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钉规格表焊接和热轧的区别

压型钢板防火涂料
短信快捷登录
请输入密码
您还可以使用合作账号登录网站:
还没有一起网帐号?10秒钟,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一起网帐号
获取动态密码
微信账号登陆
微信扫一扫绑定/登录
与压型钢板防火涂料相关的问题约1500个
最近更新:日
你的装修预算约 ? 万元
整体橱柜、马桶、瓷砖等
人工费+施工辅材
设计费:?元4999元(测量、设计、报价)
A: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是指由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组成的组合楼板,根据压型钢板是否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可分为组合板和非组合板。组合板是指压型钢板除用作浇筑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外,还充当板底受拉钢筋的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非组合板是指压型钢板仅作为混凝土楼板的永久性模板,不考虑参与结构受力的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利用凹凸相间的压型薄钢板做衬板与现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支承在钢梁上构成整体型楼板,主要由楼面层、组合板和钢梁三部分组成。适用于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建筑,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优点: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缺点:因需多道小梁,楼层所占净高较大,且压型钢板板底需做防火处理。
A: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是指由压型钢板上浇筑混凝土组成的组合楼板,根据压型钢板是否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可分为组合板和非组合板。组合板是指压型钢板除用作浇筑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外,还充当板底受拉钢筋的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非组合板是指压型钢板仅作为混凝土楼板的永久性模板,不考虑参与结构受力的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利用凹凸相间的压型薄钢板做衬板与现浇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支承在钢梁上构成整体型楼板,主要由楼面层、组合板和钢梁三部分组成。适用于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建筑,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优点: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缺点:因需多道小梁,楼层所占净高较大,且压型钢板板底需做防火处理。
A:就是建筑物首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与梁板柱没有关系
A:就是建筑物首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与梁板柱没有关系
A:各有利弊;1、总体说来,施工简易性、抗震能力、价格、抗噪音、保温等诸多方面均有区别;混凝土楼板,造价较低,施工复杂、易于后期装修、防火性能好,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好;钢结构楼板,施工简便迅捷,造价较高,防火涂装要求严格,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差;2、混凝土楼板:有2种,第1种是预制楼板,第2种是现浇楼板;多用于民用、住宅、公共场所建筑物;无论是哪一种,其楼板的尺寸均有一个固定模数,长度一般与房屋的开间或进深一致,为3M的倍数;预制楼板的宽度一般为1M的倍数;混凝土楼板,无论哪一种混凝土楼板,其横截面尺寸须经结构计算确定;3、钢结构楼板:大型公共建筑的高层楼面结构等,具有施工简易、节约钢筋、强度高、更长使用年限等;钢结构楼板全部使用的是钢架焊接的,代价高;钢结构楼板有多种形式,一般有花纹钢板,钢格板,组合楼板等,如果民用住宅或者是写字楼,一般用组合楼板;4、钢混复合楼板:钢结构楼板为压型钢板和混凝土钢筋楼板的组合体,称为组合楼盖。是指钢结构楼板就是在一层压型钢板上铺设混凝土楼板,同样需要配钢筋。不过钢结构楼板可以不支模板,直接打在压型钢板上即可,可查阅相关图集即可解决问题。
A:YX35-125-750(v125) 是常见的型号之一750 也叫V125 这个称号都是业内叫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波高为35MM 波距是125MM有效宽度是750mm ,这个板型是用宽度为1米的彩钢板或者镀锌板压型而成,理论重量根据要的厚度计算.例如是1MM厚,它的每米理论重量是7.85KG 每平方米理论重量是7.85/0.75=10.467kg .本型号可压型厚度在0.2-1MM .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钢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也可用于其他构筑物。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压型钢板可压成波形、双曲波形、肋形、 V形、加劲型等。
A: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钢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也可用于其他构筑物。
A:钢板的规格有很多,你可以到建材市场看一下或者打**质询:0537
A:压型钢板 yaxing gangban 英文名称:profiled steel sheet
屋面和墙面常用板厚为0.4~1.6毫米;用于承重楼板或筒仓时厚度达 2~3毫米或以上。波高一般为10~200毫米不等。当不加筋时,其高厚比宜控制在200以内。当采用通长屋面板,其坡度可采用2~5%,则挠度不超过l/300(l为计算跨长)。 目前在建筑中应用的部分波形见图。
压型钢板因原板很薄,防腐涂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为了适应加工和防锈要求,涂层钢板需按有关规定进行各项检验。一般情况下薄钢板也可根据使用要求,经压型后再涂防锈油漆,或采用不锈钢薄板原板。
压型钢板用作工业厂房屋面板、墙板时,在一般无保温要求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用钢量约5~11公斤。有保温要求时,可用矿棉板、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作绝热材料。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结合做成组合楼板,可省去木模板并可作为承重结构。同时为加强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宜在钢板上预焊栓钉或压制双向加劲肋。
A:钢板的价格按照厚度来分的,
越薄越贵,越厚也越贵,中间厚度的最便宜,一般在1mm-5mm
之间最便宜,卖的最多,一般钢厂价格在4000每吨。
A:镀锌板规格:
A:我公司压型钢板主要生产加工开口、闭口、缩口型压型钢板,厚度范围从0.7mm-1.5mm。压型钢板常规加工型号
690楼承板,720楼承板,915楼承板,688楼承板,1025楼承板等。
A:1)彩色镀锌钢板及镀铝锌钢板基板的规格
厚度:0.25~2.3mm;
宽度:600~1270mm;
长度:通常是卷材,长度视钢厂最低起订量而定。
2)彩色镀锌钢板及镀铝锌钢板建筑常用的规格
厚度:0.42、0.48、0.50、0.55、0.60mm。
3)镀层厚度
镀锌钢板的镀层厚度有Z100、Z150、Z275、Z450
等牌号,屋面通常采用的是Z275
镀铝锌钢板的镀层厚度有AZ100、AZ150、AZ200等牌号,屋面通常采用的是AZ150。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A: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钢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
A:这种楼板层多用于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具体做法是用截面为凹凸型钢板为底衬模板(与钢梁有抗剪栓钉连接),上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组合形成整体性很强的一种楼板结构。压型钢板的作用既为面层混凝土的模板,又起结构作用,从而增加楼板的侧向和竖向刚度,此种楼板层具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一切优点,并且还可以利用压型钢板肋间的空腔敷设电力通讯等管线。压型钢板有单层和双层之分。
A:钢板的价格按照厚度来分的,
越薄越贵,越厚也越贵,中间厚度的最便宜,一般在1mm-5mm
之间最便宜,卖的最多,一般钢厂价格在4000每吨。
A:压型钢板分为彩钢瓦和楼承重板两种
如下图所示为彩钢瓦,彩钢瓦的厚度在0.5-1.0mm之间
彩钢瓦的规格型号根据有效宽度以及瓦楞的高度
瓦楞的间距决定的
A:压型钢板是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型的钢材。钢板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钢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构件,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也可用于其他构筑物。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压型钢板可压成波形、双曲波形、肋形、V形、加劲型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应用压型钢板相当广泛,不仅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量应用,并且推广到车辆、船舶,仪表箱的壁板和外壳及民用器具等。中国在武汉钢铁厂1.7米轧机工程、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及深圳特区等工程的屋面和墙面中大量使用,效果良好。
A: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组合楼板由压型钢板、混凝土板通过抗剪连接措施共同作用形成。
2.组合楼板的优点
压型钢板可作为浇灌混凝土的模板,节省了大量木模板及支撑;
压型钢板非常轻便,堆放、运输及安装都非常方便;
使用阶段,压型钢板可代替受拉钢筋,减少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工作。
刚度较大,省去许多受拉区混凝土,节省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
有利于各种管线的布置、装修方便;
与木模板相比,施工时减小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压型钢板也可以起到支撑钢梁侧向稳定的作用。
3.组合楼板的发展
二十世纪30-50年代
早在三十年代,人们就认识到压型钢板与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具有省时、节力、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到50年代,第一代压型钢板在市场上出现。
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
六十年代前后,欧美、日本等国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开始使用压型钢板作为楼板的永久性模板和施工平台,随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在压型钢板表面做些凹凸不平的齿槽,使它和混凝土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此时压型钢板可以代替或节省楼板的受力钢筋,其优越性很大。
二十世纪80年代-现在
组合板的试验和理论有了新进展,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地采用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日本、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相应的制定了相关规程。
我国对组合楼板的研究和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钢材产量较低,薄卷材尤为紧缺,成型的压型钢板和连接件等配套技术未得到开发。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组合楼板技术在我国已较为成熟。
常用的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
给出了几种实际工程中采用的压型钢板,通过图片使学生对压型钢板有感性的认识,图中所示设置凹槽的压型钢板,设置凹槽后可明显提高钢板和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
常用压型钢板截面形式
组合楼板的材料及受力特性分析
组合板:由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板两部分组成;压型钢板按其在组合板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压型钢板作为组合板的主要承重构件,混凝土只是作为楼板的面层以形成平整的表面及起到分布荷载的作用;(二)压型钢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并作为施工时的操作平台;(三)考虑组合作用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这种结构构件在工程中最为广泛应用。本章主要讲述第三类考虑组合作用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在施工阶段压型钢板作为模版及浇筑混凝土的作业平台,在施工阶段仅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在使用阶段,压型钢板相当于钢筋混凝土板中的受拉钢筋,在全部静载及活荷载作用下,考虑两者的组合作用,因此按照组合楼板进行计算。
§2.3组合楼板的设计
组合板的计算可分施工与使用两个阶段进行。组合板的施工阶段,需对压型钢板作为浇注混凝土底模的强度和挠度进行验算;组合板的使用阶段,对组合板在全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挠度进行计算。
组合板或非组合板在施工阶段,只计算顺助(强边)方向压型钢板强度和挠度。
当不加临时支撑时,压型钢板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M-弯矩设计值;
fay-压型钢板强度设计值;
Ws-压型钢板截面抵抗短,取受压区Wsc或受拉区Wst的较
免费获取靠谱装修设计
个免费名额
我们承诺:一起装修网提供该项免费服务,绝不产生任何费用。
抢免费设计名额
每天限50个
请放心填写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7年服务700万用户,中国家装十大电商平台
重复报名!
亲,您已经报过名啦,给别人留点机会呗
我们还有更多精彩活动,(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106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40积分
1人评价37页
0人评价11页
1人评价26页
12人评价358页
1人评价4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40积分VIP价:32积分在设计院干设计已经八九年了。但是还是深感水平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底子本
下班,你睡得心安理得么?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不干活哪有钱拿?
劳动是幸福源泉,
查看: 1918|回复: 1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
积分帖子主题
加入海川与三百六十万化工人交流互动(支持手机号、微信一键注册)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5]14号
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统一编号:BT—791
实行日期:二00五年三月一日
图集号:05SGl09—4
录编制说明
1 钢结构设计规定
1.1 基本设计规定1.2 构件计算1.3 连接计算1.4 构造要求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2.1 基本设计规定2.2 构件计算2.3 构造要求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3.1 基本设计规定3.2 支撑体系3.3 设计计算3.4 构造要求4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4.1 基本设计规定4.2 构件设计4.3 节点设计4.4 组合楼板设计空间网格结构
5 空间网格结构
5.1 材料选用5.2 结构选型5.3 设计计算5.4 杆件5.5 节点设计 编
明1.主要编制依据:
建设部建质[2004]46号文”关于印发《二00四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简称可靠度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简称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简称抗震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简称钢结构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简称高钢规程)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l38-2001(简称组合结构规程)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简称钢骨混凝土规程)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简称薄壁型钢规范)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简称门式刚架规程)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简称网架规程)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l-2003(简称网壳规程)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应用指南》(简称网架设计指南)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简称钢结构焊接规程)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简称钢架高强度螺栓)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简称钢结构施工规范)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84号(简称设计文件深度)
《施工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03]2号(简称审查要点)
2,编制目的:
根据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对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的考虑不周和对规范、规程的理解不够全面,造成的一些不当做法和错误,以及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及依据,从而加强设计人员对规范及规程全面、准确的理解,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合理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3,主要内容:
本图集共分四册。第一册为工程设计管理、荷载与地震作用、地基与基础,第二册为砌体结构,第三册为混凝土结构,第四册为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采用图文并茂及对照编排方式给出设计中工程技术人员容易混淆、容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关规定和改进措施示例。
本分册主要内容包括:普通钢结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的基本设计规定、构件计算及构造要求等。
4,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民用建筑或一般工业建筑工程设计,可供设计、审图、监理、施工和管理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使用。
5,使用说明
5.1 本图集所列常见问题是指不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程或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做法,改进措施是指根据规范,规程的规定应采取的做法。
5.2 鉴于工程的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措施不是唯一的,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注意避免本图集提出的”常见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不宜拘泥于本图集提供的改进方案。
5.3 使用本图集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如涉及地方规定的,还应协调考虑。
1.1 基本设计规定
1.1.1 在钢结构设计文件说明中未注明结构钢材的强度等级、连接材料的型号,焊缝型式,焊缝质量等级及对施工的要求。
原因分析:对于钢结构设计,在设计文件中说明设计所采用的钢材牌号、连接材料的型号、焊缝型式和焊缝质量等级等是必不可少的,应对钢结构制作、安装和验收起到指导作用,因此《钢结构规范》GB50017将它列为强制性条文。设计人员往往在设计文件中忽视了注明要求的必要性。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CB5.5条(强制性条文)要求,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注明钢材牌号、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化学成份及其他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形式、焊缝质量等级、端面刨平顶紧部位及对施工的要求。
---------------------------------------
1.1.2 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的强度时,未采
用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
原因分析:《钢结构规范》GB50017对于此处有所变化,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88此处计算的吊车横向水平力考虑增大系数,而现行《钢结构规范》规定,吊车横向水平力标准值按公式HK=αPk,max计算。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3.2.2条规定进行设计,并与《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的横向水平荷载对比,按较大值采用。计算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以及连接强度时,按公式HK=αPk,max计算。
---------------------------------------
1.1.3 再选用钢材时未注明应要求的钢材质量等级(A、B、C、D等级),材质性能无相应保证。
原因分析:设计中容易忽视钢材的质量等级及其含义、重要性与通用条件。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和第3.3.2条选材要求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第17.1.1条在设计文件中注明质量等级要求。
---------------------------------------
1.1.4 对由抗震设计控制截面选用的承重钢结构,未对钢材材质提出材料性能补充要求,仅在设计文件中注明采用Q235钢或Q345钢。
原因分析:《抗震规范》GB5.1、3.9.2条对钢材提出特别最低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说明。
改进措施:《抗震规范》第3.9.1,3.9.2条对抗震钢结构钢材提出特别最低要求,即实测强屈比、伸长率、冲击韧性和屈服台阶及可焊性,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A级钢不保证冲击韧性,且Q235—A含碳量不作交货条件,故不能用于抗震设防钢结构和焊接结构。
---------------------------------------
1.1.5 焊接钢结构选用Q235-A级钢,可焊性无可靠保证。
原因分析:设计人员容易忽视Q235-A级钢是不保证含碳量(亦可不保证焊接性能)的性能条件,又未注意《钢结构规范》GB50017相关条文规定。
改进措施:按《钢结构规范》第3.3.3条(强制性条文)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结构》第17.2.2条在设计文件中正确、合理选用钢材等级。
---------------------------------------
1.1.6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验算疲劳的结构,在设计文件中对其手工焊焊条未注明要求采用低氢型焊条,即E4315、E4316或E5015、E5016型焊条。
原因分析:手工焊接时焊条型号中关于药皮类型的确定,应按结构的受力情况和重要性区别对待,对于承受动力荷载且需验算疲劳的结构,为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防止冷裂纹出现,并使焊缝金属脱硫减小裂纹的倾向,应采用低氢碱性焊条。设计人员未注意查用规范有关受直接动力荷载构件对焊条选材的专门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8条款要求选用焊条。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验疲劳的结构,应选取低氢型焊条并配以相应焊剂,即对Q235钢应选E4315、E4316,对Q345钢应选E5015、E5016焊条。
---------------------------------------
1.1.7 在钢结构构件计算中对t=18mm,t=20mm,Q235钢板强度设计值取值不同。未予以注意,造成错误。
原因分析:《钢结构规范》GB5.1条(强制性条文)规定t>16~40mm钢板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而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88规定t≤20mm钢板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15N/mm2。
改进措施:对于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经过多年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钢结构规范》第3.4.l条(强制性条文)将t=18mm和t=20mm的Q235钢板的强度设计值调整为f=205N/mm2,应按此执行。
---------------------------------------
1.1.8 在计算单面连接轴心受压单角钢和无垫板的单面施焊的对接焊缝强度时,其强度设计值未乘以折减系数。
原因分析:(1)由于平面连接的受压单角钢实际上是双向压弯构件,只是为计算简便将其作为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应采用折减系数以考虑双向压弯的影响。
(2)经调查统计许多单面施焊不加垫板时,焊缝不能保证焊满焊件的全厚度,因此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2条(强制性条文),将强度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0.85(稳定性计算另有规定)。如图1.1.8-1、2所示:
---------------------------------------
1.2 构件计算
1.2.1 钢梁上翼缘或支座受有较大集中荷载处,未设置横向加劲肋,或未进行该处腹板
局部承压强度计算。
原因分析:当梁上翼缘或支座受有较大集中荷载时,宜在该处按置构造设支承加劲肋,并应进行该处局部承压验算,否则梁会因为局部承压强度不够而发生破坏。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0017第4.l.3、4.3.2、4.3.6、4.3.7条要求进行局部承压强度验算,同时注意此处施焊受剪。
---------------------------------------
1.2.2 钢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l1:与其宽度b1之比超过有关规定,未对钢梁进行整体稳
原因分析:对钢结构的受弯构件不仅要进行强度计算,还应进行整体稳定计算,因稳定计算常起控制作用。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条的有关规定,对钢梁进行整体稳定计算。计算整体稳定系数φb时,应遵照附录B的有关规定。
---------------------------------------
1.2.3 简支箱形梁截面尺寸不满足h/b0≤6和l1/b0≤95(235/fy)未对梁的整体稳定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箱形梁与工字形梁相比具有较好的抗扭特性,但其截面尺寸不宜超过限值。
改进措施:由于箱形截面梁的抗侧向弯曲和抗扭转刚度远远大于工字形梁,其整体稳定性很强,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计算其整体稳定性,《钢结构规范》GB50017也未给出整体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因此,《钢结构规范》第4.2.4条规定,箱形截面只要满足h/b0≤6和l1/b0≤95(235/fy)时可不计算其整体稳定性,当不满足时应进行整体稳定计算。
---------------------------------------
1.2.4 支座反力比较大的梁端支承加劲肋未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其在梁平面外的稳定性,且对加劲肋与梁腹板的连接焊缝也末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梁端的反力设计假定由加劲肋和部分腹板承受,加劲肋和部分腹板组成的截面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加劲肋与上翼缘接触面可以要求刨平顶紧后再焊接。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7条,对支承加劲肋处进行计算。计算时应注意此处按轴心受压构件考虑的截面为加劲肋和加劲肋每侧15tw(235/fy)1/2范围内组成的十字形截面,计算长度取梁腹板高度h0,如图1.2.4所示:
---------------------------------------
1.2.5 工字形截面梁受压翼缘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不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钢结构构件因局部稳定而对板件宽厚比是有限值要求的,尤其是当设计中考虑截面塑性发展与塑性设计时,其限值更严。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8条和第9.1.4条规定,限制工字形截面梁受压翼缘的宽厚比。
---------------------------------------
1.2.6 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长细比时,未采用角钢最小回转半径,而采用了与角钢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原因分析: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计算一般取最小回转半径,但计算在交叉点相互连接时杆件平面外长细比时则另有规定。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8条注2规定取回转半径。
---------------------------------------
1.2.7 轴心受压构件未按V=Af/85(fy/235)1/2式计算剪力。
原因分析:对于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在制作、安装过程中构件存在着初始偏心,在外荷载作用下不是理想的中心受压,故应考虑随着构件的弯曲伴有剪力产生,根据理论计算《钢结构规范》GB50017给出剪力计算公式V=Af/85(fy/235)1/2。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5.1.6条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剪力,此剪力值可假定沿构件全长不变,对于实腹式构件由构件截面承受,对于格构式构件由缀材承受。
---------------------------------------
1.2.8 用作减小轴心受压柱自由长度的支撑,仅按构造计算其长细比,未根据支撑力计算其断面。
原因分析:有时支撑根据结构分析受力很小,常常根据长细比来确定支撑的断面,而忽略了用支撑力来验算支撑断面,这样给支撑结构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改进措施:应根据《钢结构规范》GB5.7条的有关规定,按支撑力验算支撑断面,同时满足长细比要求。计算时应注意当支撑同时承担结构上其他作用的效应时,其相应的轴力可不与支撑力相叠加。
---------------------------------------
1.2.9 设计桁架时桁架腹杆平面内、外的计算长度l0均取腹杆的几何长度l。
原因分析:对桁架腹杆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值规范是有规定的,人为放大了腹杆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将造成浪费。
改进措施:桁架腹杆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弦杆连接约束影响,按《钢结构规范》GB5.1条有关规定取值,并注意该条适用于有节点板连接的条件。因为桁架腹杆用节点板与刚度大的弦杆连接,在桁架平面内转动受到约束,所以,计算长度应予折减;而支座斜杆和竖杆由于端部约束少,故不予折减。
---------------------------------------
1.2.10 确定交叉点相互连接的桁架交叉腹杆的平面外计算长度时,取值有误(如取节点中心到交叉点的距离)。
原因分析:桁架交叉腹杆平面外计算长度取值,受另一杆影响,有各种不同取值方法。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2条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
1.2.11 多层有支撑的等截面框架柱在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μ计算取值有误(如按纯框架取值)。
原因分析:框架结构分为无支撑的纯框架和有支撑框架。其中有支撑框架根据抗侧移刚度的大小,分为强支撑框架和弱支撑框架,因此,框架柱平面内的稳定计算也不同。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的有关规定计算框架柱平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μ,进而计算框架柱的轴压杆稳定系数φ,计算时应首先判别是强支撑框架,还是弱支撑框架。
---------------------------------------
1.2.12 单层厂房阶形柱下端与基础刚接,框架柱在平面内的计算长度未乘以折减系数。
原因分析:单层厂房框架柱内力分析,多数是以一个平面受荷面积为一个计算单元,忽略了厂房的空间整体的影响,单层厂房阶形柱主要承受吊车荷载,一个柱达到最大竖向荷载时,相对的另一柱竖向荷载较小,荷载大的柱丧失稳定,应考虑本跨内对应柱的支撑作用与厂房的空间工作等有利影响,柱的计算长度应予以折减。
改进措施:框架柱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的规定乘以折减系数。
---------------------------------------
1.2.13 平面外设有支撑的框架柱计算长度,未取支承点间的距离,而取柱全长作为平面外计算长度。
原因分析:在钢结构设计中,由于框架柱的平面外稳定性是主要控制指标之一,为了减小框架柱断面,设置支撑和系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小柱平面外的计算长度,达到平面外的稳定应力与平面内的稳定应力接近的目的,从而减小框架柱的断面。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7条规定,取图l.2.13中H1或H2中之较大者作为柱平面外计算长度。
---------------------------------------
1.2.14 受拉构件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受压时,其长细比大于250。
原因分析:在结构计算中由于风荷载方向变化等原因,受拉构件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计算中会出现受压情况的长细比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9条注5控制构件长细比不宜超过250。
---------------------------------------
1.2.15 Q235钢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按b/t≤15(235/fy)1/2限值取值。
原因分析:误将工字形轴心受压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翼缘板宽厚比(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值之比值)混淆,容易发生错误取值。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条规定,计算翼缘板宽厚比(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的比值)b/t≤(10+0.1λ)(235/fy)1/2。
---------------------------------------
1.2.16 箱形截面偏心受压柱,对受压翼缘的宽厚比未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在钢结构设计中,对于箱形截面,设计者经常注重强度和稳定性计算,而忽略了局部稳定计算,实际上箱形截面受压翼缘与工字形截面一样,其宽厚比计算有具体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对受压翼缘宽厚比进行计算。
---------------------------------------
1.2.17 轴心受压焊接T形钢腹板的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未按h0/tw≤(13+0.17λ)(235/fy)1/2控制。
原因分析:对于轴心受压T形截面,腹板局部屈曲,虽然受到翼缘的约束。但考虑到焊接T形截面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都比热轧T型钢不利,因此其高厚比的限值相对严一些。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的有关规定,用h0/tw≤(13+0.17λ)(235/fy)1/2控制腹板的高厚比。
---------------------------------------
1.2.18 圆管截面受压柱,外径d与其壁厚t之比超过100(235/fy)1/2。
原因分析:由于此项规定是《钢结构规范》GB50017所增加的内容,设计时容易被忽略。
改进措施:圆管管壁局部弯曲,对于圆管有缺陷时特别敏感,因此应按《钢结构规范》第5.4.5条规定,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超过100(235/fy)1/2。此规定仅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
1.2.19 工字形截面偏心受压柱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工字形截面受压构件中,腹板计算高度不满足有关计算要求时,可采取其他措施。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6条的有关规定可设置纵向加劲肋或将腹板截面仅考虑计算高度边缘范围内两侧宽度各为20tw(235/fy)1/2的部分(计算构件稳定性时仍用全部截面)。
---------------------------------------
1.2.2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及其连接,当应力的循环次数等于或大于5X104次时,未进行疲劳计算。
原因分析:《钢结构规范》GB50017将要作疲劳计算的荷载产生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由原规范的n≥105降低到n≥5×104,因此设计时容易被忽略。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条进行疲劳计算,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不起控制作用,但还是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疲劳验算。
---------------------------------------
1.2.21 重级工作制软钩吊车梁疲劳计算时未乘或错乘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αf。
原因分析:软钩吊车与硬钩吊车混淆,规范规定硬钩吊车αf=1.0,软钩吊车αf=0.8。
改进措施:计算重级工作制软钩吊车梁疲劳时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乘以欠载效应等效系数αf。
---------------------------------------
1.3 连接计算
1.3.1 在角焊缝计算中,焊缝的计算长度仍取焊缝的实际长度减去10mm。
原因分析:现行《钢结构规范》GB50017将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88规定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取实际长度减去10mm,改为取实际长度减去2hf。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7.1.3条规定,取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w为实际长度减去2hf。
---------------------------------------
1.3.2 在普通螺栓受剪连接计算中仅按受剪承载力确定螺栓数量。
原因分析:普通螺栓受剪连接计算应同时考虑两种破坏:螺栓杆剪断与螺栓杆处的板件挤压破坏,因此在确定连接螺栓数量时要考虑这两种情况。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l条第l款规定,根据普通螺栓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计算螺栓数量。
---------------------------------------
1.3.3 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中未正确选用摩擦型连接或承压型连接。
原因分析:因为两种高强度螺栓设计的极限状态不同,摩擦型连接是以在荷载设计值下,被连接板叠间产生摩擦阻力刚被克服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而承压型连接是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产生相对滑动,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改进措施:根据《钢结构规范》GB5.2和第7.2.3条对摩擦型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异同作了说明。《高钢规程》JGJ99规定,抗震设计时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但连接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按螺杆与孔壁接触考虑。
---------------------------------------
1.3.4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错误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原因分析:由于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是以承载力极限值作为设计准则,即栓杆被剪断或连接板被挤压破坏,由于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且在荷载设计值作用下将产生滑移,故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连接。
改进措施:根据《钢结构规范》GB5.3条规定,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
1.3.5 钢结构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拼接,螺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l1大于15d0时,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未予折减。
原因分析:在构件拼接时,由于高强度螺栓的连接长度过大,以考虑此时螺栓受力的不均匀性。端部的螺栓由于受力最大,往往首先破坏,并依次向内逐个破坏,其承载力应予折减。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规定,应对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1.1-l1/(150d0)]。当l1大于60d0时,折减系数为0.7,d0为孔径。
---------------------------------------
1.3.6 在钢柱与梁刚性连接中,柱腹板在梁翼缘范围内的节点域未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一般认为,柱腹板节点域受力比较复杂,除承受弯矩外,还有剪力和轴力的影响,但它主要表现为受剪力控制,强度计算并不复杂,局部稳定验算也很简单,往往忽略计算,仅采取构造措施。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2条规定,对柱腹板节点域进行强度和局部稳定计算。
---------------------------------------
1.3.7 连接节点板在拉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对节点板的强度未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构件的连接节点板在承受拉力和剪力较大时,容易产生撕裂,设计时除对构件计算外,还应对节点板的强度进行计算。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l条规定,对节点板进行强度计算。
---------------------------------------
1.3.8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未进行稳定性计算。
原因分析:节点板的计算是《钢结构规范》GB50017较原规范增加的内容,设计者按以往经验只对杆件进行计算,忽略了节点板的稳定性计算。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7.5.3条规定,对节点板的稳定性进行计算。
---------------------------------------
1.3.9 桁架节点板自由边长度lf与其厚度t之比大于60(235/fy)1/2,又未采取构造措施。
原因分析:只注重桁架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忽略了节点板的稳定验算。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第3款规定,节点板应符合lf/t≤60(235/fy)1/2,否则应沿自由边设加劲肋予以加强。如图1.3.9所示:
---------------------------------------
1.3.10 梁端支座底板末进行计算。
原因分析:梁端支座底板的厚度需经计算确定是《钢结构规范》GB50017较原规范增加的规定,设计者易忽略。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7.6.1条规定对梁端支座底板进行计算。计算时应使底板有足够的面积将支座压力传给砌体或混凝土,底板厚度应根据支座反力对底板产生的弯矩进行计算。如图l.3.10所示:
---------------------------------------
1.3.11 轴心受压柱底部铣平与柱底板用角焊缝连接,但角焊缝焊脚尺寸未经过计算。
原因分析:轴心受压柱底部铣平与底板连接,只能增大竖向荷载的承载能力,但是柱肢的剪力仍由柱肢与底板的连接焊缝承受。因此,必须对焊缝进行抗剪计算。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6条的规定,对钢柱与底板的连接焊缝按最大压力的15%或最大剪力中的较大值进行抗剪计算。
---------------------------------------
1.4 构造要求
1.4.1 非采暖地区的房屋钢柱与屋面钢梁刚接,横向温度区段大于120m。又未计算温度应
力或温度变形影响。
原因分析:在钢结构厂房设计中,由于受工艺布置的影响,柱间支撑经常不能设置在理想的柱距内,厂房横向由于结构布置的局限性,也不能按照规定设置横向变形缝,这样就要计算由于温度变化使结构产生的温度应力,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承受或消除温度应力,使钢结构处于安全的受力状态。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0017第8.l.5条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值,考虑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当有充分依据或房屋有可靠构造措施时,温度区段的长度可适当增大。
---------------------------------------
1.4.2 构件板件的现场拼接对接焊缝,设计文件中只注明采用剖口焊,未给出剖口形式。
原因分析:一般构件的现场拼接,设计上都要求焊缝与母材等强,但由于钢板厚度不同,为达到焊缝与母材等强,就要求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给出不同的坡口形式,这一点设计时很重要,必须予以重视,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要求,给出对接焊缝的坡口形式,可参见《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
---------------------------------------
1.4.3 对接焊缝拼接处,焊件的厚度在一侧相差4mm以上,在厚度方向应做斜角。
原因分析:不同厚度的焊件对接焊时,为减小应力集中,一侧厚度相差4mm以上时应做斜角处理,此规定在设计时被忽略。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规定,较厚的焊件在厚度方向做斜角处理,坡度不大于1:2.5。
---------------------------------------
1.4.4 侧角焊缝连接计算中,按焊缝全长计算,未考虑只能按60hf有效长度计算,连接设计不安全。
原因分析:设计人员不了解侧角焊缝的传力特征与构造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7条第5款的有关规定,按有效长度为60ff计算。
---------------------------------------
1.4.5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小于l.5(t)1/2。
原因分析:为了避免焊接中由于焊接金属冷却速度快而产生淬硬组织,因此规定了不同焊接情况的最小角焊缝尺寸。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7条的有关规定,采用最小角焊缝的焊脚尺寸l.5(t)1/2。但应注意最小焊脚尺寸还要满足最大角焊缝计算长度的要求。
---------------------------------------
1.4.6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对角焊缝的表面形状未提出要求。
原因分析: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为减小应力集中,提高构件的抗疲劳强度,对角焊缝的表面形状作了规定。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8条规定,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角焊缝表面应做成直线或凹形。焊脚尺寸的比例:对正面角焊缝宜为1:l.5,对侧面角焊缝可为1:1。
---------------------------------------
1.4.7 板件端部采用两条侧面角焊缝连接时,两条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过大。
原因分析:板件端部采用两条侧面角焊缝连接,若两条侧面角焊缝距离过大,焊缝横向收缩时会引起板件的拱曲,从而影响结构的受力。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0条规定,两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b不宜大于16t(当t>12mm)或190mm(当t≤12mm),t为较薄焊件的厚度,如图1.4.7所示:
---------------------------------------
1.4.8 角钢与节点板采用三面围焊,但对围焊未提出施焊要求。
原因分析:为避免围焊在转角处熄火或起落弧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因此对围焊的施焊设计要提出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1条规定,对围焊时的施焊提出要求。
---------------------------------------
1.4.9 在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未在图中说明。
原因分析:尤其是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是靠被连接板叠间的摩擦阻力传递内力,以摩擦阻力刚被克服作为连接承载力的极限状态,因此,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不同,直接影响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规定,在图中对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作出说明。
---------------------------------------
1.4.10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件,螺栓中心至构件边缘距离不满足最小容许距离。
原因分析:设计时忽略了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切断边距的要求。
改进措施:螺栓中心至构件边缘的距离是根据螺栓的孔径、受力方向、构件钢板的厚度和边缘状况,以及对施工的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应符合《钢结构规范》GB5.4条的规定,控制高强度螺栓的容许间距和边距。
---------------------------------------
1.4.11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未采取防止螺帽松动措施,或采用打乱丝扣等损伤性措施。
原因分析:将普通螺栓受拉连接承受动力和承受静荷载混淆,违反了《钢结构规范》GB50017的强制性条文。
改进措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螺栓受拉并承受动力荷载,因此螺帽容易松动,甚至滑落,给结构安全留下了隐患。应按《钢结构规范》第8.3.6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对螺帽采取防止松动措施。如采用双螺帽、弹簧垫圈或将螺帽与螺杆焊死等。
---------------------------------------
1.4.12 工字形实腹柱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大于80(235/fy)1/2,未设置横向加劲肋。
原因分析:工字形实腹柱腹板的局部稳定数据是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得出的,《钢结构规范》中将它列为构造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2条的规定,设置横向加劲肋。
---------------------------------------
1.4.13 较高的格构式柱末设置横隔。
原因分析:由于格构式柱较高,在制作运输和安装时容易出现扭曲,为增加抗扭刚度,应按规定设置横隔。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3条规定设置横隔。
---------------------------------------
1.4.14 桁架弦杆采用H型钢,H型钢的高度与其在平面内的几何长度之比大于l/10,未考虑次弯矩影响。
原因分析:由于桁架节点与其相连的杆件相比刚度比较大,因此当杆件的截面高度与其长度的比值超过一定数值时,要考虑由节点刚性所引起的次弯距对杆件的强度影响。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5条规定,计算桁架弦杆的次弯矩。桁架弦杆按压弯杆件进行计算。
---------------------------------------
1.4.15 桁架节点板厚度f=5mm,不满足规定。
原因分析:桁架节点板厚度应根据所连接杆件的内力经计算确定,但不得小于6mm,这是《钢结构规范》中的构造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7条的规定,节点板厚度不得小于6mm。
---------------------------------------
1.4.16 焊接工字形梁横向加劲肋与翼缘板相接处未切角。
原因分析:为了避免三向焊缝交叉,加劲肋与翼缘板相接处应切成斜角,但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的中间横向加劲肋下端不宜与受拉翼缘焊接,一般在距受拉翼缘不少于50mm处断开,对此类梁的中间加劲肋,切角尺寸的规定仅适用于与受压翼缘相连接处。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1条规定,将横向加劲肋作切角处理。
---------------------------------------
1.4.17 梁突缘支座突缘加劲板的伸出长度大于其2倍的厚度。
原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劲肋的伸出长度与其厚度比不大于2时,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弯扭现象,可用端面承压的强度设计值fce进行计算。否则,应将伸出部分作为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其强度和稳定性。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2条的规定,控制突缘加劲板的伸出长度不得大于其厚度的2倍。
---------------------------------------
1.4.18 柱脚锚栓按同时承受拉力和柱脚底部剪力设计,违反了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柱脚锚栓的设计尽量避免锚栓承受剪力(规范未给出柱脚锚栓的抗剪强度),一般柱脚水平力由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受,柱脚锚栓仅承受拉力。
改进措施:由于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此时没有摩擦力,且锚栓要承受拉力,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3条规定设置抗剪键,抗剪键的断面和连接焊缝要由计算确定。
---------------------------------------
1.4.19 双肢格构柱插入杯口最小深度仅按1.5倍柱截面宽度取值(此值比0.5倍柱截面高
原因分析:插入式柱脚的插入深度应分别按实腹柱与双肢格构柱的不同要求设计。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5条的规定,双肢格构式插入杯口最小深度取l.5倍柱截面宽度bc和0.5倍柱截面高度hc的较大者。这是经过计算和试验确定的。
---------------------------------------
1.4.20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设计文件中要求焊透,未给出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对接与角钢组合焊缝的形式。
原因分析:重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的连接焊缝,受力比较复杂,除承受剪力、局部压力外,还有轨道偏心的影响,焊缝很容易疲劳损坏,因此焊缝必须要求焊透,且对焊缝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要求。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5条,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腹板与上翼缘要焊透的T形接头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形式提出要求,如图1.4.20所示:
---------------------------------------
1.4.21 吊车梁中间横向加劲肋上端末与上翼缘刨平顶紧。
原因分析: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88对吊车梁中间横向加劲肋是否与上翼缘刨平顶紧后焊接不太明确,有的设计人员未要求中间横向加劲肋与上翼缘刨平顶紧,而现行《钢结构规范》GB50017明确规定,吊车梁中间横向加劲肋与上翼缘要刨平顶紧。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8.5.6条规定,吊车梁中间横向加劲肋与上翼缘刨平顶紧后再焊接。
---------------------------------------
1.4.22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钢材除锈等级和所用的涂料名称及涂层厚度。
原因分析:钢材的锈蚀严重影响钢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钢结构的强度,因此在钢结构的设计中必须重视钢结构的防腐设计。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1条规定,在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结构类型、使用用途、使用环境等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注明所要求的钢材除锈等级、所用的涂料和涂层厚度。钢结构的涂装设计可参照《钢结构施工规范》GB5.1条和第14.2.2条进行。
---------------------------------------
1.4.23 地面以下的钢柱脚未要求用混凝土包裹。
原因分析:许多事例表明地面以下的钢柱脚若不用混凝土包裹,柱脚处由于积水使钢材严重锈蚀,对结构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钢结构规范》GB50017对地面以下的钢柱脚用混凝土进行包裹列为强制性条文。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第8.9.3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对柱脚在地面以下部分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包裹的混凝土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50mm。当柱脚底面在地面以上时,柱脚高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m。
---------------------------------------
1.4.24 按防火要求设计的钢结构,钢材表面仅用防腐涂料,未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
等防护措施。
原因分析:钢材对温度比较敏感,没有任何保护的钢材耐火极限仅有0.25小时,因此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应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改进措施:应按《钢结构规范》GB5.4条规定,根据钢结构的具体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防火设计。当防锈底漆和防火涂料同时使用时,应注意两者必须匹配。
---------------------------------------
1.4.25 采用直接焊接的钢管桁架节点承受动力荷载。
原因分析:由于承受动力荷载,钢管的焊接节点存在着疲劳问题,计算比较复杂,需参考专门规范的规定。
改进措施:《钢结构规范》GB5.1条规定,钢管结构不适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因此,节点采用直接焊接的钢管桁架承受动力荷载,不能应用《钢结构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
1.4.26 按现行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管桁架采用Q390等屈服强度fy大于345mpa的钢材。
原因分析:设计人员尚未明确了解《钢结构规范》GB50017对钢管桁架的选材要求。
改进措施:根据《钢结构规范》第10.l.3条的规定选择管材。
---------------------------------------
1.4.27 钢管结构主管与支管之间的夹角应不小于300。
原因分析:主管与支管之间夹角太小,会使得杆件受力不合理,同时施工不方便。有时施工空间非常小,很难使支管与主管焊接的焊根熔透。
改进措施:根据《钢结构规范》GB5.1条第2款规定,主管与支管之间的夹角不宜小于300。
---------------------------------------
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2.1 基本设计规定
2.1.1 图纸和材料订货文件中,未注明所采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供货条件以及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材牌号)等。也未注明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必要的附加保证项目,
原因分析:(1)材料牌号涉及工程质量、经济等重要因素,必须具体明确,便于采购、施工、监理、管理各方工作。(2)规范所列表格中,一般只考虑强度等级(如Q235),不注明质量等级(如A、B、C、D),而图纸则应标明包括质量等级在内的牌号(如Q235-B),否则会造成使用不当。(3)焊缝质量等级和施工要求也应恰当、具体、明确提出。
改进措施:(1)对材料、施工要求应全面、合理、完整提出。按《薄壁型钢规范》GB5.6条(强制性条文)规定提出要求。(2)所采用的标准名称、代号、年号应准确提出。(3)凡我国钢材标准中有保证的项目可不再列出。只提附加保证和协议要求的项目。(4)抗震结构钢材应按《抗震规范》GB5001l第3.9.l、3.9.2条(强制性条文)提出特别最低要求。
---------------------------------------
2.1.2 当房屋设计构造中考虑受力蒙皮作用时,未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1)目前我国尚未出版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有关规程,不能随意考虑蒙皮作用,关键在于连接的可靠性,如钩头螺栓等可滑移的连接件不具有抗剪能力,不能发挥受力蒙皮作用。(2)蒙皮作用与压型板类型、板面开洞、结构布置和形式等有关,应通过试验或可靠的分析方法取得相应的强度、刚度等参数。(3)考虑蒙皮作用的压型板及其连接等就成为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不能随便拆卸。
改进措施:单层房屋当采用不能滑动的连接件连接压型板及其支承构件形成围护体系,且满足《薄壁型钢规范》GB5.10条所提出的要求时,可在设计构造中适当考虑受力蒙皮作用。
---------------------------------------
2.1.3 构件长细比未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1)构件长细比是保证钢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受压稳定计算的重要参数。(2)构件计算长度取值有很多规定,比较复杂,取值不当,会有严重后果。(3)回转半径取值要根据构件具体情况及计算长度、取值方向,配合使用。
改进措施:(1)《薄壁型钢规范》GB5.3条规定受压、受拉长细比容许值,应按规定计算。(2)计算长度、回转半径分见各章节规定,要正确、全面、熟练掌握。
---------------------------------------
2.1.4 格构柱未按有关规定设置横隔。
原因分析:(1)格构式柱依靠缀板或缀条的连接使其形成整体受力构件,为加强其整体作用,常隔一定间距设置横隔。(2)因加工、运输、安装的需要,常将柱子分段,因此在每个单元的两端应设置横隔。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4条要求,对格构式柱设置横隔,横隔可用钢板或型钢组成。(2)实腹式受弯及压弯构件两端和较大集中荷载作用处,应设置支承加劲肋,当构件腹板高厚比较大时,构造上宜设横向加劲肋。(3)横隔及横向加劲如图2.1.4所示:
---------------------------------------
2.1.5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计算时,未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原因分析:(1)《薄壁型钢规范》GB5.1至4.2.6条规定的强度设计值是结构处于正常工作情况下求得的,对于一些工作情况处于不利的结构构件或连接,如单面连接的单角钢会产生偏心力,而单面连接的受压单角钢实际是双向压弯构件,为计算简便起见,习惯上将其作为轴心受力构件来考虑,用折减系数来调整其不利影响。(2)近年来对开口薄壁构件的研究、试验结果的验证,证明对经简化处理的规范条文中所提出的折减系数,是有足够精度的。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第4.2.7条规定,对单面连接的单角钢等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2)对压杆回转半径取值,按该条文所注规定执行。(3)遇有本条文规定的其他折减系数同时存在,其折减系数应连乘。(4)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5)各种有关连接如图2.l.5所示。(6)第4.2.7条第5款的折减系数仅用于普通螺栓连接。
---------------------------------------
2.2 构件计算
2.2.1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未按有关规定计算剪力。
原因分析:(1)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由于在制作、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会产生初始弯曲,同时,轴心力的作用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初始偏心,在轴心力作用下会产生剪力。(2)计算时按此剪力沿构件全长不变,由承受该剪力的有关缀板或缀条分担。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7条公式(5.2.7)计算剪力,并注意不同钢材牌号的修正。(2)缀板、缀条按此剪力计算强度、稳定和连接。
---------------------------------------
2.2.2 受弯构件支座处的腹板未按规定计算梁腹板的稳定和局部受压承载力。
原因分析:(1)梁的支座反力作用在梁端,因此常设支座加劲肋和梁腹板的一部组成受压杆件,其最关键计算在于平面外稳定。(2)如不设支座加劲肋应按压型板的规定,验算腹板局部受压承载力。
改进措施:(1)受弯构件支座处的腹板,应按《薄壁型钢规范》GB5。4条规定计算。(2)当有加劲肋时,应按公式(5.2.2)计算其平面外(对图a中的y轴)的稳定性,其截面积取图中阴影部分。(3)支座处无加劲肋,应按第7.1.7条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公式(7.1.7-2)中,α=0.06,lc=10mm,E=206X103N/mm2,θ=90,则公式(7.1.7-2)可简化为:Rw=92.59(f)1/2[0.5t2+(0.2t3)1/2],式中各符号单位如下:Rw(N),f(N/mm2),t(mm)。
---------------------------------------
2.2.3 格构式压弯构件中仅计算整个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未计算单肢的强度和稳定性。
原因分析:(1)格构式压弯构件应保证单肢不先于整体破坏。(2)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只要分肢在两个方向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整个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7条,对双肢或多肢格构式压弯构件的整体和分肢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应计算。(2)双肢压弯构件的单肢平面外稳定得到保证,整体平面外稳定可不计算。
---------------------------------------
2.2.4 在构件节点处或拼接接头的一端,当螺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lb大于15d0情况下,螺栓承载力设计值未给以折减。
原因分析:(1)在构件节点处或拼接接头的一端,当螺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lb大于15d0时,螺栓受力很不均匀,端部螺栓往往首先破坏,依次向内逐个破坏,故应将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2)这里所指螺栓为普通螺栓,不包括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改进措施:按《薄壁型钢规范》GB5.6条规定之条件,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
2.2.5 实腹式屋面檩条计算时未注意屋面能否阻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
原因分析:(1)实腹式檩条在屋面荷载作用下,属双向受弯,当采用开口薄壁型钢(非双轴对称)时,因荷载作用点对截面弯心的偏心,有弯曲扭转双力矩的作用。但由于板与檩条的连接能阻止或部分阻止侧向弯曲和扭转,为简化计算,不计入弯扭双力矩的影响。(2)所谓板与檩条的牢固连接,指采用自攻螺钉、螺栓、拉铆钉和射钉等的连接,且要求屋面板有一定的刚度(如压型钢板)时,才可不验算稳定。(3)对塑料瓦等刚度较弱或板与檩条连接不够牢固(如扣板、钩头螺栓连接)时,则应计算稳定性。
改进措施:按《薄壁型钢规范》GB5.1条规定,按屋面能否阻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作用,分别按公式(8.l.1-1)、(8.1.1-2)计算实腹式檩条的强度和稳定性。
---------------------------------------
2.2.6 檩条在垂直于屋面方向的挠度未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1)檩条的容许挠度限值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避免因挠度过大致使面材断裂或漏水。(2)压型板因坡度很小,为防止檩条变形导致板面积水,加速锈蚀,故对其做出较严限值。
改进措施:按《薄壁型钢规范》GB5.6条,根据屋面板材料不同,可选择相应的挠度容许值。
---------------------------------------
2.2.7 墙梁若在构造上不能保证其整体稳定时,未按有关规定计算其稳定性。
原因分析:(1)当墙梁两侧均有墙板,或一侧有墙板、另一侧有拉杆和撑杆体系,可阻止其扭转变形时,可认为构造上能保证墙梁整体稳定。(2)当不具备上述条件,如墙板未与墙梁牢固连接或采用挂板形式,拉条和撑杆在构造上不能阻止墙梁侧向扭转,则应验算其整体稳定性。
改进措施:(1)若构造上不能保证墙梁的整体稳定性时,应按《薄壁型钢规范》GB5.2条规定,采用公式(5.3.3-2)计算其稳定性。(2)该式中φbx可仅考虑Mx作用,不考虑My及B的影响,按附录A.2进行计算。(3)采取防止扭转构造措施后,按《薄壁型钢规范》第8.1.1条公式(8.1.1-1)、(8.1.1-2)计算。
---------------------------------------
2.2.8 墙梁的挠度未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1)墙梁的容许挠度限值属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水平方向和竖向有不同要求。(2)门窗洞顶部墙梁挠度限值比其他墙梁严格,因为要保证门窗的开启,以及墙梁变形时门窗玻璃不致损坏。
改进措施:按《薄壁型钢规范》GB5.3条,根据不同使用条件,计算水平和竖向挠跨比及挠度值,并满足其容许值。
---------------------------------------
2.2.9 屋架计算未考虑屋面风吸力作用时,可能导致屋架杆件内力变号的不利影响。
原因分析:(1)屋架一般以竖向荷载为主,计算各杆件受拉、受压内力,选定截面。但计算时要考虑各种不利的荷载组合,如半跨活载、刚接屋架的正反向端弯矩。(2)对轻屋面的冷弯型钢结构,由于风吸力的体形系数很大,常引起杆件内力数值和方向的变化。如数值增大或由拉杆变为压杆,均应按最不利组合值设计杆件。
改进措施:(1)荷载组合要考虑各杆件最不利的组合。(2)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其分项系数应取l.0。
---------------------------------------
2.2.10 屋架计算中屋架弦杆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未取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
原因分析:(1)屋架平面外支承点应为侧向不能移动的点,如支撑的节点。当檩条、系杆或其他杆件未与水平(或垂直)支承节点或其他不移动点相连接时,不能作为侧向支承点。(2)仅当压杆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为平面内节间长度的2倍,可按规定考虑折减计算,因为考虑折减的公式在此条件时能与精确分析相当接近。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2条第2款,在屋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弦杆取侧向支承点间距离;腹杆取节点间的距离。(2)如等节间的受压弦杆或腹杆之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为节间长度的2倍,且内力不等时,其计算长度按公式(9.1.2-1~2)考虑折减计算。如图2.2.10所示。
---------------------------------------
2.3 构造要求
2.3.1 简支屋架中,当三角形屋架跨度大于15m,梯形屋架跨度大于24m时,且下弦无曲折情况下,下弦未按有关规定起拱。
原因分析:(1)冷弯薄壁型钢屋架,一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但为了消除由于视差的错觉所引起之屋架下挠的不安全感,确保屋架下弦与设备的净空尺寸,对较大跨度的屋架宜起拱。(2)大量试验数据证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相对挠度的实测值均小于1/500。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1条,两端简支的跨度不小于15m的三角形屋架和跨度不小于24m的梯形或平行弦屋架,且下弦无曲折时,宜起拱,拱度可取跨度的1/500。(2)可将下弦起拱,一般也将上弦等值起拱。
---------------------------------------
2.3.2 屋盖未设完整支撑体系,屋盖水平支撑采用圆钢时,没有张紧装置。
原因分析:(1)由于圆钢支撑不受长细比控制,外形小,由自重产生的挠度值较大,易下垂松弛,不能有效地起受拉作用。(2)一般采用花兰螺栓张紧,效果较好。
改进措施:(1)按《薄壁型钢规范》GB5.2条(强制性条文),支撑构件宜自成体系,若将檩条兼作支撑系杆,应按压弯构件设计。(2)当支撑采用圆钢时,必须具有拉紧装置。(3)可用两端螺栓张拉或中部花篮螺栓张拉。
---------------------------------------
2.3.3 屋架节点构造未符合有关规定。
原因分析:(1)屋架是作为铰接桁架设计的,故要求各杆件重心线交汇于节点中心,避免产生次应力。(2)冷弯型钢壁薄,刚度差,故薄弱节点宜增设加强板或采用措施增强节点刚度。(3)冷弯开口型钢截面复杂,厚度又小,设计节点时,应考虑施焊、涂装和清污的方便。
改进措施:按《薄壁型钢规范》GB5.5条,对屋架节点的三项要求(各杆件相交于节点中心、加强薄弱环节、便于施工清污)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予以满足。
---------------------------------------
2.3.4 设计文件未对构件除锈提出要求,对表面处理,未确定合适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
原因分析:(1)锈蚀是钢材的主要弱点,冷弯薄壁型钢防锈更为重要。(2)应根据钢材表面的锈蚀度和清洁度按《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采用目视外观或做样板、照片对比,确定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3)不同的除锈方法有不同的除锈等级标准。
改进措施:(1)《薄壁型钢规范》GB5.3条要求设计提出结构表面处理的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2)要符合《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的规定,该标准对钢材表面锈蚀从轻到重分为A、B、C、D共4个等级。(3)除锈方法和等级有:a.手动和动力工具除锈,分为St2、St3二级;b.喷射和抛射除锈,分为Sal、Sa2、 Sa21/2、Sa3共4个除锈等级;c,化学(酸洗)除锈,只有Be一个等级。如采用,应符合《薄壁型钢规范》第11.2.4规定; d,火焰除锈,只有F1一个等级。(4)现场除锈常用St2,工厂除锈常用Sa2轨。(5)具体防腐处理应符合《薄壁型钢规范》第11.2.5~11.2.12条规定。
---------------------------------------
2.3.5 设计文件未根据耐火等级进行防火设计。
原因分析:(1)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0.25小时,应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各种钢构件耐火极限时间要求,从而选定不同品种和厚度的防火涂料。(2)注意防火涂料与防锈油漆的相互关系。
改进措施:(1)建筑物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版)确定耐火等级(一至四级),工业建筑还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共5类)进而确定各构件耐火极限小时数。(2)符合该规范第2.0.3条、第7.2.8条的工业建筑钢结构可不用防火涂层。(3)防火要求须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批。(4)凡无防火要求的钢结构,应选用合适油漆;有防火涂层者,如防火涂料起防锈作用,可不涂防锈底漆;如不起防锈作用,应涂不与防火涂料起化学反应的防锈底漆。(5)防火涂料的性能、涂层厚度及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GB l和《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90的规定。
---------------------------------------
2.3.6 设计文件缺涂装设计,未对于漆膜总厚度提出要求。
原因分析:(1)薄壁型钢结构受侵蚀作用与环境(城乡、工业区、沿海)、湿度、室内外等有关,根据侵蚀程度,选定合适涂料和厚度,会得到相应的维护年限。(2)设计应提出涂料的性能、厚度和技术要求,不应指定厂家。
改进措施:(1)根据《薄壁型钢规范》GB5.5条选定防腐措施。根据第11.2.6、11.2.8、11.2.9、11.2.10条提出施工要求。(2)设计应提出涂料品种、涂装遍数、涂层厚度等要求,当设计对涂装无明确规定时,一般宜涂4~5遍,干漆膜总厚度室外构件应大于150μm,室内构件应大于125μm,(按《钢结构施工规范》GB5.2条(强制性条文)),允许偏差为±25μm。
---------------------------------------
3 门式刚架
3.1 基本设计规定
3.1.1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改进措施:见《可靠度标准》GB50068的第1.0.5条和第1.0.8条。
---------------------------------------
3.1.2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所采用的钢材牌号、质量等级及连接材料型号。
改进措施:见本图集的第1.1.1条。
---------------------------------------
3.1.3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所要求的钢材除锈方法、除锈等级及配套的涂料和涂层厚度。
改进措施:见本图集第1.4.22条。
---------------------------------------
3.1.4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焊缝形式及焊缝质量等级。
改进措施:见本图集的第1.1.1条。
---------------------------------------
3.1.5 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耐火极限和防火做法及要求。
改进措施:见本图集的第1.4.24条。
---------------------------------------
3.1.6 钢柱脚未采用混凝土包裹防护。
改进措施:见本图集的第1.4.23条。
---------------------------------------
3.1.7 在房屋的温度区段内,未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
改进措施:结构布置时,在温度区段内应使结构成为能保持空间稳定的独立体系,按《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4.5.1条第1款设置支撑体系。
---------------------------------------
3.2 支撑体系
3.2.1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与柱间支撑未布置在同一跨间内。
原因分析:布置在同一跨间内的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同门式刚架一道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可承受和传递房屋纵向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又方便于门式刚架结构的施工安装。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4.5.l条第2款和第4.5.2条第1款的规定,宜将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同时布置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一开间或第二开间,在布置柱间支撑的开间,宜同时布置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如图3.2.1所示。当无法布置在同一跨间时,可布置在相邻跨间,有一定搭接区,但这种情况在温度区段内只能是个别的,否则应对整个支撑系统重新合理布置。
---------------------------------------
3.2.2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二开间,而在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置未布置纵向刚性系杆。
原因分析:房屋端墙(山墙)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要靠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传递给房屋纵向柱间支撑。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第二开间时,第一开间仅布置未按压弯杆件验算和加强的檩条,不足以传递端墙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4.5.2条第1款的规定,在房屋温度区段的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竖腹杆位置布置满足受压杆件长细比要求和受压(压弯)杆件承载力要求的刚性系杆。如图3.2.2所示。
---------------------------------------
3.2.3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未按刚性压杆设计。
原因分析: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计算简图为简支于有柱间支撑柱列的门式刚架柱顶的水平桁架,其交叉斜腹杆系柔性系杆,只能承受拉力,竖腹杆必须设计成刚性压杆才能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传递端墙的荷载或作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4.5.2条第6款和第4.5.3条的规定,将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竖腹杆按压杆设计;当檩条位于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节点处拟由其兼作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时,檩条应满足对压弯杆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必要时应加强。如图3.2.1所示。
---------------------------------------
3.2.4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节点未与抗风柱布置相应协调。
原因分析: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节点布置在抗风柱处,可以使抗风柱柱顶的反力直接传递,避免刚架斜梁受扭。
改进措施:首先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布置抗风柱,然后根据抗风柱柱顶位置布置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桁架的节点及支撑杆件;因为刚架斜梁允许在任意位置布置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交叉斜杆为柔性拉杆,与刚架斜梁的连接较为简单,可以不必等间距布置,这是门式刚架与普通屋架不同之处。在抗风柱与刚架斜梁连接处,刚架斜梁下翼缘应设隅撑。如图3.2.4所示。
---------------------------------------
3.2.5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采用圆钢时,未设张紧装置;当设有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未采用型钢支撑。
原因分析:圆钢支撑侧向刚度小,安装时会因自重而卞垂,再加上圆钢支撑初始弯曲和连接松弛等缺陷,不设张紧装置就不能保证支撑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对门式刚架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整体刚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当有吊车时,柱间支撑改而采用型刚支撑,也是为了保证门式刚架房屋的纵向刚度。
改进措施:采用圆钢支撑时,应按《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和《薄壁型钢规范》GB5.2条的要求设置张紧装置,有吊车时,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在8度及以上地震区或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控制时,门式刚架房屋的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问支撑亦应采用型钢支撑。
---------------------------------------
3.2.6 在刚架转折处(边柱柱顶和屋脊、多跨房屋中间柱柱顶),未沿房屋纵向全长设置刚性系杆。
原因分析:在刚架转折处设置刚性系杆除了承受压力和传递纵向水平力外,在安装过程中可增加刚架的侧向刚度,保证结构安全。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4.5.2条第5款的规定,在刚架的边柱柱顶和屋脊处及多跨房屋适当位置的中间柱柱顶处,均沿房屋全长设置通长的刚性系杆;不宜由加强的檩条代替刚架转折处的刚性系杆,如图3.2.1。所示。
---------------------------------------
3.2.7 压型钢板薄壁型钢檩条屋面,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未合理设置拉条、斜拉条及撑杆体系。
原因分析:冷弯薄壁型钢檩条通常采用Z型钢和卷边槽钢檩条,由于其重心高,弱轴抗弯能力差。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应设置拉条、斜拉条及撑杆体系,以提高其侧向刚度与承载力,减少其在安装和使用阶段的侧向变形和扭转。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6.3.5条和6.3.6条的规定,当檩条跨度大于4m不大于6m时,应在檩条跨中设置一道拉条,当檩条跨度大于6m时,应在檩条跨度3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拉条宜设置在距檩条上翼缘1/3腹板高度范围内。为了防止檩条向屋脊方向弯扭失稳,在设置拉条的同时,应在檐口处增设斜拉条和撑杆;为了承受屋面的坡向分力,在屋脊处(有天窗时在天窗处)亦应增设斜拉条和撑杆;当屋面坡面过大时,在檐口和屋脊之间的适当位置必要时也宜增设斜拉条和撑杆。当门式刚架跨度不大、屋面对称屋脊布置且坡度较小时,屋脊处可不设斜拉条和撑杆。拉条应根据最大的屋面坡向分力按拉杆计算确定,撑杆则按压杆设计,如图3.2.7所示:
---------------------------------------
3.3 设计计算
3.3.1 刚架梁、柱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的端板,不满足最小厚度16mm的要求。
原因分析:刚架梁、柱连接节点通常假定按刚性连接节点设计,要保证连接节点与计算模型相符,传力可靠,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必须严格控制端板厚度不小于16mm,以保证端板有足够的刚度。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7.2.9条规定,设计刚架梁、柱连接节点端板时,如计算出的端板厚度不足16mm时,应取端板厚度≥16mm;工程习惯上,端板的厚度也不宜小于节点所用高强度螺栓的直径d。同时,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7.2.11条规定,端板与刚架柱翼缘和斜梁翼缘的连接应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端板与刚架构件腹板的连接应采用角对接组合焊缝或与腹板等强的角焊缝,
---------------------------------------
3.3.2 柱脚锚栓的直径,不满足不小于24mm的要求,且未设置双螺帽。
原因分析:刚架柱脚通常假设与基础为铰接相连,有吊车时则应采用刚接柱脚;柱脚锚栓直径除按计算确定外,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可能会承受部分水平剪力等不利因素,其直径不宜过小。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7.2.18条规定,当计算出的柱脚锚栓直径小于24mm时,应取24mm。一般情况下,刚架跨度不大于18m时,采用2个M24的锚栓;刚架跨度不大于27m时,采用4个M24的锚栓;刚架跨度不大于30m时,采用4个M30的锚栓。柱脚锚栓均应设双螺帽,以防螺帽松动,影响柱脚安全可靠的工作。
---------------------------------------
3.3.3 未复核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
原因分析:门式刚架房屋端墙(山墙)上的风荷载经由抗风柱、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等结构构件传至柱间支撑,柱间支撑的最大竖向分力使与其相连的柱脚锚栓产生上拔力。
改进措施: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7.2.19条规定,进行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计算。计算柱间支撑产生的最大竖向分力时,不考虑活荷载(或雪荷载)、积灰荷载和附加荷载的影响,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l.0;计算柱脚锚栓的受拉承载力时,对Q235钢锚栓,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at=140N/mm2,锚栓的面积取螺纹处的有效截面面积。
---------------------------------------
3.3.4 未复核柱脚底部水平剪力能否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承受,当摩擦力不足
时,应设柱脚抗剪键。
原因分析:根据《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7.2.20条规定,柱脚锚栓不宜用于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此水平剪力可由柱脚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可取0.4)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改进措施:按《门式刚架规程》的规定,复核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是否可由柱脚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承受,当摩擦力不足时,柱脚底板下应加焊抗剪键。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和摩擦力均应取可能的最不利的组合设计值。柱脚抗剪键的截面尺寸和连接焊缝应按混凝土的局部抗压和抗剪键本身的弯剪承载力计算确定。
---------------------------------------
3.3.5 檩条和墙梁设计计算时,未按《门式刚架规程》的附录A计算风荷载,也未考虑风吸力的不利影响。
原因分析: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属于低矮房屋范畴,进行风荷载计算时所需要的风荷载体形系数,由于我国现有的资料不完备,《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建议采用美国MBMA手册中的规定,并作为附录A列于规程中。为和MBMA手册配套,《门式刚架规程》要求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荷载规范》GB50009的基本风压值乘以综合调整系数1.05。
改进措施:进行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檩条和墙梁设计计算时,取自《荷载规范》第7.1.2条的基本风压值应乘以1.05的综合调整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荷载规范》第7.2.l条和第7.2.2条的规定采用,当高度小于10m时,按10m处的数值采用;风荷载体型系数,考虑内、外风压最大值的组合,且含阵风系数,按《门式刚架规程》附录A的A.0.2条的规定采用。在风吸力作用下,冷弯薄壁型钢檩条下翼缘受压时,当屋面能阻止檩条上翼缘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可偏安全地按《薄壁型钢规范》GB50018的公式(8.1.l-2)进行验算,墙梁的设计计算与檩条类同。
---------------------------------------
3.3.6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的刚架立柱随意改为钢筋混凝土柱,仍按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进行设计,会造成工程事故。
原因分析: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是一种跨变结构,其斜梁和立柱可以是变截面的,也可以是等截面的,立柱与基础的连接可以铰接,也可以刚接,但斜梁与立柱必须刚接。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则不同,它的屋面主构件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屋架或钢屋架,并且与钢筋混凝土柱顶铰接,钢筋混凝土柱脚则与基础刚接。
显然,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体系。因此,按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设计的房屋,不应随意将刚架立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因为钢材和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在材性、刚度和承载力方面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代换,而且在柱顶,钢结构的斜梁与钢筋混凝土的柱是两种不同材性的构件,很难实现刚接。所以随意将门式刚架立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会导致结构严重不安全。
改进措施:(1)不得随意将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的立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也就是说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材料和体系;(2)当必须将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的立柱改为钢筋混凝土柱时,钢筋混凝土柱必须与基础刚接,钢斜梁与柱顶应按能承受水平推力的铰接连接进行构造设计,所构成的跨变排架结构应重新进行内力分析,除应重新验算斜梁的承载力外,还应按承载力和柱顶位移限值确定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也应重新复核地基及基础的承载力。
---------------------------------------
3.3.7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抗风柱及刚架结构连接节点(含柱脚连接节点及支.撑构件连接节点)无计算书。
原因分析: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抗风柱和刚架一道形成门式刚架结构的空间体系,共同承受屋面和墙面结构传来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构件和连接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门式刚架规程》CECS 102第3.l.3条、第3.1.4条和第7.2节的要求。
改进措施: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栓钉焊接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