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校企合作是坑啊,坑比有点有多

使用快递柜或多或少降低了购物体验,至少&当面验货&成了空谈,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对电商而言,物流服务事关重大,特别是“最后100米”尤为琐碎、复杂。为解决这个痛点,电商进行着多种尝试。菜鸟与便利店合作打造“菜鸟驿站”、京东建设并运营“自提点和自提柜”。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智能快递柜”应运而生。相对而言,快递柜制造、运营的门槛并不高:无“高科技”可言,与住宅、写字楼物业接洽好即可安装。
目前已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深度涉足“快递柜”业务:2012年10月推出“速递易”的成都三泰控股(002312.SZ);2017年1月宣布透过全资子公司“顺丰投资”参与“丰巢科技”增资的鼎泰新材(002352.SZ)。
快递柜模式资产重而且“钱路漫漫”,而玩家不甘心“只吃一节甘蔗”已令电商心生猜忌,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存在悬念。
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商业上可以说“痛点所在必有坑人之情”。
?速递易“救主”
三泰控股是金融电子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主营金融电子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如电子回单系统、ATM监控系统、银行数字化网络安防监控系统。2009年11月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代码002312。
截至2011年末,三泰控股3508名员工中有2624名从事BPO项目(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商务流程外包)。
从两点可以看出三泰控股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外包业务: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60.2%;2011年BPO业务毛利润率仅为4.6%。
2012年,三泰控股员工增至6666名,其中BPO项目人员5301名,占比提高到79.5%。该财年营收较2009年增长128%,但净利润仅增长19.4%,净利润率从16%跌到8.6%。
2012财年营收6.57亿,应收账款却高达4.02亿,更不妙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2009年净流入1734万;2011年、2012年分别净流出3600万、2040万。
2011年报还披露,公司实施了“全员营销”。
利润率巨降、现金流转负、实行“全员营销”……凡此种种都属“败相”。
2012年10月,三泰控股独董提出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投资“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络”的意见。
2013年1月,三泰控股投资6000万成立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速递易"业务。
截至2013年末,三泰控股签署2356个布放协议,完成1524套设备布放,投递包裹超过500万。搞ATM机的去做快递柜,技术绰绰有余。
“速递易”模式大大提高了快递行业“最后100米”的投递效率, 快递柜则被渲染成“高效线下入口”,三泰控股受到投资者狂热追捧。股价从2013年4月收盘价1.97元启动,到2015年6月创出45.73元新高(前复权),26个月上涨22.2倍。
本已日薄西山的三泰控股,市值扶摇直上超过500亿!
?ALL IN“速递易”
三泰控股意识到快递柜业务是希望所在,将上市公司融资功能发挥到极致,为“速递易”筹措尽可能多的资金,用流行的说法就是ALL IN。
2014年6月,通过配售募集7.12亿,全数投入“速递易”;
2015年1月,趁热打铁,通过定增募集29亿;
2015年6月,与海尔融资租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后者提供“快递柜”租赁服务;
与海尔租赁签约同时,三泰控股宣布为“速递易”提供2.3亿担保额度;
2015年11月,通过定增1.46亿股再募28.7亿。
根据规划,“速递易”项目投资总额21.4亿,分三期实施。预计2016年7月完成第三期3.3万个网点的布放。年营收、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3.27亿、3.17亿元。
在强大资金支持下,“速递易”扩张速度比计划的还要快。
截至2015年末,在全国79城市签下8.86万个网点,其中4.87万个已完成布放,日处理包裹超过100万。
2016年一季度末,布放网点进一步增至5.31万个。
?有光明、没“钱途”
数十亿资金砸下去,数万个网点布起来,“速递易”业务蒸蒸日上,营收从2013年的126万增至2015年的3.09亿。
2015年,“速递易”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163%(之所以超过100%,是因为其它业务下滑、增速为负)。
2016上半年,“速递易”创收1.87亿,增速放缓,但同比增幅仍达88.67%。
速递易业务高歌猛进,业绩却亮起了红灯:2015年营收创纪录,却出现上市后首度亏损(亏了3790万);2016年上半年,亏损放大至1.19亿。
三泰控股亏损的症结恰恰是它的明星业务——速递易。开展此项业务以来,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大幅上升。2012年,三项费用加起来相当于营收的24%,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58%。
三泰控也承认,费用巨增的主因是“速递易”。
2015年为例,“速递易”业务毛利润为1.05亿,三项费用合共多支出2.56亿。多支的费用是毛利润的两倍。2016年情况更趋恶化,坊间预测财年亏损将达10亿。
“营收13.27亿、净利润3.17亿元”成为泡影,连年亏损难以自拔,三泰控股被打回原形
,市值回到100亿一线,仅为高点的五分一。
?2015年大转折
三泰控股在2015上半年就发现情况不妙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是与友商“抱团”。
2015年6月,三泰控股与扬州汇银家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速递易”为汇银投递商品;三泰控股在网点管理及客服方面采用众包方式;双方在日常运营、促销活动及数据方面同步、同享。
(不妨将“汇银家电”视为“小苏宁”:在江苏、安徽拥有360多家自营/加盟店、100多家维修网点及2700多个代理分销网点。2011年进军电子商务,拟在长三角地区建立1万个O2O便民生活服务社区店)。
其次是向快递公司“伸手”。
2015年5月开始,速递易试图向快递公司收取每件0.4-0.6元费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快递业每票利润不到1元,速递易想拿走一半,“是可忍、孰不可忍”。部分快递企业坚决抵制,另一部分开始与速递易“和谈”。
日,三泰控股与丰巢科技、顺丰投资、苏州普洛斯签订投资意向书。但其后在估值、股比、回购权、排他条件及业务合作(网点布局、运营模式、品牌形象、生产运维协调)等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合作意向被废止。
有意思的是,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就发表了《联合发布公告》。公告称,“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显然,顺丰在速递易开始收费时已做好两手打算,一边筹建丰巢一边与三泰控股谈判。甚至可以猜测,谈判对双方来说都是“过场戏”:一是对以往的合作有个交待,做势挽回;二是业务上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
2015年发生的三件大事,使之成为“速递易”的转折之年:规模达到预期却出现巨亏;与“汇银”抱团取暖但结果未知;向上游收费的尝试没能挽回巨亏,反而催生强有力的对手——丰巢。
2016年末,“穷困潦倒“的速递易竟向用户出手:
免费存放时间由48小时缩短为4小时 ,超过4小时收取1元。假如包裹在下午两点被放进快递柜,六点下班回家再取,肯定得交钱了。
“速递易”此举引发大面积不满。一些居民小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限时解决,否则断电封柜。速递易被迫让步,取消试行了11天的新规。
?“合纵”联盟呈瓦解之象
丰巢是“合纵”的产物。
“合纵”典出战国,意为合众弱之力与强大寡头博弈。对“顺通达”而言,“强秦”即可能是有“非分之想的”速递易,未来也可能是阿里、京东或者苏宁。
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联合发布公告称,“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丰巢初始股权结构为:顺丰出资1.75亿、股比35%;申通、中通、韵达各占20%;普洛斯持有5%。由王卫任法人代表、董事长。
丰巢股东中的几家快递公司,在全国拥有8.7万个网点、快递员逾85万。他们计划在2015年剩下的几个月内,完成33个重点城市、过万网点的布放。
假如丰巢能在三、五年内达到“每年赚几亿”的水准,风光上市、估值数百亿都不在话下。
天算不如人算,丰巢的股东们被泼了两盆冷水:
1)“速递易”规模领先,却陷入巨亏;
2)2016年前三季度,丰巢营收仅为480万、亏损达1.57亿。
2017年25亿增资中,顺丰系投入9.8亿(已经注入上市公司的“顺丰投资”出5.5亿,明德控股4.3亿元); 申通跟投1亿元,但持股比例从19%稀释到10%;韵达有2亿增资额度,不知是否行使;中通确定不参与。
“合纵”联盟已出现分化,丰巢向何处去?
?“丰巢”或许成为“致新”
丰巢的地位与“乐视致新”有几分相似:上市公司需要该业务伙伴及相关概念,但如果并表会“戕害报表”,于是将持股比例控制50%以下,图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丰巢也好、致新也好,假如有盈利的那一天,上市公司可用代价股收购、实现绝对控股。申通、中通、韵达等丰巢的原始股东们将拿到鼎泰新材发行的新股,获得不菲收益。
尽管“钱途”有些黯淡,顺丰退无可退必须担起责任,申通、中通、韵达则蜕变为财务投资者,是否参与定增的主要考量是“资金寸头”。
?快递员的痛点不应让消费者买单
骑电动车在闹市穿插3、5公里顶多花10分钟,怵头的是到达之后,望着丛林似的一片高楼,收货人在哪里?要打电话问在不在家、上楼怎么走……电话打不通,收货人又不在家,白跑一趟好烦恼……遇到“事多”的买家,在签收时还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麻烦。把一大堆东西往柜子里一怼,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个包裹,多么潇洒惬意!
速递易、丰巢改善了快递员的境遇,有些“小哥”问也不问就把包裹直接放进快递柜,本质上是推卸责任。“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100米与用户的交接在购物体验中的比重恐怕占50%以上。
在人们的心目中“丰巢”就是顺丰的,但丰巢快递柜最大的用户并非顺丰。2016年的数据是:中通22%、圆通18%、申通14%、韵达14%、百世10%、顺丰6%……
既然快递柜赔钱,顺丰应当“可劲用”,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实际情况是,并非股东的圆通使用量是顺丰的3倍。
究其原因,多半是顺丰担心影响用户体验,对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某快递柜高管说“达到一定规模效应,培养了消费者的充分认知,才有盈利条件。”
其实,快递柜的囧境与规模无关,速递易、丰巢的规模都已经不小了。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使用快递柜或多或少降低了购物体验,至少“当面验货”成了空谈,凭什么让消费者买单?
?“痛点”常常是“坑”
痛点就是未被满足的需求。“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如果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有利可图,哪里会有什么痛点?
成为痛点的需求,不是没有支付能力就是支付意愿不足。
明知道成本高、变现难,却赔本提供服务,如意算盘是先圈用户、再圈VC。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招。幸运儿没有几个,绝大多数人越是在坑里上不来,越没有人伸出援手。
在快递柜这事情上,消费者习惯享受送货上门,当面签收亦更加稳妥,付费意愿不足。快递员有为“最后100米”这个痛点付费的意愿,却没有支付能力(送一个包裹才挣几毛钱)。
三泰控股不幸掉进坑里,但作为快递业龙头,顺丰加码丰巢则另有深意——“嘿客之心不死”。篇幅所限,此处不展开讨论了。
来源:虎嗅网
作者:Eastland
后参与评论…
jstufg5yyc9cuz您的位置:
她演技美貌在线却被公司坑惨了
发布时间:
来源:论坛
作者: 东方网
李沁,美貌。公司
  李沁,新红楼宝钗,一直都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气质脱俗,起点很高,也拍了很多偶像剧,荣信达也把她当一姐在捧,可是怎么就红不起来呢?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李沁为什么不红。
  李沁曾是昆曲界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因为演艺事业而放弃了戏曲,昆曲界少了个二十年一出的闺门旦真的很可惜很可惜,李沁本人也觉得很惋惜。也许当时是为了梦想,可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这些年却依旧半红不红的李沁,会不会后悔当初放弃了昆曲。
  李沁不红最大的原因肯定还是在于公司,小编认为荣信达不算在力捧她,只是给她拍很多戏,主要目的是赚钱,并没有对她进行专业的定位和营销包装策划。总的来说,就是荣信达让李沁拍戏,是为了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
  荣信达这家娱乐公司是是娱乐圈的老前辈了,比较传统,虽然资历深厚却有止步不前的趋势,给艺人接拍的作品多为烂俗的家庭伦理剧,难以想象这个公司是曾经投资拍摄过《大明宫词》的。
  而李沁自接拍《新红楼》而签入荣信达以来,资源不好,公司不给力无法为李沁争取到更好的角色,好角色总是失之交臂。像李沁这样古典清纯的妹子老是去演一些苦大仇深的玛丽苏女主,合作的演员除了李易峰其他也说不上大势,完全给人留不下印象。从一些近照来看,气质也早不如当年的宝钗那样的有灵气了。
  杨洋曾经也是荣信达旗下的艺人,他和李沁曾经是恋人,他们一样拍了《微微一下很倾城》。同人不同命的是,杨洋演完《微微》成了全民追捧的大神,而李沁却只是在电影了混了个打酱油的花痴校花。
  杨洋最明智的地方就是离开了荣信达,如果他没有离开荣信达,也许他依旧会火,但小编觉得,在荣信达的杨洋,肯定不是现在的杨洋。
  最近的李沁除了在绯闻上能走上热搜以外作品方面再无建树,和金世佳的恋情告吹,与魏大勋参加《我们相爱吧》都有为李沁挽回一点热度。但是,只能靠绯闻的日子能走多久,而李沁本身也不是一个爱炒作的人,现在经济公司为了捧艺人已经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
  总之,小编觉得李沁还是早日离开荣信达那个鸟笼子,她本身资质好演技也不差,换一个公司好好包装一下肯定会大有作为,再继续留在荣信达,恐怕再清纯的气质也会变成苦情老太婆了。
[ 责任编辑:周志强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一对一咨询
您的位置:
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前段时间我因为家里面出了点事
于是我的一个朋友就问我要不要办贷款 就是分期的那种
当时也是真的很缺钱 也比较相信她认为她是我朋友 不会坑我
我只要按时还款
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后她又给我讲 必须要手机套现
我就问她求这个应该没得啥吧
她说没得啥
我就相信了她
然后她就叫我带着我的身份证 去了电脑城
找到了她在办分期的一个朋友 他事先给我说让我到了她朋友那里不要说话而且他们之前还有很多合作
我那个朋友还说 她就主要看这个赚钱
我知道真相以后特别后悔
她现在钱也不给我
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前段时间我因为家里面出了点事
于是我的一个朋友就问我要不要办贷款 就是分期的那种
当时也是真的很缺钱 也比较相信她认为她是我朋友 不会坑我
我只要按时还款
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后她又给我讲 必须要手机套现
我就问她求这个应该没得啥吧
她说没得啥
我就相信了她
然后她就叫我带着我的身份证 去了电脑城
找到了她在办分期的一个朋友 他事先给我说让我到了她朋友那里不要说话,就听她的话
于是她和她那个办分期的朋友就在一边说悄悄话
后来那个男的就给我喊我签了字还按了手印
说的是啥子给我办电脑分期
于是让我抱着电脑给我拍了几张照片
后来我那个朋友就给我说钱要过几天才给我
我就说好吧
结果后来我问她要 她三番五次的找各种理由不给我
我就意识到我可能被坑了
然后我又找到当时给我办分期的那个男的问他
他说他把钱给了我那个朋友的
我又问我那个朋友
她就直接不给我了
,我感觉我被骗了,很气
,后来,我才弄明白
他们两个有合作
,那个办分期的男的把钱给我那个朋友
我那个朋友还要从里面抽一部分钱出来
然后再给我
我知道,而且他们之前还有很多合作
我那个朋友还说 她就主要看这个赚钱
我知道真相以后特别后悔
她现在钱也不给我
电脑也不给我
我自己又签了字
合同清清楚楚
我又要还这个钱
但是我有啥子都没得
我真的特别伤心
不该这么信任一个人
我现在有是一个学生 没有经济来源
那边又要还钱
可是我又啥子都没拿到
真的很无助
我之前去找她
她说她没钱
她把她身份证抵给我
我就相信了
拿着她的身份证了
可是过了这么久她一天在外面吃吃喝喝
根本不打算给我还钱
用我的身份证带了款
她把钱那去用了 让我还
我现在想拿着她的身份证和我们的聊天记录去派出所告她
但是她威胁我说手机电脑套现属于犯法
我现在就像请问你下您
我这种情况
我属于犯法吗
如果报警我会不会被抓
我真的是没得办法了
这边又是我的身份证办的
可是我又没得拿到钱或电脑
所以才会想请教一下您
希望您能帮助一下我
您好!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回复,甚为抱歉!??
如果有证据证明你是被他欺骗实施该行为,你主动到公安机关的话,考虑到你的情节比较轻微,又是在校生,公安机关一般不会对你采取强制措施。
大家都在问的求学教育问题
作为小孩 可以从情理上去打动父母 如果父母不能继续在一起 他们也可以选择离婚的方式
向游戏开发商投诉
律师代理办案是根据不同的案情,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费。
你好!请问具体什么情况呀?可以电话联系,电话,谢谢!邱志前律师
(09:00:00-21:59:59)
擅长:刑事辩护毒品犯罪取保候审
备注:接受全国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饿了么市场经理有点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