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四十转的账2000现在您的账号还没有在系统到

亲爱的学员
欢迎来到中华会计网校
快速登录:
  
  
  
  
   
会计职称私教直播班
会计职称私教直播班
会计师私教直播班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a href="http://www.chinaacc.com/demo/gaoji/c22109/" target="_blank" title="陈立文&&论文写作指南陈立文&&论文写作指南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会计在线教育领军品牌
专业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
专业的师资团队 雄厚的教学实力
五位一体终身教育体系
按岗位找课
按行业找课
按技能找课
录播+3D实训系统
授课名师:专家团
学习期限:6个月
授课名师:专家团
学习期限:1年
授课名师:专家团
学习期限:1年
授课名师:专家团
学习期限:1年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报课立享优惠
授课名师:专家团
开课日期:
授课名师:专家团
开课时间:
会计实训系统
仿真实务工作场景、流程,采用全真实务单据,让您体会真实业务流程。
能力评测系统
本系统以财务岗位为核心,分岗位、分阶段进行技能测试。
步入财务行业第一步
账务处理娴熟
精通报税流程
各项业务信手拈来
擅长统筹、把控风险
1、负责日常收支的管理和核对;
2、现金及银行日记账登记及管理工作;
3、负责现金及银行业务办理;
4、根据原始凭证整理和登记,并及时传递原始单据,做到日清月结;
5、发票管理和开具,开票系统维护和管理;
6、记账凭证装订,保存归档财务相关资料。
1、财务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了解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熟悉银行(网银)结算业务;
3、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及ERP系统;
4、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1、完善公司会计核算体系、健全账务控制体系,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
2、负责会计凭证审核及期末结转工作;
3、负责往来款的账务处理、管理;
4、公司成本核算整理及保管会计档案;
5、出具相关财务报表及完成纳税申报。
1、专科以上学历,财会相关专业;
2、持有会计初级职称者;
3、有良好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
4、工作认真严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5、熟悉财务核算程序、财务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软件。
1、办理工商、税务、银行事宜,客户维护;
2、月度各项税务指标筹划、分解、控制;
3、负责各税种及法人体的涉税分析;
4、负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办理;
5、负责外部税务稽查及统计检查应对;
6、负责业务部门税务政策咨询、解答。
1、会计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3、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能独立思考,善于总结工作经验;
4、熟练应用财务及Office办公软件。
1、审核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分类记账,确保单据凭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负责管理及维护各明细账,总账,定期查账;编制会计报表,出具各类统计报表;
3、协助上级进行成本控制、核算、分析;
4、参与公司各项业务的预、决算报表编制,监控公司各项业务的财务计划落实。
1、本科以上学历,财务相关专业毕业;
2、2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有中级职称;
3、熟悉会计和税务准则和法律法规,熟悉报税流程;
4、熟练使用财务软件、熟悉财务核算流程;
5、工作认真细致,较好的协作配合能力。
1、负责集团公司全面财务管理工作;
2、负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3、编制各类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数据分析;
4、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5、直接指导、监督各分公司财务部工作;
6、统筹集团公司税务规划与实施。
1、性别不限,年龄30岁以上;
2、财务相关专业统招专科以上学历;
3、拥有中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证书;
4、有大中型企业十年以上工作经验,五年以上财务经理或主管工作经验;
5、有集团化工作财务管理经验优先录用。
网校联合各地会计主管部门采用网络培训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继续教育……
为企业做推广,方便广大财务工作者快速、便捷的查阅相关资料……
拥有数百万会计人才培养经验,整合优质教学内容、专家团队、实习就业等资源,面向高校提供合作方案……
打造中小企业记账服务新模式,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将公司营业收入转入个人账户的法律风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将公司营业收入转入个人账户的法律风险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今天下午二点四十左右在邮政:转帐2000元到什么时候到帐,是同行_百度知道
今天下午二点四十左右在邮政:转帐2000元到什么时候到帐,是同行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柜台办理转帐可以马上到帐,在ATM机转帐只要不是自己给自己转帐都是24小时后到帐。
采纳率:82%
理论上是24小时之内
两个小时左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四德十人对联
扎根社区十六年
千家万户享安全
王长伟同志先进事迹
王长伟,男,1977年6月6日生人,中共党员,济宁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王因派出所民警,一级警司。自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公安机关警民关系建设先进个人”、“全市优秀户籍民警”、“全市二十佳社区民警”、全市“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6月荣立个人三等功。
扎根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
王长伟以村居、企业为重点制订了详细的走访计划,坚持“四勤四多”工作法,先后走访群众3300余户,走访企事业、单位、学校38家,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提高社区群众熟悉率。一是腿勤多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下社区、走胡同、串小巷,逐门入户,深入居民群众中走访,了解家庭状况。二是手勤多记。利用走访之机,绘制了辖区示意图,在图上标出户主、人数、发案及人员违法等情况,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进一步充实完善社区警务信息,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治安信息研判、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能力,实现了基础工作的信息化。三是脑勤多想。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辖区群众广泛进行法制教育和防范技能宣传教育。四是耳勤多听。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声音,及时了解社情、民情、敌情,把每个群众意见和建议作为一个信息源,向群众了解各种情况,掌握辖区的社会动态。
群防群治,铸造社区“防火墙”
近年来,他以“群防群治”为工作切入点,组织开展掌握社情民意、安全防范等工作。一是“宣”。通过日常工作,深入到各厂企单位和居民群众中间,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因势利导地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中来。二是“帮”。指导村级治保组织组建巡逻队伍,开展巡逻值班、定点守卡等传统型群防群治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广泛开展自我安全防范、邻里守望、重点人口帮教、大型活动安全服务、青少年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增强工作活力。三是“管”。加强对各类群防群治专职队伍和义务治保力量的协调联系和日常管理,通过实行治安巡逻预约制度,定期通报治安志愿者服务情况,及时表彰维护治安有功群众等各种措施,提高队伍的组织管理水平,确保现有力量到岗到位,充分发挥作用。先后组建治保队伍11支。召开警情通报会20余次,安全检查30余次,法制宣传10余次,纠纷排查30余次,全面掌握了辖区的治安情况,真正发挥了社区民警的作用,有力的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优化了农村治安环境,建成了维护辖区稳定和谐的一道“防火墙”。
真心实意,架起警民“连心桥”
在王因片区,提起王长伟的名字,辖区群众没有不树大拇指的。他经常通过走访调查、入户了解、集中座谈等途径及时获取和掌握预警性、深层次的情报信息,对容易引发纠纷的矛盾,及时介入,妥善处理,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王因片区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实现了村上无涉法上访、无群体性事件、重点管控人员无重新犯罪、无民转刑案件的“四无”目标。2013年,王因街道村民刘某盖了一间车库,同村刘某某认为车库所在位置是其家祖坟,双方就此问题引发矛盾,多次发生冲突。王长伟对此案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剖析,10余次对两家人分别进行批评教育、耐心劝说,做到了苦口婆心、有理有节,精诚所至,双方被民警的真诚打动了,他们感觉到民警是真心为他们办实事的,是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检讨了各自的错误,最后都端正了态度,做出了让步。一起积怨多年引起长期上访的邻里纠纷案件就此得到圆满解决,有效的促进了辖区治安的稳定。
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稳定的同时,他还抽出时间融入群众中,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主动去关心、帮助、团结群众。走访中了解到辖区的颜某、孙某两家生活非常困难,于是买来了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分别到两家进行走访慰问。他叮嘱老人要保重身体,会经常来看望他们。他每走一处都留下警民联系卡,告诉困难群众不管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见到民警真情的帮助,困难群众激动不已,被帮扶的群众真挚的感受到了来自公安民警的温暖。
英勇无畏,甘做群众“保护神”
近三年来,王长伟共收集破获案件线索15起,为责任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50余件,捐款帮扶特别困难群众3户,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纠纷30起,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0余处,各项业务考核都名列前茅,成为高新区公安分局一面鲜艳的旗帜。2014年5月11日12时32分,王因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称,在王因街道办事处晏村有人放火滋事。接警后,正在值班的王长伟带领协勤队员迅速到达现场,快速开展处置,一边安排协勤队员救火,一边与汤某沟通。汤某见到民警后,情绪更加激动,一手挥舞着菜刀,一手抓住煤气罐叫嚣着:“你们出去,没你们的事,不然就一块死”。王长伟不为所动,继续耐心劝导、稳定其情绪,伺机强攻。突然,汤某点燃了堂屋内堆放的被子,并将煤气罐打开推到火堆内,煤气罐瞬间被引燃,火焰喷出罐体外,情形万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紧要关头,王长伟率领协勤队员王峰、程胜超果断将房门踹开,迅速将汤某控制,夺下菜刀,将其抬到安全区域。此时,火势越来越大,不听劝阻的围观群众越聚越多,喷火的煤气罐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民警王长伟顾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在安排王峰、程胜超控制汤某的同时,又返回火光冲天的屋内,冒着生命危险,将煤气罐拖到屋外,迅即用湿衣服将煤气罐喷出的火焰扑灭,及时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事故的发生。
事件妥善处置后,王长伟的先进事迹被《齐鲁晚报》、《济宁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济宁的“抱火哥”。王长伟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警察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良好形象,彰显了新时期公安民警忠诚果敢、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其先进事迹,先后入选“济宁好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评选。2014年6月,高新区公安分局开展向王长伟同志学习的活动。2014年6月9日,市局周凤文局长签发第24号令,给王长伟记个人三等功,颁发奖章和证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军,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佘春明,市公安局局长周凤文、政委赵士斌、政治部主任王泽劲、纪委书记郭铭树等领导先后就此事作出重要批示,对王长伟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韩军同志批示:要学习宣传民警王长伟临危不惧舍身除险的高尚品质和坚强作风,推动公安工作再创新水平。佘春明同志批示:心中有群众,办事为群众,危难之机方显英雄本色。向长伟同志学习、致敬!周凤文同志批示:长伟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挺身而出,果断处置,避免了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彰显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情怀。这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涌现出的优秀社区民警,值得学习。
金盾耀金辉,村头巷尾留身影
警威源警德,剑胆琴心寄国祯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感动一方的公益新星
一一“感动济宁”十佳人物推荐候选人史宗凯先进事迹材料
史宗凯,男,1983年9月生人,山东嘉祥人,高级工程师,济宁市创业促进会副会长,现任山东欧隆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是济宁商界的一位耀眼新星,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年轻企业家,更是一位雷锋、郭明义式的乐于奉献爱心的慈善家、公益家,提起他的名字,人们总是赞不绝口地夸他是“嘉祥的好人---郭明义。”先后被授予“嘉祥县捐资助学先进个人”、“济宁市关爱下一代功勋模范”、“济宁市扶贫帮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史宗凯200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先后担任建筑材料管理负责人,项目经理等职务。参与和领导了30多万平方米的项目开发与建设。在十年的创业拼搏中,他心系家乡,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十年如一日,做了大量好事、慈事。
情牵助学之怀。热心助学,情系学子。他深知农村教育的滞后、孩子的求学之切。在他年少时代,那简陋的校舍,原始的教具,落后的设施就时常盘绕在他的脑中,早就立定了将来助学家乡的决心,待学业有成创业之后,他开始付诸少年宿愿。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校舍安全问题,从而在全国掀起了校安工程建设高潮。当史宗凯得知嘉祥县马村镇胡楼小学,这个自己的父辈曾经就读过的小学被鉴定为D级危房时,他再也坐不住了,几百名学生的安危牵动着他的心。虽然当时企业运转资金相当困难,加上刚刚起步房地产项目,资金缺口巨大,但他决然动意,投资1900余万元,无偿捐助建设了原马村镇胡楼小学,后更名为嘉祥县欧隆小学,学校建设全部按照省级标准化、规范化设计施工,史宗凯亲自参与敲定方案,严把质量关;关键时刻亲自坐阵指挥,一身泥一身水的参加劳动;亲自把关所购设备,就连校院内栽植树木这样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要过问,并从南方购来优质树种。他说:“百年大计,容不得半点马虎。”连续上百个日日夜夜,他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家乡父老百姓和广大师生无不为之动容。重建后的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5028&#13217;,规模教学班18个,幼儿园12个班,在校生达到1000余名,不仅彻底改善了胡楼小学教育环境,大大提升了教学水平,还辐射到其他8个行政村,服务人口达到10000余人,成为嘉祥县乃至济宁市一流的现代化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誉为全省小学建设示范工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多年来,史宗凯先生先后资助了马村镇中学、胡楼小学等在内的六处学校,助资两千多万元。在捐助农村学校建设的同时,他也十分关注着城市学校的发展。2013年底,史先生来到了济宁附小科苑校区,当得知科苑校区正在进行微笑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打造“微笑科苑”品牌时,非常激动,他表示一定要为科苑校区“实施微笑教育,培育微笑文化,创建微笑校园”出点力。同时他想到让地处嘉祥马村镇的欧隆小学与科苑校区牵手结对,以实现两校共建,相互帮扶,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科苑附小与欧隆小学的牵手是史宗凯先生为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史宗凯先生牵系教育,关爱行动的一个缩影。
胸揣关爱之心。胸怀他人,心系弱群。近年来,虽然嘉祥县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家庭因病或其他原因造成贫困,不少学生面临失学、辍学的境地。在西安读书刚毕业的史宗凯满怀酬志地回到故乡老家,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他看到一个衣着破破烂烂、看上去不足十岁的男孩子正在田间吃力地为玉米背粪施肥,他顿感心头发酸,忙走上前去边帮忙边询问原由,当了解到他父亲早逝、爷爷年迈、母亲因病致瘫、自己被迫辍学,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重担的情况后,史宗凯心里受到极大震撼,忍不住流下了同情的热泪。事后,他带着慰问品随孩子来到了他家中,看望了他的母亲和爷爷,说服他(她)们让孩子重返了学校,并把身上仅有的四百元钱全偷偷塞在了爷爷的兜里。至此,史宗凯把这一家庭系在心里,长期帮扶,他省吃俭用,不仅从小学到大学全部资助起这孩子的学杂费,还每季少至几百,多至数千地送邮至他家中,作为他家庭的生活贴补和母亲、爷爷的治病之用。现在,那男孩己完成大学学业,他的家庭也走出了贫困潦倒之忧。
史宗凯先生从创业那天起,就立志回报社会,造福大众,他发动公司职工开展扶贫助困活动,积极筹集关心下一代基金,建立起扶贫助学、帮困的长效机制:一是采取一对一结对方式,直接资助了200多名困难家庭的学生,使他(她)们在濒临辍学边缘的时候重生了返校就读的机会;二是主动与社会、学校联手,实行终生帮扶,重点解难释困,为70多个家庭和学生建立了帮扶档案,定期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不定期地根据社会、家庭和孩子们的需要捐赠学习、生活用品;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他常对职工们说:“企业有今天,靠得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发展企业和热爱社会公益是一对犹如脐带相结的连体,互通生命之源。关爱弱势群体,回报社会大众永远是我们公司永恒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史宗凯正是有这种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怀,才拥有一颗持之以恒对下一代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不断做好事、善事。
乐行慈善之举。关爱众生,乐行慈善。村里有一位既无儿无女又无近族的李姓鳏寡老人,年过八旬,由于长期生活孤独,脾气古怪,有村民戏称为“惹不起的老不死”。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史宗凯却不嫌弃,他怀着孝贤怜悯之心把他视作亲爷爷一样的伺奉,工作百忙之中,挤空就驱车到他家中问寒问暖,经常为他送油送面买营养品,冬天添棉衣,夏天置风扇,病时送到医院及时救治,还时常给他不少零花钱。史宗凯所付出的这一切虽得不到老人的理解,有时甚至粗言相讥,百般刁难,他仍始终不嫌不弃,几年如一日,直到老人谢世。
关爱孤寡老人只是史宗凯善举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他资助残疾人,帮助下岗失业青年,关爱留守儿童,凡遇弱势群体、灾害面前,他总是站出来伸出无私援助之手:汶川、玉树大地震,他慷慨捐款50多万元;10年间先后资助十多位大病重病患者实施了手术,使他们获得新生;先后资助十二户农村家庭攺建旧危房屋五十多间,惠及百人;共资助十多户贫困家庭创办了致富项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先后共接纳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六百多人;另外还帮助十多名失足青少年浪子回头,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的还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据保守统计,多年来他参与公益事业,慈善捐资助款高达三千万元。
动人以行不以言。史宗凯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年轻企业家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深刻理解.
造物本无私,危而持,弱而扶,莫让人间留憾事
修心凭大爱,老能养,幼能学,喜看圣域尽欢颜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大山的坚守
——最美乡村医生刘庆民
泗水县苗馆镇偎泉村坐落于老寨山山脚下,村庄远近有二十几座山头,山头虽不高,却隔绝了外界的繁华和喧嚣。
乡村医生刘庆民扎根这个山村35年,不论狂风暴雨、黑夜静寂或路途崎岖,他24小时随时出诊,至今已骑坏了6辆自行车、7辆摩托车;他对村民实行先看病后交钱,村民欠条足有1880张,数额达9万元;他被诊断为膀胱癌,术后不久又继续走村入户为村民看病……
救命的要紧事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1977年,高中毕业的刘庆民在村里当上民办教师,“每月9块钱工资外加5分的工分,既能养家糊口,又颇受人尊重。”可突发的一件事却改变了刘庆民安于现状的想法,更影响了他的一生。
  1977年底,村里一位孕妇生产时大出血,十里八村没有一名医生,孕妇的家人只能用架子抬着她送往30里外的县城医院,只走到一半路,这名孕妇便走了。时隔三十多年,刘庆民谈及此事仍旧唏嘘不已:山里人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17岁的刘庆民毅然辞去教师工作,先后师从两位乡医,学会常见病的诊断及用药知识。1979年,20岁的刘庆民在偎泉村开办了第一家卫生室,这也是附近8个村唯一一个卫生室。
  今年2月5日,山村被皑皑白雪覆盖。凌晨一点多,正在熟睡中的刘庆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这个电话是三合寨村69岁的侯玉刚老人打来的,他突然感觉头晕,喘不上来气。刘庆民简单问明病情,穿上大衣,背上急诊包,就往3里外的三合寨村赶。雪太厚,不能骑摩托车,刘庆民只好疾步快走。山区的夜晚很冷,可刘庆民赶到时却浑身是汗。经检查,侯玉刚患有冠心病和脑梗塞,刘庆民为他口服了速效救心丸,并注射药物。“这大冷的天你要是不来,我这条老命可能就没了!”侯玉刚满是感激。
  24小时随时出诊,在刘庆民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从业以来,刘庆民平均每天都要出诊两三次,有时刚要进家门又接到患者电话,只能原路折回。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从熟睡中被叫起。“年轻的时候晚上出门也害怕,山路上又没路灯,我就哼着小曲给自己壮胆,也不知道哼的啥。”
  由于常年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刘庆民行医路上多次出现意外事故。去年11月底的一天,他晚上11点多接到急诊,骑摩托车赶往西刘村时,摔成了轻微脑震荡。尽管夜诊让他多次吃苦头,可在刘庆民的心中,乡亲的健康最重要,他说:“这片村庄本来就偏僻,赶上救命的要紧事,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自己看病没钱却不愿跟乡亲要账
  三十多年来,村里陆续开过六七家卫生室的,但时间最长的只撑了4年。如今只剩下刘庆民坚守在乡医的岗位上。
  而刘庆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在他心中“从未想着通过看病挣钱”。在农村,农民没钱看病买药常在卫生室记账,刘庆民从开始行医至今,已积累了满满一鞋盒的欠条,其中最早的一张是1979年的,他估算了一下,这些欠条加起来大概有9万元。“记账单只是一个传统的手续,不管有没有钱,都要给人看病。”
  起初诊所还能收支平衡,但后来因欠账越积越多,1986年的春天,刘庆民竟然没钱进药了。
  诊所的病人一波接一波,断了药咋办?妻子包现云提醒他:“把患者欠的账要一下吧。”这一提不要紧,刘庆民对妻子急眼了:“你好意思张那口!”这是婚后刘庆民第一次朝包现云发火。打那开始,包现云再也不提要账的事,她咬牙卖掉3只羊,拿出200元帮助丈夫买来了药。
  2010年5月,刘庆民被诊断为膀胱癌,需要手术。尽管工作了30年,可手术时他家里只有4000元,还差七八千。没钱就没法做手术,刘庆民依旧没有向患者要账,而是向亲戚朋友张口借钱。术后不久他又继续走村入户为村民看病。
  得知刘庆民生病了,许多欠账的村民主动登门还钱。刘家庄村村民刘宪秋就是其中一位,他今年61岁,患有冠心病,家庭贫困、无儿无女,和9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又患有皮肤癌,欠下上千元医药费。听说刘庆民生大病了,刘宪秋就开始攒钱准备还账,但他一个月仅攒下十几块。“庆民对我有恩,欠的钱我得还。”一元、五元……当他把攒下的二十几元钱往刘庆民兜里塞时,刘庆民说啥也不要:“这钱我要是收了心里就不踏实。”
“看到生活苦的人,我心里难受”
  去年4月,西刘村75岁的陈兴林干农活时被铁推车砸伤,刘庆民很快赶到,并联络了一辆机动三轮车把老人送到医院,“我身边什么人都没有,庆民就和亲人一样,帮我垫付了3000元的押金,在院还给我端屎端尿、擦洗身体,我全靠他了。”说完这些,陈兴林卷起右侧裤腿,记者看到,他的小腿肿得有碗口粗,“我年轻时就得了象皮腿,如今上了年纪,一碰就流血,还很疼,都是庆民给我处理伤口,一分钱没要过。”
  刘庆民说,“我不能看人哭,不能看生活苦的人,看见了我心里就很难受。”目前刘庆民为同村的7位高龄孤寡老人提供着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样一笔开支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他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帮助别人能让我感到快乐。”
  刘庆民心眼好,技术也好。每天,他的观察室患者都络绎不绝。可自从刘庆民患病后,精力就一天不如一天。去年2月,刘庆民把在曲阜中医药学校学习高护的儿子刘壮壮和儿媳席丽华叫回家帮忙。高护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小两口一直想在城市就业。但刘庆民却考虑着把儿子培养成卫生室的接班人,对此刘壮壮并不“领情”。
  心结的释怀发生在今年春节前,“我独自去三合寨村抢救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我给病人作了急救,使他脱离了危险。”刘壮壮说,“在回来的路上,我想到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也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打那起,刘壮壮想着要听父亲的话,用一生守护村民的健康。
善念济乡村,杏林长驻十分暖
爱心昭日月,圣域遍扬一寸丹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十三年替子还债
--记邹城市城前镇诚信老人孙祥存
为替因车祸去世的儿子还债,他背负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把儿子在银行的贷款户名换成自己的,将儿子在亲戚朋友、合作伙伴打的一张张欠条接过来,攥在自己手里。他远走内蒙古煤矿下井打工,休息时间捡破烂贴补生活费,五年来家里没吃过一顿水饺……他是邹城市城前镇前标村的普通村民、十里八乡口碑相传的诚信老人孙祥存。
&& &不想给孩子落下坏名声
孙祥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孙明勇一直是他的骄傲,“聪明、麻利、能干。”孙祥存说这话时眼里闪着泪光。最开始,爷俩收粮食送到面粉厂,再送给各个面点商铺,有了较为稳定的百十家客户和一点积蓄后,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孙明勇决定自己开家面粉厂。
选地址、审材料、办手续、上机器,孙明勇一个人前前后后张罗,城前镇第一家面粉厂建起来了,每天能打两大车的麦子,效益也很好,眼看日子将越来越红火,全家人都很高兴。
然而,2001年农历四月初一,就在面粉厂建成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7岁的孙明勇突然遭遇车祸身亡,肇事者逃逸。这个消息对原本幸福的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孙祥存的妻子裴振绣因失去儿子,整日以泪洗面,右眼还长了异物肉瘤。
“他没走之前,我都不知道借了这么多钱。”儿子去世后,孙祥存才被告知,为了给面粉厂安装变压器,孙明勇生前刚从银行贷款9.5万元,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钱用于资金周转,另外在商铺客户那还打了一些粮食的欠条,所有加起来,大约16万元。
“别人的血汗钱咱不能欠着,得对得起咱自己的良心。他是我儿子,他的债,我来还,我不想给孩子落下坏名声。”孙祥存说,大儿子没了,小儿子当时才13岁、不能给他压力,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他身体还能支撑的住,都要把欠账给还上。
大字不识几个的孙祥存到银行,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把儿子的贷款过户给自己,又挨家挨户到儿子打过欠条的人那里,告诉他们,不管是欠的粮食还是钱,都一定会还的,只是请宽限些时间。
为还钱忍受繁重工作
多年来,孙祥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原本只是给儿子帮忙,现在却只能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一个人维持着面粉厂。更让孙祥存记挂的是,妻子裴振绣腹部长了一个8斤重的肉瘤,手术后,还要坚持种着4亩地,并照顾着家里和小儿子。就这样,一家人省吃俭用,几乎每天都是馒头咸菜,再也没添置过新衣服,把所有钱都用来还债。
“有时候还两千,有时候三千,有时候欠一家的钱要分好几次才能还完,但凡手里能挤出来的,都赶忙给人家送去,欠条能消一张是一张。”孙祥存告诉记者,债主们知道他不容易,要账催得紧的并不多。
2009年,面粉厂因顾无法经营下去。“还债还债,不能闲在家里。”不得已,年近60岁的孙祥存打算和年轻人一样打工挣钱。但很多地方不愿意用这把“老骨头”。最后,经侄子介绍,内蒙古一家煤矿在听闻他家的情况后,愿意给他提供一份工作。
虽然没有下井挖煤那么繁重,但负责“看皮带”工作的孙祥存仍然不轻松,要连续12小时站在皮带旁边,个头大的煤块要用大锤子砸小一点,掉下来的煤块则要用铁锨铲回去。这样的工作,年轻人一个班下来都会腰酸背痛,上了年纪的孙祥存却一直咬牙坚持,为的就是每天100元的工资。
“去年涨到200块钱了,可煤矿被收购了,关矿整修,我也就回来了。”孙祥存回来后,也没闲在家里,“欠账”两字时时刻刻烧在心上,他又去常州一家建筑工地找活儿。新工作更加繁重,60厘米长、20多厘米宽和高的水泥砖块,他一趟要推7块。
五年没吃过一顿水饺
高强度的体力活之下的是孙祥存格外节俭,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两顿饭,下班后还会去拣矿泉水瓶和一些小破烂,卖了当生活费,工资经常原封不动寄回家。他坦言,在外面,想起儿子,想起还债的困难,也会忍不住抹眼泪。
每次过年回来,孙祥存都要去“债主”家里解释,现在能还多少,还剩多少。村里的乡亲知道他家的苦楚,也经常会提供援手,“孩子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又在外地打工,地里的活干不动了,村里人都给帮忙,把地里的花生送到家里。”
“有一次,同村一位债主家里急需用钱,但看我们俩辛苦,就说你能给多少就给多少。”这些都让孙祥存非常感激。
孙祥存的记忆里,自己家5年来都没吃过饺子了。“吃食上能省就省,这些年前前后后还的债和利息有十八九万元,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快点把账还清,别的都放一边。”孙祥存说。
裴振绣说,当初大儿子结婚的房子,距离他们住的房子很近,但这十几年来,去的次数不过三回;小儿子和小儿媳在泰安打工,听话孝顺,但老两口并没有告诉他们欠了多少钱,“这些年没有给他提供啥好的条件,不想再让他有负担。”父母亲最朴实的感情,便是把辛苦和痛苦留给自己。
&&“很多人都问,你儿子都不在了,还那么拼命还钱干吗?可我觉得,咱自己再苦,也得讲诚信,也得让别人瞧得起。现在还有6万块钱左右的欠款,早一天还完债,早一天能抬得起头来。不还清账不罢休。”孙祥存坚定地说。
显贵未然识大信
寒门坦荡有高风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李广印最新情况:仍然在医院做康复治疗,从不能说话到现在能够简单的说几个字,独立站几分钟,挪几个步子。
病床上的“金牌”书记
“李书记,这几天好点了吗,吃饭咋样?”“自己能翻身了吗?”“你在这里要安心养病,家里放心好了”……6月8日上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内三科二楼的一个病房里,七八位村民群众正围着一位病人亲切地问候着,一句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让人听了很受感动。原来是东李村村民听说村支部书记李广印因忙于村里修渠和改电累倒了,自发地到医院看望。“好多了,家里忙,不用来看我”,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躺在病床上的李广印书记用不清晰的话语回答着村民。“家里的电改的差不多了,估计两三天就全部完工,你在这里安心养病好了”,村文书李照明在病床前抢着汇报村里的工作,李广印听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在场的人却眼里充满了泪花。
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现如今走进鸡黍镇东李村,只见街道两旁粉刷一新,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善行义举四德榜、二十四孝图、三字经、弟子规、乡村文明行动等宣传图版、宣传标语映入眼帘,浓厚的文化气息、洁净的村容村貌,时有村民开着私家车驶进驶出,给人以舒适温馨和谐的感觉。与此同时,在村南边的上千亩地里,一条条新修建的排水渠已经竣工,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村民群众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俺村里变化很大,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多亏广印书记领的好”。当谈起村里近年的变化时,村民由衷的说。
十多年前,东李村的李广印还只是村附近一家公司的普通农民工,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打工仔”到“公司副总”的转变,成了村民心中的“能人”。
2003年,由于村子大,村情复杂,开展工作阻力重重,无人敢接任村书记这一“烫手山芋”,东李村成了镇上数得着的后进村。李广印就在这时放弃了公司的优厚待遇,回村当起了“吃力不讨好”的村书记。“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他这样要求自己。
“当干部,要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群众,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李广印说。上任当天,他就主持召开村两委会和村党员群众代表会议,把脉会诊村情,共商发展之策。当时村干部最发怵的是提留征收,村里已有3年的提留欠账,李广印决心从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抓起,他带领村两委干部,逐户上门讲政策、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征收,结果仅用20余天就完成了征收任务,还补齐了往年欠账,踢响了当村官的头一脚。就在镇党委和群众对李广印刮目相看时,他又盘算着在村里修3条南北向大街。当时东李村全是土路,坑洼不平,雨天推辆自行车都推不动。可开街涉及到村里近百户人家的160间民房,一提修路大家都愿意,可推谁的房子谁就急。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李广印决心从他本家侄子的房子入手。侄子虽然勉强同意,可施工时却让他70多岁的老母亲出面阻挡。没办法,李广印使出了浑身解数,好话说了三天三夜,总算打动了本家侄子带头推房。之后,李广印累的大病一场,并发脑梗阻、糖尿病等症,几近偏瘫。但半年多后,意志坚强的他重新站了起来,四处奔忙筹集修路资金,哪怕跑断腿、磨破嘴,想破脑袋。终于,他多方筹集配套资金29万元,铺设了3条高标准村街,结束了村里没有硬化路面的历史。“做群众工作不能靠命令。但群众讲人情,听好话,认实事。”李广印总结说。
&这些年,为了东李村的发展,李广印究竟作了多少难,流了多少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加强村基础设施,近几年他为该村争取协调资金200多万元,硬化水泥路面15公里,改造坑塘4处、14000多平米,修建村休闲广场3处,新建文化大院1300平米;为推进农业生产,他积极向上申报土地复垦项目,修复村生产路5000余米。为改善村内环境,东李村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对大街小巷全部进行粉刷,绿化、亮化,埋设下水管道20000余米,设置村垃圾池15个,由5名保洁员负责村环境保洁;对垃圾遍地的村坑塘清理排淤、引水筑亭,建成了全县唯一的村级公园——景色怡人的幸福湖公园。特别是今年,他一边带领村党员干部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一边坚持走群众路线,为老百姓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和好事:4月份,他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重新开挖了长达1200多米的主干渠和长达4000多米的支干渠,并修建了东李村提水站,改变了多年来村土地不平整、灌溉难和排水不畅的现状;5月份,他新建标准养老院14间,可供20位老人入住,成为全县首家农村互助幸福院;与此同时,村文化广场上新建了长达16米的文化长廊,广场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全村460户一家一户的电网改造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如今的东李村,街巷通达,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路灯通到群众家门口,沟渠修到老百姓田间地头,每当夜幕降临,群众便聚集在村公园、村广场健身休闲,东李村一跃成为全镇、全县的先进村、明星村,李广印也成为鸡黍镇乃至全县的“金牌”书记。
让村民有事做有钱花
上任伊始,李广印书记就在考虑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让大家有事做有钱花。东李村是个拥有1600多人、1800多亩地的大村,有几百年的山药种植传统,所产山药口感极佳、营养丰富。当地流传一句话,“想喝山药汤,嫁到东李庄,”但以前村里仅限于零散种植,并未形成规模。就在李广印上任之初,一位本家村民找到他,这位村民家境贫寒,接连为两子盖房结婚以致欠下8万元债务,他想借钱应急。看到那位村民难为的直落泪,广印书记很难过,二话没说就痛快答应了。2005年,他鼓励这位村民种植山药,并亲手传授技术,结果当年就获得了好收益。现在,这位村民不仅还了债,家中还有可观积蓄,生活步步攀升。这件事启发了广印书记,他精心琢磨后,开始广泛动员村民种植山药,并帮助联系销路。2005年,该村山药种植仅有几十亩,2007年已快速发展到300余亩,且收益可观。但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销路怎么办?面对村民时而出现的恶性竞价行为,李广印犯了愁。
为把东李山药这一优势种植产业变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打通销路和宣传东李品牌,2007年,李广印组织成立了“红花斑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通过了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的批准,注册了“红花斑牌”商标。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吸纳该村及周边山药种植户入社,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服务,统一负责山药的购销和包装,且山药收购价比市场价提高20%左右,有效引导了东李及周边村的山药种植由分散转向合作经营。为广开销路,广印书记多次北上北京,南下上海推销山药,使东李山药受到了高端超市和大型市场的欢迎。几年来,合作社共吸纳山药种植会员600余户,东李山药种植基地发展至2200余亩,亩收入可达2万余元。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科学运作下,红花斑山药不但卖出了高价钱,还打响了市场品牌,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李广印还鼓励村民发展有机大蒜种植。东李村与当地华光集团合作,帮助50余户农户将300亩耕地进行了流转,使每户农民增收1万元。蒜农还可另在基地务工领薪,并获得基地经营利润的30%分红,蒜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带领村民发展“山药”、“大蒜”等特色产业的同时,东李村还投资数十万元建起了大型菠菜市场1处,成立了农副产品销售协会,周边近4万亩菠菜(香菜)可由此销往全国各地。还引导村民融资新上大蒜冷藏加工、棉花加工项目8个,引导全村数百名劳动力到附近蒜企务工,工人月工资可达2000元以上。东李村富起来了,村民们盖了新房,买了现代电器、私家车,过上了美满生活。
&&&&&&&&&&&&&&
&&群众的事就是俺的事
“群众的事就是俺的事,群众过不好俺就睡不着”,李广印说。不管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忙、热心帮忙。村民李光和李连(化名)是亲弟兄,可两人为了一块老宅基地多年不说话。在两人的一次争吵中,广印书记闻讯赶去,当面主持公道分地,两兄弟的母亲感激涕零。一位赵姓媳妇,因认为公婆偏心赌气回娘家并提出离婚,广印书记得知后,亲自陪同男方接回了媳妇,挽回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为促进村风和谐,广印书记争取县法院支持,组织村里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族长、老娘舅等威信高的人,在村里成立了全县首家“五老”调解站,负责“消防救火”,化解纠纷,受到了村内外的一致称赞。
怎样才能提高村民的境界层次?广印书记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洁美雅”家庭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村里的道德模范,还把“获奖者”一个个拍照留影,张贴在公开栏里,成为群众争相学习的好榜样,给村民树立了“道德”风向标。通过他的多年争取努力,村里陆续建立了“农家书屋”、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LED电子屏,每年举办秧歌汇演、篮球比赛……今年,他又对村休闲广场进行了提升,增建了文化长廊,力求让村民的生活多姿多彩。
更为群众认可的,还是广印书记的善良和坚强。汶川大地震时,他带头捐款1000元,全村募捐善款7000余元;逢年过节,他自筹钱物,带领村秧歌队到敬老院慰问;他腿脚不好,且常年佩戴胰岛素功能药械,出行非常不便,他常让二儿子开车送他办公。2012年秋天,他年仅26岁的二儿子因病去世,广印书记老俩口承受不了打击,双双病倒。“咱身体不好,村里的事不管了行吗,求求你了?”,面对妻子的哀求,广印书记眼睛红红的,却没有答复。可当时村里治塘铺路,头绪繁多。他坚强的对劝慰的人说,“虽然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一个有力帮手,但该做的工作我还得做。”他坚持拖着病体,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八、九点钟进家,把村里的事当成一份事业、一份职业来干,早出晚归的忙碌着。也许,只有在繁重的工作中,他才能暂时忘却失子之痛;也许,他是将一己之爱转向了对村民的大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担任村干部20多年来,李广印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敬重、拥护。东李村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山东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示范妇女之家》、《省级巾帼示范村》、《山东省老科协农业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市级居安三星级村庄》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李广印本人也被推选为县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成为了全县响当当的“金牌”书记。日前,李广印通知仍在医院进行着康复治疗。如今的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开拓未来。因为前方,还有更多的梦想等待他去实现……&&&&&&&&&&&&&&&&&&&&&&
由来皆赤子,致富枌榆,愿借天风吹得远
何顾生沉疴,心酬宏业,好将街巷尽成春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柔肩撑起一个家
婆婆下肢瘫痪、丈夫高空坠下致粉碎性骨折,公公癌症晚期、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灾难,27岁的李翠香坚守着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的道德和责任。  走进汶上县郭楼镇王府庄村李翠香的家,眼前的景象难免有点凄凉:在她结婚时的洞房里,躺在肺癌晚期的公公;院子里,坐着下肢瘫痪的婆婆;正堂屋,丈夫驾着双拐吃力地抱着孩子。听到有人来,李翠香匆忙迎了出来,简单说了两句话,又匆匆跑了过去------给公公换吊瓶,抬着婆婆上厕所、给丈夫倒水吃药,最后抱起了心爱的儿子……自从丈夫从高空坠下、公公查出癌症晚期以后,27岁的李翠香成了这个家最大的“靠山”。  为照顾瘫痪的婆婆,新婚一年的她每晚和婆婆一起住  2010年结婚前,尽管李翠香已经知道丈夫刘培利家里有一个“行动不便”的婆婆,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行动不便”的婆婆竟是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结婚后,公公去镇上一家家具制造厂当油漆工,常常加班加点、夜不归宿;丈夫在城里一个建筑工地上干外墙装修,每天早出晚归,照顾婆婆的重任自然落到她身上。2011年,儿子降生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期盼,尽管侍候婆婆、抚养孩子,还得料理家务,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但那些日子,想到可爱的儿子,慈爱的公公婆婆和忠厚老实的丈夫,李翠香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感。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婆婆夜间倒水时不小心从床上掉了下来,胳膊粉碎性骨折,从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婆婆,她决定搬出卧室,和婆婆住在一起。每天起床后,她给婆婆穿衣叠被、洗脸梳头、吃药喂饭,然后把婆婆抬着到大门口通风透气,这成了李翠香不变的课题。婆婆常常自豪地向邻居说:“俺的命真不孬,俺摊上了这么一个好媳妇!”  为救丈夫的命,她卖掉了结婚戒指和嫁妆  2012年12月30日,那是一个让李翠香觉得天塌的日子。刚打发完婆婆起床,突然接到了丈夫工地上打来的电话,说是丈夫在维修外墙保暖层时从五楼掉下,已送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突然的噩耗让李翠香脑子一片空白。等她恍恍惚惚来到医院的时候,丈夫已经推进了手术室。后来,李翠香才知道,丈夫高空作业,当时天气太冷,吊绳结冰,纽扣与绳子的摩擦力减小,本来应一点点下落的吊篮直接从五楼落下,强大的冲击力造成丈夫尾椎骨和两个脚踝粉碎性骨折。  手术之后,丈夫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用工方在支付完16万多元的手术费以后却一走了之。后期巨额的医疗费用成为全家最大的难题。为了筹集资金,她卖了家里的粮食和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冰箱、空调,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最后她不得不把订婚时的戒指“拿”了出来。当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含着泪让她留下这最后的纪念时,她说:“如果你的命都没了,我还要戒指干啥?”。最后尽管没有做通丈夫的工作,李翠香还是把戒指卖掉了。
为给公公治病,她跪在父母面前  婆婆瘫痪需要人侍候,丈夫腰痛需要吃药打针,母乳不够孩子嗷嗷待哺..……每天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年轻的李翠香,让她疲于奔命、心力交瘁。但值得庆幸的是,家里还有一个健康的公公,他每天不分昼夜在家具厂做油漆工,每月1400元的工资勉强还能维持家用。
然而,厄运并没有因为她的执着和坚强而逆转,2014年春节刚过,又一个灾难突然降临了。  那是农历正月十六的早晨,公公没有像往常那样早早起来上班,而是躺在床上拼命地咳嗽。高度警觉的李翠香赶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公公虽然说是“感冒了,没事”,但从他那瘦弱的身躯、憔悴的面容上,李翠香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她一再坚持和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当天上午,她用借来的电动三轮车将公公带到了汶上县人民医院,一张“肺癌晚期”的诊断犹如晴天霹雳,让她顷刻间跌入了万丈深渊。“没有好办法,只能化疗维持,第一个月至少需要3万块钱”大夫无奈地告诉她。她站在医生的办公室里,愣愣地发呆,不知过了多久,大夫给她倒了一杯水,她才醒悟了过来。冷静了片刻,她没有说什么,然后擦干眼泪,独占走出了大夫的办公室。她极力保持平静,告诉正在楼下等待的公公。当公公急切地问她什么病时,她平静地说“就是普通感冒,但呼吸道有点感染,第二天来住院治疗”。然后将公公扶上了三轮车,艰难地走向了回家的路。
“3万、至少3万……”这个数字反复在他脑子里回响。
“不能告诉婆婆和丈夫,告诉了也没有用,不能再向亲戚和邻居张嘴,因为已经麻烦了人家多次了。”
一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念头产生又放弃。最后,她还是想到了自己的爹娘。这些年,父母为她已经付出了很多,她真的也不想再连累老人,但是,在这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下,她只能再次向父母求援了。  下午,她独自来到了娘家,父母迎了出来,当她看到父母牵挂的面容时,她“扑通”跪在了他们的面前,禁不止失声痛哭。“娘,再救我一次吧,女儿实在没路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两位老人听到孩子的一片孝心和艰难处境时,他们当即拿出了给儿子订婚的钱。
然而,再多的努力也没有挽回公公的生命,2014年6月29日下午,当他吃完了李翠香喂下的最后一次米粥后,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临终前脸上流下了长长的泪痕。   公公去世了,悲痛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漠。当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李翠香显得有些自信,停顿了一下,她说:“笑着也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哭也没有用,那就笑着过吧!”
这个最普通的农家媳妇在厄运和磨难面前,没有放弃,更没有抛弃,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乐观让人肃然起敬。
李翠香孝老爱亲的事迹在郭楼镇传开,她所面临的困难也很快提交到镇党委、政府的专题会议上。目前,最低保障和特困救助已经全面启动,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员与她建立了帮扶对子,社会的爱心人士也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  未来,李翠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婆婆需要她继续精心照顾,丈夫需要她悉心陪护,儿子一天天也长大了,她的责任会越来越重。但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孝顺媳妇、这样一个最美妈妈,李翠香的人生之花会绽放得格外芬芳!
笑对人生,将艰辛苦辣化成大爱
善存心地,把忠孝义仁传继家风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孟祥君事迹材料
我叫孟祥君,男,汉族,大专文化,出生于1963年6月15日,祖籍山东曲阜,现户口所在地山东省曲阜市小学镇三合村36号,现居住地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草桥口夏桥百货批发市场九商区22号,目前职业为自由职业。
&我于2014年1月1日在济宁创建祥君孤困儿童救助团,本着“良心人在良心的路上凭良心做透明、公开、及时、直接、有力度的孤困儿童救助的良心事。我们的眼里只有良心,我们只认良心”的宗旨,带领我的团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断地与济宁电视台、济宁晚报以及各地公益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救助孤困儿童的公益行动,用爱的行动给孤困儿童送去温暖,使一部分孤困儿童家庭得到了实际的救助,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1、为百梦男孩小简宁圆梦
&2013年底,为了帮助一个泗水的四岁白血病男孩宋简宁,我开始策划义演义卖义捐的活动,并最终和济宁运河拍客团合作,在济宁运河城组织了“百梦男孩圆梦”的大型义演义卖义捐的公益活动,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红丝带飘满运河城,实现现场互动人数上千人,现场募集善款18923元,并当场转交给了小简宁的妈妈。随后,我团志愿者伊萌又募集到了一家爱心企业的慷慨爱心十万元,接着各媒体纷纷发布活动信息,深圳、广州、青岛、济南等地爱心联动,将救助活动推向高潮,小简宁因此得以转院济南做进一步的治疗。
&2、协调各部门救助特困个体
&2014年3月,我接到微山县张梦怡姐弟一家的求助信息。在这个家庭,孩子精神障碍的母亲早年离家失踪,父亲不久生病去世,俩孩子跟随一只眼睛失明并且耳聋脑瘤的七十多岁的奶奶生活,没有户口,没有低保。特别是弟弟张晨,由于是男孩比较顽皮,无人看管,被奶奶无奈从当地小学送入当地寄宿的特殊学校聋哑学校,以求有人看管不至于乱跑,使一个本来活泼会唱歌的孩子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我和这两个孩子签订了一对帮扶协议,并和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记者以及齐鲁网记者往返孩子家庭和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在十余天的时间里为两个孩子解决了十余年的黑户问题,并进而联系济宁九巨龙慈善学校,填报了上学申请资料,让这俩孩子都进入了慈善学校正常的上学。
&2014年5月,我了解到泗水特困儿童张俊成的特困信息,父亲语言障碍脑溢血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是四川凉山彝族,语言障碍,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由于家庭困难无力上学。于是,我和志愿者罗艳,带领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记者以及泗水拍客团一起,在一天的时间里往返求助者家和镇政府有关部门三次,协调各方力量,现场填报了张俊成一家的危房改造申报、低保申报、残疾证办理申请、大病救助申请,并落实了张俊成的入学问题,目前正在等待有关部门的危房改造批复。
&2014年5月,我了解到泗水金庄镇西岩店村特困家庭十二岁女孩陈长青的家庭情况,父亲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妈妈自她两岁时离开他们,爷爷耳聋外加脑梗死,奶奶失明,陈长青上学放学路上捡垃圾卖钱给爸爸买药,卖掉自己的辫子给爸爸买药,小小年纪一个人照顾三个大人,每天五次给爸爸注射腹膜透析液……我们到处呼吁,通过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的先后两次报道,组织爱心力量为陈长青父亲募集治病善款近五千元,并协调有关部门明确了落实了陈长青父亲腹膜透析液的报销比例。
&2014年6月,我又接到微山县韩庄镇李盼盼一家的求助,这个家庭一家四口人,爸爸多病,母亲外乡人并是残疾,大女儿没户口,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满墙裂缝,屋内漆黑,摇摇欲坠。于是,我和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记者、济宁晚报社记者,以及微山的志愿者一起到了李盼盼家里,现场签订了帮扶协议,落实到人,使这个家庭可以每个月得到我们的资助四百元,并和村长以及镇领导一起协商了这个家庭的困难的解决办法,现场落实了危房改造申请的上报,并现场落实由微山志愿者先期筹集垫付危房改造资金。济宁市委督查办在通过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的节目了解了李盼盼一家的情况后,也专门发文到微山县委督查室,要求尽快落实解决李盼盼一家的危房改造以及李盼盼的入户问题。现在,李盼盼的户口已经解决,姐妹俩的上学问题也已经妥善解决,正在等待有关部门危房改造的批复。
3、冬日暖阳,爱不残缺
&2014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和志愿者伊萌策划并组织发起“冬日暖阳”活动,分别将泗水八名、曲阜四名、安居三名共计十五名单亲、孤儿、亚孤儿和特困孩子接来济宁,入住在我们协调的赞助单位“速5酒店”三天,每天参加互动人数数百人,三天内的吃住行游教费用全部是我们团队挨家挨户寻求的企业赞助,做到了三天内的每餐饮食都由不同的餐饮店提供,风味多样;每天的活动都在不同的场所进行,风格不同。并为每个孩子募集到全身上下里里外外的成套新衣、书包、年货以及压岁钱每人一百元。同年三月份,我们又把其中的一些孩子接到了济宁,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城市的春天”的公益活动,通过两天的时间,组织孩子们徒步参观了济宁城市主要街道和公园,了解城市面貌,学习城市文明,体验城市生活,做文明社会的主人。
&自从“冬日暖阳”活动后,我带领我的团队将参加活动的孩子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不仅和这些孩子签订了一对一帮扶协议,还对活动参加者之一曲阜息陬镇小峪村孤困儿童柴灿灿一家展开了一些列救助,先后两次将柴灿灿的瘫痪父亲接到了济宁人民医院进行复诊,并为其义卖鲜花募集到善款1800元和一把轮椅,为其购买了行步训练器。
&2014年7月开始,我们组织了对汶上义桥崔村特困儿童崔光轩一家的救助。这个家庭因为三岁半的崔光轩的爸爸车祸瘫痪,妈妈离走,爷爷失明,奶奶多病,家庭无比困难。我们和济宁电视台安舒时间记者一起为小光轩募集善款近万元,还为崔光轩的高位瘫痪爸爸募集到了高靠背轮椅,接下来还将组织医疗力量为崔光轩奶奶和爸爸进行复诊救治。
&2014年8月,我再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三十余人,一起奔赴微山岛,与那里的十二名特困儿童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给每个孩子一个书包,一套文具,并现场向每个孩子支付了年度内第一笔帮扶款400元。
&4、积极投入困难群体救助
&从2014年3月都开始,我们应济宁电视台影视频道之邀,参加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和你在一起——万名儿童圆梦公益行动”,我带领我的团队负责协调联络了济宁十二县市区的十三个民间公益组织,并参与采集了五千多个孤困儿童的心愿,足迹遍布济宁十二县市区。其中我团在济宁任城区团委的支持下,自费交通采集了微山县鲁桥镇黄河小学,汶上县义桥镇崔村小学,泗水县苗馆镇踅庄新星幼儿园,泗水圣水峪乡东卸甲小学,曲阜市息陬镇三峪小学,以及济宁市安居镇胡营小学、西正桥小学,济宁市三里营小学,济宁市唐口镇中心小学、闫寺小学,济宁市李营镇中心小学,济宁市儿童康复中心,济宁市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济宁市任城区残联儿童康复中心,济宁启音言语儿童康复中心,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中心小学,济宁市任城区张官屯小学等等学校和幼儿园的孤困孩子心愿1329个,占济宁所有团队采集心愿之首,也获得了济宁电视台影视频道“和你在一起”栏目组的“爱心天使团队”奖杯。
&2014年7月,我开始组织对微山县鲁桥镇黄河小学的救助,协调各方力量解决这个学校63年不通电的问题,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最终获得润峰集团七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赞助,终结了这所学校没有电的历史。同月,我还组织了对汶上县义桥镇崔村小学的整体救助,并促成有关部门落实了对这所学校如传家宝一般使用了50年的课桌椅进行更换。在对这两所学校的根本问题进行救助组织的同时,我协调了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团委为这两所学校的孩子募集到了176个新书包。同时,人民医院儿科也跟随我们一起去黄河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进行了体检。
&解救孤困,需要社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祥君孤困儿童救助团走访捐赠花费投入三万余元,足迹遍及济宁十二县市区的村镇,为困难孩子和家庭募集善款物资不计其数,为许多孤困儿童协调解决了包括户口、上学、低保以及其家庭危房改造等等最实际的问题。
&祥君公益,为爱助力。尽管我带领我的团队做了一些事,尽管有句话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但我却是痛苦的快乐着,因为每每面对那些需要救助的孩子,我就倍感自己的力量太小太小,依然有太多太多的孩子无力相助……。
&祥君公益的公益路不会有尽头。在未来的时日里,多么希望每个人以及各级政府都能行动起来,协调各方力量,从根本上去解决那些孤困孩子的现实困难。只有那样,我听到“孟爸爸”的呼唤才不会心酸,我们的团队才会真的欣慰。
冬日暖阳,催开蓓蕾同圆梦
春光圣域,树起栋梁好擎天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赵如风,男,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梁山中爱医院院长、山东梁山肾病研究所所长。
赵如风1985年参军入伍,1987年被保送到某部队军医院校深造,专攻肾病诊断治疗。1989年,赵如风放弃部队医院优厚的条件,回到老家梁山县马营乡赵坝村,开设肾病诊所,治病救人,并逐步发展为肾病专科医院。赵如风在近30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规范治疗急慢性、肾病综合征、等各类肾脏疾病的专利技术—“透水活肾、细胞再生疗法”,该疗法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突破传统治疗肾脏疾病的模式,开创了中医药治肾、护肾、养肾新途径,绿色的疗法、显著的疗效使其成为医学界肾病临床治疗的一枝奇葩,国内外肾病患者慕名而来。凭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赵如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为满足广大肾病患者就医需求,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势在必行。2010年下半年,赵如风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梁山中爱肾病医院破土动工兴建,并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医院占地53亩,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建有肾病区和综合病区,包括中药透水活肾治疗康复中心、VIP病房及省内规模最大血液净化中心,配备进口血液透析机100余台,科室设肾病专科、内科、中医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医院购置了德国西门子公司超声诊断仪、螺旋CT、DR等国内外高端医疗设备。医院现有职工1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9人,高级职称25人,医疗队伍已具规模。梁山中爱肾病医院在全面完善肾病专科的基础上,积极聘请一大批知名专家为各学科带头人,先后开展了内科、中医科、理疗科等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赵如风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2010年,投资18万余元,为马营乡赵坝村建设了一处占地660平方米,建设面积260平方米的新卫生室,成为当时全市设施最全,标准最高的村级卫生室。2010年赵如风又筹建了梁山首家“亲情健康养老公寓”--中爱老年公寓,努力为入住老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舒适环境。2013年梁山中爱肾病医院启动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拟投入善款100-300万元,对全国范围内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30名肾病患者进行爱心救助。赵如风的大爱之举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医师”、”全省优秀医生”、“梁山县优秀共产党员”“梁山县十佳敬老之星”、“孔孟之乡二十四孝星”、“山东省敬老模范个人”、“最美济宁人”等荣誉。
妙手回春,内经本草添新制
爱心送暖,橘井杏林生异香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姜海龙见义勇为事迹材料
姜海龙,男,23岁,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曾荣获“中国好人”、“天津见义勇为模范”、“济宁杰出青年”、“曲阜四德模范”、“圣城楷模”等称号。现在曲阜中联水泥集团公司工作任职。
2013年8月23日,姜海龙利用假期去天津游玩,在天津市东疆港畔见义勇为救下了年仅9岁的小然然,救人后不留姓名默默离开,回到家中也一直没有提起此事,直到天津见义勇为协会与小然然的母亲一路找到曲阜,事情才被大家知晓。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3年8月23日当时正值暑假,年仅9岁的小然然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天津旅游。一路上,美丽的风光让这个顽皮的孩子高兴极了,尤其是滨海新区东疆港畔的柔软沙滩、蔚蓝大海,更是让这个没大出过远门的小家伙雀跃不已。看到孩子这么高兴,周女士心里也十分开心。她当即决定拿出相机给宝贝拍上几张照片。就在周女士撒开手低头拿相机的一瞬间,小然然就像匹脱缰小马一般沿着海堤奔跑起来。周女士见状,赶忙向前阻拦。要知道,海堤下面就是深海区,一旦落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周女士还没迈开步子,就眼看着小然然滑了一下,整个人消失了!
眼前这一幕把周女士吓坏了,她懵在那里不知道叫,也不知道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同样来天津旅游的济宁小伙儿姜海龙听到了孩子的哭喊声,四处张望后,他看到小然然已经滚下了海堤,孩子大半个身子落入水中,一只小手死死地抓住堤坝边缘,拼命挣扎着。突然,一个浪头打过来将小然然拍入水中。看到这些,姜海龙连衣服也没脱,抢上几步“嗖”一下跳入大海,奋力向小然然抓去,没想到只一抓就抓了个正着。紧接着,姜海龙将小然然安全托上岸。整个施救过程仅用了几十秒的时间。
看见小然然得救,周女士哇哇大哭,一句话也说不出了。看到母子平安,姜海龙一抹脸上的海水,悄然离去。刚没走几步,周女士就快步追了上来要向其表示感谢,不住问他的姓名和单位,姜海龙只是说应该做的,不用留这些。可当时无论怎么拒绝,周女士都紧抓着他的手不放。不得已,他才留下了一个电话,赶紧离开了。
回到山西老家后,周女士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这个结,一心想着报答海龙。后来,周女士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向天津市申请见义勇为奖,要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优秀的小伙子!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后,周女士立即向天津警方以及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求助,天津市滨海新区见义勇为协会在充分调查取证后第一时间授予了姜海龙“见义勇为”的称号。
<span STYLE="font-size:16.0 line-height:150%;font-family:仿宋_GB年11月14日,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的工作人员又与周女士一起来到海龙的工作单位,把见义勇为认定证书和1000元奖金送到他手中。周女士亲自送上感谢信,并拿出5000元钱报答他对小然然的救命之恩,姜海龙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因为姜海龙并未向谁提及过救人的事情,所以直到周女士到公司感谢时,同事们才知道了他的这样一段光辉事迹。为此,公司向姜海龙授予为“美丽员工”称号,并向其颁发了2000元奖金。
据海龙在曲阜中联水泥的同事说,他从部队退伍后,于2012年进入公司保卫科工作。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努力、乐于助人他平日里上下班都是开车,都要顺道捎着一些同事。遇上下班,有些同事离着他家远些的,还会先将同事送回家。在公司里碰到任何同事他都会笑脸相迎,热情招呼。
每天总是提前来到,清理办公室,主动的劳动,要是公司里有劳动让他碰上的时候他更是积极主动,恨不得把自己掰开分成好几瓣来用。他还十分的随和,和每个同事都能谈的来,而且很热情,和同事在一起相处他就像个玲珑果一样,语言幽默风趣淳朴,有的时候同事表扬夸奖他的时候,他还会脸红不好意思。总是会底下自己的头说这都是应该的。同事们都说他是个言语不多的好小伙。
“海龙在单位很正直、诚恳、热情。你说他见义勇为救了人这么大的事,他愣是谁都没有告诉,直到山西的周女士要过来感谢他,他来请假,大家才知道这样一段感人的事迹。”姜海龙的一位同事这样说。
姜海龙还特别有善心,据他一些朋友讲,平时他碰到一些可怜的乞讨者,总会拿些身上的零钱进行施舍。遇上有朋友说“给他们做什么啊,现在这些乞讨的都是团伙性质,都是骗人的。你给他们钱真憨。”的时候,他总是笑一笑,说:
“可能吧,他们也许是骗子,但如果真的需要帮助呢?就是十个人里面有两三个是真的,我也值了。”淳朴善良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明明知道可能被骗,但还是为了别人可能需要的帮助,而对他们伸出援手,真的是难得可贵的品质。而且在外散步的时候,他还经常去捡拾路边的垃圾,烟头,水瓶等等,将它们都丢进垃圾桶,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先如今又有多少人做的到呢?而且在做这些的时候他都感觉很愉快,有的朋友会说“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想,天天傻乐呵,而且还热衷做这些事情,还老是喊着曲阜是我家,干净卫生我住着舒服,今天我捡一点就干净一点。我就愿意干这样的事,咱得响应咱曲阜领导的号召。”“其实我们这些伙计跟他在一块都可开心,这家伙平时就是个开心果,没心思,给人的很纯洁,和他在一起玩感觉很放松,他就像一片净土一样。有的时候看到他捡垃圾或者给乞丐钱,听他说的话,我们再想想自己的想法都感觉脸红。在现今社会这伙计真是活雷锋了”一位姜海龙的好哥们这样说。
在部队时他也十分优秀,参加过多次大型演习,并在义务兵第二年便被连队推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退伍后,他退伍不退神、退伍不褪色,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保持着在部队的优良传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带动身边人积极向上,充分的发光发热。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姜海龙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但是这个淳朴的大男孩却一直都没有漂浮,更没有骄傲,而是将荣誉当成了过去,更加努力的工作,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把荣誉当做催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助推器。就像他自己所说“荣誉总将过去,只有不断的优秀才能让自己进步,去取得更大的荣誉。”
勇为出自然,原本圣乡骄子
善举鉴天性,必成远志海龙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洒向农家都是爱
——记“全国书香之家”鉴兆飞
扎根农村,无怨无悔,他志在造福百姓;反哺桑梓,垂范乡里,他志在教化于民;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他有一个志向:让乡村农家书香飘逸,守护村民精神家园。他就是退休后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执意回到家乡自筹资金筹办乡村书屋的“文化局长”鉴兆飞。现在,鉴兆飞乡村书屋存书4万多册,全天候免费向村民开放,惠及鱼台周边三个县市区4个乡镇70余村居的农民。鉴兆飞乡村书屋以及鉴洼恒德文体健身广场已成为周边村民思想交流地、致富路上的引航灯。
一个不同寻常的“公益梦”。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着40多年党龄的鉴兆飞退休前是鱼台县环保局局长,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使他对图书的精神食粮作用有更深的感触。退休后,他看到老家清河镇鉴洼村没有书店,村民想看书只能跑到50里远的县城去买,他毅然决定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利用老家的四间院落创办乡村书屋。踌躇满志的想法和充满信心的斗志也避免不了书屋创办之初面临的种种困难。当时,他只有自已收藏的150来本书和一些报刊,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鉴兆飞自家的老房子也由于年久失修,四处漏雨;书橱、桌椅等基础设施更急需购买……“你不想活命啦?瞎鼓捣啥?”“老鉴真是老糊涂了,放着城里的福不享,来这里办什么书屋,这不是白白扔钱吗?”“你这儿一年下来,收入不少吧!”……面对家人的抗议,一些村民的议论和质疑,鉴兆飞一声不吭,没有气馁,硬生生抗了下来。他多方筹资10万余元,克服重重困难,建成藏书4万多册的乡村书屋。为方便管理图书,鉴兆飞说服老伴儿女,一个人搬回了老家,亲自当起了书屋管理员,守着他的乡村书屋和那些忠实借阅者。凭着这股倔脾气,“乡村书屋”的名声渐渐传开了。“周围两个县四个乡镇,几十个自然村的村民,都来我这儿借书。很多周围小学、初中的孩子们,骑车十几里地,就为了来借本书看。”鉴兆飞自豪地说。谈起创办乡村书屋的初衷,“一来呢,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了,想着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些事,精神上也有个寄托。二来呢,村民农闲时也有个读书看报的地方,村里的孩子放学后能有个学习交流的地方,能够方便大伙儿。”鉴兆飞轻描淡写地说。
一条用心坚守的“文化路”。“要么就不办,要办就办好。”踌躇满志的鉴兆飞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筹办乡村书屋中。然而,筹办过程中,种种繁琐的事情还是把老鉴累倒了。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到双脚像灌了铅一样,不但行动不灵活,而且特别的疼痛。到北京武警总医院一检查,说是股骨头坏死,需要马上手术。一边是工作刚刚起步,一边是严重的病情。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老鉴迫不得已放下手头的活进行了手术治疗。想到千头万绪的书屋筹建,手术后20多天在家恢复期间的鉴兆飞,拖着还没痊愈的双腿,强忍着病痛,收拾房子、粉刷墙壁、搬运书橱、登记图书……“老鉴出院后,把地板当床,每天忙到晚上十二点,连我们这些身体好的都吃不消,但他却咬牙坚持着。为了这个书屋,他连去北京复查,都推迟好几回了。”义务图书管理员清河镇杜屯小学教师任瑞侠说。“特别是去年春节前后,我们5个人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齐,晚上直到深夜才回家,就这样忙活了一个多月,才把所有书籍分成了16大类,仅文学类书籍就排了2000多号,满满装了27个书橱。”由于书越来越多,他管理起来更加费劲,所以村里经常有热心的村民来帮着他整理,时间长了,这些村民都成了他乡村书屋管理小组的成员。“书屋开起来了,各级党委政府给我们送来了好政策,不仅免费提供了很多书籍,还定期发放补贴。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就更多了,村里的好多村民,都主动把自己家的藏书拿出来了。现在,乡村书屋全天候向村民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公益性的。”鉴兆飞喜上眉梢。
一座永不停息的“加油站”。为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2012年鉴兆飞筹措资金30余万元建设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体健身广场”。建设文体广场的场地,是靠近路边的一块低洼地,与路面相差60多公分,需大量的土来填埋。经过多方打听,鉴兆飞得到邻近县有挖人工湖留下大量泥土的讯息,于是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就去了现场。在确定情况属实后,当即定下了500方的土,拉了20多车,用了100多个工时,才将整个场地平整了。他拖着受伤的双腿,硬是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三夜。谈起解决广场照明的问题,老鉴至今还心有余悸,他说:“那天下午去镇政府拉路灯杆,半路上遇到了沙尘暴,风沙吹的让人睁不开眼不说,能见度也极低,司机多次提醒安全问题,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呀,经过反复的动员和鼓励,加上百倍的小心,五里多的路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平安返回家中。”“用蜗牛的速度,拉来了灯杆,还没有耽误施工,值!”老鉴风趣地说。现如今,这个占地3.8亩,有着800多棵绿化苗木、20余件健身器材、文化长廊、乒乓球台、儿童游乐设施的文体广场上,每天都会有很多村民前来健身娱乐。因为有了健身广场,村里还自发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广场舞队,每天晚上舞蹈队踩着鼓点扭秧歌、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或,原本寂静漆黑的村庄也从此充满了音乐和欢笑。“村里人农闲时,要么去书屋借书看,要么在广场上锻炼身体,鉴大爷的这块地方现在可是俺们村的宝地了。”一位村民称赞道。在农闲时节,鉴兆飞带头组织村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自娱自乐的同时,鉴兆飞发挥自身党员领导干部的文化优势,及时将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家家户户。
对于各地农家书屋现状,鉴兆飞有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村居的农家书屋建在村委会,管理人员则由村支书兼任,由于目前农村村支书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更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原因,书屋管理员对图书分类、编码、上架以及图书管理认识不足,大多数将图书放在村委会的房子里,有的甚至是放在镇乡综合文化站里,没有将书借出去,农民得不到实惠,而且存在书籍流失问题。他举例说,一个中等规模县,600多个村,每村农家书屋藏书600余册,全县农家书屋有近40万本书。现实情况是,这近40万本在农村的书,真正让农村群众看的机会却不多。不如将农家书屋管理权交给农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这些老人有时间,有责任心,才能真正让农家书屋的书籍发挥汲取知识、传送信息、科学致富的桥梁作用。
现如今,鉴兆飞乡村书屋不断扩大规模,书屋也由60多平米的平房迁到崭新的两层楼房内,书屋越办越红火。截止目前,书屋面积160平方米,配有书柜(架)48个,标准化桌椅16套。书屋藏书有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等图书100&余种4万余册&,报刊2种&,电子音像制品50&余种1000多张。清河镇鉴洼村以及周边村居的群众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下象棋,老百姓更加团结,邻里越来越和睦,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村庄文明程度也不断提高。谈到未来的规划,鉴兆飞表示要将图书扩大到5万册,不断提高书屋管理水平,将健身广场扩大面积,组建唢呐、秧歌等文艺小分队,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授课……心系百姓,心向未来,看着村风民风村容村貌地逐渐变化,鉴兆飞心里很满足。
鉴兆飞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行为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鱼台县“十大孝贤人物”,2012年度“最美济宁人”,2012年度济宁市“百家文明市民”,2013年度山东省首届“齐鲁书香之家”,2014年度“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 &&&&&&&&&&&&&&&&&&&&&&&&&&&&&&&&
追梦书香地,持志拓耕,梳理梓乡开世界
入怀贤哲风,健身教化,聚成能量壮枌榆
           (诗联学会王建撰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的账号还没有在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