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 一线城市修地铁的条件,这样的条件怎么样

中国8个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是这样评选出来的
  近日,有经济学家称,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除北上广深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等城市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而刚开始,选取&新一线城市&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新一线城市的标准:关注人才、创业和大公司
  据《第一财经周刊》2014年12月的报道,当时提出的新一线城市的计算公司是:人才吸引力指数&0.3+适宜创业指数&0.3+大公司关注度指数&0.4之后得出2014年度排名。
  至于大公司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将该城市列为&一线市场&的大公司数量&0.75+将该城市列为&二线市场&的大公司数量&0.25。
  在他们的排名中,关注的是人才、创业和大公司方面的指数。当时,他们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重庆、苏州、西安、大连和沈阳列为2014年度&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的标准:学界认可&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排名
  这一次的新一线城市之争中,学界认可&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排名。目前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排名有多种,比较权威的当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主办,自2003年开始,该报告每年发布一次,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后排出座次。这份报告主要是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报告从全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城市的整体位置,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战略,为相关省区和具体城市分析自身竞争力,制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提供启示和参考。
  2017年6月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显示,城市综合竞争力20强分别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武汉、佛山、南京、无锡、东莞、成都、新北、青岛、郑州、厦门、长沙。此外,《报告》筛选出9个转型升级的最佳案例城市,分别是:重庆、深圳、广州、成都、佛山、包头、南通、苏州、长沙。
责编:曲芮佳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海外人才&
如何落户一线城市?
申孟哲 史哲
&&&&来源:&&&&
  来源:东方网
  近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布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均已提出或实施各自的积分落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一公布,无数“北漂”感慨:等了四年,终于迎来了落户一线城市的福音。而这样的积分落户政策,也为海外人才回国落户一线城市指明了方向。
  “双创”新风助海外人才落户
  在新政里,“创新创业”可以说是一般留学人员回国落户一线城市的金钥匙。
  例如,北京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中提到,“在经认定的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中的创业企业就业,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人,工作每满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申请人,工作每满一年加1分,最高加3分”等规定。如此,创客等从事科技类创新的人才也被划归到北京的落户对象中来了。
  相较于北京落户政策对于创客的钟情,深圳则更钟情于发明创造。例如,深圳市细则中规定发明专利每获得一项就积50分,而普通人参保养老保险满一年才能积3分。在广州积分落户的大军中,技术能力强和具备职业资格的人才都会略胜一筹。
  专家表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动下,把“创新创业”加入落户加分指标中,不失为激发“双创”热情的好方法。
  其实,早在2008年,北京就曾制定《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意见》,上海也发布过《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和专项引才工程,以此促进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而当前在一线城市公布的积分落户征求意见稿中,其中导向指标几乎都明确包含了“创新创业”相关的项目。
  如此看来,“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等加分指标,可以说是与“留学人才促创规定”前后衔接的一种制度安排。
  人才直通车朝积分制过渡
  从2008年开始,国家为引进海外行业精英和专家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也就是“千人计划”,而后又有“万人计划”。这些政策为引进特殊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千人计划”已分10批引进了4100多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其中引进国外名校教授1400多位,远远超过年30年间引进数量的总和。
  而在目前,海归落户“直通车”的政策依然在实行,比如北京,就需要通过留学服务中心取得认证,根据在国外就学的时长、在北京就业的情况、用人单位的户口指标等,综合起来考量。但由于海归人才逐渐增多,这一政策也到了调整的时间节点上。可以说,现在,落户政策逐渐走出“计划”时代,基本趋向于积分落户。
  有网友曾总结,在积分落户实施前,当前最有希望落户北京的人群中有“千人计划”、高层次海归、博士后等特殊人才。可见,今后落户新政的实施会使海外人才落户经历一番审核,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帮助纠正假留学换户口的不正之风。
  笔者在整理一线城市积分落户政策时发现,当京沪地区直通车逐渐并轨积分制的时候,落户难度较低的深圳仍为海外人才落户开启“直通车”。
  只要符合“经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且不超过该类人才认定标准对应的最高年龄”和“取得《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资格证明》,且年龄不超过48周岁的留学回国人员”,以及“身体健康”、“符合《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便可以直接办理深圳落户。
  回国落户对接城市需求
  一线城市的积分落户新政除了造福于海外人才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为人瞩目。例如在落户细则中,居住证均是第一门槛,评分内容基本都是四项标配。
  在京、沪、广、深四个城市的落户分值细则中,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技能和社保这四项是评分基本标配,另外,各城市还根据落户难易的实际情况,均设定了特色加分项目。例如北京的居住区域协调、污染行业就业减分和上海的远郊重点区域加分等项目。
  相较于广州、深圳而言,京沪两地的人口集聚问题较为棘手。为推动城市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北京积分办法中提到,“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的申请人,每满一年加4分,最高加12分;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本市其他行政区转移到城六区的申请人,每满一年减4分,最高减12分。”同样,上海落户政策也规定,“远郊重点区域持证人在本市重点发展的远郊区域工作并居住,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20分”。因此,海归人才如果要到这些一线城市发展,居住地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关于申请落户者的职业,京沪也区别于广深地区,有着严格的要求,“区域性专业市场、一般制造业、污染行业淘汰目录内企业等申请者,每满1年减6分”,同时,这些城市也有自己需求的专业的名录。因此,在回国落户之前,认真甄别自己的专业,看是否与这些一线城市的需求相对接,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责编:王吉全)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Teddyhanni)
(午夜的诚品)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修地铁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