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法:有钱人是否该如何成为有钱人慈善的主力军

河南文娱-名人·名企&正文
“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韩红成首善 明星成慈善主力军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近日,“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揭晓,30位明星榜上有名。韩红以总分85分的成绩位居榜首,担当明星首善。此外,黄晓明夫妇、姚明、范冰冰等也名列前茅,成为中国明星慈善主力军。
“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韩红成首善 明星成慈善主力军
近日,“2016中国慈善名人榜“揭晓,30位明星榜上有名。韩红以总分85分的成绩位居榜首,担当明星首善。此外,黄晓明夫妇、姚明、范冰冰等也名列前茅,成为中国明星慈善主力军。
据榜单显示,韩红、范冰冰、陶虹等较早参与公益行动的明星在捐赠额度、个人公益行动及影响力方面都实力显著。韩红曾率“百人团”持续六年赴边远地区开展医疗公益,而姚明的“姚基金慈善篮球赛”、范冰冰“爱里的心”、陈坤“行走的力量”、周迅“ONE NIGHT慈善晚会”等公益项目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公益品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慈善夫妻档黄晓明和Angelababy投身于救灾、医疗和养老领域;佟大为与关悦夫妇在2016年的慈善参与度也引人注目。
00后明星TFboys位居榜单第15位,成为“最小慈善明星”。去年王源曾出席联合国有关青少年发展的讨论会议并发表演讲。易烊千玺则成立千度暖烊公益基金,这也是首个00后粉丝公益基金。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白阳
点击加载更多
河南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英国 65岁以上老年人成为慈善捐款主力军
来源:中国财经报
  据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年龄超过65岁退休老人往往比一般人都要乐善好施。他们每年人均向慈善机构的捐款为142英镑,而一般人每年向慈善机构的捐款则为83英镑。
  据英国理财规划研究机构――福利斯特斯公司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均慈善捐款额度平均为142英镑的多为退休后的老人。
  该研究机构称,老年人的乐善好施可以从捐款额度占其年收入的比重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凡人均年慈善捐款额为142英镑的老人,其捐款额度一般占其年收入的0.7%,而人均年慈善捐款额度为83英镑的其他年龄段的英国人,其捐款额度则只占其年收入的0.3%。
  此外,该研究机构还发现,很多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每年都在追加其慈善捐款额度。调查显示,很多老年人每年慈善捐款额度占其年收入的比例呈现逐年递增的势头。
  福利斯特斯公司高级理财师史蒂夫?帝尔沃斯指出,从资助家庭到赞助朋友,英国老年人的捐款方式五花八门,但难能可贵的是,很多老人除了将自己的收入无偿赠与亲朋使用外,他们每年都要向慈善机构捐款。据英国慈善捐款指数显示,英国老年人成为慈善机构捐款来源的主力军。
  帝尔沃斯指出,尽管许多老年人都要与其他国人一样,面对生活成本上升、未来养老金年利率下降的压力,但很多老年人仍恪守自己的原则,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救助社会上一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福利斯特斯公司最后指出,与老年人节衣缩食积极投身慈善募捐相比的是,英国很多慈善机构的高管却收入颇丰。调查进一步,英国许多慈善机构受托人的年薪都高得惊人。为此,英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限制上述机构高管薪酬。(戴正宗编译)
(责任编辑:李丽娜)
原标题:英国 65岁以上老年人成为慈善捐款主力军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好, []|
郎咸平:中国为什么不能全民慈善
经济学家4月9日,由国家民政部主办的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第七届“中华慈善奖”在京揭晓,一批民企榜上有名,似乎中国的企业家们越来越关注慈善事业了。无独有偶,最近美国的媒体把比尔-盖茨称作比尔盖茨2.0。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退休之后的比尔&#183;盖茨华丽转身,开始专注于做慈善了,是一个升级版的比尔盖茨。对此,我曾在《财经郎眼06》中指出,在美国做慈善好像不光是企业家行为,有点像全民行动。美国人怎么那么热衷做慈善呢?2008年美国慈善捐款额高达3076.5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且,其中75%来自个人的捐款。中国呢?慈善捐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五。所以你可以看出来这个差别非常大,美国是全民慈善,我们只是少数。首先,我们对整个慈善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我举个例子,我们看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慈善的定义: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作是一种施舍……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它的社会效果存有争议。我不敢相信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但是,如果用英文的话,你看原文怎么讲的?慈善的意思是对人类的热爱;为增加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通过救济、援助或者捐赠等等这些手段来达到对人类的热爱或增加人类的福利。而我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这个解释是把别人的手段当成目的了,慈善的目的是对人类的热爱,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我们连这个都没有搞清楚。我想透过这个机会和各位朋友谈一个新概念,就是说美国为什么全民慈善,而且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我们看来,这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普通老百姓慈善捐款、做义工比例非常高。75%的美国老百姓都捐款,30%是直接从工资里面扣掉的。而且,美国的义工数量达到总人口的57%,你总不能说这57%都是有钱人吧,而且平均每周工作4个小时,折算下来,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和每年的慈善捐款一样多,这太可怕了。他们的动力哪里来的呢?据我们判断,是基督教精神。当然,我们谈基督教,只是就事论事,我只是非常中立地、实事求是地谈谈。我们认为这是美国宗教所推动的一种力量。我举个例子,美国90%的人自称相信上帝,美国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之类的词,总统就职的时候,要按着《圣经》发誓。甚至大家到法院去做证人的时候,也要先向《圣经》发誓。所有总统的演说的结尾都是“God Bless America”,就是“上帝保佑美国”的意思,而美元上面也印着“in God we trust”,就是“我们信任上帝”。国会两个院众议院、参议院的会议都是以牧师的祈祷开始的。哈佛、耶鲁这些名校也都是由教会创办的。我们发现美国基督教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常常说,中国企业家有原罪。可是美国的富人也有天生的罪恶,也有原罪的问题,但是这个原罪,是基督教给他定义的原罪。整个基督教文化对财主是仇视的,因此,慢慢演变出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钢铁大王卡耐基1889年在一个叫做《财富的福音》的书里面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还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说“唯有奉献社会才能去除心中的自私,使得人类灵魂的伟大之处得到解放”。你要晓得,这些其实都是《圣经》里面一些话的翻版,你可以想象到《圣经》对他们影响有多大。这构成美国当下精神的一个核心,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所谓新教伦理其实是18世纪中叶,美国一个著名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对清教徒精神的一个概述,它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由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2010年9月来到中国。这一行动自2010年6月发起,至今已有40位亿万富翁承诺把自己的过半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其中盖茨夫妇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夫妇俩创办的慈善基金会,而巴菲特打算只留自己财富的1%。这一“捐赠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富豪们可以用任意方式进行捐赠。根据发起人盖茨和巴菲特的估计,该行动将有可能筹到6000亿美元善款。目前已经响应的40位亿万富豪中,仅一位华裔。要让中国的企业家把99%的财产捐出去,那是不可能的,简直是天方夜谭。中国没有这个传统。
巴菲特如果到中国来的话,他会发现他跟我们中国人是无法沟通的。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文化。中国自古是个苦难的国家,你可以理解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他必须积累大量的财富。企业家也有不安全感,他有原罪的问题,还有外在压力的问题。而且因为基本上我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在碰到灾难的时候,家族几乎负担着我们整个社会所有的功能,所以说家族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家族在困难的时候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他的钱财是要留给家人的,因为他要照顾他的家人,这完全可以理解。比如说你失业了,那谁养你呢?当然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就是你的家族在养你。因此这种对家族的回馈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对家族回馈,使家族壮大起来,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保障。我们中国这种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主的系统对维持社会的稳定有非常大的贡献。家庭这种互相帮助的做法解决了多少关于失业的困难啊,但是如果在美国的话,家庭能这样帮助你吗?在美国如果你这个人失业了,你就要靠国家来救助你。我们虽然不捐钱,但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个系统还挺好,帮国家省了不少钱。我们还发现,美国这种全民践行的慈善观,除了有宗教因素,或者历史文化传统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它整个制度环境,比如说他们的遗产税居高不下,而如果他们捐献给了这种公益事业,捐献的那一部分可以抵税,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捐了钱之后,比如说捐给这个基金会做这件事,我可以清楚地、透明地知道这个钱就会做这件事。而且他们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它做的事会比你自己做效率高得多,成本低得多,因此你愿意透过它做你想做的事。所以,在慈善捐款的使用上,所有账目必须完全公开透明。但我们捐款之后,它干什么你不知道,它是不透明的。所以网上就有一大堆的谣言,比如汶川地震,我们全国老百姓捐了600亿,除以受灾人口的话,每个人能够分到17600块。很多老百姓在网上说,你这个既不公开又不透明,你怎么花的我们都不知道,还不如直接把钱给老百姓算了,一个人拿17600块,不是很高兴吗?问题是什么?如果把钱给了老百姓,当地的道路怎么办?学校怎么办?医院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统筹安排、规划,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如果政府拿这个钱盖了医院、建了学校、修了路,还有疾病防治,都完完全全、清清楚楚地公开透明地公布出来的话,老百姓不会有意见的。问题就是你没有公布过,汶川地震的捐款你怎么用的直到现在还是说不清道不明。这就是为什么一大堆谣言会出来,说某个地方,比如说汶川映秀镇的领导在地震后换了七八辆豪华车,有三十多万的斯巴鲁,还有价值上百万的丰田陆地巡洋舰,其实都是谣言。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些谣言呢?就是因为捐款你没有透明,老百姓不知道怎么用的,那这个谣言肯定就会出来。还有更有意思的,1999年以来全国红十字系统共筹集了15亿元的款物,对5000多万灾区群众进行了救助,这样算下来,我们发现每一个人接受的救助是30块钱。还有连续7年展开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共投入2.5亿多人民币,在元旦、春节期间为94万多户,大概524万人送去了关爱和温暖,我们算了一下,平均每一个人在春节期间接受的救助是47块钱。你说这种捐助有什么用?我们这个捐助不但无效,而且走入了歧途。最有名的慈善家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你不能够把这些捐款零零碎碎地分给老百姓,分完就没有了,你必须统筹使用。但是对于统筹使用基金的管理办法、政府的监管、透明度,还有捐款的渠道,在我们中国都是缺失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评论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新闻博客评论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家看法不一
作者:金凤
4岁的幼童何宜德被网友冠以“史上最牛的裸跑弟”, 何宜德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在美国纽约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上奔跑,而当天清晨的室外最低气温达-13℃。谈及何宜德父亲的“鹰爸”教育方式,代表委员看法不尽相同。□快报记者 金凤只要孩子能够承受就无可厚非省人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阎勤认为,“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参照,不能绝对地说好与不好,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这无可厚非。”而对于很多网友认为这种训练方式太过“残酷”的看法,阎勤表示,不能意气用事,不能一味以情感的方式看待教育方式的问题。“每个家长都期待孩子有很好的未来,有时一些培养方式不太被其他人接受,但只要孩子适应,可以承受,也不一定不可取,或许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省政协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武晓松对此也表示赞同:“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而且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这容易理解。”不能接受自己肯定舍不得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阚延静最近也跟同事探讨过“鹰爸”的话题,“太残酷了吧,要是我肯定舍不得。”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笑着说,“这种方式估计不适合大多数孩子。”在阚延静看来,这种培养方式只是个案。“人家的教育精神也是培养孩子的毅力,不溺爱孩子。只要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就无法指责。”省人大代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莹惠谈及“鹰爸”,也连呼“不能接受,我对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这么做,这对一般的小孩不一定科学吧,家长就更不舍得吧。”顾莹惠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培养都是“常规”路数,该跑跑该跳跳,不会太强迫孩子做一些超常规训练。“也许人家想要训练一个特殊人才,因此按照超常规方式训练,而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平常的孩子,那就顺其自然,长到多大,就按照多大年龄要求来训练,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需求来培养。”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成为有钱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