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船泊公司怎样泊利娱乐注册官网

我的图书馆
目录 &引   言&总   序&天津行政区划一、海河玉带&天子的津渡&“七十二沽”来历的传说&食盐产地,漕运枢纽&昔日老龙头,今日天津站&两焚三建望海楼&九国租界,洋楼各异&文物园林:邃园&近代天津民俗的缩影&解放桥和金汤桥&海河带状公园&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二、工商宝地&东、西局和三条石&解放路——天津“华尔街”&百年老店达仁堂&“六个天”的劝业场&天津商业一条街&南市食品街&估衣街&鬼市&商店开门摇算盘&“袖里吞金”的手语暗号&商店的禁忌&幌子高挂&市声种种三、故里寻踪&古色古香文化街&形似算盘的天津古城&天津鼓楼的大钟&文庙&广东会馆&吕祖堂义和团总坛口&聂士成纪念碑&久负盛名的桃花堤&孙中山在津下榻地&天津的周恩来和邓颖超纪念馆&众多名人故居&津城四合院&津沽名园话沧桑&古园林建筑&杨七郎墓前“讨药”四、新景处处&水上公园龙潭浮翠&中环彩练,月季飘香&巍巍天塔,鸟瞰津沽&宁园致远塔&杨村小世界,移来各国景五、杨柳青青&杨柳青的年画&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祈求人文昌盛的文昌阁六、海门古塞&大沽炮台&年年归拜潮音寺&天津海滨浴场&渔乡习俗&渔船上最忌“翻”七、古郡渔阳&“古渔阳”鼓楼&千年古刹独乐寺&渔阳郡塔塔中塔&黄花山麓王爷陵&唐朝奇树今犹在&天津至高九山顶&蓟县新三宝&长城山货节八、盘山胜景&京东第一山&神奇的故事山&盘山的名寺、名塔&怪石成趣&乾隆行宫静寄山庄&“誓雪国耻”石刻在九、蓟北雄关&戚继光镇守的黄崖关&八卦街和寡妇楼十、津沽美昧&津门小吃“三绝”&天津特产数八珍&沽上饮馍习俗&贴饽饽熬小鱼&锅巴菜&杨村糕干&油炸蚂蚌&龙嘴大铜壶“茶汤”&赛珍珠的小站稻十一、艺苑百花&昔日皇会今花会&葛沽娘娘会&年画年年贴&挂画的讲究&天津的“风筝魏”、“泥人张”&顾曲书场觅清音&京韵大鼓与骆玉笙&天津的“五档相声”&津门“笑星”马三立&梨园寻花梦录——京、评、梆&“票房”与“下海”十二、民风俚语&民风三变&武术之乡出名师&天津方言俚语多十三、民间僵侧&多神崇拜&天后宫的香火&大悲禅院人络绎&清真大寺&西开教堂作礼拜&崇尚红色&天津旧时的禁忌十四、节日习俗&隆重热闹的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打囤与填仓&插艾枝和绣五毒十五、人生礼俗&拴娃娃&庆贺婴儿的降生&红火有趣的天津婚俗&“恕报不周”是白事&怀念先人祭如在焉&主要参考书目&后  记   旅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或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旅游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旅游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的。 & &&&&&&&&&&&&&&&&&&&总   序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俗与旅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各旅游圣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生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通晓各地风土民情为宗旨,为国内外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昧的储备、精神的满足。  旅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生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或举家前往,既可怡悦身心、增广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旅游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旅游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的。这就是旅游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解说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丛书加以弥补。这部民俗旅游丛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内容分成若干册编写,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知识。这种尝试,以前没有过。这套丛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祖国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朴的风格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这部丛书并没有把它简单地化为旅游手册,更没有以介绍地方风光名胜为满足,它有较高的视野、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既可作为旅游的良师益友,又可作为民俗文化读物而开卷有益。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将以旅游为线,把广阔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土民情。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大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理论民俗学,一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民俗学则方面较广,诸如商品民俗学、消费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社交民俗学等,重在实际的应用,多采取具体的描写研究的方法,使人们在各项生活应用中,有实际的效益。民俗旅游是应用民俗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应用,便不能不考虑与旅游实际的结合,不能不考虑旅游的实际需要。但是,旅游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活动,他有更广泛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要求。高层次的旅游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活动。从旅游所至的引人瞩目的地区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物质财富的各民族,由旅游所看到的具体景观所呈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现象,扩展到它之外的多种问题的寻索,欲广可广,欲长可长,要趣味可以有趣昧,要学术可以有学术。这样的民俗旅游丛书所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应该是相当广的。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我们把这套丛书从框架、体例到内容、形式都尽量提高了档次,使它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并以此积极推动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促进与海外朋友间的友谊。  1991年8月  张紫晨  北京&  & &&&&&&&&&&&&&&&&&&&天津行政区划   & &&&&&&&&&&&&&&&&&&&天子的津渡   天津一带古为退海之地和黄河故道淤成的陆地。有九条河流在这里汇聚,所以有九河下梢之称。现在仍有永定河、大青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等在天津市区汇成海河。蓝色的海河像一条玉带,流经69公里,到大沽口注入渤海。  古时天津是一片渔村。从1957年在天津市东的张贵庄和市东南的巨葛庄等处,考古发现战国墓葬群和农具、渔具、钱币、兵器等遗物,可知在战国时代这里已是人烟遍布的地方。汉代,这里的北边是泉州、雍奴两县,属渔阳郡,南有东平舒、章武两县,属渤海郡。从天津军粮城等处的汉墓、唐墓遗物可知,军粮城在汉、唐时代已是沿海重镇。  北宋年间,这一带的泥沽、小沙窝、小南河等村寨已见于志书。天津市区在金代叫直沽寨,元代改名为津海镇,明朝才定名为天津。  为什么取名为天津?一说是取“天朝津梁”的意思。因为明朝建都北京之后,一些朝见天子的使者要经过天津这块河流汇集的地方,再沿北运何到通州进北京。因此,天津就成了通向天子所在京城的津梁,故名天津。另一说是天子渡河之地的意思。说是明朝燕王朱棣南征,从这里渡河时取的地名。明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李东阳《天津卫城修造记》说:“我朝太宗文皇帝兵下沧州,始立兹卫,……立为今名,则象车驾所渡处也。”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又在天津旧城南门外大街路东三官庙旧址发现了立于明嘉靖二十九年的《重修三官庙碑》(此碑今存天津历史博物馆旁的邃园碑廊中),碑记中说:“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所立焉。”这里说的成祖文皇帝就是明朝初年的燕王朱棣。  早在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率兵北上,攻打元军,民间称这次北证为“燕王扫北”。朱棣从江淮一带迁来许多百姓在京、津一带安家落户,开辟村庄。军队则战时打仗,平时屯垦。几年工夫,就改变了元时的荒芜面貌。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十分高兴,燕王心想,自己能文善武,功高望重,居诸王之首,日后定能继承皇位。没料到朱元璋死时却让长子长孙朱允炆(建文皇帝)继位。燕王朱棣认为是朝中奸臣捣鬼,就一面公开宣布在北京登极称帝 (永乐皇帝),一面兴兵南征伐罪。  一天,燕王朱棣督师来到三汊河口海河边,放眼一望,河里舟船相连,岸上车辇相接,夹岸人烟稠密,店铺林立,十分热闹。燕王问:“这是什么地方?”左右回答是“小直沽”。燕王想了一下说:“这里有大城市的气势,况我大军路过此处,何以为小?不妥吧!”随臣连忙附和说:“请大王赐名。”燕王命群臣先试取几个。大臣们取了几个歌功颂德的名字,无非是恩、德、福、寿之类。燕王听了未加可否,只是仰脸看天。群臣见燕王看天,料定他意在“天”字上。一位大臣说可以改为“天平”,是天子御驾亲征,除奸平乱时路过之地嘛。燕王还是不太满意。另一位大臣说:“依臣之见,不妨改为 ‘天津’二字。燕王听了很喜欢,吩咐继续说下去。大臣得意地说:“吾皇乃当今天子,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所以叫 ‘天’。吾皇树万世不移之基,亲率文武百臣,千军万马,在此渡过河津,所以叫‘津’。”  这“天津”二字,又气派,又典雅。燕王听了笑着点头说:“此名正合朕意。”随即传旨当地,改名为天津。并于明朝永乐二年,在三岔河口海河西岸筑城置戍,永乐三年,调名天津卫。  清朝初年沿用天津卫,雍正三年改卫为州,九年改设天津府。民国成立后废府留天津县,民国十七年,才改为天津市,各朝代都在天津驻兵屯守,作为京师屏障。今天的天津市就是在天津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人们有时还提天津卫这个名儿。&  & &&&&&&&&&&&&&&&&&&&“七十二沽”来历的传说   天津旧时的别名又叫津门、津沽、沽上。称津门是因为明朝初年设军事卫成之地天津卫,它正处京畿门户,所以叫“津门”。又因天津古时名直沽,所以设天津卫之后,也称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称更与河流的名称有关。沽是一条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县以东,并有东西之分。东沽河即今潮白河、蓟运河等,西沽河即今北运河、海河。所以沿沽河两岸的村庄名称多带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汉沽等。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实际上不只这么多。如果把天津、宁河、宝坻、蓟县、玉田、丰润诸县叫沽的地方加起来,共有81个沽。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沽,还有一段传说呢!古时海河一带的居民以打鱼、割草、熬盐、贩盐为生,收税的官员很少来到这里。到了汉朝,这里已变成人烟稠密、繁荣、富庶之地。朝廷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征收盐税,就在当时渤海郡章武县的大直沽设置盐官署,钦命盐官长坐收盐税。那时实行包税制度,超征部分,全归盐官长自有。盐官长带的千余兵卒,分驻沽水两岸,海河上下。不分盐户、渔民或种地、割草的人普遍受到勒索、威逼,甚至坐监狱或被打死。  不义之财发不得。有一年盐官长突然得了大病,背上长了个碗大的疔疮,疼得钻心。侍卫们又是求医问药,又是请术士巫婆设坛作法,也不见好转。一天夜里盐官长做梦:他被两个公差抓进一座宫殿里,金甲力士踢得他跪倒在地。只见殿上坐着一位白胡子老人,手持大锤,怒容满面。老人说:“我乃古水真君,自从来到这里,万民康乐。想不到,你这贼子敢逞淫威残害生灵,罪大恶极!”盐官长狡辩,老人举锤便朝盐官长背上疮口打去。疼得盐官长求饶。第二天夜里,盐官长又做同样受审的梦,因他打死、逼死的百姓数千,要把他斩首,吓得盐官长哭叫惊醒。  侍卫们请术士来给盐官长圆梦。术士说:“古水二字合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宽恕,只有祈祷悔罪。”盐官长忙问:“如何悔罪?”术士想了想说:“免除沽水一带捐税服役、叫百姓安生,神人自会宽恕。”盐官长忙点头称是,马上吩咐差役,供起古水真君牌位,早晚焚香拜祝。又贴出告示,沽水两岸的村庄和以“沽”为名的村庄定为免税区。告示一出,被豁免的村庄当然高兴。其它村庄,一听说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税,也一阵风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纷纷呈报,请求免税。不到一年,呈报备案的竟达80多沽。据说当时不论肩挑、船载的任何物资,只要插上某某沽的白旗,就能畅通无阻。盐官长一看。叫沽的村庄太多,如果都改为沽,税收就没有了,才又出了一张告示,再不许以沽取村名。  后来这些带有沽的村庄,有的成了市区,有的与其它村庄合并,改名,也就难以说清有多少沽了。然而天津的别名“津沽”、“沽上”还常有人沿用。&  & &&&&&&&&&&&&&&&&&&&食盐产地,漕运枢纽   历史上的天津,既是食盐产地,又是漕运枢纽。  天津滨临渤海,沿岸滩面宽平。春秋二季晴天多,日照长,而且地处内海,少受台风大潮侵袭,因此,适宜盐业发展。现在在塘沽、汉沽海边都可见到晒盐的一片片盐田。  天津盐业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制盐业已经发展起来,朝廷在这里设置了盐官。五代后唐时,在新仓镇 (今天津宝坻县)设置了盐业生产销售的管理机构榷盐院。在芦台 (今天津宁河县)设了盐场。古代制盐采用在海边埋锅设灶、燃薪熬煮的方法。当时芦台盐场拥有灶丁393人,灶地544顷,熬盐大锅46面。元代在三岔沽、大直沽等处“置司设熬煎办”管理盐业产销事务。现在市区的海河东岸,那时有许多熬盐的地方。同时推广了用日光晒盐的技术,在渤海边开设了利国、利民、丰财等22个盐场。明朝中期,天津河东地区的制盐业出现了“万灶沿河而居”的盛况。清代时,据《长芦盐法志》载,“天津为盐务总汇之地”。天津是长芦盐的集散中心,出现了很多大盐商。道光、咸丰年间的天津富豪“八大家”中,除了粮商就是靠盐业发家的。  天津是水陆咽喉之地,所以古时又是漕运的枢纽。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河、海)调运粮食、物资,供应京城或军需,这就是漕运。早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北征乌桓,曾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沟通南北水道,以利军运。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这里又处在运河北端,成为河运、海运的交汇之地。当时,天津军粮城地处平虏渠南端和海河近旁,就是唐代停舶海上,内河漕船和储存军粮的重地。杜甫的《后出塞》诗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当时的渔阳郡就在今日天津城北及东北部一带。元代因运河淤浅不畅,要通过海路转运漕粮。东南沿海的运粮船必须在天津 (当时的海津镇)换为内河船只,才能把粮食运往北京(当时的大都)和北方地区。从元代到明清时代,天津一直是漕运的转运中心,货物的集散码头。在海河三岔河口一带,经常停泊着许多船只。元代诗人张翥在诗中描写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码头情景。漕运也带来天津 (直沽)商业贸易的兴旺景象。张翥在一首诗中又写道:“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粟越布满街衢。”我们可想而知当时商业繁荣的状况。由于南北舟车聚汇,商贾云集,天津成为货物集散之地,城镇也发展起来。现在的天津南仓、北仓都是“元朝储积之地”。现在的天津旧城区就始建于明朝初年。&  & &&&&&&&&&&&&&&&&&&&昔日老龙头,今日天津站   乘坐火车在天津站(东站)下车的人,一定会被新建的天津站宏伟壮丽的景观所吸引。  日,新建的天津站竣工启用了。它高大的主站楼房和矗立在在楼顶高66米的圆柱形钟楼,雄伟挺拔,面临海河。它的左侧有天津邮政大楼,右侧是销售百货精品的龙门大厦。主站房广场上绿荫片片,花草芬芳。在广场、花坛等建筑群体之下,是天津市最大的地下商场——晶龙商场。在这站前广场上放眼一望,海河两岸的垂柳绿槐,横跨海河的解放桥,以及对岸的高楼大厦,都尽收眼底,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新建的天津站,是将旧称老龙头车站拆掉以后改建、扩建而成的。提起老龙头车站,它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站。1880年(光绪六年)清朝洋务派首领、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极力支持兴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矿井到胥各庄的铁路,于第二年竣工,全长9公里。到1888年(光绪十四年),这条铁路向西南延伸,经塘沽修到了天津。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津沽铁路”或叫“北洋铁路”。天津火车站先建在海河东岸的旺道庄。4年后,在旺道庄西侧约500米处,又兴建了新车站,这就是俗称的“老龙头车站”。它包括花车房、机车房、候车房、公事房、站台等建筑,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车站。它奠定了天津作为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后来成了京山与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文汇点。光绪二十年,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全线通车,当时为慈禧特制的专车车箱雕塑着金龙,牵引专车的机车头也装饰着龙。这是我国自制的的第一台机车。当时被命名为“龙号”机车。由于天津是津榆铁路的起始站,站内又修建了停放“金龙”车厢和停放“龙号”机车的车房,列车的外形也像一条巨龙,停在天津车站,所以天津站就得名“老龙头”。  在“老龙头”车站曾出现过中国人民反击外国侵军的两次壮烈场面。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在车站第一月台上,义和团阻击了英国海军中将百摩尔率领的4列北上军车,使联军千余人惨败。在反击沙俄军占领老龙头车站的战斗中,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各率军团,还有“红灯照”女军团和清军董福祥部队一起,猛攻沙俄侵略军。坐落在三岔河口的水师营炮台也炮击老龙头车站敌军,打得侵略者在站房上“皆挂白旗”,击伤俄军500余人。击毙德国将军一名,重伤意、英司令各一名。老龙头车站也成废墟,后来才重建。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天津站又成为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军交锋的战场。宁殿武指挥的保安一中队全歼了驻守车站的日军一小队。  建国初,天津站得到了改建和扩建。  现在在昔日老龙头车站基础上,再次改建、扩建的天津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总建筑面积达62674平方米,客运车场有6个旅客站台,接发客车能力由原来的46对增加到95对。候车能力由原来1350人增加到1万人。站房和桥梁工程结构坚固,工程总体布局得当。采用高架候车,上进下出,南北两面开口的设计方案,流程合理,便于旅客疏散。立面设计简朴、明快,外表美观,富有民族特色。进站口是圆形大厅,厅的穹窿顶部绘画着精美的精卫填海人体油画,不仅给人以美的欣赏,也似乎把人们的心绪带进了悠远的远古时代。站内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有现代化的电视问询、计算机售票、检票、电子显示牌等八大电子服务系统。候车、购物,暂时休息都很方便。新的天津站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车站,是我国目前最好的火车站之一。&  & &&&&&&&&&&&&&&&&&&&两焚三建望海楼   在海河北岸的狮子林桥旁,坐落着高高的望海楼。它面向西南,青砖木结构,正面有三个塔楼,呈笔架形,给人以群楼高耸的感觉。塔楼上部为平顶。门窗上部为鸡心式,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内部装饰华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这座哥特式建筑望海楼最早是1869年(清同治八年)由法国天主教所建的教堂。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天津人民不畏强暴、反帝爱国的历史见证。在这里曾发生两次震惊中外的火烧望海楼的反洋教斗争。  在望海楼天主教堂建立之前,这里早有建于清朝初年的望海楼,近旁还有崇禧观、望海寺。楼堂建筑辉煌,耸立在三岔河口,隔河与天津古城相望。乾隆年间重修后,乾隆皇帝曾题榜为“海河楼”。这里是他出巡天津时进膳和玩赏的行宫。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入天津,在此驻军强占。随后,法国获得了崇禧观周围15亩地的永租权,将望海楼改为法国驻津领事馆。1869年,法国天主教神甫谢音福决定拆掉崇禧观,盖起了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圣母得胜堂”。这就是望海楼天主教堂。谢福音并以“传教讲道的地方必须肃静”为借口,强迫拆毁附近民房,赶走摊贩,致使三岔阿口一带居民流离失所,老百姓怒称望海楼教堂为“鬼子楼”。第二年6月仁慈堂内疾病流行,三四十名儿童死亡后被草草掩埋,尸体外露,惨不忍睹。一热心人煎去查看,竟被抓进望海楼教堂,严刑逼供,因而激起民愤。不久又发现几名拐骗儿童的罪犯牵涉望海楼教堂,于是民愤更大,强烈要求天津官府查办教堂。日,迫干群众压力的天津政府官员一再向法国领事丰大业和神甫谢福音交涉。丰大业竟然开枪杀人,驱狗扑人,横行不法,激起了在场上万群众的怒火。万众如潮,齐声呐喊,将丰大业及其秘书西蒙殴毙。然后群众又鸣锣集合,涌向教堂:当场打死恶贯满盈的谢福音,放火焚烧了建成不到一年的望海楼教堂和法国领事馆、慈仁堂,还焚烧了美国的“布道堂”,英国的“讲经堂”,共杀死法、俄、比等国神甫20名。天津人民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斗争,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天津教案”,民间说的“火烧望海楼”。  过了15年,也就是甲午战争之后,法国天主教势力勾结法国公使,胁迫清政府照原样修复望海楼教堂。屈辱的清政府竟然应允,于1897年(光绪二十二年),望海楼重建竣工。但传教士再也不敢常在这里活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义和团与帝国主义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首先他们把租界以外的全部教堂一火烧掉,重建刚刚三年的望海楼也于当年6月15日被义和团烧掉。这就是二次火烧望海楼。  第三次重建望海楼教堂是1904年,法国用庚子赔款修建的。望海楼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天津人民反侵略的历史见证保存了下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望海楼部分被震坏。1984年,为保护历史古迹,国家拨款修缮,于1985年底,正式开放。当人们在这里进行正常宗教活动或观光时,天津人民当年爱国抗敌的英勇形象,定会浮现眼前。&  & &&&&&&&&&&&&&&&&&&&九国租界,洋楼各异   “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人们常用这句话说明京津两地建筑风格的差异。天津小洋楼数量多,质量也很高,表现了中古时期西洋建筑豪华典雅的不同风格。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的马场道、解放路、民族路、花园路等繁华街道上。建国前,这里是英、法、美、德、日、俄,比、奥、意九国的租界地。帝国主义者在对我进行疯狂经济掠夺的同时,也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各租界内相继建立了一些体现本国特点的西洋建筑。从历史上看,小洋楼是中国人受欺侮、遭奴役的见证。作为建筑本身来说,小洋楼是文化遗产。不用走出津门,便可以领略中古时期西洋建筑的不同风貌,陶冶在异国情趣之中,逛一逛也是享受。小洋楼是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坐落在海河北岸狮子村桥旁的望海楼教堂,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869年由法国天主教建造。建筑整体为青砖木结构,面向西南,正立面有三个塔楼,呈笔架形,平面为长方形,全楼除塔楼外,大部分为二层,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型图案,门窗鸡心式,门两侧有扶壁,内部是三通廊式,塔楼上部平顶,可以瞭望,后礼拜堂的四角也有小楼。望海楼三屋钟楼总高22米,整十建筑都是由直线条构成,给人以高耸和向上的感觉。  俄罗斯古建筑风格的华俄道胜银行,建于1896年,位于今大同道与解放路交口,砖木结构,其地下室用工字形铁法砖券,没有使用水泥。建筑本身高二层,檐部出堞式女墙。中开老虎窗,墙面处理是下层开券形窗,上层开人字山花顶的平窗,而转角入口处却又相反,顶部有穹窿顶,上立塔亭,新颖、典雅。  老西开的天主教堂,气势恢宏,肃穆威严,与中西合璧的新型建筑国际商场成品字形,天主教室建于年,属于拜占庭建筑风格。它是由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别具特色的组合。特别是在拱、券、穹窿方面,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显得灵活多样。教堂格局大致有集中式:平面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窿。此外用彩色云石玻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来装饰建筑也独具特色。天主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三通廊,入口左右有塔楼,上具穹窿顶,内部拱道交叉处顶上亦建穹窿,外墙处理用半圆叠拱窗及檐下连续法券建于1939年的公议局大楼 (原天津图书馆),为伊奥尼克式的古典柱式建筑。其平面中部为楼的主体,两侧有对称的翼部。主楼底层入口有五个券门,里面大堂正中置楼梯,表面用大理石嵌砌,经休息台后再由两侧转至上层正中的大厅。楼层外观是伊奥尼克式的柱廊,柱廊两端各伸出房间,又分上下两层,上有人字山花和女墙,两翼部比主楼略低,亦分上下两层,再下有地下室。整体建筑匀均,雕饰合度。楼前有广场草坪,更能衬托建筑物的稳定与舒张。  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建筑物的典型代表是坐落在马场道的天津外语学院。这原是法国耶稣教在天津建立的一所大学,由教学楼、预科楼、博物院和宿舍楼组合而成。1921年破土动工,历时10年竣工。整体建筑采用了象征着神权的哥特式的古罗马式风格,突出古典柱型的构图主题。为了追求所谓合乎理性的稳定感,用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窿、水平向上的厚檐,与哥特式中的尖券、尖塔、飞扶壁和垂直向上的束柱相对抗。在建筑轮廓上它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而不象哥特式那样参差不齐、富于自发性与高低强烈对比。  在环境幽雅、远离闹市区的民族路上矗立着一幢幢造型优美、宽敞舒适的意大利式风格的别墅。一些达官贵人,下野的军阀,逊清的遗老遗少,都曾在这里闲居过。这些小洋楼内部装修十分讲究,雕刻着花卉、动物图案,外观和造型也不雷同。尤以曾任熊希龄内阁财政总长的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最为别致。该楼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楼高两层,楼的正面有三十小拱门,门前两侧是石阶,当中有一蓄水地,池中雕一石兽,口中常年流水不断,使这座小楼愈显得小巧、典雅。书斋的一楼正中是大厅,很宽敞,能容纳五六十人。靠书斋,还有几间房子,是卧室和图书资料室。梁启超的后期就是在这里著书立说,完成诸如《清代学术概论》、《墨子校释》、《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学术著作。  天津的小洋楼风格各异,很难一一尽述。还是请您来此一游,以饱眼福。&  & &&&&&&&&&&&&&&&&&&&文物园林:邃园   在天津历史博物馆院内左侧,有一座面积不大的文物园林叫邃园。隔栏一望,园中有林荫绿竹、假山碧水、鱼儿游荡,有拱桥水榭、亭、廓等普通园林景观,又有石像、石碑、铜钟、铁炮等文物景观。进园一看,还有地下古墓。这里真是一个获取天津历史知识和文物观赏的好天地。  这里的地下古墓是 1800年前的汉代贵族墓。是从天津蓟县别山发现,1976年挖出,1982年移到此处复原的,可供人们一览古人棺葬之制。  这座汉墓地下部分为八室一组,原墓道长18.8米,墓穴长4.4米,高4.2米。按进去的方向说,刚进墓道,左侧有低矮的犬室,内有一只陶犬,两个陶罐。这是狗守门的地方。两个罐当是狗的食罐和水罐。临门墓道两侧有壁画《人物出巡图》。再沿墓道纵向前行,有前室壁画。上绘明星天体图,下绘车马、人物牧放等反映庄园护卫情形的内容。在纵墓道与横道十字交叉处左右壁角上各有一灯具。横道右通一耳室是保鏕武士室,陈列四个手持戈矛肃立的武士俑。与武士室对称的左侧耳室是马厩,陈列着铜马铜车。再沿纵向墓道前行是中堂,有壁画:上绘斗拱,下绘宰杀畜禽、农稼、庖厨、宴饮等反映庄园生活的内容。墓道左侧横道旁有女彩绘俑:五女手托酒盏盘。横道尽头的耳室是厨房:用具有陶制模型三眼灶、炉、缸、杯等。与这厨房相对称的右侧耳室是仓库。仓库器皿有陶制模型斗、豆、罐、囤。纵向墓道的尽头是墓穴。墓穴中有盛着尸体的棺材,棺前侧墓穴顶挂着引魂幡。幡黑色,成丁字形,幡的左上角绘有红色太阳。太阳中绘有火鸟乌鸦。幡的右上角绘有月亮,月中有绿色蟾蜍。幡的中部绘有白色线纹,模糊难辨。  整个墓中,除棺材,尸体、墓道为复制外,其他如墓穴、陪葬品50多件,全为原墓葬实物。从这墓葬中我们看到,早在汉代时,天津蓟县一带人们生活的状况和较高的文明程度。  邃园的地上部分,主要在两条曲廊中分别陈列着墓志、铸钟和碑刻、铁炮等文物。  墓志,有从唐咸亨二年 (公元671年)“邓恢墓志”到明、清时代的墓志铭石刻共数十块。  铸钟,除了天津“钟王”鼓楼铁钟(另文介绍)外,有明代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铸造,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重造的铜钟,高1米多。还有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重制的歌颂明大太监冯保的大铜钟,高约2米,周长须二人合抱。钟顶悬纽铸成双龙连体两首四足状。  碑到,有宝抵县出土的汉代鲜于璜碑珍贵文物复制品,有明代嘉靖二十九年 (公元1550年)刻的“重修天津三官庙记”,记载着天津城名的来历。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碑刻”。有清光绪三年粥场着火,800贫民死难的纪念碑。有光绪三十四年刻的“天津李文忠公(李鸿章)祠堂碑论”。有1934年刻的记述林墨青在津办学的“林君兴学碑记”,还有清末民初修治海河水利的纪念碑等,共数十块。  铁炮,有造于明代崇真十一年的长约3米的铁炮。还有1米多长的铁火炮数尊。  此外,还有古代海上木船和近代轮船使用的大铁锚各一个,反映了海运的进步。  上述墓忐、铸钟、碑刘、铁炮等文物都是出自天津一带。它们与地下的汉墓一起,构成了邃园丰富的文物景观,也反映了天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 &&&&&&&&&&&&&&&&&&&近代天津民俗的缩影   看看昨日天津的民俗,更有助于了解今日的天津。设置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后院的“近代天津民俗展览”厅,很值得一看。这是一个独立的长期保留的展厅,它把清末民初天津民间的日常生活习俗形态汇集一厅,有实物,有模型,有图片,而以实物陈设为主。丰富多彩而又构成整体,集中而生动地展现了昨日天津家庭和社会的生活风貌。  一进展厅,迎面就是一座“虎坐门楼”的民居四合院,展现了天津民间的居住习俗。  天津民居宅院的门楼除了“八字门楼”外,就是这种讲究的“虎坐门楼”。门前有连升三级的石台阶,双扇大门外两旁各有一面石鼓,门楣上屋檐下有“福禄寿禧”四字。门两旁贴有红纸对联。门里过道顶上挂着一个圆筒形铁丝罩的门灯,罩内糊白纸,上写红字“史府”(一般人家只能写“某宅”、“某寓”)。过道旁有春凳一条,漆着黑漆,是供来客等候主人而暂坐的地方。  走进院子,迎面有一座影壁。影壁中间挂着红色木牌,墨写斗方“福”字 (也可写“鸿禧”或“戬穀”等吉庆意义的字。)过年时,影壁上左右挂一对宫灯。  绕过影壁,就见正房 (北房)。正房檐下有抄手游廊。门两旁墙体下部为砖砌窗台,窗台上面为木结构,分二段,下段为“三块瓦”玻璃窗,中部为“步步紧”窗棱,上部为“步步紧”上槁,接着屋顶。  走进正房,这是一明一暗(有的是一明两暗的房间。正房堂屋靠墙有条案,上摆座钟,钟左有瓶,右有镜各一,谐音平静。还有搁帽的“帽筒”。条案前有八仙桌,桌旁两把太师椅。墙上迎门挂有配对联的挑山“中堂画”。正房左耳房为上层,有炕,是辈份高者的住房。右耳房过去住用人或最喜欢的自家人。  宅院里除了正房之外,还有南房和东西两边的厢房。这都是晚辈住处。院中放有一对荷花缸,只缺顶棚、石榴树。在这个宅院两厢的玻璃橱窗里,分别陈列着婚姻生育和衣服发饰实物和彩塑模型。在反映婚姻、生育的橱窗里,展示着头戴红盖头、身着红衣裙的新娘形象。有彩塑的迎亲仪仗 (最多应有240件)。有谐音早立子,花着生的大枣、栗子、花生。有必不可少的陪嫁桶子、灯以及蜡台、头油瓶等物。关于生育的信仰习俗有“拴娃娃”,陈列着彩塑“娃娃大哥”。这是新妇无子者从庙里“偷”回(实际给过钱)的泥娃娃,把它放在炕席下。待生子后,把这泥娃娃送到娃娃铺砸碎,重新和泥作一个娃娃,算是娃娃大哥,自己生的娃娃算弟弟。在另一面橱窗里,摆放着清末民初民间的服装。有大镶大沿的女袄、旗袍,有男式的长袍马褂。有妇女的发饰、佩饰,有婴孩的五毒兜、虎头鞋等。展厅到此,就让人基本了解了一个家庭的居住、穿衣和结婚生育的一般情景。  与“宅院”展室相通的另一间展室里,展示的是天津民间更为广泛的生活习俗,如信仰、商业、消防、民间工艺等。  走进另一间展室,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室中间地上摆放的四体信仰习俗实用物。一件是佛龛。这是家中供神佛的地方。它是用硬木做成的一人来高、雕刻精致的三层楼阁模型,檐角四翘,廊柱、窗棱处处逼真。再一件是家庙。是在家中供祖先“木主”的地方。它也是用硬木做成半人来高、雕工精细的一座祠堂院落模型,即宗庙祠堂的缩影。辈份高的木主供在这家庙的“正房”,辈份低的木主供在两廊。过年时把木主从这小小家庙里请出来,摆在供桌上祭祀。还有两件实物是丧礼用的“大座花亭。”它们是用优质木材做成的三层亭子,有两人来高。使用时应是两个、四个,最多八个。亭中放木主的叫灵亭,放死者遗像的叫影亭,放鲜花的叫花亭。  在迎门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幅“水会救火图”,反映了昔日天津民间水会救火的情景。图前地上摆着一台救火“水机子”。用压把压挤桶中的水,水从铁管射向起火处,达到灭火目的。  在展室一侧,是商业民俗实物和模型的陈列。最生动诱人的是“隆裕膏药店”的商号门脸。门脸房檐上部带有冲天栏杆,这是清代到民国时店铺门面的装饰。店门里的“栏门柜”上常年放着一个玻璃罩灯,到本世纪40年代,此灯虽已不用,但仍摆着,以示商店字号之老,店门外有熬膏药的锅台以及医师为患者贴膏药的泥塑像。  在这家“膏药店”近旁的玻璃橱窗里,则摆满各种商业店招、用具。店招有钱庄、饭铺、酱园、烟店、鞋店、膏药店等悬挂的幌子原物,商店用品有商店供奉的灶五爷像 (无灶王奶奶),有商业祖师神像(如染缸神),有达仁堂药店用过的3米多长的长算盘原物。有药杵、货郎鼓、园形藤斗、杆儿盘秤等。  这间展室另一侧橱窗里,还展览了民间工艺品实物,如杨柳青年画、“风筝魏”的风筝以及“皇会”出会、民间游戏的彩塑模型、泥人张的彩塑等。  在这近代天津民俗展厅里,一边参观,一边联想,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概略地了解昨日天津的民俗。这与走街串户调查,或者翻阅方志典籍相比,实在是认识天津的一条捷径。  当然,要了解天津民俗,还可到文化街的“天津民俗博物馆”,那里除了有婚姻、生育习俗、商业等习俗展览外,还有航海、漕运情况以及因漕运而兴建的天后宫。“天津民俗博馆”和“近代天津民俗展览厅”可以互为补充,令人得到较全面的印象。&  & &&&&&&&&&&&&&&&&&&&解放桥和金汤桥   天津河多,桥梁也多。有人统计,天津过去有七十二桥,其中包括木桥、浮桥、铁索木板桥、铁桥、钢筋水泥桥等。这里单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座铁桥:解放桥和金汤桥。  ·解放桥·  位于天津火车站 (东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年建成的铁桥。桥长96.7米,桥面总宽19.5米。耗资125万两白银,是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桥梁。大轮船从桥下通过时,即用电力启动开台设备带动桥的梁架从中分开,分别以两端桥墩为轴心旋转上扬,桥的两墩中间即畅通无阻。待轮船过后,桥又复原接通。解放后,此桥很少启动开合。最后一次启动、开合,是在1970年 (或71年)。这次开启不是为了过船,只是为了试验、俭修。开启时间是在车辆、行人稀少的深夜12时至2时。但闻讯赶来观看开桥者仍然云集两岸。  从这座桥的名称更易,可以看出天津历史变迁的某些要节。桥的原名叫“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因为当时天津有“国中之国”的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九国租界。此桥正处于海河两岸租界之间。民间又称此桥为“法国桥”,因为它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当时投拆者17家,设计方案达31种。海河工程局也曾于审标时参与若干意见。最后由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此桥又位于法租界与俄、意租界之间。不论哪国轮船通过此桥都得经过管桥单位开启桥梁。“万国桥”到1948年曾改名为“中正桥”,那是国民党政府以蒋介石的字而命名的。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更名为“解放桥”,沿用至今。  ·金汤桥·  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桥长76.4米,总宽10.5米,面积8022平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铁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比解放桥早建约20年。  金汤桥原为浮梁舟桥,由13条木船联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青州分司孟周衍详请盐院郑禅宝营造,故又称孟公桥。到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10月,因铺设从东浮桥至东站有轨电车路轨,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存留至今。原来也是用电力启动的开合桥,1970年第二次大修时,开启设备才被拆除。  日上午10时开始的解放天津的战斗,解放军投入了5个军22个师34万兵力,从东、南、西三十方向同时向国民党城防猛攻。根据天津市区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形特点和守敌布防情况,而制定的作战方针是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歼灭。战斗开始后,解放军38、39军从和平门、西营门一线突破,由西向东推进,44、45军从民权门、民族门一线突破,由东向西推进,46军从崔家码头向北推进,宜兴埠也有一个师向南推进。由于东、西主力夹击,南北部队助攻,逐街逐屋争夺巷战推进,以及在金汤桥附近的碉堡等工事前的激战,终于在15日凌晨5时半,东西路大军按计划胜利会师金汤桥,完成了栏腰斩断敌军的任务,并开始了分割围歼南北敌军的战斗。敌军陷于混乱之中,最后全被消灭。整个解放天津的战斗只用了29个小时,歼敌13万人。日,天津获得解放,进而促成了北京的和平解放。  当年解放军会师的金汤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巍然如故。1994年6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又把它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汤桥将永远是人们缅怀解放天津的英烈们的地方。&  & &&&&&&&&&&&&&&&&&&&海河带状公园   海河是指从天津市中心区金刚桥附近的三岔河口起,到大沽口入渤海的长约70公里的河流。它像一条弯曲的玉带贯穿天津市区,不仅对工农业生产、水上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都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天津的重要景观。明清两代的天津八景中,海河就占好几处。明代天津八景的“吴粳万艘”、“百沽平潮”、“海门夜月”,清代天津八景中的“三水中分”、“洋艘骈津”、“浮梁驰渡”,“广厦舟屯”诸景,都离不开海河。新中国建国40周年的1989年底,天津市民和专家学者评出的“津门十景”中,又有“沽水流霞”和“海门古塞”,概括了海河景观。  欣赏海河景观的好去处,是天津市区海河岸边带状的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在金刚桥直到光华桥的海河两岸铁栏与马路之间,如绿色长带。绿柳翠槐,芳草鲜花覆盖两岸。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飘逸的发丝。槐花的芳香像和入了蜜糖。草坪如绿色的绒毯。草坪间是一丛丛的灌木和蔷蔽。花坛中,春天有连翘、碧桃、海棠、梨花、紫藤,接连开出黄花、红花、粉花、白花、紫花。夏秋有月季花、鸡冠花、一串红等各种花草,争芳斗艳。在绿树、花丛之间有多姿的亭榭。在藤萝架下有回曲的长廊。其间的石桌、长凳,可供人们休憩。在北安桥到解放桥之间的园中,还有喷泉飞雨和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有握扇表演的相声演员,有挽手笑语的青春少女,有捧书研读的女大学生。人们从远处就能看见他们的白色形体,近看则眉目衣纹细腻逼真。  海河公园是人们休息、游乐、观赏、交际、锻炼身体的好场所。春夏秋冬,每每天天,从朝霞初映海河时,到晚霞被海河流走后,这里游人不断。有老人们在这里练拳舞剑、调嗓门的,有下棋、看书的,他们聚精会神。有一对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他们亲密依偎。有钓鱼、扳罾的,吸引着旁观人群。有的坐着静心养神,有的凭栏眺望。海河水面偶尔出现三两只小渔船。对岸堤坡上的百米长幅“百龙戏水”雕刻和书法清晰可辨。对岸高楼大厦后面,映衬着灰蓝色天空。在夜幕降下之后,微风习习,海河两岸彩灯齐明,像串串彩珠,映入河中。波光灯影,闪闪烁烁,若明若暗,流动变幻不止。密集两岸的人们更是流连忘返。人们还可乘船夜游,在狮子林桥和大光明桥之间,欣赏“哪吒闹海”、“迭水瀑布”、“声控喷泉”、“乘风破浪”、“百龙戏水”等景观,使人叹为观止。  有兴趣者,更要作“海河渤海一日游”。在9小时里,往返于解放桥、二道闸、塘沽港区之间。先乘内河航船或客车,再乘海上游艇,就可以尽情观赏海河两岸的瑰丽景色。大无缝钢管厂一的磅礴气势,天津经济开发区的飒爽英姿,新港码头的伟岸秀丽,渤海碧波的浩瀚风光,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开放式的海河公园,的确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  & &&&&&&&&&&&&&&&&&&&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在海河的起点,即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岸上,有一处新景观,那就是高耸26.4米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妇女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运河的两侧花岗岩石上,分别刻着邓小平日亲笔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个大字。在碑的背后,离碑座十多步远的半园形水泥围墙上,嵌有碑文,记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人民的关怀和引滦入津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几百年来,由于海潮倒灌,污染海河,使天津人民饮用着苦咸水。由于工业用水量日益增加,又造成了水源短缺的困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引滦入津。  滦河发源于内蒙和河北北部。上游水源水质好,水量大而稳定可靠,在河北迁西县境内又有滦河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即使在旱年也可以保证天津城市目前的用水量。  在中央作出引滦决定后,得到了引水渠道沿线地方政府、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在当时天津市长李瑞环为首的引滦工程指挥部的组织实施下,几十万工、农、兵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大军于日正式动工,兴建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输水渠道从大黑汀水库引水,穿燕山余脉,使滦水西流,循河入于桥水库,经州河、蓟运河,转输明渠,注尔王庄水库,引入市区。途经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和天津蓟县、宝坻、武清、北郊等县区,全长234公里。筑有隧洞,泵站、水库、水厂、暗涵、明渠、管道、倒虹、桥闸、电站等工程215项。这样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一年零四个月就胜利竣工,于 日正式向天津供水。  在引滦入津工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9208部队和天津驻军2859部队,承建了最艰险的开凿隧洞任务,为天津人民建立了丰功,开创了我国开凿输水隧洞的奇迹。水渠沿线的河北省和天津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纪念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者,不仅在三岔河口河岸上竖立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还在引水渠道的起点迁西县大黑汀水库引滦枢纽闸一侧的景忠山下,竖立了一座丰碑。此碑于日落成揭幕。碑身高3米多,用汉白玉大理石雕成,周围环绕着青松翠柏。碑正面刻着:“为引滦入津工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碑背面记载着21位牺牲者的姓名。他们包括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和技术人员。  饮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在饮用引滦水时,决不会忘记引滦工程的支持者和建设者。&  & &&&&&&&&&&&&&&&&&&&东、西局和三条石   今日天津的工业兴旺发达,门类齐全。机械、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制药、建材等各种工业应有尽有,产品远销国内外。但是要想知道天津工业从何时何地肇始发端的,那得追溯到百余年前的“天津机械局”。  天津近代工业始于1866年。那时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先派“专办洋务,兼督海防”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械局。继由洋务派首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接办。天津机械局包括东局和西局。东局 (天津人俗称东局子)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在今河东区贾家沽道附近(今解放军工程运输学院)。这个地方周长达9里,与天津旧城大小差不多,四周围墙外挖沟筑堤,植树造林。正门悬“军火机器局”铜制厂名大匾,下面墙上有“海疆藩卫”四个大子,门口左右各摆大炮一尊,像一座威严的军火衙门,气派不凡。厂内最盛时期押有近2000名工人,以生产军火机器为主。白天烟雾笼罩,夜晚灯火通明。同治七年(1868年)又在天津城南门外海光寺(今南京路二号)设立西局,初期有工人50多名,最盛时期拥有六七百名工人。内设铸铁、金工、锯木、木工等车间,生产车、刨、钻、锯等机床,制造枪炮、火药、修造船泊等。天津机器局 (东局子和西局子)便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它当时成了中国北方和江南的军火供应地,甚至被当时外国通讯社认为是世界最大最好的火药厂之一。  天津机器局是官方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它的建立和扩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注意和恐惧,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遭到炮击焚毁。但是,天津机器局作为天津近代工业的开端,产生了积极作用,它不仅生产了军需物品和某些民用物品,还成为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军工人材,为中国北方培养了第一代产业工人,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基本条件。  天津最早的民办工业是以三条石力中心的手工业工厂、作坊。  三条石工业区位于南北运河的交汇处。在红桥区河北大街东侧有一条用三行石头铺成的马路,因而得名三条石大街。在这里,1897年创办了全聚成铸铁厂,是三条石最早建立的工厂,1910年又创办了春发泰机器厂。到1914年前,三条石已有三家机器厂,七家铸铁厂。这些手工工厂规模逐渐扩大,工人增多,产品品种增加,生产技术也有所改进。全聚成铸铁厂,初创时只有12名工人,一个化铁炉和一个4人拉的大风箱,生产铁锅、犁铧、车轴等产品。后来改用翻沙制模,代替了传统的泥坯生产技术,用手摇风葫芦代替了手拉风箱的方式,提高了铸造能力,已能铸造整套轧花机、织布机的毛坯,为租界铸造电线杆底座、下水道管、机器零件等。郭天成机器厂起初制铜锣等铜活,后来工人增加到200多人,生产技术从使用手摇机床到改用电动机带动机床,使用蒸汽锅炉为动力,能制造整套织布机、轧花机,行销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春发泰机器厂,起初打铁、做门弓子、火筷子等,以后发展成有40台车床、200多工人的三条石最大的机器厂。当时的三条石工业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手工业性质,但是它却是天津机器工业的摇篮。  今日天津工业的繁荣景象是在前人开拓的天津机器局和三条石工业的道路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东局子仍然留在天津人的口碑中,在三条石还建立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周恩来总理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在馆内陈列着当年铺设三条石大街的大青石,早期的铸铁生产工具和织布机、弹花机产品等,在三条石大街小马路还有解放前“福聚兴机厂”的旧厂房设备。人们从这里就能看到天津早期工业走过的艰难足迹。&  & &&&&&&&&&&&&&&&&&&&解放路——天津“华尔街”   由天津站西行,过海河解放桥,便进入被誉为天津“华尔街”的解放路金融一条街了。这是一条不算宽阔的马路,沿路的法国梧桐树枝时茂密,绿荫遮盖着路面。两旁一幢幢建筑物造型独特,哥特式、罗马式、罗曼式、日尔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等中古时期的西洋建筑,让您领略到异国的风彩与情趣。进前,各种名目的银行、信用社、信贷社、证券交易所、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金银首怖店等鳞次栉比,让您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您不得不相信,解放路是天津的“华尔街”,是最富有的街道。  早在清朝末期,中街(解放路旧称)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而风光起来。它凭借着临近老龙头火车站 (天津站旧称)和海河码头,又是租借地的地理优势,成为外国金融家虎视眈眈的“风水宝地”。1882年英国汇丰银行率先在这里破土兴建,法、德、意、日、俄紧随其后,开设了华俄道胜银行、麦加利银行、正金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等,逐渐成为外国银行的集中地,一幢幢豪华的洋楼象征着外国金融资本在天津的增长。这些银行资金雄厚,势力很大,操纵着天津乃至华北地区的金融业。它们的主要业务活动:支持洋行垄断天津的进出口贸易;与中街相距咫尺的海河西岸,设有许多码头仓库,这样,外国银行又为本国商人的进出口生意提供了方便。它们还通过钱庄向中国商人贷款,推销外国商品,廉价购买原材料。仅以英国汇丰银行为例,在天津建行的47年间,向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提供借款78笔,累计33848万两,从中获取暴利。中街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疯狂经济掠夺的大本营,大量黄金和白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有人形象地说:“从中街流向国外的黄金和白银可以铺满整条街”。  本世纪20~30年代,原设在西街(估衣街、针市街)和东街(宫南、宫北大街)的中国银行、钱庄、银号、金店纷纷向租界转移,集中到中街营业。中国重要的金融集团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札中南银行也在中街设立了分支机构。1921年首家证券交易部门——天津证券花纱粮食皮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又出现了华北证券交易所等,经营的证券以津沪各大工矿企业为主。中街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一条街。至解放前夕,天津有外国银行六家、金店银楼172家、银号111家、证券商110家,保险机构48家,其中70%集中在中街。  建国后,中街更名为解放路,由于国家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绝大部分的银行、金店银号、证券交易所被取消,仅保留了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等几家。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天津市政府重建解放路金融一条街的设计得以实施。解放路以天津证券交易中心为龙头,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为中心,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天津分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投资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天津证券部都在此设立大本营。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证券机构、城市信用社也纷纷加盟解放路金融一条街。国投、中信、中农信、君安、汕银、鞍信、建行、农行、中行、天信等20多家证券机构都在解放路及其附近设立了营业部。全国200多家证券商在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占有席位。如今的解放路近百家金融机构林立,再现当年的雄姿,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骄傲。&  & &&&&&&&&&&&&&&&&&&&百年老店达仁堂   提起中药店达仁堂,老天津卫都知道,都伸出大拇指叫好。达仁店出售的中成药,不仅真材实料,而且配方讲究,精心炮制。达仁堂独家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主治中风偏瘫可以称得上一绝,上了年岁的人,都家备一丸,以便应急。名医治病点名要病人去达仁堂买药,老百姓更是视若灵丹。达仁堂的名声就这么越叫越响,越传越远。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头,达仁堂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由几百人的工厂发展为上干人的中药集团公司,在全国中药行业名利前茅,称得上盈利大户,名星企业了。  相传,天津的达仁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同出一宗,都属于乐家药铺。乐家行医300多年,祖上几代是清宫御医,收存了不少皇家秘方,这些秘方就成了乐家世代经营药店的根底。早先只有北京同仁堂一家,后传至乐达仁一代。当时身为经营人之一的乐达仁曾随清政府驻德公使吕海寰到德国考察,意欲把西方经营商业的方法付诸实现,又苦于不得施展。1914年,乐达仁下决心脱离同仁堂,在天津估衣街沈家栅栏另立门户,挂出“达仁堂乐家老铺”的招牌。第二年,又买下大军阀唐绍仪的花园,把作坊扩大成100多人的制药乐达仁创业之初,就采取了中西结合的一些独到的经营方式。一方面,他以北京同仁堂百年老店做号召,对于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力求采用真材实料,工艺求精,保持老字号的特色,使达仁堂一开业就压倒天津同行,站稳脚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不惜投资重金,经营珍贵药材,谋取厚利以求发展。达仁堂重视经销名贵中药牛黄、麝香、犀角、羚羊、人参、鹿茸,特别是人参和鹿茸两项。为了采购人参,专门建立了“达仁参号”,聘请内行名手,经营吉林老山人参。对于鹿茸,达仁堂决定自产自销,独占市场,乃出巨资自建鹿园,圈鹿取茸。乐达仁先在天津北郊购地回处,雇用可靠的管理员和有技术的饲养员,栽草植树,引起关东良种花马鹿。后又在北京近郊增设鹿园三处。乐达仁对于养鹿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精力,经常到鹿园察看。到了配种和锯茸、烫茸季节,整日守在鹿园里,亲自指导。达仁堂一举成功,鹿茸产销两旺,在全国中药行业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当时,中国传统的中药集散地,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庙会,如果没有达仁堂的人员在场,鹿茸及人参两项贵重药材就不能开盘成交。  乐达仁经营达仁堂成为巨富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21年,他创办了达仁女子学校,聘请天津教育界名宿马千里作校长,自任校董,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学生入学实行免费,开创了女子求学的新风气。乐达仁还开办了一所眼科诊疗所,为附近工厂作坊的患眼疾的工人免费医疗。  达仁堂是天津千百家老子号的楷模和骄傲。&  & &&&&&&&&&&&&&&&&&&&“六个天”的劝业场   谁到天津,都要逛劝业场的。从天津站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海河对岸高楼群后面有一处突出较高的塔式楼顶。那就是劝业场的屋顶。劝业场在滨江道与和平路交口处,是著名的商业者建筑。它建成于1928年,是天津巨商、井陉煤矿买办高星桥投资,由法国建筑师慕乐的永和公司设计兴建的。天津的劝业场就像上海的“大世界”。它的建筑设计正是仿照上海“大世界”的模式。屋身外观高度一般为七层,高33米,而在转角入口处则增到九层,并加建两层塔式顶子,各屋檐部采用西欧古典手法处理。气势雄阔的“天津劝业场”五个金字牌匾是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的手笔。劝业商场名字的含义在场内高悬着:“劝我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16个大字,是用“冠顶法”将首字联成“劝业商场”。  劝业场是当时天津最大的商场。场内可容500多户容商。经营百货、绸缎、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等等。1931年又在第六、七层添建戏院、电影院,还有球房、茶舍、餐馆。顾客云集,川流不息,这种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场的措旋是在与紧邻的天祥商场竞争中想出来的。这有一段关于“六个天”压一个“天”的传说。  天祥商场紧挨劝业场,比劝业场早两年建成。劝业场的老板高星桥与天祥的老板李魁元,一直面和心不和,明争暗斗。一次,他俩在朋友家打牌,李魁元赢了,高星桥就让李魁元请客。李魁元在正阳春要了一桌上等酒席,几个人喝起酒来。李魁元因为高兴,一杯又一杯地喝,喝醉了就说起醉话来:  “高爷,别看我的天祥没你的劝业大,可它有个‘天’字,你那个‘圈’(劝),早晚得让我这个 ‘天’压死!”  李魁元的话刺痛了高星桥,他寻思着怎样才能压倒李魁元。就在劝业场内搞了六个“天”,就是天华景戏院、天宫影院、天露茶社、天纬球社,还有专在盛夏开放的天外天剧场。这样劝业场就热闹了。看戏的、看电影的、喝茶的、打球的、乘凉的,顾客来来去去、摩肩接踵,给劝业场招来更多买主。  劝业场这么一扩建改进,天祥就冷落下来了,里面的商店纷纷向李魁元退租,搬到劝业场。几年之间,劝业场的六个“天”就把天祥商场的一个“天”挤压得半死不活,日渐萧条。直到解放以后,1958年,两家商场合而为一,只用劝业场的牌匾,天祥商场的牌匾都没有保存下来。  现在的劝业场,仍然是天津最大的商场之一,不管说三大商场,还是近年说十大商场,都数得着它,在国内外也有名气。它不仅经营着天津和全国南北方的名、特、新商品,近3万种,而且保留了天宫影院和天华景戏院两个娱乐场所。每天客流量在15万人次以上,节假日高达20~30万人次。  劝业场目前正处在扩大、发展之中,它把旁边原来的天祥那部分高楼拆掉了,正在重建更高层的商业大厦。届时,老天津劝业场必将焕然一新。&  & &&&&&&&&&&&&&&&&&&&天津商业一条街   天津是大商埠城市,商业街道随处可见。如知名的六纬路商贸一条街、大丰路民族商业街、南京路商贸街、中山路商贸街、大沽路商业街、芥园道商贸街、北马路传统商业街、小白楼商贸中心、西站商贸区、南市服装街等等,都十分繁华,是购物的好去处。天津商业一条街是指和平路传统商业街,一是因为它历史久,早在建国前就初具规模。二是商店密集,货物品种齐全,客流量大,生意火红。在这条长约6华里的街道上,坐落着劝业场、华联商厦、天津百货大楼全国著名的三大商场及300余家中小型商店。所以,天津人习惯称和平路传统商业街为天津商业一条街。  从高耸入云的渤海大楼起步,沿和平路,经滨汇道、东马路,到东北角,天津商业一条街的全貌就可尽收眼底。如果我们把它比做一条龙,和平路与滨汇道地带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头,经商者称之“寸土寸金”。久负盛名的劝业场就坐落在这里。旧中国,民族工商业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买办掠夺的夹缝中生存,惨淡经营,每况愈下。建国后,劝业场获得新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劝业场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货源渠道遍及全国,素以商品齐全著称,品种多、花色新、规格全,深得顾客的欢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商场之一。  与劝业场毗邻的是装饰豪华、气势不凡的华联商厦。华联商厦名新而店老,前身称中原公司,1932年落成开业。建国后是全国第一家公私合营的零售商业企业,与谦祥益辰记绸布店、泉隆茶庄、天孙呢绒店、光荣勤店合并,扩建成大型综合百货商场。1989年,中原公司落地重建,更名华联商厦,以经营名、特、优商品和提供最佳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生意红火,销售额猛增,在全国大型综合性商场中名列前茅。  新建成的滨汇商厦与劝业场、华联商厦相比,可谓“小字辈”了。它像初生牛犊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的精神,在注重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做文章。推出《关于销售商品实行“三包”管理的规定》等新举措,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引来众多的回头客,销售颗挤入大商场的先列。同时,这里还有着很多老字号的特色商店,如亨得利钟表店、盛锡服鞋帽店、稻香村自品店、新兴塑料商店等等及上百个体服装摊位,连成网络。每天,这里都客流如潮,异常繁华,成为名副其实的“销售者的宝地,购物者的天堂”。外地顾客来天津旅游,到此逛一逛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如果我们把和平路与滨汇道交叉的繁华地带你为龙头,那么,以天津百货大楼为首,在和平路中段鳞次栉比的几十家商店就是龙身了。天津百货大楼鹤立鸡群,是华北地区第一家国营大型百货商店,与北京百货大楼、上海百货一店、广州百货大厦等齐名,为全国十大百货商店,营业面积15000平方米,经营商品25000余种,每天接待客人20万人次,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外埠来津顾客。做为天津商业的窗口,百货大楼经营方向以发展高、精、新、特商品为主,主销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中、高档商品;适应消费者心理满足需要的俏货、快货、精美产品;适应能够反映时代气息的新兴产品和更新换代产品;适应顾客不同需要、不同爱好的各具特色的名特产品。它还充分利用大型商场联系面广、信息灵、资金充裕、人员多的优势,及时把最新最好的商品提供给顾客选择,因此,在天津、全国都具有很高的信誉。  天津市工艺美术服务部与天津百货大楼接壤,铝合金装饰,外观雄伟壮丽,经营金银首饰、玛瑙翡翠、木刻石雕、三彩陶瓷、风筝地毯、四大名绣,泥人彩塑、文房四宝、名人字画等,注重工艺美术品的特色和与之协调的中高档俏货,在商店如林的和平路扮演着全新的角色。老美华鞋店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专营中老年皮鞋、便鞋,无论是天津人还是外埠人,在老美华都能买到满意的新、老样式的皮便鞋。还可以根据顾客提供的样式定做。葵花纽扣商店店小名气大,几百种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纽扣组合成斑斓多彩的世界。桂顺斋食品店前店后厂,它生产的糕点真村实料、工艺精细、甜咸适口,边做边买。每逢节假日,门前就排起了长队,生意格外兴隆。  东北角是连接和平路的东马路尽头,也就是龙尾了。以五和场商场为中心,形成了官银号一带的商业繁华地区。它北临天津市区内最大的东北角小百货批发市场,西与古文化街平行展开,客流量大,热闹非凡。五和商场开业于1938年,由于地势好,经营得法,兴盛一时,颇有名气。建国后,与同升合、凯记乐仁堂药店,四远香糕点店等老字号合并,集中了营业面积,扩大了经营规模,成了拥有近百个柜台的中型综合商场,并以经营特色商品而屡盛不衰,  龙头、龙身、龙尾都说完了,由于天津商业一条街拥有着300余家各类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经营各具特色,如同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延安路、北京的大栅栏,很难把各个商店的名称、来龙去脉——说清楚。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您亲自到天津商业一条街逛一逛,感受她的繁华景象。&  & &&&&&&&&&&&&&&&&&&&南市食品街   1984年,一座宏伟壮观、气势非凡的仿古建筑群在旧城正南市拔地而起,这就是天津市最大的名特食品市场,名闻遐迩的南市食品街。  南市食品街占地36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宛若一座古城堡。南西北东各设城门一座,依次名为振羽门、兴歌门、中圣门、华腴门,首字合成“震兴中华”。四门相通形成十字街,把建筑分为四个组团,长廊回环又将组团连成一体。街顶覆有丝纲玻璃钢穹窿,遮挡风雨,透光彻亮,任凭外界大雪纷飞,暴风骤雨,这里温暖如春,风雨不进,实行全天侯的服务。店堂里外两门临街,或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或金壁生辉、富贵豪华,或古朴典雅,具有地方情调,融旅游和美食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店堂经营的特色。南市食品街汇集数百种独具风味的美味佳肴,是美食家的乐园。正宗大菜有川、苏、浙、鲁、湘、粤几大菜系的各种风味;天津地方风味则有中外驰名的“狗不理”包子等;清真餐馆有歇业近20年又重新开张的老字号会芳楼;有全班技术力量迁移内蒙古又回来重振声音的会芳楼饭庄。小吃集中了“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芝兰斋”糕干、“果仁张”、面茶、锅巴菜……数十种。与改革开放同步,国内各地区的名优食品和国外的餐饮业也相继涌进食品街,占据一席之地,拿出绝活,一比高低。如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陕西羊肉泡馍、广东云吞、山西牛肉辣面以及具有异国风采的邦尼炸鸡、汉堡包、朝鲜料理、日本料理、西式快餐等,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献技”。光顾南市食品街犹如置身于美食王国,可以吃遍天津卫,品尝全中国,领略全世界了。  南市食品街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的光顾还在于它独特服务的魅力。以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说《孔乙己》而扬名的咸亨酒店,完全参照作品的描写布置。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备有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大碗出售的绍兴黄酒,正宗缸装,色泽纯正,口感醇厚。再买上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慢慢品尝,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红楼茶社古香古色,古代仕女装扮的服务员热情迎送和招待着顾客,老年人在这里品佳茗,听雅曲,悠然自得。“三毛”餐厅则是年轻父母和孩子们的天地。瞧,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特制的生日蛋糕,饭后还可以与憨厚有灵气的大熊猫合影留念。难怪孩子们都乐意到“三毛”过生日呢。  南市食品街的百家店堂,以好客的盛情和优质的服务,欢迎着中外游客的光临。  在食品街的西邻,还有一座与它规模相当、风格近似的古堡式建筑“南市旅馆街”,那是专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在旅馆街西北角,又有一条专卖全国时髦服装的“南市服装街”。因此只要身怀钞票,今日的南市便是客人们衣、食、住都方便的地方。&  & &&&&&&&&&&&&&&&&&&&估衣街   估衣,顾名思义,指已经上过身的或者过时的衣服。它的面料一般较好,不同于鬼市经营的旧货,估衣街就是专门买卖这部分衣服的场所,位于旧城北门外,是一条长达几百米的狭窄街道。街道两侧,店堂林立,门面都不大,属于小本经营。店堂以卖估衣的居多,也有经营布匹绸段、鞋帽的。估衣的来源大多是旧时当铺中的“死当”。急用钱时,把衣物文当铺取现金,后没人赎或赎不起,当铺便把这些衣物拿到估衣街变卖。衣物中不乏富有人家的鲜衣华服。  卖估衣讲究吆喝,即所谓“唱卖”。把衣服摆在店堂的门前,一件件,翻过来掉过去,让买主们看个清楚,看个仔细。然后吆喝出衣物的特点、价钱,招揽围观者,伺机出售。“唱卖”是一种艺术,分一人或二人。如一人“唱卖”一件皮袄,“这一件皮袄啊,把它卖了啊!春绸面,大麦穗,穿上‘三九’也不怕呀!”等等,言简意赅,虽有夸张,还算比较实在。如果是二人“唱卖”,花活就多了,一问一答,一捧一托,把死的能说成活的,把假的说成真的,说得买王主动拿出钱来,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行话叫“拢粘儿”。著名相声段子《卖布头》,把二人“唱卖”的神态、动作、语气,表演得淋漓尽致。  估衣的下角拴着白布小签,标出价钱,让买主一目了然。实际交易时,出入很大,只不过是个招牌。行里的买卖人讨价还价,用“暗春”,就是暗语,防止局外人知道内情。如将钱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用“肖、道、桃、福、乐、尊、贤、世、万、青”来代替。局外的买主尽管极力压下价格,但一出口还是上当受骗,反悔在估衣街是行不通的。因此,旧时的估衣街常常出现打托起哄,强行买卖,生拉硬拽,殴打买主的现象,特别是对乡下人,更是不择手段。清朝咸丰年间流传的一首  《竹枝词》描写:“估衣街上估衣多,高喝裙衫值几何;檐外行人一回首,不从里坐也来拖。”估衣街紧傍北运河码头,客流量大,被商人们祝为风水宝地。后来,天津一些著名的大绸缎庄、布匹、呢绒服装商店,如谦祥益、瑞蚨祥、瑞增祥、瑞林祥、瑞生祥、益和祥、庆祥、隆祥“八大祥”和元隆、敦庆隆以及笔墨文具业者胡开文、虞云和、载月轩、糖果业的老茂生等纷纷到估衣街建店营业,估衣街失去原有的特点,成为华北地区绸缎、毛毡、皮货、服装、笔墨文具、干鲜果、中药材和小商品的集散地,在全国都享有盛誉。  当年的估衣街还是天津商业民俗活动的中心。每年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放灯三天,各商店都千方百计地聘请能工巧匠制做精致的各式彩灯和装饰品吸引往来的顾客,别出心裁地提高知名度。入夜时分,彩灯竞放,人头涌动,热闹异常。乡土诗人李琴湘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盛况:“估衣街上鱼龙舞,踏月浑忘夜已深。艳艳红辉摇梦影,春灯还我少年心。”因此,估衣街具有商业、民俗的保存价值。1986年,天津市政府重修估衣街,再现了昔日繁华鼎盛的历史风貌。那鳞次栉比的民族建筑,130多家敞开式的大小店堂,装上宫灯,亮起金字匾和楹联,挂起幌子和装饰物品。像瑞蚨祥鸿记、庆记,谦祥益保记等老字号,其铁花罩棚的特色造型整修一新。达仁堂药店朱红廊柱,花格门窗,“京都达仁堂”的铜匾,恢复了古老店堂的风姿。全街近20处仿古油漆彩绘构思新颖,一幅幅描摹在门楼、挑檐上的“八仙过海”、“寿星捧桃”、“荷花出水”等图画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店堂门脸上镌刻的仙鹤、小鹿,烘托出商业气息。天龙商场屋顶上新修50米长的“二龙戏珠”雕塑和街西口的仿古式牌楼,气势雄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街上部分居民住宅和胡同也经过精心装修,建起有苏州亭园建筑格调的仿古景门。估衣街变得既古老又年轻,每天笑迎八方来客。&  & &&&&&&&&&&&&&&&&&&&鬼市   低洼潮湿的“篱笆灯”,坎坷不平的黄土道,萤火似的豆油灯下,乱七八糟地摆满破旧物品,人影晃动,稍合即离,来去匆匆,没有集市的生气与喧哗。天放亮时,物尽人散,恢复了平静。这就是昔日天津鬼市的剪影。  鬼市又称破烂市,位居旧城西南角蓄水池侧,现今的天海路、      道一带。这里原是贫民窟,到处是低矮的平房和窝铺,居住者多是外乡人和经营小卖买的,鬼市便在其间落脚“营业”。鬼市的物品,大部分是“担大筐”的人走街穿巷吆喝着收来的破烂,如破旧棉被褥、脏衣服、废弃的锅盆碗灶、过时损坏的唱机唱片及废铜烂铁。“担大筐”的人用极低的价钱买进,稍加修饰,然后再加价卖出,从中获利。因为“担大筐”的人通常是白天外出收货,第二天天微明时来此卖货,一则可以借着天黑“打马虎眼”卖个好价钱,二则不影响白天继续去收破烂。鬼市的另一部分物品,是破落家庭出卖的旧物。一些家道中衰的富家子弟,靠出卖祖上遗留下来的物品来维持生计。碍于情面,这些人不好意思在白天抛头露面地公开处理家产,无奈到鬼市来充当卖主。由于他们不懂得行情,货真又要价很低,极容易出手。所以常光顾鬼市的买主偶尔可以用很低的价钱买进善本图书、名人字画、珠宝玉器等高档货。这也是鬼市一直比较繁荣的原因。再有少数物品,被称为“小货”,很可能由于来历不明而偷偷摸摸到鬼市来销脏。卖者敢卖,买者自然敢买。  “小货”出手极快。价钱也非常便宜,可谓“物美价廉”。  鬼市的摊点没有固定的物品,叫做“有嘛卖嘛”,货物更是良莠掺杂,全凭买主的一副好眼力。因此有此极精明的小买卖人,专门坐吃鬼市,这边买,那边卖,从中渔利。鬼市的交易,采用“把地干”的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走一抹脸,从不认帐。物品不是以质论价,而是以人要价。遇上衣衫破烂的穷人,或许花上“仨瓜两枣”,就可以买上急用的物品。如果是衣冠整齐的有钱人,价格马上翻番,三倍五倍不止,非狠狠宰他一刀不可。因此,鬼市也是投机者活跃的天地。  建国后,鬼市一度被查禁。后经管理整顿,以旧物市场的新名称开放。旧物市场仍以经营旧物为主,但尤以经营自行车零部件为主要特色。大到车架、车圈、车胎、小到螺母、螺钉,样样俱全。就是连新上市的高档山地车也能在这里买到配件。因此,这里的生意格外兴隆,不仅辐射天津各区、县,还招徕三北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商客,每日成交额数十万元。旧物市场彻底根除了鬼市的劣迹,上午为营业时间,买卖公平,赢得了信誉。&  & &&&&&&&&&&&&&&&&&&&商店开门摇算盘   天津的商店开张和商店每天开门营业的时候都有一些古老习俗,有的至今还保留着。  商店开张是店主的大事,都希望商店新开业之后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只盈不亏,永久顺利。因此,对开张之日十分慎重,要选吉日。一般爱选逢六、逢八的日子。因为民间相信,六有“六六大顺”的吉祥含意,八谐音发财的发,有“要得发,不离八”的说法。商店开张这天,必用红纸写上“开业大吉”四字张贴门外,有的甚至加写“优惠酬宾三日”,以招引买主。在商店开张的时刻,还要燃放一挂鞭炮,一则大肆声张,庆祝开业,二则烘托热闹气氛,预示商店生意兴隆。掌柜还在柜台上摇响算盘,拨响算珠。顾客来到店中时,店主店员满脸微笑,热情迎客。  算盘对于店铺商家特别重要,因此倍受崇拜。从前在年三十晚上接财神、正月初二送财神时,在财神像前摆列香烛、供果,燃放鞭炮,全家人要手持算盘,雁列供桌前面,在当家人进香和焚烧浸过酒的黄纸时,大家一齐猛摇一阵算盘,在正月初五“破五”后,初六开市营业时,主东也要安排店伙大摇一通算盘,意在祈求一年财源茂盛。平常在店内没有顾客时,也要拨动算盘,劈啪有声、算盘不仅是人们经常实用的计算器物,更是商人的崇敬之物。当年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上,有一把3.06米长、106位的大算盘,堪称算盘之最。现在这把长算盘陈列在天津历史博物馆近代展览厅里,它凝聚着商户对算盘的崇敬之情。  商店每天开门营业的时候也有摇算盘等习俗。百货商店的掌柜首先要拿起算盘上下摇动几下,哗啦哗啦响几声,再把算盘放在柜台上,用手拨弄几下算盘珠。还是用鸡毛掸子掸去柜台上、货架上的灰尘,以示开门大吉。布匹、绸缎店的店主要用布甩掸子抽打布匹绸缎上的灰尘,还要找出量布的竹尺,作到人手一根竹尺且有富余,以示业务繁忙。最忌量布时找不到尺。鞋帽店的掌柜要用布甩掸子抽打鞋帽子上的灰尘,把鞋盒摆政整齐,把帽子上下倒换位置,表示一开门就有买主登门挑选货物。中药店的店主一开门,除了拨响算盘、掸掉灰尘之外,还要撞响捣药的铜杵臼,发出叮叮??的响声,表示开门有人抓药,生意繁忙。副食商店开门营业时,则要把秤盘、砝码或秤杆、秤砣准备齐全,把各种货物摆放在适当位置,把包装纸袋,捆扎绳索准备妥当。不管哪种商店,开门前都要准备好零钱,作好迎接顾客的各种准备。这都是良好的传统商业习俗。&  & &&&&&&&&&&&&&&&&&&&“袖里吞金”的手语暗号   天津商业活动中,物价的形成方式常见有两种。一种是卖方明码标价,报价不还价 (不滑价),一种是当面议价,买方可以讨价还价。  在国营商店里买东西,顾客能够看见货架上的明码标价。那物价是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公平定价,顾客不能讨价还价。在集贸市场中,有的货主也用墨笔在纸板上或用粉笔在地上写着价目,比如卖绿萝卜的,在一堆萝卜前的地上写着一元三斤,卖天津鸭梨的写着二斤一元五角,这是1993年年底的价格。买主觉得价钱合适,便可以选购所需物品。但个体商贩多半不明码标价,而由买方问价,卖方报价,然后双方议价,最后成交。有些商贩,先出示低档货物,报以低价,再出示高档货物,报以高价,显出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公道,让买主自己对比,选购成交。有经验的商人,在大宗货物的议价中,讲究“三捆三放”策略,既不能让利太多,也不能吓走顾客,开始卖方报最高价,买方可以讨价还价,经过几次议价,才能成交。  讨价还价的方式,一般是口语表达,明确清楚。但也有手语暗号议价的。买主或卖主用伸出手指的数目不同,姿势不同,表示每斤多少钱数。手语方法是:伸出一个到五个手指,分别表示一到五的数目。一只手的拇子和小指同时伸出,表示六。拇指、食指、中指三指一捏,表示七,俗说:“捏七”。拇指和食指伸出分开,表示八。食指作钩状,表示九,俗说“勾九”。将一只手的中指尖压食指尖,表示十。当然,表示十的方法,还可同时伸出两手,伸出十个指头,或用两手的食指作交叉成十字状。  解放前的天津码头和市场上的小买卖家以及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从中抽取佣金的牙商掮客,他们为了巧取钱财,常常是把手藏在长袖中,与对方用手语暗号,互相摸手问价,讨价还价,旁人不知道他们的议价结果,这叫“袖里吞金”。牙商掮客用这种手段垄断交易,压低卖方的价格,抬高买方的价格,从中赚钱。  在现代商品经济大潮中,各种交易方式,议价方式,者出现了。因而,普通消费者必须学得精明些,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从消费者一方说,为了少上当,就要熟悉物价行情,抽时间在市场上转游转游,“货比三家”,才能选购到合适的商品。&  & &&&&&&&&&&&&&&&&&&&商店的禁忌   商店主东都以货物畅销、盈利发财为目的,他们最担心店面冷落萧条,亏损赔本,甚至停业倒闭,买卖“黄”了。因此,过去在商店里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勤于经营,精于计算,礼貌待客,谨慎从事之外,还有一些禁忌事项,约束自己。  从前,天津的商店因柜台在屋里深处,光线较暗,在没有电灯的时候,就要在柜台上点油灯。这灯点燃以后就不许熄灭,直到晚上关门时才能吹灭。这是忌讳买卖中途停业。在柜台里的售货员、学徒,都要直立站着面朝柜台外,不许坐着、扒着,更不许坐在柜台上,否则会给店里带来不顺利。商店不许售货员与顾客顶撞、吵架,否则会使店铺冷落。不许往外扫地,怕扫走财气,遭致亏本。商店学徒吃饭时都要用右手拿筷子,用左手拿筷子的人都得改为右手。这大概是因为左有“不顺”、“不协调”的含意。  商店里对算盘的禁忌更严格。算盘只能把五个算珠这一面朝店里自己人,不能倒过去给外人,意思是怕外人把财利算计走了。实际上算盘是商店里随时要用的计算器,的确不是外借之物。不能把算盘翻扣着,不能摔打,不能竖立着拄在手中,不能顶在腰间,不能拿算盘互相打逗,或用它磕打别的东西,不能放在椅凳上,不能坐在屁股下,这些禁忌是为了珍惜、爱护算盘,怕把它弄坏了,影响生意的顺利进行,至于忌讳把算盘带进厨房和产妇的“月子房”,则更是把算盘看作神圣之物来崇拜,怕把它玷污了。  商店里的这些禁忌,基本上都是合乎情理的,对于商店从业人员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也反映了人们的敬业精神。  此外,天津商人家庭,在过年时,还特忌说“破”、“赔”等字眼,因为这些字音直接令人想到“赔本”、”破产”的事来,那是会使店家心情不愉快的。虽然说了“赔”‘破”之类的话,不一定就会使店铺赔本、破产,但是这种禁忌心理的确表现了店家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可以从反面来警策自己。&  & &&&&&&&&&&&&&&&&&&&幌子高挂   俗话说:“于嘛吆喝嘛,卖嘛挂嘛”。唐代有一首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烟雨濛濛中,一面迎风招展高挂的幌子成了店家和顾客沟通的媒介,由此可见,幌子的重要价值。做买卖没有幌子不行。  天津是商业城市,店堂沿街林立,商品五花八门,彼此的竞争也异常的激烈。幌于也就成了店主招待客户,推销商品,扩大生意必不可少的手段,凝结着经营者的一番苦心。旧社会,幌子的种类很多,无不带有行业的典型特征。一种是实物幌子,即卖什么挂什么,如藤木业开门高悬着箩筐和笼帽,麻绳铺门前垂吊着粗细不等的绳索,弹棉花的挂几捆旧棉絮,钉马掌的吊儿串废铁掌,马具店干脆以套包子为记,也有挂马鞍子的,这类幌子,大多是废旧物品,所以任凭日晒雨淋也不足为借。因为原始的实物幌子既缺乏美感又很小号召力,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新兴的现代商店所取代,演化成一种橱窗艺术。商店橱窗里的摆设虽然也是实物,但讲究整体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精品的展示和艺术的感染力。顾客临近橱窗就会被五光十色的商品吸引住,进而产生购物的欲望。当年估衣街的橱窗就五光十色,很有特点。泰和公瓷器店橱窗里摆出的福、禄、寿“三星”人像,大丰泰皮货店摆出的虎、豹、狐锂、松鼠的标本,“泥人张”同升号橱窗里摆出的取材于《红楼梦》以及民间传悦的各种人物,与同寿成戏店摆出的生、旦、净、末、丑的戏装头面和刀枪剑戟道具,常常吸引着众多入围观,给商店增添了活力和艺术的韵味。  另一种是文字幌子,在不同形状的招牌上概括出经营的项目。一个端庄粗重的“当”字,令人阴森压抑,望而生畏,高悬在房檐下舒展粗犷的“茶”字,使游者心旷神情,产生了宾至如家的感觉。旧时药铺门脸前两块通天牌匾最引人注目,10米左右,顶天竖立,上写“九散膏丹汤剂饮片生熟药材,人参鹿茸麝香牛黄羚羊狗宝一概惧全”,白底黑字,精湛书法,是十分壮观的。古文化街店堂的槛联则突出了文化的品位,读后不仅让人拍案叫绝,而且知道店堂经营的范围。如革文斋“博冤赵氏金石录,旁罗米家书画船。”艺宛堂的“金柳若摇葛欲语,银花如绽蝶疑飞。”华欣阁的“今人能为古人曲,听者当知弹者情。”荟萃斋的“图书荟大成冠绝沽上,文玩萃一堂独揽津门。”怡乐阁的“玩具千件皆知慧,儿歌一曲见天真”等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一种是图形的幌子,以绘画和模型来表现。如文具笔墨店前硕大的毛笔,中药铺后面上画着的大膏药,酒店悬挂的大酒壶,烟店的大烟锅,修表店的大表盘,换钱铺拴着的钱串子,馒头铺的木馒头,切面铺的纸条条等等,让人一目了然。因为图形幌子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生动有趣,妇孺皆知,因此比实物和文字幌子更能招徕人。  还有一种是抽家幌子,经过经营者的艺术概括,得到顾客的认可。旧时颜料铺门前五颜六色的棍棒,斑斓绚丽,意在表现店堂经营颜料色彩的鲜艳和齐全。画扇店前精致的绢灯,展示手艺人高超精湛的技艺。富有夸张性的梳子和蓖子,是脂粉店的幌子,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里是妇女的天地。更有趣的是,理发店门前挂着的既不是变形的推子,也有是剃须的刮刀,而是一盏由红、蓝、黄色线条构成的不停滚动的桶状灯具,相传这是由国外理发业引进到中国的。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一望便知是理发店了。用颜色突出行业的特点,至今仍沿袭着,如医院为白色,邮局为绿色,消防队为红色,火车站为黄色等。  随着商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声光电子设备取代了古老的幌子,更加突出了都市的繁荣与兴旺,用幌子做为商店的招牌已是凤毛鳞角了。如果您对幌子很有兴趣,不妨在春节、元宵节或者中秋节到古文化街逛一逛,届时,这里的店堂会挂出五颜六色的古老幌子,让您大开眼界。&  & &&&&&&&&&&&&&&&&&&&市声种种   市声是商人吸引买主而发出的声音。它分力卖声和代声两种。  叫卖声是货主直接用口头语言,传达出所卖商品的内容、质量、价格,就是天津俗语说的“卖嘛叱喝嘛”。在天津一些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上,居民楼群间,胡同里,整天都会听到种种叫卖声。  在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上,由于摊点连片成群,所以叫卖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因为卖王见到有人过来,才叫卖,所以叫卖声腔高句短,让人能听得清楚。比如,卖菜的叫卖着:“油菜二斤!”省掉“块钱”(l元)二字。“菲菜一块!”省掉了“每斤”二字。有的人只叫唱货名,声音略有抑扬顿挫和节奏变化,如“带鱼——”,“热烧饼咧——”当人们走到货堆跟前时,货主只报价格,如“2斤!”就是指这种货物1元钱买2斤,这样的口头叫卖声,听起来倒不使人感到很刺耳心烦。  现在的集市上偶尔还有人用手握扩音喇叭叫卖的。两三个货主急干将一批处理品抛售掉,站在卡车上的货堆边,一个人手握喇叭叫嚷着:“喂,清仓处理,便宜啦!喂,准买谁合适,快来头呀!”沙哑的声音,暂时盖过口头叫卖声,但是叫人听得很讨厌。  代声是器物发出的声音代替某种商品叫卖声的商业标志习俗。比如推车卖豆腐的,有的敲着木梆子发出“梆,梆”声,这是用木梆敲击声代替叫卖豆腐的声音。现在有的商店橱窗、门脸因离马路有儿步,或者被摊点遮隔着,这种商店就在门口安个喇叭播放着流行音乐、相声之类。这也是一种代声,不过不是某种商品的专用代声罢了,它只起到吸引顾客注意的作用。  上面说的是固定摊位发出的市声。商业标志特色下明显。那些走街串巷的流动商贩,发出的叫卖声,则在腔调节奏上各具特色。作同一种买卖的不同人,叫卖法部差不多。比如:“约(yaō)稻米——”。“约香油啰——”。前几年用粮票换鸡蛋时,郊区衣妇挎着鸡蛋篮子叫着:“换鸡蛋啰——”。爆米花的,坐在手摇密封转锅旁,用粗嗓门叫着:“爆——大米花——”。夏天卖冰棍的叫着:“败火——冰棍败火。”修雨伞的边走边叫“修——雨伞”。磨剪刀的叫着:“磨剪子 ——戗菜刀——”,那些收购旧物的商贩叫着:“废品的卖——”,“废品——破烂的卖——,报纸、书本的卖———酒瓶、罐头瓶的卖——,破锅废铁的卖——”。“旧电视矶的卖——”“旧家具的卖——,旧缝纫机的卖——,旧立柜的卖——旧沙发床铺的卖——”。还有收购药品的叫着:“有药的吗?”“收药咧——”。这种种叫卖声都比较高亢,且有固定的节奏感。  走街串巷的小贩或手艺人,也有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旅游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