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目前国内的丰巢智能快递柜价格要开始进入2.0时代,这将需要丰巢智能快递柜价格拥有更多的功能

河南-财富河南&正文
智能快递柜现“爆仓”现象 仍难摆脱盈利困境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既然“爆仓”,企业岂不大有赚头?然而与同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一样,智能快递柜看似美好的背后却面临盈利痛点,日益加重的亏损已成为行业普遍性难题。
快递柜如今成了小区的标配
5月26日,中国邮政入股速递易消息一出,再次将智能快递柜推向风口。而作为快递业“最后一百米”的新生解决方案,智能快递柜凭借其便捷性、安全性,不仅给郑州市民带来良好体验,还一度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爆仓”现象。
既然“爆仓”,企业岂不大有赚头?然而与同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一样,智能快递柜看似美好的背后却面临盈利痛点,日益加重的亏损已成为行业普遍性难题。
&&一柜难求,智能快递柜出现“爆仓”现象
根据显示屏上提示,点击“取件”,输入手机短信通知的验证码,打开智能快递柜门……
5月28日,家住郑州金水区绿洲银郡小区的赵先生,熟练地从快递柜中取出包裹,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而在一旁等待存放快件的百世汇通快递员见状后,立马将快件塞入空柜中。
“今上午来晚了,已经没有可放快件的空柜了。”该快递员很无奈地告诉记者,近500户的小区只有这一个约90块小隔间的快递柜,屡遇“爆仓”,明显不够用。
而这在郑州已成为共性问题。记者走访几大社区发现,目前已有丰巢科技、佰米智能、海尔日日顺、速递易等多家品牌入驻郑州市场,但据圆通一快递员介绍,即便如此,快递柜数量仍不够用,每天各家快递员为存放快件时常上演快递柜“争夺战”。
智能快递柜到底有什么魔力,受市场如此追捧?
丰巢科技河南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快递柜主要解决快件“最后一百米”交付问题,然而就是这看似不远的一百米,却是决定用户体验、控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环节。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目前快递包裹从配送终点到用户手中这段距离不足整个运输流程的5%,却要花费约5小时才能送到,占据整个快递业务时长的45%。显然快递柜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缩短了“最后一百米”的配送时间。
与此同时,智能快递柜的便利性毋庸置疑,尤其对喜欢网购的上班族而言,不用为家里没人收件而苦恼,同时也让快递员省去再次配送的麻烦。而且与社区店和人工驿站相比,智能快递柜不受营业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取件,并且安全性和隐私方面更加可靠。
然而,即便如此,智能快递柜的普及率并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同样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312亿件,日均8548万件,而2017年只多不少。据第三方权威机构预测,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不低于1022亿件,日均将达2.8亿件。
如此庞大的市场,加上有限的快递柜布局,“爆仓”现象的出现不足为奇。然而让人为之惊讶的是,很多快递柜企业目前都处于赔钱状态。不禁让人感叹,智能快递柜与同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一样,看似美好的背后也面临盈利痛点。
&&亏损普遍,行业盈利模式仍是痛点
先抢占市场还是先盈利?同共享单车一样,智能快递柜选择了先烧钱圈地,随之,前期亏损成了行业普遍现象。
据今年发布的年报显示,作为智能快递柜的先入者速递易,其2016年在智能快递柜业务上的营业收入仅有2.24亿元,相对于2015年的3.09亿元下降了27.43%。而其竞争对手丰巢科技的盈利情况也大同小异,去年营业收入为2173.97万,亏损达2.36亿……
可见,智能快递柜行业亏损已是事实,但这与我国迅速发展的快递行业明显不符,难免让人心生疑问:面对本应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市场,智能快递柜为何难以实现盈利?
“到目前为止,智能快递柜尚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几毛钱的投递费根本无法抵消巨大的投入成本。”某品牌快递柜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每个智能快递柜的铺设大约需要3万~5万元,每年还要给小区物业交一两千元的场地费,再算上电费、网费、通讯费、维护费等费用,快递柜的圈地成本并不算低。况且智能快递柜企业在初期为获取快递员和用户的接受与认可,均采用免费模式,而在2016年11月,大都开始采用收费模式,依然无法抵消巨大的成本。
不过,向快递员收费并不容易。据百世汇通一快递员介绍,位于社区内的不同快递柜,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像丰巢快递柜在0.15~0.3元(视隔间大小而定)之间,而速递易0.2~0.5之间,还有的快递柜一刀切,全部为0.4元。
“本来每件我们赚取的就不多,现在又要收取0.2~0.5元的费用,所以我们也会视情况而定,快件多又赶时间时选择放快递柜,要是不忙则尽量自己送。”该快递员说。
此外,据记者发现,每个快递柜对应着一个显示屏,商家可通过在上边投放广告来获取利润,但这对智能快递柜企业巨量的资金需求而言,只能说是杯水车薪。难道智能快递柜行业就这样一直亏损下去?
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快递柜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但大部分智能快递柜企业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很难。当然,企业不可能坐以待毙,针对盈利痛点寻求“解药”,一直在探索中。
&&蓄势待发,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
目前智能快递柜虽处于亏损状态,但似乎没有阻挡其加速布局的热情,因为看似简单的快递柜,已成为打开社区的一个入口。
“智能快递柜是互联网经济下,连接消费者数据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丰巢科技河南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目前中国快递发展情况,直接向消费者收钱很难实现盈利,但通过跟社区物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或广告商等形成合作模式,或许是较为长远的发展路径,而智能快递柜掌握的终端数据就是资源。
记者从信息产业网发布的《年中国自提柜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获悉,我国的自提柜市场需求量呈稳健上升趋势,预计到2018年,我国的自提柜市场需求将达到94.7万套,规模容量预计可达300多亿。
因此,如此看好的自提柜市场实则为快递柜企业传递了很好的信号。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智能快递柜真能成为打开社区的一个入口,连接更多的商业模式,那么实现市场价值成倍增长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与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对消费者数据分析,拓展菜篮子、干洗、废物回收、代缴水电煤等便民服务,实现网络购物、生鲜电商、社区医疗、家政服务等社区互联网细分领域,进而实现智能快递柜一柜多用,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久而久之,便可成为智能快递柜新的经济创收点。
因此,尽管目前智能快递柜尚面临盈利模式痛点,但随着需求量增长,以及布局点不断延伸,快递柜数量及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一旦形成强大网络体系布局,探索出成功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智能快递柜蓄势待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记者 丁倩 文 白周峰 摄影)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李霞
点击加载更多
河南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智能快递柜快进你家小区了
  日 07:43:31 星期三  来源:都市快报
昨天,西湖区紫金文苑小区告示栏上贴着一份业委会的工作安排,其中有一项工作内容是“讨论快递箱建设”。在这个小区,每天至少有几十个快递包裹堆放在物业管理处,物业管理人员长期承担着义务看管分发的工作。智能快递柜也许能帮助解决快递入户的问题。
去年,浙江的网购包裹超过了10亿件,仅在杭州,每天至少投递100万件,其中约40万件得再次或多次投递。电商的爆发增长,终端配送“最后100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上周,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开展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工作,而这个网络建设,就是以快递包裹智能配送终端建设为核心。据了解,纳入首批试点的3个城市,省财政将给予每个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网点1万元的补助。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能够实现自助取件的智能快递柜,已经成为快递、电商和第三方运营企业布局的热点。
今年800个E邮站将进入杭州
昨天,记者来到南肖埠社区,E邮站在这里建了五组60个智能储物柜。它就像超市的寄存柜,一组柜有12个大小不同的箱子,最大的60厘米×40厘米,最小的15厘米×40厘米。正好一位快递大哥来派件,他在主机上输入收件人的手机号码、密码、双重保险动态密码,然后扫描包裹,把其放入柜箱内。这个过程大约只花了1分钟左右。
箱子关门后,系统已经自动给收件人发送提示短信和动态密码了。收件人只要到这个E邮站,点击屏幕上的“取件”,再输入包裹单号和动态密码,就可以开柜门取件了。
换成以前,没有这个智能柜,快递大哥碰上收件人不在家,可能得再跑一趟。有的直接放在物业保安处。“每天大约有50个包裹。‘双11’的时候,代收的包裹保安亭都堆不下。”在杭州某小区入口的一个保安岗亭里,保安指着一堆包裹发愁。
作为杭州市政府2014年要为市民做的“十大实事”之一,杭州市邮政局E邮站项目在2013年9月就已经启动和试运营,在社区、院校、写字楼等地设立智能柜,提供包裹自取、二次投递及其他服务。
杭州市邮政局E邮站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E邮站正在加快建设速度,目前杭州已经建成近200个,“E邮站推广以来,收到的社会反响很好,现在很多街道社区都希望加快引入。”此外,记者了解到,E邮站是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目前,E邮站平台是免费的,快递公司申请接入也只需要进行注册。
今年,杭州市邮政局计划在主城区建成800个E邮站。
申通顺丰京东都进小区抢布点
这个目标在于解决电商配送“最后100米”的柜子,今年已进入爆发期。
关注到智能快递柜的首先是快递企业。去年,申通快递宣布投资3000万元,计划投放数万个自提货柜;顺丰速运的快递储物柜目前在杭州已开始推行,不过功能主要体现在寄件上,寄件人在该机器前自填快递单,然后将要寄出的包裹存到货柜内,快递员会来取包裹。
随后是电商。京东正在加大线下自提点的布局,投放的自提货柜来自一家杭州企业东城电子。这家企业是国内较早关注这一市场的企业之一,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储物柜制造基地。东城电子市场部经理黄远标告诉记者,公司从2011年研发出产品,2012年和京东开始合作,通过和电商以及第三方运营企业合作,其设备目前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投放。
此外,上市公司三泰电子日前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投资方共同出资,拟在杭州和苏州设立公司,从事以“速递易”业务为载体的募投项目“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网格及平台项目”的实施与运营。“速递易”的业务的基础,就是智能快递箱。目前已经开始在萧山、滨江、西湖区等写字楼和小区布点。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储物柜进入爆发期。”东城电子黄远标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公司的出货量大约4000多套,到了今年,每月的出货量大约有1000套左右,预计全年出货会达到10000套。投放也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推广。”
生鲜电商推出智能保温柜
生鲜电商更爱这个柜子。去年年底,宁波M6生鲜超市开始在社区和写字楼投放智能保温柜。不同于普通柜子的地方是,因为要装生鲜,所以柜子要设计成满足在4个小时内保鲜。M6生鲜董事长叶维水告诉记者,M6的智能保温柜,目前在宁波已经投放了300多个。“目前只是尝试性的投放。”叶维水认为,用户的需求多种多样,硬件的投入是可控的,真正需要更大投入的是服务,需要企业通过用户的反馈慢慢做,一次性大规模推广容易造成空箱。
查询社区信息、交水电费……
智能快递柜还能做更多事
快递和电商企业布局智能快递柜,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痛点”,但各家快递和电商企业投放,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也正因此,智能储物柜也吸引了第三方的进入。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在快递行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智能快递柜的布局,运营方有望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的电商服务平台系统,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自助金融服务、社区健康服务、媒体广告服务、无线WIFI服务等。
黄远标认为,目前智能快递柜还处在市场初期,在应用方面也还需要一个磨合期。但是,“考虑到成本回收和合理利用资源,未来第三方运营应该会是智能柜应用的一个主要的方向。目前,我们公司也在开发一些APP应用,能够提供类似于水电费缴纳等方面的增值服务,适应第三方运营的需求。”
智能快递柜在国外
这种模式最为有名的是德国DHL推出的自助取件服务,目前DHL已经设置了2500多台寄存柜。而在美国,电商巨头 Amazon和零售巨头沃尔玛,以及一家创业公司Bufferbox都在做。DHL的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储物柜自助取件,节省了运输里程、成本,分摊了配送时间,没有高峰端,配送人员和消费者都更方便轻松。
作者:胡轶笛 编辑:吴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责任编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Copyright (C)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商虎公众号
专业客服托管
上市快递公司增持丰巢科技 智能快递柜大战在即
来源 : 中国网财经
&  原标题:上市快递公司增持丰巢科技 智能快递柜大战在即
  上市快递公司增持丰巢科技 智能快递柜大战在即
  一向被看做是行业鸡肋的智能快递柜市场硝烟正浓。
  1月22日晚间,顺丰控股、申通快递和韵达股份三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将斥巨资增值丰巢科技。此外包括中通快递以及普洛斯投资等物流公司也参与了此次投资,累计投资金额高达20.73亿元人民币。
  对于投资理由,无一例外为持续深耕、布局快递服务之末端,以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夺这块市场上,菜鸟网络早有布局,去年6月份,菜鸟网络就投资了目前智能快件箱领域最大的代表性品牌速递易,随后,9月14日丰巢科技向中集投资收购中集电商78.236%股权,交易对价为6.33亿元。
  当时就有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的菜鸟与顺丰大战,让菜鸟意识到智能快件箱的重要作用,如今上市快递企业再一次集中增持丰巢科技,让智能快递柜市场硝烟再起。
  集体增持丰巢科技
  1月22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申通有限拟与玮荣发展、顺丰投资、云韵投资、中通快递、普洛斯、丰巢投资、韵达控股、明德控股、鼎晖孚鸿、仲长金、鼎晖新趋势、熠遥投资、钟鼎四号、鼎越投资、福杉投资、普洛斯投资、鼎晖孚涵、启盛创业、长星成长、汇丰投资、钟鼎五号、钟鼎五号青蓝及丰巢科技共同签署《关于认购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股权之股权认购协议》及《关于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
  从上述投资方可以看出,参与此次增持的还包括韵达股份、顺丰控股、普洛斯投资以及美股上市公司中通快递等快递物流公司。
  福杉投资、普洛斯投资、鼎晖孚涵、启盛创业、长星成长、汇丰投资、钟鼎五号、钟鼎五号青蓝与丰巢投资共同向丰巢科技增资共计人民币20.73亿元,其中,人民币6.17亿元作为此次认购的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4.55亿元作为增资溢价计入资本公积金。
  申通快递的全资子公司申通有限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82亿元投资丰巢科技,其中,人民币1.32亿元计入资本公积金,人民币4952.38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此次投资后,申通有限共持有丰巢科技人民币2.22亿元元注册资本,持股占比为9.0948%。
  当日晚间,韵达股份也发布公告称,韵达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福杉投资增资丰巢科技2.69亿元,将持有丰巢科技2.9927%的股权。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福衫投资、云韵投资将合计持有丰巢科技13.4673%的股权。
  顺丰控股也公告称,为加快推进智能快递柜市场的布局,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顺丰投资参股的丰巢科技拟进行新一轮融资。顺丰投资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2.89亿元向参股公司丰巢科技增资,增资金额为丰巢科技本次增资总额人民币20.73亿元的13.9243%。此次交易完成后,顺丰投资将持有丰巢科技14.4292%的股权。
  智能快递柜大战在即
  事实上,智能快递柜市场之争早有先兆。
  日晚间,智能快件箱代表企业速递易的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三泰)发布公告称,继中国邮政和复星之后,新增与菜鸟签订初步合作意向书。*ST三泰同时表示,此本交易涉及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公司即速递易部分股权转让及增资,不涉及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
  此后,去年9月14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发布关于出售非全资子公司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称,中集投资、深圳港湾睿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与丰巢科技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其中,丰巢科技向中集投资收购中集电商78.236%股权,交易对价为6.3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日,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联合公告,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解决快递末端难的问题。
  如今,顺丰控股、申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再度公告称增持丰巢科技也进一步加剧该市场竞争。
&  三只松鼠IPO&临停&,市场需&透明&发行人
  相较于成交一份&完美&申请,不如呈现一个&透明&的发行人重要。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而根据证监会安排,三只松鼠IPO申请应在12月13日上会接受审核。三只松鼠也是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以来,首家IPO申请被取消审核的企业。
  今年以来,已有9家企业IPO申请被取消审核。从以往案例看,被取消审核的企业中,或因媒体质疑,或遭遇竞争对手举报,或因发行人本身存在某些问题。三只松鼠需要进一步核查的&相关事项&到底是什么,是财务数据错误,还是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目前并没有确切答案。但很显然,该&相关事项&关系其IPO能否成功过会,这才是关键。
  三只松鼠作为发行人,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是其职责所在,客观上也是对发行人的基本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尽管三只松鼠还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作为发行人、信息披露义务人,同样应遵守上述规定。
  事实上,发行人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已非个案。本月12日,上海悉地工程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未予过会,发审委提出五大问题,包括业绩下滑、盈利能力、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周转率、坏账准备提计等问题。对于成功过会的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也提出业绩、研发、募投项目、销售回款等问题。
  其实,发行人本应在IPO申请文件中对上述问题予以披露,但最终却成为了&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像业绩出现持续下滑的原因等问题,可在申请文件的&重大事项提示&或&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的风险因素&中进行说明,根本无须上会时被发审委委员提出。
  事实上,三只松鼠取消审核所反映出的发行信披不足,有其成因背景。
  今年3月底,三只松鼠递交申请文件正式冲刺IPO,12月中旬安排上会,时间跨度八个半月。若非其间更换律师,所用时间或许更短。这说明,发行人冲刺IPO的排队时间,已从几年前的耗时两到三年缩短至数月,时间的缩短为公司制作申请文件带来了压力。
  作为公众公司,倘若在IPO申请文件的制作、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势必会增加其被否决的概率。拟IPO公司出现种种未及时披露信息有其客观环境。
  不过,作为公众公司发行人,这却不能成为其信披不足的理由。笔者以为,相较于成交一份&完美&申请,不如呈现一个&透明&的发行人重要。如果申请文件不隐瞒任何问题,发行人将公司情况如实呈现,不仅履行其信披基本要求,也能增加其过会几率。
  此次三只松鼠因相关事项需核查而被取消审核,作为一家&网红&企业,在赚足了市场眼球的同时,其待查的&相关事项&或将决定其IPO的成败。倘若三只松鼠的申请文件已向市场呈现了一个&透明&的发行人,又有何惧?答案,或许只有三只松鼠自己知道了。(曹中铭)
  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小鹏汽车已交割完毕。据工商信息显示,小鹏汽车的工商注册公司&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其中新增一名股东方为&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
  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分别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其个人注资2.08亿元,占股80%;另一股东为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谢世煌,注资5200万元占股20%。
  至此,继腾讯两次领投蔚来汽车,百度10亿美元领投威马汽车之后,BAT已经全面杀入新造车领域。
  当然,阿里投资小鹏汽车此前已经多次传闻,也已有先兆。小鹏汽车由前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新移动事业群总裁、UC创始人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多位互联网大佬及多家知名风投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创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广汽、比亚迪、标志雪铁龙集团、福特、德尔福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三星、华为等互联网与科技公司。
  今年6月,小鹏汽车收获了由神州优车发起的神州优车产业基金领投的22亿元战略投资。彼时,神州优车集团宣布将给予小鹏汽车优先采购、维保体系等多项支持。
  该公司还在2017年5月宣布在广东省肇庆市投资建厂,一、二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年产能10万辆。根据规划,小鹏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将采用代工生产的方式,于今年年底进行小规模试制,并在2018年大规模量产上市。
  8月22日,何小鹏辞去UC总裁职位,投入新造车领域,一周后,何小鹏宣布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职位。
  事实上,阿里&造车&早有迹象。在投资小鹏汽车前,阿里巴巴旗下的AliOS操作系统已经在上汽荣威系列产品上成功搭载并实现量产,而在近期,阿里巴巴还与东风雪铁龙、福特汽车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官方透露,目前AliOS的装机量已达40万部。
  除了阿里面向车联网市场推出了斑马智行,百度和腾讯也已经分别推出DuerOS和AI in car产品,向前装车机市场渗透。
  此前,AliOS总裁胡晓明曾公开表示阿里不会造车,意在向即将加盟AliOS阵营的车企亮明立场,打消后者顾虑。但是从整个BAT的投资策略来看,面对智能汽车的发展浪潮,似乎都不介意&身为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在车联网领域,BAT均以开放态度组建车企阵营,而在新造车领域则又果断出手,借助资本进入制造业上游。
  如今,BAT已聚齐汽车领域。腾讯已经两次领投新造车蔚来汽车的融资。12月5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由百度资本领投、百度集团等跟投的新一轮10亿美元级融资。而阿里的入局无疑让新造车公司间的竞争意味再度升级。
  参考来源:钛媒体
&  工信部将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计划 拓宽融资上市渠道
  工信部将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 李雁争 ○编辑 林坚
  2018工业互联网峰会1日在北京召开。记者在峰会上获悉,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工信部将在今年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拓宽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融资和上市渠道,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发言时指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5G技术研发进展也在全球领先。同时,&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来看,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不断筑牢,深度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
  他也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平台综合能力不强,特别是缺乏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球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
  王新哲要求,我们要发挥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双重优势,努力开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为此,工信部将在2018年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首期工程。
  工信部将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323&行动。&323&行动,即着力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的应用普及,不断健全产业、生态、国际化三大支撑。
  在制订计划,确定目标的同时,工信部还将为工业互联网企业协调政策支持。
上海证券报:
&  贝因美濒临退市风险警示 卖房自救恐难逃&ST&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贝因美(6.850, -0.22, -3.11%)卖房自救恐难逃&ST&
  贝因美濒临退市风险警示,欲靠资产出售、政府补贴、承销大单止损,外界对其前景持谨慎态度
  1月5日,贝因美就深交所&高度关注&的出售22套房产问题进行了回复,称处置资产能够有效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借此改善财务状况。这已经是自2017年7月以来,贝因美第三次抛售资产。
  为规避退市&带帽&风险,身陷业绩亏损泥沼的贝因美,将2017年的止损希望寄托在出售资产、地方补贴和总承销商模式等方面,并试图跨界保险业务等以求多元化发展。但在业内看来,其资产出售进展缓慢,承销模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奶粉主营业务尚未稳固的情况下急于&跨界&亦非明智之举,贝因美或难逃&退市风险警示(ST)&。
  资产出售进展缓慢难补亏空
  2014年以来,贝因美业绩连续下滑,2016年巨亏7.8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亏损3.83亿元(更正后)。根据上市公司规则,若贝因美2017年继续亏损,将遭退市风险警示。与此同时,贝因美股价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遭遇&断崖式&下跌,市值在日跌至70.04亿元,与2015年顶峰时相比缩水近八成。
  对于如何止损,贝因美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谢宏在2017年11月曾公开提出&三道防线&,即出售资产、地方补贴和包括总承销商模式在内的奶粉营销。
  而早在日,贝因美就在股价&闪崩&次日发布停牌公告,拟向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出售上游资产,并明确表示此举目的是为改善公司业绩。日,贝因美首次宣布处置位于杭州和上海的7套房产。12月22日,贝因美再次宣布出售位于杭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广州、北京等地的22套房产。
  外界普遍认为,在资本市场和奶粉市场表现双双走低的情况下,贝因美不得不依靠变卖房产自救。
  根据贝因美披露的数据计算,上述资产全部出售后约产生1.23亿元的收益。其中,上游资产贝因美(安达)奶业评估增值为6350.37万元,敦化市利健生态农牧业相关动产设备评估值为58.46万元。两次房产出售则分别预计产生收益2300万元、3580万元(非亏损情况下)。
  但目前来看,上述资产出售进展缓慢,恐难弥补贝因美2017年业绩亏空。贝因美在2017年三季报中预测2017年亏损3.5亿元-5亿元。而根据其日和日发布的公告,其上游资产出售仅在2017年8月收到了贝因美集团的1000万元收购意向金。29套房产中,目前也仅有2套售出,成交价共计795万元。
  承销大单能否如约存不确定性
  作为贝因美止损的另一道&防线&,其7份承销大单能否如约完成也充满变数。
  日,贝因美旗下4个奶粉品牌出现在首批注册制名单中。紧接着从8月7日起,贝因美便与上海育博、孕婴联、达维优加等7家公司签署承销大单,累计目标销售金额为36.8亿元(其中亿、6亿、9亿、5亿)。
  如果8.8亿元的目标销售金额能够完成,贝因美2017年或可实现扭亏。不过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认为,贝因美抢得注册制&头注&对其来说是重回&头把交椅&的机会,但把这些稀缺品牌拱手交给承销商令人匪夷所思。&承销商水平参差不齐,对品牌的理解和运维能力差别很大,这就衍生出3个问题:贝因美自身定位到底是品牌商还是生产商?品牌定位到底是一个贝因美品牌还是几个承销品牌各说各话?贝因美主品牌和承销品牌在渠道、价格、促销方面如何区隔以避免相互厮杀?&
  贝因美1月15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总承销商带来的是杂牌清退后的增量市场,原有市场依然掌握在公司经营团队手中,因覆盖的区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价格和促销等方面的冲突。此外,公司还建立了总承销商品类管理协调机制,总承销品牌品类的推广和铺货方案要先报公司审核,方可实施。
  不过对于目前承销协议的推进情况,贝因美方面称数据尚在统计中,不便透露。其在公告中也提示,这些承销大单签署的仅是框架协议,虽不涉及关联交易,但目标销售金额并非有约束力的最低销售额,能否实现仍存在不确定性。
  一位大型乳企奶粉事业部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这种承销模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承销商同时代理几个品牌,不可能把资源集中起来只做贝因美;二是不排除承销商为开拓市场挖贝因美经销商墙脚的可能,即&贝因美杀贝因美&。
  而在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贝因美签署承销大单更像是导演给资本市场看的一场好戏,但股民并不买账。在释放&注册制通过&、&出售上游资产&、&签署承销大单&等一系列利好信号后,贝因美日复牌后却出现了一字跌停;日三季度主要财务数据&变脸&,此后其市值一度跌破百亿,高层的后续增持也未能挽救颓势。
  跨界尝试被指&治标不治本&
  如果出售房产、承销大单变现无望,贝因美业绩止损就只剩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即政府补贴。据新京报记者统计,近3年来,贝因美收到的政府补助平均为0.8亿元/年。若2017年依然维持这一水平,只能填补贝因美不足1/3的业绩亏损。
  面对漫漫前路,贝因美在奶粉主营业务尚需提振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跨界&尝试,试图进行多元化布局。
  2017年1月,贝因美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贝因美拟出资2.25亿元参与设立华大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更好、更精准地获取客户资源&。同时,其母公司贝因美集团也宣布涉足微商纸尿裤、妈妈E站亲子平台、收购美国生命科技公司SCL等。
  &如果贝因美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主营业务问题,其他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是饮鸩止渴。&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认为,贝因美几次业绩&变脸&及股价的&跌跌不休&,正说明其主营业务出现了根本问题,亏损是在为其过去的错误买单。如在品牌方面过于保守,死压传统渠道库存;大力促销打穿了渠道价格,渠道商没有利润受到伤害,进一步失去信心等。
  贝因美也曾试图进行渠道变革,如设立营销控股子公司、对部分客户由原本的经销商制转变为代理商制等。但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这种转型并不成功。营销子公司的设立使其他经销商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受到影响,没有了竞争力,积极性就会受挫。
  一位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贝因美目前整个渠道信心尚可,但仍不如前几年那样&意气风发&,观望情绪比较浓厚,经销商并不敢大手笔进货。即使进货,贝因美也失去了主打品牌地位。
  尽管贝因美对注册制寄予厚望,但业内对其2018年的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王丁棉认为,随着外资品牌进一步渠道下沉,主攻三、四线市场的贝因美或将面对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此外,2016年、2017年大包粉进口量猛增,相当一部分流入了未通过注册的奶粉企业手中,&这些企业都在抓紧最后一搏,降价促销会干扰市场,对贝因美造成冲击。&
  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铁
Sonhoo (C)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日顺乐家智能快递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