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长三角 珠三角人到珠三角已经感觉不出来有多发达

说实话 长三角比珠三角发达些,但民富落后珠三角很多【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97,991贴子:
说实话 长三角比珠三角发达些,但民富落后珠三角很多收藏
长三何来比珠三发达???珠三何来比长三富裕得多?????
在人们心中,长三角的上海相当的不错,其他的就一边歇着玩去吧,但珠三角确实整体发达富裕
说真的,上海的城建要好于深圳和广州,但是论民富确实比不上珠三角。这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长三角人就喜欢吹,喜欢装有钱,好象天天吹时时吹就会变成事实一样。我的接触感觉是长三角人的自吹除了要骗人,也有强烈的自我欺骗的目的,好象说多了就成真,就有满足感,然后就能看不起人。事实就是,珠三角是全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但是如果说除此之外,那么就轮到了浙江一些地区。江苏则还有段距离吧。福建是厦门和泉州不错。
珠三角的富裕是全国承认,长三角的富裕是浙江人江苏人上海人自已在吹。我的感觉是部分浙江地区如宁波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说长三角的富裕达到珠三角的水平,无疑是自欺欺人。
猪三只有深圳可以勉强和温州比,剩下的温州看都不看
珠三角已经不行了,经济总量被长三角远远甩开,连民富也远远不如长三角了。
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南京苏州无锡?
珠三角好像只能超过江苏
和浙江上海差不多,,,不过总量,浙江上海多
珠三角已经淹淹一息了。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你们抱香港的大腿最终还是指望超过香港还是如何。还说你们民富超过长三角,自己也不看看自己省内的。除了深圳 东莞 广州和佛山。其他地方都是什么样子的。发展的那么不均衡。治安还差。去过那的朋友回来都说还是在江苏好
现在全国最富的肯定是珠三角。加上香港因素。全国什么人都往广东跑。
头一次听说珠三角比浙江省富的??笑死了
群众用腿来投票。现在北方河南人都还首选广东。没有多少人去长三角。
长三角的某些交通要比珠三角发达,比如说上海的磁悬浮铁路,毕竟人家上面有人嘛要拨钱还是比较容易,而且批的钱多。支持上海搞磁悬浮的老珠,以前不就是上海的管员嘛。还有股市黄金钻石交易所这些,全部都故意摆在了上海,帮助上海争取了大量的央企和外企中国区总部。珠三角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好处的,更不用说山东东北这些地区了。
不如说广东密集型苦力工厂多。还比流动人口,脑残。
拒绝在此贴挑拨江浙关系。
小东莞濒临倒闭 第一季度gdp增长1.3% 企业转型困难
靠人力堆积的经济
广东珠三角顺德本地人开摩的,进工厂做夜班的不少 整个珠三角就是靠外资收租卖地经济,和浙江民营经济很大区别 ------------------------------------------碧桂园老板美的老板格兰仕老板志高空调老板都是开摩的?都是外资?都不是民营经济?就你们温州那些天天吹有几十亿几百亿投资然后一夜间跑到外国的算是民营企业?
浙江只有温州个别人富裕罢了,经过倒闭潮,温州也有不少人跑路。在广东的杭州人大多都是,在很底层工作,只有温州人一般做皮具和温州城,好点的就做地产中介,不过现在也少了。
以前贴吧有个技术贴 是分析浙江和珠三角的 建议lz找找 自习看看
还顺德本地人在自己地方,有几个开摩的的不足为奇,但在广州有杭州人开摩的,竟然是自吹民富中国第一的浙江人?那就奇怪了。
小浙啊苏一起上。同广东帝国吹一吹。小浙同大广东不。蚂蚁跟大象比。没法比。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长三角为什么没有珠三角发达?珠三角大城市这么多,而面积这么小?流动人口都快赶上整个长三角了?_百度知道
长三角为什么没有珠三角发达?珠三角大城市这么多,而面积这么小?流动人口都快赶上整个长三角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毗邻香港,澳门。距离西部大省更近。商业巨头林立,距台湾不远地理位置
又是香港,现在香港还是很有优势吗
还不错。 国际上名声还是有的。
上海还不能替代香港吗
这个,好难回答,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两个珠三角。
那你觉得可能替代吗
采纳率:54%
来自团队:
本来就是珠三角发达点!别扯什么开放得早!当年开发的城市还有厦门青岛一大堆呢!总的来说珠三角靠自己发展有一大堆民族品牌就是证明!长三角靠国家工业固投和政策强制引导强行扶持起来的!可以说是吸全国的血发展长三角!珠三角被抽血!
跟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有直接关系,希望帮到你
珠三角划特区早,发展很多年了,.长三角次之。
难道早发展的就一定发达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购房合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有人说珠三角无法超过长三角是因为区位不好【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97,991贴子:
有人说珠三角无法超过长三角是因为区位不好收藏
那为什么纽约比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新奥尔良发达?所以我不认同珠三角不能比长三角发达。
长江口就很了不起了?新奥尔良在密西西比河口照样被纽约完爆。
長三比珠三位置好?如果你只看中國地圖,是的
纽约经哈德逊河口经伊利运河可达阿尔巴尼,雪城等重要城市直达五大湖区周边的金斯顿,罗切斯特,布法罗,克里夫兰,底特律,密尔沃基,芝加哥,沿途大小城市无数;密西西比河虽为美国第一长河,同等城市并不多,仅有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孟菲斯和圣路易斯,重要程度远不及哈德逊河
纽约面向欧洲,就像洛杉矶面向亚洲,亚洲增长洛杉矶跟着增
中国大陆地区距离马六甲越近,地理位置越好。
这种淤积,能建国际大港?
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
珠三角本來就比長三角發達!何來不能比長三角發達?外地人真心話。長三角只不過是攤大餅。珠三角不管繁華程度還是民富都比現在的長三角好
一带一路,带上枪,咱们出海吧
珠三角西岸最近貌似很火佛山多个土豪村分红。
中山三乡土豪婚礼。
江门土豪新屋入伙,豪摆四百围,豪车排两公里。
主要那地不是纯种汉人
长三角区位也叫好?南有台湾海峡瓶颈,北有毛子、日本、棒子碍手得脚,告诉我哪里好了?
朱三区位确实比长三差点,离首都远,且受制于腹地小
综上所述,广州才是中国的纽约,上海只是中国的新奥尔良
然而楼主说这么多也没什么用,上海可是党的亲儿子
如果只是看中国地图,的确长三位置好于珠三,长三位于中国海岸线中点又是长江入海口,有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做依托,所以对国内的辐射力度强,而珠三位于中国大陆较南端,珠江又不及长江,且有南岭的阻隔,对国内的辐射小于长三。但如果从整个亚洲来看,珠三紧邻东南亚,辐射的国家和地区更广范
但国家目前想要把上海打造成亚洲乃至金融中心,所以一切都要看国家的意思
扯东南亚也是搞笑,整个东南亚发展这么多年,经济体量也就江浙沪的规模。长三角位于东亚经济体中心,天然的中心。说纽约区位的,放眼北美大陆和大西洋对岸的欧洲,纽约也是天然的中心位置。密西西比河那种面向南美的地区可以比?
都说东南亚发展潜力大,发展几十年,现在人均被中国甩的越来越远。未来的世界中心就是东亚,东亚的中心在哪里?上海到日韩的航线秒杀京广之和。这就是实力。国内的经济体量5倍东南亚,日韩合起来也有近三倍东南亚的经济体量。长三角这种黄金地位哪个地方可以比?
我大北部湾最好!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是朝南开的,看看多少企业的国际总部都放在猪三就知道了。而且,东南亚有未来最大的制造基地和市场,人口密度世界最大。
本人长三角。但是客观认为珠三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毕竟当初是中国对外的窗口。好东西都从他们那里先进来。所以虚心学习最好不过了   --哈哈哈还好还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长三角VS珠三角:究竟哪个更胜一筹?_凤凰财经
长三角VS珠三角:究竟哪个更胜一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在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长三角已超越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级,但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调研认为:近几年来,珠三角悄然实现了弯道超车,无论是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ID:ccudwx)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在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长三角已超越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级,但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调研认为:近几年来,珠三角悄然实现了弯道超车,无论是自主创新能力、民间创富能力,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比长三角的表现更优。我们以无锡和佛山、深圳和苏州为例,探讨珠三角是如何在当前的情况下实践逆袭之路!长三角重镇无锡,为何被珠三角重镇佛山远远甩在身后?吴山青,粤山青。无锡与佛山,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两大经济重镇。 两者非常相似,无锡和佛山区别于苏州和东莞的&客卿经济&模式,以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为主导,也区别于上海、南京与广深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而是以制造业为立城之本。相似的基因,两个彼此遥望的兄弟,近年却渐行渐远。作为一座没有资源,没有特区优势,没有权力优势的普通城市,佛山静水深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内生式发展道路。最近几年,佛山一直保持相对高速而又稳定的发展,无锡最近几年却开始迷失,从2010年至2015年,无锡的GDP排位,从全国第九,滑落到第十四, GDP增长率分别为13.1%,11.6%,10.1%,9.3%,8.2%,7.1%。每年增速平均下滑一个百分点以上。在产业体系方面,无锡和佛山是国内最相似的两个城市。作为太湖明珠,无锡是长三角的经济重镇,在江苏省内,一度是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城市,诞生了一大批名动一时的国内品牌,若论本土经济的强盛,无锡锋芒更胜依靠外资的苏州,其内生式发展能力,独步江苏。同时,从产业构成上讲,无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工业重镇,堪称中国几大世界工厂之一。时至今日,无锡曾引以为傲的实体经济却遭遇重创,尤其是随着无锡尚德的谢幕,无锡陷入两边围墙之中,高新产业受到阻击,鸟没有换来,笼子也废了,传统产业因为被漠视而急剧衰落。在省内竞争中,无锡被南京赶超,在全国范围内,无锡逐步泯然众人。何以一个升腾,一个沉默?问题出在哪里?迷失的无锡,能否完成复兴?产业升级需要尊重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隐患巨大人世的辉煌,不过是岁月的坚守。当下&制造过剩&的呼声日高,很多地方,均追风搞第三产业,搞新兴产业,视传统产业为畏途。在产业转型大潮中,无锡也一度选择了新兴产业和高新产业突围。无锡尚德锋芒毕露,给无锡带来了莫大的荣耀。但是,无锡超越发展阶段,过度追求高新产业与新兴产业,漠视了传统产业。而这种战略选择,最终导向了今天的产业格局。最近几年,无锡确立了向高新产业转型的战略,欲实现腾笼换鸟。但最后的结果是:外面的鸟没有来,笼子里的鸟却半死不活。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衰败,其它如微电子、产业物联网等,更多停留在慨念上。传统产业却危机重重,一方面是因为太湖环保的原因,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地将传统产能视为落后产能,似乎一传统了,就不高级了,必欲除之而后快。众多传统产业,或被关停,或被切断了资金流。五年来无锡的工业占比,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从2011年的54.2%,下降到2015年的49.3%。2015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竟然比2011年还要少300多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曾连续6年在全省垫底。在这些冰冷数据背后的,是无锡的电子等传统行业的衰败,其锂电池、电子元件、电路板等产业,产量均不同程度下滑,实体经济遭遇重创。发达国家当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但是,各大国崛起之初,却无不以制造业立国。英国鼎盛时期,工业占全球的45%;美国鼎盛时期,工业占发达国家的53.4%。今天中国被美称为&世界工厂&,其工业占比,也不过全球的20%,远未达至极盛。美国不仅服务业雄踞全球之巅,其制造业亦为全球前三,农业竟然也是全球第一。合理的经济结构使美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抗压能力,历经多次危机而不倒。曾经的世界霸主荷兰和英国的相继衰落,警示了实体经济不可抛弃。中国拥有广阔的大陆市场,随着国民收入增加,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制造业大有可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笼,算是对过去十年国家战略失误的一种修正。中国仍属后发国家,制造业在所有产业中,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中国高端突围受阻。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又已崛起为中国低端产业的竞争者。若缺少制造业攻坚的耐心,欲实现跨越式发展,则不仅第三产业难以后来居上,&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亦将失去,最后沦落到夹心饼干式的两难境地。无锡身边还有上海与南京两个综合性城市,发展服务业,显然不应是重点。无锡2015年制造业与服务业基本平衡,因服务业的主动跃升,但更因实体经济的衰退,值得警惕。新兴产业难以成为主导产业,以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支柱,而国内几乎所有的省市,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很容易同质化。无锡尚德最后在惨烈的竞争中落败,其实并不奇怪。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以及中国研发与高端制造中心仍在中心城市,无锡的高端产业,也不适合成为主导产业。在高新产业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控制在欧美的手上,如汽车的顶端技术,在日本,德国和美国。大飞机的技术,主要在欧美五国和以色列,中国总体处于产业链下游,局部可能有突破,但是短期不合适以高端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在国内,也存在一个产业梯度,最高端的产业,还是落地在中心城市,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深圳高新产业园等。无锡难缨其锋。确立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是无锡近几年的一大失误。脱离发展阶段的产业战略,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致命的。无锡的挫折,根源就在于此。制造业王冠之争,无锡的机会与挑战国之重器,唯在制造。去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世界制造业大国分成了三个方阵。第一方阵是美国,第二方阵是日本和德国,第三方阵是英国、法国、韩国。英国和中国。其实中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英法和韩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应归于第四方阵。中国真实的战略有两个,一是建立在金砖系国家中的相对竞争优势,打垮其它几大金砖国家与中国争雄的野心。二是建立对东南亚和非洲等第五世界的绝对竞争优势。形成产业落差,建立产业互补。而鉴于中国的产业地位,低于发达国家,稍高于东南亚,非洲的情况,中国应实现半步产业升级。既然能去日本买马桶盖,中国如能造出好点的马桶盖,不就可以扩张无限广阔的市场?无锡未来的产业选择,需要考量两个坐标。空间上,其在全球、国内以及长三角三个竞争体系中的位置,时间上,无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未来的走向与趋势。在中国产业半步升级的战略主体中,沿海城市当仁不让。但是,在沿海城市中,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主体,不是北上广,这些城市将向服务业转型,但是而佛山,无锡,苏州,东莞等。仍然是一个制造业为主业的城市。这是无锡在全球竞争体系中的最大机会。就未来大势而言,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将在中部, 目前,中国广阔的大陆正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产业纷纷北上和西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众多新的增长极。未来中国将形成一个U形曲线产业结构,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研发和高端产业核心区,而加工制造这个U形曲线的底端集中于广阔的中西部。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三大集团,一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家高精尖制造业,总量少,但是技术处于最顶尖行列,领域也只集中国家重大基础产业方面。二是以长三角的无锡苏州,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为代表的大众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业中心,三是当下承接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大陆腹地城市,如武汉,重庆,成都,长沙,南昌,合肥等地。从产业梯度来说,处于第三集团的中部诸镇虽然是中国制造业最大腹地,但是主要还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技术上总体处于低端位置。第一集团虽然技术实力最雄厚,但是总量小,且中心城市并不以制造业为主流。未来真正主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方向,带领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其实是第二集团,也就是沿海制造业城市。这些城市位于中国大众制造业的顶端体系。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基础,是中部后起城市无法比拟的。鉴于北京、上海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主要承载服务业,则真正的大众产业领域的高端制造,希望最大的就是佛山,无锡,苏州,东莞,青岛、宁波等六大城市,王者之争,在此六家。六大沿海制造业城市未来还会分化,青岛和宁波,毕竟是港口城市,未来经济体系会走向多元化。而在长三角内部,错位竞争给了无锡很大机会。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将以三产为主导,论经济体量和工业体系的完备程度,唯有苏州可以与其抗衡。无锡与苏州争锋,最大的胜算是本土企业。苏州模式,过于依赖外来投资,是客卿经济的代表,而无锡本土经济强劲。无锡与苏州的争锋,犹如佛山与东莞的争锋。从结果来看,佛山已经胜出了东莞,不仅经济总量,而且产业结构也优于东莞,无锡是否能够胜出苏州?北上广深另有所属,宁波、青岛别有她顾,苏州、东莞将受困产业外迁,天下险峰,唯锡山与佛山。若不出意外,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两大王牌,应是长三角的无锡和珠三角的佛山。佛山&三体一式&模式的精髓,即实体经济,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这种模式,亦与无锡早年发展模式几乎同步吻合。而无锡与佛山的区别,其实在于制造业本身的产业战略上。无锡当借鉴佛山,在横向坐标系中,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强二优三,选择成为大众制造业的高端制造基地,不去跟北上广深抢最高新的技术,也不过度追捧新兴产业。成为大众制造领域的王者。而在纵向坐标系中,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而非驱赶传统产业。无锡需要珍视自身五大优势作为太湖明珠,无锡毕竟根基雄厚。虽有偶然挫折,若步入正道,亦可期待。2016年上半年,无锡工业投入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84.9亿元,增速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3.8%。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无锡有13家企业入围,占江苏省入选企业总数的约三成。无锡经济出现了强势复苏的迹象。善始需有善终。无锡经济的复兴需发挥五大优势。一是传统产业的存量优势制造业是无锡经济之本。在2015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无锡有22家入选。在2015年江苏省百强民营企业中,无锡有17家入选,冠绝江苏,绝大多数即是纺织、冶金、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无锡要安静地做一个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是定海神针,动摇不得。近年以来,无锡过度依赖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甚至借太湖蓝藻事件,驱赶了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一心去搞高大上,最后光伏产业不保,传统产业不振,两头落空,无锡也就此被南京超越,是产业投机的典型反面教材。无锡需要确立主导产业,先强二后优三,坚持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在二产内部,注意按照发展阶段来调整主导产业,在前五至十年,传统产业的升级是最首要的战略任务;在十年后,可确立高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但是,任何时候,新兴产业都不能作为主导产业。无锡现在提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四化战略,更多应该理解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而非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在全国制造业方阵中,无锡应该和佛山一起,成为大众制造业的中心,高端制造的次中心,既不与北上广争雄,亦超拔于中南广大腹地新兴的工业重镇。二是本土经济的优势无锡是地级市,缺乏直辖市,省会乃至计划单列市的公共资源吸附能力,也难以得到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和资金垂青。本土经济是无锡唯一的本钱。当天津、重庆可以动不动吸引中央上万亿的投资,当湛江等依靠外地迁移的千亿级钢铁和石油企业实现脱胎换骨的时候,无锡举目四望,唯一能够依靠的还是本土经济。小灶经济和客卿经济,都没有指望。同时,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资大规模外迁到东南亚。苏州、东莞等外向型经济的城市,未来的挑战更大,这也是本人在江苏最推重无锡的原因。雄厚的本土经济,是无锡未来绝杀苏州,与佛山长期争霸的最大资本。三是民营经济的优势无锡民营经济占比在6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土经济与民营经济,是无锡经济的一体两面。重要性毋庸置疑。最近几年全国经济形势严峻,很多地方倚重国企,部分国企在垄断领域扩张的现象加重。在此情况下,无锡民营经济能够逆势上扬,难能可贵。四是高效优质发展模式的优势笔者推重无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源于无锡经济的高效与质量。在本人主持的中国重点城市发展质量排名系列中,无锡多年排名稳定在全国重点城市的第五位,在内生性增长,民营经济占比等领域,均领先于全国。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依靠超前城市建设,依靠铁公基和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地方比比皆是。而无锡的经济发展,更多还是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创新与效率。2015年,无锡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为57.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3%,无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远低于全国。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无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6%,领先全国。很多城市已动力枯竭。无锡的经济发展,却有更强的内生动力。无锡经济的发展动力,更多来自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15年,无锡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2%。2016年上半年,无锡工业技改投资完成616.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高达64.6%。均远超全国水平。就产出效率而言,无锡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出多年雄踞江苏第一。五是青年之城的优势2015年无锡常住人口651.10万,户籍人口480.90万,净流入人口占比超过26%,是国内包容能力比较强大的城市,净流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体,是中国最精锐的劳动力。无锡不要学北京上海驱赶外地青年,无锡没有这样的资本,要珍视和重视这股力量,将青年人口视为财富而不是负担。苏州VS深圳:城市经济转型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珠三角的衰落之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世纪初看滨海,新时代看长江流域&。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区域经济的地位变迁&&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区,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地位不再如此前那般重要。而长三角或者说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区域,正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真的如此吗?为此,我们试图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从2000年以来的经济走势。我们选取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最高的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这四座城市与上海、苏州和无锡这三座长三角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对比。为什么长三角地区选择上海、苏州和无锡,而不是杭州、南京或是其他城市?资料图主要原因有两个:1.地缘关系带来的经济联系。从地图上看,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出发,一路西行到无锡市人民政府只有139公里,如果道路通畅的话大约1小时40分钟就能到达。地理要素使得上海和苏州、无锡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星期日工程师&&&即工作日在上海上班,周末到苏南乡镇企业走穴的工程师,再到高铁时代在沪宁线上奔走的上班族,这是区域内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2.三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与珠江三角洲四座城市大致相当。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沪苏锡&的面积为19616.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134.79万人;&广深&经济带的面积为15693.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955.31万人。从人口和面积来看,这两个地区具有可比较性。那么,这两个地区的表现如何?从经济总量来看,这两个地区的全年经济总量大致在4亿元左右,经济增速也都保持在7%-9%之间。资料图不过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数据是,在年这十多年间,长三角经济带的经济总量一直遥遥领先珠三角经济带,但是长三角的领先优势在逐渐被缩小,继而在2014年被珠三角经济带超越。这和我们传统上认为经济重心正在向北移动的趋势不相符合。数据显示,2014年珠三角四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46193.31亿元,约占到广东全省GDP的70%,已经超过北京和上海的GDP总和。其中广东经济的龙头&&广州和深圳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前五位,而低调的佛山依靠其制造业重镇的地位亦紧追青岛、大连等副省级城市。我们也可以从两大经济带在我国经济总量的占比中看到一个有趣现象,两大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在年间逐年走高,随后又双双下降。但是珠三角经济带在2012年已经止住下降趋势开始反弹,并超过了长三角经济带。资料图为什么珠三角能够在最近两年中将长三角抛在身后?为此我们以苏州和深圳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深圳是如何跑赢苏州的?作为两个三角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苏州和深圳,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特殊的地方政府。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苏州也不简单。在80年代,苏州的乡镇企业是&苏南模式&的杰出代表,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特殊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模式&&该园区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重要国际项目。自1997年至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由新加坡政府负责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因其特殊的管理机制,成为苏州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阵地。而苏州也从该工业园区的管理中获得技术外溢,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城市之一。两座城市的基本情况:苏州与深圳的人口体量相近,分别为1059.1万人和1077.89万人,但是苏州的地理面积却是深圳的四倍多。2014年,苏州和深圳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60.89亿元和16001.98亿元,列全国第7和第4位,已分别相当于吉林省和江西省的GDP总量,两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两个城市的经济都在1992年后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深圳。1979年深圳的GDP仅为1.96亿元,到1996年已经突破1000亿元并实现对苏州的超越。随后,两地GDP总量的差距逐渐拉开。有很多人将深圳的经济增长奇迹归功于其经济特区的特殊地位,但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误读。最主要的原因是,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特区特殊的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逐渐丧失(此处的特殊经济地位主要指的是针对企业的税收优惠)。而各地方政府,比如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更是提出了更为优惠的招商引资措施&&&零地价&、&三免两减&等。而深圳却在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丧失后一直保持对苏州的领先优势,这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资料图先来看看两地的产业结构,两地的产业结构从一开始就并不相同。深圳的第三产业比例一直高于苏州&&1992年时深圳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48.7%。而直到2013年,苏州的第三产业比重才达到45.7%,此时深圳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57.3%。为什么深圳的第三产业会比较高,而苏州第二产业的比重高?尽管通常来说,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会更高些。早在2010年,OECD国家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大都超过60%。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深圳比苏州更为发达?恐怕不能这么认为。一个更为恰当的解释是,深圳的地域面积较小,第二产业需要大规模的产房面积,而这正是它所欠缺的,因此深圳的经济增量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苏州则恰恰相反,它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以建设厂房,因此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这一点也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上得到了验证&&2014年,苏州全年使用外资达81.2亿美元,而深圳只有58.05亿美元。资料图其实,分析这两个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更好的办法是从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入手。根据2014年的数据,苏州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约为深圳的2.3倍。苏州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意味着在城市发展阶段确实落后深圳一步。在两个城市人口体量相当的条件下,深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苏州高出20%,说明深圳市民比苏州市民有着更强的支付能力,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另外,我们在图3中看到一个有趣的数据,那就是深圳的出口总额远高于苏州。在通常印象中,像苏州这样有着较高外商投资的城市应该会有更大的出口,为什么反而是深圳高于苏州?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深圳是港口城市而苏州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港口城市的很多出口实际上并不是来自于本地区,还会有周边区域&&深圳作为华南最大的港口城市,因此其出口额高于苏州也是情理之中。资料图苏州发展为何后劲不足?&苏南模式&一度风行天下。苏州更是&苏南模式&的代表&&即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也被学界称为&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发展典型。苏州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我国大部分城市发展的&放大版&&&由政府吸引外资在本区域投资设厂,先后建立了数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利用该区域低廉的人力与土地等资源生产出口产品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也将&地方政府公司化&运用到了极致&&政府利用土地资源与外商资本联合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还在延续该种思路。(图片来源于网络)苏州经济更是在承接日本、台湾等产业转移的条件下快速实现了飞跃,一时令全国侧目。台资知名企业明基、华硕和大批日资企业陆续入驻苏州工业园区。但这种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需疲软的冲击下,受到重挫&&苏州近三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速均低于2%。苏州的经济数据也体现了这种发展模式&&高度依赖外商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出口总额较低,而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劳动力无法分享苏州的经济增长成果。近年来,苏州一直是我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其人均可分配收入增长缓慢。如果我们将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一项指标,上海的比重达到了48%,但是苏州只有33%。低廉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苏州经济增长的要素优势,但这一优势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大环境下也摇摇欲坠。今年上半年,苏州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依然面临&招工难&的困境。新生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上涨。一边是外需萎缩导致订单量下降,另一边是不断要求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苏州经济已经开始遭遇转型压力。那么苏州应该如何在未来可能的外资企业外迁潮来临之前完成产业的升级转型?苏州的困惑实际上也是中国很多东部城市的困惑&&企业用工成本升高、外需不足,或许可以看看深圳的经验。深圳的创新之旅?深圳经济同样是以&三来一补&作为起点,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但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深圳快速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什么深圳能够成功实现转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虽然深圳是我国特大城市中为数不多的没有知名高等院校的城市,但是深圳的创新能力却令人侧目,丝毫不逊于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拥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城市。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关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的统计数据,深圳拥有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最大的两家国内企业&&华为和中兴,同时也是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一的城市(如表3所示),甚至高于上海市和山东省。也正因为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深圳市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高附加值。为什么一个缺乏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城市会拥有这么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成为了创新的主角,而且所有的发明专利都是瞄准市场需求,因此深圳的创新也更有效率。珠三角强势逆袭的秘诀从1995年开始,中央政府就提出经济要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粗放型的本意即是通过要素投入来获得经济增长,而集约型则是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的这个转型并不成功。2008年,汪洋任广东省委书记开始并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腾笼换鸟&,即便到今天,还是有很多人对&腾笼换鸟&持怀疑态度,认为过早的转型可能会把旧的鸟赶走,但是却无法吸引新的鸟。但深圳的转型告诉我们,只要方式得法,腾笼换鸟并非不可能。其实,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东部发达城市也已经必须面对产业转型问题,在产能全面过剩的今天,仅仅通过要素投入来维持经济高速发展已经不太可能,只有创新驱动才能转型发展。深圳的例子就说明了人才集聚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人才的集聚和中小企业的集聚会促进创业文化的产生。我们认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正是&珠三角&经济强势归来的重要原因。本文由中国城市中心,综合自:罗天昊国与城、城市战争作者:罗天昊、韩笑、傅蔚冈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89456
播放数:129478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人看长三角珠三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