用)者,可以忘却自我。  测卦用的龟壳没有自我,但却能预测万事;磁石没有自我,能够有很大的吸力;钟鼓没有自我,但是却能发出很大的响声;船与车没有自我,却能走得很远。因此,我的一个身,虽然有智慧与力量,能行走能发音,未尝有着自我。  ?鬼蜮能够含沙射影击中人的影子的要害将人害死,知道吗?无知的也是自我,则普天之下,“自我”无处不在。  心中经常回忆思念的人好像忘记了饥饿,心中经常怀着怨恨的人好像忘记了寒冷,心中经常挂念养生的人好像忘记了自己的病,心中经常激动的人好像忘记了自己的伤痛。如果吸纳小天地(碗)以养自身的“和”,怎么会有饥饿感呢?保存“神”用以滋润身体使其温暖,怎么会有寒冷的感觉呢?用五行来保养五脏(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则内脏没有伤害,怎么会有疾呢?把五脏归还于五行,内脏就不会传达感觉,怎么会有疼痛呢?  一个不刻意、不狡诈、不妄为人的,就是“无我”(没有自我)。虽然他还有智慧、有作为,但是,不妨碍他达到无我的境界。好像一团自然的火,虽然躁动燃烧不停(时常噼啪响),但是,未尝有着自我的参与。
  好开心  
  Good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婕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