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有没有可行的免费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哪些?像互联网那种的?

互联网的“免费”商业模式到底如何玩
免费”是互联网的一大特征。但我们通常会认为,“免费”无外乎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的商业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咱不向用户收钱,但只要有了用户,就有了广告价值,咱们就找打广告的广告主收钱呗。
著名的互联网观察家凯文·凯利(以下简称“KK”)在他的新作《必然》中,对免费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番极其透彻的分析,并提出了8个可以支撑“免费”产生商业价值的特征。看完之后,智慧君顿觉醍醐灌顶,必须要分享而后快。
KK认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让信息的流动性加强,所以可复制性也随之而来,免费也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内容产业,比如电影、音乐、图书放在网上,总会被盗版、被复制。
但是,有8种“比免费更好的特征”会是未来能够产生商业价值的点,是不会因为可复制性就减弱的,反而会因此而加强。
1.Immediacy
这个词可理解为“时效性,比别人更早得到的权利”。
“虽然我可以免费看,但是我想更早看到。”
有的产品或服务,早得到意味着能够早享受,有时候可以比别人先行一步,有时候对于死忠的粉丝来说不能接受等待,有时候甚至是尊贵身份的象征。
说个咱们国内的例子就是爱奇艺之前搞出的新闻。
爱奇艺买下盗墓笔记的网络剧版权后在自己平台独家播放,是永久免费的。但是,非会员只能以一周一更的节奏观看,付费会员则可以立即看到全集。
你看,就是这么个小策略,VIP看全集的功能开启后5分钟,播放请求达到1.6亿,开通会员请求破百万。
虽然很难解释那种“等不及”是怎样的体验。但再比如说看电影。几年前我们都习惯等盗版下高清。但现在呢?当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老炮儿》、《星球大战》的时候,你能忍住不去电影院感受一下吗?
2. Personalization
这个词可理解为“个性化服务”。
“虽然我能免费获取内容和接受服务,但我想要针对我个人的。”
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已经开始出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关注的很多提供免费咨询又做收费服务的行业专家。
比如你关注了某个健身教练,每天看他的文章、读他的专栏,这都是免费的,但同样也都只是普适性的内容。当你有很特殊、很差异化的需求,比如希望他为你制定一套3个月的健身方案,这时让你付费也就无所谓了。
社交应用《在行》也是基于这一模式诞生的产品。
3. Interpretation
就是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或者说增值服务。
“虽然我能免费使用和体验,但我想要更好、比别人更多的服务。”
KK在书中提到的是美国比较常见的医药和基因测序的服务,大意是购买的花费正在变得很小,而后续的支持和维护将是主要的付费环节。
从实体服务来说,中国这样的案例还很少。但如果延展到虚拟产品和服务,那就太常见了。QQ承载的各种会员服务,免费游戏里的各种付费道具和特权,都属于免费+增值的模式。
4. Authenticity
也就是品质保障、体验保障。
“免费获取的服务体验糟糕,我更愿意付费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这一特征的案例太多了。最典型的是,在 iPhone 诞生之初,“越狱”几乎是每个 iPhone 用户的必修课。但后来,“越狱”带来的系统不稳定,盗版APP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让用户越来越乐意接受“付钱买APP”这一现实。
电影同样如此,下面两张图的对比就可见一斑。
过去的盗版电影
现在的正版电影
5. Accessibility
这个中文版本翻译成“获取权”,太过模糊,其实 KK 想表达的意思是“更容易获取和使用”。
“虽然我可以免费存储和整理,但我更希望随时随地方便的获取和使用。”
许多云存储服务和各种订阅服务都利用了这一点。我不需要携带很多东西、不需要处理很多信息,而是购买完你的服务后,可以随时查阅和下载。
在虾米音乐买了会员,不仅能保证得到前面提到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下载存储了,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手机空间了,而是随时可以用APP在线听。
此外,电子书应用,如爱阅、多看,在销售电子书之后,也都提供类似的服务。
6. Embodiment
就是实体化,或者说免费内容的周边。
“虽然我可以免费享受他们的服务,但我想看到和感受真实的他们。”
我们可以把实体化理解成免费服务延伸出来的各种周边经济。比如电竞游戏时免费的,但要看现场的dota比赛,就需要买门票了。
在国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罗辑思维和吴晓波的团队。他们的公众号、视频节目,都是免费的,但他们的线下演讲特别昂贵。
7. Patronage
也就是打赏、赞助。
“虽然成为他的粉丝不用花钱,但我希望用付费的方式来表达我的赞赏和喜爱。”
如果说实体化是粉丝经济的一个侧面,那打赏和赞助就是真正从粉丝的喜爱中创收了。微信公众号开通“打赏”这一功能,就是为那些自媒体者和网红们,提供这一方向的收入来源。
还有典型的例子就是各视频直播平台的主播了。从来没有哪个主播的节目是要收费才能收看的,而是在免费观看中,依赖粉丝的打赏。
8. Discoverability
就是可发现性,或者说引导、推荐、发现。
“免费的信息太多,我希望能够付费让人帮我筛选和推荐。”
这也是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特征。免费的服务很多,新闻是免费的,视频是免费的,音乐是免费的,各种信息都是免费的,但是这么多的信息里面,发掘出真正对“我”有价值的信息,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如果你觉得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而你又没有任何预算。可以试试创头条企业号!
创头条可帮创业者和投资人一站式行业信息定制。
今日搜狐热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可行么?会有一番好前景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可行么?会有一番好前景互联网创业笔记百家号一 : 大学生要好好把握互联网创业商机-web3.0时代互联网发展之迅速是谁也无法预料的,谁有预见未来的本领,谁的行动迅速,谁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这里的遇见未来就是把握商机,好的创意是成功的一半。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预见力,在事情发生之前发现并将其发展壮大。我们在校以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有所思考呢?现在是web2.0晚期,流行草根文化,做网站的比浏览网页的人还多,大多数站长都在碌碌无为地做自己的网站,当然大多数站长做网站的目的都是盈利,不管是垃圾站还是非垃圾站,我都要说:你们是互联网的缔造者,没有你们就没有互联网如此之多的资源,就没有如此合理的资源分类。web2.0虽然只是互联网发展阶段的过渡产物,但正是由于2.0的产生,让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互联网的创造劳动中,特别是在内容上的创造,在这一点上,web2.0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人们在这个创造劳动中将获得更多的荣誉、认同,包括财富和地位。正是因为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有价值的创造劳动,那么“要求互联网价值的的重新分配”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必然催成新一代互联网的产生,这就是web3.0。再我看来,web3.0就是在web2.0的基础上让网络内容缔造者有一定的盈利,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劳动,并获得了财富。进而言之,网络营销这个概念将在web3.0体现的十分透彻,互联网的盈利方式变得很多,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钱。比如有很多在淘宝开网店的朋友,他们中间不也有年薪十几万的么?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这些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这“两重压力”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所以,朋友们!赶紧行动吧,你很有可能成为IT界的第二个马云。二 : 百强开启家具业“互联网+”时代北京商报讯(记者吴厚斌实习记者吕承锦)从O2O到“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传统家具企业不断试水互联网,寻找发展新模式。(www.hb0376.com)百强家具在今年首创的“大型工厂团购会”活动中初尝触网甜头后,8月4日正式与搜房网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启了家具行业“互联网+”时代。通过与搜房网的合作,百强家具将获得更为精准的潜在客户,并有针对性地为这些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百强家具总经理何弘毅表示,搜房网具有强大的线上传播优势,结合百强深耕行业多年打造的线下精品实体店,有助于实现线上传播线下体验,推动规模化消费的实现。对于传统企业“触网死,不触网等死”这一说法,何弘毅认为,传统企业触网结果如何,还要看企业的触网姿势是否正确、是否坚定。始创于1994年的百强家具到目前已经将“百强家具,真的很德国”的旗帜插在了全国29个省市200多家门店之上。此次百强家具拥抱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开启了家具业“互联网+”的新纪元。淮滨新闻网提醒您本文地址:三 : 移动时代,创业者应抛弃三大思维站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转折关口,每一位互联网创业者都该问自己一句话:我如何才能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遗憾的是,许许多多创业者并未真正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内涵,许多人仅仅是把WEB网站换做APP,仍然沿用PC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一、请放弃入口思维。在PC互联网时代,一直流行一种思维:流量至上。按照流量逻辑,大家发现:网站的上游是导航,导航的上游是搜索,搜索的上游是浏览器,浏览器的上游是输入法,输入法的上游是杀毒软件,杀毒软件的上游是操作系统。经过多年尝试之后,事实证明:导航、搜索引擎、浏览器、杀毒软件具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搜索。于是,大约十年的互联网“战争”都围绕这些关键节点而展开。这种思维衍生出来的创业逻辑就是要控制流量节点,例如建立门户网站。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化媒体(也就是所谓的web2.0)并未获得真正的发展与重视。因为代表个人的媒体形式受限于搜索引擎、受限于各个首页。在这种情况下,电商的营销也被流量入口限制着,即使你懂得社会化手段,懂得如何通过信任关系提升转化效率,你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缓慢。移动互联网通过3个革命冲破了流量思维,移动生态于是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状态。这3个革命因素是:无限制的粉丝机制、大数据、应用场景。twitter与新浪微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贡献就在于粉丝关注关系与信息转发机制,证实这样的革命将新浪门户、天涯社区推向没落。微信公众号更是借势微信的强社交关系将粉丝机制推向更新的高度。在这样的机制下,信息的传递广度与速度远远超越2009年以前的任何方式。这也带来自媒体的春天:关注可以超越门户超越搜索引擎,品牌可以以光速建立与传播。——这就是罗辑思维的逻辑:在这个时代,你不一定需要建立多么大的平台,可是你的影响力一样会十分巨大。大数据则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转化率。近两年的网站运营实例告诉我们,即使你的网站在流量上并不出色,可是如果你能够掌握精准的用户数据,你一样可以抄流量的后路!围绕用户数据细分、筛选,你可以获取细分需求的用户,个性化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如果你是一名通过O2O原理卖菜的菜贩子,你完全可以逐步积累精准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跟踪,这样你就是一名比别人转化率高10倍的菜贩子!这就是革命!我们用百度新推出的百度直达号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应用场景。所谓场景就是你正在进行旅行,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这时是中午11点,你必然会通过手机上的百度地图寻找适合自己并在附近的餐厅。而百度直达号的作用就是迅速建立餐厅与你之间的链接,并不需要让用户再一次使用大众点评等工具,一次解决选择、对话、优惠、到达问题。场景,将所谓入口彻底改变,用户与他所需服务之间不再是信息,而直接是一种连接!二、放弃卖货的思维。PC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一个使命,那就是B2C。移动互联网还将完成一个使命,这就是O2O。PC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具有巨大冲击,然而移动互联网很可能将传统行业颠覆!苏宁、万达近期的变化证明了传统商业的畏惧。可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营销革命对于商业的改变究竟在哪里?我们不得不观察近期的这些案例: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黄太吉的煎饼果子、雕爷牛腩,还有最近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上卖的月饼。这些案例为什么被追捧?这些案例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不靠谱?这些案例与传统商业的不同究竟在哪里?我和许多人一样,从商业和未来角度并不看好许多名噪一时的项目。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去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天地:罗永浩卖的是手机吗?黄太吉卖的是煎饼果子吗?罗振宇今天可以卖月饼,过年会不会卖猪肉?于是我们发现了关键点:新营销带来盈利模式的革命;如何抓住用户才是最关键的任务,服务才是核心产品。最近还接触过几个本地传统品牌,我们发现,互联网化绝对不是上网卖货!如何抓住你的用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重构业务,这才是关键。开一个简单的微信微店未必就比建立一个天猫、京东商城网销体系的效果差!因为,如果你在货品上没有独特的优势的话,上天猫有可能就是自取灭亡。三、放弃产品体验的思维。营销模式变了,于是盈利模式变了,这一切最后必将落实到自己的产品。自2000年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原理就开始主宰着市场,可是到了2014年还有许多人仍然沿用着上个世纪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以产品为中心的表象是:√类似李宁这样的品牌为什么会衰落?难道是质量问题?难道是供应链问题?难道是销售渠道问题?难道是销售员素质问题?——不是,这一切都不是关键。就算李宁采用凡客诚品的营销方式可能一样会一筹莫展。小米的成功在哪里?雷军天天跟粉丝在一起。凡客诚品的失败在哪里?陈年天天跟产品在一起。这个时代,产品的质料、做工都在其次,用户需要什么质料、做工才是关键!√互联网产品经理经常认为,我的产品模仿了硅谷的经验,我的产品很牛。问题在于中国用户是否喜欢?中国用户需要的功能与使用体验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成功的产品可以看到,用户体验绝不是界面是否好看,而是要看产品管不管用。例如嘀嘀打车需要解决的是用户能不能打到车,出租司机的使用比例究竟有多少。——必须认识到:全流程的服务体验才是产品体验。忘了所谓产品吧,未来一切皆服务。总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一定要记住:一切都是为了客户服务,未来的渠道是去中心化的工具,你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体验。四 : 互联网时代创业 价值共创时代在互联网构筑的信息自由流动的环境里,消费者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和需求。他们的权力冉冉上升,这种源自消费端的力量越来越大,逐渐改变着企业的商业行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开放透明的平台里共享数据和信息,以新的商务关系形成利益联盟,每个平台成员和消费者都成为价值创造者的时代将会来临。很多70后、80后出生的人还记得童年时的购物经历,大家总是站在供销社的柜台前,请求售货员将心仪的大白兔奶糖卖给自己。那些并不丰富的商品摆在冷冰冰的玻璃柜台里,或者售货员身后的货架上,它们并不是触手可及,要经历等待、请求等一系列动作后,才能拿在手上触摸和细细观看,以决定是否要购买。在商品稀缺的上世纪80年代,作为消费者的个体并没有太多的权力。销售的主动权在卖方,甚至可能是在供销社的售货员手中,如果她因为太忙或者心情不好,没有将商品递到我们手上,那么当天很有可能是空手而归。消费者第一次权力的解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商品开始变得丰富,超市业态进入中国。在自助式的购物模式中,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倘佯在每个货架前,将每一件商品拿在手中细细揣摩,决定是否要购买。货架上永远都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们丰富艳丽,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而那些曾经在供销社里忙碌的售货员们仿佛失去了踪影,她们演变为收银员,或者导购员,脸上总是挂着热情洋溢的微笑,为我们耐心解答问题。而互联网令消费者的权力得到了第二次解放。在如今商品过剩的时代里,我们可以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比价,查看没见商品的用户评价,看看那些有过该商品体验的陌生人留下来的意见,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我们也可以恣意地在网上发表商品评价,为后来的消费者留下意见。这一切信息的获得与产生,都是零成本的。互联网甚至也让传统的消费场所变成了免费的体验店。比如京东商城的一些用户在购买家电前,总是喜欢到附近的国美、苏宁去看看实物,了解详细的功能,然后在京东商城下单——后者更便宜,更便捷,只需在网上下了订单,第二天便会收到货。而更多的消费者则喜欢在实体品牌店试穿衣服,然后在淘宝或者百度有啊上购买。在商品过剩的背景下,消费者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互联网令信息变得透明,并且加快了信息的流通,消费者的口碑和体验,往往能快速让某件商品窜红或者永世不得翻身。来自消费端的解放,令企业也在发生着变化。 印度裔管理大师普拉哈德(C. K.Prahalad)在其新书《企业成功定律》中阐述了两个当代企业成功公式,即N=1和R=G。N=1是指某位消费者在某一时刻的体验,它意味着“价值的基础是消费者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即使面对的是1亿消费者,企业也必须学会关注某一具体消费者及其在某一时刻的体验。个人的中心地位是其工作重点所在”。R=G则是指来自多方的资源,它们往往遍布全球各地,其含义是“没有一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大到足以满足某一具体消费者在任一时刻的体验。所有企业都将从众多大小企业那里获取资源。获取资源不是拥有资源”。普拉哈德认为,互联网、数字化、产业和技术边界融合等技术发展趋势正在交汇,社会文化环境也在出现相应的变革,由此开创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新的动力机制,这是一场根本性的商业变革,以企业和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正在被一种个性化体验和共创的价值观所快速替代。普拉哈德揭示的趋势,实际上是基于互联网和IT技术引发的以透明、共享、开放为价值观构建的未来商业环境。相比于传统的商业环境,未来商业的变革是由个体迸发的威力而驱动的,它们正在从消费端开始反向影响企业端,进而改变我们的商业环境。现在,个体用户参与进了数字产品(出版业、软件业等)及某些消费品行业的产品制造端的环节、同时也参与进了产品营销推广的环节。在这个时代,个人既可以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产品的创造者。这种冲击波将蔓延到大量行业,产生的影响也许会更具颠覆性。在个体对商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下,一个由消费者以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的时代正在来临。五 : 一位资深互联网创业者的哀叹:时代即将落幕 然而谁是最终的赢家?  摘要:互联网头部效应非常的明显。BAT三家,2015年大约总共有员工8万人,创造了2700亿的收入,也就是行业不到3%的劳动力,创造了接近行业的一半GDP。  ①金钱堆砌的互联网时代  2010年是我MBA毕业第一次正式在国内工作。对比波澜不惊的国外,国内马上让人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汹涌。  最直观的是什么的呢?凡客。  我有很多几十元的凡客的文化衫。那时还从来没接过广告的韩寒,为凡客代言。“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是凡客”。瞬间让人热血沸腾了。韩寒就是我们的代言人。以至于在后来陈欧第一次推出“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的时候,我马上就感觉聚美要火了。  2011年电商的普及率还很低,凡客2011年在互联网上投放的广告超过10亿,在当时仅次于淘宝。这是一个胆大的选择,用巨额的广告费烧出市场来,既有黄粱一梦的秦池酒,也有后来如日中天的步步高。  然而这个玩法没有成就凡客。凡客没落有很多说法,不能完全怪罪广告投入。只能说的是,激进的凡客也觉得广告太贵了,2011年后半段想等一等,但是2011年团购“千团大战”开始,团购公司不但不在意整体利润,毛利也可以牺牲;这个在2015年几乎成为了新晋互联网巨头的常态。结果就是,互联网广告的价格,就像北上深广的房价,再也没有下来过。  补贴这个概念,大概是从团购时代开始的。如果说文化衫还是可以差异化的,那么几十家公司去抢一个用户的电影票、日常餐饮消费入口,那真的是同质化到无以加复了。因此只能补贴抢用户。  团购行业很多公司到最后也没有见到钱。根据团800、IT桔子和媒体零散的报道,团购头部的前12家公司累计融资了70亿美元;后面的5000家公司融了多少资、消耗了多少资本和积蓄,不得而知。2016年美团和点评合并成为新美大,最后的估值是150亿美元。没有第二了,除了百度自己的糯米。  虽然坐稳了团购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后来的O2O大战,饿了么的入局,拉长了团购公司的战线,烧钱补贴还要继续。  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新美大登录资本市场,但是通过补贴快速获得用户,已经深入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灵魂。在中国,没有比给钱更好的方法了。大约从2011年起,大型的面向消费者的创业项目,一开始都要补贴,也就意味着毛利都是负的。以互联网专车行业为例,根据IT桔子的数据,光滴滴打车这个公司,从2012年创业以来就融资了110亿美元,超过了团购行业头部前12家公司的融资总和。而2015年滴滴也至少花费了超过100亿人民币,补贴司机和乘客。  我一个2015年新来北京的海归朋友对北京印象很好,天气不好,但是生活成本没有想象得那么贵。房子是不便宜,但是东西便宜,只要你熟悉互联网,衣食住行,都有免费的方法。  当我们以为2015年全社会全面O2O之后,每个消费者的需求被挖掘的不能再挖掘的时候,今年下半年又出现了互联网公共自行车。  当自行车厂普遍都快活不下去的时候,自行车突然被认为了是刚需。摩拜和OFO都融资超过1亿美元。这两家公司的自行车,无论造价,租赁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理解也是对的,10元的商品不一定是刚需,但是10元钱的商品卖8元,那2元钱就是刚需,因为没有人会不要钱吧。  我不知道这个时代是不是孕育着一个伟大的商业逻辑。就像李明远说的,雾霾这么大,世界都快看不清楚了。  ②小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锚  这个时代的一个特征是对价格的屠杀。这对消费者是好事,渠道扁平了,信息更对称。我记得2010年的时候看场电影还要80元,千团大战以后,门票的常规价格就是30元。很有可能因为电影变成了一个低消费行业,自2010年以后,中国的电影票房每年增速超过30%,2010年全国票房是102亿,2016年只用了54天就超过这个数字。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快乐的时代。这种快乐,大约要从小米开始。小米手机也是价格屠夫,不但手机,小米每进入一个产品领域,就能把价格压下来。但是小米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不仅仅如此。  创业就融资4000万美元现在已经很稀松平常了,但是在2011年还是个奇迹。雷军那时的绰号是“中关村劳模”,还不是雷布斯,也不是教父。雷军是个所有人都佩服的人,就是不喜欢小米的人,也不讨厌雷军。  小米的故事和生意经有很多,这里只是总结一下业绩和估值。2013年小米共卖出1870万台手机,含税销售额达到316亿元,那一年小米估值90亿美元。2014年,小米公司共销售6112万台手机,含税收入743亿元,那一年小米估值430亿美元。后来小米没有披露过收入,2015年手机销售7000万台,增速放慢了,估值信息很不透明。  同时小米的定价让同行日子很难过,手机本来就是个重资产的行业,新的企业机会很小。2013年也曾经有一批互联网手机公司,学着小米的样子,但是都没有做成。极低的价格,不但吸引了用户,也抑制了竞争。  同时产品线的拓展,意味着供应链的效率提高,可以降低成本。互联网上营销,意味着渠道利润可以反哺给用户。小米的价格定位和销售策略是商业上的奇迹,这一点毋庸置疑。2012年到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就这样被催熟了,但是没有小米,可能也会有其他企业。  小米对我们这个时代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树立了一个典型。在小米高歌猛进的时代,大家都在学小米。所有的互联网行业,把雷军的话当成了创业圣经,参与感、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风口上的猪。  年,我在投资行业的几年,见到的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几乎都会引用小米的某些逻辑。小米给创业者的最大的贡献是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找到一个自己/公司擅长的领域,集中力量,迅速地做好它,形成口碑。这样的思维方式,推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认真的创业者,他们是雷军和小米的信徒,他们也创造了优秀的产品。  小米给投资人最大的贡献是,它强调了信任。2011年小米创立以前,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中国的一级市场还是以pre-IPO为主流。而小米的业绩、估值的高速增长,当时很快就让投资机构觉得,互联网行业如果选对了人和行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信任在投资行业意味着更长远的目光,和对短期失败的包容。2012年以后,资本就狂热的涌进了互联网行业。  然而和任何商业模式一样,小米总是要经历时间的验证。  2016年,小米一个季度出货只有1000多万台,同比下降。小米无疑遇到了危机,非公开市场上有人兜售打折的小米的股权,价格低廉。  融资仅10余亿美元的小米,在巅峰期估值是滴滴和新美大的总和。我一直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探索,合乎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正能量。创业公司不可避免的承担风险,但即使是再如何精心计算过的风险,也不是无风险,也是可能有不走运的那一天。  小米承载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互联网手机和VC投资回报。  ③这个时代也许你看不到真像  我推荐你看一下猪八戒这个网站。  比如你搜索淘宝。你会看到“¥50.00=包周套餐体验套餐,支持1~2个宝贝;7天×24小时服务;每天(150~200标准访客;40宝贝收藏、20宝贝分享);套餐赠送140店铺收藏。”  比如你搜索微信。你会看到“微信图文阅读量,30元,1000阅读量(随机送点赞)慢速,急单勿下。”  如果你到淘宝上搜“人气”,你会看到“首单特惠:(每个旺旺号每个直播间号限购一次)战旗人气:1000人气=1元;全民人气:1000人气=1元;熊猫TV订阅有售:1000=15元。”  还有很多,比如直播可以刷活跃,论坛可以刷置顶,视频可以刷阅读量,苹果可以刷榜,微博可以买粉丝。  这些都可以算作搜索引擎优化。我并不反对搜索引擎优化,只要合法,不能把道德标准强加于人。我只是想说,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看到的数据都有可能不是真的。  这是一个尺度模糊的时代。在互联网信息使用这一块,立法还没有跟上互联网,而舆论几乎都是成王败寇的思想,对互联网的道德标准没有共识。以融资额为例,创业公司在2014年和2015年都喜欢夸大融资额,一方面的目的是给潜在的竞争者一个震慑,传达竞争门槛已经很高了的信息。这个风气越演越烈,导致投资业内在看融资额的时候,直接把美元换成人民币理解。有部分企业上市了,招股书披露出来的融资额和媒体报道的大相径庭。2014年底易凯王冉看不下去了,牵头带领近百家主动企业公布真实融资额。很可惜这个行动没有持续下去。  如果说虚报融资额还很可能是媒体公关的一种策略,虚报用户数就是更激进的做法。不像互联网网站有alexa等业内公认的流量统计网站,移动互联网行业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透明的用户统计服务,友盟和TalkingData被广泛接受都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尤其是小型的公司,早期的用户数量完全无法统计,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初期,吹嘘日活百万、注册千万的公司大有人在。  2015年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是互联网创业有三种:2B、2C、2VC。最后一种就是,数据做出来,给资本看,一轮又一轮融资。如果A轮看商业模式,那就说商业模式,B轮看用户活跃,那就针对用户活跃做数据。到了C轮以后要看收入,那就刷收入。  刷单一般是公司偷偷的做,很少有公开的。但是新三板有一家公司爱尚鲜花敢为天下先,主动披露了自己刷单的行为,“公司年连续刷单近26万笔,累计产生3000万元的虚假收入。且刷单行为一年比一年频繁,2013年、2014年分别刷单8701笔、9万笔,到了2015年仅前7个月就刷单16万笔,刷单产生的虚假业绩比重也越来越高,分别约占当期销售的4.9%、24%和42%。”公司CEO说这么做的理由是“在电商红利减少的情况下,大家只能通过刷单来飚销量。如果不刷单,公司在天猫、淘宝市场份额的第一位置将保不住。2014年,公司流量和销售也因此下滑了60%以上。无奈之下,只能四处求助于一些刷单公司。”  在这个时代,过载的信息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而我们又很难辨别真伪。不要说数据,就是你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说不定也是软文呢?在很多人炒作大数据概念的时候,可能我们要想一想,我们能看到的数据的质量有多高。  很有可能某些行业,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是粉饰过的。  这个时代,真相罕见,而且昂贵。  ④谁是这个时代的大赢家?  互联网时代,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个多大行业呢?  2015年社会零售总额30万亿,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9万亿元,这个可以理解为电商行业的规模。其中阿里巴巴贡献了大约3万亿,而阿里巴巴的收入是1000亿,按照这个比例,电商行业流转商品的增值部分大约是1300亿。  2015年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规模,易观和艾瑞的统计都是2000亿出点头,当然阿里巴巴的收入有部分和广告是重叠的。游戏行业,《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是1400亿。其他的行业,比如互联网教育、旅游、团购等行业的附加值部分、视频、社交网络、秀场、电竞等,都在几十亿到数百亿不等。  所以整个互联网行业,我的估算,大约附加值在6000亿左右。  关于从业人员的数目,我机缘巧合2015年在投资行业尽调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拉勾,就是和总理握手的那个。公司创始人许单单介绍,2014年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400~500万,并且按照每年150万的速度增加。  那么简单测算,2015年互联网行业500万人创造了6000亿的GDP,人均12万。这个数字比同期全国的数字高一倍以上,但是考虑到互联网从业人士北上深广的居多,这个数字并不特别亮眼。2015年上海人均GDP是10.3万,北京10.6万。  然而互联网头部效应非常的明显。BAT三家,2015年大约总共有员工8万人,创造了2700亿的收入,也就是行业不到3%的劳动力,创造了接近行业的一半GDP。换句话说,大部分互联网从业人士,并没有创造高于其所在城市的平均GDP。  这个时代真正蓬勃发展的,还是BAT。这三个公司,2010年阿里巴巴的收入是56亿元,腾讯是196亿,百度是79亿。当时的阿里不包括淘宝无法对比,但是腾讯和百度,在过去6年收入一个增加了5倍,一个8倍。  每天媒体聚焦的那些名字,滴滴2015年的收入不到30亿,2010年初成立的美团,奋斗了6年,2015年收入合并点评后也仅仅65亿。  在更早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没有开始的时候,互联网媒体资源就有“七剑下天山”的说法,意思是互联网的流量都集中在门户,新浪网易腾讯百度360优酷凤凰。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反映了PC时代了媒体资源集中度。所以在2012年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的需找流量入口,移动端的入口太分散了,到处都是机会。  但是今年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从2015年开始,移动端的流量,买不到了,广告位其实比PC端还少,一样集中在巨头手中,七剑下天山变成了三座大山,剩下的还被蓝标之类的大广告公司签了框架协议。  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虑过,因为移动端的行为更碎片化,所以用户更懒,所以媒体资源更集中。一个人根本不会像以前逛门户、逛论坛那样子东看西看,现在的人就看朋友圈。  BAT是这个时代的大赢家。即使是第二梯队的赢家,京东成立于1998年,网易1997,携程1999。马太效应在互联网行业太明显了。  这么说是不是让人有点扫兴,如果是这样子,我们何苦寻找独角兽,何苦创业。怎么说呢,情怀以外,创业本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儿。  这个时代的另外一批赢家是中介机构,以华兴为代表的财务顾问。华兴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互联网行业的FA,是这个淘金时代的卖水人。从2006年的当当网,做到爱奇艺、京东、聚美,2015年牵头了新美大、滴滴快旳、58赶集等多家重磅并购,2016年中通的上市,包凡的身影也出现在了纽交所敲钟仪式的合影里。2015年末,华兴的员工人数达到了260人,国内最知名的投行中金,投行的人数也仅在400上下。  2015年,华兴完成的私募融资项目近59个(含华兴阿尔法早期融资项目),金额近120亿美元,占中国私募融资总额的24%,占全球互联网私募融资近10%;华兴并购组完成13个并购项目,交易额近300亿美元,包揽2015年中国互联网并购的前三名;中国赴美上市公司4家,华兴是其中两家的主承销商。  我求职时见过包凡一次,人很随和。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业内大佬跟后辈描述自己的宏图大业,非常有感染力。包凡的随性和义气,把客户当朋友,把朋友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是华兴的响当当的招牌。我想起初中历史课上一位老师说的,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类似华兴的机构还有很多,从大型的易凯、汉能,到后起之秀以太、泰和,和服务早期的小饭桌等,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人,这个时代也没有亏待他们的努力。  如果说产业链上整体的话,FA是这个时代的大赢家。  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当然还有一些FA,吃准2VC模式的,联合履历光鲜但是心术不良的创业团队,瞄准最热门的风口,通过刻意的经营数据,包装看似伟大的公司,从资本市场上捞钱,然后分赃。  还有下游的FA,通过P2P之类的渠道,专门把看似光鲜亮丽的互联网企业,分拆销售给广场舞大妈们——电话营销、洗脑式营销、传销等各种灰色的方式。除了上面各种互联网新锐风口项目,还有打包了若干次的360私有化项目、小米干股、滴滴股份等明星项目。  我希望这些不正规的行为规模不大,但是这无从统计。  这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伤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互联网创业笔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有互联网推广或者项目运作方面的问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