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东部重磅交易,注册制来了,股市怎么走

注册制来了,股市面临重大变局!
我的图书馆
注册制来了,股市面临重大变局!
注册制来了,股市面临重大变局!
作者:刘晓博
  这个周末,中国股市乃至经济领域最大的新闻是:IPO注册制改革将提速,预计会在2016年3月落地!
  据多家财经网站报道,新闻是这样来的:
  20日上午,证监会肖钢主席、主席助理黃炜以及办公厅、发行部等领导,听取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意见。
  肖主席指出:在股市异常波动之后,《证券法》修订推迟,国务院可能采取法律授权方式出台意见解决,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册制要有结果;先放发行节奏,后放价格;缩短发行流程(3到6个月),给企业明确预期。
  但到了周日(11月22日)下午5点以后,有部分财经网站撤除了这条消息。但到目前(22日晚上12点),证监会没有对这则消息公开表态。消息仍然有待进一步确认。
  但我们知道,IPO注册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决定”里确定的重要改革项目,早晚要推出。那么,IPO注册制改革将对中国股市、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IPO注册制改革的落地,不仅是中国股市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它实施之后,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权力从政府手中,移交给了市场和企业自身,这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这是中国经济的重大利好,也是股市的长远利好。
  2、IPO注册制实施后,将带来一个空前的企业上市潮。在巨大的供应量的引导下,现行深沪股市的估值体系将崩溃,以前由于审批制带来的“估值泡沫”将破裂。
  3、在IPO注册制重塑中国股市估值体系的过程中,创业板股票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百倍的市盈率很难维持,很多股票将打二折、三折。中小板、主板的高估值股票,也有一个价值回归过程。
  4、IPO注册制不仅仅在主板、创业板市场实施,事实上已经在新三板上实施了,所以新三板才能在短短2年时间里,挂牌4000多家企业。有人预测,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将超过1万家。未来深沪股市企业的上市速度,虽然很难超过新三板,但肯定会大大超过以前。这样,平均市盈率不断下降,将是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趋势。
  5、从2016年开始,中国5个层次的资本市场,全部都是注册制。所谓5个层次,分别是:深沪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各地股权交易中心;众筹。这意味着,将有海量的可交易股权,涌现在各种交易平台上。这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将产生巨大的分流作用。
  6、由于IPO注册制改革之后能上市的公司众多,相当一批公司的股票交易将进入僵尸状态,退市企业也将大大增加。这样,散户炒股票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这个市场将越来越不适合散户生存。未来的股市,是机构投资者的时代。
  7、以前,只要你炒股票时候不借钱,不加杠杆,无论股票怎么跌,你还能有残存的资产存在。未来,随着退市几率的大增,不借钱炒股,也有可能资产归零。
  8、对于监管层来说,IPO注册制之后,监管的重点环节从“事前”转移到了“事中”和“事后”。工作难度更大,贪腐可能引发的恶果将更加惊人。
  9、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上市门槛大大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体现在“跟政府的关系”上,而更多体现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上。这是中国的福音,是真正企业家的福音,也是投资者的福音。未来中国股市将涌现出更多伟大的企业。
  10、IPO注册制的实施,对高房价也有抑制作用。中国房价之所以畸高,是因为资本市场、金融投资领域缺少信用,企业做假报表,庄家浑水摸鱼,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缺乏稳定的预期。今年股灾中,“股奸”们对中产阶层的财富掠夺,就是生动的案例,所以大量资金只能在房地产市场里寻找机会,因为房子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如果未来股票足够便宜,市场足够规范,楼市里的避险资金会自动流出来的。
  什么是注册制?
  下面引述的是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谈到IPO注册制时的讲话内容: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从2000年3月开始,我国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十几年来,共核准近1700家公司首发上市,上市公司共筹集资本金5.31万亿元,对促进资本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6年至2014年9月底,上市公司向投资者累计现金分红2.97万亿元。2013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GDP的47.56%,缴纳税费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发展,核准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显现:
  一是由证监会审核把关,客观上形成了政府对新股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背书”作用,降低了市场主体风险判断与选择,证监会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加重,同时弱化了发行人、保荐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责任。
  二是由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管价格、调节奏、控规模”,虽然短期有稳定股指和投资者心理的作用,但却不利于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和形成,甚至造成市场供求扭曲,对中长期股市发展不利。
  三是行政干预过多且主观色彩浓,市场主体难以做出稳定、明确的预期,造成了市场主体与监管机构的博弈,代替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不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稳定运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作为一种法定的、非典型的行政许可,是对核准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也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归纳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注册制的实践,大致有四项基本特征:
&&&&&&&一是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利,只要不违背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企业能不能发行、何时发行、以什么价格发行,均应由企业和市场自主决定。
&&&&&&&二是实行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要求企业必须向投资者披露充分和必要的投资决策信息,政府不对企业的资产质量和投资价值进行判断和“背书”,监管机构不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负责,但要对招股说明书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负责。
&&&&&&&三是各市场参与主体归位尽责,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承担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把关责任,投资者依据公开披露信息自行作出投资决策并自担投资风险。
&&&&&&&四是实行宽进严管,重在事中事后监管,严惩违法违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注册制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既能较好地解决发行人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又可以规范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避免监管部门的过度干预,不再对发行人“背书”,也不过多关注企业以往业绩、未来发展前景,这些都交由投资者判断和选择,股票发行数量与价格由市场各方博弈,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初步方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要坚持市场导向,放管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同时,加快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完善股票发行上市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要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制度安排,强化发行人对信息披露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发挥中介机构的核查把关作用,引导投资者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理性投资意识,促进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证券交易所应进一步健全完善自律规则体系,切实履行自律职责,更好适应注册制改革的各项要求。
  应当看到,推进注册制改革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和问题,比如,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股市扩容的心理预期,一些企业可能出现高价发行,一些公司质量不高和欺诈发行的风险加大等。因此,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立足国情,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协同性,既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稳步推进,妥善处理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市场顶层设计,形成共促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改革合力。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强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置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唯有注册制才能改变“短牛慢熊”现状
如何识别A股牛熊周期?
作者: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在IPO注册制没有正式推行之前,A股牛熊交替规律(短牛慢熊)就无法改变。这是铁律,也是过去历史的反复与重演。
以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截止日,中国股市走过了25年的历程,并留下了25年的轨迹,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中国特色”:牛市总是表现疯牛、快牛、短牛,一步到位;熊市则总是表现为疯熊、慢熊、长熊。
十年前,我就开始研究A股牛熊周期的划分,其中的一些方法已被许多投资者所接受。其实,A股牛熊交替还是很有规律的,而且判断方法也十分简单。根据中国股市25年来的走势判断,所谓牛市,只有大盘累计上涨超过100%,这一轮牛市就算大功告成;相反,所谓熊市,只有大盘从牛市顶峰下跌50%,这一轮熊市才有可能探底成功。
因此,本文划分每一轮牛熊周期的标志:熊市的底部目标一般都会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则,本文不算入一个牛熊轮回。依此简单判断方法,我们可以将中国股市25年走势分割为六轮牛熊交替。  
(一)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从日上证综指站上400点,到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上证指数暴涨1000多点,涨幅竟高达200%以上。本轮牛市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全部打回原形,累计跌幅超过50%。
(二)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本轮牛市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接下来的熊市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累计跌幅超过50%。
(三)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累计跌幅超过50%,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四)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日的500点上方启动。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这是25年来唯一的一次“慢牛”,不过,只可惜随后的熊市却走了慢长的4年时间。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
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五)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
四年慢熊过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当年下半年,上证综指一直徘徊在1000点至1200点附近,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日,中国股市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两年间疯牛暴涨500%!牛市结束!
本轮牛市仍是一轮疯牛、快牛、短牛!上证综指从2245点暴涨至6124点,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不过,只可惜,上证综指从6124点暴跌至2245点,也刚好只用了10个月,这就是暴涨暴跌的“对称美”,然而,直至日,上证综指最低跌至1664点,累计跌幅远超50%。这就是宝马变自行车的过程。
(六)第六轮牛熊交替:1664点——5178点——2500点?(跌幅超过50%)
有人将日的1664点涨至日3478点看作一轮牛市,但因其后下跌至日最低点1849点,下跌幅度不足50%,因此,这不能算作一轮独立的牛市。
自日沪港通开通,上证综指从2400多点发力,新一轮牛市正式展开冲锋。由于融资融券第一次被应用于牛市,疯牛加杠杆更加可怕,两融余额不断放大成交额,上证综指节节攀升,中国股市的泡沫化进程骤然升温。日,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618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6000亿大关,当天两融余额首破8000亿元。当两融余额突破万亿大关时,A股日成交额同步突破万亿大关;当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时,A股日成交额同步突破2万亿大关;直至两融余额及A股日成交额双双冲向2.5万亿时,疯牛突然终结。日上证综指最高冲至5178点,疯牛硬生生地嘎然而止,本轮牛市半年涨幅远超100%。
随后杠杆熊市开始发力,杠杆交易大面积爆仓,“千股跌停”的壮观景象绵绵不绝,让投资者胆寒,让监管层害怕。于是,中国股市首次将杠杆暴跌定义为“股灾”,举国上下、全民救市,三行一会、公安部、国安部、中纪委、证金公司、基金协会、券商协会、上市公司、企业家、牛散等纷纷表态并拿出真金白银救市,直至7月9日第一轮暴跌企稳反弹,当天上证综指最低下探3393点,后来11个交易日连续反弹,最高点反弹至4184点,累计反弹上涨23.3%。然后,第二轮下跌在8月中下旬开启,上证综指进一步下跌至2850点,通过再次救市,第二轮反弹至今天的最高点3673点,累计反弹涨幅为28.8%。7月初和8月底两次救市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而惨烈的。
很显然,按照以往熊市见底标准,本轮牛市最高点是5178点,那么,本轮熊市的底部就应该在2500点一线。然而,本轮熊市最低点仅到2850点,尚未抵达2500点一线,由此可见,判断本轮慢熊结束,可能为时过早。
可以断定,没有IPO注册制,现行的A股“短牛慢熊”的格局就不会改变。也就是说,5178点的短牛已经终结。但是,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本轮调整不再下探2500点,它会等待IPO注册制全面推行后,A股重新步入慢牛格局,并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不过,也可以断言,今年年末、明年年初,如果IPO注册制还不能正式推出,那么,A股市场极有可能探底2500点。因此,只有注册制,才能拯救A股,并让疯牛、短牛转换成慢牛、长牛!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股市第一线
或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如希望直接展示,可邮件联系我们(bang@aiweibang.com)重磅!注册制来了,股市怎么走? (附股)
我的图书馆
重磅!注册制来了,股市怎么走? (附股)
整个的金融市场 体系有三种:一种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价格来分配资源的金融体系,美国就是典型;第二个就是中国这种以信贷为基础、关键价格受到政府管制的金融体系,比如政府控制存贷款利率贷存比、每年的贷款指标等;还有日本那样,以信贷为基础、由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跟大企业之间的股权盘根错节。
馆藏&1086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注册制来了 这些股票风险加大(名单)
  年末A股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注册制明年3月1日起施行。注册制推出,将给A股市场带来一些前所未有变化,上市公司将出现优胜劣汰的情况,中小创高估值压力会比较大。  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根据文件规定,明年3月1日,股市将正式施行上市注册制,期限2年。  注册制来了A股将发生五大巨变  股民们需注意,实施注册制以后,对股票发行审核的理念和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审核的重点在于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不再对企业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作判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负责。  有网友很直白的解析称:“换句话说,证监会不再负责帮助大家挑选牛股了,而市场上的股票会相当的多,这里面良莠不齐。最后选哪个不选哪个,完全由市场说了算。别看小小的发行制度变化,他对A股的影响将很大。”  注册制来了,资本市场将发生哪些变化?对此,新华社发文解释称,注册制实施,A股将发生五大巨变:  IPO将更加高效;上市企业将失去“监管背书”;“打新”热潮将回落;“壳价值”将越来越低;违法将付出更高代价。
什么是注册制
注册制能给A股带来什么?(图片来源:网易财经)
&&& 短期:对市场冲击不大  针对实施注册制对A股的影响,多家机构分析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市场逐步消化预期,注册制的消息短期对A股影响较小。  (,)认为,由于目前有大量过会企业等待上市,因此在存量IPO被消化之前,注册制很难在A股市场全面铺开。目前仍有约65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按照每家企业融资10亿元计算,未来两年注册制下的企业IPO融资总规模也仅有6500亿元左右,这对于目前日均成交量在1万亿左右的A股市场而言,并不会造成多少负面冲击。  (,)指出,参考中国台湾模式,在制度推行前3个月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反应,但通过3、4个月的消化,推行之后3个月就迎来了一波非常大的。之后再次改为单一注册制时,市场对新制度已基本不存在负面反应。
&& 中长期:估值回归 垃圾股被抛弃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来看,注册制对A股市场影响巨大,估值会回归理性,改变现在估值过高等不合理格局。  类比台湾,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注册制改革前后,行业整体的PE下降,从最高时的70倍下降到了20倍以下后逐步趋于稳定,回归价值区间。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随着注册制的放开,A股的退出机制也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行下上市公司将出现优胜劣汰的情况,业绩差、无投资者价值的垃圾股将被投资者抛弃,最终退市。  首席经济学家表示,注册制改革将是一项最关键的改革。注册制实施后,长期以来A股供不应求的格局将一去不复返。A股将从供应的源头产生改变,高估股票的末日已经不太久远,低估股票的机会也渐行渐近。  上海名禹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聪称,注册制对市场投资理念、壳价值的退潮等方面影响比较大,个股分化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两年后真正做到市场化方式运营,对中小创高估值股票压力会很大。  投资风险:26只中小创个股压力大  当前大部分观点均认为,注册制将对中小创高估值股票带来冲击。目前中小创的整体估值偏高,未来注册制后随着标的进一步扩大,估值会进一步下行到合理范围。  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收盘,1260多家及公司中,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个股有729只,占比高达57.7%。  莲花财经小编按照动态市盈率在100倍以上,2014年净利及201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今年以来涨幅在100%以上等条件,剔除停牌的个股,筛选出了26家公司,投资者需注意这些公司的估值压力。
&&& 投资机会:7只概念股可关注  一旦注册制实行的话,将使得创投项目退出的道路更加通畅,创投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加速。因此,在注册制推出之前,可持续关注创投概念股。
(责任编辑:刘晓庆 HF067)
12/28 20:5912/28 17:2312/28 16:5712/28 16:1012/28 15:4412/28 15:1012/28 15:0712/28 14:41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鎵?弿鎴栫偣鍑诲叧娉ㄤ腑閲戝湪绾垮?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档重磅真丝连衣裙 的文章

 

随机推荐