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做奇怪的美发店在线观看还是其他生意,做到这三点简直完美

脸谱中国:一个阶层的交往和生意|我的E网 - 绍兴E网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脸谱中国:一个阶层的交往和生意
【关店潮】LV广州首店突然关门 奢侈品关店潮汹涌而至普通百货关店已经不足为奇,最近连超高毛利的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也启动了在中国的关店计划。昨日,记者发现位于广州环市东的国际大牌LV路易威登首家专卖店悄然关门,而这是LV在广州开的第一家门店。&&&&&& 有知情人士透露,LV已经开始了在中国的整合门店计划,除了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其他城市将不会开设超过一家门店。与此同时,奢侈品业内人士也透露,除了爱马仕之外的众多奢侈品牌纷纷放缓了在华的开店计划。广州只保留一家门店?&&&&&&昨日,记者来到广州环市东路丽柏广场,发现一楼的LV路易威登专卖店已经悄然关门。经常来此购物的卢小姐告诉记者:“挺惊讶的,这家店十一月初还在营业,大约前天才关门的,感觉生意还不错,不知道为何关店了?”&&&&&&对此,记者在路易威登的官网上专门查询发现,还能看到广州丽柏专卖店的信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路易威登丽柏店虽然一直是盈利的,可是基于路易威登在中国发展战略调整,只能在合同到期后关闭。&&&&&&随后,记者联系丽柏方面获悉,目前丽柏已开始接触其他国际一线品牌,预计本月底将有新的租户入场。收缩计划早已展开&&&&&& 贵为国际一线大牌的LV路易威登突然关闭其广州首家专卖店,不能不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记者发现,其实自2014年7月LV路易威登沈阳久丽百货店正式关闭开始,其全国门店调整计划似乎就悄然展开。&&&&&& 随后在业内就盛传知情人士消息,路易威登可能关闭二线城市门店。网传,LV三亚门店、哈尔滨门店已逐步撤离,接下来沈阳、成都等地即将关闭,除北京、上海 和杭州外,其他国内重要城市最多保留一间门店,换句话说,如广州这样已经有两家门店的路易威登店肯定要关闭一家。该消息昨日再次得到其他知情人士的承认。&&&&&& 昨日在路易威登的官网,记者粗略统计,其在沈阳、成都、广州、昆明和武汉有超过一家LV店。奢侈品关店潮汹涌&&&&&& “奢侈品在中国拓店最快时期大约在2008年到2012年,当时有的品牌门店已将开店协议签到了三四线城市,非一线城市内开出几家同品牌的奢品店根本不足 为奇。”有奢侈品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但是今年一季度开始,奢侈品关店潮似乎在中国开始了。有机构数据显示,普拉达在中国门店数量达33家,比2014年 的49家大减三成;阿玛尼门店数则从49家降至44家;而香奈儿门店数为11家,仅为店铺最多时期的一半。&&&&&& 而47个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也从2012年的280家,在2013年已减少到100家左右。贝恩咨询发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控》 2015春季报告指出,奢侈品亚太市场2015年将处于停滞状态,中国内地奢侈品收入或减少2%-4%。&&&&&&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对奢侈品中国门店关店还将继续保持了相同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奢侈品牌掀起关店潮,一方面是中央八项规定反腐带来的杀奢风显现效果,另一个重要因素,还是奢侈品价格的差异导致消费外移。&&&&&&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美国外汇管理局称,2014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约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以上。据亚马逊统计,今年1月-9月,中国消费者在亚 马逊美国的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近10倍。受益于中国游客的疯抢,路易威登一季度录得10%跌幅的日本市场二季度大幅反弹,有机增长高达34%。美国和西 欧市场同样受益于中国游客,上半年分别录得11%和12%的有机增长。
【聚焦】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创业项目终止、倒闭,2014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创投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然而,一时被资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考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功夫熊”,B轮不成,内力尽失&&&&&&“功夫熊”于2014年10月上线,不到两个月,就先后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和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月,“功夫熊”收购了五家上门O2O平台,并借此将服务范围覆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和成都地区。&&&&&&&&但随着上门推拿O2O项目的增多,各大平台普遍面临技师资源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功夫熊”刚到一个城市时,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招了很多技师,但有一部分技师不是学医科或者理疗出身的,而是做SPA的。他们不仅业务不专业,还私自减少服务时间,敷衍客户。由于技师资源缺乏,“功夫熊”并没有解雇上述技师。&&&&&&随着消费者享受优惠幅度逐渐减少,客户黏性也在减弱。几个月前“功夫熊”刚进入广州时,给予消费者的优惠更大,首单可使用90元代金券,还时不时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后来优惠大幅降低,部分技师服务质量也有所打折,“功夫熊”的性价比开始大不如从前。&&&&&&此外,“功夫熊”还存在员工跑单等问题,造成客源的流失。目前,“功夫熊”在广州的技师由100多名减少到30多名。此次“功夫熊”被传B轮融资不成功,很可能面临“无钱可烧”的困境,或面临倒闭危机。社区001,风投宠儿,面临破产&&&&&& 社区001成立于2012年2月,由邵元元、薛蛮子、杜国强三位投资人联合创建,是一个本地社区提供在线购物及配送的服务网站,运营模式为用户通过平台下单,平台从超市拿货,为用户送货上门,致力解决社区内“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此后,社区001接连拿下多轮融资,2013年10月获得海银资本、上海致景投资等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14年4月获得上亿元A轮融资(其中五岳天下 为 其投资了4千万元)。2014年10月,其天使投资人之一的薛蛮子曾在微博公布,社区001获得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20亿元。创立的第一年, 团队只在北京的部分区域低调经营。随着2013年底开始的一波O2O大潮,这个由互联网老兵邵元元执掌的社区电商,开始受到空前关注,同时开始了一轮快速 的市场扩张。&&&&&&然而,这个曾经高调的明星企业现在却在面临一场破产和讨薪风波,大量人员离职,并停止接单。在百度贴吧中,充斥着来自社区001员工的讨薪贴。社区001并未直接回复这些负面传闻,而该公司创始人邵元元的微信朋友圈自9月中旬起便未有更新。倒在泡沫中的项目们&&&&&&赶热潮似的创业中,有太多还未抵达资本现场(未获融资)就默默消失的项目。这点在旅游、美业、出行等领域表现明显。大批O2O创业公司和创业者进入,市场已进入泡沫期。旧的企业不断倒下。旅游&&&&&&近5年来,旅游业电商风起云涌,各类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网站和App数不胜数,远胜于传统公司。在巨头的前后夹击和资本的冲击下,华东区域出现了一批“阵亡”名单。死亡名单品牌名称 成立时间 所在地 主营业务1688门票 2013.1 沈阳 旅游景点门票采购批发平台游脚印 2013.1 北京 基于旅游景点的个性化推荐网站中国好导游网 2013.1 上海 一站式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网站旅途求助 2013.1 杭州 即时问答平台,可向最熟悉城市的人提问死亡原因&&&&&&近年来,在线旅游巨头的触角开始从线上逐渐下移,线下传统旅游也开始向线上布局,对旅游创业公司进行夹击;整个行业渗透率低,提升缓慢。美业目前,中国整个美业市场规模上千亿元,线下专业店有两三百万家,整个线下高度分散。随着美业O2O的发展,其带给投资者的机会越来越大。娜米汇 2010.11 杭州 美妆分享社区宝贝盒子 2012.3 上海 心得分享与购物指南美姬 2013.4 上海 发艺人线上交流平台简部网 2013.6 常州 本地美发预约死亡原因低频次、非刚需,美发O2O普遍不被看好。无法标准化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出行&&&&&&在滴滴和快的的疯狂补贴下,一年就烧掉24亿元,搞得众多没有来得及傍上大佬的打车软件公司纷纷倒闭。首先倒下的就是打车软件,然后就是拼车和代驾。币达代驾 2010.9 上海 垂直预定,酒后代驾、商务代驾等打车小秘 2011.7 北京 手机打车App拼豆拼车 2012.4 北京 拼车信息快速发布与匹配平台堵车么 2012.6 北京 分享实时路况死亡原因大佬初现,格局已成。投资收紧,大批拼车公司面临断粮。
【脸谱路演】 未来的生意属于拥有互联网+新资本思维的企业 11月19日,由郑州市政府和脸谱中国共同发文举办的“互联网+新资本商业模式”千人大会在郑州迎宾会堂火爆举行。脸谱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支 持,究其原因是因为脸谱的商业模式产生的价值得到了更多政府的认可。脸谱正在运用新的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发展,助力各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脸谱中国总部会议室,脸谱每周路演如期举行。尽管已举办多期,但每期都会吸引新的企业家前来。同样印证着脸谱倡导的新商业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接受和认知。&&&&&& 本次路演,脸谱中国营销中心副总经理王(军)总始终围绕着“生意就是刷脸”的核心理念为到场的企业家讲解刷脸的价值。刷脸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一种新商业 模式的应用,是老板未来做生意的方向!刷脸的价值更是体现在1.做生意用刷脸:构建企业专属平台,为企业拥抱互联网提供免费便捷的“+互联网”工具;2. 当老板用刷脸:三级渠道和员工分级管理系统,让老板可以更系统和方便的管理员工与客户;3.找客户用刷脸:电子名片的一键推送, 不仅能在朋友圈, 生意 圈各个渠道展示自己的产品和企业, 更可以将这些信息直接发到客户的手机里面去。 而邀请码功能则是为企业家进行二度人脉圈层的开发。4.买商品用刷脸: 让客户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实现24小时的无区域时间限制的口袋商城。通过刷脸来实现圈客户、经营人群;形成老板、客户渠道/员工从三赢到多赢的新商业生 态链。&&&&&&未来的生意属于拥有实体产业,同时具备互联网+新资本思维的企业家们,让实体产业更好的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实体产业被互联网冲击的时代,企业家们更是要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发展!相信自己,强大自己!
【脸谱独家】拥抱互联网+ 帮助企业强大自己-郑州市为中小微企业举办“互联网+新资本商业模式”培训会为积极推进“互联网+”国家战略,帮助郑州市广大中小微企业实现“强大自己,互联网+ 新资本商业模式,提升企业资本运营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重塑企业核 心竞争力,11月19日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牵头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互联网+新资本商业模式”的专题培训会,郑州市各区县的龙头企业和主管部门人员共一千 二百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 郑州市政府此举,希望通过帮助企业搭建“互联网+”平台,促进郑州“互联网+”建设进程,将郑州打造成国内“互联网+”经济热点地区。&&&&&&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脸谱中国董事长、移动互联网圈层经营专家郑建武和国内著名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融资专家郑翔洲,为参会的中小微企业主深入讲解互联网 4.0营销模式转型和 “互联网+新资本”商业模式架构 ,帮助企业构建专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经营平台,引领商业新生态的变革,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生意 就是刷脸。&&&&&& 互联网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推进创业创新,打造郑州经济发展的 新引擎!”本次大会的召开,是郑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结果。千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齐聚此次盛会,分享互联网+新资本商业模式带来的创新理 念,这在郑州互联网发展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一直以来,郑州市被认为是传统农业大省的力量中心,但在移动互联时代,“郑州市在推进互联网+战略上的政府决心和执行力让人惊叹”。&&&&&& 郑州市能获得这样的卓著成绩,更是和各级政府上下齐心,统一步调,全身心拥抱互联网是分不开的。为了组织举办此次活动,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自10月就开始筹备,多次与国内各知名互联网专家进行沟通,力求保证此次大会高质量举行。&&&&&&&&一位参会的新郑企业家表示:“此次会议得到了郑州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到会的企业家都是郑州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家都希望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第一步 能先做好“+互联网”,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的转型;同时也更希望政府能通过引入智囊、引入平台、引入模式等方式,帮助我们培养互联网和新资本思维,结合自 己的企业特点和产业背景,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商业模式,真正实现“互联网+”,为企业成长和郑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未来属于具有传统产业经验,互联网思维和懂得资本运作的人。作为目前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商业平台运营商,脸谱中国帮助企业家构建专属于 自己的客户圈层经营,让企业由“卖产品赚差价”升级到“经营人群赚价值”,革新企业商业模式架构,建立圈层经营平台,帮助企业强大自己,同时带来更多的附 加值,帮助郑州市政府和百姓带来切实的改变。”脸谱中国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广辉在现场忙前忙后的为大家演示脸谱中国潜心研发的互联网圈层经营利器——“刷 脸”APP,一个免费的企业级互联网经营平台。&&&&&&通过“刷脸”不仅可以帮助每个企业建立24小时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老板管理员工、员工维系客户,将员工和客户圈在平台上;更可以通过名片、邀请码等功能,实现目标客户的圈层经营,帮助企业构建专属于老板自己的互联网中心平台。&&&&&&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分享的互联网+和新资本商业模式的很多观点,将会深深影响郑州企业家们未来10年的生意发展。&&&&&&风口下的郑州将在推进互联网+战略的道路上起飞,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起“领跑”使命。
【聚焦】阿里确认退出美团:马云马化腾正式开战!美团到底还是和阿里巴巴闹掰了?   近日,美团地推团队在线下商户打砸支付宝物料。有信息称,这是美团内部政策,要求商户全面停用支付宝,否则提高商户提成比例。另外据可靠信息,阿里巴巴 已经不再跟投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并将退出,全力扶持口碑。而这一轮融资中,腾讯追投了10亿美元,美团已经坚定的站在了腾讯阵营。而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 责人针对此消息给予浙商全媒体记者的回复是:对市场传言不评论。  美团和口碑之战,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O2O领域的全面开战。混战中,阿里巴巴重新开始加码移动社交领域。 裂痕加剧,阿里确认退出美团?&&  近期多名广州商家反映,自己经营的门店受到美团工作人员骚扰:抢走收银台的支付宝指示牌,撕毁宣传海报,还要求商家停止使用支付宝才能和美团继续合作。否则提高对商家的提成比例。&&&&&&还有消息称,美团针对已开通支付宝的商家“闪电行动”,要求每个地推人员至少下线两家支付宝商家,撤掉支付宝的宣传海报和付款指示牌,且让商家彻底关闭在支付宝上的店铺。  另外一则未经披露的重要信息是,在美团和点评合并时,腾讯和阿里巴巴作为各自股东,双方均同意退出新美大的董事会。这种情况下,对美团的投资对于阿里巴巴的意义本来已经不大。   美团官方今日向腾讯科技证实,个别区域的确出现这样的行为,但并非美团公司层面的动作。美团和当地商家签署有独家合作,现在只是让商家履行当初的合作协 议。美团官方还表示,网上曝光的美团员工在广州踩踏支付宝广告牌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因为阿里的一些动作关乎了美团员工的个人业绩,美团内部已对这名员 工进行了批评教育。而阿里巴巴集团相关负责人针对此消息给予浙商全媒体记者的回复是:对市场传言不评论。  由此,不难看出美团和支付宝之间关系出现紧张,在阿里口碑发力前,美团并未类似动作。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阿里巴巴虽然是美团的股东,但阿里和美团管理层之间一直不和。阿里巴巴或减持所持新公司股份。干儿子美团VS亲儿子口碑&& && 2011年,阿里巴巴以3亿元成为美团网的B轮投资方,2014年5月又跟投了C轮投资。但后期的7亿美元融资却并未出现阿里巴巴的身影。此时又传出双方彻底决裂,阿里巴巴和美团为何渐行渐远? &&一直以来美团CEO王兴是个性强势的人,希望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不希望自己被纳入阿里版图,而且美团开展的一些业务一直和阿里巴巴存在竞争关系。&&&&&&对美团来说,经过四年鏖战,从体验到流量,再到品类和成本控制,均有所成。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美团推出了四个移动端产品,分别针对团购、酒店、电影和餐 厅四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尤其在电影和酒店两大领域,美团成长迅猛,已经占据该行业在线领域的第一和第三的位置。&&&&&&今年美团做了两次大的调整,首先成立了猫眼事业部,与阿里巴巴业务体系有几处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五至六月,美团创始人王兴先后在天津注册了两家公司,猫眼 文化和猫眼影视制作,他持有99%的股份,而对外宣称是美团的全资子公司,可见美团对布局文化产业链野心不小。  而新口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王兴的节奏。  今年6月23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双方将各自注资30亿元,共60亿元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定位是做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  口碑网此前宣布其新的平台模式。从流量、支付、用户营销方面对商户进行扶持,并引入海底捞、外婆家和西贝作为股东,为商户提供供应链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口碑网的战略是口碑要做平台模式,为线下商家提供基于生态的、全链路的闭环服务,以开放的心态,引入各类服务商、开发者,共同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最全面的 解决方案。移动互联网的新局面下,支付宝和手机淘宝已经成为巨大流量入口,支付宝已经有超过4亿的交易用户。所以作为后来者,这算是釜底抽薪。  阿里巴巴花3亿培养的美团如今已经和阿里巴巴渐行渐远,虽然这不是马云想要的结果,阿里巴巴和美团也不得不撕破脸,毕竟干儿子美团还是不如亲儿子口碑。阿里默默加码移动社交&&  美团和口碑之战,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O2O领域的全面开战。值得注意的是,在O2O之争中,马云对移动社交的梦想从未泯灭。   美团、糯米、嘀嘀打车、智能家居、移动医疗、家政服务、旅游、陌陌等其它众多O2O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百花齐放,消耗着用户的移动入口和在线时 间。更重要的是,这些让马云意识到,微信在O2O领域里做不到“连接一切”,微信打造O2O生活服务生态系统平台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虽然让马云 眼下松了口气,但对社交的力量,他一直保持着敬畏之心。  随着来往遭遇滑铁卢,阿里巴巴相继推出了基于旺旺客服平台的开放平台阿里百川;to B的IM开放平台阿里悟空;以及企业办公协同应用钉钉。此外,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里也针对社交领域产品进行了多次试探,新浪微博、陌陌都有鲜明的阿里巴巴资本烙印。   上个月,从来往团队脱胎而来的钉钉已成为阿里巴巴战略布局项目,阿里巴巴将重金投入1个亿奖励钉钉事业部,根据钉钉现有员工数量计算,平均之后每个员工 将获得70万以上各种奖励。据官方数据统计,截止10月底,钉钉已经拥有超过80万家企业客户,并且还在以每月10万家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这一切都在短短 10个月之内发生。  这种以维立体社交矩阵的基本成型,让阿里巴巴为之一振。在阿里巴巴看来,在未来的移动社交上真正的对手是90后、 00后等新增用户群体社交通信文化和需求的改变。就在近日,来往正式发布6.2版本,但是在各个应用市场,搜索“来往”这个名字已经没有结果,取而代之的 是更加青春活泼的“点点虫”。  据官方介绍,来往从6.2版本开始正式转型,将以“点点虫”的名号继续闯荡江湖。根据官方介绍,力推“点点虫”的来往整体将有大幅度调整,包括团队组成、产品定位、主打功能和市场策略都会采用全新的思路。  和功能繁多、更像大杂烩的来往相比,更名后重新上路的点点虫在功能上做了明显的减法。功能主要分为IM沟通和兴趣分享两方面,“阅后即焚”和“兴趣扎堆”则是点点虫的两个核心特色,基于以上功能,用户可以获得不同体验的沟通和分享方式。  总的来说,O2O仍然是今年互联网产业的关键词之一。那么,O2O军团混战,谁能笑到最后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行业透视】在中国有一种牛逼的商业模式叫:不融资现在的创业圈儿,虚报融资数额已经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把戏,仿佛获得大额融资是一个极其荣耀的事情,而在上市这个问题上,很多企业也争先恐后,甚至一副敲一把钟就死而无憾的态势。58同城的CEO姚劲波甚至下了断言:现在企业不融资就能成功?不可能!&&&&&&可是这样拼命融资、烧钱,真的是通往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吗?踏踏实实做企业,老老实实赚营收真的没有前途吗?本文盘点了以“不融资、不上市”为理念,却做到同行业翘楚的十大公司。1、华为:2014年营收2882亿元&&&&&& 在世界500强中,华为是唯一一个没有上市的企业,而其掌门人任正非也曾明确表示未来5至10年内,既不考虑上市,也不考虑通过合并、兼并、收购的方式进 行资本游戏。他甚至在摩根士丹利(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中国电信、联通上市都有它参与其中)首席经济学家率团队访问时拒绝出面会见。&&&&&&对此摩根士丹利方很是失望: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而任正非对此的回应是:他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见。他带来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是卖设备的,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他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团队,华为不需要亲资本文化,而是要培育客户文化。&&&&&& 在任正非眼中,“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对员工本人也 不见得是好事,华为会因此而增长缓慢,乃至于队伍涣散;员工年纪轻轻太有钱了,会变得懒惰,对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不会有利”。&&&&&& 而且全部在职员工中,有7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占全部股权的98%以上,华为希望通过正确的激励机制,确保机构的执行力。实现公司员工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但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很容易让投资者形成相对控制权。任正非担心大量资本进入华为后,必定导致多元化,从而丧失华为的狼性管理文化和史无前例的员工 持股制度。国美电器的动荡便是前车之鉴。2、光线传媒:市值386亿元&&&&&&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创业12年,一直坚持发展自身的能力,没有进行融资。他说,公司在1998年10月成立,接点小单维持生计,摸索了近一年,直到1999年7月《娱乐现场》节目播出才确定了一个发展方向。&&&&&&作为一个非常谨慎的人,王长田在年曾有机会成立房产公司,但他没有去做,反而选择把资金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在2006年电视 行业危机时,他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转型,在不盈利的情况下坚持到2008年电视行业复苏。并在2011年,在公司发展最好的时候寻求上市。&&&&&&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如果之前拿到钱,他也许会早上市一年或一年半,但是会丧失很多股权,这是很不划算的。因为只有创始人有股权才能在去市场换取更多资金投 入新的业务,才可以分给自己的员工。而融资的本质是买卖,只融资的话没什么好光荣的。他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发展自己的能力,不能把融资当成救命 稻草,融资也要在公司发展到最好时再谈。就像马云说的:阳光灿烂修屋顶,不能等下雨天才修。3、娃哈哈:2014年营收728亿元&&&&&&创立于1987年,从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发展成为今天多元化的娃哈哈集团,凭借儿童营养液、非常可乐、营养快线等几代销售额惊人的产品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今天的娃哈哈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0000人,股东超过15000人。&&&&&&娃哈哈不上市的理由与华为有几分相似。&&&&&&首先是企业自身现金流充裕,净利润每年达100亿元,平均每3天赚1亿元。由此看来,娃哈哈上市融资的需求并不迫切。&&&&&&其次是企业内部的股份结构。宗庆后在参加两会时对媒体表示,娃哈哈至今没有上市是因为股东数量的问题。目前娃哈哈股东数量有15000个,而根据国家法律 规定,企业上市之前股东数量不允许超过200。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实现全体员工持股,如果上市,员工将与股民共同分享企业利润,员工的回报将变少。4、方太集团:估值150亿元&&&&&& 创业18年,方太仍然是一个家族企业,一个不愿做500强,而要坚持做500年的家族企业。对于经营理念,创始人茅忠群有三个前提:一要把企业搬到大工业区,二不用亲戚,三涉及方太重要决策,茅忠群说了算。&&&&&& 从1996年创业至今,方太坚持走专业化、精品化、高端化的发展战略,年收入30亿左右,年增长保持在20%-30%。2014年3月,在高端吸油烟市场 份额排名中,方太毫无悬念的以45.43%的份额雄踞榜首。而茅忠群本人的“三不原则”:“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贴牌”则是被很多人诟病太“轴”。&&&&&&茅忠群认为上市后企业必然最快地追求利润,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他对媒体称,“投资方希望每年递增30%-50%,这与高端品牌的发展初期不吻合。” “其实不上市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因为上市公司会受很多的影响,股价涨跌,业绩公布,投资方对你指手画脚,例如每个季度 都要交报表,可能到时为了销售的利润不得不采取短期措施。上市和不上市其实差距还是比较大。”5、vivo:2014年营收同比增长100%&&&&&&在科技领域,很少公司会如vivo一般低调:这家公司没有高估值,不融资,也不求上市,反而是时时把“本分”挂在嘴边。它的创始人兼CEO沈炜表示,vivo不会因为某个产品有市场需求就去做,只想本本分分做好手机,成为一个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品牌。&&&&&&对于一些企业的上下游垂直整合策略,沈炜也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垂直整合风险是巨大的。“上下游副业的投资完全是建立在主业高速发展上,一旦主业失速,整个 产业就崩塌了。所以我特别反对上下游垂直整合。手机行业表面上是做制造业,本质上是做消费品。而我最懂的只有消费品,所以不会做别的。”&&&&&&但是在企业文化的问题上,沈炜从不姑息。早期,当MP3刚流行时,一些机型因内置MP3播放而迅速走红。因此,vivo的一个产品经理便将铃声播放的功能 命名为“媒体播放器”,沈炜知道后大骂这名产品经理:“这个东西很容易被消费者误解为MP3,对营销有帮助,实际上不是MP3,只是铃声播放。做人做事要 本本分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夸大其词。”6、老干妈:2013年营收37亿元&&&&&&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不让别人入股,也不去参股、控股别人。老干妈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在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看来:“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老干妈不贷款、不融资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司数十亿元的现金流。从艰辛起家时向玻璃瓶厂几十元的零散采购,到如今超过千万元的日销售额,老干妈坚持 现款现货的原则,就连收购农民的辣椒也不例外。 陶华碧曾说,“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因此,老干妈的公司账目也格外简单。&&&&&&“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是陶华碧接受公开采访时多次提及的原则。老干妈至今不上市,不曾涉足其它行业。在陶看来,“我做本行,不跨行,就实实在在把它做好做大、做专做精。钱再来得快,也不能贪多。”7、顺丰:估值51亿美元&&&&&&除了以上9家坚持不融资的企业外,顺丰也是一家对融资、上市极其慎重的企业。与93年创立的顺丰,只在2013年完成了唯一一次融资。面对找上门来的投资,其创始人王卫往往视而不见。&&&& 谈到上市,王卫曾作出过这样的问答:他认为顺丰速递上市的唯一好处是圈钱,而顺丰速运不会为了钱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 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二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披露顺丰速 递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也违背他做企业的精神。因为企业一旦上市,公司的信息将会被强制披露,企业财务指标、战略规划将会拿到阳光下供人随意翻阅, 更不利于企业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后记:&&&&&&其实很多大佬上市之后都后悔不已——网易创始人丁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都公开表示过上市的不良影响。而戴尔创始人更是敢想敢干,直接就宣布了私有化退市。&&&&&&所以,如果真的想做一番事业,并且企业盈利能力稳定不需要融资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贪慕虚荣,谋求那看似风光无限的融资上市。
【聚焦】乐视上市后,8000员工分享 8500亿元,个个都是亿万富翁!曾在2015年新年邮件中透露,将把非上市板块拿出一半的股权分给全体员工的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在11个月后践行了自己的承诺。&&&&&&11月18日,乐视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名为《全员激励计划正式启动》的邮件。邮件内容称,乐视控股(全球)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总量给予员工,且原则上不需要出资购买。&&&&&&今年上半年时,曾有乐视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根据公司的规划,乐视控股(全球)预计在2022年实现IPO,并估算届时市值达到1.7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按此计算话,这意味着届时乐视员工将获得85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11月19日,乐视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不排除乐视控股(全球)会在近5年内上市。激励方案筹划半年&&&&&& 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用作员工激励,乐视的做法在行业内并不多见。&&&&&&“舍小钱换大钱的道理谁都知道,但不是谁都有魄力和胸怀这么做。”一位业内人士感慨道。&&&&&& 而一位对此与贾跃亭有过交流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贾跃亭评价这一双层股权激励兼顾了部门利益和部门间的协作。&&&&&&乐视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乐视全员激励计划完全创新,与此前任何一家企业的激励计划并不相同,并且惠及全员,再加上乐视生态型企业的特性,此次全员激励计划的制定过程复杂,历时半年,经过数十次方案论证与模型优化才最终成型。&&&&&&上述人士称,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乐视一直坚持了四个原则,就是希望给予员工“最具‘合伙人’精神的激励计划”、“最慷慨的激励额度”、“最彻底的价值分享”以及“最具生态特点和激励性的经济收益”,所有的争议和矛盾都是围绕这四个原则化解。&&&&&&可以看到,乐视股权激励的基本门槛足够低:乐视员工只要加入公司并转正后即可获得激励授予。一位乐视员工告诉本报记者,具体被授予多少股权,标准可能会涉及级别、加入公司年限、对公司的付出等等。&&&&&&与其他公司“员工享有公司价值增值”的激励原理不同,本次乐视的股权激励员工基本不需要出资购买,这意味着收益接近股份的全价值。&&&&&&邮件同时透露,如果想要获得全员激励的门槛有三:一是在上一个考核期绩效为B及以上的正式员工;二是对乐视生态文化/价值观/愿景高度认同;三是在职期间无重大违规、违纪、贪腐等行为。&&&&&&而对于如何在激励计划上兼顾部门利益和部门间的协作,乐视的做法是:无论员工属于业务子公司还是乐视控股,激励的最终价值都将来自于生态价值的整体提升。 据了解,具体操作是员工除了享受自身业务的激励之外,同时享受整体生态的激励,两种激励取其大,始终保证员工享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并确保乐视生态协同化 企业“化反(化学反应)”文化的落实。&&&&&&具体而言,乐视员工所拿到的股权激励分四年生效,每一年生效25%。实际生效比例与个人业绩挂钩,强化激励的业绩导向。同时,未来业绩优秀者可有机会获得追加授予。不排除5年内上市&&&&&&乐视全体员工所获得的股权激励的标的公司,来自乐视控股(全球)。这是一家包括了乐视未上市的所有核心业务和核心资产的公司,具体而言,包括乐视的云计算 公司、乐视致新、乐视移动、乐视商城,也包括网酒网,乐视音乐,以及乐视超级汽车和乐视体育公司等多个子公司的集合。&&&&&&不过,拿到股权的乐视员工要等到乐视控股(全球)上市的那天,可能还要再等上几年。一份份授权书开启了乐视全员持股时代&&&&&&今年上半年时,乐视控股副总裁张志伟透露,根据乐视控股公司的规划,乐视控股(全球)预计在2022年实现IPO。而19日,乐视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不排除乐视控股会在近5年内上市。&&&&&&此前,张志伟透露,经过第三方机构及其乐视公司的评估,预计在2016年乐视全球控股公司会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市值,目前这几个公司已经进行了 分别的融资,预计在2016年达到1080亿,在2017年达到2000亿的市值,在2018年达到3500亿的市值,在2019年达到5700亿的市 值,在2020年达到9500亿,在2021年达到1.3万亿,在2022年达到1.7万亿。&&&&&&“以乐视的发展速度,我还很难想象等乐视控股整体上市后,我手中股票的价值会达到多高。”在乐视首批激励授予仪式中,一名乐视控股被授予员工这样说。当天,来自乐视控股、乐视云计算、乐视体育等各个公司的首批被授予人员签署了相关的股权授予协议。&&&&&&而除了拿出半数股权激励员工外,此前乐视还宣布,乐视控股(全球)将会拿出5%的股份,作为对销售类LePar超级合伙人的激励。源自病床感悟?&&&&&&乐视目前员工接近8000名,贾跃亭为什么要把非上市板块拿出一半的股权分给全体员工?&&&&&&乐视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贾跃亭曾表示,乐视生态不希望有打工者,希望每一位员工都是股东,都是共同的创业者,而乐视仅仅只是为员工提供平台。&&&&&&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4日,当时尚未在公开场合正式露面的乐视CEO贾跃亭出现在乐视网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当被问及在病床上有没有什么感悟时,贾跃亭对投资者透露,自己此前在病床上的感悟是:应该把公司真正地公有化、合伙人化。&&&&&&“有足够强的积极性,改变思维方式,会有无数个像我一样的人推动公司发展。靠一个人拉动,一个阶段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成为第一个千亿美元的公司,需要大家的力量。”贾跃亭说。&&&&&&在他看来,一个正确的战略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合伙人制对乐视的组织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乐视在2013年提出组织变革,生态型组织是管理组织和项目组织并存, 通过一年的实践,尤其是贾跃亭半年在海外的工作,整个乐视的组织顺利推进。对目前的发展而言,由于股权融资能力不足,对乐视的发展有掣肘,抗风险能力有影 响。贾跃亭称,2015年股权融资是乐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战略上、组织上比较领先,如果有效解决资本问题,乐视未来三年的腾飞就会是非常大概率的事 件。&&&&&&而在组织架构、组织成员和组织资源解决之后,贾跃亭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组织激励。“以前更多的是梦想、使命感,但梦想和使命感不是全部,要合理解决长期、 中期和短期的激励问题,尤其是非常复杂的生态业务,组织激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今年我们合伙人改制非常重要,非上市公司我个人拿出 50%的股权送给管理层和全员。”&&&&&& 他表示,非上市公司体量已经非常之大,相信对团队积极性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未来希望大家是自觉、自发,形成密切协同的跨行业协作。”
【聚焦】注册制将彻底改变中国股市房市:卖掉房子买股权而不是买股票十三五规划出台,落实到资本市场上不足百余字,“注册制”三个字引起了轩然大波。最近几个交易日,券商板块飙涨带动A股一路走高。&&&&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林采宜在鸿儒论道上对注册制的论述。关于“卖掉房子买股票”的观点&&&&&&最近,有媒体报道了我“卖掉房子买股票”的说法,引发了比较多的争议。其实,我说的卖掉房子不是建议大家把自住的房子卖掉,买股票也不是狭义上要大家去炒股票。&&&& 这 个说法的第一个概念,是中国的房地产周期走完了一波牛市,已经进入拐点。从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的变化来看,比如2020年以前中国的结婚对数一直在 下 降,在这种情况下,房子的刚需将逐年萎缩;而同时,随着房子的供给增量还在增加,存量房子怎么消耗也是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拐点之后,中国 房地 产并非进入熊市,而是步入了一个调整期,这种调整一般将持续8-10年。&&&&&&第二个概念,我说的买股票要结合注册制等制度环境的变 革。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的2.0时代,比如钢铁、石油、化工等很多传统的过剩产能行业将面临 去产能化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漫长调整的阶段,中国经 济增速也会随之降低。但转型期一个特点就是企业的估值在低点,不仅仅是指的是A股市场上市的2000多 家公司,而是很多的企业业绩已经见底,还没恢复起 来,这个时候股权是便宜的,PE可以风投,去做VC,还可以去并购,买新三板,所有挂牌的企业,它的股权 价格只要合意就可以投资。&&&&&&所 以“卖掉房子买股票”说 的是大类资产的配置,在现在这个宏观周期里面,房地产进入下行阶段,而我们的经济正在复苏的起步阶段,股权是最便宜的,再过一个 阶段可能就不是这个情况 了。随着利率在往下走,企业的估值在往上走,而如果你有多余的房子,也就是除了自住房以外、投资性资产属性的房子,只要房价不涨, 你的机会成本是非常大 的,可以考虑把多余的房子卖掉做股权类权益类投资,现在这么多创业企业,指不定中国也会出类似于苹果、谷歌这样高成长的企业,在未来 的三到五年之内,这 类投资的成长性和收益性将远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注册制会带来什么&&&&&&今天我跟大家介绍的主要就是股票的注册制,其实股票注册制现在讲的主要是新股发行这一块。为什么会谈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是核准制,但是我们这个核准制跟德国的核准制有点不同,跟台湾早期的核准制更像一些,它有以下几大弊端:&&&&&&首先,核准制会导致过度包装。企业为顺利通过发审会,粉饰财务数据,对拟上市资产进行过度包装,导致估值偏离。&&&&&&其次,超额募资屡见不鲜。核 准制就是政府控制你的发行规模和发行节奏,可能企业排两三年都还没排到,既然上市这么不容易,不管拟上市公司是好公司还是一般 公司,都有激励去使劲圈 钱。超额募资为什么能够盛行?很简单,一级市场普遍存在“承难销易”现象,新股出来认购倍率是很高很高的。从资源配置角度而言,这 种方式绝对不是最佳 的。&&&&&&第三,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监管机构在证券发行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上市新股的“隐性担保者”,投资者在政府机构的发行审核机制背书下,往往低估投资风险,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合谋出的高报价容易被市场接受。&&&&&& 第四,权力寻租。发审制度使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上市意味着“获利”,股票发行审批中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现象&&&&&& 我国整个发行市场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操作层面,网下配售比例、新股询价过程、股票回拨机制、及绿鞋等其他发行辅助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上市发行核准制是核心症结。要解决这些问题很简单,就是从核准制走向注册制。1、带来透明信息的完备披露&&&&&&实 行注册制,证监会是不是就不要审了?依然要审,但证监会要审核的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备性。目前,证监会作为监管者的角色其实是错位了,证监会其实 没 有义务保证每个股民都赚到钱,更没有义务保证融资方一定能圈到钱,证监会要做的是保证上市公司必须清晰准确地披露应该披露的信息,把可能遇到所有的情 形包 括风险,都准确地披露给投资者,接下来就是自由交易,愿打愿挨的事情。&&&&&& 交易所审核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达到上市标准,但 不对盈利前景、募集资金使用提出实质性意见。上市公司在海外的上市标准很简单,它们可以接受一个不盈利 的企业,因为不怕公司没盈利就怕没未来——可 能这个公司现在不挣钱,但是两三年以后可能会挣很多钱,比如谷歌上市的时候也是亏损公司,可是后来的发展大家 都知道。某种意义上,交易所看重的是交易性 指标,哪怕是亏损公司,只要投资者接受,公司就可以正常上市;而如果一个股票如果跌到一块钱以下,而且没什么交 易量,那就是说市场不认可这个公司,它就 应该退市。&&&&&& 也就是说,注册制下,市场拥有了鉴别一家公司值不值投资的权利,市场用钞票来表达它的选择,双方利益对称,进行愿打愿 挨的自由交易。注册制就是使监管者的 职能和角色发生一个调整,但不代表它的缺位,就是说家长退出、变成警察——监管者仍然在那里,维持市场的秩序,保证 上市企业不欺骗投资者,而不是替投资者 做价值判断。2、带来市场定价的规则&&&&&& 其 实,不同国家的发行制度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像台湾、日本,甚至是德国等大部分国家都是从一开始管制比较严格的一种制度,慢慢转向一种比较开放的、以市 场 同业自治为主的制度。但是,无论哪一种发行制度,都是在投融资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个利益的平衡点是不一样的。&&&&&&而 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环境是决定发行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我记得十多年以前中国有个很熟悉的口号,“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 大家那时候觉得挺正确的, 国企改革就需要资本市场。现在想想对吗?国企是融资者,当资本市场为它服务的时候,证券市场整个的规则就是严重有利于融资者, 也就是资本市场替国企来圈 钱,帮它完成国企改造。当国企把大量的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后,再通过上市从老百姓那里圈了很多钱,于是,亏损的国企一下子就变成 了盈利的国企,现在国有资产 庞大的基础,跟那时候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是有关系的。这里我也不去做历史的评价,但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资本市场应该 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否则投资者 就会离开市场,所以大部分资本市场都会慢慢走向均衡性的市场。&&&&&& 每一个发行制度都是跟它的历史相结 合的,我们新股发行制度从一开始的审批制,发展到2005年 以后号称是核准制,但由于我们的核准带有太强的行政权力色 彩,其实跟审批制还是没有完全脱钩,所以,我们现在有点像审批制,有点像核准制,接下来就是往 注册制方向发展。从趋势上来看,各国对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标 准在趋松,审核标准在不断降低,也就是说,监管者权力放到一个比较小的地位,只要拟上市公司 不违法违规,股票发行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只要市场愿意接受,公 司怎么亏损都可以,IPO定什么样的价格都可以。&&&&&& 信息披露 制度:很多人说股票价格太高不公平,其实,公平与否,第一个关键在于双方信息是否对称,存不存在欺诈行为;第二个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自愿交易。只 要 是信息透明的自愿的交易,任何一种价格都是公平的。在这种原则下面,政府就不会去管市场定价的具体市盈率,比如现在完全市场化的美国,发行时就是管住 上市 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美式累计投标询价制:为什么高报价在中国股票市场会遭到诟病,因为里面存在一种猫腻:目前机 构并不需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于是有些机构就会报很高的价 格, 但是报完以后只买一点点,而且最后的买价是使用大家报价的均价,肯定低于自己的高报价,这种报价制度会拉升股票的价格,导致价格操纵。&&&&&&而 在美国股市,机构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报了最高价就要以最高价买这个股票,就跟上海在没有进行价格管制之前的车牌竞拍制度一样:你报10万就10万 块一 张,你敢瞎报吗?你不敢瞎报。每一个报价的投资者,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任,既然报出这个价,就说明你认为它值这个钱。中国目前投标的报价制度是存在 漏洞 的,但这个操作漏洞是可以堵上的,只要让投资者为自己的报价负责,并且对购买的数量也做出一定的要求,这样的规定就能剔除价格操纵的一种猫腻。&&&&&&自 主配售制和超额配售选择权:现在中国股票发行既然没有自主配售,那么中介机构可以把价格抬的很高,卖不出去总承销商负责,注册制以后,机构的综合能 力, 包括股票客观的定价,都会成为整个发行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东西。当发行股票很容易后,可能大家都觉得没有必要圈那么多钱了,也不会再有超额配售。&&&&&&总之,整个发行的制度实际上都是逐渐宽松的,随着市场的成熟,市场的权力是越来越大,这是整个全球发行制度变化的一个趋势。3、带来退市制度&&&&&&注 册制还会带来真正的退市制度。其实,退市制度在中国出台了很久,但几乎没什么公司退市,退市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注册制,俗话说,“吐故才能纳新”,但 在 中国股市,其实纳新才能吐故。在非注册制下,上市非常不容易,不仅仅是上市公司会拼命保,地方政府也会保,所以最后就变成交易所、证监会跟地方政府在 博 弈,在这种情况下,吐故是很困难的,而如果不能吐故就是不断地炒作,于是就有了壳资源。IPO实行注册制以后,退市就会很容易,因为企业只要符合上市 标准 就可以挂牌,上市就不再稀缺,也就没人去花大价钱购买壳资源,所以一个上市公司只要没有价值就可以退市了。&&&&&&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退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香港式的退市,一种是美国式的退市。&&&&&&美 国式的退市相当于逆转板,企业股票可以从一个OTC市场升到一个创业板,从创业板升到主板,同样,主板退市以后,股票仍然可以到OTC市场去交易,这 样 尽管已经退市,但股票仍然有流动性,也就是说还可以起死回生,盈利前景好到一定程度,这个股票还可以转回去,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但 是香港不一样,香港没有OTC市场,退市就意味着破产清算,退市就是彻底的退。因为这一点,香港的退市实际上是非常慎重的,根据Wind数据,退市企 业 的比例为10%,但是,这个数据是虚高的,因为香港把所有转板都理解成退市,实际退市的公司里90%都是主动退市的:比如我在香港退市到美国上市了, 他也 理解成退市;还有一种是因为业绩好,或者业务发展改变以后,我被更大的股东收购了,收购完成原来的就退市了。也就是说,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被迫退市 的比例 比欧美国家要低很多,大概就是1%的股票。&&&&&&在这两种退市方式中,我觉得中国将来的退市制度可能更像美国的逆转板退市,就是新三板可以进入中小板,进入主板,如果主板股票表现不好,也可以退到OTC市场或者新三板去,股票仍保持流动性。注册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从 路径来看,我个人判断中国的IPO注册制肯定是渐进式的: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然后再到注册制,我们走了20年。台湾也是这样,台湾从1983年就开始实 行 核准制和注册制并行的制度,经过23年、到2006年以后才真正完成实行注册制。中国可能不会走那么长时间,但是肯定是从新三板、中小板这些比较基础 的、 影响力也比较小的市场里开始,最后才是主板的注册制,是一步一步来的,绝对不是休克式的。从本质上看,注册制改革有两大主要目标:&&&&&& 第一个就是通过解决供求的失衡,来解决高IPO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现象,正是因为上市的额度和规模管制,股票供求不平衡造成了这三高,注册制就是创造一个供求平衡的环境。&&&&&&第二个是通过减少审批环节去行政化,提高发行效率,减少权力的寻租。在这些目标下面,中国的注册制可能会呈现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企业天然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权力。这 里 面他把在市场上募集资金的权力,就是股权融资的权力,让度给每个企业。也就是最近克强总理说的,中国要鼓励一个创业的社会。如果你没有给他一个股权募 资 的很宽松的环境,他创业怎么创,就靠自己积攒的那些积蓄来创业,肯定不是这个民族产业发展的健康之道。所以说应该有一个,包括股权众筹在内的多渠道的 一个 股权融资的平台和路径,他才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时代的到来。在这种情况下面,我认为制度应该赋予一个企业天然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的权力。&&&&&&第二个我们会跟美国一样,秉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换句话说,我们的证监会要从家长做回警察,警察和家长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第三个各个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监管人、投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你错了,你应该付出代价。&&&&&&第四个宽进严管,重在事后和事中的监管。以后上市会容易,但是违规的惩罚会比现在严厉的多,也就是违规的成本会上升很多。&&&&&& 这就是IPO注册制以后整个的监管环境的一种改变,注册制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市场化的一个路径,真正的目的就打造一个很健康的证券市场。&&&&&&我们看看中国IPO注册制的渐进式改革,会有哪些要素是必须的:&&&&&&第一个就是信息披露制度,以后虚假信息在法律和法规层面的惩罚会更加严厉。&&&&&&第二个与之相匹配的集体诉讼的法律框架,在行政监管者退出之后,所有投资者都是监管者,如果一个投资者发现公司存在虚假信息,或者存在侵犯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这个投资者起诉你后胜诉了,那么所有的投资者都将获赔,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造假的代价就非常大,从而抑制造假行为。&&&&&&第三个就是简单高效的转板机制。如 果 一个公司没落到一定的程度,它就应该逆转板到一个中小板或者新三板去,反过来,新三板的公司如果好就转到主板。这样一种转板机制能鼓励资金,尤其是一 些 PE和风投,投向一个创业期的企业:因为上市很容易,上市以后转板也很容易,所以上市对这些投资者而言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关注点转向被投资企业业绩怎 么 样、是否能不断成长。&&&&&&第四个就是中介机构的职能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也会加强。&&&&&&在这种前提下面,注册制的环境才会成熟,跟注册制诞生相对应的就是退市会变得顺理成章。注册制本身它不是孤立的,以上这些制度的相应出台是为注册制创造一个必要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从注册制改革的路径来看其实就两个,一个就是去行政化,证监会不再控制发行规模和发行节奏;一个就是放开市盈率限制,把定价权交给市场,再通过一个立法的方式和行业自律的方式来约束企业的一些不良行为。注册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新股发行注册制,会为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1、证券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新三板、创业板的迅速扩张&&&&&& 这个影响现在已经看出来了,现在新三板企业的数量有4000家了,我觉得2015年还会翻倍的增加。美国的OTC市场有18000家公司,主板才 2000 多家,中国是反过来,主板市场最大,新三板不死不活,但是,转板机制将提高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吸引力,证券市场最终将逐渐变为主板、三板、OTC 的正金字塔 结构。三年之内,中国的新三板规模可能将超过2万亿;数量上来看,今年到年底新三板上市企业可能达到家,明年数量达 到 1也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只有买对了才能赚钱。2、私募市场将对创业和创新的促进作用增强&&&&&& 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后,私募市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私募投资都等着企业上市,一旦上市,投资就退出,投机性很强,而对扶持新的技术、扶持创 业 者的兴趣很淡。注册制以后,股权投资基金对实体项目的介入时点前移,风险投资的专业性提高,投机性下降,整个私募市场的收益率会更加市场化,而对创业 和创 新的促进作用会加强。3、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 很多在国内上不了市的公司,选择到海外去上市,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目前的制度缺陷造成的,注册制以后会有相应的制度竞争力改善。4、注册制对资本市场的其他影响&&&&&& 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很多的弊端都跟现在的发行制度有关,如果发行制度改掉了,首先会减少壳资源炒作现象,宽进严管使得借壳上市成为过去时;第二,投行的通 道 竞争将变成专业能力的竞争。承难销易时代结束,市场定价和自主配售考验券商包括定价、风控、销售等在内的综合专业能力;第三,注册制弱化上市公司圈钱 动 力。发行门槛降低,发行效率提高,在信息披露监管趋严和退市制度完善的情况下,超额募资带来的风险增加。注册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整体来看,实行注册制后:1、中国将从货币时代迈入资本时代&&&&&&&&&&&&如果说过去20年我们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信贷扩展支撑起来的,那么未来20年中国这个创业时代的繁荣绝对要靠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这也就“卖掉房子买股票”的一个大的制度前提。&&&&&&我 们之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而直接融资方面,债券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也不发达,做实业只能去借贷,以后,做企业就可以去发股票。李克强总理说了,以后 要 少发钞票多发股票,这个话会应验吗?我觉得未来20年一定会应验,钞票发的速度肯定没有股票发的速度快,过去10年发的那些钞票,用股票吸收起来就不 会造 成大通胀。所以,未来20年是一个不断发股票的时代,股权融资会支撑起中国一个多元化创业繁荣的时代。&&&&&&我们知道目前,整个的金 融市场体系有三种:一种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价格来分配资源的金融体系,美国就是典型;第二个就是中国这种以信 贷 为基础、关键价格受到政府管制的金融体系,比如政府控制存贷款利率贷存比、每年的贷款指标等;还有日本那样,以信贷为基础、由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体 系,银 行跟大企业之间的股权盘根错节。&&&&&&在不同金融体系下,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效率是不同的:美国那样的金融体系下,储蓄的转化非常高 效,而在后2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去影响公司选择, 但都比较糟糕。总而言之,我们中国现在的改革方向,是从信贷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转向以资本市 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不同的金融体系决定着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经济 发展的原生动力,我认为我们未来就是一个资本市场繁荣的时代。2、注册制会改变社会的融资结构&&&&&& 根 据2014年底的社会融资结构数据,目前企业债券市场和企业发行的股票在所有的社会融资额中的比例只占8.37%,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将来这 种 现象会改变,信贷在社会融资当中的比重会大规模的下降,注册制不仅是股票发行制度,也将推及企业债券市场,公司债券注册制和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备案制 也就 接踵而至,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3、注册制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释放中小企业的增长动力&&&&&&注 册制还会带来什么?它会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现在的企业负担很重,尤其是创业型企业,而如果企业在起步的时候,财务负担越轻,发展起来就越快。也就 是 说,在企业创立最需要钱的时候,股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对企业初期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根据中美上市公司负债率的比较,中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比美国的大 概高 三个百分点,而如果拿中国制造业的比例来比较,负债率就更高了,所以如果能够有效地降低负债率,有利于小企业的成长。&&&&&&总体而言,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注册制给我们带来什么,尽管注册制开启的不一定是牛市,但它一定会给中国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资本市场将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会使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跟之前有非常大的不同。
【聚焦】即便瓜分了文化版图,BAT依然是三个暴发户“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钱没脑子,口袋满了,脑袋却空了。如果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中国就是个暴发户国家,是不能持久的。娱乐文化产业可能是能让人们开始懂得什么是生活时代的最好的行业。”这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两年前说的话。现在来看,马云正在一步步地实现他的想法——给中国人民脑袋里填充进一些东西。早前阿里已经投资了第一财经、华数传媒,已经拿下科技媒体虎嗅、36kr,先后投资无界新闻、封面传媒,这次,马云貌似又要买下《南华早报》了。马云真要买下南华早报?据彭博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说法,马云正在就收购南华早报股权进行商谈。该知情人士甚至表示,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签约仪式将很快宣布。但未透露将收购的股权的数量及收购金额。而在此前,马云曾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是否有意收购南华早报,他当时表示正在关注许多公司。《南 华早报》于1903年创办,最早名为《南清早报》,到1913年改称为《南华早报》。《南华早报》目前为香港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目前南华早报集团的市值 为27.63亿港币,控股方为马来西亚华裔富商郭鹤年创办的嘉里控股集团(Kerry Holdings)。在2013年3月,郭氏家族尝试回购已南华早报集团的发行股份,这使得南华早报集团的公众持股比例降至25%以下,违反了港交所规 定,导致南华早报集团股票停牌两年,直至今日。截至目前,这个事件的各方包括阿里、南华早报和嘉里控股都没有针对该消息进行回应。不过,阿 里这几年一直在媒体领域加强布局。电商出身的阿里,尽管在内容方面比百度和腾讯都弱势,但依靠频繁的媒体投资,阿里的触角已经抵达了包括财经媒体、科技媒 体等领域,这次又伸向《南华早报》,在时政类媒体上又有了更多话语权。「掏空」中国人民的口袋之后,再填充中国人民的脑袋,马云离自己的理想又更近了一步。BAT圈地地图之文化版图不惟媒体,作为中国互联网公认的三大巨头,BAT都已经在整个泛文化娱乐产业的版图上极力扩张。为了梳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战略方向,B12研究院对这些巨头近些年在文化娱乐产业的布局进行了盘点。到了最后,大家还是要给BAT打工?BAT 在泛文化娱乐产业的布局,可谓是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在中国互联网开疆拓土兼并收购大战的缩影。国内的互联网越来越热,却似乎越来越乏味了,互联网巨头从商业 的角度实现了对这个帝国的割据。有人甚至开玩笑:出来创业,命运两种,要么被BAT打死,要么被BAT收购,最终还是「给BAT打工」。那么,BAT坐拥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竞争更规范,也将更残酷巨头的进入,让泛文化产业的竞争被赋予了更多资本的身影。就像当年的视频网站大战,能不能烧钱拿版权买资源,成了战争的最终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整个赛道的竞争将会因为资本的抗衡,变得更加残酷。今 年7月8日,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要求各音乐网站、App于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 品全部下线。这个消息滞后,百度音乐被传转手出售,而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竟然联手,国内网络音乐的大战又呈现了当年视频版权大战的模样。巨头入围,意味着行业走过了草莽时期,进入了更规范的竞争阶段。然而,资本也意味着更残酷的竞争。后进入者,会面临来自BAT的全面围堵,生长会更加艰难。被收购至少说明价值被认可上 边那个「要么被打死要么被收购」的玩笑既真实又残酷,也透露出互联网圈对「收购」普遍偏负面的理解。然而,经纬中国的合伙人万浩基曾经说,「中国的创业者 有很强的赢的欲望,这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会打到最后一刹那。而美国的创业者在这个问题上相对理性,他们会认为商业的本质是收益,做了10家公司统统卖掉也 是一种成功。」如果被巨头收购,至少表明创业的项目受到了资本的认可。有了巨头资本的助力,在市场竞争力想必也会更有底气。独立IP也有生存空间小 而美,未必没有可能,BAT也并非无所不能。9 月 16 日下午,前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奇葩说》的出品人马东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新公司米未传媒,他本人将出任 CEO,《奇葩说》总制片人牟頔和商务总监刘熙则是这家新公司的另外两个合伙人。据了解,米未传媒将继续制作《奇葩说》这档节目,并且将继续围绕《奇葩 说》与爱奇艺进行深度合作,第三季制作完成后也将在爱奇艺播出。本来背靠百度大树好乘凉,但马东本身就是一个独立IP,独立出走继续玩也未尝不可。另一个案例是南派三叔,他发起成立的公司“南派投资”已经获得了近1亿元的A+轮以及A轮投资。马 云说,「在娱乐文化行业的发展,能够掌握年轻人的未来。」某种程度上,BAT的布局更像是泛文化行业被看好的风向标。只是,如果资本的权力游戏最终都成了 「BAT游戏」,我们未来的文化趣味会不会成为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的趣味的放大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毕竟,这三个老大哥在看着你。
脸谱中国,1818报道过,电视台去采访一起纠纷,碰到脸谱中国在开会,一报警,脸谱会都不开就全撤光了。想说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不用查水管。
【深度调查】那些老牌互联网公司现在都混得怎样了?对 于国内互联网企业来说,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习惯,可以改变人们的上网需求,十年甚至可以让主流用户都换了一代,十年是个坎。从2005 年到2015年,有些老牌互联网企业陷入十年魔咒,日渐式微,走向没落。但也不乏一些老牌但不老化的企业,或厚积薄发后一日千里,或稳扎稳打,愈加强大。最近接连看了多家老牌互联网公司的Q3财报,颇有些感慨。那种感觉就像你少年时代关注过的那些偶像明星,十年过去了,有的人老珠黄,美人迟暮,有的不再美艳,但更生风韵,有的娶了漂亮的新娘,生了可爱的小公举,依然如日中天。今天,决定来梳理几个成立超过十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看看在互联网翻滚的浪潮中,谁被拍打在了沙滩上,谁还依然坐拥潮头……那些曾经叱姹的门户,现在还好吗?近日,新浪将“卖身”阿里的传言四起。据爆料,新浪有可能全资卖给阿里。身为曾经的老牌互联网“豪门”,沦落到了“卖身”境地的新浪,让人不禁感慨互联网浪潮的残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回溯过去十年,事实上,被浪花淘尽的英雄何止新浪……新浪新浪Q3财报还暂未发布。且看其2015年Q2财报:新浪第二季营收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1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1660万美元下滑4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400万美元。新浪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680万美元。作为曾经“四大门户”的老大,新浪这财报不用说与腾讯、网易对比,其甚至早已比不上同有点“落寞”的搜狐。时 光回溯到几年前,新浪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四大门户,威名烜赫一时,奠定了其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彼时,在国人心目中,新浪拥有着其他三家无以比拟的地 位,平媒人每每因自己的稿件被新浪财经首页推荐而无比兴奋,而企业公关人如果不幸让自己的企业负面上到新浪首页,后果将是不堪设想。新浪那时的权重可想而 知。在这种光环下,新浪人,甚至包括一名普通编辑,身上往往或多或少带着一股傲娇之气。这种傲娇之气甚至传至现在新浪日渐没落之时。在门户逐渐被网易、腾讯赶超时,新浪适时推出了新浪微博,并因为新浪微博一跃再次成为了门户中的领军者,2010年-2011年上下,微博巅峰时期的新浪风光无限。曾经一度,“刷微博”曾是每个人睡前/早起最主要的一件事,流行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新浪微博并未能幸免于社交媒体昙花一现的悲剧宿命,目前的微博已是老态尽显——依然还有部分人在用,但活跃度大幅下滑。当 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在其他三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都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新浪新闻客户端是唯一从来没有 做起来的一个。同时,曾经的门户大佬们都在积极找寻自己的转型方向:腾讯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网易也 以游戏为切入口,新闻客户端、云音乐、考拉海购好评不断;搜狐虽然近些年有些衰落之势,但搜狗和搜狐视频还能支撑大局。反观新浪,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 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如此“空虚”的新浪,卖给阿里或是它最好的归宿。搜狐说完新浪,其实同为曾经“四大门户”之一的搜狐,境况也不是很乐观。搜狐与新浪同成立于1998年,同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堪称是最早的一批老牌互联网企业。近日的11月3日,搜狐移动视频总经理曾雄杰宣布将离职,再加上今年视频领域有关BAT的资本动作较多,而搜狐视频又缩减了版权购买收入,业内有关搜狐视频“掉队”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也 先来看看搜狐最新的Q3财报。总收入5.2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1%,较上一季度增长6%。品牌广告收入为1.5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 增长2%,与上一季度持平。其中,搜狐媒体平台,即不包括视频业务的其他搜狐媒体业务收入为5,1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6%,较上一季度下降 2%。搜狐视频广告收入为5,7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9%,较上一季度下降4%。搜狗收入为1.6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3%,较 上一季度增长10%。在线游戏收入为1.53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持平,较上一季度下降12%。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搜狐其他媒体业务(主要为门户和新闻客户端)及视频广告业务有下滑之势,而游戏业务亦在下滑。不过,搜狐比新浪好些的地方在于,它还有一个搜狗这个目前增长势头和口碑都很好的业务。再分开来一个个谈。首先,关于搜狐门户,如新浪门户一样,搜狐门户也是最早的一个门户网站,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代,但与新浪一样,随着门户时代的落幕而没落了,现在(或者说早在几年前就这样)打开搜狐门户首页,一副乱糟糟败落的样子,像极了很久没有人光顾的破落院子。其 次,关于搜狐视频。大约在2012年、2013年期间,搜狐视频曾经依靠主打美剧的定位,吸引了大批美剧的忠实拥趸。一位搜狐离职员工后来曾感叹:“我在 搜狐视频的时候,那时候美剧和日漫都还没出禁播名单,搜狐视频一度垄断了(美剧和日漫)正版视频资源,确实牛的不行。”然而2014年之 后,搜狐视频的版权投入缩减了,声音也越来越少了。互联网江湖另一大残酷之处还在于,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长期不发声或没有“砸钱”做什么大 动作,人们就会生出这家公司“开始掉队”的猜测。不过,搜狐CEO张朝阳近日在搜狐视频2016营销共享会上接受采访时称,搜狐视频还是处在一线梯队的状 态,他称搜狐视频的流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还在增长。流量上应该还是没有下滑的,或许只是BAT跑得实在太快了,所以不进则退……再说搜狐 畅游,这个业务几年前似乎还不错,旗下《天龙八部》还曾经是一款现象级游戏产品。但近两年,无论是在端游还是手游上,畅游都没有再出现一款超越《天 龙八部》的现象级游戏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陷入亏损、裁员、内斗的负面新闻。在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强争霸的游戏格局下,畅游的日子恐怕将越来越不好 过。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比起新浪,张朝阳手中至少还是有搜狗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两张牌可出,搜狐视频也还可以。尤其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网易网易和京东的创立时间相近,由丁磊于1997年创立。但网易这几年走的风格和京东完全不同。京东做事总是大张旗鼓,大手笔投入营销,其老板刘强东及奶茶频上各种头条。而网易和其老板丁磊一样,低调而不事张扬,以致于常常被人忽视。但是,若你走近这家公司,会发现这家不显山露水的公司,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牛逼得多。先 看这两天刚发布的网易Q3财报。11月12日,网易(NASDAQ:NTES)发布了公司截止到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 示,网易2015年第三季度净营收66.72亿元(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06%,环比增长46.06%;净利润18.82亿元(2.96 亿美元),同比增长62.35%,环比增长32.13%。净营收与净利润均是网易历史新高。一家发展了十八年的企业,依然能实现114%的营收增长和62%的净利增长,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再 去看一下网易股价,这一年,很少抛头露面的网易股价默默大涨近60%,截至11月12日收盘,市值已接近200亿美元。而另外同一年上市的两大门户“战 友”:搜狐的市值是20亿美元,新浪是32亿美元,已经被网易甩出了好几条街。事实上,可能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的是,按照市值计算,网易是中国仅次于 BAT和京东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巨头(已上市)。抛开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排名,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有态度”、“有情怀”的网易,以及用户口碑中“业界良心”的网易。PPTV、PPS、土豆网2005 年是视频企业集中创立的一年。PPTV、PPS和土豆网均成立于这一年。在版权混乱的PC时代,PPTV和PPS作为视频客户端,均曾占领了大量 用户电脑,土豆网一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也曾深入人心。但现在,一个被苏宁收购后逐渐在行业边缘化;另一个卖给了爱奇艺之后,品牌逐渐淡出;而第三 个并入优酷之后又再次一同卖身给阿里,折腾再三后土豆网品牌也逐渐被忘却得差不多了。迅雷曾 经也是一家牛逼闪闪的互联网企业。十年前,迅雷下载曾是装机必备,迅雷会员是个“香饽饽”。而如今在线视频业务迅雷看看已变卖,客户端网游也即将出售, 虽然被小米投资成为雷军系企业,后来又推出“水晶计划”,但低迷的股价并没有什么起色。总之,一家技术非常牛逼,但命运令人惋惜的企业。人人网差 不多十年前,笔者还在上大学时,人人网(哦,那时候还叫校内网)可是红极一时,大学生每天必上,堪比现在的微信。然而,难道是跟风水学有关,自从校内网 改为了人人网,不但没有达成人人都用的愿景,这几年几乎要沦为人人弃之的明日黄花了。再看看下图人人网的市值,简直惨不忍睹。
【揭秘】你以为买到的爆款,其实真相是这样的...现实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托儿”,不用多解释大家也知道“托儿”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如今网购发展得很火热,网上也有“托儿”吗?还真有,一些大型的网购平台如淘宝、京东以及苏宁易购都有“托儿”,看来,网络也是现实世界的翻版。   网络上的“托儿”又是怎么工作的呢?《每周质量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这还不是一两个人的行为,而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政府现在越来越 重视电商,总理也多次为电商站台,如果这电商中的消费水嗒嗒的,有很多都是出自“托儿”们之手,那不仅可能涉嫌违法,也是对电商整体发展的伤害。生意做不好,刷单业务会自动找上门  这方面,山东的一位淘宝卖家小张就有类似的经历。2012年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开了一家网店。但是网店刚开张,生意不是很好,这个时候一个陌生的神秘业务却找上门来:刷单。根据小张的介绍,“刷单”就是用模拟真实购物的方式,达到提高店铺和单品排名、等级、提高自己店铺和商品展现量的一种手段。刷单还能让更多买家在搜索的时候轻松找到商品或店铺,从而促成购物。  说白了,如果某个商家刷单刷得多的话,那么他的商品就可以排到前面。而消费者作为客户,在搜索这个东西时,肯定会是第一眼能看到。对于很多商家而言,真实的生意做不了那么多,就要靠这些虚假刷单来完成。谁在做刷单?专业的“刷手”已登场  什么样的人在做刷单?用电商的行业术语来说就是“刷手”。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开始尝试刷手工作,帮一些有需求的店铺刷信誉、刷销量、刷好评等等。而为了模拟真实的刷单,卖家往往会要求刷手按照真实的网购流程进行操作,并为商品付款,之后卖家再返还刷手所付货款以及支付劳务费。  而为了让这一切更接近真实,其中就有非常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刷单的卖家必须虚构包括快递在内的每一个购物环节。快递单也值钱,这是什么生意?  广东惠州的刘先生做的是皮鞋生意,每天都会接收或者发出大量的快递包裹。最近他碰到一件怪事,有朋友告诉他,他的快递单被放到了网上叫卖,一个卖两块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刘先生自己并没有在网上卖单子。而且,单子上留有刘先生的名字、地址和电话,都是真实的。  根据记者的调查,不光是刘先生的快递单子,国内一些主流快递公司如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的快递单子都有买卖,每张的价格是两到三元。实际上,这些单子并不完全是空单子,这些单子是真实存在的,在快递公司都能查得到。快递单也值钱,这是什么生意?  从快递单子的买卖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网站:空包网,有这样一个网站专门运营。根据网站的销售人员介绍,所谓的“空包”其实就是用真实的快递单,写上你需要填写的快递信息,然后按照真实发快递的流程进行登记发送,同时也会记录物流信息,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有人在最后一个环节去邮寄地址派送。  空单如此“高仿”,快递员怎么区分呢?原来为了快递员区分方便,“空包”的快递单号和正常的快递单号选用不同的号段,快递员只要根据这些号段就可以轻松判断哪些快递应该送,哪些快递不用送。为了拉生意,通过空单提“业绩”  空单弄得这么逼真,还要花钱去购买,这到底是图什么?难不成是有人无聊,让单子自己在那里“飞”一会儿?肯定不是,所谓无利不起早。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发一些空单子差不多是无本生意,既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发送包裹,也不容易产生纠纷等问题,所以很多快递公司都开展了这项业务,空包网的客服表示,龙邦、速尔、全峰、飞远等快递公司都提供“空包”业务。  另一方面,真正让这个成为生意的是电商平台的卖家,包括淘宝、京东等平台上卖家都有这方面的需求。这背后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比如说淘宝,里面进驻的卖家不计其数,消费者如何才能进入到你的店铺来购物?根据消费者一般的消费习惯,上到电商平台的页面之后,往往会通过搜索来搜自己要买的东西,而一旦消费者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在第一页中的第一个往往是销量最高、评价最多的。如何让自己的销量最多,显然如果卖不到这么多,弄些空单凑数就是一条捷径。“虚假交易”,已经界定为违法违规&&&&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合法吗?根据淘宝网自己制定的《淘宝规则》,淘宝将刷单称为“虚假交易”。而日开始实施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也有明确规定,刷单这种虚假交易的做法属于不正当竞争,对消费者而言更是一种欺诈行为。从行政角度来讲,不正当竞争执法部门主要是工商部门,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内的罚款。除了行政处罚之外,其他卖家也可以提起诉讼,追究侵权责任。  另外,也有法律专家指出,为刷单提供快递单号的公司或者个人,实际上是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但专家同时也指出,对于同样是帮助完成刷单行为的“空包业务”公司、网站,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对他们行为的法律和规定尚是一块空白。  不过,今年3月底,商务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流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四十条对开办者信用义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办者应当建立交易场所内交易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披露制度,并禁止场内经营者自行或通过他人虚构信用评价。  就目前来说,刷单已被界定为明确的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我国电商公布的一波高过一波的交易数据当中,有多少是刷单带来的,还剩多少是真实的呢?这些疑问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回答。而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既事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诚实经营的商家的利益,更关系到税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甚至这一数据还将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产生影响。因此相关执法部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弄清楚电商交易的底数,剔除水分,还市场一个真实。
【聚焦】是实体零售自我反思的时候了美国是电商的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地方,我们现在的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优步也好,都是从美国复制过来的。朋友去美国两年,网络聊天说,感觉美国电子商务没有中国那么猛烈冲击实体经济。这是为什么呢?零售业里,特别是百货业,下滑得很厉害,都说是电商影响,是这样吗?谁在网购一类:网络一代,80后、90后,但是这一代人的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占比重有多高?是不是已经成为主流呢?二类:像我这样高度依赖网络生存的70后,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时间又少,对于网络信任度较高的,购物自然以网络为主。目前这样的70后人占比有多高呢?三类:60后、50后,这类人对于网络使用频率较低,掌握程度较差,尤其对于网购,因为思想保守、技术复杂,运用购物功能的有多少呢?四类: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大约还有3亿多人口,因为物流、信息、观念问题,有多少人在使用网络购物呢?三、四线城市呢?网购什么一类:耐用消费品。虽然这部分网购越来越多,但是还有大多数人,无法相信网购,而且网购此类商品牵扯退换、售后较为麻烦,尚不能成为主流。二类:一般生活必需品,包括服装鞋帽、3C小家电、家居用等等此类商品是网购对于实体店替代性最大的。三类:一般食品,这类商品替代性不够强,网络也未必就便宜。再说还有个口味和习惯问题。四类:生鲜食品,这类商品在实体店购买无疑是可靠的,实体店肯定是购买主体。虽然网上也在卖汽车,但是和现实销售相比比例极小。目前统计,我国网络零售比例占社会商品零售比例的10%左右。我看了下资料,美国大约也是这个比例。我们讲商品的寿命有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果拿这个比喻电子商务这个业态,现在肯定在成长期,高速成长过程中,给人来势汹汹的感觉。那会不会有成熟期呢?会有。电商的成熟期第一,10年前我刚买汽车的时候,院子里很少有人自己动手洗车,一般人认为买得起车的人就不会动手自己洗车,街上洗一辆车才5块钱。现在呢,到周末,好多人自己提个桶在院子里洗车。因为外面洗车30元一次了。美国很多人也自己动手洗车,为什么?因为蓝领工资太高,人工费太贵。美国为什么没有满大街跑的快递员?人工费是个大问题。据说澳大利亚一个砌墙的工人月薪都可以达到21万元人民币了。现在快递员月薪元,等我们快递员月薪上万元了,招快递员困难了,快递费高得吓人了,网购的代价高了,最大优势消失了,网购就进入成熟期了。第二,网购很少能有发票,逃税是普遍的。由此带来的价格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家不可能永远不规范这个事情,随着规模的扩大,一定会规范,逃不了税,价格自然上去了,也会导致电商价格优势的消失。当网购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很多电商就会遇到和今天实体店一样的问题,到底是用什么手段才能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和利润呢?当顾客不再只注重电商价格低的时候,那就是电商一个相对成熟期了,销售会相对稳定下来,不会再高速增长。零售业困难更多因为自身比如百货业,搞了三十年联营倒扣,几代百货人不懂商品经营了。现在碰上京东、天猫了,还是一样的办法,但是有更低价格、更好购物体验,迷茫了?不会玩了?比如超市,很多超市还处于超市经营的小学水平阶段,商品结构、卖场管理、陈列促销,都是一堆一堆的问题,不用电商,就是有个管理好点的实体企业竞争,你也对付不了。再比如我们讲实体店铺的顾客体验问题,其实我们想想,这个东西为什么电商讲了以后我们才注意到。电商运用了多种客户分析的手段,不仅是电商讲大数据,大数据本来就在我们的ERP系统里面,是我们自己不会用而已。电商给我们最佳的顾客体验是什么?足不出户购物,快速物流送达,7天无理由退换,价格低廉。其实就算价格一样,很多人也选择电商,追求不同的体验而已。现在90后搞电商,一上来就分析顾客痛点在哪里,这就是人性化的,以顾客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电商教给我们的东西。实体零售企业,要好好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而且是从顾客角度去看,而不是说我就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我是百年老店这种自我的、肤浅的、过时的思维。还有就是大胆尝试,不要总谈实体店倒闭,电商其实也是死了一批又一批,从PPG到凡客,各种团购网站,不断创新各种模式,“试错”一词成为电商的常态,而我们却只看到电商能烧钱的表象。因循守旧、坐享其成的作风,从自己出发的想法,不求进取的经营方式,没有把管理和经营做到极致的努力,实体零售是该自我反思的时候了。实体零售搞点电商很好,有助于反思,有助于促进实体零售本身水平提升。怕就怕这批人不行了,搞电商脑子转不过来了。
【大声】民营企业更听话!宗庆后为民企请愿:我给高层的9点建议今天在座的大部分是搞资本运作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在我看来都是虚拟经济,至少是不产生物质财富的经济。最近这几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比较迅猛,特别是电商对实体经济冲击比较厉害,实体经济企业家看炒股票来钱快,纷纷加入股票市场,但大多数没有操作资本的专业能力,很少有人坚持下来。改 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现在经济碰到问题,需求减少,出口受阻,很多出口企业没有打通市场,有订单就加工,一旦没有订单就束手无措; 这些年实体经济成本大大提高,很多地方工业用地上百万一亩,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实体经济没有利润空间,甚至有一些实体经济企业家因为缺乏信心而将企业关 停;还有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而房产积压,又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不少中小企业做产品不适应消费者需求,再加上中国企业跟风比较严重,很多企业产能过剩, 生产效率下降,也没能力去搞转型升级。众所周知,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依靠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依附实体经济的,本身不产生财富,因此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也只有制造业、实体经济强盛才能产生更大的财富,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富强。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层面,还需要大批实体企业付出努力,经济越是发展,越要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越要创新。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不应该改变互联网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互联网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的企业家,希望在座搞资本运作的多多投资制造业,拉动制造业发展,让我们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娃 哈哈一如既往坚定发展实体经济,28年稳健高速发展,目前也是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大企业,而且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比较扎实,但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遇到一些问 题和困难。消费者消费观已经改变,他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过去越便宜越好卖的状态一去不返,随之产生产能过剩的情况,特别是网络产 品对我们的伤害比较大,使得这两年的销售有所下降。当前经济复苏相当疲软,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危机,而世界经济的复苏还要靠中国经济拉动,因 此不可能等待世界经济复苏起来,再来拉动我们国家发展。这就需要靠改革,靠老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三中全会提出三百多项改革议题,最近召开的五中全会提 出实现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建议,另外习主席出访东亚期间提出“一带一路”政策,这些政策要如何一一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还有高速发展的阶段,但目前阻力 很大,进展很缓慢,加快深化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尽快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本人主要有以下建议: 1、地方经济放活。  2、政策上要给老百姓放权。目 前审批制改革逐步加速,这个改革也不复杂,也不用怕一放就乱,既要制定各行各业标准,符合标准就干,不符合标准就查证你。对于分管的片区谁出问题,谁负连 带责任,真的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既开放,也不乱。中央提出“三证合一”,审批制改革很有成效,工商登记取消前置审批,但是中间也要审批。就像食品饮料企 业,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领生产许可证,很劳心劳力,审批制度不改经济还是搞不好 3、企业投资推行备案制。备案不是审批,而是让政府备案协助。我投什么东西,政府按照投资需求建立数据库,方便投资者参考,避免盲目投资。现实中,很多企业投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4、建立优惠政策,鼓励沿海发达地区的传统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让2.9亿沿海地区劳动力回家打工。2.9亿农民工在沿海打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让他回家乡打工才真正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城镇化发展,实际上只要农民工回到家乡、县城就可以实现。 5、国家应制定鼓励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6、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从 生产环节征税转向从消费环节增税,征3-5%消费税,消费者并不会感觉到什么,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负担,日后经济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也 不会降低多少。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各地方政府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以后,各个区域各个产业根据自己的区域、产业定位纳税,现在20%企业交90%的税赋,税收 太高了。7、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问题,地方该用多少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