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分析,到底是缠论 趋势 走势必完美决定走势还是能量改变趋

形态决定趋势
所谓形态,本质上就是多空在一定区间内反复争夺波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结束前,多空争夺未分胜负,但愈趋尾声,胜负愈趋分明,一旦分出胜负,趋势就不可避免地展开了。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先有形态后有趋势,没有形态就没有趋势,自始至终一边倒的趋势是不存在的,清楚这一点至关重要,按照这一思维去观察和判断期市的机会及其时机极为重要。
第二、价值重大的形态没那么容易形成和突破,之所以价值重大,是因为多空双方投入兵力多,反复争夺的时间长,谁都不愿轻易让步,故突破不易,但一旦突破,价值就很重大,因为随后的趋势运动惊人,乃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及也。
第三、一旦突破,标志着一方胜出,另一方溃败则不可避免,这就意味着形态之后必出趋势,大形态出大趋势,小形态出小趋势,中形态出中趋势,而趋势一旦展开就不易结束,直至能量释放完毕,新的形态日趋成形。
第四、趋势源于形态,趋势因形态而产生,形态是趋势之母,形态是趋势之根基,形态是趋势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对于趋势研究和观察的思维起点毫无疑问是形态,而不是趋势,更不是局部价格表现,故我们交易的解决之道也应始于形态,基于形态,而且在趋势展开之前就可以从形态中预见到趋势的方向、级别大小、强弱等核心信息。也就是说,趋势的方向、级别大小、强弱等在趋势形成和展开之前就已确定了,因此一旦形态突破,就不必去关心和重新研判趋势的方向、大小、强弱,关心也没用,重新研判也不会有新的正确信息和进一步的有益结果,相反,重新研判表明你对趋势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如何持仓或开仓呢?很多交易者失败就是缘于思维的出发点错了,喜欢从趋势的局部表现去决定买卖,局部表现好就追买,否则就追卖。但我们认为,如果思维的出发点错了,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正确的交易决策在趋势展开尹始就已经确定了,在趋势展开过程之中去决策是很被动的,因为获胜的主力已有一定的获利,他可以因浮盈而能经受住价格的振荡,且仍能保持良好心态,而你却不能,因为你没有浮盈优势,一旦遇到振荡,心态是不可能不受冲击的,一旦触及止损位,是不可能不止损的。此外,很多投资者因形态内的波段幅度太小,波段获利一再偏窄,因此即使形态突被了,他也不会对趋势有信心,受此心理阴影制约,一遇阻就离场,一遇大一点的反弹或回调就对趋势怀疑,就重新去论证,结果总是小波段轻仓操作,赚点小钱就跑了,而一旦节奏没踏好,不但没赚还小亏,最后总体上还是赚了方向却亏了钱。
第五、趋势只有在形态突破之后才会有快速进展,没有突破就没有快速进展,没有快速进展,胜负依旧难料,没有快速进展,持仓就不会很轻松,加仓也就不会有信心和依据。但有些时侯,形态突破之后并不能马上一帆风顺地展开,而会出现一日或几日的回试或整理,此时最容易在黎明到来之后还丢掉仓位或对加仓没信心;随后快速进展出现了,价格再度大幅远离形态,投资者却又信心十足地去追,结果盘中一回档,持仓又被动了,导致出现持续地在趋势中抢进抢出,到最后,即使有形态和趋势也没赚到钱。总之,形态对投资者交易心态的巨大影响不仅表现在形态之内,也会经常表现在形态突破之后的趋势之中,只有克服了这一心态制约,你才能真正步入形态交易和顺势交易者的行列。
形态突破后,不达止损位持仓不动是形态交易的唯一正确选择,切记,机会是等出来的,利润是捂出来的,而不是抢出来的,靠抢发不了财,如果你对趋势没信心,抢进抢出也没用,反过来如果你对趋势有信心,也用不着抢进抢出,应该说,信心和交易手法在形态突破前就已经确定了。抢进抢出遗害不浅,不但总是让你的持仓心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不管是盈还是亏,而且总是让你为浪费趋势而懊恼不已。
如果没有形态怎么办?在前面,我们已讲过,自始至终一边倒的趋势是不存在的,没有头部形态或底部形态的单日反转只存在于价格极度失衡的状态下,即使是单日反转,只是没有头部形态或底部形态而已,并不代表它没有中继形态,连中继形态都没有的单日反转很少见,由此可见,慎言单日反转,但如果存在单日反转的条件也不难判断。故我们认为,如果不存在单日反转的条件,又没有反转形态,那么请继续遵守原有趋势,请继续持仓不动,直到趋势加速。没有不加速的趋势。
没有不突破的形态。供求关系总是难以均衡,均衡是不存在的,失衡才是常态,因此没有不突破的形态,形态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知道并完全理解和接受了形态和趋势的关系及其规律,并不代表你就可以用此赚钱了,因为其干扰并不少,主要表现在﹕
第一、形态内的波段幅度过小,盈利过窄会深入影响你的盈利预期和持仓心态,包括形态突破后,趋势展开过程中也不例外。
第二、在底部形态区域总听到大量严重利空的消息,在顶部区域总听到大量严重利多的消息,这必然会影响到你对形态及其之后趋势的信心,也包括持仓信心。
第三、趋势的展开,尤其是初期阶段,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持仓的心态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
第四、有些形态相当难以把握,如双底形态往往是事后才确定是双底,事前并不能完全确定。
第五、形态突破前后与某些技术指标或分析方法相冲突,你还对形态及其突破有信心吗?持仓心态还能不受影响吗?
第六、虽然形态假突破并不多,但一旦出现,开始时与突破后正常回试并无多大差别,因此处理起来难度相当大,如果某次或某几次处理错了导致亏损或丢掉了机会,你是否还对形态及其突破充满信心。
第七、当形态与某些权威判断相左时,你是否还对形态及其突破充满信心和坚持。
第八、当形态突破时涨跌幅已较大,你敢追吗?如果你敢追,难道你不怕是假突破吗?
第九、当形态突破后,如果回试力度很大,你还相信突破有效吗?
第十、当你错过建仓时机时,你是放弃还是强行介入?
第十一、有些形态十分隐敝,并不很对称,你是否能及时发现?此种情形并不少见,也并非全部,经常混杂出现,令判断和持仓的难度加大,你是否还对形态及其突破充满信心?这些都是困扰形态交易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到底是形态决定趋势,还是趋势决定形态?笔者认为,这既非“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问题,也不是思维与存在之间谁决定谁的哲学世界观问题,它仅仅是市场范畴众多价格行为的基本规律之一。
价格行为基本规律是我们实现读懂价格真实信息,从而获得决策先机的金钥匙。江恩大师的理论有些玄奥,真正用得好的基本上只有大师本人;艾略特大师的波浪理论虽没有那么玄奥,但其浪中有浪的循环结论往往导致实战中的重大偏差和决策时的不确定性。笔者只是期市一卒,不敢也无意与大师们相比,只是因为反复研读了这些伟大的著作之后仍无法说服自己相信其中的诸多结论,也解决不了实战中的诸多困惑和混乱。除了两位大师之外,市场上有关价格行为之外的研究书籍多如牛毛,更是门派百出,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二八法则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依然存在?为什么在市场上许多身经百战的高手(包括机构和个人)还会经常被市场修理得体无完肤?我不敢妄自认为价格行为基本规律可以改变或颠倒二八法则,但我相信,只要你真的掌握了价格行为基本规律,那么转入少数派并不困难。笔者谨慎在先,大胆在后,不能说服自己的东西决不敢鹦鹉学舌,这种个性迫使自己除了汲取其中可以说服自己的东西之外,还必须去探究这个市场未被挖掘出来的东西,那就是价格行为基本规律。对价格行为基本规律有深入研究的,笔者发现除了索罗斯和利维摩尔之外,全世界基本上没有更深的进展,这是相当引以为憾(道氏理论也可以说讲到了价格行为,但太过粗放,除了将价格行为分级之外没有更深入的具体东西)的。
然而价格是我们所有人交易的唯一对象,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出潜在的价格走势,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有关潜在的价格走势的研究结果都是从价格本身外围的因素或技巧推导而来,而不是从价格行为自身推导而来,换言之,你的研究结果不是来自于与市场价格直接面对面充分对话,而是来自于远离市场价格的主观经验臆测、理论硬套或人云亦云,这些研究结果的推导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根本就不能称为有效研究,更到不了有效研究与实战交易无缝对接的那一步。做不到有效研究,就无法指导实战交易,做不到有效研究与实战交易无缝对接也不会对实战交易有多大帮助。
江恩理论太玄奥、波浪理论太灵活又太形而上学,日本蜡烛图技术太局部、经验化,基本面分析太过滞后、太远离价格行为本身,价格行为之外的技术分析如指标等太过主观化和外围化,笔者指出他们的不足不是要贬低他们,更不是为了抬高自己或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只是提醒大家要正视这些在实战中的不足,不要迷信权威,在投机市场上,有用的就是有用,没用的就是没用,迷信权威不会带来利润,终会带来损失。笔者不否定其中的合理成分,也应当汲取,只是不要寄希望于其权威性和全盘照搬就可以实现从市场中获利了,这种事情过去没有发生,现在和将来也不会发生。
一个从事期市研究十余载的人,对市场业已存在的研究成果必定是有所舍,也有所取,其中金融大师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和利维摩尔的“价格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运行”的观点让笔者受益匪浅。反射理论让我明白了供求关系(基本面)、人的预期与价格行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既帮我排除了错误分析方法的干扰,也更加让我确信是“形态决定趋势”,而不是“趋势决定形态”。
供求关系也叫供求矛盾,形态表面上看是供求矛盾最小、最平静状态时的反映,实际上却是供求矛盾逐步积累、多空预期分歧越来越大的过程,而趋势就是多空通过价格的持续上涨或下跌来化解或调节形态里所积累的巨大供求矛盾的过程。这正是供求矛盾与价格行为之间反射关系的一种体现。不理解这种反射关系,就会导致供求矛盾与价格行为之间的脱钩,变成前者是前者,后者是后者。二者之间事实上有相当深刻的反射关系。
众所周知,火山只有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也必会喷发,否则就会是座死火山,投机市场上也是遵循能量的先积累后释放,没有积累就没有释放,积累决定释放的基本规律,形态是市场能量积累的过程,趋势正是能量逐步释放的过程,因此是先有形态后有趋势,形态决定趋势,没有形态就没有趋势,除非价格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只不过形态积累的是趋势的原始动能,价格严重失衡,如大幅加速上扬或加速下跌积累的只不过是反向势能而已。无论是动能还是势能都遵循能量积累与释放的基本规律,这不仅是物理程序,更是反射规律。索罗斯的反射理论让我们确定了形态与趋势的内在关系。但如何解读形态包涵的关键信息,仅有此还远远不够,甚至根本就做不到。
利维摩尔的“价格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运行”让我们明白了如何观察、分析形态的最小阻力倾向,以及最小阻力是否已经来临,形态是否面临突破等。利用这一基本规律,笔者对近期棕榈油、沪胶等的研究和实战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成果,尤其是沪胶让人兴奋。沪胶在本轮涨势之前整体呈箱体运动,该箱体是由上升三角形演变而来,随后在箱体的后期又转变成了一字型平台,其中转变为一字型平台是一次质的飞跃,笔者为此几次即时提请市场注意这一点,在箱体中轴线之上出现一字型平台既是多头已取得决定性优势的表现,也是箱体运动已近尾声,多头即将发动进攻的表现。这些信息对我而言,其重要程度和可靠程度远远高于当时的基本面,当时的基本面并没有汽车以旧换新和泰国暴雨等利好,只有季节性压力预期和对华轮胎反倾销等利空,同时国际股市和商品也都在大跌,因此如果纯粹从严峻的外部环境去推导很容易得出沪胶后市看空的结论,很多相关文章也正是这么写的,最终结果证明情况完全相反,那么他们到底错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上文所说的很多人的研究模式和推导逻辑不正确,他们还做不到从供求关系(包括基本面)、人的预期、价格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反射中得出正确信息,做不到这一点,其结论的可靠性十分值得怀疑;二是远离了中国崛起的强大影响力这一国内因素,毕竟沪胶不是“影子胶”,而是有相当定价权的市场;三是远离了价格行为本身(形态)的关键信息,远离价格行为这一中心,很容易犯错,却又无力纠正。
总之,简单地罗列众所周知的基本面因素去推导价格行为的未来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而这恰恰就是大多数人都没注意到的常犯错误,人是在错误中长大的,这种错误谁都犯过,就看谁能注意到这一可怕的错误,最终走出这一错误,并回到有效研究上来,实现与实战交易无缝对接。
在这个市场中,我们既不是多方,也不是空方,而是力图站在优胜一方的第三方的一分子,因此任何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乃至交易行动并不重要,也不会对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形态已经决定了的趋势不会因为你的观点对错或参与而发生改变,事实上,只有你的观点和交易行动吻合了价格行为基本规律,才会实现时势造英雄,否则你还是原来的你!
趋势具有自我推进性
目前存于市面上大家所说的趋势是投资者根据过去已发生的价格行为确定的,并以此作为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由此可见,目前大家所说的趋势,实际上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而不是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未来虽存在于过去和现实之中,但未来只存在于可延续的过去和现实之中而已,并非所有的过去和现实都有未来。本文所研究的趋势即是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简称可延续的趋势,只有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才有未来,那么可延续的趋势具有哪些基本规律呢?这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握有未来。今天就说说其第一个规律,即其自我推进性。
常言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不仅是社会规律,也是投机戒律,这里的趋势事实上就是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只有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才能代表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主力资金的看法和做法要想获得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的支持,也必须紧跟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也就是说,无论他们的实力多么强大,他们的交易架构也必须建立在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之上,只要其弯曲性在合理、可接受范围之内,都必须去顺随。只是主力资金由于实力更强大,在顺随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方面做得更好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代表着主力资金对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的看法。其实,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与顺随的主力资金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吸引、相互支持和相互推动。
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之所以能自我推进,主要由下述原因造成﹕(1)、价格行为背后的供求关系仍在向前推进﹔(2)、市场对供求关系仍会向前推进的预期在加强﹔(3)、顺随的主力资金更加坚定了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仍可延续的看法,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帐面优势也越来越大,信心也越来越足,越来越知道自已做对了﹔与此相反,逆着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主力资金帐面状况越来越恶化,信心越来越不足,越来越知道自己做错了,越来越想离场了﹔(4)、场外资金认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可延续性的越来越多,愿意顺势加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敢于并愿意对着干的场外资金却越来越少,除非场外顺势加入的资金枯竭了,场内资金想获利回吐,但发现愿意接盘的资金不足了,价格因此掉头,但此时逆原趋势的势能未必是来自于新加入的逆势资金,主要是场内获利回吐盘。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既承载了主观的顺随的主力资金的预期和做法,也承载了客观的供求关系及其发展状况,主观预期与客观态势之间的相互加强推动了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自我展开。理解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它是顺势交易的理论根基,若它不成立,则顺势交易也不成立,若它成立,则顺势交易就成立。
趋势的延续性是弯曲的
趋势的方向是由供求关系发展的倾向决定的,但由投资者的预期决定展开的过程和程度。趋势是投资者根据过去已发生的价格行为确定的,因此投资者普遍以此作为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目前大家所说的趋势,实际上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而不是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过去未必能代表未来,这是常识,同样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也末必能代表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市场分析、决策普遍所依赖的趋势是基于过去的价格行为历史,但我们的交易对象却是未来的价格行为,未来的价格行为才决定我们的交易成败,与过去的价格行为无关,二者之间并不一致。
市场普遍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作为分析、决策、交易的依据,是因为相信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存在延续性和可持续性,趋势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趋势线是利用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划出来的,其无限延伸或无限延续是物理现象、自然现象,但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展开过程和程度是由投资者的预期决定的,是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并不存在无限延伸或无限延续性,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不可替代。
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并非完全不存在延续性,只不过是非直线的,而是曲线的,现在的弯曲并不影响其延续性,除非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已完全无法延续了,只要投资者的既有预期还在或加强,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就会继续展开或延续﹔如果既有预期偏弱或减弱,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就难以继续展开或延续,至少暂时难以展开或延续。
投资者既有的预期是可以改变的,即可以加强或减弱,是心理现象,不存在无限延伸或无限延续的问题,因此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并不存在无限延伸或无限延续性,但我们也并不否定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存在曲线型的延续性,只是认为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线的物理直线的延伸性或延续性掩盖了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延续性事实上的曲线特征,这是一个相当的错误,如果强化了这一错误,则包藏了相当大的操作风险。
换言之,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延续性远没有趋势线的物理延续性那么强,那么必然,很多时侯是弯曲的,甚至不存在,故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或趋势线来代替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而且也可以在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弯曲性中寻找其延续性。
未来价格行为是尚未发生的,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也是不存在的。但投资者分析、决策、交易必须要有据可依,不可妄测,在这种万般无奈的现实窘境下,广大投资者不得不去依赖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延续性了,到现在市场已懒得去思考趋势理论在实战交易中暴露出的深层次危机,已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存在延续性的观点,并以此作为技术分析的基石。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作为技术分析的基石虽然简单,但二&八法则说明这种简单的替代模式在实战中是行不通的,存在致命的缺陷。原因就在于﹕(1)、未来价格行为的趋势现实中并不存在,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来替代并不准确、并不科学,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2)、即使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来替代,但其延续性是否存在并不确定,即使存在也是弯曲的,并非是直的,而且弯曲的时间和程度事先并没有定论。但作为技术分析的基石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是假定具有延续性,并期望是直的。
投资者在分析、决策、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现实中已存在的有形依据,而不习惯于隐形的依据,而且认为有可能成立的依据总比没有依据好,这种不科学的作法带来了严重的现实问题。如果投资者清醒的认识到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延续性的或有性、弯曲性,并谨慎的加以运用,笔者认为可以接受,但如果将其上升为技术分析的基石加以迷信,并不假思索的作为权威来用,则是相当危险的。在投机市场上,权威未必正确、未必可信、未必可取,推翻权威、打破权威没什么不对、没什么不可以,否定权威不会致命,迷信权威一定会致命,因为市场的条件始终在变化、市场的预期也在变化,因此并不存在一尘不变的规律或观点。
迷信趋势本质上就是迷信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存在延续性,但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就一定存在延续性吗?很显然不一定,因为市场上并不存在没有终点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终究会有转势的一天,而且即使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并没有结束,但其延续性未必是今天和明天,可能因遇阻而弯曲,弯曲结束后再恢复其延续性呢?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存在延续性的可能性,只是要告诉大家﹕(1)、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并不必然存在延续性﹔(2)、不是所有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都存在或不存在延续性﹔(3)、过去某一价格行为趋势的延续性不一定存在于现在,延续性不存在于现在并不表明将来不会恢复﹔(4)、一个已经结束的趋势当然不存在延续性。
&趋势具有加速性
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仅有自我推进和自我修复的功能还不足以吸引实力雄厚的主力资金顺随跟进,主力资金进场时需要大量的对手盘,离场时既需要大量的跟风接盘,也需要大量的对手盘强烈止损,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市场对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有强烈预期,并且这一预期出现高度强化。
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能够自我加速,主要是因为﹕
1、代表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背后推手------供求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呈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我加速,供求关系发展加速了,与之相适应的价格行为趋势也必会呈现出个人无法阻挡的加速态势。
2、随着供求关系的深入发展,愈来愈利多的消息或愈来愈利空的消息愈来愈密集的浮现,顺势看法、做法的人越来越多,敢于逆势看法、做法的人越来越少,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推进的速度必然会愈来愈快。
3、随着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小,逆向修正越来越无力,导致顺势操作的财富效应越来越明显,在财富效应的吸引下,逐势的资金越来越多,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自我加速不可避免。
&&&&&4、在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涨势的后期只见利多不见利空,加上媒体和专家的空前宣染,市场不仅对现货市场当前供求关系的紧张感到担忧,而且开始相信中远期的供求关系也难以缓解,甚至更紧张,为了避免在未来付出更高的价格,现在追进是最合理的策略,当这种追买思维集中涌现时,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涨势加速就是必然的。同理,在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跌势的后期只见利空不见利多,加上媒体和专家的空前宣染,市场不仅对现货市场当前供求关系的宽松感到担忧,而且开始相信中远期的供求关系也难以趋紧,甚至更宽松,为了避免在未来卖得更便宜,还不如现在就追卖,当这种追卖思维集中涌现时,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跌势加速就是必然的。
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出现自我加速有其内在必然性,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不加速的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自我加速包涵了过多的对未来中长期供求关系的预期,由于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充分加速后对当前的供求关系有急剧的反向调节作用,因此市场原本所预期的未来中长期供求关系根本不可能出现,导致过度预期、过度加速变成了巨大泡沫,一旦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加速结束,泡沫就即刻破灭了,反向调节后的现实供求关系必然要求快速挤兑掉主要泡沫。
在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自我加速阶段,就是场内得势主力不断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对手盘的劣势来不断骗取和强化市场对中远期供求关系的惯性预期,从而实现战胜对手、完胜退场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市场有理性预期的一面,但当市场预期一边倒时,理性预期就变得非理性了。
趋势具有赏罚性
西方投机最重要的铁律就是﹕顺势而为。所谓顺势而为就是指顺着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来构筑未来交易方案的行为,而绝不逆着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交易,因为顺着可延续的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去交易将会得到其可延续性的支持而获得相应的成功,而逆着交易将会招致相应的失败。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必须还有一定的可延续性,正是因为还有一定的可延续性,顺势者才会昌,逆势者才会亡,否则顺者未必昌,逆势者未必亡。而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取决于其周期条件是否仍能发挥作用,尤其是供求关系的发展能否进一步加强市场预期,能加强则可延续性存在,不能加强则可延续性不存在。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不存在就不可顺势交易,此时还去顺势交易非旦不会受赏,还会受罚。
顺势者昌还有另一条件是时机恰当。因为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是弯曲的,弯曲之后才会回归其可延续性。如果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是直线型的,不存在弯曲性,则任何时侯任何价位都是顺势交易介入的时机,任何时侯任何价位顺势介入都能赚钱,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顺势交易不能任何时侯任何价位都可介入,不顾时机就是不顾及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的弯曲性,如同向前走路必须要看看脚下是否有障碍物,不看障碍物走路是很容易被绊倒的,只有确认脚下没有障碍物或障碍物已被清除才能安全的迈步前进。同理,只有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正在发挥作用或其弯曲性刚刚结束顺势介入才能昌胜,否则不亡也会被绊倒。
逆势者亡的原因有﹕一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还很强,被可延续性所伤﹔二是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的弯曲性何时发生、弯曲程度并不容易判定,尤其是何时发生不易判定,成功率相当低,因为当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的条件仍然存在、仍能产生作用时,判定弯曲性的条件相当不充分,条件决定价格行为的未来,条件不充分,你怎么知未来,不知价格行为的未来,你怎么知道脚下没有障碍物?三是如果不知过去价格行为的趋势的可延续性的弯曲性何时发生,那么你怎么去确定逆势交易介入的时机?时机错了,一切都错了。
逆势交易死得最惨的大都是逆势追得太深的人,如在可延续性较强的涨势里往深坑里跳,在可延续性较强的跌势里往高坡上爬,坑是埋人的,坑太深是难以逃生的,尤其是蹲在坑底的﹔坡是摔人的,坡太高是难以往下来的,尤其是站在坡顶的。因此逆势交易最怕坑底和坡顶,受罚最惨。反之,坑底和坡顶则是顺势交易最安全、受赏最大的地方。
有一种坑虽很浅、坡虽很矮,但却也很容易伤人,那就是涨势中强势平台的尾声和跌势中弱势反弹的尾声,之所以很易伤人,是因为跳进了逆市交易的时间陷阱,此时空间陷阱虽小,但时间陷阱很深,因为涨势强势平台上挡的阻力太小,一旦往上突破就会出现往上快速井喷,留给逆势做空的交易者逃生的时间很短,稍一犹豫就失去了逃生的时机﹔同理,由于跌势中弱势反弹意味着下挡的支撑力太小,一旦往下突破就会出现往下快速井喷,留给逆势做多的交易者逃生的时间也很短,稍一犹豫也会失去逃生的时机。
区间振荡虽无趋势,但上、下挡的阻力和支撑力势均力敌,因此在未经消化的情况下在上挡做多、在下挡做空都是有赔无赚,而且还会挫伤自信心和定力,给突破后的趋势性交易埋下祸根。
总之,在投机市场上,不善于利用可延续的趋势的基本规律来构建自己的交易方案和策略,而去逆势而为,尤其是逆势追涨杀跌,那么受罚、受重罚、亏大钱是很自然的事,反之,顺可延续的趋势而为则常常受赏。这就是可延续性趋势的赏罚性。可延续性的趋势不会同时奖赏所有的人,也不会同时惩罚所有的人,它只会在一边奖赏顺从它的人,一边惩罚逆行挑战它的人。
股票供求关系的一般模型
&&&&&股票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通过对股票供求曲线的研究就能了解股价的一般变化规律。股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重要一点是由于存在流通数量的限制,因而具有稀缺性。所以当数量到达一定数值后,即使价格继续上升,但供给并不能因此增加,即供给无弹性,由此得到股票的供给曲线(图1)。在这条供给曲线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临界点,在临界点左边,供给曲线富有弹性;而一旦越过临界点,供给曲线就开始变得缺乏弹性,越接近流通股本弹性越差,直至完全丧失价格弹性。可见股票供给曲线与流通股本的制约有很大关系。假设一个股票的流通股本足够大,以至于可以把它看做数量无限,则供给曲线简化为图2,在整个供给曲线上,价格弹性差别不大,而临界点在数量无穷大处。也就是说,图2中的供给曲线可以看做图1中供给曲线临界点左边的部分,或者说图1中的股票在未达到临界点之前相当于流通数量无穷大,具有一般商品特征而不具有稀缺性。
  而股票需求曲线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临界点,投资者好像没有什么理由会因为股价低于某一个特定值而开始疯狂抢购。所以说,相对于一般商品,股票供给曲线的形态具有特殊性,而需求曲线的形态并没有什么特殊性。
  这显然与一些人的看法不同,例如,波涛博士就认为,“股票的需求曲线具有复杂的且有别于绝大多数商品的形态”(图3)。在图3中的A区股价上升导致需求下降,而在B区股价上升反而导致需求上升,在C区再变回股价上升导致需求下降。
  但在我看来,供求曲线的形态应该是由结构决定的而与其他无关,所谓结构:首先,股票是一种商品,因而具有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特征;其次,股票的供求又受到约束(流通股数量限制),因此,会有某种特殊的供求关系特征。但这种限制只对股票供给构成约束而对股票需求并没有任何约束,所以股票供给曲线形态改变而股票需求曲线形态不变。
  那么如何解释图3中的现象呢?我认为这里忽略了价格和数量之外的另一个变量:时间。
  股票供给曲线与股票需求曲线在决定价格时有两种变化:一是形态的改变,这是结构性变化;二是相对位置的移动造成的。
  具体说明如下(图4):
1、当供给曲线b和需求曲线a位于初始位置时,股票需求曲线在图3的A区,此时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
  2、供给曲线b维持不变,需求曲线沿着供给曲线缓慢地由a向右移动到d,同样不考虑时间的推移,则股票的需求又随价格上升而下降了,这就是图3中的C区(粗线部分)。
  3、新的需求曲线c维持不变,供给曲线沿着新的需求曲线缓慢地由b向左移动到d,同样不考虑时间的推移,则股票的需求又随价格上升而下降了,这就是图3中的C区(粗线部分)。
最后的结论是:图3中的A区确实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但B区和C区只不过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对位置移动在时间坐标轴上留下的轨迹罢了,因此,图3的需求曲线特殊形态是一种错觉。
当然,实际中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可能会同时移动),但从原理上讲都不会产生结构性问题。
通过以上说明,不但排除了图3股票需求曲线的可能性,同理,其他类似的认为股票需求曲线代表某种特殊结构的看法也都是不成立的。
虽然股票需求曲线的形态与一般商品相同,不具有特殊性。但这并不能否认股票的供求关系确实与一般商品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源于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市场预期可以通过预期者的行动来自我实现。当股价上升时,投资者对股价的心理预期也随之提高,因而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过来需求曲线移动又促使股价进一步上升,带动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再度提高,也就是所谓的“越高越买”。一般商品的供求显然不具有这种特征。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趋势判断 走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