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听说过【金钱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凭借】这个条例吗?有了解吗?

【荐读】“妈妈,别人家好有钱呀!”这个家长的回答绝了!
  前不久,儿子他们学校组织小记者旅游采风活动。
  儿子回来跟我说:妈妈,别人家好有钱呀!好多同学带iPhone 7和ipad。
  我淡淡地说:宝贝,你也会有的。
  他疑惑地看着我,我坚定地点点头:一定会的,只要你努力。
  他似懂非懂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就去看课外书去了。他最近看的书,叫《小狗钱钱》,一本关于理财的童话书。
  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说:宝贝,我们没别人有钱,不要大手大脚乱花钱,你知道爸爸妈妈挣钱多辛苦吗?所以你要懂事,不要和别人攀比。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也这么说过,但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我改变了思维方式和方法。
  本来,我们教孩子节俭、不攀比、体谅父母,都非常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教他们拥有自信和远大的目标,学习如何改变命运,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着眼现状,一个放眼未来。既要把握现在,也要胸怀大局,开拓进取。
  每年春节过后,孩子们总是喜欢讨论压岁钱的话题,他们眉飞色舞地说自己得到了多少多少压岁钱,少则千元,多则上万。每当这时,儿子只能在旁边沉默。
  一次,他很不高兴地问我:妈妈,为什么人家都有压岁钱,我却没有?以后别人给我压岁钱时,你不要阻拦,我也要。
  我笑:我问你一个问题,无论你同学有多少压岁钱,跟他们自己有什么关系?是他们自己挣的吗?别人给得多,他们父母就还得多,给大人增加负担而已。有什么意义呢?有本事自己去挣呀!
  后来,再碰到有人向他炫耀压岁钱时,他就会不屑一顾地说: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你挣的,我才不稀罕呢,我将来要靠自己挣好多好多的钱。
  关于“钱”这个敏感话题,在和儿子的日常交流中,我一直抱着比较开放的态度。
  我教育他不能有“拜金主义”,但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他有能力,财富多多益善。有了钱,不仅可以实现很多愿望,还能帮助他人,做善事。
  我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父亲说:我有钱,你没有。另一个孩子问父亲: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父亲说:我们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钱将来都是你的了。
  然后我问他:你觉得等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会怎么样?他们谁会更有钱?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第一个会更有钱,他因为没钱才会努力去挣钱。而第二个,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钱了,花起来就大手大脚,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穷光蛋。
  我笑道:嗯,你说得有道理。父母再有钱,和你也没关系,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靠自己。
  儿子经常问我:妈妈,我这么小,怎样才能挣到钱啊?
  我说:你自己想办法啊,假期去发传单啊,到阿姨店里打工啊,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拿去卖啊,等等,办法有很多,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他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说:我一直在帮家里洗碗、拖地,你付我工资好不好?我同学帮家里干活都有钱拿。
  我摇头:不好,你是家庭成员之一,分担家务是你应尽的义务,就像我和爸爸,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我们怎么没找你要钱?
  看着他泄气的样子,我给了一条建议:不过,如果你能将我们家的车洗干净的话,可以获得20元的酬劳。
  他眼睛放光,叫道:真的?一言为定。我和他握手成交:一言为定。
  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尝到靠自己双手挣钱的喜悦,增加信心。
  儿子的偶像是比尔&盖茨,他不仅敬佩比尔&盖茨的才能,也羡慕他的财富。他常说:我怎么才能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呢?
  我鼓励他:只要努力,你一定可以的。你现在还小,还是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其次,要多看课外书,看好书,拥有渊博的知识;然后,在你最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达到顶尖水平,你就成功了。
  他痴迷地看着远方,仿佛前方有一座金字塔,等着他去攀登。他喃喃道:那样我就会有很多钱了吧?
  我肯定道:当然,有了钱你想做些什么呢?
  他手舞足蹈地憧憬:吃好穿好玩好,用私人飞机载你和爸爸去周游世界,像比尔&盖茨一样做慈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摸摸他的头,感动地说:儿子,好样的!人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光贪图享乐,更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相关链接: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富观
中国小孩以花钱为主,美国小孩却兼顾赚钱,中国小孩是父母说,你考100分我给你奖励多少钱,并且90%的钱都会花掉。可见,培养小孩正确的财富观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编辑 李彩凤
有许多中国父母不认同从小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做法,认为没必要让纯洁的孩子也惹上满身“铜臭”。其实不然,从小培养孩子的意识与能力,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是,培养孩子理财观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海啸”、“狂跌”、“股票2000点”……这些对经济都产生的重大冲击,同时也冲击着广大中国父母的心灵,许多中国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乃至培养孩子财商的重要意义。
可是,更多的年轻父母则是充满担心,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父母说什么吗?如果从小给孩子灌输金钱观念,会不会让小小年纪的孩子就把钱看得过重,一不小心,还容易让孩子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呢?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小宝宝对金钱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金钱教育对儿童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当然,在向孩子灌输财富观念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注意方法得当。下面给大家讲几点在培养孩子财富观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不要回避金钱问题
当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时,他们已可以听懂成人谈论钱的话题,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可能会让他们忍不住困惑,去向父母询问与金钱相关的问题。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回避,应该借此机会,向孩子讲解这方面的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视需要给予孩子零用钱和用品
中国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只要孩子活得开心,学习成绩好,即使提出些许过分的要求,也无所谓。尤其是城市中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会给孩子买各式各样用品和大把的零花钱。从而养成了孩子乱花钱甚至好逸恶劳的习惯,父母倾尽所有的同时,反而抹煞了孩子自我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动力。
让孩子学会珍惜
无论是送孩子礼物,还是给孩子零用钱,一定要向孩子传授爱惜东西的观念。如果东西有损坏或者丢失,要让他们自己承担对这些物品损坏或者丢失的责任,从小灌输给他们爱惜金钱的观念。
让孩子学着自己管理自己的钱
可以让孩子在购物前与父母一起规划购物单,日常计入家庭账册,自由支配父母帮其开立的小账户,与父母一起制定理财规划。
此外,可以让他们通过做家务事换取奖励,而且根据孩子的年龄,定时定量地增加劳动的强度,提升报酬的额度,让他们保持一定的积极性,了解财富增长的过程,明白财富的“取之有道”。
家长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孩子的财商教育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而不是知识。完全否认金钱的价值,甚至认为金钱是罪恶的观念,是许多父母对待金钱教育的一大误区。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并让孩子进行适当尝试。带孩子去商店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实际价值,又能锻炼孩子的胆识。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用钱,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存入专门的账户,将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能力。
上面讲的是在培养孩子金钱观时需要注意的几点原则,接下来分享一些妈咪是怎么培养宝宝们财富观的。
孩子的零花钱一般怎么给?什么年龄开始给合适,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
妈咪经验 通过劳动给零花钱
什么年龄段开始给孩子零花钱,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重点是需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意识,要不然,你给孩子再多钱也是没有用的。
小女今年上二年级了。新学期开始,她向我要钱,说买包书用的书皮。我告诉她:“买书皮花的钱不多,你用自己的钱买吧。”她听后,显得有些不太高兴,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不过没过几分钟,她高兴地跑出来,告诉我:“我把上学期用的书皮洗一洗(塑料皮),还可以接着用 。”说完,就去一边忙开了。在我们家,零花钱从她开始上一年级起,一般就本着有劳有得的原则给她。比如说,洗一天碗、拖一次地、给她爸擦一次车什么的,给她5毛钱。虽然钱不多,但因我平时在家里经常强调“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无偿地为这个家作贡献”,并同时举例告诉她,爸爸妈妈做家务活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所以她也很乐意接受。
Q 感觉家里的孩子零花钱给多少花多少,没有节制,如果规定他使用钞票的一个额度,这样行不行?
妈咪经验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分辨消费价值
我经常给儿子讲解一些正确的消费观,根据年龄段进行教育:上小学前用趣味性方式,讲一些如何听话、不随便花钱的好例子;上小学时用启发方式,引导儿子购买学习用具和必要的科技读物及文艺器材;上初中时采取说理性教育方式,让儿子分辨哪些消费有价值、哪些消费无意义。生活中,大人也以身作则,有意识地让孩子跟着父母上街购物,让他学习大人是怎么消费的,养成主动不乱花钱的习惯。
Q 如果做家务就给钱,是不是会让孩子对做家务有目的性,没钱就不愿意干了,形成凡事讲价钱的习惯?
妈咪经验 让孩子明白劳动是他的义务和责任
国外很多家长都采取“做家务奖励零花钱”的方式,我觉得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吸取。我们做父母的,首先不要把劳动和金钱建立成一个等式,应该让孩子明白劳动是他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用金钱去衡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Q 如何恰当地给孩子零花钱,是许多家长头痛的一件事,给少了,怕孩子不够花;给多了,又怕孩子胡乱花。怎么掌握这个度?
妈咪经验 孩子的零用钱要定期定量给
是的,现在小孩放学就买零食,几乎每个都是这样。如果不买,可怜兮兮的看着别人吃;买吧,又乱买。给孩子零用钱要定期定量给,我们家女儿,我是根据她每周的消费预算,来确定具体的零用钱数目。比如,每天5元的早餐以及中午的饮料钱,我会跟她当面说清楚为什么是这么多。家长千万不能将数目变来变去,今天5元,明天8元,这样就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投机心理。除了必须的,剩下的她自己自由支配,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他们自己在心里就会掂量一番。
Q 老人和亲戚经常给孩子钱花,总感觉这种方式对孩子影响不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培养孩子爱理财的习惯吗?
妈咪经验 注意方式,让孩子动手理财
我们家是爷爷奶奶带宝贝,姑姑、舅舅、姨妈各大亲戚来我们家时,也经常给宝贝钱。后来我就跟他们私下商量,让他们不要瞒着我们,偷偷给孩子零用钱;如果不是当面给的,我们也让孩子过后告诉我们所收钱的数目。
收到亲戚给的这部分“意外财产”,孩子都会认为这是属于他的财产,我们大人不能干涉。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设置了一个简单账簿,教孩子记账,记录收支。亲戚朋友给的这部分“意外财产”,当然就属于收入部分。我们每周都会检查、帮助宝贝清点开支情况,帮助宝贝分析消费项目的合理与否。
我们想等我家宝贝年龄稍大一点后,带他去开一个储蓄账户,让他体验储蓄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孩子一般都会喜欢自己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多嘛。
来源:投资与理财
一键分享到:
黄石日报 黄石日报 每年春运就像是一场 “拼手速、拼技巧、拼体力” 的回家征途。 2月15日就是除夕了, 也就是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天, 千千万万的游子都将踏上回家的路, 那么, 今天起, 就可购买除夕火车票了。 小伙伴们肯定注意到了, 今年的除夕夜前一天是情人...
黄石日报 黄石日报 15日, 我市召开经济工作暨旅游改革发展会议,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市2018年经济工作和旅游改革发展工作。 市委书记马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董卫民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
黄石日报 黄石日报 沐浴了一段时间的冬日暖阳 要被赶走了 任性的雨水又将回归 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 ......
气象信息专报 明日开始, 雨水会光临黄石, 未来一周 将会在多云和阴天中度过 市民做好防寒工作,安全出行
黄石未来怎样发展?这肯定是小伙伴们最关心的事。比如,定位是啥?人口规模会有啥变化?现在,官方给出答案了!
这项关乎所有职工就业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风口浪尖
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最新进展  目前,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5座车站设备机房装修情况已经具备设备安装条件,动力
曾经,一个福建周宁县的身份证,可以卖上50万。现在却连个信用卡都办不成。
5月20日,北汽绅宝X35以“致吾爱”的浪漫主题在全国35城轰动上市!
▲按上面“惠州早晨”免费订阅,你将获得以下服务▼城事播报社保查询违章查询惠州话港澳证续签不知不觉,微信朋友圈
比郭敬明还任性的老板在这里!
《黄石日报》创刊于1952年,已有50余年的辉煌历程,现发行8万余份,在鄂东南地区最有影响,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张党报。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健康宝贝】“妈妈,我们家有钱吗?”你的回答会影响孩子一生!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节俭,但有些父母节俭“过了度”,天天和孩子哭穷,不但锻炼不到孩子,反而会剥夺他内心的安全感,贫穷会沁入孩子的骨子里,侵蚀他的气质和风度。
妈妈,咱家有钱吗?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妈妈,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你家的孩子会问你这些问题吗?前几天,我就措不及防地遭遇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妈妈,我有点尴尬,于是给孩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问他的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另一个小孩问他的爸爸:“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然后我问辰辰:你觉得等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会怎么样?他们谁会更有钱?
辰辰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第一个会更有钱,他因为没钱才会努力去挣钱,而第二个,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钱了,花起来就大手大脚,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穷光蛋。
我笑道:嗯,你说得有道理。父母再有钱,和自己也没关系,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靠自己。
其实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第一个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力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第二个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
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
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这位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不同的回答决定不同的教育,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人生。
很显然,第一位爸爸的回答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人生观,使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实干家,而第二位爸爸的回答只能让孩子成为软弱无能的“啃老族”。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中成长。与其想着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不如培养孩子追求最好一切的能力。
教孩子怎么成为一个有钱人,而不是只给他钱。
如何从小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
财商与智商、情商一样重要,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通过简单的劳动获得报酬。
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孩子要树立哪些正确的金钱观?
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很强,只要带孩子逛几次商店,钱的用处便会树立在孩子心中,所以一味限制孩子用钱是没有用的。
家长们可以定期给孩子一些钱,鼓励孩子们合理地消费掉。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的感受。
如问一下孩子:这次消费是否必要、是否合理、自己是否满意?通过交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梳理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钱的知识与道德教育有紧密联系
孩子懂得钱应该经过劳动赚得后,便产生爱惜钱的心理,引起储蓄行为,避免浪费。我国当前某些学校学生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与缺乏理财教育有关。
懂得节约钱,计划开支,养成良好的习惯
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洛克菲勒在童年时代,祖父每周给他10美分零用钱,到周末检查是否增加,迫使小洛克菲勒到街头卖报,养成劳动赚钱的观念。
而股神巴菲特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13岁时,他有了3000块,买了第一只股票。
在金钱方面给予孩子安全感
有一些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但是这种做法需要适度。大家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内心会非常自信吗?
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是一种美德,这没有错,但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族!
金钱,是每个人进入社会的一门必修课,请教给孩子,宜早不宜迟!
来源:网络综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钱观消费观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