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朋友们帮帮我,信用卡境外盗刷被套路盗刷。

信用卡莫名遭盗刷近万元 别泄露卡背面三位验证码
来源:南国早报
●一些网上交易,只需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用卡背面三位数的验证码等信息,无密码也能划走钱款。
●律师认为信用卡&无密码支付&存漏洞,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信用卡防盗刷千万看好&后三码&
用信用卡在网上订机票、订动车票或订酒店时,无需办理任何开通手续,只需提供卡号和信用卡背面三位数的验证码及身份证等信息,无需输入任何密码,交易就能轻松搞定。
便捷背后却隐藏着隐患,有人因不小心泄露了信用卡背后的三位数字,被盗刷了近万元。法律界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应对&无密码网络支付&方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管
事件:信用卡莫名遭盗刷
5月6日,武鸣县双桥镇居民梁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为某银行工作人员,对客户进行回访。该男子先是向梁某核实信用卡尾数,再询问信用卡何时到期。之后,该男子套出梁先生信用卡背面的三位数字验证码。
7日中午12时许,梁先生的手机不断收到106580&&、&&号码等发来的50多条有关&你于5月7日00∶40获取和工作网站的短信验证码为:&&&&&&(6位数),非本人操作请勿进行操作,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12582&等短信。7日下午2时许,梁先后收到信用卡所在银行的交易短信,短信内容为信用卡已先后支出4590元及3500元。
&卡和密码都在我手上,怎么就被盗刷了呢?&梁先生带着满腹疑问,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随后该案件转由武鸣县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处理。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桂林市一市民也遭遇类似梁先生一样的困惑。他身上的信用卡从未借给别人,但同样被他人盗刷一万多元。为此,他还将该银行告上法院。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据了解,盗刷者之所以能在没有拥有信用卡及密码的情况下进行盗刷,主要是利用了一种名为&无卡无密&的交易方式。该方法主要出现在网络购物、购票等环节上,只要有人获知持卡者的信用卡号、卡背后三位数验证码、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即可进行交易,&整个过程不需要刷卡,也不需要验证密码&。
体验:&无卡无密&成功网上购票
南国早报记者在去哪儿网、携程网等网站进行&无卡无密&购票体验,发现确实可以在无卡无密码的情况下进行刷卡购物。
8日上午,记者在携程网上购买27日南宁至贵港的动车票,在确定车次信息、乘客信息,以及选用信用卡支付后,网页跳转到支付界面,界面中仅有卡号、有效期、信用卡验证码(即卡背后三位数字)及手机号码(此卡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等信息,并未要求记者输入密码。随后,当记者将所有信息输入并提交,手机很快收到交易成功的短信。
随后,记者就该付款方法是否安全等问题,拨打该网站客服电话进行咨询。该网站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网站仅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而这种交易方式是否安全,应咨询银行等相关部门,&但自从有该项业务以来,我们从未接到过有关不安全等问题的投诉&。记者从该界面注意到,无卡无密交易方式服务由银联提供。
该客服人员还透露,一般顾客预订成功后,费用已经在走账过程中,如果客户没有取消订单,那么下一步就将进行信用卡扣款。他表示,如果持卡人开通了短信通知功能,那么在划账后将会收到银行的短信提醒。&我们和银行有合作,这种做法是为了使客户的操作更便捷。&
7月12日,南国早报记者在去哪儿网上预订酒店,当记者输入目的地、住店时间及酒店类型后,页面自动跳转到房型预订。记者注意到,网络订房付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前台支付,即预订成功后,只需入住时付款即可;另一种为预付房款。
随后,记者点击预付房款方式后看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及信用卡,储蓄卡支付并不支持。预付房款选择信用卡支付后,操作页面与购买火车票时一样,只需输入卡背后三位数字、预留手机号码及验证码即可。
困惑: 监管部门迟迟不回应
&无卡无密&支付方式,能否保证预订人就是持卡人?市民在开通信用卡业务时,银行是否应该明确告知持卡人信用卡背面三位验证码的重要性、私密性?银行未经储户同意,就擅自开通&无卡无密&支付业务,是否侵权?银监局作为监管部门,将采取何种措施以确保储户安全使用信用卡?
6月10日,南国早报记者向自治区银监局发函咨询,其间多次电话联系,该局办公室的答复为&正在草拟复函&、&领导出差&、&领导正在审核& 等。7月9日,南国早报记者再次致电该局办公室,对方称因&领导要求修改复函,经办人下周出差&,最快也要到7月末才可能给予复函。
律师:&无卡无密&存漏洞风险大
广西桂三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燕飞认为,人们只要登录信用卡无卡无密电子商务平台,输入信用卡背面的后三位数验证码,即&后三码&,电子商务商家即视持卡人已向商家提供了&后三码&,银行也视持卡人授权银行付款。在交易的费用额度没有超过消费者原来的协议约定的额度,消费者无法举证卡的信息、身份证号等信息不是其本人泄露的情况下,要向银行及电子商务商家追责,是难以实现的。
广西百举鸣律师事务所方学业则认为,蓄户开卡时,是选择有密码的支付方式,如果无需卡和密码即可交易,那是银行违约;如果银行另设这项无需卡和密码的交易方式,应征得蓄户同意。另外开通这项具有重大风险的支付方式,银行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广西广合律师事务所赵明堂律师认为,无卡无密这种交易方式,通俗一点讲,就像双方为了方便交易,把持卡人的家门在交易时临时带上了,并没有上锁,而在交易完成后又没上锁,结果被小偷悄悄进门拿走了财物。这一点,从案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银行及电子商务平台在此服务中存在问题:第一是这一服务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在交易完成后,应该及时恢复客户账户的所有安全措施;第二,银行和电子商务平台,要加强对商户信用的管理和掌控,即只有完全信用资料的商户,才能进入持卡人的账户,划入的账户也只能是经过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充分认证的账户。这样才能堵住漏洞,使这一新的交易方式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安全可靠。
原标题:信用卡莫名遭盗刷 信用卡防盗刷千万看好“后三码”
编辑:徐俨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南国早报,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1440人关注
针对即将要装修的业主,小万现推出问卷调查的活动,回...
拿了房以后的你是不是很开心?
想快点住进新家
新年来,短信到。短信来,祝福到。祝福来,幸运到。2018年狗年春节短信微信...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暂无话题描述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2.4K2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81413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714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409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407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583信用卡未离身却在外地消费 如何躲避盗刷“套路”?_苏州社会_新闻中心_苏州新闻网
信用卡未离身却在外地消费 如何躲避盗刷“套路”?
商报讯(记者 方方)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为我们在&买买买&的时候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因此带来的隐患也不少。近日,苏州市民张女士向园区湖西派出所报警,称近日晚上19点许,她在家中收到了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称其信用卡在南京一家超市内,刷卡消费了2999元。
据张女士向民警反映,她最近根本就未曾离开过苏州,而且信用卡也一直放在自己的钱包里,可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在南京购物了呢?毫无疑问,张女士的信用卡被人盗刷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原因容易导致信用卡被盗刷?有什么办法可以躲过盗刷的厄运呢?
湖西派出所民警向记者介绍,信用卡被盗刷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惹的祸。
要想避免被盗刷,用户不仅需要保管好信用卡,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对与信用卡绑定的手机的安全使用。例如,使用不明Wifi、登录不明网站、扫描不明二维码、手机中毒等不当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安全码泄露。如果用户发现信用卡被盗刷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发卡银行进行账户冻结,防止您的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随后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
[责任编辑:Lucas]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城市早8点”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风雨中 为市民保驾护航
“读书分享会”丰富假期生活
暖心年夜饭
苏城“打包年夜饭”热销
大家都爱看国外治信用卡盗刷: 研发生物技术 损失有人埋单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信用卡盗刷问题在国内日趋常见,在国外更是由来已久。国外的信用卡盗刷案件,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国外的持卡人、银行、法规,又有哪些应对盗刷的先进经验?&聚焦信用卡盗刷&系列最后一期,我们邀请本报驻英国、美国、德国记者,结合采访与自身经历,带我们一探究竟。
  英国:
  研发生物技术
  识别消费行为
  英国反金融诈骗行动小组新闻官露西&内格林告诉记者,2015年英国境内发生的金融诈骗行为共造成了7.55亿英镑的损失,较前一年增长了26%。其中,借记卡、信用卡被盗刷或信息泄露造成的金融损失为5.67亿英镑,较前一年增长了18%。内格林表示,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表明英国面临着打击金融诈骗行为的严峻压力。尤其是日趋复杂的网络攻击、木马植入、数据窃密等行为,让金融诈骗变得更难防范和打击。
  据英国反金融诈骗行动小组的调查,2015年,英国的金融诈骗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伪装成银行、警察、政府公共部门,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邮件,套取用户的银行卡或信用卡信息。其借口,通常包括缴纳某笔紧急支出、退还某笔费用、账户升级等。同国内银行卡&在线上或线下消费都可以设置密码验证&不同,在英国用信用卡,一般是直接刷卡消费或签名消费。如果是通过网络或电话,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消费,仍没有密码设置,一般只需要提供卡号和卡背面印制的3位数字即可。所以,如果个人卡号以及背面3位数字泄露,就很容易被他人窃用。
  记者刚来英国时,就被朋友多次提醒,一定不可轻易把银行卡号码和背面的3位数字告诉其他人。平日里,记者也多次收到要求缴费的电话,有的来自正规的大企业,如电力公司;有的则不能确认其身份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应该拒绝电话缴费,登录官方网站缴纳更为保险。
  第二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则是窃取、复制银行卡信息,下手时机往往是持卡人在ATM机或POS机操作,或刷卡购物等时候。
  第三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则是日益增多的网络攻击和窃取,作案往往通过带木马的链接、虚假的网站等。
  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花招,英国银行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致力研究和采纳更新、更好的防备措施。据介绍,2015年英国银行采取的安全系统,阻止了约70%的诈骗行径。其中一些措施包括:研发新的安全工具,尤其是生物识别技术、消费行为识别技术等,某一账户近期交易行为与平常有较大差异,就会及时联系客户进行确认;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合力打击金融诈骗行为,并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及时沟通;采用各种方式,提醒广大用户注意培养账户安全意识,防范金融诈骗。
  英国反金融诈骗行动小组信用卡犯罪调查组高级调查员托尼&布莱克呼吁:&用户保持警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收到一个电话、短信或邮件,询问你的个人信息,请不要轻易回复,必须确保对方值得信任,譬如你可以通过官方进行核实;否则,最好不理。&
  此外,英国各大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均有提醒持卡人安全使用银行卡、信用卡的信息,包括:与账户有关的个人信息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网购时一定要留意网站是否安全;定期检查银行对账单,对自己的消费情况心中有数,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及时通知银行;平时刷卡后的收据、账单及发票,需妥善保管。
  目前,英国各大银行均开通了24小时客服电话。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后,只要打电话告知银行,账户就会被封闭,工作人员会进行核查,并寄送新卡。
  美国:
  抽查顾客身份
  盗刷成本很高
  美国各大银行都有不同的预防措施,防止信用卡被大笔、连续盗刷。以记者使用的美国银行信用卡为例,如果银行系统检测到信用卡出现异常消费,会发短信息提示,并暂时冻结信用卡。记者每次到外地出差,用信用卡消费两次,就会被暂时冻结,银行通过手机短信发来最近的消费记录,持卡人确认无误后,银行才解除冻结。
  对信用卡使用,在美国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使用他人信用卡消费,即使一家人也不允许。商家会不定期检查消费者的身份证件,一旦发现持卡人身份同信用卡上显示的不一致,会拒绝接受卡片。
  而如果持卡人向银行报告信用卡被盗刷,银行会及时冻结卡片,并给持卡人寄送新卡,持卡人无需承担损失。同时,银行会要求持卡人报警,通过核对签名等查明真相。多数银行购买了信用卡保险,对持卡人的赔付最终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银行没有理由不保护持卡人的权益。
  如果持卡人对消费有异议,打电话给银行,银行也信任顾客,那就会先将有争议的金额返还给持卡人,然后再同商家沟通。当然,如果最后确定是持卡人的过错,持卡人就要全额缴纳消费金额,甚至还要付利息。
  在美国,盗刷他人信用卡,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各州规定的惩罚措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较为严厉。记者所在的弗吉尼亚州,其法律规定,盗刷他人信用卡最高可判罚金1万美元,20年监禁。在严厉的惩罚措施面前,盗刷他人信用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人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如果出现持卡人隐瞒自身消费、恶意欺骗银行的行为,持卡人不仅要赔偿、承担法律责任,其行为还会被记入信用系统。一旦有不良信用记录,申请信用卡、购买保险等方方面面,都要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德国:
  保险机制健全
  损失有人埋单
  德国的信用卡,一直坚持&便利持卡人&的原则。除了在少量公交售票机器上需要输入PIN码,大部分柜台消费都是签字即可消费。在某些停车场缴费机上,插卡后甚至不需要任何验证就直接扣款。
  尽管在德国使用信用卡无需密码,收银员也很少会认真核对签名,但贼们对此并不&感冒&。钱包被偷丢了现金,但信用卡完好无损的事例,比比皆是,记者就曾亲身经历。德国警方曾向记者解释说,无论是在机器还是在商场操作,附近大多安装有摄像头,一定会留下消费时间与地点这样的追踪痕迹,所以贼们不会&冒此大险&。
  高便利总会伴随着高风险,尽管贼们不敢在公共场所盗刷信用卡,但网络黑客却可以躲在屏幕后面犯罪。由于德国的信用卡大多没有普及短信消费提醒这类服务,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知道了持卡人的姓名、卡号、卡背后的3位安全码及有效期,就可以在网上任意消费。这对网络黑客来说,并不困难。
  记者在德国的一年半时间里,就因为这类网络盗刷,被迫更换过3张信用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被盗刷了上千欧元,一天之内出现了在上海、迪拜、巴黎等多地大额消费的情况,最终由于银行起疑,停卡并通知记者,记者才得知卡被盗刷。
  不过,被盗刷的持卡人不必过于慌张。持卡人联系信用卡客服或直接去银行柜台申诉,银行就会让持卡人当面或书面解释盗刷期间实际使用信用卡的情况,有时会再进行初步的核实。确认是黑客伪造消费记录后,银行便会让持卡人填写补偿申诉表,寄回给申诉受理中心,一般都能在下一个结算日时消除盗刷款项。就记者的经验看,从银行受理申诉到消除盗刷欠款,一般不超过3周时间,也不会出现银行和持卡人之间僵持、争执的情况。只要能证明不是因遗失卡片等个人过失造成的盗刷,持卡人都会申诉成功。
  持卡人和银行之所以能够如此从容,与完善的信用卡保险机制有关。德国储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银行每年会在信用卡保险上做巨大投入。投了&全险&,银行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即盗刷款项最终由保险公司埋单。而保险公司会进一步让自己的调查团队调查,并联络警方。此外,德国有可以支付起诉律师费、出警调查费的&律师险&,每月费用大概在几十欧元,大多数人都会购买。持卡人一般会跟银行协作,报警、走法律程序,将真凶绳之以法。
  尽管如此,德国警方告诉记者,大部分作案黑客都是国际罪犯跨国远程操作,往往很难追踪。这或许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信用卡的一个原因。(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 李应齐 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 张朋辉 人民日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境外盗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