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云帝国有多可怕怕A4纸是什么

  A4纸长297毫米,以一毫米代表一千元,一张A4纸可以代表29.7万人民币。那么把你的年收入除以一千,在A4纸上画一道线,看看这道线在哪。譬如,你的年收入10万元,那么以A4纸底部为起点,那么在10厘米(100毫米)处画一条线。那个线所在的位置就是你在A4纸上的位置。明白了吗。如果你的位置在五厘米的地方,那么你就较少接触到20厘米地方的人。这就是阶级鸿沟。记住中国有十三亿人。按年收入5万元计算,那么在这张纸上,位置大概在底部起1/6的地方。按照国家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实际中大家的收入,中国绝大多数人在这条线以下。一些高薪行业如IT等,这里取月薪一万五吧,那么年收入18万,刚好达到3/5的高度线。估计看见这帖子的人99.9%,位置都在一张A4纸上。这些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普遍有个代名词,劳动者。好了了解下富人离你有多远。刚刚被抓的中信证券那个董事总经理徐刚,年收入500多万。简单除一下,500/30,大概是16点多。意味着什么呢,你和他隔了大概有16张A4纸的距离。联想的老总杨元庆呢,14年收入1.2个亿。那么你和他隔大概400张A4纸的距离。马云,马化腾这些人呢,好了就不计算了。只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劳动者,什么是资本家。  人,首先搞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然后端正自己的立场。别稀里糊涂的。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靠,太形象了。量化精准,不过,这把尺子谁拿着,刻度谁约定,尺子和纸,材质耐久?1949,为何全球资本家全部急眼了,  
  生动。大家都在一张纸上就好了。
  用过绘图铅笔的的都知道:2B没有4B黑。
  楼主发错位置了,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年收入百万以上,JJ超过18cm的人,就是常说的高富 。
  再换个角度,用总资产来衡量。同样一张A4纸,一毫米代表一万元,那么一张A4纸代表297万元的资产。好吧,把你的房子,储蓄,债券,汽车等都折算过来重新画一条线吧。北上广的估计房子能让很多人到达A4纸的顶部区域,或者到达第二第三张纸,但毕竟还是少数吧。还是强调一下,中国有十三亿人。绝大多数人,家庭还是到不了1/3线(100万左右)。城乡差距,东西差距更明显。好吧,据说马云身价1000亿人民币档次,这个距离有多远,我已经不会计算了。之前有人统计了下说中国已经有6.45万个亿万富豪。大家去计算下,亿万富豪的起步线离你差多少张A4纸。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亿,年收益按3%算,三百万,第十张A4纸的位置。绝大多数人一辈子达不了的位置。有些人生而居之。社会有时候就这么残酷。资本主义,资本的力量,不是那么好玩的。  
  简简单单几句话,偏要装你是学理工科的。
  脱了裤子放屁!吃饱了撑的
  @望断南飛雁
00:17:49  简简单单几句话,偏要装你是学理工科的。  -----------------------------  哈哈,不装还看不出来是傻逼
  不好意思告诉你一个事情啊,这张纸为什么是长方形的而不是正方形啊。因为正方形分不清上下左右,长方形可以分上下左右,你明白否?   指不定哪天有谁就把纸那反了。但是纸还不浪费还能继续用。那天你可得仔细清楚自己在哪位置啊
  很形象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际上你才达到了五万)的下降或者倒退来达到的。这方面在美国表现的最突出。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世界第一差不多有快一百年的时间了,按照美国的实力和水平,美国人早就应该个个无负债,有自有住房,有大笔积蓄,早就该消灭贫穷,饥饿,失业这些现象了。但是很可惜,这些现象美国一个不落。很多人拿中国人生活和美国比,其实普通美国人应该是普通中国人生活水准十倍以上才能比较。中国人口是美国四倍左右,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吃饱饭。现在居然已经开始很多人罗列中国人的生活水准和美国比怎么怎么了。可以去探讨研究下其中的原因。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际上你才达到了五万)的下降或者倒退来达到的。这方面在美国表现的最突......  -----------------------------  没见过比你更傻的逼了
  什么端正? 奴隶永远是奴隶?
  我认识有有钱人,打牌都是十亿欧元一把起的,小了还不打,一晚上输赢几万亿欧是小事
  @看不见雪的熊
08:34:47.0  没见过比你更傻的逼了  —————————————  怎么傻了,道理并不一定对,但方法很有趣,比较形象。很多人这么着急爆粗让人觉得像是被抓到了痛处....  
  喜欢看一部电影,黑客帝国,情节,画面,表演都很精彩。关键是它是一部能让人思考的电影,反复的看,反复的思考。不思考,就如电影里面沉睡的人一样。现实社会中,也有一批人,他们是主宰,让普通人麻木,接受一切被灌输的,安心扮演自己的角色。也有一批安德鲁那样特工角色的人。反正这个电影推荐所有人看看。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楼主提到的这个  整天比什么呢?我就没见过欧美人整天拿着张纸划线来衡量自己在哪里  他们根本不去想上流社会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就认为自己穷是正常的,上流社会世世代代过着奢华的生活也是应该的  真不明白欧美人的洗脑手段咋那么厉害的,某些穷逼穷得一无所有,还乐滋滋地以为比中国人过的好呢
  什么是A4纸?你就拿100块钱打比方,10万块是多宽一条?
  神经病  
  还在第一张纸上徘徊,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爬上第二张纸是不可能的了。
  你还看的懂黑客帝国,黑客里面造物主对应什么角色。  黑客里面哪是现实哪是虚拟,锡安是虚拟还是现实?  机械城是现实还是虚拟  最后造物主是虚拟还是现实?  最牛逼的问题是先知是虚拟还是现实?
  楼主活在阶级固化的美国,生活失去了希望,大家要多理解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际上你才达到了五万)的下降或者倒退来达到的。这方面在美国表现的最突......  -----------------------------  @看不见雪的熊 13楼
08:34  没见过比你更傻的逼了  ------------------------------  你不傻逼,你妈是傻逼,要不咋生出你这没教养的畜生,张口就是你妈的傻逼
  @u_   所谓教授、所谓精英,就这个B样?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地里吃屎成性。呸!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际上你才达到了五万)的下降或者倒退来达到的。这方面在美国表现的最突......  -----------------------------  @看不见雪的熊
08:34  没见过比你更傻的逼了  ------------------------------  @l_-11 13:59:37  你不傻逼,你妈是傻逼,要不咋生出你这没教养的畜生,张口就是你妈的傻逼  -----------------------------  看来我不操你姥姥都不行了,说你傻逼,你回嘴把我妈带出来,摆明了要把骂局扩大化的意思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际上你才达到了五万)的下降或者倒退来达到的。这方面在美国表现的......  -----------------------------  少数人吃了独食,其余多数人就要挨饿。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我比较关心你想表达什么实质问题!  
  @SYU2011
21:24:00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达到二十万,但实  —————————————————  也没那么简单,要不然马克思也不会花费十几年直到生命终点,写资本论来研究了。现代的经济体系,文明体系很庞大,大多数人就像森林里面的一片叶子,大多数人能看见分叉枝就不错了。  譬如,贪腐,看不起病等社会现象大家都很痛恨,这时有人(j)猛烈攻击,旁观者生有同感,然后有人(j)开方子,说咋了咋了,旁观者往往会附和,其实这个方子恰恰是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这种现象从小的领域到国家层面普遍上演,屡试不爽。一般人能分辨的了吗。现实社会中,这种矛盾性的事大量存在。例如,我们的官员,学者张口闭口市场化的时候,老百姓也当成真理的时候,那大多数人就得做好牺牲的准备,因为这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u_15-09-12 09:40:49  @SYU2011
21:24:00  @u_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移动幅度。在一个坏的社会,极少部分人的上移,是以大多数人预期上移幅度(举个例子,本来按照社会的发展水平,你应该收入应该从二万......  -----------------------------  市场化,其核心是对资本家的0限制。  不知我理解得对否?
  @SYU2011
19:25:00  @u_15-09-12 09:40:49   @SYU2011 27楼
21:24:00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  —————————————————  理解的比较到位,表面上是对所有人的0限制,鼓励自由竞争,貌似所有人都有机会,但社会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都会达到自己的目标。尤其当一部分人掌握了较多生产资源的时候,实质上这种自由竞争已经不是平等竞争了,这个时候再谈自由化,市场化就是别有用心了。老虎肯定是希望自由竞争,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兔子,黄鼠狼。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告诉你,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变成老虎。实际上,一百米比赛,一百个人跑,一万个人跑,冠军只可能有一个,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可以成为博尔特的。时间上市场化,自由化概念,理论的宣传,推广背后一直是有力量在推动的。经济学里有个芝加哥学派,就是自由化,市场化的旗帜和大本营。顺便说下,芝加哥大学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国的一批经济学家好多人是在芝加哥出国深造的,研究课题也是相关基金赞助的。所以现在能理解国内为啥会这样了吧。  
  @SYU2011
19:25:00  @u_15-09-12 09:40:49   @SYU2011 27楼
21:24:00   @u_15-09-11 08:30:09   人都想努力的把自己的线画在第二张A4纸,甚至第N张纸上,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在一个好的社会,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一定的渠道把自己的线往上移,社会的进步也往往取决于整体重心的  —————————————————  公有制本质上就是防止财富兼并,让所有人都能有基本保障。维持大多数人的生活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实质上最终都亡于一点,土地兼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缓慢的,大部分时间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占有的多了,有人就必然一无所有。这种情况轮回了很多次。进入工业社会后,只不过地主变成了资本家,佃农变成了打工仔。其余看看历史,套用吧。  
  形象  
  好久不来,自己顶一下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豪华简历网上叫卖 4张A4纸卖549元_网易科技
豪华简历网上叫卖 4张A4纸卖549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也就是4张普通A4纸的内容,一堂培训课要花700元,求职者对此兴趣不大
网上标价549元的高价套餐
对于简历这块敲门砖,求职者向来舍得花血本,可要是一份只有4张普通A4纸打印的简历却要价549元,您会不会觉得太贵了些呢?近日,记者在网上就发现了这样一家卖豪华简历套餐的小店。据了解,目前淘宝网上简历制作的店铺已经初成气候,不过,大多卖的是简历模板,简历个性定制的市场还尚未成熟。
●店铺:4张A4纸卖549元
在淘宝网宝贝搜索栏内输入“简历制作”4个字,出现的搜索结果有16页之多,价格也十分悬殊,从10元至700元不等,20至30元价格区间的最为密集。这些“宝贝”中既有看得见的商品,还有看不见的服务——各色的简历模板可以直观挑选,一对一电话求职指导、特殊敏感问题咨询、模拟面试、简历代写、简历翻译这些无形的也被摆到了货架上,明码标价。
在众多店铺中,一家名为“powerpage简历实效简历(求职)服务”的店铺非常抢眼。记者在店铺中看到,该店卖的既有“单品”也有“套餐”,不过无论哪一种都价格不菲,与普通店铺相比堪称天价。一封中文的求职信最高标价99元,套餐价格更是动辄三四百,价格最贵的一套包含“中、英文简历、中文或英文求职信+中文或英文感谢信”的“3+1套餐”要价549元。除了简历制作外,该店铺还出售求职、简历制作的培训课,均要价700元。
店主“springzou”告诉记者,他出售的并不是简历模板那样的“花架子”,无论是中文、英文简历还是求职信、感谢信,他都会控制在一张A4纸的容量里。至于高价,“springzou”说可以换个方式思考,“做简历耗费的精力、时间,还有潜在的高薪机会,折算下来肯定不止这个价。”
●买家:别指望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陌生人做求职指导,店主够不够格?从店主发来的店铺介绍中记者了解到,“springzou”现任一家外企区域销售经理,在求职前曾“啃”下多部简历制作的书籍,拥有500强独资企业(、BP石油、美国空气化学)成功求职经验,工作后也做过专职的求职指导,因此于2006年在淘宝开了这家店铺。由于店主并没有透露详尽的个人信息,这些经历尚无法验证。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曾为该家店铺顾客的淘宝网友“christine_0219”。她告诉记者,她今年6月份毕业,毕业前因为想尽快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这家店铺花了159元买了一份“邮件版中文2+1套装”。“店主给了我一张表格,让我尽量去填全我的工作信息,然后他来帮我找闪光点。”
“christine_0219”说,现在她已经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实习生,不过她觉得这样的业务并不适合所有人。“要看你找什么工作、还有自身的条件如何。如果你能力很强但不善于表达的话,那一份好简历能帮到你不少;如果本身条件不是特别好,那你可不能指望单靠这份简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专家:简历定制市场尚未成熟
虽然淘宝网上与简历相关的市场已经初成气候,但在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眼中,这个市场离成熟还尚早。
淘宝卖家“问人事”向记者介绍,目前淘宝上简历制作的卖家虽多,但绝大多数卖的都是一些简历模板,这不仅是初级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方向也不对。“花哨的简历恰恰是人事经理们最不想看到的,这些模板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此外,与服装等商品相比,简历制作的交易量也并不高,“卖的比较好的店一个月交易量在 10份左右,几百元高价的基本上是有价无市。”
记者在招聘会上也询问了几位求职者,他们对从网上请陌生人帮自己做简历还挺犹豫。南京新港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洁是2010届毕业生,她告诉记者,她周围不少同学都在准备简历,但从来没听说过从网上买的。“现在求职网站都有简历指导,学校也给我们发了简历表格模板,一般自己琢磨。我们也想有人指导,但大几百花下去,谁能保证质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企人事经理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机构,要做到对毕业生一对一进行简历指导是不现实的,但在求职者中这个需求又是刚性的,让这部分需求市场化是一个解决的方法。但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不算成熟,市场的规范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在国外,简历写手已经成了一个职业,美国还有专门的简历撰写者协会,认证简历写手的资格、调控价格都是它的职能。”
本报记者 杨 彦
本文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马云的门徒们④| 当年她降薪去阿里做产品经理,如今“搅局”申城美发业|马云|阿里|产品经理_新浪新闻
马云的门徒们④| 当年她降薪去阿里做产品经理,如今“搅局”申城美发业
马云的门徒们④| 当年她降薪去阿里做产品经理,如今“搅局”申城美发业
摘要:一次,卢鑫与马云同坐一部电梯,卢鑫告诉马云,她看电影《集结号》哭了好多次,马云回答,他哭了4次。与阿里前员工、南瓜车CEO卢鑫约在上午9点见面。9点02分我出电梯走到她公司门口,看到一位黑衣女士蹲在地上埋头开自动门的地锁。见我来了,她抱歉地笑笑,说钥匙开不了。几分钟后,一位男员工打开地锁,黑衣女士和他说说笑笑,带我进了卢鑫办公室。 给我倒上水后,我以为她会去请卢总,结果却直接与我面对面坐下。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她不是前台,她就是卢鑫。 卢鑫对此并不介意。她称自己的员工是“孩子们”,“孩子们都不叫我卢总,我还会叫他们某总,希望他们能成功。”她又说,“能力有差别,人格平等的。” 想知道“穿草鞋”的怎么干过“穿皮鞋”的 卢鑫的第一份工作不在阿里。 2002年,她从河南到深圳实习,“我专业是计算机,学校很一般,但我的英语不错”。在深圳,她进入一家港资外贸公司工作。 卢鑫 作为内地第一代外贸电商,卢鑫们遇到好时候。当时,公司做的是电子配件出口生意。一块电池国内卖100元人民币,出口英国就卖100英镑,去美国就是100美元。钱就是那么好赚。 干这份工作的时候,卢鑫第一次接触到“流量”。从此,这个概念伴随她的工作,直到现在。 “当时,国外开始研究流量的‘前身’搜索引擎营销,国内没人做。老板说我很难成为顶级程序员,建议我研究这个。”拿着老板给的厚厚一摞A4纸打印的英文材料,卢鑫开始自学。 学着学着,卢鑫越来越明白“流量为王”的意义。用户多少决定互联网企业成败,要借助流量来精确分析用户结构,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对策,才能使导向明确,目标清晰。 她干得很出色。年终复盘的时候,卢鑫业绩独占鳌头。香港老板破格把她晋升到公司管理层,“在香港人的单位,内地人最多做到部门主管。” 2005年5月,卢鑫离开这家公司,开始创业。哪知道,2007年她忽然决定北上杭州去阿里工作。卢鑫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她的决定。在创业公司时候,她已是副总裁,去阿里当个产品经理,至于薪水,阿里给的只是原来的零头,过去一个月2.7万元,现在一个月7500元。 最让男友心疼的,是卢鑫在杭州的住宿条件。公司附近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只容得下一张床。“你回深圳多好呀。”男友跟她商量。 卢鑫摇了摇头。因为她心中有个问号——2005年,阿里与“环球资源”同台竞争。后者是国内重要外贸商,员工穿西装、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深圳地王大厦上班。而阿里只是一家小民企,但就是这些“穿草鞋”的人最后干过了“穿皮鞋”的。 “我想去看看,这家企业到底有什么神奇地方。” 马云说,他看《集结号》哭了4次 来阿里的第一课是两周培训,正式名称叫“百年阿里”,卢鑫是第67期学员。 “我们都会认师傅”,卢鑫说,师傅会带新人去熟悉公司业务部门,甚至带他们游西湖、逛杭州,“我在杭州举目无亲,师傅就成了我的亲人。” 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培训中的高空滑索项目。卢鑫从小臂力就弱,不敢双手抓住横杆在空中悬空滑行。大家鼓励她“别说做不到”。“当时几个队伍在PK,我心一横,抓住横杆稳稳地过去了。” 入职培训让卢鑫初窥阿里的企业文化:凝成一股绳,不对困难说“不”,而这种文化也在日常工作中体现。 比如,有人打你座机问件事,但这事不归你管,这时你不能说“不”,而要帮他引向下一个人,“球不能往回踢,只能往下传。” 再比如,阿里将工作分得很细、层层落实。员工要修电脑,只需在系统里提出申请,之后就可以查看进度、了解哪位员工、哪个时段来,就和现在跟踪订单一样。 形成这样企业文化,就不能不提马云。有段时间,卢鑫的办公区就在马云办公室边上。一次,卢鑫与马云同坐一部电梯,卢鑫告诉马云,她看电影《集结号》哭了好多次,马云回答,他哭了4次。 “他很少管具体的事,但在管人上没人能超过他”。卢鑫甚至有种感觉,只要马云大旗一挥,所有员工都会冲上去,碰到硬骨头,员工就像钉钉子一样,一寸一寸往前挤。 如今,一些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阿里老员工,依然保持着“996”状态,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我约他们见面,是11点半在公司内。阿里大厦灯火通明,这样的公司怎么会不赢?” 卢鑫总结“这是家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企业”。从个体来讲,阿里的员工未必都是业内最顶尖的,但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实现一次次突破。 “阿里的最大成功,就是它的成功模式有可复制性”,卢鑫进了一个阿里离职创业群,里面有500人,“说明阿里至少贡献了500个CEO。” 入职阿里第一年就一战成名 虽然之前研究过流量与网络营销,但在看过阿里各部门分工协作后,卢鑫还是感叹过去是“草根+loser”,但是她坚持认为,有没有当过老板还是不一样。 “你在阿里不会有打工的心态,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相反,你会站得更高一点、想得更多一点,做得更勤奋一点”,卢鑫很看重之前五年多的经历,“我比较擅长总结,工作五年与有五年工作经验,完全是两回事。” 入职第一年年底,卢鑫就在一个B2B项目上一战成名,赢得2007年阿里的超级项目奖。之后卢鑫越做越顺手,成为独当一面的员工,带领团队拓展业务,“我不会说NO,反而我会给老板带来惊喜。” 但是,三年后的2010年,卢鑫决定离开阿里,受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之邀,担任首席流量官。 “当时张涛问我,像你这样的明星员工,阿里有多少个?我想100多个总有的,阿里不缺人才”,卢鑫回忆起与张涛的对话,“他又说,你的能力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时,大众点评还没有自己的数据分析团队,张涛希望卢鑫能带出一支队伍。 除了张涛的橄榄枝外,卢鑫选择离开,是因为觉得阿里公司的阿里味不浓了。自从公司上市后,卢鑫觉得B2B团队不像创业团队,更像是在守业。 “但现在看起来,我当时的观点狭隘了”,卢鑫反复强调。因为从里往外看,自己公司的“五脏六腑”能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只能看到别家公司的光鲜表面,“因为有问题就选择离开,这样太狭隘了。有一家公司没有问题吗?没有的,肯定没有。” 从2010年到2014年底,卢鑫在大众点评工作了近五年。在她看来,这是她最辉煌的时候,用单个几毛钱的成本获得了1亿多的用户数,“这算是完美ending。” 做1米宽、10米深的事情 有人说,创业过的人只有两条路:一条,接下来一辈子在大公司里待着;另一条,还想继续创业。卢鑫算是第二种。 在她看来,现在正是互联网与线下消费结合的好时候,也就要能够“上天入地”,在保持好天(互联网)的优势同时,入地(做实体店)也做的比别人好。 2015年4月,卢鑫的线下门店、线上客户端同步上线。消费者可以通过客户端,在直营店或合作店铺接受美发服务。她将这个项目起名为“南瓜车”,一来名字好记,容易传播,二来在童话故事中,灰姑娘是坐上南瓜车后变成公主。 至于选择美发行业,一来是想赚女人的钱,美发是刚需,市场比较大,二来这一行业问题比较多,强制办充值卡、服务参差不齐。别人看到的是问题,卢鑫看到了机会。 两年下来,南瓜车项目进展比较顺利,“我们也一直在调整,商业收费模式在变、发型师分成模式在变,但我们的目标不变。” 卢鑫与南瓜车团队在一起 有人问她,担不担心老东家阿里未来也发展线下美发业。卢鑫打个比方,BAT做的是10米宽、1米深的事情,而创业企业要做1米宽、10米深的事情,在某个领域做深、做透,“大公司还在往下降,但还没有在地上,我们现在还有机会。” 我问卢鑫,阿里文化对你日后再创业有何影响?卢鑫想了想,回答,成不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个人身上,但在一个地方待长了总会受到影响,“阿里比较重视人的价值、格局比较大、有王者心态。” 当然,卢鑫还要感谢男友也就是现在的先生,“他很支持我的工作,从不泼冷水。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还能自由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是老公给我的。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她甜蜜地笑了。
栏目主编:王海燕文字编辑:王海燕图片编辑:项建英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为什么怕黄光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