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之间的区别

北大行管年考研真题【京研教育】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行政控制 2、行政协调 3、职位分类 4、九品中正制 5、目标管理
1、什么是民营化?民营化的双重目标是什么?
2、行政权力的特点是什么?
3、公务员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1、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长与市场的关系
2、试举例分析,公务员考核制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政策科学 2、时间序列分析 3、元政策 4、相互影响矩阵 5、特尔斐法
1、构成政策问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精英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
3、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内容
1、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
2、试评析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专业课三:组织管理
一、名词解释
1、T式训练组 2、知识经历 3、工作生质量J 4、马奇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什么?
2、按照获取服从的手段,可将组织分为几种类型?
3、行为科学时期组织设计的特点
1、下面一个案例:19世纪初期,一个探险队从美国西部到东部探险,途中遭遇风暴围困,刚开始时他们还能团结起来,相互协作;可是随着十五的减少,人们之间开始有了矛盾,他们只照顾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到后来食物将要用完了,人越来越自私,他们相互残杀,有的连自己的亲人都吃了。
试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奥德佛的需求等级轮,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2、试比较分析传统时期的组织设计和行为异同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自由测量 2、决策包 3、职位分类 4、典范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原因
2、比较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行政伦理失范及其类型
三、论述题
1、结合“东亚经济奇迹”与“东亚金融危机”现象,阐述后发展国家政府能力的要义
2、论提高政府效率的有效途径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灵敏度分析 2、追踪决策 3、政策调整 4、财政政策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在公共政策研究中要坚持规范分析?
2、举例说明回归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研究公共政策对称性问题的意义
2、评述罗斯福新政时期所实施的基本政策
专业课三:组织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虚拟组织 2、明淄博格 3、组织诊断 4、组织人 5、矩阵结构
二、简答题:
1、有效强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2、组织变革来自个人方面的阻力有哪些?
3、行为科学学派主张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三、论述题:
1、论功走丰富化及其理论基础
2、结合实际阐述组织文化的内容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绩效评估 2、指数工职制 3、网络结构组织 4、PPBS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2、依法行政与行政道德建设的关系
3、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1、试论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在实践中的弊端,并说明英美国家文官制度的最新发展趋势
2、辨析“政府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政策监控 2、系统决策模型 3、成本效益分析 4、政策评价
二、简答题:
1、简述浴盆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2、简述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3、建设拟定备选方案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三、论述题:
1、试论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2、试论不确定性决策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从公共政策实践中举例说明
专业课三:组织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政治 2、威廉姆森 3、目标置换 4、组织亚文化
二、简答题
1、工作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成就需要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论政府组织有效性的衡量
2、结合实际,试述组织变革上不同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动态平衡。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采购 2、行政裁决 3、分税制 4、事业部组织 5、ABC重点管理法
二、简答题
1、简述行政处分的效力及其附款
2、比较分析职位分类与品味分类
3、简述我国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论行政职业的道德规范
2、试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1、公共决策体制 2、政策周期 3、价值分析 4、元政策 5、渐进决策模型
1、简述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2、官僚制下政策执行的利弊
3、简述德洛尔对政策科学的贡献
1、十六大精神将对我国公共政策的连理论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2、“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哪些启发?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帕列托最优 2、交易成本分析3、社会资本 4、绩效管理 5、工作设计
二、简答题
1、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考任制,委任制,选任制的运用条件和局限
3、评析深圳“行政三分制”
4、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论人力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评析新公共管理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1、简述行政机关推动的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2、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
3、西盟对完全理性决策的批评以及其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
4、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1、评析新制度主义学派
2、结合SARS案例,论述当前应当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国家 2、行政生态学 3、标杆管理 4、人力资源开发 5、领导方格模型 6、违宪审查
二、简答题
1、试述职业资格的特点
2、后官僚理论的主要内容
3、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理性人假说和优缺点
三、论述题
1、人力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美国政府放松管制的内容和局限
3、从1999年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预测下一步的趋势
专业课二、公共政策分析
1、有四个材料,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来分析
2、政府作出政策是根据对事情的假设作出的,有两段材料是政府的政策,分析政府做出这些政策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3、政策终结的含义,意义,阻碍可能有哪些?
4、行政人员在整个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5、渐进决策模型和理性决策模型的含义,用一个你所知道的任何一个案例来分析这两个模型
6、案例:政府的政策是希望平遥的居民迁出,而市场却推动人墙(政策与市场的矛盾)问:政策执行的有效条件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哪些可能的条件
专业课一:行政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战略管理 2、代理人主权 3、俱乐部物品 4、授权立法 5、管理开发 6、绩效工资制
二、简答题
1、组织文化的含义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2、组织管理主管人员开发的作用
3、公共部门绩效内涵及其可能面临的困难
二、论述题
1、一段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材料,根据职业资格的相关理论,论述我们如何加强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论述我国市管县行政体制
3、运用行政责任理论,论述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
专业课二:综合
一、根据“矿难事件”和“禽流感事件”,政府作出的相关政策,回答:
1、什么叫做政策系统?
2、根据以上两事件,描述其政策系统
3、政策工具包括“命令和强制”,“经济激励”,在上述两事件中如何运用配合使用?简要说明
二、仍然根据以上两事件回答
1、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及渐进决策模型的特点,并描述三者区别
3、上述两事件中,政府在那个事件中更有可能运用理性决策模型,哪个更有可能运用渐进决策模型?
三、根据今年连许多地方政府取消公共配车的时间,例如某一地区采取下列措施
(1)统一上交各部门配车(2)拍卖配车 (3)按行政级别对官员发放用车补贴。假设该方案已实施一段时间,现要求设计一个评估方案,评估方案的成效。只需写出方案的框架和对部分内容作出说明。
三、政治经济学内容
1、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等对公平和平等的看法各有什么特点?经济发展中能否兼顾公平与平等?
2、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看法是什么?这里的政府指的是什么?“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中的“国家”的概念是什么?
3、分析“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中的“国家”包括国内层面的经济职能吗?
4、试述社会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
1行政责任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3 SMART原则 4 行政职能、5人力资本、6组织设计
简答题1,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特点比较2,工作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特点比较3,公共财政的含义和基本职能4,简评政府能力
问答题1,工作评价的常用方法2,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区别3,根据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政府的角色定位。
注:人力资源去年没考绩效考评,今年很可能考它的方法。标杆管理,平衡记分卡都是热门 SWOT分析法
综合二比较政治经济学1,分析发展型国家的特点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条件2,简评李约瑟博士的"中国发展之迷"3,简评波特的战略理论的特点和不足4,
公共政策1,根据案例分析市场失灵2,根据案例,音像制品联盟的案例分析集体行动3,根据一些商标自发组成环保联盟的案例,分析志愿性工具的实施条件4,根据表格(民航客运量)写回归方程式。回归方程 1,相关系数判断
2,R平方的意义 3,回归方程 4,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07年考的公共政策几乎全是第二章和政策工具的内容,其实并没有对公共政策分析学界存在的理论争论有任何的涉足
第一题是市场失灵;第二题分析集体行动其实是在说政府失灵;然后第三题是说志愿性工具,这三个题全是在考察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行政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体制、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绩效、领导力、工作分析、零基预算
二、简要述评(注意是述评,不是评述。今年的答题要求略有变化)
1、述评公共财政的职能;
2、述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3、述评危机管理的内容;
4、述评薪酬的功能;
1、有人说,战略就是长期的规划,规划就是短期的战略。请论述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关系。
2、出租车罢工的案例和市政府应对的措施。结合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评析案例中的政府行为。
总结:今年行政学原理的题中,名词解释很非主流,其他的绝对简单,完全是
综合(二)
公共政策部分:
一、简要回答(这个出题老师即李永军老师不喜欢繁琐的回答,还威胁答多的要倒扣分= =)
1、举例说明分配性政策的特点;
2、说明公共选择视角下的政策制定;
3、列举政策工具的类型;(感觉这个点每年都考)
4、解释政策评估中的事实评估和价值评估,并说明两者差别;
5、科层制下政策制定的优点和缺陷;
二、给出五个解决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途径,指出它们都有可能失灵。
(1)分析各种途径失灵的原因;
(2)针对原因构建解决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理想体系,并说明政府干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三、关于一个城市某个社区年医疗费开支的抽样,要求写出样本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并以95%的置信度假设检验样本平均值小于总体平均值。
行政法部分:
四、依据行政法治的一般原则谈构建中国法治政府的制度基础;
五、阐述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基本特点,对修改《行政诉讼法》(1989)提出你自己的意见。
2010年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试题
行政学原理
一、概念分析题(60分,每题10分)
1有人说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小于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所以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不大适合企业管理。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2、面试就是面对面的考试。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3、薪酬等于工资。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4、宏观行政效率等于经济增长率。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5、工作评价就是工作分析。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6、华盛顿共识体现美国主流经济学,国家意志和价值观。如果正确请给出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界定。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1、解释下人力资源“成年人口观”、“在岗人员观”、“人员素质观”的含义,并简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
2、简述影响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控制公共财政支出提出建议。
三、论述题
1、组织绩效管理流程图(略)
(1)分析绩效考评、绩效管理的异同点。【10分】
(2)对如何改进公务员绩效管理工作方法提出建议。【10分】
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思想,并分析其对解决经济危机有什么启示。【20分】
一、请结合中国行政立法、管制以及司法审查的“真实情况”,并举一个法律或例子(判决),指出中国现阶段行政法的总体特征,以及趋势、展望和前景。(1500字左右)50分
二、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是什么?5分 在发展问题上是怎么体现的?20分
三、(1)威廉·邓恩的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分为效益、效率、充分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当性,分别解释其含义。
(2)政策合法化的狭义和广义理解分别是什么?(10分)
四、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请你提出解决现状的公共政策。
五、某班有90个学生,一次考试全班平均分68,标准差为8分,在90%的置信水平下,写出全班所有同学的可能分数?(已知:Z0.01= Z0.05= Z0.1= )(10分)
六、2002底要一次性筹集资金用于未来四年的建设投入。为了最小化筹集资金,公司打算运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第一年要投入100万,第二年150万,第三年120万,第四年80万。(1)投资项目A,3年期,本息回报率140%,上限50万;(2)项目B,2年期,本息回报率150%,上限60万;(3)2004年投资债券,2年期,回报率130%上限80(4)每年存入银行,利息?存款额不限。要求最小化筹集资金,请写出规划模型。
京研教育考研高端辅导咨询QQ或微信AA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栏目提醒】:公共政策为您提供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技术总结参考,解决您在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技术总结学习中中的难题,参考。&&&&
掌握公共政策研究的七种政治决策模型把握每一种模型的概念、特征、理念和基本评价;明确数学分析模型中的三种具体模型的基本理念;了解三种数学分析模型的基本运算方式。&&&& 1、理解渐进决策模型的内涵和特征。&&&& 2、评价精英决策模型。&&&& 3、比较团体决策模型和综合决策模型。&&&& 4、利用政治系统模型分析具体公共政策的产生过程。&&&& 5、什么是规划论、决策论和对策论。&&&& 作为政策分析要素,quot模型quot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因素一般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为了从本质上掌握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与基本特性,需要经过科学的抽象,提炼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的模型来。&&&&在政治学家与行政学家所建立的政治决策模型中,人们综合了与政策科学相关科学的理论,提出了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综合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集团决策模型和系统决策模型等等。&&&& 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该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最重要的。&&&&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或是希望利益最大,或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 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 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三)评价 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的是与非是极其困难的。&&&&靠分析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的,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的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的价值观。&&&& 再次,有人认为quot公共利益quot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了这种认识,认为在构成公共利益要素这个问题上,人们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意见, 第四,决策中的相关分析不是万能的。&&&&决策受时间与资源的限制,对复杂决策讲,不会做出无穷尽的,甚至长时间的分析,也不会花费太昂贵代价用于分析,或者等待一切分析妥当再作决定,否则会贻误时机。&&&& 西蒙进一步补充,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有关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不可能对信息做出最优化的处理与分析,因而不能获得百分之百的最佳决策。&&&& 西蒙试图通过修正理性决策模型,提出了被人们称之为有限理性决策模型。&&&&西蒙提出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准则。&&&&他认为求得最优解只有在数学上或理论上存在,即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存在,而在错综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中不存在,其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三点: 1、因最优的标准不一,因此一个完全客观的最优是不存在的。&&&& 2、即使存在最优,短时间内很难用完全的信息把它找到。&&&& 3、事物的不断变化,即使在长时间内找到最优,得到的最优事物的演变很可能不是最优。&&&& 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替代办法。&&&&若替代办法满足甚至超过了标准,则替代办法是令人满意的。&&&&与封闭的理性决策模型不一样,所选择的标准本身可以变化。&&&&一旦按原标准获取不到满意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则需要重新制定或修订原有标准。&&&& 导致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组织内因需要实行联合决策而冲突个人对实际认识上的差别会产生冲突,认识的差别还影响到冲突的程度组织成员的目标不同也会产生冲突。&&&&西蒙提出了四种解决冲突的方式: 1、要确定一个满足共同准则的解决问题办法。&&&& 2、用劝说的方法,改变个人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一致。&&&& 3、在目标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不可改变时,可采用协议方式。&&&& 4、与协议性质相似,可使用权术来解决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所以,因个人不能做出决定所引起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因组织冲突所导致的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后两种方式。&&&& 西蒙还提出了决策的过程观,提出了决策过程的基本步骤:收集资料、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抉择、反馈。&&&& 渐进决策模型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于1959年发表的《“渐进调适”的科学》中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型也是从批判理性决策模型入手的。&&&& (一)渐进决策提出的社会背景 林德布洛姆关于渐进决策的思想,在他的早期著作《政治、经济、福利》一书中己具雏形。&&&&他在书中提出了社会政治过程有四种基本形态: 1、价格体系 对政治领袖来说,只有服务而无权力,他们不会屈从但只有权力而无服务,又会失去大众的支持。&&&&如价格体系一样,政治领袖控制着社会大众,同时又被社会大众控制,两者相互控制。&&&& 2、层级体系 层级体系是政治领袖为实现其目标,由上而下,层层控制的工具。&&&& 3、多元体制 在美国多元化的政治体系中,存在着多元政治权力中心,并各有其自己的政治领袖。&&&&决策经常是在各党派公开地相互竞争中进行。&&&&各政治领袖受到多元体制形态的控制。&&&& 4、议价市场 买卖双方要相互讨价还价。&&&&妥协的结果是互相退让,选取折衷方案作为成交的价格。&&&&在政治上,各政治势力团体,如政党、政治派别与利益集团等等,相互妥协、交易,取得一种能牵制各政治领袖的quot议价quot。&&&& 因此,从价格体系角度上看,价格不可能单方面决策从层级体系角度看,除最高层外,其他层次也无法单方面做决定从多元体系看,决定是各政治权力中心互动的结果从议价的角度看,决定又是双方妥协的产物。&&&&这样,决策是彼此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无一方可以单独做决策。&&&& (二)渐进决策的内涵与特点 由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制衡,政府的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这种调适源自渐进的政治、渐进的政府决策,并主要通过政党政治来实现。&&&&调适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是否能够在一种渐进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寻获关于既定政策的公共看法。&&&&因此,关于政策的社会趋同程度是这个成败的关键。&&&&林德布罗姆认为的渐进政策如图所示。&&&& 60
概括地说,渐进主义政策分析模型有以下特点: 新增加的政策 过去的政策承诺 1、因为现实政治所推行的是渐进政治,对政策,各政治领袖与政党的看法大致上达成共识,所能调节或改变者,只是在小的支节问题上,因而是渐进的。&&&&在实际政治中,不一定需要用许多理论。&&&& 2、尽管政策分析或制定也会经常出现许多变量,但渐进分析只注重几个重要变量,方案的考虑也只限于少数几个。&&&& 3、价值与事实在渐进分析中交互使用,互为一体。&&&&现实政治中的基本价值已达共识,无需再寻求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作为决定的标准。&&&& 4、渐进分析着重己有的政策为前提,这样的政策更可能被社会上一般人所接受,并且与实现差距不大,不至于冒险。&&&& 按照上面的想法,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积小变大原则 3稳中求变原则 (三)渐进分析的合理性: 1、渐进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政治领袖对基本国策的看法是一致的,仅对每项政策提出渐进修改而已。&&&&每一个竞争政党也只是渐进地改变本身的政策,因而某项政策是在解决某一个既定问题时,经渐进修改而达到完善地步。&&&& 2、渐进决策模型基本是保守的,它以现行的计划、政策、消费为基础。&&&&决策者既没有足够时间、智慧或经费,用以调查所有的政策方案,也无法在多种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相互交错作用的情况下,评估出每一项的成本与利益。&&&&只好以接受以往政策为理由,只审查不至于造成自然、经济、组织与行政失调的方案。&&&& 3、人的智慧与能力是有限的,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不会经常追求唯一的最佳途径,一旦发现有可行的途径,就会停止追求。&&&&决策者只有在那些自己熟悉的方案中,不能再满足需求时,才会冒险寻求较根本性的政策改革。&&&& 4、社会由各种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的种族组织而成。&&&&不同的团体,各有其既定目标。&&&&在现阶段多元的社会环境下,为维持社会稳定,政府希望保持现行的计划,不太愿意从事全面性的政策改革。&&&&为保证现行计划的连续性,决策过程只能是渐进的。&&&& 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策的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 (四)评价 优点: 1、决策所选择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 2、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结果。&&&& 3、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 4、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5、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批评: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时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 综合决策模型是国际著名公共政策研究学者德罗尔于1968年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一文中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模型。&&&&这一模型是对理性政策模型和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综合,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关于二者合理性的延伸和有机的结合。&&&& (一)模型以下列具有连续性的假设前提作为自身建构基础。&&&& 1、首先,最佳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 2、其次,上述增加理性的努力对于复杂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增加理性的努力可以通过许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 4、最后,现代政府实际上同时面对两种交叉的政策诉求,只不过在一定的时期以一种政策诉求为主而已。&&&& (二)综合决策模型的主要特征与具体过程: 1、确认重要的政策目的,决策标准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2、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尤其需要探讨具有创意的新方案。&&&& 3、预先审查各种政策选择方案的政策期望与代价,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再选择风险较小的、效果最佳的政策方案。&&&& 4、政策这可以首先应用渐进主义的政策分析模型监视现行的政策,在应用多种相关的知识、理论、分析技术检视现行政策的可能的政策后果,并确定主要的政策期望,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制定新政策。&&&& 5、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方法,在于不同的分析正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竟有坦诚和自由的讨论后取得的协商一致的意见。&&&& 6、决策者再决定对一项政策进行广博理性(comprehensive rationality)的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积极进行是否值得的求证。&&&& 7、只要是合理的,本模型不拒绝应用任何有益的分析方法。&&&&至于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何实现综合,取决于政策问题的特质以及方法本身的可行性和兼容性。&&&& 8、为了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有必要切实改进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包括提高政策者的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实践能力等。&&&& 德罗尔以时间顺序提出了构成最佳政策模型过程的三大主要阶段及其内涵的17个较为细化的阶段,如表所示: 决策前 1 处理价值问题 2 认识现实环境 3 认识问题 4 调查、处理与发展资源 5 设计、评价与重新决策体系 6 分配、问题价值与资源 7 决定政策策略 决策中 8 细分资源 9 建立配合优先顺序的动作目标 10 建立一套配合优先顺序的其他重大价值 11 准备一套主要的政策方案(包括好的与坏的) 12 对于各种不同方案的利益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测 13 在比较预测的成果后,建立各种不同方案可能得到的利益所需的成本,并指出最佳的方案。&&&& 14 评估最佳方案的利益与成本,并决定其好坏 决策后 15 激励政策的执行 16 执行政策 17 执行政策后的评估 (三)对综合决策模型的批评: 1、模型极力强调政策创意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建立产生政策创意的机制。&&&& 2、模型试图以“协商一致”作为检验政策质量的主要价值评判标准,但“协商一致”本身正是政策分析中的难题之一,所以,问题还是问题。&&&& 3、模型试图将理性与超理性结合在一起,借以提升公共政策的周全程度。&&&&但理性的规范要求与超理性的规范要求在思维特征与操作方法上恰好是矛盾的。&&&& 精英决策模型,是将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又成为杰出人物模型,是托马斯〃戴伊T.R.Dye和哈蒙〃齐格勒(Harmon Zeigler)于1975年在《民主政治的讽刺》中提出来的。&&&&其不是人民大众通过他们的需求与行动决定公共政策,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决定了公共政策,然后由政府官员和机构加以实施。&&&& (一)精英决策模型的基本内容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而群众则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群众代表,他们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那个阶层。&&&& 3、非杰出人物向杰出人物的转化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又持续的过程,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发生革命,在非杰出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杰出人物的一致意见者,才被允许进入统治集团。&&&&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6、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相反,杰出人物影响群众远远超过群众对他的影响。&&&& (二)评价 戴伊等人的理论,把政策看成是杰出人物行为的产物,只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并服务于他们的目标,有其合理性。&&&&迄今为止,人们不难发现,现今在任何政治制度下,总是少数人统治着多数人;其次,在任何社会中,政治精英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可能是影响该社会政治参与性质的一个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对大多数政治精英来说,政治参与至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基本价值;(亨廷顿《难以决策》)另外,人类政治民主的理想形式是最广大的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但政治民主的内涵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只要代议制民主制依然是现阶段人类政治民主的主要形式,精英决策就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在任何一个大众参政议政程度较高的社会里,人民群众的影响仍是占主要地位的。&&&&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要求看,政府最基本的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其决策既要真正能代表并反映他们的需求,又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否则任何一个政治系统不可能稳定和发展。&&&& 假设: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是政治生活中的根本事实。&&&&在如美国的那样的多元化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尽管这些利益集团,在利益、规模、结构和活动方式上是多样化的,但一般地说,某一利益集团往往关心的是影响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政策。&&&&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同一个政策,常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理解与追求,因此政府就有必要从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 内涵:集团决策模型将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正如厄尔〃莱瑟姆指出的那样:quot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从集团模型看来,集团是个人与政府间发生联系的纽带,集团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政治行为,这种体现了个人的愿望和利益间的集团的互动性,将不断地影响着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动机。&&&& 评价:按照集团决策模型的理解,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集团决策模型但这种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到决策过程中集团的作用上,并以此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具有利益冲突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从这点上讲是富有启发性的。&&&& 系统决策模型是一种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对来自环境需求反应的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于1979年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提出来的。&&&&它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强调政治系统的环境作用,将政策看成是环境对系统作用下的产出。&&&& (一)政治系统模式的几个主要概念: 表示政治系统与其他环境之间的概括性变量,这种变量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了系统外部以一切可能的主要方式改变,修改或影响系统的所有事件”。&&&&在所有事件中,要求和支持变成主要的输入方式。&&&& 表示构成政治系统环境的个人和团体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或实现一定的价值理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诉求对象提出的采取行动的政策主张。&&&&一般地说,环境因素的要求尤其是那些代表广泛或者表现强烈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规定性。&&&& 表示,个人和团体遵从约定的政治民主方式――选出的结果,遵守法律、缴纳税收,接收政治系统为满足要求而做出的权威性的价值分配,即遵从政策决定。&&&& 表示,政治系统制成公共政策(完成了关于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并以此影响环境,改变环境因素提出的要求,增强或降低环境因素的支持。&&&& 从一般论的观点看,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政治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视它为黑箱,一般不需要仔细研究清楚它的结构,只求对输入投入、系统、输出产出之间的关系搞明白就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也可以用图表示: 环境 环境 要求 支持 环境 环境 (二)政治系统的内容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个互为影响的动态过程,在反复循环中产生公共政策。&&&&对系统来说,保存自己的机制是:产出要符合民众利益本身要不断完善具有法律支持的强制力对冲突性的投人要有协调措施。&&&&对反馈来说,有效的机制是:实施公共政策后需要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叠加到输人中,达到影响输出之目的,即修改和补充原有的公共政策。&&&& (三)评价 利用系统决策模型,若能对下列问题做出圆满解答,会对政策分析提供有意义的成果: 1、需求和支持投入会在什么样的政策环境下对系统发生影响 2、政治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哪些重要特征,得以将需求和支持转化为公共政策,并使公共政策具有持久效用 3、环境的投入,如何影响政治系统的特征 4、政治系统的特征,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 5、环境的投入,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 6、公共政策如何作用于环境并反过来对政治系统发生作用 系统决策模型无论在何种环境里,它都可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它有广泛的应用性。&&&&在稳定的环境里,需求和支持变化不大,政治系统只需渐进地修改公共政策的内容在快速变迁的环境里,需求和支持变化很大,为适应变化获得自身生存的需要,政治系统必须实行彻底改革,使系统的产出,即公共政策符合新的需求和支持。&&&& 数学分析模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很广。&&&&仅运筹学的内容中,如规划论、排队论、决策论、对策论等,都是经到的方法。&&&&本节仅介绍规划论,主要是线性规划,以及决策论、对策论的基本内容。&&&& 作为规划论中最基本的内容,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线性规划模型结构有三个基本要素: 1、决策变量 在给定的政策问题中,要确定其值的变量,它们与问题的目标 政 治 系 统 输出 输入 和从事的活动有关,是非负数变量。&&&& 2、目标函数 是决策目标的数学描述,主要是求得目标的极值。&&&& 3、约束条件 实现政策目标的客观条件和限制因素。&&&&对模型中的决策变量起约束作用,可分为资源、需求、结构、边界约束等。&&&& 为说明线性规划的基本内容,举例如下: 某条河流经两个城市A与B,流经城市A的河水流量是每天500万立方米。&&&&在两个城市之间有一条流量为每天200万立方米的支流,城市A每天排放污水2万立方米,城市B每天排放污水1.4万立方米。&&&&从城市A排出的污水流到城市B之前,有20可自然净化。&&&&依据环保要求,河流中的污水含量应不大于0〃2。&&&&若两个.
【】【】【】【】【】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学网 提供大量原创论文 参考论文 论文资料 源代码 管理及投稿 E_mail:
郑重声明: 本网站论文均来自互联网,由本站会员上传或下载,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下载完后24小时之内删除,任何人不得大幅抄录、在期刊上发表或作为商业之用。如涉及版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渐进决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