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一个基金销售好点的美女销售 基金经理理一个月能够拿多少

2,311被浏览200,295分享邀请回答917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腹黑亲友团)
(Sophia_M)
第三方登录:岁末,又到了发年终奖的“关键”时候。
2010年,基金业数万从业者的年终入账备受关注。《基金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资产规模在500亿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亿的基金公司,总奖金额度提取的比例是税后利润的10%到18%。
文│机构投资 朱依依
一个行业越是对薪水讳莫如深,越容易引起外界兴趣。
进公司时要签保密协议,一位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同事间很少谈薪水,除非关系特别好。这让外界对基金公司的收入多是停留于猜测。
“我刚刚在浦东买了一套房子,市价300多万。”上海某家基金公司运营部门经理小林(化名)说。
四年前,计算机系毕业生小林没想到会在基金业发展,一呆就是四年。“每月固定薪水1万元左右,基本工资并不高,真正有分量的是年终奖励。根据行情不同可以拿到6到24个月的奖励。”小林透露。
但谈及收入,小林并不掩饰身处基金行业的优越感。
“尽管并非核心部门”,一位长期从事IT行业的猎头表示:“在基金公司做IT依然是个明智之举,基金业是座大金山,靠山吃山!”
【薪酬报告泄密】某长期负责基金审计业务人士表示,基金公司的薪酬一般由固定工资、津贴、年终奖组成。固定工资一般会在合同中写明,津贴包括车贴、饭贴、出差补贴等,各公司情况不同。年终奖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视当年公司的业绩而定,行情不好的话只能拿6个月,好的话有12个月,也有更多的。
对于不同层级各种职位的收入差别,该审计师表示出无奈:“基金公司把每个员工的薪水保护得很好,我们无法看到详细名单。”
近期,《机构投资》获悉的一份基金业薪酬调研分享报告(下称薪酬报告),揭开了基金业的薪酬秘密。
薪酬报告调查了四十余家基金公司,统计了2009年基金业薪酬数据,并对2008年薪酬数据进行对比。
基金业的薪酬到底“阔绰”到何种程度?基金业者的能力是否与薪酬水平相匹配?高薪酬与人才流动如何辨证?
一位基金业资深猎头透露:“2008年,从华夏基金挖走了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去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做投资总监,一年薪水800万。”
对于王亚伟年薪过千万的说法,该人士不置可否。
除了坊间说法,《机构投资》通过深入调查,也拿到一系列权威的数据。
“深圳一家管理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是1.5亿元和2亿元左右。”某著名会计师事务所长期负责基金审计人士透露。
据了解,前两年该基金公司员工人数为150人左右,这意味着公司人均年收入超过100万。
薪酬报告显示,2009年资产规模在500亿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亿的基金公司,总奖金额度提取的比例是税后利润的10%到18%。
据了解,基金公司发年终奖时,先由股东会下的薪酬委员会决定总奖金对税后利润的提取比例,然后公司的管理层会把额度分配给不同部门,最后由部门主管分配到旗下的员工手中。
四十家参与薪酬报告统计的基金公司,总奖金占利润总额比例的平均值达到了26%。
报告将资产规模大于500亿的基金公司称为规模领先型,其余的称为非规模领先型基金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上述结论,规模领先的基金公司提取总奖金额度比平均值低,但是如果它本身的提取基数就很大的话,那么奖金就很可观了。
【高管——很穷,很谦虚】“我目前只有一套公寓,基本工资只有几十万,”半躺在高尔夫球场幽静的咖啡厅里,玻璃墙外青草依依,某基金公司总经理面带愁容,“这些年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外面的高薪传闻都是空穴来风。”显然,该总经理的“谦虚”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
上述著名人力咨询公司出具的薪酬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四十余家基金公司中,最高层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在2010年获得的固定薪酬(2010年发2009年的薪水)中位数约为185万元,高层管理人员约为113万元,中层管理人员则为60万元左右。(图表1,图表3)
图表1 基金公司历年各级别薪酬差异——年固定收入中位数(单位:元)
数据来源:某基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
图表2 基金公司历年各级别薪酬差异——年实际现金总收入(单位:元)
数据来源:某基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
如果加上各种津贴、奖金等,实际现金总收入的中位数将分别达到400万元、245万元和120万元。(图表2,图表4)
图表3 规模不同基金公司各级别薪酬差异——年固定收入中位数(单位:元)
数据来源:某基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
图表4 规模不同基金公司各级别薪酬差异——年现金总收入中位数(单位:元)
数据来源:某基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
和其他行业一样,基金公司内部的薪酬布局如同一个金字塔,从高管到后台人员,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链条。
每年发年终奖的时候,管理层都会画个圈,按照不同部门对当年业绩的贡献程度分配奖金比例。
“投研拿到的年终奖肯定是最多的,其次是销售,后台一般不多。”某业内人士透露其任职基金公司分配年终奖的方法。
高管站在塔的顶端。
对此,一位基金公司督察长表示,100多万的高管底薪是市场的平均水平,但是不同规模公司之间差距很大,如果再算上年终奖,排名前五和后五位的基金公司可能产生十倍的差距。
《机构投资》采访了解到,有些基金公司的董事会额外奖励高管团队“红包”,作为当年取得优秀业绩和排名的物质激励。
【投研——鸡犬升天】一位基金业资深猎头回忆,曾成功物色一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高管,旗下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200多亿,该高管的年薪包括奖金是200万元。但这还比不上一家普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投研部门是基金业另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团体。
据介绍,排名处于中分位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的年薪在300到500万之间。上海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会超过这个数字,小公司则处于这个水平之下。有些小公司的基金经理年薪为100万,甚至更少。
按照地域来分,深圳最高,其次是北京,最后是上海。
“相较之下,小基金公司就面临一个难题,资产规模小,管理费收得比较少,经营状况就会受限制,没有更多的钱去请优秀的基金经理,越请不到优秀的基金经理,就越发展不起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上海某位基金公司高管认为,基金经理薪水低是一些小规模基金公司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在许多人看来,基金公司高管和投研人员的薪酬在金融行业中,已是一骑绝尘。
在基金经理的光环下,基金公司研究员作为其最重要的储备资源,自然也成了行业内的“香饽饽”。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对券商和基金的研究员薪水进行了比较:“新进的券商研究员之间的薪水相差很大,少的几千块,多则上万。相比之下,基金研究员刚入职一般就能拿到1万到2万的底薪。而且,基金公司投研的晋升通道很明确,在目前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成为基金经理的目标还是很诱人的。”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基金公司只有少数研究员最终能够成为基金经理,而若在券商经过相同年数的发展,有可能成为资深分析师或者是荣登新财富榜,那么其年薪也可以达到几百万。因此,该人士认为,到底是做买方还是卖方市场的研究员完全出于个人的职业追求。
【后台——高性价比】据上述猎头分析,目前基金行业后台收入状况:工作2至3年的基金会计,每月的固定薪水在1万至2万元之间;基金会计主管在2.5万元以上;清算、风控部门的情况大体一致,每年固定薪水涨幅大概在10%到20%之间;分管基金会计、清算、IT的中层管理人员,其固定年薪一般在40万左右。
如果是负责所有后台运作包括行政人事的运营总监,其年薪将突破100万元。
此外,后台人员的年终奖金也是根据当年公司的业绩和市场行情来发放,一般是6至12个月。
“如上文提到的林先生,他们公司对后台人员就很慷慨。”该猎头说。
但他坦言,在他接触过的后台人员中,有一些人曾向他抱怨“在基金公司地位低”,他们对于公司在收入分配上存在巨大差异而感到不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会计告诉《机构投资》,他每天划拨资金,每笔数字都要求准确,决不能出现差错,他也觉得压力不小。该员工还表示,公司把装修较好的楼层给了投研部门,出差时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被安排在最好的房间。
他笑称:“后台就像个小儿子。”
对此,《机构投资》记者询问了多位业内人士,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基金公司的后台部门相对其他行业类似的岗位,收入已经十分可观,除了年终奖外,还有各种补贴。而且为公司创造利润的主要是投研人员。
“只要公司不要做得太过分,目前的分配方式还是比较合理的。”小林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后台部门都能分享基金公司创造的财富。客服就是一个例外。《机构投资》记者了解到,客服是唯一一个可以外包出去的部门。由于客服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在基金公司里面的地位和薪水是最低的,一般在三四千块钱左右,如果和外服签合同的话也就不会有bonus了。
【分蛋糕的艺术】一般情况下,基金公司将旗下的部门划分为两大类,即前台和后台。前台包括投资交易部、研究部,金融工程部,还有销售部和市场部;后台包括监察稽核部、IT部、运营部、客服部、行政管理部等。
薪酬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基金公司中投研人员的浮动薪酬分配平均占比为34.5%,销售为12.8%,后台为11.9%。(图表5)
图表5 基金行业员工主动离职率最高的5个职能
主动离职率
数据来源:2010某人力资本评估报告
备注:主动离职率=(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的主动离职人数)/(2010年4月人数与2009年4月人数的平均数)
“和银行打交道很累,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发年终奖的时候,”上海某基金公司销售部人士对《机构投资》记者说,“一周五天时间里四天都在外奔走,进行渠道的开拓和维护。”
据他介绍,其所在公司每年的年终奖可以拿到12个月,不过也要看行情好坏。
据了解,交银施罗德的销售人员在业内的固定薪水相对较少,十几万左右,但是业绩做得好的时候年终奖可能发到20至30个月。相关人士认为这是受到了交行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国企的风格”。
对此,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切蛋糕式的分配方式有其合理性,“在基金公司,不同岗位对薪酬的界定不同。销售人员要与银行渠道交涉,整天在外忙碌。目前,业内对销售人员的争夺十分激烈”。
“后台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不出错,比如基金会计,所有清算能够按时完成,就算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相比投研人员,他们对公司的业绩贡献相对小一些,承受的压力也没基金经理那么大。”
记者观察:高薪不留人?文:朱依依《机构投资》记者曾在采访沪上一家基金公司时看到这样一幕,该公司的前台接待处聚集着几位员工,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握着厚厚一叠宜芝多的蛋糕券,正在仔细核对数目。据说,这是该公司即将发给员工的生日券。
这家公司是业内公认的高福利公司,节奏不快,压力不大。
该公司一名员工向《机构投资》表示,薪水并非他选择公司的主要因素,更看重公司轻松的环境和正常的工作节奏。
某位券商研究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理想”的职业生涯模式:先在券商做研究员,然后争取评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进入基金业,之后成为基金经理,最后再跳去私募。
这一流动模式串起的,也是一条薪酬不断上升的链条。
即便拿着连金融同行都艳羡的高薪,基金业的人才流动依旧频繁。(图表6)
图表6 各等级员工浮动薪酬分配占比:
数据来源:2010某人力资本评估报告
某猎头五年前入行,为无数候选人和基金公司牵线搭桥。他向《机构投资》记者感慨道:“前两天整理名片,发现5年间我的名片本完全换了一遍。”这当中绝大部分是投研人员的变动,也包括少量后台人员。
在外界看来,这种流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尤其是基金经理,每一次转身都能强化市场对行业的不满情绪。
易方达基金公司的副总裁刘晓艳坦言,她曾听朋友评价现在的基金公司公信力低,人才流失严重。但是,她认为情况并没这么悲观,“易方达的团队就比较稳定”。
据上述猎头介绍,的确有一些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很稳定,譬如至今他只在兴业全球基金挖过一个人。
只是这样的公司太少。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共发生206起基金经理离职事件,比2009年的117起高出77%。
导致人才流动的原动力,和其他行业一样,薪水无疑是人们最先想到的原因。
一位基金经理助理曾向《机构投资》表示,如果他的薪水无法与他付出的努力成正比,他肯定接受不了。
也许,就像业内用业绩排名来衡量管理人的投资水平一样,在现行基金公司的激励体制下,对于基金经理而言,薪水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对其付出的努力进行量化的标准。而当薪水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离职就成为一种选择。
然而,在上述人士看来,利益的驱动仅仅是一个表象。“如王亚伟,已经是国内一流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可是为什么还不断被传言要走?薪酬绝不是主要原因。”
为何高薪留不住人?
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曾分析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四大原因:一是基金经理的理念或表现与公司的期望有差距;二是与公司股东有差异,自愿离开;三是基金业经过高速发展以后,很多基金经理已经获得一定收入,想暂时离开这个行业;四是做了一些不适当的事情,在监管压力下离开。
像某位业内人士对《机构投资》说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在摄像机下工作,也没有人愿意公布所有的聊天记录。这些无形的束缚无法因薪水的多少而消失。
相比之下,由于私募基金暂未纳入证监会的监管体系,相比公募基金,尚有大展拳脚的空间。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肖雯曾在某基金业峰会上表示,目前公募和私募不在同一个监管框架下面运作,也不在同一个平台上面对话,私募的监管没公募那么严格。
这为长期处于严格监控下的公募基金经理提供了氧气,有基金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尚可以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这种外流,一旦私募基金阳光化、合法化,到时再出现大量公募基金经理“出逃”,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
困惑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在享受数年高薪完成一定财富积累之后,基金从业人员对收入增长已不敏感。
全行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公司资产规模增长乏力,从高管到员工没有职业成就感,没有创业初期的激情,而来自监管部门、股东、舆论的种种压力有增无减,基金从业的光环在逐渐褪去。
当钱都买不到人心的时候,有点烦!
行业待遇:基金从业资格培训班:
责编:xuqing
移动端/互动交流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房地产主题基金近一个月暴涨26% 基金经理依然看淡_网易新闻
房地产主题基金近一个月暴涨26% 基金经理依然看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受多地限购取消及国务院会议要求化解企业融资难等利好影响,地产股近期大幅上涨,以地产股为投资标的地产基金也随之大涨,其中加杠杆的国泰国政房地产B基金最近一个月来暴涨26%。不过,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显示,基金经理依然看淡房地产板块。
房地产基金暴涨
二季度以来,受各地经济下行风险影响,多个城市开始逐渐放松限购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天津、无锡、海口、呼和浩特、济南等城市已经明确发文或者表示将调整限购政策,其中呼和浩特和济南等城市更是表态取消限购,加上杭州、长沙、沈阳等城市放松限购的传闻频频传出,楼市限购已经开始向全国各地蔓延。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十条措施,业内分析认为融资成本的下降,将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成本降低,对行业带来明显利好。
受限购取消等利好政策影响,房地产板块近段时间以来,展开了一波上攻行情。数据显示,从6月25日至7月24日,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地产指数就从3117点上涨到3435点,上涨幅度高达10.08%。
受地产股上涨影响,以房地产股为投资标的的房地产基金净值大幅上涨。统计数据显示,国泰国证房地产基金最近一个月来大幅上涨,其中加了杠杆的B份额涨幅高达26%,基金净值从一个月前的0.72元,上涨到目前的0.91元;A份额涨幅也高达11%。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万科A、金地集团和保利地产。其中第一大重仓股为万科A,最近一个月涨幅高达20.77%。重仓股的强劲飙涨,使得该基金净值直线上升。
基金依然看淡房地产
国泰国证房地产基金在二季报中表示,地产板块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整体宽松的流动性及下半年基本面的展望,地产指数具备波段操作及中长期价值,“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房地产行业阶段性的投资机会。”但在大多数基金经理看来,新兴成长股依然是最佳的投资标的,房地产板块缺乏长期系统性机会。
从上周末公布的基金经理二季报来看,在1600多只基金的基金观点中,共有945只基金提到房地产,但是几乎没有房地产基金看好房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大部分基金经理关注的重点依然是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基金经理青睐的板块中,互联网软件、医药、高端装备、环保等领域依然是关注的焦点。
华安科技基金表示,经历杀跌之后,成长股逐渐回归合理价值,未来可能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但之后可能又会迎来一轮新的机会。而传统行业上涨应仅是一次反弹,对于房地产行业,尽管房地产限购政策放开,但是并不能有效刺激需求,“操作上,在市场风格调整结束后,将继续增加成长股的配置。”去年全年冠军及年内股基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经理任泽松表示,“依然看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例如互联网行业、信息安全产业、生物医药、环保等行业。”
本文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e和基金经理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