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现金贷与p2p平台强监管下还需要还钱吗

P2P备案终于落地,现金贷监管还遥远吗_百度知道
P2P备案终于落地,现金贷监管还遥远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现金贷如今已经是风口浪尖啦~!楼楼这个消息有点不灵通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监管部门将对P2P中的“现金贷”进行强监管
为落实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P2P整治办)通知精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方监管部门相继作出部署,全面排查“现金贷”。
4月2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对各互联网金融平台下发“关于定期报送‘现金贷’业务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各平台自查自纠,每月30日之前按月报送现金贷业务情况。
4月19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下发通知,要求会员单位进行“现金贷”清查,并于日前上报该会。
当天,据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摸查了解,广州目前有少数平台涉及现金贷,暂未发现暴力催收等恶性事件。同一天,有上海网贷平台人士也称,他们也已于4月18日收到当地监管部门发来的“现金贷”摸底统计表,并要求4月20日前上报相关统计数据。
此外,从监管动向变化来看,最新排查范围已扩大到网络小贷行业。P2P整治办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对网络小贷开展“现金贷”业务同样要进行风险排查和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监管政策的出台,市场亦传出了“现金贷”可能会面临“一刀切”的说法。
4月2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针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作出的规定,市场可能存在两种误解。
首先是对P2P网贷平台的短期个人信贷业务做出限制,把期限较短的个人信贷归入现金贷监管范围之内;二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从这一点来看,有可能是限制各种贷款平台以所谓自有资金做消费金融的现金贷业务。
上述负责人指出,对于现金贷,主要问题就是高额的利率、罚息、利滚利以及由还不上款利滚利引发的高额负债而引发的暴利催收。其本质问题是出在过高的利率上,虽说可能直接利率没有那么吓人,但各种名目的费用以及不正常的罚息,引发的问题也极为严重。虽然让平台赚的盆满钵满,但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4月20日,另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网络小贷之所以纳入互联网风险整治范围内,是出于异地管理的需要。主要是网络小贷突破了地域限制放款,面临异地管理的必要性。
“异地管理也是在今年2月举行的中国小贷联席工作会议上首度提出来的说法。按原来的计划,针对网络小贷管理将下发专门的指引。不过,新主席上任后,这一进程有所延后。”该人士说。
此前,已有地方金融办向银监会提出异地展业监管的问题。该人士称,按照原先拟定的指引思路,网络小贷的审批权或将上收,即网络小贷牌照审批将从原先的地方发放上收,改至当地银监局推荐后,再由银监会进行审批,但市场监管仍归由地方金融办属地监管。
不过,审批权上收一事需要上报国务院办公会议审批通过,加之银监会高层人士变动,指引下发一事便暂时搁置下来。但是,对于网络小贷的监管已是迫在眉睫。
据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介绍,截至目前,网络小贷的发起人主要有两大类。
一大类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为了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发起成立网络小贷。这些掌握了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巨头,只有在获得了网络小贷的资质后,才具备数据金融变现的能力。
另一类是传统的P2P网贷平台。在去年的监管文件下发前,P2P网贷平台面临资金错配的情况发生。面对监管压力,部分平台为了取得合法的放贷人资格转而发起成立网络小贷公司。通过放贷形成的资产再进行债权转让,并不断循环,从而达到资产出表的目的。
另据了解,目前,网贷平台和网络小贷在现金贷业务活动中存在交集。比如P2P网贷平台开展现金贷业务时,如果用户募集自己不足或不及时,可以接入小贷公司作为资金方,为用户放款,作为补充。同时平台还可为小贷公司提供资产。
“目前,市场上超过90%以上的现金贷产品都是高收益产品,平均年化利率高达150%,主要是通过粗放式的经营来覆盖高坏账率,平均坏账率约30%左右。”徐北称,“个人预计,在监管部门对现金贷业务进行强监管后,99%平台可能都会撑不过去。只有锁定年化利率40%以下、坏账风险控制在10%以下的平台才有望生存下来。”
转自钱盆网
原文点击查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想要赚钱的请点击
网络理财投资应如何进行?
今日搜狐热点p2p现金贷平台强监管下还需要还钱吗?
自打日正式发布p2p现金贷监管文件至今3个月有余,逐步规范了开办平台的证件拍照和相关存管等手续,严格限制了年化息费36%的上限,于是乎原本在统计内的2693家p2p现金贷平台所剩无几。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不符合现有金融办等机构规范化开办的p2p现金贷平台欠款需要还吗?有没有什么判断标准?
监管之下,p2p现金贷不知何去何从
第一种情况:p2p网贷平台跑路,可以不还
如果你发现在某平台贷款之后公司跑路了,他的老板携款逃跑了,你可以马上停止还款。因为这时候,现金贷公司已经不存在了,老板都跑了,加入有人还要求你还款的,肯定是骗子,格外小心。
强监管下跑路的比比皆是
第二种情况:p2p网贷平台被认定为非法平台
如果你借款的这家现金贷公司被认定为非法平台了,你也可以停止还款。如果现金贷公司涉嫌违法,他就有可能是非法放款。这时候,就只要等,等有关部门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借款如果不是金额特别大,都会被判定为只还本金的。
非法平台本身就不该存在
第三种情况:非法催收造成人身伤害
如果p2p现金贷公司在催收的过程中,对你造成了人身伤害,可以马上停止还款并且你一定要找到有关机构或者政府出面甚至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所遭受到的伤害再来谈欠款的事情。一般的催收手段都是属于民事责任民事纠纷一类,所以现在的催收平台很张狂,但是一旦造成人身伤害性质就不一样了。
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了,新的现金贷文件已经明确规定了不准将风控和催收等项目外包,在受到催收行为损坏自身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说清楚是哪个平台的催收,如果他敢说是平台的一旦有违规行为就可以随时举报,不敢说那就可能是外包的业务,收集证据证明是哪个平台的一样可以举报他非法催收!
暴力催收何时休
最后再说一点,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也是要有针对的,千万不要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暴利不再,行业严监管下小额现金贷何去何从?_网易新闻
暴利不再,行业严监管下小额现金贷何去何从?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暴利不再,行业严监管下小额现金贷何去何从?)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整治办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暂停牌照发放本身对已有玩家的影响有限,市场关注的是通知背后的信号意义,可能意味着围绕现金贷的系统性监管和整顿大幕开启。届时,当前现金贷行业的资金渠道、获客模式、定价模式等都会受到影响,也不排除市场进行一次洗牌,当前的一些头部公司因为某些合规问题或模式问题,在新规之后或一蹶不起。受此消息影响,近期赴美上市的几家平台,股价再次出现大跌,有几家平台股价已经破发,行业监管的威慑力可见一斑。就着即将来临的监管政策组合拳,我们不妨对现金贷行业做个集中回顾,行业如何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风口?爆发式增长的背后,究竟有何风险?监管的来临,对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妨一起来做个梳理。天时地利与人和,现金贷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讨论现金贷问题之前,需要先对概念进行界定,广义上看,不基于具体消费场景和受托支付的个人贷款产品,都可视作现金贷,从业机构涵盖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也包括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P2P借款、现金贷平台等非持牌机构,利率定价有高有低、金额有大有小、期限有长有短;而狭义上看,当前引起热议的现金贷产品主要指期限短、金额小、利率高的特定产品,经营方以非持牌机构为主,是行业潜在风险的始作俑者。在本文中,我们就以狭义的现金贷口径进行讨论。现金贷的崛起以至于成为一个风口,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原因:早期互联网消费金融围绕场景进行的大数据风控探索,积累了风控基础和种子用户基础,以银行为代表的持牌机构转型为现金贷行业开放了资金渠道,P2P行业小额普惠的监管定位促使全行业发力消费金融和现金贷业务,政策层面鼓励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的信号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再加上一直在努力寻找新风口的风险资本加持等,种种因素集中在一起,共同催生了现金贷的大风口。具体来看一下:大数据风控与业务模式的建立。在很多人看来,典型的现金贷平台是零风控,依靠高利率来覆盖坏账风险,那就要反问了,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之前怎么没人做?高利率就能覆盖坏账风险,暴力催收的舆论风波从何而来?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一直是欺诈风险高发领域,若没有较为完备的风控手段,再高的利率也无法弥补骗贷团伙带来的损失。所以,大数据风控手段的逐步成熟,是现金贷业务得以放量增长的先决条件。自2011年央行发放第一批支付牌照以来,第三方支付迎来高速发展期,期间积累了大量关于大数据反欺诈的经验教训;而2013年以来P2P和互联网场景分期的崛起,也加速推动大数据反欺诈技术走向商用和成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大数据风控的成熟使得现金贷的业务模式得以建立,才有了后来的故事。转型压力下,资金方打开了水龙头。放贷需要资金,自P2P进入整顿期以来,各类变相募集公众资金的行为门槛和成本大幅提高,没有机构资金的注入,现金贷行业起不来。恰恰传统持牌机构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一方面要调整业务结构,提高消费金融占比,又不懂互联网消费金融那一套,本质上也不信那一套,于是就做起了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方,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本质上还是对公授信那一套,轻车熟路,消费贷款数据也很好看,何乐不为;另一方面则要进行互联网化转型,与互联网化的现金贷平台合作,便是转型的标志和起点。于是乎,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资金方与现金贷平台的合作越来越深入,水龙头管道越来越粗,助力部分平台在短短一年内实现数十倍的增长,风口真正起来了。政策层面对消费升级的鼓励,为消费金融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金融是个强监管行业,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整体又处于集中整治期,很难有新的风口起来。不过,消费金融可以助力消费升级,本身又不涉及公众资金,当时主流的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业态并无大的风险隐患.所以,在对校园贷进行重点整治后,政策层面并未对消费金融业态进行过度的管制,仍然以鼓励为主。在这种行业整体整顿、局部宽松的背景下,各种资源开始加速涌入现金贷领域,风口便形成了。此外,P2P新政对于大额标的限制,促使两千多家P2P平台把经营重心转向消费金融。相比现金贷平台,P2P平台的经营历史更久、客户基础更雄厚、技术实力也更扎实,成为现金贷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而资本的涌入,也为行业起飞加了一把油。事关两层面风险,此次现金贷不同于校园贷哪里有风险,哪里便有监管。如果不是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现金贷的风口不会这么短,政策环境也不会转向。那么,蓬勃发展的现金贷行业背后,究竟有何问题呢?结合当前的行业现状来看,现金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借款人层面,主要的问题是畸高利率加重借款人负担、非法催收影响借款人人身财产安全且扰乱社会秩序、多头借贷大幅提高借款人杠杆率等。校园贷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借款人层面,主要的表现是高利率和暴力催收,出现了很多负面舆情事件。不过校园贷整体规模有限,校园贷平台与传统持牌机构联系也不紧密,风险在行业层面不具有太多的传染性,监管的处理措施也很直接,开正门、堵偏门,非持牌机构一律禁止从事校园贷业务,同时鼓励银行等持牌机构进入校园市场。在政策层面上,也主要围绕借款人一方,关注畸高利率、暴力催收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个是金融体系安全性层面,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有待规范、业务发展缺乏实质杠杆率监管、潜在不良风险突出、风险可能经由助贷模式转移至持牌机构等等。与校园贷不同,此次现金贷的问题,便已经上升至行业层面。除了P2P机构的现金贷业务资金来源于网贷投资者外,其他现金贷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持牌机构,虽然引入了保证金、第三方担保或保险等风险缓释手段,但一旦现金贷平台本身出现问题,保证金机制将形同虚设,持牌机构将不得不直面风险。届时,风险,便传导至持牌机构。那么,现金贷行业究竟会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风险事件呢?起码从现在的不良数据看,头部平台的损失率基本能稳定在5%左右,并不高,完全可以承担。不过,现金贷行业的两个特点加剧了这一担忧:一是杠杆率问题。作为非持牌机构,现金贷平台不受杠杆率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1亿的资本金甚至可以放百亿的贷款,意味着平台主要靠经营过程中的利息收入来承担风险,一旦出现局部系统性事件,导致不良率陡升,击穿了贷款利率定价,届时,平台并无充足的资本金来对冲风险,唯有倒闭一途,风险便传导给了资金方。从这个角度看,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现金贷平台,很多并不具备承受局部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规模大而底子薄,让人不得不忧虑。二是多头借贷问题。借款人层面的多头借贷问题,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局部系统性问题的暴露,使得这些高杠杆率的现金贷平台分分钟倒闭。所以,此次现金贷的问题不同于校园贷,不仅仅是高利率、暴力催收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事关行业安全,所以,监管的方式与力度,也将不同。关于现金贷监管的几点预测与建议基于上面的分析,除了延续4月份《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补充说明》中提到的利率定价、催收方式等要求外,资金来源、杠杆率、拨备政策都会成为重点监管内容。其中,利率定价、催收、拨备政策等手段都比较容易落地,衍生性影响也小,可以参考对于持牌机构的监管规定进行处理。而对于资金来源、杠杆率的要求,则既要设定监管目标要求,也要给予一个过渡期,避免激化风险。现金贷风险的传播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经由现金贷平台的资金渠道向持牌机构传播,表现为当现金贷平台不足以兑付不良资产时,作为资金方的持牌机构将不得不承担实质性风险;二是经由借款人向其他现金贷平台传播,表现为当存在多头借贷行为的借款人在一个平台出现实质违约时,大概率也会在其他平台上违约,从而引发行业性不良的集中性爆发。风险的传染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金贷风险的整治宜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可能在短期内激化风险的一刀切措施。此外,还应坚持“开正门、堵偏门”的原则。系统性的信用风险很多时候是由流动性危机导致的,而借款人的流动性危机多来自于集中抽贷行为。所以,在对非持牌现金贷平台集中整治的同时,要鼓励持牌机构加大投入、填补市场空白,避免借款人因为短期流动性问题演变成信用风险问题。最后,对于市场关注的多头借贷行为,这个结要慢慢解,是个系统工程,急不得,处理不当就成了抽贷,会引发一些问题。现在要做的,是要控制增量,然后留下存量慢慢去化解。集中整顿之后,小额、短期限的现金贷也有望成为一个新的业态,被主流金融机构接纳,只是,暴利不再、爆发式增长也不再。这样的明天,其实也蛮好的。
本文来源:钛媒体
责任编辑:邢晨雨_NBJS513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现在的位置:
现金贷洗牌 “老赖”可以不用还钱了?
  现金贷洗牌 &老赖&可以不用还钱了?具体详细内容南方财富网小编为你报道。
  在老赖的煽动下,一些无力还款的用户也动了当&老赖&的念头,&可以不用还钱了,国家说了,不能暴力催收&。一场逾期风暴正强势袭来,平台不良及逾期率突增,&首逾(首次逾期率)已经快突破50%&,&存量逾期50%到70%的都有。&
  在监管收紧、牌照限制、逾期率攀升等多重压力下,部分现金贷平台加快缩量调整、转型步伐,&目前一天放贷的金额在几百万元,大约为之前的十分之一。&&大概一个月之前我们推出了消费分期。&
  之前现金贷的钱&太好赚&,现在的钱&太难收&,有第三方服务商称损失或将达千万。
  资金方也谨慎给出反应,有平台反映向银行求助资金无望,之前合作的&老伙伴&P2P平台,态度转瞬也变得谨慎起来,有资金方已全部叫停合作。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加强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
  重磅文件落地,现金贷监管一脚急刹车,整个行业都乱了阵脚。
  无力还款用户动了当&老赖&的念头
  &反正这样了,不借钱还了,就把上征信的还了得了。&
  &现在网络小贷一刀切,不用还了?&&这几天将有几百万人陆续面临逾期,怕啥&、&他们也就会爆通讯录,别的也没什么花样了,这段风声很紧&&&
  《通知》落地与负面清单出炉后,在一些现金贷款的交流群里,如何应对催收,监管后是不是可以赖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不少老赖跳出来煽动大家不要还款,有人声称&不要理,一两天就没事了。&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现在没钱的,只要熬过一个月就没这么严重了,最多想起了隔一段时间给你打电话。&
  在老赖的煽动下,一些无力偿还贷款的用户也动了当&老赖&的念头。
  社交媒体上,关于现金贷规范的政策出来后,林珊(化名)在评论区留言,&网贷撸太多,现在已经还不起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林珊说,自己之前沉迷一款网上的游戏,&把钱全都扔了进去&。微贷、急用钱、手机贷、贷小强、人人花、魔法现金,林珊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游走在各大现金贷平台中,贷款多则3000元,少则1000余元,加起来还未还的大概有4万多。
  &微贷借了1500,利息不高,但是已经逾期一天了。急用钱还了2000、手机贷还了1900,但是这俩现在都借不出来。&林珊想继续尝试以前的方法以贷养贷,但手机贷审核没通过,急用钱通过后三天也没放出款,&我估计是够呛了&。
  林珊说,自己不想还了,但不知道会不会有事,最近收到三个电话,可能是催收的,&反正这样了,不借钱还了,就把上征信的还了得了。&为了不让催收电话&轰炸&自己,她用了一个平时不常用的电话号码。
  周杨(化名)在10家左右的现金贷平台借了款,有6家出现逾期,还有在几家的贷款没有到期,但最近接到的催收电话少了些。&不管它,稳住、没事的&,周杨一边说自己的想法,一边还去安慰陌生的借款人。
  与周杨不同,虽然在群里鼓动大家不要害怕逾期催收,王小宇(化名)还是准备先把到期的几千块贷款还上,因为这两个贷款都是第一次出现逾期。&当初因为三四个月没上班,再加上我女友在一起就开销大。分期的暂时不怕,这几天到期的几千块钱要还上,别让征信、家里受到影响,催收来恐吓通讯录的熟人什么的不好。&
  出于家中负担的考虑,王小宇不敢告诉父母,12月4日下午,他跑出门,开始找朋友筹钱。
  存量逾期高达70%,平台担心引发&踩踏事件&
  &每家的不良都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存量逾期别说50%,70%的都有。&
  老赖们的态度对于现金贷平台方和资金方而言,打击尤胜监管的收紧。
  据记者此前了解,一些现金贷平台对外公布的坏账率在5%左右。业内人士称,坏账在5%-6%属运营不错的平台,政策趋紧可能会增加,大量共债群体会逾期、违约。
  &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贷款能否收回来,或者收回来的比例是多少。现在首逾已快突破50%了,之前首逾在20%到25%,增加了不少。&一家现金贷平台的创始人林宇称,这个情况不一定每个平台都会遇到,可能有些风控做得比较好。
  林宇说,害怕坏账引起行业的&踩踏事件&,虽然也算是考验风控的一次行业洗牌的过程。&可能进入晚的企业,之前的利润都要收回去。我们也可能有一部分也会回去,但还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从大家(行业)对整个贷后表现的相互交流看,每家的不良(即坏账)(平均)都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存量逾期别说50%,70%的都有,而且将近四成都是首逾触发(即第一期就不还钱)。这种情况很可怕,由老赖引起的行业&踩踏事件&,不是有可能,而是正在发生。&这两天私下里的行业互动、大家相互报的数字,都让作为几家现金贷的资金方、某P2P平台主管市场与业务合作的副总裁刘洋深感寒意。
  记者看到某反欺诈公司的华北区负责人在朋友圈晒出某家资产管理集团承接现金贷不良资产托管的业务消息,有几位现金贷的老板&走过路过&时,还点了赞。
  当被问及是否收到这类接盘侠的行业电话时,刘洋不太愿意正面回答。但他告诉记者,对于不良,其合作方、还想做下去的现金贷业者目前采取了如下几种举措:
  第一种,&大不了我们就做公益了&,趣店事件中罗敏的这句话,现在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从业者的心态,&但前提是你的底气够足、前期的利润够多&。
  第二种,&有的机构加强了产品端的调整,新客就不放贷了,只放有信用记录的熟客&。据记者了解,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些现金贷同时连贷款超市的导流也停掉,只维系与老客户长期形成的借贷关系。
  第三种,加强贷后的投入,从催收力度上去提高回款率。据悉,面对强大的老赖军团,为了高效催收,平台给催收员涨薪5倍,月薪达到7万多,催收员则日日加班加点,使出浑身解数仍收效甚微。
  &如果都不还钱了,你们怎么办?&&没办法,目前就只能拿利润补窟窿,万幸放的总量并不大。我们的所有交易都要交税,包括坏账也要交,因为不是金融机构,没有金融机构(免税的)特权&。刘洋回答完记者之后,叹了一口气,赶往他的下一个会场。
  另有一家平台的创始人也担心群体性坏账或者共债集中爆发,&同行谁也没好果子吃&。&这个群体本来是共债情况比较多的群体,其实在我这边借的,可能也在别的平台借,我的老用户也有可能是别家的新用户。&林宇说。
  缩减贷款量至1/10,有平台转型消费分期
  &目前一天放贷的金额在几百万元,大约为之前的十分之一。&
  林宇大概算了下,目前一天放贷的金额在几百万元,大约为之前的十分之一,&之前一天可能放六七千万&。而在关于现金贷的规范政策出来之前,林宇旗下平台的费息已经改到年化36%了,也不是&砍头息&的模式。
  据记者了解,对于行业头部的公司来说,每日的放贷金额超过亿元并不罕见。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旗下小额现金贷款平台&2345贷款王&发放贷款达411.75万笔,贷款总金额为62.74亿元,同比增长了2160%,其中12月单月发放金额便达14.02亿元。
  &闪电借款&是掌众金服在2014年推出的小额借款在线撮合平台,近期宣布下调综合费息至年化36%以下。按照上市公司中国信贷科技2017年中报,在上半年,掌众金服的注册用户增长了769万人,累计撮合交易额213亿元,并围绕闪电借款延伸出大额现金分期、流量分发平台等业务。
  官网显示,截至10月底,掌众金服累计撮合交易额超600亿元。也就是说,6月后的四个月时间里,掌众金服平均每月撮合放贷金额接近100亿元。
  在前期下架超过36%利率的产品后,某现金贷平台经历了缩小现金贷业务比例、转型做信息导流平台等尝试,政策出台后,又着手做更多的准备。
  &准确来说,现金贷业务我们停掉了。基本上政策出来之后,就马上停掉了,大概一个月之前我们推出了消费分期&,这家平台的一位负责人称,他们主要定位做平台业务,为持牌的金融机构做导流,因为创始人多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经验,也符合金融科技公司的属性。
  另外一家下调过现金贷业务综合费息的公司表示,规范现金贷的文件发布后,已经组织各个业务部门逐条梳理改善相关业务,对不符合新规的部分进行调整完善,加强息费改革、催收规范以及客户筛选和信息保护。
  据该公司人士介绍,之前也已经在消费分期方面拓展业务,和一些大的电商公司、金融机构开展了合作,现金贷存量在贷款余额中比例并不大。
  服务商做好最坏打算,或将损失千万
  &这几天我们算了下可能要&打水漂&的损失没上亿,但也是千万元级别的。&
  &我们的客户中有三成是无牌照的,如果老赖不还钱,引发共债或行业性的&踩踏&事件,这几天我们算了下可能要&打水漂&的损失没上亿,但也是千万元级别的。&张园(化名)作为某家大数据获客及精准营销服务商的战略合规部总监,向记者坦言《通知》出来这两天,他们的数据查询业务,明显在下降。
  存量逾期、行业坏账的上升,现金贷第三方是否会出现&关门潮&?
  面对这个问题时,张园给出肯定答案。&我们有些同行现金贷客户占到90%,他们的日子可想而知。&除了几千万元的营收损失外,她和公司几位高管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细化看,目前张园所在公司大致分成三块数据服务业务,即与信贷、商业决策以及智能投资有关的数据查询服务。其中与信贷相关的业务占比超过40%,近一年来,现金贷客户的服务合同,是张园所签最多的一类。
  &他们太好赚钱了,&张园回忆道,&当时有几家规模不算太大的现金贷公司的老板,说只要放贷两个月他们就能回本,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是没想到监管整治方案落地会这么快,他们连运营的资格都没有拿到。&
  对于监管整治意见给现金贷带来的效应,张园将其分成短期和长期。
  &短期看,3到6个月吧,行业里没有受益者,大家面对的情况都差不多,损失是一定的,只能看是否超过预期,有&家底&的能挺过来。&
  在12月1日《通知》出来的那个晚上,张园和同事第一个动作是把系统中所有客户信息都调了出来,进行量化分析。对于涉及场景较多,有现金贷业务、也有信用卡代偿、消费信贷、抵押贷款等业务的客户,张园认为&其实无所谓,因为现金贷只是他们业务中的一部分。他们下架现金贷产品,转做一些大额分期的产品,像这类,我们认为没有还款问题。&
  &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无牌的机构,特别是资金端严重依赖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仅帮他们做助贷,而且手上也没有自己参股或全资经营的P2P或互联网小贷公司。&张园统计这类客户在30%左右,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要对现贷业者进行账款催收,但&我们已经做好他们全部关门、无法结清我们的钱款的准备,我们把明年的预算也做了调整&。
  &这是最坏的打算,还能忍吧&,顿了一下,张园略带沙哑地说。
  但长期看,张园认为行业中有实力者终将浮现。
  首先,&接下来,你会看到一批小贷公司的增资(即注册资本金)&,她认为这是监管方严控杠杆率的结果。
  其次,&像P2P,我们反而认为会迎来某种新生&。张园解释道,P2P因为是资金与资产的闭环,资金来源于个体用户,本来也不受杠杆的影响,只要提升资金端的收益率,再辅助一些营销的推广活动,更多的用户把钱投到P2P里,P2P的资金来源反而会增大。资产端方面,如果现金贷收缩了,已经被现金贷市场激活的用户借款需要也会转向P2P。
  张园曾做过梳理,现金贷业者有几千家,但真正跟他们签数据服务合同的,不到10%,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机构是不去做精细化运营的。&洗牌之后生存下来的机构,其精细运营的程度、风控的能力而论,都是绝对的强者。&
  资金方态度&谨慎&助贷模式难以为继
  向银行求助资金无望,P2P的态度也谨慎起来。
  &现在的硬伤是没有网络小贷牌照,一点办法也没有。全国大概3000家现金贷平台,可能90%的都处于&裸奔&状态。只能按助贷模式走,而监管画了很多线。&林宇坦言,自己是真想做好这个行业,因为消费需求已经被激活了,但目前也是边做边看。
  林宇所说的助贷模式,是此前行业内多数平台采用的放贷模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很多做现金贷的平台都是创业公司,没有牌照的公司都会选择助贷模式,资金方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会有牌照。
  &现金贷&最新的整顿通知虽然没有否定助贷模式,但也做出了限制,要求&助贷&业务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由于此前放款资金主要来自P2P,林宇在几个月前开始接触一两家银行系统,但他估计合作也会搁浅,&不知道现在银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家银行机构合作部分的负责人坦言,相关的政策都很严,所以没有碰现金贷合作这一块业务。&也和寻求合作的现金贷平台聊过,但是没什么合作,包括对合规性等方面的考虑。&
  向银行求助资金无望,林宇之前合作的&老伙伴&P2P的态度也谨慎起来。&P2P资金方也在做测试,之前需要多少资金都会提供,最近是做了一些限制。不过,即使一天给我们几千万,我们也消化不掉,因为平台本身控量的幅度也很大。&
  机构相互猜疑,有资金方全部叫停合作
  《通知》出来后,一切(合作)都戛然而止。
  刘洋所在的P2P平台作为曾经的现金贷的资金方存在,&今年7月以后逐渐开始收量资金供应,并非是因为听到监管的风声,但是我们有几家现金贷平台是签了战略协议的,其中的一家正在准备港股IPO的材料&,《通知》出来后,一切都戛然而止。
  最初,刘洋想了解&现金贷业务到底是个什么形态?借款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于是刘洋的公司开始跟几家现金贷平台进行资金合作,&500万元、1000万元、最高2000万元的每家平台的放款额,但是合作的平台不太多&。然而,在合作过程中刘洋发现,机构之间是互相猜疑的。
  他所在P2P采取直投的方式,向合作方开出了几个条件:&资金成本年化20%;要对逾期进行T+1的回购(即产生逾期后,资金方第二天收到由现金贷提供的逾期回购款项);要给我们报全量的、非脱敏的借款人数据,以便我们做数据分析。&
  刘洋开出相对苛刻的条件,前期并没挡住现金贷平台的热情,&有些公司愿意干,因为他们用高利率覆盖了高风险,而且平台需要冲量,但后期随着他们的资源积累,就会觉得跟我们这种合作是&没有意义&、不对等的,认为我们是为了拿他们的数据做分析,而且会怀疑我们要进入现金贷领域。&
  刘洋坦言,当时的想法,&一确实是想要这些数据;二是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愿意尝试这个领域。&
  但是,就在刘洋加派人手分析这些现金贷公司输送过来的数据过程中,监管就开始逐渐释放一些&态度&,于是刘洋和同事们开始收量,《通知》正式出来之前,刘洋与现金贷的资金合作全部叫停。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金贷不还钱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